重庆自由行攻略:东方【时事点评】:2011年6月24日 上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9:39:08
叙外长警告欧盟:叙利亚非利比亚并称:我们会转向东方   【东方档字NO.201106230208】据英国媒体报道,叙利亚方面当地时间22日对欧盟谴责该国暴力镇压民众示威抗议的举动表示“不屑”,称此举说明欧盟想要在叙利亚“制造动乱”。  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Walid Al-Moualem)表示,他相信,尽管国际社会对叙利亚不断施压,但叙利亚不是利比亚,不会发生外国军事干预叙利亚局势或在该国设立禁飞区之类的事情。  穆阿利姆在大马士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官员对(叙利亚)阿萨德总统讲话的反应说明,他们想继续实施一个计划,想在叙利亚制造冲突和动荡。”他说,外国势力“不要干涉叙利亚内政,不要煽动混乱或冲突,叙利亚人民……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未来……我们不接受任何外部干预。”  据报道,欧盟各国22日达成一份政治协议,将把针对叙利亚的制裁扩大至4个有军方背景的实体和7名与镇压反对派人士有关的个人,其中包括3名伊朗人。  穆阿利姆警告称,叙利亚将转向其它地区,寻求贸易和支持。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会忘记欧洲的存在,我们会转向东方、南方以及所有向叙利亚伸出援手的地区。这个世界不光只有欧洲。”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他(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会忘记欧洲的存在,我们会转向东方、南方以及所有向叙利亚伸出援手的地区。这个世界不光只有欧洲。”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叙利亚外长这句话说得非常硬气。的确不错,对叙利亚而言,“这个世界不光只有欧洲”。      ●一旦欧盟对叙利亚进行“实质性制裁(全面经济制裁)”,对叙经济的打击将“相当巨大”      然而,我们也必须客观地指出,由于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特别是欧盟的市场对叙利亚经济“至关重要”,因此,一旦欧盟对叙利亚进行“实质性制裁(全面经济制裁)”,则对叙利亚经济的打击将是“相当巨大的”。    ●不能简单认为“叙利亚对欧盟的态度无所谓”,而应视为这是在强调“叙利亚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    因此,在叙利亚外长强调“我们会忘记欧洲的存在,我们会转向东方、南方以及所有向叙利亚伸出援手的地区。这个世界不光只有欧洲。”的背后,并不能简单认为“叙利亚对欧盟的态度无所谓”,而应该视为这是在高调强调“叙利亚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叙利亚政府、或者“叙利亚总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成为“埃及第二”特别是“利比亚第二”、或“卡扎菲第二”特别是“穆巴拉克第二”;      ●许多“关键国家”彻底给“策”醒了    事实上,自“美国利益决策层”在“美国资本利益层面”策动“埃及之乱”后,其“后续发展”在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利益”的极其自私性,及其对所谓“盟友”的极其残酷性,已经将许许多多的、之前还在不停摇摆、对美国、或者西方抱有一丝幻想的“关键国家(或势力)”,彻底给“策”醒了,在“埃及之乱”长时间停留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的观察期里,这些势力的“观察结果”就是:自己“必须”强化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以求自保,否则,不论其国内统治的根基有多牢,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人权高于主权”的打击目标、从而迅速沦为“非法政府”。    ●在中国周边几个“最重要的节点”上,“埃及之乱”的“幕后策动者”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一结果”对巴基斯坦、缅甸政府、特别是朝鲜政府而言,也就是在中国周边的几个“最重要的节点”上,其“触动”作用尤其明显。  这一点,从“埃及之乱”长期停留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且欧盟、特别是美国始终未敢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之后,去年还一度“心里活动”的缅甸,此前仍然未将“即便中国将整合朝鲜经济、也要靠向中国”之“决心”付诸“实际行动”的朝鲜,其领导人先后访华(金正日更是展开年内第三次访华)的事实中、便可以清楚地观察出来。  如果再加上巴基斯坦总理于“拉登之死”后“紧急访华”、并公开要求中国接管瓜达尔港的“这一幕”,我们已经可以为“幕后策动者”策动“埃及之乱”的“战略后果”正式贴上“第二张标签”了,那就是:至少在这“三个关键国家”的问题上,客观上起到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作用。    ●在“大国间”都在“接近于摊牌”的背景下,“小国”要想生存,在大的方向上,就必须二者选其一    显然,在我们看来,从“幕后策动者”抛弃其盟友(埃及政府、穆巴拉克势力)、悍然策动“埃及之乱”以来,国际政治的极其残酷性,再加上“方方面面(主要是大国)”在核心利益层面的“排列与组合”经过前面“三波”、可以说“各种组合”方式已经“枚举”了大半,且“准备排列”的“组合”已经接近于“最实质部分”、许多问题都“不再容易回避”,因此,时局的发展终于令这些“关键国家”、及其决策者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大国间”都在“接近于摊牌”的背景下,自己要想生存,在大的方向上,就必须二者选其一,既:    ●对这个所谓的“世界潮流”作一简单界定    其一,或立足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最大利益,从而“坚定地”依靠“顺应世界潮流的、强大的外部支撑,比如中国、俄罗斯、甚至欧盟等非美势力”!  在这部分的讨论中,对这个的“世界潮流”作一简单界定,即:在抽象层面,它特指“致力于改变现有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特别是金融)格局、彻底实现‘国际生态’多极化”的“任何努力”。  其二,或立足于自己个人、利益集团的私利(比如李明博政权、韩国;越南对华强硬派、越南),或着眼于“极不现实的战略抱负(比如越南、日本、韩国)”,继而“顽固地”抱紧“逆世界潮流而动的(试图支配世界)、目前虽依然强大、但已实质性衰落,且其未来的角色、最好也不过是世界普通一极的外部势力,比如美国”。    ●作为“关键性”的“小国”,在特定阶段,其政权与社会的稳定与否根本就不在于“内”,而在于“外”    也就是说,随着“排列与组合”的不断深化,在某个特定时点上,由于这个“关键国家”恰好处于某一波“排列与组合”中的“关键位置”,其“命运”恰好可以决定某一波“排列与组合”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关键性”的“小国”,其政权与社会的稳定与否根本就不在于“内”,而在于“外”。  这一点,在“利比亚之乱”的问题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号称“强人”的卡扎菲、其在利比亚的统治基础不可谓之不牢,可事实又如何呢?事实就是:  第一个事实:曾经何时,这位怀揣着“非洲领导人”并构建一个“非洲共和国”的“宏伟抱负”、试图“通过”在“四个鸡蛋(中欧俄美)上跳舞”的灵活策略、一边力图推进其“战略抱负”、一边同时强化国内统治基础的“卡扎菲上校”,因为它有石油、地理位置特殊、又靠近地中海、还是欧盟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与“中欧美俄”的关系“都还过得去”,他也就“自认为只要维持一个大体的平衡,就可以长时间地在中欧俄美这‘四颗鸡蛋’上跳舞”,的确,在“埃及之乱”之前的一段日子里,这种盘算是不错,在卡扎菲的领导下,利比亚的“舞跳得非常惬意”!  第二个事实:随着“第四波排列与组合”的“提前展开”,在“大国间”的“排列与组合”的快速变幻、最终促使“美国资本利益”甚至顾不得“美国国家利益”,从而策动“埃及之乱”的“背后”,是“中欧俄美”之间的或“两方”之间、或“三方这间”、或“彼此之间”、甚至“这些国家内部利益之间”的核心战略利益已经激化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必须打破旧的平衡、“才”能去排列、组合,或者“试图”去“排列、组合”“新的平衡”的状态。  第三个事实:“埃及之乱”就是一种“打破平衡”,值得强调的是,它首先是“美国国内利益集团”之间“某一利益平衡”的打破,其次,它才是“中欧俄美”之间的或“两方”之间、或“三方这间”、或“彼此之间”在中东、特别是地中海方向的“某种利益平衡”的打破。  第四个事实:作为“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在“利比亚之乱”之“前”出现的“巴林之乱”是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站在“非美势力”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其后续发展就是:中东、甚至地中海方向的大部分、甚至所有亲美势力都垮台(如果它们不自我调整的话),从而导致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的彻底崩溃;  除此之外,在“利比亚之乱”之“后”出现的“叙利亚之乱”也是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站在“美国利益”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其后续发展就是:中东、甚至地中海方向的大部分、甚至所有“非美势力”都垮台(如果它们不自我调整的话),从而导致刚刚运营不久的、令“非美势力”收获颇大的、“任何问题都可与美国在中东谈”这一运行模式,及“中东战略交易平台”这一“大国交易平台”的终结、或者“移动”。  第五个事实:在“第四个事实”的基础上,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利比亚之乱”这个点,也就起到了一个所谓“观察点”的作用。至于可能观察些什么?在之前的点评中,围绕已经出现的埃及之乱、利比亚之乱、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叙利亚之乱、及可能出现的“印度之乱”,我们已经详细讨论、并给出了观察结论,在这里不再重复。  而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想强调的是,随着第四波排列与组合围绕“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而“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叙利亚之乱”这个“国际社会”中“大多数”之中东利益的“止损点”直到今天“都无人敢一举击穿”,而“巴林之乱”这一“发展方向”也暂时没有人去施加更多的压力(6月22日,巴林一家法院以密谋发动政变的罪名判处多位著名什叶派穆斯林活动人士和反对派领导人终身监禁,但我们注意到,该消息暂没有引起“非美势力”的强烈反应),因此,作为“观察点”,“利比亚之乱”也就非常“符合逻辑”地要被“方方面面”拿去“继续观察”了。  因此,下面这两条消息也就非常符合“观察逻辑”地“突然出现”了。    报道称:土耳其拟再派救援船赴加沙以色列:将坚决拦截  【联合国消息】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土耳其的一个民间组织早些时候宣布,将于6月底组织一支国际船队,向长期遭受以色列封锁的加沙地带输送人道救援物资。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普罗索尔(Ron Prosor)23日在参加完安理会有关中东局势的会议之后,向媒体发表谈话指出,这种做法毫无建设性,只会使中东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据报道,去年5月,以色列海军在公海拦截了向加沙运送援助物资的国际船队,并与其中一艘土耳其船只上的人员发生冲突,导致数人死伤。近日,土耳其民间组织准备再次派遣船队前往加沙。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普罗索23日发表言论称,船队组织者打算做的事情毫无人道主义可言,与巴勒斯坦人的福祉也没有关系。很明显,他们决心推动某种政治议程和进行挑衅。通过联合国等机构,通过直接、正规的途径,粮食、人道主义援助、住房建设和其它项目正在加沙地带开展。普罗索尔称,处于自卫的目的,以色列决心对船队进行拦截,否则各种武器就会流入加沙,“火箭弹最终将落在以色列人的头上”。  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Riyad H. Mansour)在随后向媒体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国际社会一直要求以色列解除对加沙的长期封锁,但以色列却对这些呼声置之不理,如果加沙没有受到严密封锁,很多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伊朗总统内贾德:虽然没有打算但如打算制造核武器 将不惧任何人  【德黑兰消息】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言论说,虽然伊朗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但如果确实打算制造核武器,也不会害怕任何人。  伊朗国家电视台23日援引内贾德的话说,“如果我们确实想制造核弹,我们可不怕任何人”。  据报道,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正发展核武器,但伊朗也反复重申其利用核能是出于民用、和平目的,和核武器无关。由于伊朗一直拒绝冻结可被用于发展核项目的资产和资金,联合国已经对伊朗实施了四轮裁决措施。  伊朗还被指阻碍国际原子能机构审查其可能用来制造核武器的秘密试验和设施。  【时事点评】对这两则新闻,我们不打算进一步展开,在这里,只须简单回顾一下之前的相关结论,大家即可明了它们“同时出现”的“内在逻辑”,即:    ●再谈“策动者”之“在战略测试的同时伴随进行战略攻击”的险恶用心    对突尼斯之乱、埃及之乱、利比亚之乱,其“之乱”的实质我们早已定论,即:  第一,其主要因素源于“美国决策层”在美国资本利益层面的策动;  第二,是对“中国强行介入中东和平进程”、并在欧盟、俄罗斯及其它“地方王”的战略策应下、将中东局势推进至“不可逆转之破局进程”之努力的一种“以攻为守”式反击。  第三,这种反击既具有多重战略意图:既具的“战略测试”的意图,更具有“在战略测试的同时、伴随进行战略攻击”的险恶用心;  所谓“战略测试”更多地是指测试“中欧俄”在中东破局问题上的“团结度”,而所谓的“拌随战略攻击”则更多是指“策动者”竭力将“埃及之乱”导向“欧亚运输线之乱”、或者针对亚洲、东亚经济的“亚洲海上运输线、东亚海上运输线之乱”,尤其是专门针对中国经济的“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      ●绝不能任由美国这种“在战略测试的同时伴随进行战略进攻”的企图心顺利展开    在我们看来,需要警惕的是,一旦“美国”与“其它私心杂念(主要指欧盟、也需要警惕日本,也包括部分南方国家,主要是印度、也需要留意巴西)”将“埃及之乱”导向专门针对中国经济的“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那么,就等同于对中国展开实质性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也就等同于正式展开“暗渡陈仓式南亚破局”。  第四,基于上述三点,我们再次强调:站在中国的角度看问题,绝不能任由美国这种“在战略测试的同时伴随进行战略进攻”的企图心顺利展开,因为一旦展开顺利,再组织反击就已经来不及了。    ●美国决策层经过“仔细观察”且“认真计算”、最终精确抛出的一步棋    而对巴林之乱,我们也有观察结论,既:其主要因素是“非美势力”策应伊朗等“中东反美势力”所形成的。  至于最近热度再次开始升高的所谓“叙利亚之乱”,我们的观点是:  第一,这是“美国决策层”在“美国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高度统一”的层面下策动的;  第二,这还是“美国决策层”在“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一直在“脱稿运行”、并暂时停留在“利比亚之乱”这一“观察点”之后,经过“仔细观察”且“认真计算”、最终精确抛出的一步棋,其意图如下:    ●表面意图    其一,由于欧盟一心想主导利比亚之乱处理进程、但在军事打击卡扎菲势力问题上却又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短板,因此,美国一边“实质性”撤出对利比亚政府军的军事打击行动,一边又抛出这步棋,其“表面意图”就是要与欧盟“讨价还价”:用美国人承诺的“利比亚的由乱至稳”去换取欧盟最终同意“叙利亚由稳至乱”。      ●躲在“表面意图”下的美国“真实意图”    其二,而基于我们之前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躲在“表面意图”下美国“真实意图”却在于:由于“叙利亚”是成型于”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家救援船队”之“处理进程”的“国际社会(主要是中欧俄、阿盟、其它“地方王”)”中东共同利益的“止损点”,因此,一旦身处“该国际社会”的欧盟因“利比亚需要”而选择“出位”,那么,该“国际社会”无疑就出现了分裂。    ●“中欧俄”同时出现在“该国际社会”名单中的主要原因    其三,同样基于我们之前的观点,“中欧俄”同时出现在“该国际社会”名单中的主要原因绝非一起“以色列袭击土耳其船队”的“突发事件”,而在于“中欧俄”都有“打倒美元本位制”的战略需要,而站在“中欧俄”共同利益的角度,则“伊核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恰恰被赋予了这一“历史性任务”(相关论述见之前的点评),而为实现这一目的,自“布什单边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中欧俄”事实上形成了所谓的“伊核之战略协调”。至于伊核六方会谈这种解决模式,就是这一战略协调的阶段性成果。  同样的道理,最终敲定、并尽一切手段迫使“中欧俄”接受一份根本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的“伊核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也“事实”被美国决策层赋予了“全面巩固美元本位制”这一“核心内函”。    ●躲在“表面意图”下的美国“真实意图”也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    因此,在叙利亚这个“止损点”上,就躲在“表面意图”下的美国“真实意图”而言,促使该“国际社会”出现分裂也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毫无疑问,其“最深一层”的目的则在于就此为“突破口”,最终瓦解已经成功运行了近十年之久的所谓“中欧俄之伊核战略协调”。  另外,叙利亚是由“土耳其、伊朗、叙利亚”所组成的一个“中东区域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国成功地用“中段反导”为一干“地方王”打开了战略施展空间之后,叙利亚也是所谓“非美势力”之前推行得非常成功的“尊王攘夷”战略的“战略支点”之一;  不仅如此,叙利亚还是除伊朗这个“点”之外,中国、俄罗斯与欧盟之“中东共同利益”的又一个“战略粘合点”。  显然,一旦“叙利亚”局势全面失控,或者成为“利比亚第二”,不仅会令成效不菲的“尊王攘夷”损失巨大,还会因“伊朗经济”因孤立而更容易遭到“美国版制裁伊朗方案(实际上是制裁中国)”的实质性封锁,从而令“中国经济”更容易受到攻击。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而言,“叙利亚”这个“止损点”是何等之重要!特别是,“叙利亚”这个“止损点”对中国全球战略又是何等重要!    ●“必须运用一切手段予以截击”的时刻    因此,我们也再次建议:对这种企图心,在必要时刻,要运用一切手段予以截击。显然,在我们的评估中,如果“叙利亚”目前这种乱局,这种“策动者”仍在试探各方反应、特别是欧盟反应的“乱局”,最终“因”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妥协、而进一步演化为叙利亚的全面动乱,或者换种说法,如果欧盟从“国际社会”中出位、默认“埃及之乱的策动者”继续策动“叙利亚之乱”,令叙利亚局势“有彻底失控的可能”,从而最终触动了“国际社会”中“大多数”中东共同利益的“止损点”,那也就到了“必须运用一切手段予以截击”的时刻了。    ●“中欧俄”的伊核立场与美国既有本质区别,也有共同利益    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针对伊核问题的可能发展,我们曾经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中欧俄”的伊核立场与美国既有本质区别,也有共同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共同利益”在于:伊朗一旦正式跨进核门槛”也就意味着中东立刻陷入全面的核扩散、中东进入全面的核竞赛,但中东出现核扩散与核竞赛对“中欧俄”与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国家利益及代言西方资本的美国资本利益)的影响有着本质差别,对“中欧俄”而言,这当然是个“能够避免就最好避免”的局面,因为谁都不想中东到处都是核武器,如果自己的“前提条件”能得到保证的话。  而这个所谓的“前提条件”就是“美国不得寻求军事解决伊朗问题”,与此同时,“中欧俄美”在伊核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就是“伊朗不得寻求正式跨进核门槛”。      ●再谈“最暴力”的“中东破局”方式    至于“本质区别”,也就是一旦“美国寻求军事解决伊朗问题”,那么,只要“中欧俄”中的“大多数”予以“默认”,那么,一不缺钱、二不缺技术、三不缺国内社会支持、四不缺强烈动机的伊朗,就“必然会正式跨进核门槛”、而“中欧俄”中的“大多数”就可以“以核问题”与“伊核问题”为“双引线”、同时点燃土耳其核问题、叙利亚核问题、埃及核问题、甚至沙特阿拉伯核问题,从而以“核扩散”的方式彻底完成“中东破局”。这也是我们谓之为“最暴力破局”的“中东破局”方式。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两条新闻“突然同时出现”的“内在逻辑”    显然,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伊朗总统内贾德:虽然没有打算但如打算制造核武器将不惧任何人”的内在逻辑。  毫无疑问,如果欧盟在“叙利亚问题”上“出位”、那么、基于上面观点,只要“国际社会(主要是中俄欧)”中的“大多数”默认,一旦伊朗打算制造核武器,就如伊朗总统所说的“......将不害怕任何人”。  不仅如此,一旦有必要,作为“国际社会”“必须运用一切手段予以截击”的“第二种方案”--强行打通“国际社会进出加沙地带的第三条通道、即不为美国一家控制,也不为欧美双方共同控制的通道、也就是海上通道”,恰恰就是“土耳其拟再派救援船赴加沙”的“内在逻辑”。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多次强调,如有必要,“国际社会”将为救援船队“提供武力护航”。  值得强调的是,在上述两条新闻“突然同时出现”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一种危险性,即:“欧美”在“叙利亚问题”上正在寻求妥协的危险,也就是、欧盟因“利比亚需要”从“国际社会”中“红杏出墙”的危险,“已经升高至”“国际社会”有必要以“这两条新闻”加以“严重警告”的程度。    ●欧盟的“利比亚需要”在发挥作用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埃及新政府”一度同意“永久打开‘欧美’共同控制的、进出加沙的第二条通道”,但执行期间却有“反复”的“背后”,是欧盟的“利比亚需要”在发挥作用。  事实上,在北约(欧盟)日前“突然击中”居民目标、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背后,我们就曾经说过:这是美国人在“敲榨”欧盟。因为,没有美国的“精确信息”支持、欧盟军队要想继续进行“军事打击卡扎菲”的行动,就得“开始学会”承受“不断误击平民目标”的巨大压力。  显然,欧盟一次、两次误击利比亚平民目标还不要紧,如果卡扎菲始终拒绝下台,如果欧盟始终继续军事打击,如果这种军事打击N次误击利比亚平民目标、从而累计巨大的“平民伤亡”与“平民损失”,退一万步讲,即便欧盟最终能拿到一个“完整的、亲欧的利比亚新政府”,恐怕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因为,相对欧盟而言,在利比亚“没有多少血债”的美国、特别是“根本就是以调停者、甚至公平正义者形象”介入利比亚问题的“中俄”,是很容易让欧盟血本无归的。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为北约(欧盟)军事打击利比亚提供大量军事基地的意大利已经正式提议“暂停军事打击利比亚”,但为英国、特别是法国一口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