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异想世界ps4:英雄成败,莫有定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7:36:48

你是重视失败并不断激励自己成功,还是追求成功而不怕失败。让咕呼与大家一起就东西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价值认知模式进行解析。认清成败关系,找到更好的自己,积极面对人生。

夕阳中快步追上远远的你:“我被录用啦!给国际学生拍宣传片的工作……”

欣喜洋溢在你的笑眼里:“太好啦,这下你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了!”

“嗯呢,面试时我那个紧张啊,人生第一次这么正式的面试!”我郑重地说道,“也亏他们是国际学生办公室的,看惯了英语烂的人。之前以为只是去看看片子,结果还问了一堆很烦的问题,我胡吹乱跑一通,他们就上当了……“

“呵呵,人牛不怕英语烂。“你照例拍拍我的肩,一脸轻松。

“关键是人不牛,英语还烂。”我赶紧解释,“昨天面试后,我觉得肯定没戏了,结果今天跟我说上了。我估计是没人报名吧,这个职位只给国际学生,所以我觉得报名的人肯定很少。“

“嘿,你怎么又来了?!不要滥谦虚!!!“你骤然严肃起来,随即叹息道,”中国人果然是习惯贬低成功、强调失败,自我批评、督促进步。“

“呃?那——西方人习惯怎样?“我忽然来了兴趣。

“反面咯,强调成功、回避失败,自我肯定、步步为‘赢’“。你还真是喜欢四个字、四个字地拽文呢。

“具体说说呢,有证据没?“我将信将疑。

“嗯,这方面的文化差异在东亚和欧美之间有很多证据的。先说个对小日和老美的研究吧,让日本学生和美国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经历同样的成功和失败后,小日犹豫的问题是‘我的表现不会比其他同学好吧?’,而老美犹豫的问题是‘我的表现怎么会比其他同学差呢?’ 当他们同样地遭遇失败时,小日倾向于认可任务是重要和有鉴别力的,而老美则完全否认这一点。小日在失败后比成功时的坚持性更高,老美则又相反。“

“大概老美都自我感觉良好吧。”我似乎有些同感,“且不说老美了,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小孩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你看他们打篮球的时候,一上场就煞有介事地‘指导’大家组织进攻,神情激动地催促队友传球给他们,可是一旦拿到球,也不管形势什么样,除非自己胡抛乱扔地把球弄丢,绝对不会再把球传给别人。’中土’的孩子打球反而是太过‘谦让’,更常见的对话是‘刚刚那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投呢?’‘我不行,还是传给你好。’ 这也成问题。你说,这样的文化差异,如果从效果分析,哪一种更有效?“

“其实,也未必要争个孰优孰劣,只是适合不同的文化罢了。在中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美国,骄傲催人进步,谦虚错失机会。东亚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看重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对成功的敏感性低、对失败的敏感性高,因为失败告诉我们哪里会需要改正。你想想小时候,如果意外地考了个好成绩回家,你爸妈是什么态度?如果考砸了,他们又是什么态度?“

“嗯,想想啊——考好了吧,比如90分,他们会问最高分多少、比你高的有多少、怎么没有考得更高、错了什么不该错的……即使考了100分吧,他们也会觉得这是应有的水平,可不能骄傲,还得保持,还得更努力。”看你频频点头,我继续说道,“如果考砸了,则免不了会说‘早让你多用点心,别看那么多电视吧。’‘看你多粗心,错这么些不该错的地方,基础还是不扎实啊,还不要多做点题。’之类的话。”

“嗯,研究者通过问卷、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结论也基本一致:大陆、台湾和日本这些东亚的妈妈们对于孩子的表现、尤其对于失败,格外强调努力的作用,而对于孩子的成功则轻描淡写,生怕随之而来的自满会削弱孩子继续努力的动机,也担心自尊心太强的孩子在失败时容易受挫,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在欧美社会,自尊心、自信心被看作是成功和幸福的关键,欧美的妈妈们把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高度地鼓励和强调,认为这些是令孩子在失败面前保持勇敢和执着的护身符,家长的任务就是通过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反馈来保护和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

“这么说,两种文化中对于成败的不同价值观,通过家长的教育,进入我们的思维体系,左右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咯?”

“嗯,这是当前被普遍认同的一种机制。比如有关讲故事的研究发现,东亚的妈妈们常带着更多的教育性,向孩子传达不听话或者犯错误的后果;而欧美的家长倾向于肯定孩子、回避失败。从北大毕业后到康乃尔大学研究‘自传体记忆’(就是关于个人成长史和自我体验的记忆)的王琪老师发现,在可以追溯的最早记忆中,中国孩子往往是对日常的共同生活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没什么感情色彩;而美国的孩子则会以自己为叙述中心,侃侃而谈具体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

“未必吧,我比较早的记忆中,情绪还挺跌宕起伏的:2岁左右上的幼儿园,哭着闹着不肯去,被架在爸爸的自行车上后无计可施,绞尽脑汁地佯装听话,乖乖地提出自己下地来走,脚一着地就像脱缰的野马,撒开腿就往家跑,被老爸追的那个惊心动魄啊……”

“呵呵,他们的发现是基于群体的大样本水平,相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肯定也有。有兴趣你可以多问问身边的朋友,看看大家对自己最早的记忆是些什么内容。王琪发现美国孩子最早的记忆能追溯到3岁半左右,中国的孩子大约晚六个月,也就是在四岁左右。与美国家庭相比,中国的亲子对话以及孩子自己的叙述中,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涉及都多得多。”

“真的假的?我们的教育有这么严肃么?”

“没有比较很难有体会的吧,以后你可以留意看看。”

“哦,好吧。”我默默地点点头,“坦率地说,和一个学心理学的讨论问题,有时真的会比较郁闷。”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不过,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心理学学生的认识。以前对心理学的认识基本是狭隘的,会认为对方在暗处,而自身在明处,这种自认为的不平等对话,会让自己的语言有格外小心的对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自身的束缚,所以说会郁闷,尽管事实往往与自己的感觉不附……当然,我认为这种心理也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反映。”

“各个专业都会影响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的联想罢了。”你并没反对我的说法么,“在我看来,对别人进行分析和推测的倾向并不是心理学人专有的,你肯定也遇到过不少喜欢根据自身经验去解读不同年龄、地域、专业或职业的人。我反而以为,心理学人应该会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主观判断,所谓的‘第三只眼’,因为对‘刻板印象’和‘标签作用’的危害有更多的认识,推断的同时会有一种自我怀疑的机制监控着自己:不要武断、不要轻易下结论。”

“好吧,今天的对话深刻地教育了我,第一,不要卖弄谦虚,第二,不要卖弄深沉,第三,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我试图配合地做个总结。

“呵呵,很好,继续发扬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汗…”估计你也是深深地中了说教的“毒“,动不动就给我来一棒。

“别汗啦,我们都一样,文化的烙印、教育的影响,摆脱不掉的,扬长避短就好啦。出来混,还是要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才好!“

“好好好,轻松愉快比较好!“赶紧趁势收住,省得再被你教训。再有价值的知识,还是得有好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