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天气预报15天: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4:19:30
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画风》教学片断及点评文 嫏嬛书阁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性质,“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画风》, 笔者认为这节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方面做得很好。

片断一:

师: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受得到,有三个小朋友还把风给画出来了呢!你们想不想认识那三个画风的小朋友?

生:想。

师:那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课件出示赵小艺、陈丹、宋涛三人的画像及他们三人注音的名字。)让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

生:你们好!

师:你挺有礼貌,知道和别人打招呼时应向他们问好的。再想想,他们三个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多希望有人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啊。

生:宋涛,你好!我是刘忻。

生:赵小艺、陈丹,你们好!我是杨瑾瑾。

师:他们还想跟你们交朋友呢!想想还可以怎样和他们打招呼?

生:陈丹、宋涛、赵小艺,你们好!我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师:他们当然愿意了。只是他们对我们这里还觉得比较陌生,我们能不能热情一些?

生:赵小艺,来,到我这儿来,跟我一起坐吧!

生:宋涛,我是李朴,你爱画画,我也爱画画,以后我们一起画画吧!

生: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真棒,把风画出来。下课后也教我们画风好吗?

师:听到大家这样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我想他们会非常高兴,他们现在跟你们已经是好朋友了。他们还想跟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将大屏幕上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及拼音隐去,只留下三人的名字。)快看,他们藏起来了,在等我们去找呢!如果找到了,并能准确地读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会对你们竖大拇指呢!

生:宋涛,我看见你了。

生:陈丹,我找到你了,我们一起去找赵小艺吧!

师:看来,你们跟他们已经很熟了。现在,我要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你们再喊喊他们的名字,他们听见了会很高兴的。(老师边将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边请学生读。)

点评:

《画风》里要求学生“会认”的7个字“赵、艺、陈、丹、宋、涛、显”很有特点,其中的6个字是人名用字。在这个片断里,教师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引导学生在“交朋友、打招呼”中进行识字。这样教学,看似平淡,无独到之处。但是,学生在一次次的打招呼中无意识地、真真实实地记住了6个生字,并在老师有意识的、一步步地引导中学会了与人交往时应注意的礼节,学会了运用“你好”、“愿意”、“一起”等词语。语文课堂承载着许多东西,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时机,相机引导,让学生多方面发展。在这一片断中,老师还注意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了怎样与人打招呼,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朋友,学会了商量,学会了请求,还学到了有礼貌的与人交往,加强了语言修养,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片断二:

师:文中的三个小朋友真聪明,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画出了风。如果让你们画风,老师相信你们的点子一定会更多。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风儿向你们吹来了,在风中呀,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高高的天空中,清澈的小河边,碧绿的山坡上,人们身上穿的,桌上摆的,阳台上挂的,等等。现在,请你们先想想,然后说说:如果让你们也来画风,你想画什么呢?

生:我要画小姑娘的裙子,风把裙子吹得摆起来了。

生:我画风把窗帘吹得动起来了。

生:我画花儿,风把花儿吹得直点头。

生:我想画沙尘暴,这几天我们这里老刮沙尘暴。

师:(一怔。本想引导学生说说风中美好的景物,现在听到这样的发言是老师始料未及的。)是的,在风中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得更美了,有些却因为风,给我们带来了烦恼。比如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沙尘暴,风一吹,沙尘满天飞扬,落到我们的衣服上,落到干净的院子里;风大的时候,还会眯了我们的眼睛,阻挡人们的视线,有时候还会引起灾害。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人类过度砍伐树木,不注意保护环境而引起的。现在请大家认真想想,沙尘暴的天数一年比一年多,刮得一年比一年强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

生:少砍伐树木,多种草种树。

生:我奶奶家的那个地方在搞退耕还林。

师:是啊!许多人正在想办法治理沙尘暴,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在画风时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想法也加进去。

生:我要画微风轻轻地吹,把我的红领巾吹起来了,我端着一盆水去给门前的小树浇水。 

生:我要画和爸爸去运动场放风筝,我们不在草坪上放,而是在跑道上放,风筝飞得很高。

师:风筝看你们这样爱护小草,不但飞得高,肯定还在天空对你们笑呢。

点评:很明显,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已明白宋涛、陈丹、赵小艺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从片断二中还可以看出,设计这一环节是老师想带学生走出文本,在表达中畅想风中大自然的美丽,在表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学生一句“我想画沙尘暴,这几天我们这里老刮沙尘暴。”把老师带到了“残酷”的现实。在这里我们看出这位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一问题归结为“这也是因为有风”,而是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明白“沙尘暴是因为我们人类过度砍伐树木,不注意保护环境而引起的”。“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达中开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表达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