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井施工方案:目睹中国教育之怪现状之学校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2:53:41

 现状之一:世界,是课本的产物

          我们关注的是儿童学到了多少知识、懂得了多少道理;国外注重的是儿童经历了多少活动、获得了多少体验。我们以课本为世界,而人家是以世界为课本。

          当人们刚刚感叹了南京一名小学5年级学生考下44份证书时,又惊讶地发现,一些地区小学入学招生中的证书要求,已使考证风刮向了众多幼儿园里的小孩子。正如德国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西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考察后他感到很失望,更令他震惊的是,在北京还有某婴儿早期教育基地,9——16个月的婴幼儿上课时间竟然长达45分钟。难怪艾申波西博士感叹道,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他们的生态环境是最不宽松的。

         学前教育如此,中小学教育更是变本加厉。

         看看英国学校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是“地方”,仅这一个词就让教师带着学生跑遍了学校所在地区的基础公共设施:邮局、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各种公交车站等等,请邮递员、警察以及服务在各种公共设施的各行业人士乃至家长,给孩子们讲述社会各行业的故事。此外,学生的很多课是在博物馆上的。即使在学校,也极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相比较,我国的教育?!

         与西方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不仅缺乏动手能力,太局限于书本,而且也缺少广泛的知识面,太局限于课本。从近期效果来看,中国学生的书本知识学的较多,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各种能力,甚至包括学习能力都比不上国外学生。实际上,我们的优势仅限于应试能力、记忆能力、书本理论知识,而国外忠实的能力与素养却正是我们所缺的。

 现状之二:英雄,“分数”的牺牲品

         问世间:孰为英雄?分数—笑而置之!

         我国优秀学生评奖候选人的“主要业绩”多为品学兼优。我国近三十年的高考,已构成了单纯以考分判断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模式,而综合素质的概念根本不存在。背教科书,做考试题的枯燥生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渐萎缩,而优秀学生已被简单地定位高分学生。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最终没能培养出一名纯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分数真能慧眼识英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看看西方的报道——

         美国“今日美国报”2003年全美最佳学术研究型高中生的评选活动:

         获奖者一:以自己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和运算规则,获得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银奖,美国海军实验室用此方法在超级计算机上解决了多个流体力学的难题。

         获奖者二:目前拥有两项发明专利,一项是用于危险的实验室材料的安全传感器,另一项是食品保鲜的特殊包装纸。这两项专利还获得了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一等奖。

         是呀,是英雄,还是狗熊,拿出来遛一遛吧!

现状之三:评价,老师手中的一把利剑

      老师的恶语背后,唾弃的可能是未来的爱因斯坦;老师的教鞭之下,驱走的可能是明天的牛顿。评价能成就一人,亦能摧毁一人。

         教师评价学生时所关注的是学生现在和以往已学的怎样,即注重的是学生现有的能力。多数评价只重视显性因素,特别是分数,忽略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评价极易操作。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成了老师手中的棋子,而评价自然成了老师手中的一张牌。

         中国十八岁女孩成为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可先前,却被国内的老师认定为“没有数学脑子”,而几度退学。是什么拯救了这位天才学习,是评价——

          斯蒂芬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孩。她独立、灵活,非常善于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她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将来在大学的学习。尽管她想念父亲、其他亲人和在中国的朋友,但她肯定对大学的挑战有准备。在沙龙高中的极短时间里,她就证明了自己是优秀的学生,是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挑战的女孩。

         我满怀热情地赞同最具竞争力的大学接纳她。

 现状之四:能力,成才的绊脚石

         能力缺失已经成为中国式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我们的孩子不会学习,没有学习能力,学习不讲策略。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自己就不具备好的学法和学习策略。在世世代代填鸭式教学的灌输下,“死记硬背”“生拉硬拽”就是最好的最有效地方法,不是吗?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孩子在枯燥无味的成长中丢失了想象力、创造力。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0,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孩子能把0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这位母亲以幼儿园剪掉了孩子一只幻想的翅膀而限定了孩子的能力为由,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结果是,法庭判幼儿园败诉。在国内,恐怕这样的案例是不予以受理的——学校赔不起呀!

         当然,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想象力的地位并不高,很少有人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甚至认为“能力”的培养耗费时间与精力,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业。

         从近期效果来看,中国学生的书本知识积累的是较多,而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的优势仅限于应试能力、记忆能力、书本理论知识,而国外忠实的能力与素养却正是我们所缺的。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自理能力等。

现状之五:学问,比“人”重要得多

          从歌谣《读书郎》:“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被声声传唱的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学问”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似乎已成为仅有的信仰与追求,根深蒂固,执迷不悟。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当愚昧与无知还拥有可易滋生的温床时,这理应无可厚非。然而,当人们过于迷信“学问”的功能,甚至迷失道德底线;搅混了全面发展的本意;陪葬了人的“自由”的时候,”学问”便成了“问题”。没学问万万不能,有学问也并非万能。多少大学毕业生还依旧怀揣梦想,流浪街头;又有多少类似与马加爵这样的“学问”牺牲品。1991年11月1日,一位名叫卢刚的中国留美学生,在他刚获得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这所学校的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是呀,任何的事务都需要一个度的界定,这就是“彼与此的哲学”,跨越这个度,彼将不再是彼,而是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