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科学校排名:[高考]34年65位高考状元调查 工作“杰出榜”上无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24:40

[高考]34年65位高考状元调查 工作“杰出榜”上无名

来源:新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1-06-22 15:04

    状元选高校

    逾九成上北大、清华

    统计发现,在51名可以统计到就读大学的我省状元中:就读北京大学的有22名,就读清华大学的有15名,就读中国科技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的各3名,就读吉林大学的2名,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各1名。从上述数据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状元去向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共计37名,占被统计标的的71.5%。

    这种选择的变化,透露出时代印记。

    比如,在1978年至1980年间,我省有3位状元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需知,正是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科技日报》曾载文称,“在科学大会(指1978年)之前,中国所有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都是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科学大会是改弦更张的大会,彻底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当政治强音与年轻人的科技梦想交织在一起时,状元们出现如此集中的选择,实属正常。

    在1987年至1992年间,我省又有3位状元选择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10年前后的时段,对外经济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及研究日益重要。同时,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这样的“开放”背景下,状元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对口的大学”。

    纵向比较还显示,从1993年以后,我省状元对北大、清华的青睐显得尤为明显。1993年之后统计到的35位状元中,除了2006年的理科状元薛鹏博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的理科状元孔令兵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同年的文科状元胡慕实选择了香港大学。其余32人悉数选择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高考状元的去向如此集中,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国内高校教育研究权威、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表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位列中国大学综合实力的前两名,多年来社会声誉良好、社会影响力突出。同时,地域优势明显,科研实力较强,社会服务卓著,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蔡言厚话锋一转,“但北大和清华并非所有学科都是国内最强的。”

    蔡言厚说,2005年以来,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一些海外高校也逐渐开始有一些动作,它们凭借其特有的地域优势、办学优势、科研实力、世界影响、社会服务能力和高额奖学金等优势,迅速成为了高考状元宠爱的高校。这种多元化选择的局面,才有利于中国学子的未来发展。

    状元定专业

    从多元化到“经济管理”

    在对状元们选择专业的统计上,出现了更为有意思的情况。

    在2001年之前,状元们的专业选择体现多元化,有外语、法学、数理化、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而进入2001年之后,23名状元中,有10名状元,无论自身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选择了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相对而言,经济管理专业很难出科学家、发明家,但却容易出企业家和高管。

“经济管理类的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社会需求是有的,一般同学们的去向是企业。”东北师大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实说。不过刘实觉得,学生报考时应该想一想,究竟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如果好学生都去学管理了,谁来做研究呢?”刘实提出疑问。

“真的有这么多适合学经济管理的学生吗?这些志愿真的都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吗?社会究竟能够接纳多少经济管理的人才呢?”阳光教育集团首席执行官李约翰连着对记者发出上述反问。

    李约翰说,高中的学习目的是单纯的,但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男怕入错行”,因为专业的选择往往为一生定型的开始。他觉得,状元们的眼界应该开阔一些,如果想学工商管理,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商学院是全球公认的,如果想学物理,就一定要考虑麻省理工。喜欢法律的还有剑桥和牛津的法学院,如果状元们有条件和信心,就一定要考虑自己喜欢的和最好的。

     状元成功率

    “杰出榜”上难觅状元

    此次统计中,最难查找的,是那些已经走入社会的状元们的现今去向。在《2009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看来,这一数据恰恰能够反映出关注“状元”的真正意义是否有所偏差。

2009年,该报告对150名1977~1998年的全国各省高考状元(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的职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列表介绍了部分优秀状元职业状况。称“普查我国杰出政治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富豪企业家校友榜、长江学者等顶层人才榜单,尚未发现高考状元的身影。”据此,该报告得出结论,即“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这一年的报告观点在业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今年即将发布的报告,从统计结果来看,这种观点将发生改变。”赵德国告诉记者,因为已经出现了诸如两院院士等符合“杰出人才”标准的高考状元,比如说吉林省1977年理科状元韩永飞,是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高端人才,这是很了不起的。

    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高考状元和前程似锦完全是两码事,他们还要再读大学,找工作。

    本报统计到的信息显示,已经走入社会的我省高考状元,大多数发展不错,有的担任企业高管,有的成立了自己的企业集团,有的成为高校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报所找到的我省状元中,这些成功者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共同点:未在我省工作,服务于家乡。

“全国各省状元大多数的去向就是北京、上海或者出走海外。”一位教育界官员说,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各地方区域经济的繁荣,应该会出现变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