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树套压阀门:养育男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19:29
内容摘要:
  本书采用众多教育事例,对家长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突出的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细节。全面分析了男孩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特征。并针对男孩的性别特征、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全书的写作,紧紧围绕男孩的个性特征、教育方法展开,共分为九章、100个细节,具体为: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男孩最应具备的成功能力、做事能力;财商,决定男孩的一生;积极调动男孩的学习潜能;优秀男子汉必须要养成的那些个性习惯;这样沟通,男孩最易接受;解秘男孩的危险禁区。
1 第一章 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
男孩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淘气,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冒险;
他们喜欢搞破坏,是因为他们更具探索精神;
他们学习不如女孩,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被限制、被束缚;
他们好争斗,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总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
任何一个男孩,都有着神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父母真正走入那个世界,才能理解他们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才能知道你的男孩有多棒、多优秀,并为之而感到骄傲!
序 言(1)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男孩带给父母的挑战要大得多。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的确,这个天生带有“Y”性染色体的小家伙,自出生以后就会给父母带来无穷的教育困惑:
男孩喜欢冒险,登高、爬树等是他的强项,他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冒险”举动而伤痕累累;
男孩天生是个倔脾气,父母说东他偏往西,父母越说不可以他越是想尝试,父母越是严格控制他越叛逆;男孩虽然事事粗心,但却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父母的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男孩很难自我控制,对诱惑的免疫力低下,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使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因此,多次领教过男孩这些“伟大特性”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上天让小男孩出生,难道就是为了给父母制造麻烦不成?
其实不然。喜欢“制造麻烦”,往往是男孩体内过多的荷尔蒙睾丸素在起作用。睾丸素在赋予男孩男子汉特性的同时,也会带给男孩不安定的个性——坐不住、好斗、喜欢冒险、与同伴竞争、给老师捣乱……而这些不安定的个性,也恰恰是男孩更富探索欲、创造欲、领导欲的最直接体现。
这也就是说,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教育得当,善于将男孩的个性弊端转变为一种成功的优势,每个男孩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卓尔不群的男子汉!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用在教育男孩方面,也十分适用。如果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给男孩正确的引导,男孩体内过多的睾丸素就会促使这些小“捣蛋鬼”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么,把男孩培养成了不起的男子汉,做父母的应该注意哪些日常细节呢?
本书从分析男孩的性别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针对男孩生活、学习、理财、个性培养、能力培养以及危险禁区等多个方面,为家有男孩的家长总结了100个教育细节。每个细节中,都分析了男孩某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给家长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概括来说,本书给家有男孩的父母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教育男孩的四原则: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很多父母特别宠爱男孩,所以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很多父母很有钱,所以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很多父母很有能力,所以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在此,希望每位阅读此书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细节1 有攻击性的“小冒险王”(1)
有攻击性的“小冒险王”——男孩的冒险心理
某位国外的教育学家在一所小学里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让所有的小学生写出“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并说明理由”。结果,女孩们大多都认为女孩好,并且她们写下的理由也近乎相似:
1. 女孩闭着嘴巴嚼东西;
2. 女孩更懂礼貌;
3. 女孩的头发梳理得更漂亮;
4. 女孩不挖鼻孔;
5. 女孩没有那么多的体味;
6. 女孩安静得多;
7. 女孩不会把房间弄乱;
8. 女孩的坐相更斯文;
9. 女孩更听老师和父母的话;
10. 女孩更会关心人;
11. 女孩更有仪表风度。
而男孩们大多也为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而感到自豪,他们自豪的原因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1. 男孩敢于坐在恐怖电影前眼皮眨都不眨一下;
2. 男孩不会总感到难为情;
3. 男孩会爬树;
4. 男孩敢骑马;
5. 男孩比女孩勇敢,不怕毛毛虫;
6. 男孩走路不扭扭捏捏;
7. 男孩为自己身上的气味而自豪;
8. 男孩不需要别人指引方向;
9. 男孩爱打抱不平;
10. 男孩做事更快,不会拖拖拉拉等上“一百年”;
11. 男孩不会像女孩那样爱哭泣。
事实上,女孩有女孩的好处,男孩有男孩的优点。不管是做试验还是搞调查,都不能因此而确定究竟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但是,由此,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女孩更细心、讲卫生、懂礼貌、会关心人;而男孩却更豪爽、勇敢、胆大、具有冒险意识、讲义气。国外一则古老的童谣说:小女孩是由什么构成的?糖果、香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小男孩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剪刀、蜗牛和宠物小狗的尾巴。所以,有过教育男孩经验的父母都知道,与女孩相比,男孩似乎更难教育。尤其是在男孩们那些引以为豪的“特性”方面,父母往往需要付出比教育女孩更多的精力。
比如,具有冒险精神本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男孩却有一种没有任何理由就要去冒险的倾向,而且这种情况开始得很早。
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只要他能爬上去的地方,他就会从那里跳下去;他喜欢玩火;他会把自己藏起来,让全家人着急;他会把一切能吃不能吃的东西,统统都向嘴里塞;他还会故意惹老师和同学生气,并以此为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还会爱上一切富有冒险性的事物,如滑板、攀岩、滑翔、飙车等。因此,有儿童心理学家说,任何一个男孩在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外伤,男孩没受过伤而长大成人,只能是奇迹。
曾有一位母亲把自己带大两个儿子的经历说成是“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
他们每天都让人不得安宁,他们喜欢爬到家具上,再从家具上跳到床上,因此家里的床垫被他们跳出一个大洞;他们还喜欢到楼下的小花园里去爬树,甚至还学“蝙蝠侠”在树与树之间窜来窜去。有一次,他们竟然从几米高的树上摔下来,结果把腿骨摔折了,在家休养了两个月才能去上学。
事实上,大多数男孩都是这样,喜欢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过好几次摔、挨过好几次打,他们还是会对这些冒险的行为乐此不疲;喜欢搞破坏,他会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乱糟糟却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喜欢打架和欺负别人,因此总需要父母为他收拾残局,不是送他去医院,就是送别人去医院……因此,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调皮的男孩束手无策。
也许正因如此,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么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孩、女孩同为小孩子,为什么男孩会如此难管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男孩体内的荷尔蒙睾丸素,它是雄性特征的体现。从襁褓期开始,男孩的体内就有远远大于女孩的睾丸素分泌,他们更需要一些冒险的行为去释放自己的能量。儿科医生也认为,睾丸素会使得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
另外,众多儿童心理学专家也认为,男孩爱冒风险、专断自负、斗殴竞争、争吵、自吹、喜欢出风头等倾向与睾丸素的分泌直接相关。因此,这正是男孩比女孩更不好教育的原因。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父母们肯定会对自己的儿子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父母们应该怎样对待儿子表现出的种种夸张而又怪异的行为呢?以下几点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细节1 有攻击性的“小冒险王”(2)
方法一: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父母们应该明白,爱动、好冒险是男孩的天性,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燃烧体内的睾丸素和促使大脑健康发展。因此,当你的宝贝儿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电器时,爸爸妈妈请不要束缚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一位明智的妈妈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冒险行为的:
6岁的虎子忽然对电很感兴趣,有一天,他竟然拿着一根小铁丝要去试接线板的插孔,看有没有电。当然,这个可怕的行为及时被妈妈发现了。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勒令儿子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边,对他说:“宝贝,你在玩什么好玩的东西?来,妈妈给你找个东西,比小铁丝更好玩。”说着,妈妈带着孩子去另外一个房间找来了一只测电笔。
孩子用测电笔去接触接线板的插孔,测电笔的灯立刻亮了,而测电笔离开插孔时,灯又熄灭了。看着这种奇怪的现象,孩子拍着手一边跳一边喊:“妈妈,真好玩,真好玩!”
这时,妈妈才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你手里拿的这个小玩具叫测电笔,它是用来检测电线、接线板是否有电的。实际上,它不是玩具,是人们用来防止触电的工具。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用小铁丝做这个游戏吗?”
孩子若有所思地摇摇头。
“因为电是很可怕的,它会通过小铁丝传到人的身体上,会把人电得很痛,有时甚至会把人电死呢。”
“那为什么用测电笔去触电人就不会死呢?”孩子歪着小脑袋问。
“儿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妈妈问你,电线的外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塑料呀。”
“对呀,塑料能够包住电,所以电线中的电才不会跑出来。你看这个测电笔,手拿的这一端不就是塑料吗?所以,它才不会使人触电呀!”
孩子听了妈妈详细的解释,很满意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了,谢谢你。”
也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家长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后给孩子讲电的可怕性。但这位家长却没有这样做,这正是因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强的冒险心理,虽然这次他“试电”的行为没有得逞,但他会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再次进行他的冒险试验,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更可怕。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长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通过亲手做试验了解了电的可怕性,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再做用铁丝试电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电表现出谨慎。
方法二:正确对待男孩的固执
一个3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游戏。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摆出了妈妈不让他玩,他就不回家的架势。
事实上,越是不现实的事情,男孩越想去尝试,这正是他们体内的睾丸素在起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这时,家长就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心态。
事例中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妈妈看到孩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式,便陪孩子在城堡下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会儿,一个7岁的小姑娘玩累了,来小男孩所坐的这个椅子上休息。当小男孩的妈妈把小男孩也想去城堡上玩的想法告诉这个小姑娘时,这个小姑娘马上对小男孩说:“不可以的,你太小,上面的游戏有点危险,我小时候妈妈就没让我玩。还有,上面几乎都是我这样大的孩子,他们不会跟你玩的。”说完,小女孩又跑去玩了。小男孩似乎相信了小姑娘的话,便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回家了。
在孩子接受自己不能去城堡玩这个事实的过程中,妈妈没有说太多的话,而是借助别的孩子的口,说出了她想说的话。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更迅速地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当孩子固执地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妨借助他的同伴的口,说出你想说的话。
方法三:教男孩学会自律
邻居家的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小刚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虽然没有把小妹妹打疼,但却把她吓了一跳,小刚因此哈哈大笑。小妹妹走后,爸爸针对小刚的这种不礼貌行为,狠狠地教训了他一番。
事实上,男孩都有很强的进攻性,他们的这种进攻心理,有时是因为好玩、有时则是因为愤怒。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孩子出现无理进攻的倾向时,家长都应该及时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一些好的电视节目、给他们讲一些好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才是正确的。
另外,家长还可以把这些电视片、故事上升到价值观、道德观的高度,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让孩子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细节2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1)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男孩的英雄情结
家有男孩的家长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儿子太爱管闲事,尤其爱打抱不平。比如,他看到家里的小狗在欺负小猫时,他会把小狗追得满屋乱跑;当他遇到高年级的学生欺负小学生时,他总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想跳出来为小学生讨个公道。
有些家长会对男孩的这种行为很担忧,孩子这样爱管闲事,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有时他们的行为太莽撞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
事实上,家长们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爱打抱不平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他们总是同情弱小,希望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他们常常幻想自己能够身怀绝技,去与恶势力作斗争,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当男孩们看到邪恶势力占据上风时,或者看到有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少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攥紧拳头,为正义而打架。
能够做英雄是最能够让男孩兴奋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孩的英雄梦想往往很难实现。即便如此,每个男孩的心中却都有一个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没有缺点的。这个形象或许来自于现实生活,或许来自于他们最热衷的漫画、动画片……
一位妈妈在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星期天,我带儿子去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儿童商店买衣服,我问儿子:“你喜欢哪一件?”
儿子似乎对买衣服并不感兴趣,他瞄了一眼货架,很干脆地说:“都不喜欢。”
“这件不好吗?你看,有一道蓝边,你不是最喜欢蓝色吗?还有一个可爱的卡通图案呢。”
“不好看。”
“不好看吗?那你看看其他的有没有喜欢的?”
这时,儿子开始漫不经心地搜索其他货架,突然,他眼前一亮,迅速上前扯出一件T恤说:“我喜欢这件,这件有奥特曼!”
我看了看那件T恤,果然有一个奥特曼图像,但这件衣服的做工很粗糙,面料也不好,是典型的劣质廉价商品。
“这件不太好,咱们换一件吧?”我试图劝说儿子,可是他一副执著的模样,我只好给他买下。
回到家,儿子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新衣服,美滋滋地找小朋友玩去了。“看,我的奥特曼!”儿子看见小朋友,马上就说。
那小朋友立即挺胸回应:“我也有奥特曼!”果然,他的鞋上也绣了一个奥特曼的图案。
从此,这件“奥特曼”衣服成了儿子的最爱,每次洗完澡后他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
其实,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男孩们喜欢奥特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们会让家长给他们买奥特曼的图书、奥特曼的VCD、奥特曼的模型;他们还常常模仿奥特曼的语言和动作;有时,他们还会发扬“奥特曼”精神,和马路旁欺负小花狗的大狗作斗争……
那么,“奥特曼”到底是什么?“奥特曼”是日本产的系列多集科幻片中的人物,为了世界的爱与和平,英雄的奥特曼兄弟屡次同怪兽作战,一次次在危难中拯救了地球和人类。因此,对于男孩来说,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男孩往往都渴望自己强大,渴望自己成为英雄,但在现实面前,他们马上又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状态,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希望自己勇敢并被承认。当奥特曼依靠特异功能击败神秘而强大的敌人时,男孩们也在做着拯救世界的梦想。
对于男孩这种痴迷奥特曼的现象,很多家长都表现出担忧,孩子会不会因此而不爱学习?会不会因此而有暴力倾向?其实,家长们的这些担忧都是没必要的。奥特曼诠释了正义、勇敢、仗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圆了男孩们的英雄梦想。再说,我们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是也喜欢铁臂阿童木和花仙子吗?这些卡通形象曾经为热爱幻想的我们营造了一个天真的世界,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奥特曼也一样。
给父母的建议
对于男孩的英雄情结,父母首先要理解他们,不嘲笑他们的弱小无力,更不能责怪他们“惹是生非”。其实,如果父母引导得当,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不仅有利于他们男性气质的培养,更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方法一:满足男孩当英雄的心理
细节2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2)
5岁的健健总爱打抱不平。这天,爸爸把他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发现他的脖子上有几道不太明显的划痕。爸爸问他是怎么弄的,他先是不说,后来在爸爸的慢慢引导下,他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今天,他们班的一个“小霸王”乱揪一个女生的小辫子,还用彩笔在这个女生的衣服上乱画。当时正好老师不在,于是健健就控制不住自己爱打抱不平的情绪,走上去与“小霸王”较量,那几道划痕便是被那“小霸王”所赐。
听了孩子的叙述之后,爸爸没有责备他的打架行为,而是为孩子的行为拍手叫好:“好儿子,你是个打抱不平的小英雄,爸爸支持你的做法。”
“可是,你和妈妈还有老师都说,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健健吃惊地而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
“你这是英雄行为,爸爸鼓励你。但是,打架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跟那位欺负人的小朋友讲道理呀,也可以动员别的小朋友一块跟他讲道理呀。如果大家都反对他,他就不敢再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你说对吗?”
健健很认同地使劲点了点头。
当孩子因为打抱不平与别人打架时,做家长的不要先忙着批评孩子的打架行为,要先表扬孩子的英勇行为,肯定孩子的打抱不平是正确的,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然后再帮孩子分析,除了打架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弱小者脱离困境。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尤其是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孩子帮忙扔垃圾、帮妈妈拎一些轻便的购物袋……这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而且很利于孩子男子汉气质的培养。
方法二:让男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现实生活中,英雄不一定要像奥特曼那样去拯救世界、捍卫和平、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小孩,或者把抢钱的强盗赶跑。因此,家长必须让那些渴望做英雄的男孩们明白:英雄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振振的家长从小就教育他,真正的英雄不是打架打出来的,而是用自己正义和英勇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而振振也常用这个标准来约束自己。
放学了,振振和好朋友伟伟一起回家。刚走出校门不久,就看到一帮孩子在打架。“我们也去看看吧。”伟伟建议。
“不。”振振摇头说,“打架是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回家吧。”
“你真是胆小鬼。”伟伟嘲笑他。旁边的孩子也跟着起哄,可是振振并没有当回事。
过了几天,孩子们去小河边玩耍,一不小心,伟伟掉进了水里。
“救命!”伟伟不会游泳,他慌了神,拼命地在水里挣扎。
孩子们吓坏了,大家有的跟着喊“救命”,有的躲得远远的,没有一点主意,就是会游泳的孩子也不敢下水帮助伟伟。眼看伟伟一点点下沉,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振振看到了这一幕,他毫不迟疑地跳进河里,在关键时刻把伟伟拉上了岸。
孩子们再也不嘲笑振振是“胆小鬼”了,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小英雄。
事实上,男子汉的权威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也许有的孩子打架确实很厉害,很多孩子都怕他,但很少有孩子会认为他是英雄。而像故事中的振振一样,爱打抱不平、英勇仗义的孩子,往往会成为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但是,家长们还应给孩子讲解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让孩子明白,英雄并不是靠自己的蛮力一味蛮干,而是要运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巧妙地让弱小者脱离困境。如遇到有人落水的情况,如果自己不会游泳也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去附近找大人。
另外,父母还要告诉这些小英雄,当英雄是光荣的,但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而一味地去做英雄。如故事中的振振如果不会游泳,他再跳下水去救落水者,只能使情况越来越糟。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你的男孩,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做英雄。同时,父母还要给孩子讲一些在英勇行为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方法三:利用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改正孩子的缺点
在男孩心目中,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因此,很多男孩都以心目中的英雄为榜样。所以,很多明智的父母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心理,轻易地让孩子改正了缺点。
男孩睿睿很听话,但就是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赖床。每天早晨,无论妈妈怎么叫,他都装作听不见。后来,妈妈想到了一个对付儿子这种坏毛病的好办法。
原来,睿睿很喜欢奥特曼,并把奥特曼作为自己的偶像。因此,妈妈抓住了他的这种心理,每天当睿睿该起床的时候,妈妈就对他喊:“奥特曼,怪兽来了……”睿睿一下就来了精神,眯着眼睛在被窝里笑,过一会儿,便会大声回应妈妈:“我是奥特曼,你是怪兽,嗨……”便从床上爬起。
其实,每个男孩身上都会有很多缺点,如挑食、不讲卫生、不懂礼貌等。父母如果借助英雄的形象、英雄的口气去教育他们,不仅能让孩子改正缺点,而且可以让他们向更高的要求发展。
细节3 谁是头?(1)
谁是头?——每个男孩都会有的竞争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女孩与男孩的关心点决然不同。
刚刚认识了一群新朋友,女孩最想知道的是:我能与哪个小伙伴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而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却是:谁是这群孩子的头?
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班级,女孩最关心的是:这些陌生的同学不会欺负我吧;而男孩更关心的是:谁是班主任?谁是班长?……
美国的艾里姆夫妇在名为《养育儿子》的畅销书中也曾提到:“走进男孩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在任何场合,男孩最关心的事情都是:谁是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只能说,这是由于男孩强烈的竞争心理造成的。事实上,从妈妈受孕那一刻起,“Y”染色体已经决定了这个小婴儿体内有远远大于女婴的睾丸素,在妈妈的肚子里,这些睾丸素便赋予了男孩不同于女孩的天性——冒险、争吵、自吹、争斗等。因此,强烈的竞争欲望是每个男孩的天性。
那,“谁是头”与男孩的这种竞争天性又有什么关系呢?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每个男人都有当头的欲望,每到一个新的领域,男人之所以关心“谁是头”,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新领域的规则是什么,当“头”有什么具体的条件,然后与自己已有的条件对比,确定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现在的“头”去竞争。
因此,对于成年男人来讲,这种天生的特性会演化成不断进取的力量。但对于男孩来说,却并非如此。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男孩不断进取的天性或者会消失,或者会促使孩子走向相反的方向。
生活中,也许我们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男孩没有好好学习,但又想考个好成绩,于是他“买通”了坐在他旁边的同学,让他把写上答案的小纸条给自己传过来。
男孩竞选班长失败了,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找了几个“哥们儿”把他的竞争对手狠狠“扁”了一通。……
其实,这些男孩就把竞争心理用“偏”了,而现实中,这种用“偏”、没用在“正道”上的现象绝对不在少数。那责任怪谁呢?答案是:责任在家长。
如果家长告诉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对的,但一定要正当竞争,长大后,孩子就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家长鼓励孩子的不正当竞争,孩子就会延着“弯路”成长——现在他就考试作弊、拉帮结伙,长大以后,他可能还会做出更离谱、更可怕的事情来。
竞争是男人的天性,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说:“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
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男孩这种过强的竞争心理,性别赋予他们巨大的能量,这是男孩的优势所在。因此,当你试图想通过你的“高招”,对男孩进行重新“编程”时,你不如这样做:告诉你的男孩要遵守竞争的规则——公平、公正、正当,然后就放手让他去争吧,这样将更有利于这个小男子汉的成长!
给父母的建议
当你的男孩“竞争的苗头”开始向外冒时,爸爸妈妈不要着急,更不用慌张。如果你巧妙地利用这个小家伙的这种心理,你会惊奇地发现:教育男孩,原来就这么简单!
方法一:让你的男孩当“头”
在丁丁家有一个习惯,每到周末,小男子汉丁丁就成了家庭的“监督员”。但是这个监督员与一般的监督员不同,丁丁不监督人们的坏行为,而是监督、搜集爸爸妈妈的好习惯。
又是一个星期天,丁丁的监督工作开始了,他满屋转悠,搜寻着爸爸妈妈的好习惯。
妈妈在做饭,丁丁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一会儿择菜,一会儿帮妈妈收垃圾,忙得不亦乐乎。妈妈要炒菜了,厨房里油烟太大,于是妈妈对丁丁说:“丁丁,厨房里油烟太大,去客厅里寻找爸爸的好习惯吧!”
丁丁又来到客厅里,爸爸正在看电视,他拿起一根烟,刚想打着火机,看到丁丁过来了,便把烟放到了烟盒里。……
晚饭后收拾好厨房,妈妈爸爸刚坐到沙发上,丁丁就过来了,很严肃地说:“爸爸,妈妈,我发现你们的好习惯了。”
妈妈放下遥控器说:“是吗?说说看。”
细节3 谁是头?(2)
 “妈妈很勇敢,不怕油烟;爸爸很乖,今天没有吸烟。”说完,丁丁又想了想说,“你们俩还有两个共同的好习惯,一是不咬手指甲;二是吃饭不溜达!”
爸爸妈妈听完后都开心地笑了。
每个男孩都有当“头”的欲望,而且一旦他们当了“头”,就会全心全力地把工作做好。我们不得不佩服丁丁家长的聪明和用心良苦。说他们聪明,是因为他们很准确地把握了男孩的这一心理,并巧妙地把它运用在了教育儿子的实际中;而说他们用心良苦则在于,他们没让孩子监督自己的缺点,而让孩子从小就仔细观察自己的言行,进而让他早早便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在生活中,父母满足男孩当头的欲望,更能促使这个小男子汉成长。比如,找一周的时间,让孩子“当家”,之后他肯定能体会到“柴米油盐贵”;让孩子当监督员,负责纠正全家人的坏习惯,他自己的坏习惯肯定很容易改正。
另外,家长还可以用语言满足孩子当头的欲望,如常常问儿子“小监督员,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吗?”“小监督员,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你有什么意见?”……虽然有时孩子的意见未必合理,你也不一定采纳,但是你会发现,因为这几句话,儿子往往会高兴上一天,他对生活的积极性也会陡然升高。
方法二:赞赏男孩正当的竞争心理
也许你的儿子现在还很小,但是,他却经常会对你讲起他的目标、他想赢过谁以及他所取得的成绩。这时,你千万不能胡乱搪塞他,因为孩子在这一方面的感觉是很敏锐的;另外,万万不可打击孩子,因为这样做会使你的男孩很受伤。
“爸爸,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这次考试终于超过小明,前进了三名。”快乐无比的小男孩兴奋地对爸爸说。
“那现在你在班上排名多少呀?”爸爸着急地问。
“十五名。”儿子感觉到了不妙,小声地说。
“你看,一问你班级的排名,你的声音就小了吧。前进三名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这么高兴吗?快去做作业,争取下次考第一。”爸爸不耐烦地对儿子说。
儿子不再说话,蔫蔫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男孩普遍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当他们真正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时,他们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而对于男孩来说,成就感是促进他们充分发展潜能的重要动力之一。
如果男孩的这种欲望被家长忽略,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同,或者家长不但没有认同,反而从某一角度打击他们,这时,男孩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潜能就很难再被激发,甚至他们的人格也会因此受到伤害。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儿子一样,虽然已经超过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但爸爸却拿班级排名来刺激他,使他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因此,下次考试后,这位爸爸肯定会失望,因为一个成就感得不到认同的男孩,很难再继续去努力。
所以,告诫天下的父母,请倾听男孩的心声吧,尊重并认同他的成就感。男孩需要你帮他建立起关于成就、胜利、赢、竞争等词汇的健康概念。
方法三:巧用男孩的竞争心理
王猛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妈妈建议他收拾一下,他说:“我不喜欢收拾屋子。”
“可是你不认为你的房间太乱了吗?”
“那有什么关系。”王猛答道,“我觉得这样很好。”
过了一会儿,妈妈想出了一个妙招:“这样好不好,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我来打扫厨房,你打扫自己的房间,我敢肯定,我一定是干得又快又好的那一个。”
“我才不信呢,我一定干得比你好。”小男子汉被激“怒”了,说着便马上行动起来。
有时,儿子不听话,做父母的不妨“激”他一下。小男子汉往往最受不了别人“激”他,只要父母认识到这一点,并时刻开动脑筋,这些小男子汉就会乖乖地去做你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
但是,父母们也应注意,不可过多、过分地去“激”他们。不然,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认同了你的观点,真的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便会“破罐破摔”,不再去努力。
细节4 男儿有泪也要弹(1)
男儿有泪也要弹——男孩的情绪表达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教育他们的儿子:“哭什么哭,女孩才总是哭哭啼啼的呢!”“有什么好哭的,像个女孩子一样!”……
在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男孩有时是很可怜的。因为是男孩,他们被剥夺了哭泣的权力;因为是男孩,他们必须坚强;因为是男孩,他们的情绪往往被家长忽视……所以有人说,做男人是可悲的,即使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要承担比女孩大得多的压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对于男孩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发泄不出来。情绪不能正常发泄时,人便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有儿童心理学家说:“在孩提时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抑郁。”
大多数的家长也许会怀疑这个观点,他们甚至会反驳这个观点,我的男孩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是,你是否注意到男孩的异常行为了呢?
一位研究儿童行为学的专家表示:如果一个5岁的男孩感到心情抑郁,他会显出懒散嗜睡的症状。他可能会在早晨不想起床,他可能在屋里闷闷不乐地走来走去,他可能会对原先使他兴奋的东西不感兴趣。还有一种特别重要的症状就是,他会公开表示出愤怒、敌意,他可能会突然对周围的人和东西痛斥、猛击。
如此说来,男孩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有很多秘密;他们表面看起来坚强,其实他们的内心很容易受伤;在别人看来,用手击墙是一种很傻的行为,但他们却认为这是最爽的一种发泄方式。
很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忽略男孩的情绪。
12岁的石磊没有上初中就辍学了。他非常自卑,害怕见陌生人,脾气古怪、暴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并常常以自杀威胁家长。
正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石磊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原来,石磊曾经是一个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在他上五年级时,班级评选班干部,他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当选,结果老师没选他,反而选了比他差的同学。
这件事对他打击特别大,他放学回家后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躲到了屋里。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并且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但当时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谁也没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
从这以后,石磊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寡言,对所有的事都提不起兴趣,不爱上学,也不喜欢参加班级和课外活动,甚至在街上看见同学和老师他都会立刻绕着走。
然而,石磊的这种异常行为还是没有引起父母的注意……最后,等父母发现孩子的变化时,他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是的,有时候男孩就是这么脆弱。他们也会迷路,而且他们不像女孩,发现自己错了便会马上回头,他们有一股一路走下去就是不回头的“倔劲儿”。因此,他们有时更需要家长的关注,需要家长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确定航标、指引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石磊本来可以成长为一个可爱的少年,他只是在一个人生的岔路口迷了路。但是,由于家长的疏忽,却造成了他性格转变。
与女孩相比,男孩不善言辞,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更容易暴躁、发火……但正因如此,男孩才更需要父母的关注,尤其是在他情绪变化的时候。
给父母的建议
很多家长都会以“家有男孩”而自豪,因为男孩胆大、好胜、勇敢、坚强,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汉。但家长也应注意到,一旦男子汉脆弱起来,由于他情绪表达方式的特殊性,他更需要你的帮忙。
方法一:倾听男孩内心的心声
男孩轩轩一放学就撅着嘴对妈妈说:“妈妈,我恨老师。”
妈妈看着儿子咬牙切齿的样子,赶忙放下手中的家务,安慰儿子:“告诉妈妈,老师怎么惹你生气了?”
“老师让我读课文,有一个多音字,我没注意读错了,老师当众指出了我的错误,同学们都笑我。男子汉被全班同学笑,我多没面子呀。”轩轩故意挺挺胸,做出一副男子汉的样子。
妈妈刚想好好劝慰一下儿子,这时电话铃声响起了,轩轩马上就恢复了以前的顽皮状态,装作很成熟的样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赴一个约会,晚饭前准时回来。”说着就向门外走。但刚走到门口,轩轩又跑了回来,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听我说话,我没事的。”说完便跑出了门外。
细节4 男儿有泪也要弹(2)
男孩也会遇到困难、男孩也有情绪失落的时候、男孩也会伤心,在这些情况下,他们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大多需要一个倾听者。而对于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往往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
男孩往往都是这样,不开心的事情憋在心里,就会憋出更严重的事情来。然而,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地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他们会马上把那些不高兴的事情忘记,如事例中的小男孩轩轩,也许他和小伙伴约会回来之后,就已经把挨老师批评这件事情忘记了。因此,做家长的应及时发现男孩情绪的变化,当你感觉孩子的情绪有异样时,就应该采取措施引导孩子把心事说出来。
另外,家长也应注意,如果男孩的诉说内容有偏激的倾向,切记不要在当时就指出孩子的错误,这样会让他感到更加无助,或是加重他的反叛心理。家长可以等孩子平静后,在孩子很高兴的情况下,再帮孩子分析他的错误观点,并帮他提出改正的建议。
方法二: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男孩对家长、老师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时,就会大声喊叫、发脾气,甚至砸东西。这时,如果家长训斥他,孩子发怒的劲头往往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而男孩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他们往往更愿意用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因此,摔东西对男孩来说是很正常的行为,他们高兴时、愤怒时,都会用周围的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且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现这种行为。这是小男子汉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些异常行为都是他们体内的睾丸素在“捣鬼”。
男孩在2~5岁这一阶段,易怒的特征会越来越明显。这时,家长不可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强行压制,否则很可能会破坏孩子一生的性格。
一次,明明的数学成绩没有及格,回家之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用拳头狠狠地击墙,他的手为此也受了伤。后来,爸爸给他做了一个沙袋,于是以后明明在不高兴的时候,就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出色的拳击手,用沙袋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明明爸爸的做法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给儿子一个沙袋,既能防止他受伤,又能使他的不良情绪顺利发泄出来。当然,条件不允许的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沙发垫、枕头等,让他捶打发泄情绪。
但是,仅仅让孩子发泄情绪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当孩子的情绪稍微稳定后,家长应告诉他,什么才是更好的表达方式;并告诉你的小男子汉,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方法三:允许你的小男子汉哭泣
哭,对于男孩来讲是非常正常的行为。男孩比女孩哭的少,是因为男孩不愿意,或者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妈妈病了,女孩会用自己温柔的语言来抚慰妈妈,而男孩却宁愿给妈妈倒杯水或拿个药片。
但是,当男孩哭的时候,往往也是他情感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这时,家长错误的做法就是呵斥孩子:“你哭什么哭,哪里还像个男子汉?完全是个小姑娘!”
其实,与女孩相比,男孩的目的性很强。他向家长哭诉,并不是像女孩一样,只是想获得安慰,他更倾向于寻找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当你的小男子汉哭泣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
细节5 停不下来的“问题男孩”(1)
停不下来的“问题男孩”—— 男孩的精力
男孩好像总是那么精力充沛、一刻都不想停下来: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爬树、满院子追逐、欺负女生、与小伙伴打架……因此,有些家长经常不由自主地叹气:养个男孩真麻烦,他好像时时刻刻都在给你惹事。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位儿童专家曾对4000多名男性小学生进行统计,其中在学校被称为“问题男孩”的竟然占到70%以上。其中除了学习问题之外,更多的就是行为个性给他们带来的麻烦。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男孩”的家长将时刻面临着这些事情:被老师“请”到学校、和孩子一块接受老师的“教育”、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向老师道歉……在多数情况下,被“请”去学校的家长都会感到羞耻,回到家后他们便会对这些“问题男孩”大上“教育课”,或是直接用拳头与孩子说话。然而,却很少有家长从源头上分析,我的男孩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他总是出现“问题”?为什么他的精力总也用不完?
其实,我们并不能完全责备这些精力充沛的男孩,他们总是出现“问题”是有原因的。由于体内大量睾丸素的存在,男孩每天需要更多的课外活动。但是,老师们为了防止孩子们发生意外,往往采取限制学生行动的做法,校外活动自不必说,甚至在学校操场的活动对男孩来说也是一种奢侈。
那么,男孩过剩的精力用来干什么了呢?用家长的话说便是“做小动作、与老师顶嘴、欺负女生、为一点小事就打架……”也正因如此,很多男孩都被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
一个上三年级的小男孩在日记本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今天,我们班投票选举中队长,我胜券在握,因为我能感觉到,大多数同学在写选票时都在冲我微笑,这足以证明我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老师把所有的选票都看了一遍后,并没有唱票,而是直接宣布选举结果,而中队长恰恰是老师喜欢的一个女生。
我听后非常生气,要求老师唱票,但老师反而对我说:“老师有权决定谁来做班干部。”后来,老师还跟我讲了不选我的原因:“你上课不遵守纪律,频繁提问,甚至离开座位跟老师争论,这么不听话的学生怎么能当中队长呢?”
我很不认同老师的这种说法,因此,与老师大吵了一架……
老师一般都会认为男孩淘气、不听话,有时甚至连家长也这样认为,因此家长和老师一致用他们的标准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让他们听话。然而,家长们却不知道,孩子们在背地里都称那些“特别听话”的小男孩为“小姑娘”。家长们可以认真想一想,如果一个小男孩因为过分听你的话,而天天被他的小伙伴歧视、被他的小伙伴称为“小姑娘”,这对孩子的成长将会多么不利。
爱玩、顽皮、淘气本是男孩的天性,学校不能给男孩提供释放精力的机会,如果在家里,家长再要求他“停下来”、“安静”、“学习去”……那男孩与女孩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换言之,如果男孩的行为表现同女孩一致,那性别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很形象地表达了男孩的困惑:“现在,家庭和学校教育都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给男孩、女孩穿一样的鞋,却期望他们走出不同的路,这是完全不现实的。”
因此,当老师再度把你“请”到学校时,家长也应该扪心自问:你的男孩的精力得到释放了吗?如果学校没有给男孩提供这样的机会,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是对男孩表示理解和支持了,还是刻意忽略,再度让男孩把宝贵的课余时间用到学书法、练钢琴上去了呢?
给父母的建议
如果你的男孩是老师口中的“问题男孩”,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发怒,更不能对孩子拳脚相加,这样只会使你的男孩问题越来越多。其实,只要家长引导有方,“问题男孩”也会成为让你欣赏的男子汉。
方法一:淡看男孩的淘气行为
男孩的淘气行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现,一旦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这种行为失去兴趣,他的这种淘气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但是,如果父母一定要管束他,他的好奇心不仅不会消失,相反还会越来越强烈。结果,他的淘气行为就会在父母的管束下越来越变本加厉。
细节5 停不下来的“问题男孩”(2)
小君突然对玩水很感兴趣,妈妈让他洗手,他却用手堵住水龙头的出水口,让流出的水溅得到处都是;小区的保洁人员正在给草坪浇水,他却时不时地跑去捣乱;越是下雨天,妈妈越怕他感冒,他越是往外面跑,并且在雨中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妈妈想了个办法,下雨时,不再控制小君这个爱玩水的“小猴子”,而是为他准备好小雨衣、小雨鞋,让他去水中玩个痛快。没想到,让他玩过几次之后,他竟然就对玩水失去了兴趣。
当男孩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他们的兴趣点自然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相反,如果小君的妈妈想方设法对他的好奇心围追堵截,小君这种爱玩水的情况就会延续更长的时间。
方法二:让男孩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齐齐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他总是能玩出很多花样,把小女生的芭比娃娃偷出来当武器、玩海盗游戏、跟小朋友抢积木、拆家里的闹钟……他的顽皮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这不,因为听到同学说了一句他的坏话,他竟把人家刚买的文具盒故意弄坏了。
把人家刚买的文具盒弄坏,当然要赔人家一个新的。但是,齐齐只是个二年级的小孩子,他怎么会有钱呢?对于这件事情,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齐齐的父母是这样处理的:先帮孩子把文具盒买了还给人家,但买文具盒的钱要一点点地从齐齐的零用钱里扣回来。
虽然男孩有调皮、爱玩、爱捣乱等特性,家长也不能对孩子一味地迁就。当男孩闯祸后,如果父母每次都为他承担责任、为他解决问题,男孩就会没有一点内疚感,会把父母为他所做的这一切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且,一旦父母没有把事情帮他处理好,或者没有能力再为孩子处理,这时,孩子就会埋怨家长,甚至会憎恨家长。
对待孩子闯祸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家长们要切记,为了让你的男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一定要从小给孩子灌输“自己闯的祸,自己负责”这一原则,并把它认真执行起来。
方法三:让你的小男子汉去尝试
男孩爱冒险的特性经常让家长们做噩梦。家长们常常在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永远让孩子系上安全带,保证他们的安全呢?
暑假里,超市里的自行车正好特价,爸爸便给儿子小强买了一辆。没想到,自行车刚搬回家,这小家伙便急着要去学,爸爸怕他年龄太小,掌握不好自行车,就以天气太热为理由拒绝了他。
男孩表面上听了爸爸的话,但等到中午,爸妈都在午休时,他便偷偷地自己下楼,把自行车从车库里推出来,在烈日下开始练习骑自行车。
由于怕把自己摔得太痛,这个聪明的男孩在刚刚修剪后的草坪上练习骑车。就这样,在不停的练习下,小强终于能够“骑”着(屁股并没有坐在车座上)自行车缓缓前进了。
正在小强欣喜时,忽然迎面有一棵小树,还没学会拐弯的小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由于行驶速度很缓慢,自行车只是慢慢向下倒去,聪明的小强也顺势把自行车一扔,自己跳下了车。尽管差点摔倒,但他仍然自言自语地嚷了起来:“真刺激,还想再来一次!”
但由于天气太热了,小强只好上了楼。刚刚进门,爸妈都在客厅里等他,小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爸爸笑着对他说:“没摔着吧?我和你妈妈看了一中午自行车特技表演,我们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好了,你没事就好,快去洗澡吧!”
小强张着大嘴,惊讶地看着爸爸说:“爸爸,你不怪我吗?”
“爸爸小时候也这样,别人越不想让我去做的事情,我越想去做,并且不喜欢别人的帮助。我知道,如果我强迫你不去学自行车,你会吃不香、睡不着的。”爸爸很平静地说。
正如小强爸爸所说的那样,男孩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即使有时在家长的威胁下没有去做,但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他们仍然会偷偷去做。所以,父母保证男孩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你的控制范围内,大胆让男孩去尝试。
细节6 “小小破坏大王”(1)
 “小小破坏大王”——男孩的探索心理
“你说这孩子奇怪不奇怪,他竟然问我月亮是谁生的,你说这问题让我怎么回答?我要回答他一个问题吧,他还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没完没了,真是个麻烦的‘小问号’。”
“我家儿子纯粹是个‘破坏大王’, 刚给他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被他拆成一堆零件;他还会把小闹钟、收音机大卸八块;有一次,他竟然把镜子打破了,事后还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以上是家长们说起自家的男孩时,经常会说到的一些话。是的,每家的小男孩都不“老实”,他们总会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感兴趣,喜欢寻根问底;他们总会改造自己的玩具,把它们改造成具有特殊功能的“超能玩具”;他们还喜欢拆开收音机,看是谁躲在这小匣子里说话、唱歌……其实,这些都是男孩探索心理的表现。
与女孩相比,男孩的好奇心更为强烈一些。同样是玩变形金刚,女孩可能会给玩具安排一个动人的故事,而男孩却可能把它拆得七零八落。因为男孩希望知道这个玩具更多的用途,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而且,他们还希望自己能找到多种有创意的玩法。如果他们对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就会理所应当地把玩具拆开来看个究竟。这看似破坏的举动,其实显示着男孩的某种独特能力——曾经有调查表明,在拼图和组装其他三维物体方面,男孩的速度比女孩快2倍,犯的错误比女孩少一半。
另外,这还与男孩某些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男孩的发育,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比女孩要慢一些,而且在形成责任感、义务感等心理品质方面表现得较差。所以,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当他强烈想知道“小闹钟是如何工作的”时,虽然他也知道父母会反对他的这种做法,但在强烈的好奇心和并不是很强大的责任感的稍微“斗争”下,他就会很轻易地选择满足好奇心——把小闹钟拆开看个究竟。
此外男孩往往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有时,他的“破坏性”并不是纯粹的破坏。他会将一个小女生好不容易搭造的积木“宫殿”一举摧毁,但是尔后他又会盖起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来补偿那位女孩;他把爸爸的闹钟拆得一塌糊涂,然而不一会儿,他却又奇迹般地把它重新装好,还修好了其中的小毛病……因此,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在男孩这些破坏力的背后,往往会隐藏着呼之欲出的天赋。因此,用强制方法压制男孩的“破坏性”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待男孩的“破坏性”呢?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表示,男孩的“破坏性”有些是因好奇而破坏,也有一些是故意破坏。因此,家长要因孩子的“破坏”动机对他们区别对待。
对于男孩的探索精神,家长应先给予肯定,然后也要教育孩子要爱惜物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但是,有些孩子拆毁、摔砸物品,纯属破坏行为,如砸椅子、故意摔碗等。对此,家长切不可姑息,要在弄明白孩子破坏物品的原因后,让他们自己承担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用自己的零用钱修理、购买新物品等。
给父母的建议
家里的男孩是“破坏大王”,喜欢刨根到底地问问题、喜欢拆东西、喜欢搞破坏行动……做家长的不要着急。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能够把孩子的这种带有探索性的“破坏行为”引向正路,任何一个男孩长大后,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方法一:尊重男孩的“破坏能力”
漫画家蔡智忠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趁父亲不在,溜进书房玩耍。
看到桌子上瓶瓶罐罐里的墨汁,蔡智忠玩兴大起。他拿毛笔沾满红墨汁,东寻西找“作画”的地方。最后,他选择了客厅通往书房的墙壁作为画板。片刻之间,一个个小圈圈组成的小人跃然墙上。
父亲回来后看到了蔡智忠的大作,不由得火冒三丈。他追着儿子,看样子要大打出手。然而,父亲后来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骂了蔡智忠两句,然后居然给他买了一块小黑板和一些画笔。
蔡智忠喜出望外,从此,这块小黑板成了他艺术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天地。
如果蔡智忠的父亲没有给儿子买小黑板和粉笔,而是给他一顿打骂,那也许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就会因此而夭折。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正确地对待男孩的“破坏能力”,千万不能让天才消失在自己的棍棒下。
男孩往往都会这样,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听你的话,从而用正确的方法、手段去探索事物。
因此,对待男孩的“破坏性”,家长应客观地分析其动机,在尊重、鼓励其探索能力的前提下,把孩子的“破坏性”引向正途。
方法二:发现并挖掘男孩“破坏性”背后的天赋
男孩的“破坏性”背后隐藏着很多天赋:探索能力、创造才能、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可小瞧孩子的“破坏行为”,如果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一定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
男子汉小波从小不喜欢汽车、手枪等男孩标志性的玩具,而单单对玩积木着迷。他会把别的同学盖的“大楼”推倒,而后再帮人家设计一座“宫殿”;他会把爸爸的小皮箱挖个洞,给他的小白兔当卧室……
针对儿子的这种破坏行为,小波爸爸没有过分地批评孩子,而是一点点地把孩子的爱好引向了正路,比如,经常有意识地带儿子去参观各种风格的建筑;给他买图片书;跟他一起做搭积木游戏,并比赛看谁搭得又快又别具风格……这些正是小波所喜欢的,在爸爸的支持和引导下,小波渐渐地对那些“小房子”着了迷。从此,研究“小房子”便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更让爸爸欣喜的是:在一次儿童比赛中,小波自己设计的建筑竟然获得了特等奖。并且,由此开始,小波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出色的建筑师。
父母仅仅不打击孩子的“破坏”行为还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毕竟还小,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才能和天赋。再加上男孩的自控能力比较差,遇到一点困难,便会打“退堂鼓”,如把小闹钟拆开了,但装了一会儿没有装上便不管了。因此,家长们要采取积极的手段,把孩子“破坏性”背后的天赋引导出来。
  细节7 男孩的“痛”(1)
男孩的“痛”——不如女生的学习成绩
提到男孩的学习成绩,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长都深有体会,他们往往十分坦然地说:“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男孩的学习成绩都会比女孩差,但没有关系,大约到了高中,男孩的成绩便会突飞猛进地追赶上来。
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这些家长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并不完全。
现在,很多国家的心理学专家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男孩的学习成绩不如女孩?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表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孩对于有时限的任务和定时考试更加擅长,而男孩恰恰对这些很反感。
美国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对8000名2~90岁美国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任何年龄组的男女智商差别都很小,但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女性的表现更优秀,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很多课堂活动,包括考试,都直接或间接与把握速度有关——女性在这方面表现更好,因此这也决定了小女孩的成绩往往要比小男孩要好一些。
美国的学生如此,中国的孩子也是这样。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决定了男孩的成绩要差一些。
1. 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女孩的大脑相比较,男孩的大脑更多地依赖于空间机械刺激,他们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但是,现在的教育方式却以语言刺激为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男孩上课时便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出现了上课走神和“如坐针毡”的现象。这也是男孩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的主要原因。
2. 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成长。事实上,从一上学起,男孩的读写能力发展就比女孩晚两年,可老师和家长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比如,上课时,老师要求男孩和女孩都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45分钟的课。对于女孩来说,她们更喜欢这种安静的学习方式,而男孩则喜欢蹦蹦跳跳、通过自己探索去学东西。这些都决定了男孩的学习成绩要比女孩差。
3. 老师们对男孩的态度也将决定他的成绩。由于体内的睾丸素在“捣鬼”,爱玩、调皮、捣乱等不好的形容词成了男孩的专利。一般情况下,老师们都会更喜欢听话而又懂礼貌的女孩。因此,班长、课代表、小队长、大队长等班干部成员几乎成了小小“娘子军”,这也是影响男孩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男孩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学校方面的因素之外,家长对男孩的某些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男孩的学习成绩。
航航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是整个家庭的“小太阳”。有一次,航航不想去上学了,便对奶奶说自己不舒服。奶奶听后,不但没有催他去上学,反而对他爱护有加,给他买好吃的,让他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从此以后,航航经常找理由不去上学,学习成绩自然是全班最差的一个。
有一次,小辉因成绩没考好特别沮丧,做房地产起家的爸爸这样安慰他:考好考不好有什么关系,你爸没有文化,照样住大房子、开好车。没事,儿子,等你再上几年学就不去学校受罪了,跟爸一块混。
舟舟的父母开了一个小商店,每天晚上,舟舟的父母忙于打麻将,便让舟舟在麻将声和谈笑声中一边帮忙看店,一边写作业。……
男孩在学习方面本来就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家长再用以上等不合理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能够学习好简直可以称作奇迹。因此,家长要想男孩学习成绩好,自己必须先摆正对待学习的态度,在不宠、不骄孩子的基础上,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给父母的建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家长优秀,孩子自然也会优秀。下面的几种方法,也可以帮你把男孩慢慢引导到学习的“正规跑道”上来,使他的学习成绩一路上升。
方法一:帮男孩把学习任务分成小块
旺旺放学一回到家就愁眉苦脸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背书,没时间吃晚饭了,你和爸爸不用等我了。”说着便回到自己的房间。
妈妈听了孩子怪异的语言,也跟着孩子走进他的房间,问清楚了原因。
细节7 男孩的“痛”(2)
原来,今天晚上老师要求背会一篇很长的课文,旺旺觉得任务很重,便想把所有时间都利用起来,把课文背完。
妈妈看着这个笨笨的小伙子,怜爱地摸着他的头说:“好儿子,你不用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背书,妈妈告诉你个好办法,绝对能够保证你在明天上课之前把这篇课文全部背会。”
“真的吗?”旺旺高兴地问妈妈,以为妈妈一定会什么法术。
“当然是真的了。你看,这篇文章看起来很长,其实就三个段落。现在离吃饭还有一个多小时,第一段这样短,你能用晚饭前这段时间把它背过吗?”旺旺点点头。“第二段虽然有点长,但是你完全可以用晚饭后到睡觉这段时间把它背过。至于第三段,你也完全可以利用早晨的一点时间把它背好。明天上课之前,你再把全篇课文复习一下,我相信,你绝对是背得最流利的一个。”
旺旺按着妈妈的方法做了,果真很轻松地把全篇文章背下来了。
男孩往往更喜欢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事物,所以他们对枯燥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而且,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做事之前,男孩在做计划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当他们面对沉重的学习任务时,他们更不知道如何入手。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家长帮他们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小块,让他们一点点去完成。
方法二:把男孩的学习计划公之于众
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差的男孩,家长要帮助孩子做一个不是很长的学习计划,如周计划、月计划等。
另外,家长要严格监督男孩学习计划的落实。在这一点上,一位爸爸做得特别出色。
男孩的学习成绩很差,老师帮他做了学习计划,但他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计划形同废纸。但是,当男孩的爸爸插手管理孩子的学习后,男孩竟然很轻易地把学习计划坚持了下来。
老师很惊奇地向男孩的爸爸请教:“你是如何做到的?”
男孩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前戒过烟,我只是用了心理学戒烟的一个方法。“
原来,在心理学上,常用一个奇怪的方法戒烟,即向家人或朋友公开宣布:“我要戒烟了!”这样做,会起到一种强迫约束效果。当戒烟人忍不住又想吸烟时,马上就会想到:别人都知道我戒烟了,我再吸烟,别人准会笑话我太没出息或意志薄弱。因此,他们往往会坚持一点、再坚持一点,直到烟瘾消失。
男孩的爸爸对待孩子的学习计划也是这样做的,他先把儿子的学习计划在家庭会议上公布,然后又把这个计划告诉了男孩的所有老师和与男孩要好的一些同学。正如这位爸爸所料,男孩在“舆论”和“面子”的压力下,只好把学习计划坚持到底。
男孩往往更爱“面子”,他们很看重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不仅仅是学习计划,男孩的一切计划,如读书计划、改正坏习惯计划等,家长都可以把它们公之于众。在众人的注目下,男孩的进取心、表现欲等都会很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
方法三:让男孩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美国,有一所奇怪的学校,它里面没有“问题”孩子,连那些爱捣乱的男孩也很听话。而且,这所学校的学生不管成绩好坏,从来没有出现过中途辍学的现象。
是什么让这所学校具有如此的魅力?
这所学校的校长表示,他们的秘密就是,在男孩陷入麻烦之前抓住他们的心。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擅长发现男孩的兴趣点,并利用这个兴趣点把他们留在校园里,直到毕业。有一次,15个男孩面临辍学。他们不喜欢学习,也不喜欢运动,但是,老师帮他们弄了个录音棚,他们很感兴趣,于是这便成了他们做一切事情的精神动力。
除此之外,老师们几乎对学生做了所有尝试:跳舞、下棋、打篮球、水养栽培、机器人制作……他们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取得成功。
父母们完全可以借鉴这所学校的做法,当你的男孩在学习方面失去信心时,你不妨帮孩子把注意力转移一下,教他下下棋、打打篮球等。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他做一切事情都会充满激情。而接下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你的男孩相信,他一定会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男孩往往就是这样,他渴望得到认可,他希望听到“你是重要的”、“你会成功”……所以,家长与其整天对孩子讲,“如果”、“当”你考上大学将如何如何,不如用事实让你的男孩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细节8 善待“另类”男孩(1)
善待“另类”男孩——胆小、冷漠、孤独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大多数男孩都是地地道道的“冒险专家”、是纯粹的“小破坏王”,他们有英雄情结、有攻击性、有表现欲、爱出风头。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男孩永远都风风火火、充满热情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生活中的男孩都是这样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常常也会接触到很多“另类”男孩,他们有的胆小、有的冷漠、有的孤独——
焕焕是个男孩,但他从小就跟一般的男孩不太一样:6岁的时候还不敢一个人睡觉;7岁的时候还不敢坐转椅、滑滑梯;9岁的时候还不敢主动跟人打招呼,说话的时候也是羞羞答答的;13岁的时候,妈妈叫他学自行车,他居然还吓得哭鼻子。
小力似乎缺少同情心。有一次,小力的妈妈病了,小力没有说一句问候的话,吃完饭后就早早睡觉了。妈妈因此很伤心,觉得小力是铁石心肠。
上五年级的小健学习成绩很优异,但令家长奇怪的是,他从来不与女生说话,而且与男生也来往很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没有朋友,我很孤独”。
家长都十分担心,这些男孩的个性与一般的男孩如此不同,这正常吗?
答案绝对是肯定的。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先来看胆小的焕焕,他看起来比女孩还要胆小,因此他的父母有些担心,焕焕是不是患了什么疾病?其实,如果父母了解人类性格特征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就不会如此担心了。
对于男孩而言,胆小并不意味着内心的绝对软弱。一位妈妈曾这样谈到自己的男孩:“儿子平时看起来有点‘窝囊’,可是在一个暑假,他和同学打起背包到内蒙徒步旅行,走了三天,还拍了录像。”这个男孩找到了自己释放能量的突破口,也以行动消除了妈妈的疑虑。因此,家长们没有必要为男孩的胆小而过分担忧。很多看似胆小的男孩,往往是因为他还没有发现真正让他感兴趣的事。
再看看被称为铁石心肠的小力。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男孩表达感情的方式,他们很少直接用哭泣、言语来表达感情,而是通过一定的实际行为表露。像小力的妈妈病了,小力虽然“没有说一句问候的话”,但却“早早睡觉了”,这其实就是给妈妈一个安慰的信号,表示妈妈可以安心休息,自己长大了,不用妈妈操心了。
因此,小力的妈妈显然误读了儿子的情感表达。小力并非没有同情心,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或者怕自己的表达方式不被认同。这时,爸爸就应该告诉他:“看,妈妈病了,你讲个故事安慰一下妈妈好吗?”这样,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知道怎样去做了。
最后是孤独的小健。按说男孩刚刚十几岁,正好是与小伙伴一块玩耍的年龄,然而小健却表现得如此不合群,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很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原因。
教育学家认为,孩子不合群,往往是由家庭因素引起的。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父母不允许孩子串门等,都会使孩子不合群。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尽早发现孩子的这一现象,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快就会融入到小伙伴中间去。
给父母的建议
面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男孩,家长不可表现出异样,切不可用“你怎么就不像个男孩”、“别整天跟个女孩一样”等语言来刺激他们,这样只会使他们感到更加无助。
面对这样的男孩,家长应该做的是:耐心地引导、真诚地帮助,把他们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
方法一:培养男孩的勇气
虽然“胆小并不意味着内心软弱”,但男孩只有勇敢起来,才会更加有男子汉气质。所以,胆小男孩的父母,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勇气。
一位爸爸这一点做得很成功,他在自己的教子日记里这样写道:
为了使儿子变得胆大起来,我经常带他去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意加入一些训练勇气的项目,如练习碰撞、玩勇敢者游戏。孩子很喜欢在游戏里和我较量,在较量中孩子不但增长了力气,而且学会了保护自己。
当然,孩子也有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一次,儿子在玩滑梯时,不小心把膝盖磨掉了一层皮。当时,儿子抱着膝盖,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我没有大惊小怪,而是一边帮他处理伤口,一边对他说:“你是大孩子了,受点小伤就哭鼻子,会被别的小朋友耻笑的。如果你是勇敢、坚强的孩子,就对爸爸笑一笑。”儿子含着眼泪笑了起来。
我的态度对儿子起了很大的作用,从那以后,儿子受一点小伤不再告诉我,甚至他自己还学会了包扎伤口。
当男孩的勇气一点点增加时,他的胆子就会一点点大起来。而且,随着孩子勇气的增加,他会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有男子汉气质。
方法二:培养男孩的爱心
既然男孩喜欢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关爱,家长不妨创造机会,有意识地让男孩表达自己。例如对男孩说“花儿渴了,想喝水”,男孩就会主动去浇花,表达对花儿的爱护。
一个冷漠的小男孩在妈妈的耐心教育下,终于有了很大进步。一次,幼儿园举行晚会,小朋友们拿着盘子排起队,去拿好吃的蛋糕。妈妈看见儿子拿了两个盘子,就问:“你想吃两份吗?”
小男孩回答说:“我想给莉莉带一份。”妈妈回过头,看见幼儿园新来的小朋友莉莉正孤单地坐在角落里,显得郁郁寡欢。
“是她让你带一份吗?”
“不,莉莉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来,她好像不太开心,我想帮帮她。”
妈妈对小男孩的表现感到惊喜,她不失时机地表扬了儿子。妈妈发现,爱心让儿子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家长不仅要使男孩明白“爱”的真谛,还要鼓励男孩把那些隐蔽的情绪表达出来。被承认和肯定有助于男孩形成健康的心理。
方法三:让你的男孩走出孤独
没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他们孤独的心理比任何一代人都强烈,他们求友的欲望也比任何一代人都迫切。
面对这些孤独的男孩,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一位聪明的爸爸给我们出了一个好主意:
儿子上幼儿园后,我才发现他不合群。但是,我没有刻意地对儿子说,“你应该去交朋友”、“你应该……”,而是引导他无意识地走进家庭的圈子、小伙伴的圈子。因此,在家我是家庭气氛的调动者,我主动与儿子做游戏、沟通……在孩子的小伙伴圈里,我是“孩子王叔叔”,我会跟他们一块玩警察抓小偷,一块讨论奥特曼……
开始时,因为有我的参与,儿子很乐意与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但同龄人毕竟共同语言多,他们往往会玩着玩着就把我这个“孩子王叔叔”忘掉……儿子就在一次次游戏中、一次次交谈中融进了他的小伙伴圈里。
当你的男孩表现出孤独时,这是他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刻,因为此时他会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如果父母这时不对他表现出过多关注的话,他往往会在孤独中越陷越深。
细节9 用父爱培养男子汉(1)
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在婴儿期和学步期,年幼的男孩沐浴在母亲女性的温柔怀抱中。那时父爱是重要的,但母爱是首要的。但是,再过3~5年,小男孩便开始故意和妈妈拉开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
一个刚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常常有意识地模仿爸爸的男性风格特点。在一家人乘车外出时,小男孩经常会热情地招呼爸爸:“爸爸,快来,我们男的坐前排,女的坐后排。”
事例中,这个小男孩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是像爸爸一样的一个“家伙”。这就是他在刻意地模仿爸爸的动作行为和男性风格。
其实,对于男孩来讲,父亲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一位老板曾这样表述他选择男性雇员的标准:“我注意的首先是那个人和他父亲的关系。只要他得到过他父亲的爱、尊重他的权威,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很好的雇员。”他还补充说:“我不会雇佣一位反抗自己父亲的年轻人。他在我这里也会惹麻烦的。”
这位老板的选人标准也许有失偏颇,但却反映出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道理:父亲所给予儿子的健全的男性作风模式,无疑是其在今后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剂。
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很多社会学家甚至认为,男孩80%的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他们长大以后不知道怎样做男人。男人不知道怎样做男人,就会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大孩子。
某位感情纤敏的女作家,她的多愁善感也传染给了与之形影相随的儿子。儿子6岁不敢走夜路,关了灯不敢入睡,喜欢积木及小猫钓鱼之类的女孩常玩的玩具,喜欢奶声奶气地认母亲的好友做“干妈”,喜欢穿花衣服,他甚至不喜欢“野小子”们的游戏:爬树、堆沙、玩泥巴……女作家忧愁起来,她说:“他哪像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呢?”这位女作家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男孩不像男孩,便会引发很多问题:遭同龄人欺负、“娘娘腔”、同性恋……很多儿童心理学专家曾明确地指出,就问题男孩而言,关键在于父亲的不参与和不关心,其结果是母亲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填补空位。由此可见,父爱对男孩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既然父亲对男孩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做父亲的该如何用自己的爱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子汉呢?
方法一:父亲要给男孩做出榜样
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
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
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
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父亲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男孩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小雷达,正在专注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模仿各种被你忽略的琐碎细节。
如果你经常酗酒,那么你的儿子可能也会成为酒鬼;
如果你经常对妻子发火,你的儿子也会脾气粗暴;
如果你不尊重你的父母,你的儿子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必要尊重你。
身教重于言传。父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男孩收入眼中、心中。如果父亲自己行为不端,又怎么要求孩子不出差错?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儿子培养成合格的男子汉,作为父亲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父亲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惊叹的效果,就必须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
方法二: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传
作为父亲,你在生活中努力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同时,你还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一样,具备一切优秀的品质:诚实、乐观、积极向上、有头脑、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