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域教育地址在哪:“活着就是王道”,买房买车都是浮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39:00

 

于娟生前所写的“活着就是王道”博客上的个人图片,如今灿烂笑容已成追忆。2011/4/19已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33岁复旦抗癌女教师去世 抗癌日33岁复旦抗癌女教师去世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癌症日记”中被网民转载率最高的段落之一

  昨日(19日)凌晨3时许,一直与癌症顽强抗争的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去世了。生前,她在病床上坚持写日记,通过博客和微博记录自己与病魔做斗争的历程,感动了无数网民。]

 

  斯人已逝 微博还在更新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昨日9时许,“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微博说,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辞世。

  “围观就是力量,粉丝就是希望!”这是“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微博的个人签名。于娟的朋友每天在微博上更新她的博客内容和病情,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于娟和她的家人,战胜绝症,重获新生。如今,微博还在继续更新发布于娟追悼会等事宜。

 

         “活着就是王道”

      被于娟感动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觉得应该珍惜生命和眼前的幸福。于娟生前写下的博客中部分经典句段也被网民多次引用。

  2010年初,于娟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此后,她开始在博客上记录自己与病魔抗争的过程和人生的感悟,与网民分享,一共发布了72篇“癌症日记”。截至昨日,于娟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350万人次。无数网民在博客上留言鼓励她。

 

  于娟博客摘录

  对于对疾病康复有帮助的东西,我非常乐意分享,所以会有我的生命日记。

  我曾经以为,我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我的家庭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爸妈没有多少文化,勤劳质朴做个本分人是他们的终极幸福。老公出身蒲柳,和我一个版本也是苦学改变命运的教书匠。

  对于这种近乎平庸的平凡我已习以为常,三餐一宿,衣食无忧,想房想钱想课题,我和光头一如小说里所有的夫妻那样平淡爱世俗,我从来没有想到,碌碌庸庸的家人们深藏在无尽岁月里的,居然是如此强大的内心。(天府早报 杨华丽)

 

“珍爱女人,笑对生命”喊出了于娟的心声。记者 施培琦

 

  生命日记绝笔:好想休息一下

  “我要休息,休息一下,想想为啥是我得癌症的性情因果,看病问病向内求,找找致癌的情致内因。”复旦抗癌女教师于娟3月22日在博客上说很想学一休小师傅“休息,休息一下”。

  4月19日凌晨3时,刚度过自己33岁生日不久的于娟辞世。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

  现在,于娟仓促走完疲惫的人生旅程,我们惟有祝福她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好好休息”。

  她渴望可以活到一百岁,她渴望看着年幼的儿子长大成人,她渴望让含辛茹苦的父母乐享天伦,她说很害怕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这样的人生极大痛苦压在她的孩子、丈夫、父母身上,所以,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可是,她还是被病魔和死神无情地带走了,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一位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的复旦大学女教师,与世长辞。

  这一天,距离她4月2日33岁的生日刚过了17天,距离2009年12月被确诊患乳腺癌只有15个月。

 

 

  化疗阻塞了所有血管

  于娟,博士,海归,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家中的独女,有一个同为大学教师的丈夫和一个两岁多的儿子。

  2009年12月27日,于娟突然被确诊罹患乳腺癌,那时的她从挪威留学刚回国参加工作3个月,1岁多的儿子刚会叫妈妈,幸福才刚刚开始,却被判定只有一年半载的生命。

  乳腺癌这个词,“体质一直很好;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的于娟怎么也没想到会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在反思自己为何会得癌症的同时,于娟想到怎么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并远离它,于娟以“活着就是王道”为名开了博客,用时一年多在病榻上陆续写下生命日记,“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我拿命试过,此路不通。”于娟在博客里这么写道。

  她乐观、豁达的人生观鼓励更多人感恩生活,珍惜当下。

  “我相信,我会成为奇迹。”今年3月初,和病魔顽强斗争着的于娟曾和早报记者这么说。但是这个大家都无比期盼的奇迹最终没有发生,在和记者畅聊的一个月后,4月19日凌晨,于娟静静告别人世。

  “最近一周时间,于娟的身体都不太好,一直在医院抢救,前天进行最后的抢救时,医生想给于娟注射药剂,找了40分钟连血管都找不到,因为所有的血管都因为化疗而阻塞了。”于娟的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在于娟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陪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她一直对着所有人笑,病痛的折磨下,她还如此坚强。”

 

  小儿子说要保护妈妈

  前天晚上9时,于娟就失去了意识,那时,家人和朋友都在病床前陪着她。昨天凌晨,家人把于娟两岁多的儿子土豆带到医院,被从睡梦中叫醒的土豆十分乖巧,不哭不闹,跟着到了医院,见了妈妈,喊着要“保护妈妈,帮妈妈”,此时的于娟,已经无法和儿子讲话,到了凌晨3时,于娟离开时,土豆在门外怎么也不肯进去,只讲了三个字“好可怕”。

  没有人告诉土豆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但两岁多的孩子似乎和妈妈心灵相通,在于娟去世之前的几天以及去世后,土豆就有意无意地唱着那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下周安葬于山东老家

  昨天于娟去世的消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后,无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发起了悼念。

  复旦BBS上,老师和同学讲述着于老师的点点滴滴,微博上,祈福声一片,“对命运的不屈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于娟让我们明白,生命是如此的美好,无论是否经历了过生与死的抉择,将更懂得生命的价值,珍惜我们拥有的,快乐恬淡地过好每一天,感激所有的得到,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奢侈。”“希望于娟在天堂幸福,你激励了很多人! ”……

  于娟所在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昨天下午召开了追思会。师生为于娟老师送上了挽联:上学留学再教学一生为学,莘莘学子憾早逝;有爱得爱还播爱,拳拳爱意信永存。娟然如拭。”

  于娟追悼会定于4月23日上午10时在宝山殡仪馆举行,按照于娟的遗愿,于娟骨灰下周送老家山东安葬于公益能源林,于娟的最后遗愿是把留学北欧时的最爱“挪威的森林”带回山东老家。

  于娟老师,一路走好。

 

  出生入死的生日记事

  天气不是很好,心情不是很糟,身体不是很妙,精神不是很差。就这样一个时而阴霾时而有些微阳的日子里,我爬上来写:祝我生日快乐。

  一早起来就开始陆陆续续收到生日短信,不过意外的是,第一个生日祝福短信居然是招商银行送出来的,不禁索然好笑。状态不是很好,毕竟刚刚化疗,白细胞低,精神不是很抖擞,怀疑又有些胸水,所以喘息和没有吃激素的综合效果一起浑浊着,让我的呼吸更加烦乱。赖床不起,起来又赖,想想人生如果都在这样赖着,着实没有意义,于是坐起来等那一干同志朋友亲人干事的到来。

  他们专程挑这个日子来,我的生日,把我的文字正式拿出来,和出版社签约。可谓费尽心思让我的生活花团锦簇倍感开心。我的心情也的确如同这帮人希望的如此。不过搞笑的是,光头(于娟丈夫)作为了我的代理人全权处理,我甚至不知道我和哪家出版社签了什么具体内容的一个合同,我傻傻笑着,保存体力,听着大家讲话。心里无比自在,我从来没有如此放手过这般一件大事,但是事实却是我完全可以放下。因为我有他们,有值得信赖信任托付性命的朋友们。

  文字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拿命写的东西,防微杜渐,不再像我这样,健康任意挥霍,幸福任意挥霍,到时候只能敲着键盘望着屏幕追悔莫及。

 

 

  于娟最后的癌症日记,摘自于娟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上传于2011年4月6日上午10时43分55秒(东方早报)

  33岁零18天,飞扬的生命倏然着陆

  午后,四月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这座城市。不足三岁的小“土豆”饭后在草地上捡起了两根树枝,一边晃一边开心地说,“我要把它做成鱼竿,钓鱼给我妈妈吃,妈妈饿了。”这是2011年4月19日的14点。

  就在11个小时前,小“土豆”的妈妈、曾经以“癌症日记”感动了无数人的复旦大学青年讲师于娟悄然离世。近万名网友含泪在网上向她道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为她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告别会,不少复旦师生泪洒现场,但这一切,于娟那个小小的儿子“土豆”,依然懵懂无知。

  母亲辞世前几天,儿子一直在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辞世。几番生死,顽强抗争到底;下笔万言,生命日记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昨天清晨8点58分,专为于娟而开的微博、“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发出了这条让无数网友惋惜的消息。她的上一条微博,时间停留在4月18日9点08分,尽管只有他人代言的寥寥数语,但“平安,今天转院”六个字还是给了所有关心她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没有人知道,就在18个小时后,她将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这两天,有个关于‘关爱女性,关注肿瘤’的活动需要她的一张照片。因为这几天她的状态一直不太好,我们一直在等,等她身体好点再帮她拍照。我们一直以为,她熬过了5月就好了。谁知道,她突然之间就这么走了……”对于于娟的离世,于娟的姐夫罗先生还难以接受。昨天中午,在于娟租来的家里,他接待了前来探视“土豆”的几位媒体代表。眼前的他眼圈发红,因为一夜未眠而显得有些憔悴。谈到于娟的离世,他几度落泪。“其实,早在清明节期间,于娟的状况就不是很好。送到医院急救,但是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声音又嘈杂,她这几天一直没有睡好。”前天晚上,于娟突然就呼吸急促起来,“当时我们已经预感到,可能不好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我们叫醒了已经睡着的‘土豆’,想要让于娟再看他一眼。像他这样年纪的孩子,半夜被突然叫醒会又哭又闹,但‘土豆’很乖,很安静,他看着正在吸氧的妈妈说,‘我要帮助妈妈!’凌晨3点,于娟走了。我们再次叫醒了‘土豆’,他一直坚持不肯进病房。我们都想,也许,孩子是知道了什么吧?前几天,‘土豆’就一直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奶奶和姑姑一直不许他唱这首歌,但‘土豆’一直在唱。当时,我们都很怕。”

 

  活着是王道,但她却在用生命笔耕4月,她走了,6月,她的日记将出版

  于娟离世这一天,距离她的33岁生日刚过了18天。就在生日那一天,出版社和她正式签约,将来公益出版她的日记。“身体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她就会盯着电脑码字,写她的博客。我们看着,其实都知道很伤她的身体,但她一直都很坚持。只有光头回来,才会坚决制止她。她那是用生命在写啊!”罗先生提到的博客,正是让于娟为众人所知的抗癌日记“活着就是王道”。“请忽略我,但是,看看我的文字。我希望有人关注我用命换写出的文字,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我希望有人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减少应酬,开始不再嗜烟酗酒,开始分些时间给家人。”那是于娟用生命记录的原因。于娟的文字,帮助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短短半年内,于娟的博客就拥有了300余万访问量,每一个曾经读过她的文字的人都从她那里得到了力量。很多人通过她的文字,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警醒自己,过一种更有意义、更健康的生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日记应该会在6月出版。”罗先生说。“她走了,她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陪我走过了很多坎坷时刻提醒我病床上的决定笑着活下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得知于娟离世的消息后,网友“徐朵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哀悼她道,“她走了,我终于抑制不住泪流满面,为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即使如此她的文字给了我太多力量和勇气。生命是个圆,经历把点画成线构成了圆,或大或小。这个世界她来过并努力生活,走好。”

  在梦境,她把“挪威的森林”搬来在现实,她安详地躺进自己的梦境

 

  “于娟生前所寄,一为亲人,尤其年迈父母和小‘土豆’;二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能源林。亲友及有缘的各位,请齐心协力,助她完成遗愿。”于娟的遗愿之一,是能在山东济宁的老家,建一座“公益事业能源林”。于娟曾经在挪威攻读硕士和博士,那里的森林曾经是于娟最难忘的记忆之一。“把挪威的森林搬到中国来”,于娟曾经这样对妈妈讲。于娟的妈妈,也在于娟走后决定帮助女儿完成这个心愿。这个周六,结束了于娟的追悼会后,她就会带着于娟回到山东老家,将她安葬在她魂牵梦萦的地方。然后,在那里一棵棵建起一片森林来。

  “她走得很安详,脸上带着笑容。”罗先生说。也许,走前的那一刻,于娟是没有遗憾的吧?爱过、活过、也温暖过他人。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女教师来说,她用生命写成了一本教科书,让无数人一遍遍地传读,她完成了自己对这个世界所能尽到的最后责任。(青年报 记者 朱文娟)

 

 

 

复旦抗癌女教师于娟去世 微博上留下的"生命日记"

从去年2月15日开始,名为“复旦教师抗癌记录”的微博打动了不少网友,因为它记述了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与乳腺癌抗争的片段。于娟成为了网络名人,她撰写的“生命日记”也感动了无数人。然而,无情的病魔最终还是夺走了她的生命。今天凌晨3时,32岁的于娟不幸去世,微博上的“生命日记”成为永远的记忆。

  于娟是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青年女教师,2009年10月,她偶然在骑车时闪了一下腰,感觉浑身痛楚。之后,竟被诊断出患晚期乳腺癌,数月后,她开始写起抗癌日记。她曾写道:“世界上有很少的人得癌症、得癌症的人很少能够坚持,坚持下来的人里面很少有人会有心思,有心思的人可能会没有这个能力。”

  网上记录从最早患病开始写起,不仅是她对自己患病这两年的回顾,也包含了更多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癌症的分析。她写道:“名利权情钱,没有一样能够带得走。到了这样的境地,什么都不重要。不希望所有人到了生命尽头,才意识到这辈子白活了。”写到这里,于娟坚强地表态:“换言之,我现在是废物利用,希望我能够在生死临界的地方反观生活,让那些同龄人有反思。”

  在一年多同死神的搏斗中,于娟和她的家人乐观、坚强、淡定、决不放弃。她认为:“活着就是王道!”今天,于老师去世的消息在复旦校园传开后,同学们纷纷在校园网、BBS上留言,纪念这位勇敢的生命斗士。同学们说,于老师留下的“生命日记”,其病痛的苦楚、人性的感悟,读来令人泪下,其实是一本最好的人生教材,教会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如何去抵挡困难。

  “生命日记”摘录

  @“我吃足了止痛药,贴满了止痛贴,所有人看着我用了半个小时一点点一点点挪动着换床。想当年,年纪之轻病情之重轰动了整个楼层,阿姨们啧啧惋惜。不知道当年围观的病友多少还活在人间,多少又已经驾鹤西去。”

  @“父母公婆对我光头形象的种种反应让我油然生敬:他们真的无所畏惧,从来不担心我是下一个,他们只是每天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满心期待我重新站起来:老爹每日四点半起床,熬中药熬灵芝熬五红汤熬枫斗水熬绿豆水,然后瓶瓶罐罐装好挤第一班公交车第一班地铁送到医院或我租的房子。”

  @“此后复发,一床沿的医生护士给我抢救,39度高烧搞了我三天三夜。再后来,随着某某去黄山看中医。结果,同伴没了,我活下来了。nemozhang来看我时还不太能说话,今天同事来,我可以在沙发上畅聊了。我相信,我会成为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