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手车过户要多久:计算器时代:数学命题走向堕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4:11:51

计算器时代:数学命题走向堕落?

2011-06-24 01:22:09

查看( 47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 作者声明此篇博客是:原创作品
     计算器时代:数学命题走向堕落?

□     薄文军
        数学的最大奥妙,在于它的美感。中小学时代,之所以绝大多数孩子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就在于它的美感,它的便捷,它的豁然开朗,它的超乎想象。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不管多么复杂的数学算式,当你历经磨难、加减乘除、化简约分之后,它的最终答案总是一个简单而美丽的数据。这样的数学,也只有这样的数学,才不会枯燥乏味,才会让更多的孩子摆脱游戏与玩耍的诱惑,高高兴兴回到书桌上来,回到书本里来。
        总感觉,设计数学题目的人,那是一种天才,一种风度,一种勤奋,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奉献。他们总是把麻烦留给了自己,而把简单留给了做题的孩子。成功的数学题,就像一把把铁锁,尽管其本身结构复杂,牢不可破,但只要找到钥匙,就能迎刃而解,应声开启,而且是毫无损伤。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能够参与数学命题的人很少,许多的教科书上的数学题目也多是相同的、类似的。没办法,因为设计一道数学题简直太难,太伤脑筋。它需要智慧,需要能力,需要责任,甚至也需要良知。原则上讲,设计数学题的人是应该而且必须知道答案的。像哥德巴赫那样留下题目,魂归极乐的人很少。正常情况下,只出题目不做答案的人,是不讲职业道德的、没有责任心的人。随便出了一个题目留给大家,而不在意其最终答案是否相当糟糕的人,是平庸而没有审美情趣的人。
        很怀恋当年的数学,尽管我最终选择了文科。非常怀恋当初做小学算术、中学方程、因式分解、平面几何的那些日子。非常怀恋在数学运算当中得到的那种惬意和美感。直到今天,我总感觉自己在写作上的一些技巧和灵感都是来自于数学。在给年轻人讲文学时,我最喜欢说的话是:“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数学。”然而,如今,随着计算器时代的到来,这些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
        帮娃娃检查作业,发觉现在的许多数学题目,竟然是那样毫不规则、毫无章法、粗制滥造。一道题面数据相当简单的算式,得出的答案却是永远除不尽的小数,分子、分母都是百位数、千位数的分数,看着那答案就头疼,根本没有信心进行逆向的验算。哪怕有些应用题的问句,会轻描淡写地问你答案是“几分之几”,最终结局却绝对没有那么乐观。这哪是“几分之几”,是“几百几十几分之几百几十几”。在我读中小学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答案是会产生怀疑的,往往需要反复检查,乃至重新进行运算。可现在没有必要了,因为最终答案往往就是那样。很显然,如此这般的粗糙答案,会让孩子们对数学感到索然无味,会去偷偷使用计算器,甚至上网搜索答案。
        表面看来,出题的人永远没有错,因为很少有题目是“无解”的。而且就数学而言,“无解”也是一种“解”。但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启迪生活的角度出发,数学题目,尤其中小学数学题目,是需要给人一种美感、一种悬念、一种快乐的。把一个没有优美答案的数学题,尤其是题面简单而答案复杂的数学题留给孩子们,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因为这不是一种锻炼、一种强化,而是一种折磨、一种摧残。因为你伤害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是他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望,甚至是他们应该更加灿烂美丽的人生。
        数学命题是需要智慧的,不是随便哪个“二把刀”都可以仓促上阵的。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中小学教材绝对不是任谁都能编写的。
201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