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音乐盛典2014:《触闻集—— 佛教对联1200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0:34:24



 






 


下篇 教 义 篇



二. 修 行 法 门 与 修 证 境 界 ()



念有慈悲常合道



心存喜舍不遭魔



注:根桑泽程《密宗法义精要》云:“常存欢喜心,永不遭魔。”





彻底掀翻无一事
完全看破笑三声






驱牛夺食婆心切
竖指吹毛禅意深(题“接人一路”)

注1: 接人一路:指引导学人觉悟向上的方法,亦即接化学人的方法。一路,即方法、手段之意。


注2:临济义玄禅师云:“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宗慧禅师曰:“夫善知识者,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方名善知识。”


注3:婆心:又作老婆心,即苦口婆心。禅宗指慈悲心肠,想方设法开导、接引学人。


注4:竖指:指俱胝禅师的“一指头禅”。


注5:吹毛:又称吹布毛。即道林禅师 (亦称鸟窠和尚)“布毛示法”之公案。《祖堂集》卷3载:因侍者辞,师问:“汝去何处?”对曰:“向诸方学佛法去。”师曰:“或是佛法,我这里亦有小许。”侍者便问:“如何是这里佛法?”师抽一茎布毛示,侍者便悟。





思暇满人身难得



念苦空世界无常



注:暇满人身:指须离开八无暇、具足十圆满,方为难得之人身。八无暇,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分别为1)在地狱;(2)在饿鬼;(3)在畜生;(4)在长寿天;(5)在边地之郁单越;(6)盲聋喑哑;(7)世智辩聪;(8)佛前佛后。十圆满,即:自圆满五1)人中生;(2)生于中国(佛教所说的中国指印度恒河流域的摩羯陀地方,这一带为原始佛教传播的中心。后亦借指佛法流布之地。);(3)诸根具足;(4)无宿业颠倒,易发心;(5)正信。他圆满五1)佛出世;(2)说正法;(3)教法住世;(4)住法随转;(5)得遇善知识摄受。





自言登圣终成妄



他说无心莫当真



注1:佛教四波罗夷之一为大妄语戒。禁止于未体得上人法时,妄说证悟之语,亦即实际未有体验而妄言已证得宗教体验。


注2:同安察禅师有诗偈云:“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又,古德云:“与人有法还同妄,执我无心总是痴。”





尚思立足慢言道



急欲藏身莫住山



注1:《红楼梦》第22回载:宝玉作一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续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注2:《指月录》卷12载:夹山禅师悟道后,船子德诚嘱付道:“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意指在韬光隐迹的同时,亦不能执着于空。又,永嘉玄觉禅师云:“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





解开心缚出牢狱



脱却皮囊归故乡



注:心缚:喻指妄想。妄想缠缚吾人之心,故称心缚。





维摩示疾文殊问



天女散花弟子沾(题《维摩诘所说经》)



注:《维摩经·观众生品》云:“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大行卓绝似平淡
真相神奇通日常






不迷当局明究竟
把握眼前识本来



注1:本来:在此指本来面目,即身心自然脱落而现前之人人本具之心性。





偷心犹抱辽东豕



彻悟懒寻树上羚



注1:偷心:禅宗用语。原指偷盗之心,禅林中转指向外分别之心。


注2:辽东豕:出自《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后遂以辽东豕喻孤陋寡闻,少见多怪。在此喻修行人对现前事物尚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好坏等分别取舍之心。


注3:树上羚:即“羚羊挂角”之意。






石头易破丝难断



猴子虽逃尾却留



注1:古德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譬如破石;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以藕丝为譬喻。


注2:古德云:“透网金鳞犹滞水,猿猴化去尾难逃。” 又,禅宗有公案谓:一头牛越过窗户,牛头和牛身已过,牛尾却不能过去。



有平常心魔障少



无奇特愿退缘多



注1:平常心:禅宗指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之起居动作,而此四威仪乃为真实之禅。《传灯录》卷28载道一禅师语:“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只如令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注2:《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云:“为救众生穷困苦,誓发种种奇特愿。”


注3:退缘:即妨碍佛道之修行,或使修行者行位退转之缘。



历事炼心真境界



闻经生信大因缘



注:《金刚经》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难言我法世尊笑



深解是经长老悲



注1:《大智度论》载:笑有各种因缘,有时看见甚难之事也会笑。释迦牟尼佛虽有八万种法,但他要使人进入诸法实相里,而又不执着,就象身背干草经过火海连一片叶也没有烧着一样,非常不容易。由此因缘,佛笑了起来。


注2:《金刚经》云:长老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这里的“悲”,指闻法悟道时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感受。





空门如实悟无我



大道若愚患有身


注1:空门:佛教教义以“空”为极致,故称佛门为空门。


注2:《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在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





受持读诵普贤愿
赞叹学修菩萨行(题《普贤行愿品》)




境界清凉香火旺
法门广大梵音长(题朝山,兼题五台山)

普陀胜地迎香客
南海清波涤俗尘(题朝山,兼题普陀山)






满目青山含秀气
一轮红日透灵光(题朝山,兼题峨眉山)

精进苦行兴道场
普施甘露度幽冥(题朝山,兼题九华山)






大无心人常混俗
真悟道者不留痕



注1:大无心人:即指无心道人,对一切无想、无念、无所求之修行者。《传法心要》云:“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


注2:混俗:即混俗和光、和光同尘之意。语出《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意为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在佛教,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尘世,与众生结缘。





知身是幻人无我



悟世非常色即空



注:《金刚果论》云:“菩萨之人,知身是幻,悟世无常,不惜身命,何况资财。但学大乘佛之教法,名无我相。”





悟我是空如聚沫



观身不净若冤家



注1:《维摩经·方便品》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注2:《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众生身为怨贼,贪著养育以为亲友。”又,《大宝积经》有偈云:“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





指点迷津归故土



留存习气润生田


注1:故土:即自家桑梓、本地风光、本来面目之意。禅宗常将自身心性比喻为故乡。如《五灯会元》卷10云:“但识取自家桑梓,便能绍得家业,随处解脱。”


注2:留存习气:天台宗有“扶习润生”(或作“誓扶习生”)之说。谓已断三界见思惑而修菩萨道者,为生于世间度化众生,扶助残存的烦恼习气,以便自在受生。





识破迷津登觉路
看穿假象入空门




心色空虚成自在
根尘清净证圆通(题二十五圆通法门)



注:二十五圆通:《楞严经》中,诸菩萨、声闻证悟之二十五种方法。盖众生机缘各有不同,故证得圆通的法门亦各有不同。二十五,指六尘、六根、六识及七大。





心色皆空成妙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题二十五圆通法门)






发起初心成正觉
证登十地入重玄



注1:《华严经》卷8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注2:十地1)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分别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2)亦指十地中的第十地。


注3:入重玄:《璎珞经》等谓十地菩萨在成佛之前,于等觉位再度重返人间,修习自无始凡夫以来所作之事,令其一一契合真如而成就玄妙。已极玄理,重修凡事,故名重玄。





证登初地大欢喜



识得本心真妙明



注1:初地:即菩萨十地中的初地,又作欢喜地。菩萨入此位,始见道获圣性,具证我法二空,能自利利他,生大欢喜。


注2:本心:又作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六祖坛经》载:“(五)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注1:《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注2:一心不乱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不动摇。(2)以至诚心持诵阿弥陀佛名号令心不散乱。《阿弥陀经》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八万法门行遍易
三千世界看穿难






众生念佛诚心至
诸佛度生妙手施



注:《楞严经》卷5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菩提微妙不思议
般若空灵无染污






行为正直邪魔惧
心地光明恶鬼钦






每观明月生禅意
常借清流涤俗情






愿以红尘为道场
誓将苦海变莲池






磨穿铁履去寻道
看破红尘不住山(题云游)






戒为无上菩提本
佛乃难思功德田



注1:《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



注2:功德田:佛、法、僧三宝,具有无上功德,能成就众生,使生一切功德;又众生供养之,则生无量福报,故称三宝为功德田。






如来智慧甚难解



方便法门不易行



注:《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云:“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心系净方唯念佛



时逢浊世亦随缘



注:净方:即净土。






但将冷眼观时事
莫使真心染俗尘






悟无痕迹修无法
事在因缘理在心






地地法门无所住
空空境界有何依



注:《华严经·明法品》云:“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






波罗蜜无修无证



般涅槃不死不生



注:无修无证:指究极之境界。于此境界,已然超越修行与证悟等之对立分别,亦即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的无为真人之境界。





无量法门皆自在



一言演说尽无余(集《华严经》句)



注:《华严经》卷2载尸弃大梵王之颂云:“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无量法门皆自在,调伏众生遍十方。”






不求自利而回向
但愿众生皆出离






不求福报积功德
常为众生起愿行






空经破相有余说
妙法离尘无垢轮



注1:有余说:尚存余义而非究竟至极之说也。《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余说。”


注2:无垢轮:即清净之**;指佛之说法。





无我无常无造作



是空是苦是因缘(题四正见)



注:四正见:指苦、空、无常、无我等四种正见。





大悲饶益波罗蜜



常乐归真般涅槃



注1:《瑜伽师地论》卷78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


注2:归真:终归于真如。指涅槃。《四教仪》曰:“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又,释尊之死亦谓之归真,亦谓之般涅槃。






从来妙手无多子



哪有金针与众人



注1:妙手无多子:禅林用语。妙手,即绝妙之手段、方法;无多子,即无特别之意。意谓虽为妙手,却无任何特别之处。



注2:有“金针度人”的成语,谓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元好问《论诗》之三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法无高下随机用



心有厌欣发愿行



注:厌欣: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意。生起厌欣心是净业修持的重要方面。





安住菩提无我执
妙观自在笑人痴






念住慈悲和智慧
心存惭愧与谦恭






但得息心常合道
不能止念易遭魔






事能忍辱即无事
心不含瞋何有心






心不含瞋何有辱
事能忍辱即无瞋






但将自己身心正
莫论他人是否邪






在顺心时,莫浮躁
于失意处,要耐烦






有福乐时,莫贪享
于违逆处,须泰然






冤亲人我无分别
憎爱自他皆舍离






慈心戒杀施无畏
悲愿放生度有情(题《戒杀放生文》)






万般业报一心了
一句弥陀万虑休



注:彻悟禅师有诗云:“一句弥陀万虑休,脚跟不动出阎浮。相逢若问唯心旨,松自青青水自流。”





放生终久得长寿



念佛六时恒吉祥(题念佛与放生)



注1: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注2:六时:一般指昼夜六时。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





提持正念勤精进
放下妄缘妙出离






深析一心之深细
妙观万法之妙微(题法相唯识宗)



注1:一心:法相唯识宗以唯一之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


注2:法相唯识宗通过“五位百法”的分类,对于万有诸法的分析颇为深入。





信解受持真实义
听闻读诵妙深经






但愿众生离戏论
来闻我佛说阿含



注1:戏论:指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


注2:阿含:即阿含经,意指所传承之教说,或传承佛陀教法之圣典。通常系指原始佛教圣典四阿含或五阿含而言。





转语话头皆妄想
机锋玄旨莫轻谈






筌蹄方便可为用
光影门头莫当真






知苦无生而苦灭
执心不起则心清



注1:智顗《六妙法门》云:“若能达息真性,即能知苦无生,不起四受,四行不生,即钝使利使,诸烦恼结,寂然不起,故名为灭。”


注2:《楞严经》卷8云:“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非有非无无有得



知空知苦苦空离



注:《思益梵天所問经》云:“于汝意云何?若法非有非无,是法有得者不?梵天言:无有得者。”






遁世离群非大道



通情达理是真乘



注:真乘:指真实之教法。





厌离生死愿非大
贪爱涅槃心是邪






心开意解众欢喜
虑绝言亡圣默然






事理圆修参妙谛
根尘洞彻悟真诠



注:真诠:又作真筌。诠,显明之意。显明真理之文句称为真诠。





佛无所说说无说
悟不见空空不空






圣不立知见见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



注1:《楞严经》卷5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注2:《古尊宿语录》卷11云:“见见见时当见性,闻闻闻处要闻心。”


注3:《中论·观涅槃品》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宗镜录》卷29云:“若离众生言说,即佛无所说。”


注4:《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不中之法,离於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





见见见离真见见
如如如说妙如如



注1:《楞严经》卷2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又云:“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注2:如如如说:指相应于真如之理的言说。首字之“如”,即相应之意;次之“如如”二字,即指真如之理。





末后牢关离见解
最初一念即无明






因地不真难证果
心行若直永无魔



注:《楞严经》卷6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





踏破虚空无寸土



认清实相见毫光



注1:《船子和尚拨棹歌》云:“末后一句,命若悬丝,踏破虚空,有谁敢拟?”又,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注2:毫光:佛菩萨身上所放之光。





心迹圆明无处所



念头起灭不随之



注1: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云:“真心无物,无所不在,故无处所。”


注2:元音老人《恆河大手印》云:“妄念若起,都不随之。”





超越自身常喜舍



周流三界是慈悲(题四无量心)



注: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指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





如来知见大方广



圆满菩提妙净明



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唯余真实无枝叶



等与大乘说法华(题《妙法莲华经》)



注1:《法华经·方便品》云:“斯人少福德,不堪受是法,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


注2:《法华经·譬喻品》云:“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





出三界朽危火宅



得一乘平等宝车






速离险宅出三界
等与大车说一乘






三根九品佛无二
六度万行忍第一



注1: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


注2:《增一阿含经》卷44云:“忍辱第一,佛说为最。”





寂寂一心经劫海



尘尘三昧入华严



注:尘尘三昧:指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华严经》称一尘之中现无量刹,入一微尘中三昧,即表示一切诸法事事无碍之理。






游戏人生持正见
修行佛法得真心






销亿劫无明妄想
获恒沙清净法身



注:《楞严经》卷3载,阿难有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一心念彼观音力
诚意学其菩萨行






布施爱语作菩萨
同事利行摄众生(题四摄法)



注:四摄法: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





摩诃般若不思议



阿耨菩提无等伦



注1:摩诃般若:意译大慧。即照了诸法实相,最极最胜之大智慧。


注2:阿耨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知。





修行似刀枪上阵
说理如粉墨登台






空之极处无能至
佛至涅槃不住之



注:《楞严摸象记·附诸经》云:“且涅槃何物,其住何所,而欲至之。譬如虚空,有人于中竭力驰走,欲至空之极处而为亲证。穷历十方,备经多劫,终不能至,亦犹是耳。”





道人常念无生法



智者不贪如梦身



注1:无生法: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


注2:寂天《入菩萨行论》云:“是故有智者,谁贪如梦身?”





一生哪有全如意
万事但求半称心






随缘任运而安者
到处悠然自得之






身心放下于当下
名利超然即泰然






得道全由心放下
迷津总在利当前






深知经意佛无说
真入法门圣默然






得成于忍大安隐
不染其尘真出离






深山独处好修道
老庙闲居宜坐禅






素月当空孤庙静
晚风扫殿老僧闲






放下尘缘心自在
看穿世事意清闲






了达佛经弥戏论
执迷法义起纷争






修行得道事殊胜
念佛往生理甚深






利行同事持心戒
混俗和光养圣胎



注1:佛教有四摄法,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利行,即以善行利益众生;同事,即亲近众生同其苦乐。


注2:心戒:大乘戒之通义,谓制止心念邪恶不正之戒。


注3:圣胎:指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听闻正法,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称圣胎。





随缘任运常观照
积德利行多布施






只乐众中非道器
能甘林下是僧材



注:《长阿含经》卷9云:“道当闲静,乐众非道。”





愿无穷永劫为菩萨
视一切众生如佛陀






不耽利养名闻恭敬
安住慈悲忍辱柔和






众生如果信心发起
诸佛定然愿力加持



注1:愿力:又作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本愿,即因位所发救度众生之誓愿;力,即果上之神力。


注2:加持:又作护念。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





无所从来,实非诸相



得成于忍,不住其心(题《金刚经》)


注1:《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又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2:《金刚经》云:“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得成于忍”,意为得以成就无生法忍。


注3:《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分炬与人,炬何曾熄



取泉于井,泉未必枯(题布施波罗蜜)



注1:《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人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注2:《萨迦格言》云:“智者要想积累财富,只有施舍才能保住;要想井水经常充盈,只有汲取才是门路。”





瓦砾偶抛,闻声悟道



桃花一睹,见色明心(题“云门声色”)



注1:云门声色:禅宗公案。云门宗祖师文偃禅师垂示彻悟者无差别一如之境界时,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后人称之为“云门声色”。又作“见色闻声”。


注2:闻声悟道:指香严智闲由耳闻击竹之声而开悟之公案。《五灯会元》卷9载:香严虽“识性聪敏”,然而参禅却不得力,久未开悟。一日芟草,偶抛瓦砾,“击竹有声,忽然省悟”。作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注3:见色明心:指灵云志勤从乍见桃花而悟道之公案。《五灯会元》卷4载:灵云久参未悟。后因见桃花而悟道,作偈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以悲心不动灭淫火



观风力无依除妄缘(题火大圆通和风大圆通)


注1:乌刍瑟摩在过去劫曾性多贪淫,依佛所教,观身中火大,“化多淫心成智慧火”,由于他以火悟道,称“火大圆通”。


注2:琉璃光法王子“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由于他从观察风力无依的性能而悟道,称“风大圆通”。


注3:妄缘:指虚妄不实之缘。又内在、外在之事物(缘),系众生生起妄情之缘由,故亦称妄缘。





苦口婆心,劝生善业



扬眉怒目,诫止恶行(题劝诫二门)


注:劝诫二门:教人行善谓之劝,制止做恶谓之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诸恶莫做是诫门。





微妙法门,无文字相



幽玄旨趣,离口头禅(题禅宗)



注1:禅宗认为悟之内容,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达,必须从师心直接传予弟子心,称为“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禅宗称拘泥于文字之学问,而无真修实行者,为“文字法师”、“文字人”。


注2:口头禅:禅宗谓不明禅理,仅袭取禅宗之常用语以资谈助者,亦即口头上空说禅理而不真实下功夫修持者。





能够安心,必生净土



即将成佛,须入重玄


注:安心:将心安住于一处,达到安定不动的境界。禅宗菩提达摩开其初;天台宗亦有安心之法,即止息心之散乱,观照自性清净,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净土宗善导亦提出安心之说,认为安心是往生净土必备的条件之一,此安心即指《观无量寿经》所说的至诚心、深心、迥向发愿心等三心,若具足此三心,必可往生净土。



以戒为师,不依人也



执言谤佛,能会意乎


注1:佛教有四依四不依之说,《涅槃经·四依品》云:“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注2:《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又,《大乘集菩萨学论》云:“于如来教,唯文字想,而无入解,皆名谤法。”





信愿不坚,遇缘则退



解行相应,触事而真


注:触事而真:又作即事而真。谓此现象变幻的世界,即是真理的显现;此生灭差别现象之事相,即为常住平等之真理。





权显神通,不提正印



严持戒律,以续法流



注1:印光大师曰:“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南怀瑾《禅海蠡测》云:“故禅门宗师,或有以神通示迹者,必故示狂颠,不提持正印。荷担慧命者,则不言通,以平实为人,作人天表率。”


注2:正印:禅宗称佛之心印为正印。心印即是以心性来印持、印证真理。





化导顽愚,非由苦口
弃除贪著,即是婆心






以平常心,寻求真实
于微细处,对治愚痴



注:菩萨十地尚有微细之烦恼、障碍和愚痴,须一一对治并断除之。据唯识宗的说法,从菩萨初地至十地,尚有二十二种愚痴需次第断除。






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从微妙法,出圆顿宗(题《妙法莲华经》,兼题天台宗)


注1:天台宗,因其主要宗奉《法华经》,故又名法华宗;因其推《法华经》为极圆顿,故又名圆顿宗。


发表于 2009-01-21 11:12:50 12#  编辑  回复  

溪客 三星水客  空间   发消息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






 


下篇 教 义 篇



二. 修 行 法 门 与 修 证 境 界 ()



观诸法皆空,受皆是苦



念此身不净,心不能常(题四念处)


注:四念处:又作四念住。这是为了获至觉悟而实践的四种修行法1)身念处,念身不净;(2)受念处,念受是苦;(3)心念处,念心无常;(4)法念处,念法无我。





半偈法施,恩深同再造



一时戒破,根坏不重青



注1:半偈: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偈之后半偈。释迦于过去世时,入雪山修菩萨行,从帝释天所化现之罗刹闻得前半偈,乃欲求后半偈。罗刹不允,乃誓约舍身与彼,而得闻之。《心地观经》卷1谓“为求半偈舍全身。”


注2:《楞严经》卷6谓:犯大妄语戒者,“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痴人妄逐求,犹趋阳焰



智者勤精进,如救头燃



注1:渴鹿见阳焰(春初原野上日光映浮尘而散动者),以为水而追逐之。比喻众生迷妄,认假为真。《楞严经》卷2云:“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注2:《法句经》云:“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野狐惜命根,奋然逃脱



良马见鞭影,立刻奔驰



注:兹录《西归直指》两段如下:


“马喻:马有四种。其最上良马,见鞭影而驰,不待驱策;次则一鞭即走;又次之鞭轻不走,鞭重方走;其最下驽马,鞭重亦不走,必锥入于肤,痛极而始走。人亦如是。有智慧者,易于醒觉,百里内闻人死,即当骇曰:百里内有人死矣!吾亦人也,死必及我。作速修行,以求解脱。此见鞭影而驰者也。其次则见亲戚死而觉悟。又其次见逼邻人死,而后觉悟。若待自己年老,或自己有病,而后觉悟,已是锥入肤而后走者。倘或年老犹不觉悟,或已病犹不觉悟,岂非并此而不若者乎?”


“野狐喻: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割之而后弃。狐闻而惧,忍痛而听其割。俄有童子来,欲取其两耳。狐闻益惧,然思两耳犹无关于性命,仍复忍之。俄复有人曰:皮可补裘。狐大骇曰:若取我皮,必至断头剖腹,其可忍乎?于是奋然跳起,向外狂奔。而此狐竟走脱矣!人在三界牢狱,无异厨房。业已托胎为人,已难逃于一死。只有念佛往生,乃可死里逃过。错过强壮之时,狐尾已经割去。若到桑榆迟暮,已将断头剖腹矣!苟非立弘誓愿,奋不顾身,其能跳出迷途,蒙佛接引乎?”





入世深时,常有恶人近
用心重处,谨防魔障高






钱财我未得无非他得
道义你不行又靠谁行






修到起心动念皆禅意
便知鸟语溪声尽法音






修道应处处低头让步
做人要时时知足虚心






发愿出家,应断除俗念
随缘入世,须调伏妄心






四大谛观,悟空成妙道
六根都摄,念佛证圆通(题空大圆通和根大圆通)

注1:虚空藏菩萨“谛观四大无依”,从观察虚空的无边无际得悟妙道,称“空大圆通”。


注2:大势至菩萨由念佛法门,得到六根清净,称为“根大圆通”或“念佛圆通”。《楞严经》卷5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悟四大皆空,本来清净
感众生太苦,愿意出离






顿悟渐修,悉成圆满觉
上求下化,同起大乘行(题十二圆觉)



注:十二圆觉:《圆觉经》所称,十二位菩萨依次向佛请问修行的法门,他们是: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





无上菩提,非苦行可证



难思功德,以弘誓而成



注1: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多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之苦行。佛教之苦行,称头陀行。释迦修六年苦行,终乃觉悟到苦行非解脱之道,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注2:佛果位所得之功德力,即全由过去因位之誓愿而成。





佛道乃真常,行之皆证



法门无固定,如实即通



注:如实: 谓真实之教法,契合于真实之道理者,称为如实。例如如实修行、如实行者等。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莫于了义经中寻了义
应在无生法里忍无生

注1:了义经:指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经典,与不了义经对说。


注2:无生法:即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称无生法忍或无生忍。





观叶落花开,随缘自在
念朝生暮死,同体慈悲






乐意常施,能度贫穷海
端心无欲,犹如清冷云



注1:《大智度论》卷22云:“施为坚牢船,能度贫穷海。”


注2:《佛遗教经》云:“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性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空






寿暖识分离,色身坏矣
闻思修具足,慧命存焉



注1:寿暖识:又作寿煖识。寿为寿命,指生命;暖为温暖,指肉体;识为心识,指精神。此三者须互相依持,生命方得以持续;三者分离,即是寿终。


注2:闻思修:指听闻教法,思惟义理,修行。闻慧、思慧、修慧等三慧,即为经由闻、思、修而成之智慧。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





既成解脱则皆为佛果



虽示涅槃而常住世间(题一佛乘)



注:一佛乘: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






如来等视众生犹一子



菩萨谛观万法息诸缘



注1:《大般涅槃经》(南本)卷5云:“如来等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


注2:诸缘:色香等百般之世相,总为我心识之所攀缘者。





其增上慢心,未能敬信



此甚深妙法,难可了知(题《妙法莲华经》)



注:增上慢:即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却起高傲自大之心。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又云:“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办道



八万四千法,法法是修心



注1:办道:意指修行,成办道业,精进佛道等。也作辨道。


注2:八万四千法:即八万四千法门。举其大数,又称八万法门。指佛所说之全部教法。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对治其病而说八万四千法门。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道本平常,既无得亦无失



行臻卓绝,不成功便成仁



注:成仁:指为了理想、事业或道德准则,不惜舍弃生命。语出《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此指诸佛菩萨为成就无上菩提而发弘誓。《大庄严经》载:释迦经六年苦行,仍不能证道。乃弃苦行,于吉祥草上,结跏趺坐,端身正念,发大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的禅定思惟,终于大彻大悟,成就佛道。





正等妙圆,不出群生本觉



慈悲喜舍,皆为大德真心



注1:本觉:指本有之觉性。《大乘起信论》认为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是生灭心之所依,此如来藏即是本觉、心真如、自性清净心,这是人本有的佛性,亦即最高主体性。这也是一切修行与成佛的基础,故成佛实是一种返本还原的表现。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注2:大德:原为佛的德称;今多作对修行者的敬称。律本中为比丘或年长比丘的尊称。后转为对僧中有德者的尊称,乃至四众弟子中有德者的尊称。





达俗照真,般若不离方便



破空斥有,日常本显圆通


注1:达俗照真:指于真俗二谛皆通达明了。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指真实平等之理;俗谛,又称世俗谛、世谛,指世俗差别之理。天台宗有“真俗不二”之说,即真如可随缘为诸法,故诸法即真如。


注2:破空斥有:指破斥空有二执(又作空有二见)。凡夫因妄想分别而执著于有,称有执;执著于空,称空执。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日出照高山,闻道有先后
川流归大海,入门无等差



注:智者大师将佛所说之一代圣教,判为五时1)华严时,如“佛日初出,先照高山”(2)鹿苑时(亦称阿含时),如日照幽谷;(3)方等时,如日照平地;(4)般若时,如日照禺中(巳时);(5)法华涅槃时,如日轮当午之时,最为圆满。





般若立圆宗,教门原不共



菩提归大海,法味本相同(题天台宗,仿五绝体联)



注:不共:指不共同,即独特之法。不共教,又作不共般若,指不与二乘共学,而独为菩萨之教。天台宗以共般若为通教,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





俗众不修行,老病愁生死
道人常惕励,精勤愿出离






具手眼人,自可空拳夺刃
无功夫者,岂能斗胆捉蛇

注1:具手眼人:指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能力或见识的人。禅宗所谓具眼,即能彻见诸法实相。


注2:功夫:又作工夫。禅宗多用于指思惟辨道之事。有程度与时间二义。





空对空,义理任君随意说



了不了,功夫需汝认真行


注1:空对空:在此指无论是说有还是谈空,一切义理上的阐释皆非究竟,诸法实相非言语可及。《法华经·方便品》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说。”《胜天王般若经》卷6云:“一切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憨山《费闲歌》云:“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注2:了不了1)指了义与不了义;(2)在此指了生死还是不了生死。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读贝叶真经,得一心了了
参莲华妙谛,悟万法如如






得智慧慈悲行愿之成就
具善根福德因缘而往生






安稳身心,但愿佛衣所覆
觉知因果,不求神足之通



注1:《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注2:神足:又作神足通。指具有神通能力,能如愿自在地到达任何地方。又,佛教有云:“神通不敌业力。”“神通不足恃。”






佛法非由故纸满堆里得
禅机本自拈花微笑中来






心平则刹平,刹净须心净
佛格亦人格,人成即佛成



注1:《楞严经》卷5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注2:《 维摩诘经·佛国品》:“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注3: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又,《慈济语汇》有云:“人格若成,佛格則成。”





学佛修行,首重加行四位



了生脱死,先须大死一番



注1:加行:指为入于正位做准备,加一段力而修行。四加行,指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云:“任何一步修证功夫的路线,都离不开四加行。”


注2:大死一番:禅宗用语。指佛教真理并非肉体之死所能得,必须舍弃身心之一切执着(即大死)而达于丝毫不挂碍的境界始能得。





知众生本性空,而无空见



觉诸法因缘起,乃有起行



注1:空见:拨无因果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


注2:起行: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亦谓往生之行。





称名是做功,诵经能积德
持戒得延寿,念咒可消灾






融会教禅,照万法圆融如镜
实修定慧,举一心真实为宗(题嵌《宗镜录》)



注:《宗镜录》的中心宗旨,如其序言所言,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故称“宗镜”。





尚未入流,随缘方便谈何易



若非登地,发誓出离才是真


注1:入流:又作逆流、预流,即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果位,又称初果,即断除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入流,意即初入圣者之流。亦可指入法性之流,回归于法界本体;乃修禅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注2:登地:天台宗所说依菩萨行而登入初地之阶位。菩萨登入初地,即开始断除部分烦恼,求证部分真如之理,永不退还三界之迷境,可渐次进至佛果。





妙果顿成,一念圆通登佛地



垢尘勤扫,六根清净入空门(题顿渐二教)



注:顿渐二教: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顿教;依顺序渐进,经长时间修行而觉悟之教法,称渐教。于禅宗,一般来说,南宗称顿教,北宗称渐教,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如北宗神秀在《大乘无生方便门》中亦云:“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万法唯心,心性自然成自在



三车济众,众生如实见如来



注1: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等义同。指宇宙万有、一切现象无一不是由心识所变现。憨山曰:“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注2:心性:不变的清净的本心本性。这是众生的本质,是成佛的基础。


注3:自然:又称自然法尔、法自然。指不加入任何其他力量或造作,自己而然,谓之自然。依本觉的内熏或真如熏习,不依其他的教法与助力,而自然地觉悟,称自然悟道。佛与独觉能无师自悟,自然地生起无漏智慧,而同时得具足戒,称自然得。


注4:《成实论》卷1云:“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大智度论》云:“如实道来,故名如来。”《大日经》卷1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施斋念佛更谦恭,善根深植



持戒放生多忏悔,宿业渐消



注1:施斋:将斋食施与僧众。又作施僧、斋僧等。


注2:忏悔:即对人发露悔过,请人宽恕之意。佛教以忏悔为消除罪业、清除心垢的重要方法。《心地观经》云:“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愿众生皆得出离,堪称愿切
信自己定能成就,即是信坚






一切众生,当以信心求解脱
十方诸佛,皆依般若证菩提



注1:《华严经·贤首品》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心地观经》云:“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大智度论》卷1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注2:《心经》云:“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金火同炉,金无火炼难成器



佛魔一体,佛有魔随好度人



注1:妙叶法师《十大碍行》云:“或不得已,障碍现前。众魔诸恶,不能侵我。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


注2: 佛教有“佛魔一如”之说,即最善之佛陀与最恶之恶魔,于表相而言,形成两个极端,然就实体本性言之,佛与魔之本性始终一体不二。


注3:《现观庄严论》云:“非他能牵引,魔开显似道,了知彼是魔,诸佛欢喜行。”意即从表面上看,佛魔之间是很难区别的。





众生执邪见听经,何能开窍



诸佛以空拳说法,无可与人



注:空拳:也作空拳黄叶,即“空拳诳小儿”与“黄叶止啼”之略称。喻佛以无所得智方便说法,引导众生由修行而自证涅槃,而涅槃实为无所得之空法。佛说法亦实无一法与人,有如以空拳黄叶诳小儿。《宝积经》卷90云:“如以空拳诱小儿,示言有物令欢喜,开手拳空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如是诸佛难思议,善巧调伏众生类,了知法性无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间。”又,《涅槃经》卷20云:“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之,生真金想,便止不啼。”



深植善根,童子聚沙成佛道



明知幻相,文殊持剑刺空身


注1:《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注2:《大宝积经》卷105载,文殊菩萨为使五百菩萨证“无生法忍”,手持利剑向佛刺杀。诸菩萨由此证得“无生法忍”,并同声说偈道:“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发心如贫母施灯,定成佛道



持戒至比丘护草,真入空门



注1:《贤愚经》载: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以百斛麻油燃灯供佛。有一贫母见而信乐,乞得两钱买麻油燃灯供佛,并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阿阇世王所燃诸灯,或灭或尽,而贫母之灯,通夕不灭,油亦不尽。目犍连以神力扇之而更明。佛告目犍连:“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能毁灭。”并授记此贫母却后三十劫当成须弥灯光佛。


注2:戒律规定比丘不得破坏活的草木。《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一切有部目得迦》卷6载:有比丘被强盗所捉,强盗以生茅草缚之而去。比丘宁愿饿死亦不破戒坏生草解缚。后国王见而解之。《大涅槃经》卷26云:“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





依七佛通戒起行,终成一果



犯四波罗夷不悔,必堕三途



注1:七佛通戒:又作七佛通戒偈、七佛通偈。即过去七佛所受持的戒法,可以一偈来表示。此偈《法句经》载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的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注2:四波罗夷: (1)指四种重罪:淫、盗、杀人、大妄语。犯了这四重罪,即丧失比丘的资格。(2)指密教行者所受持的四种重禁,又作四重戒,即:一、不应舍正法戒;二、不应舍离菩提心戒;三、于一切法不应悭吝戒;四、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戒。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罗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无观世音(题普陀山,兼题念观世音法门)




财施、法施、无畏施,施心清净
世福、戒福、修行福,福德庄严(题“三施”与“三福”)

注1:三施:即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即以财物救济他人;法施即向他人演说佛法;无畏施即解除他人的痛苦怖畏。


注2:三福: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以菩提心,修行佛道。





朝此山来,眼前草木有灵气



悟其道去,身外乾坤无俗尘(题朝山,兼题诸佛教名山)


注:朝山:指佛教徒至远处名山大寺,向佛菩萨进香,以忏除业障或还愿之朝礼行为。





解自信生,看经先要除偏见



证由行得,学道还须下苦功(题嵌信解行证)



注:信解行证:乃修行佛道所必经之四种过程。首先要信乐佛法,其次了解佛法,进而身体力行,最后证悟其果。





三密瑜伽,顿见智光弥法界



万缘放下,妙观明点遍虚空(题大圆满阿底瑜伽)


注1:大圆满阿底瑜伽:大圆满法为藏密宁玛派(别称红教)之主要修行方法,其根本教法主张:人之心体,其本质纯洁,故若能听其自然,随意而往,于空虚明净中将心安住于一境,即可成佛。宁玛派将整个佛教分成九乘,大圆满阿底瑜伽即是九乘佛法之最高阶段(无上瑜伽乘)。阿底瑜伽,意译为无上瑜伽。


注2:明点:意为精滴。藏密无上瑜伽和印度教瑜伽所说人体中生命能量的凝聚体及水液。有圆润、明空之相。大圆满脱噶修法修持到一定阶段,能观看到虚空中的明点,化成满天的佛像和佛土。若看到尽虚空遍法界尽是诸佛刹土,即大圆满现前成就。





无上瑜伽,妄流立断大圆满



甚深般若,刹海顿超真自由(题嵌大圆满法门及立断与顿超二修法)


注1:立断与顿超:大圆满心髓的正行,有彻却和脱噶二修法。彻却,藏语音译,意译为立断,即立断妄念之流而得见自性, 得见自己本来清净的面目。彻却相当于无上定功,能使行者任运安住于清虚寂照、微妙明净的境界。脱噶,藏语音译,意译为顿超,即在彻却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光。脱噶相当于无上慧功,并具有现见功能,能够显发出种种光明。彻却只能通达智光,不能把内外境界化为五智慧光明,而脱噶修到最高层次,能使行者显发本具智慧与光明,即身化为智慧虹体,证到真实究竟。


注2:甚深般若:指深妙真如之理。诸佛之教法,为三千世界内无与伦比的最上最尊之微妙法,故称甚深般若。





六字洪名历耳根,永为道种



一真法界经尘劫,常在心莲



注1:六字洪名:又作六字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意即礼拜、皈依。


注2:道种:佛道的种子。佛教有“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之说,或称“一染识田,终成道种”。


注3:一真法界:即绝对的真实的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





时运艰难,忍辱安心无掉举



世情险恶,历缘对境莫昏沉



注1:掉举:轻佻浮躁的心理。为一种随烦恼。



注2:昏沉:头脑混浊,不清醒。为一种随烦恼。






末世众生,唯益多闻增我见



十方诸佛,皆依圆觉断无明



注1:《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注2:《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顺逆皆空,身心平等证圆觉



止观双运,意念清澄入妙门



注1:《圆觉经》云:“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注2:止观:止是去绝分别,远离邪念,使心安住于一境之中;观是发起正智,历历分明地照见诸法。止相当于定,观相当于慧。






悟诸法皆空,看破六尘缘影
观众生无尽,认清五蕴幻身






于闹市中,安忍恶缘常念佛
住深山里,远离染法静观心






闹市炼心,岂容浊酒熏真觉
深山修道,且让清泉涤俗尘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有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普度众生,不住中流和两岸
实修正法,要离边见与三邪



注1:中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注维摩经》卷9云:“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注2:《华严经·十行品》云:“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以往返无休息故。”


注3:边见:指断见和常见,佛教斥之为二边见。


注4:三邪:即身、语、意三种邪行。也有指邪语、邪业、邪命三种邪行。






定慧双修,事理圆融真解脱
有无俱遣,身心自在大逍遥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犹离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是妙如






对明白人莫说空,亦莫说有
于无知者可言有,不可言空






栖止世间,国计民生常在意
超然方外,随缘历事静观心






入世度人,广演法言于大众
出家学道,乐修禅定在深林



注:《长阿含经》卷9云:“能于大众广演法言。”





朝山要净心,身边常有活菩萨



拜佛须离相,路上岂无真道人(题朝山,兼题诸佛教名山)



注: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在朝五台山时,“入大圣境地之时,见极贱之人,亦不敢作轻蔑之心。若逢驴畜,亦起疑心,恐是文殊化现,更举目所见,皆起文殊所现之想。圣灵之地,使人自然对境起崇敬之心。”





观生相空虚,立宏誓愿除三毒



念无常迅速,发大悲心斩十魔



注1:生相:指生起之相。此有为法之生相别无实法,仅依因缘力而生,以“本无今有”之有,而假名为生相。又,就有情之一期相续而言,有情之始生于现在世,称为生相。


注2:三毒: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


注3:十魔:修行佛道的十种魔障。《大智度论》卷5所载为: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华严经》卷42所载为:五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失善根魔、三昧魔(著于所得禅定为魔)、善知识魔(悭吝于法为魔)、不知菩提正法魔。



发心见智愚,慈悲具足金刚智



修道有行止,方便不离饶益行



注1:金刚智:如金刚般坚强不变的智慧。亦为大圆镜智的别称,此智犹如金刚,能破除烦恼习气。


注2:饶益行:指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见诸法空虚,此身去直登彼岸



念众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师



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立弘誓度生,大车载众出三界



从真言受法,快马加鞭入密严(题密宗)


注1:密宗认为依密法修行能“即身成佛”,在诸宗乘中最为快捷迅速,故常以马为其迅疾修法的标志。又,禅宗亦有“快马一鞭”之语,指利根之学人仅闻师家一言,即能彻悟。


注2密严:即密严净土,又作密严佛土、密严世界。密教指法身大日如来之净土,是以身语意三密所庄严,惟如来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净土。就密教来说,这个现实世界即此即是密严净土。





众善奉行诸恶除,当前成极乐



一心识得万缘息,随处见如来



注1:《灵云法语》云:“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浅的就是最高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注2:《彻悟禅师语录》云:“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燃,如丧考妣。”又,憨山《参禅切要》云:“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去,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秽物久淤沉,搅翻池水忙捞起



妄心多隐蔽,发露瑕疵渐破除


注:发露瑕疵:修行者不可隐覆一切过失,当即发露忏悔,以发露瑕疵心破除覆过之心。





羊车度己,鹿车度亲,牛车度众



下士印泥,中士印水,上士印空


注1:羊车、鹿车、牛车合称三车。羊车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鹿车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牛车形容菩萨乘不仅能自度,而且能普度众生。


注2:《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20云:“上士闻道,如印印空;中士闻道,如印印水;下士闻道,如印印泥。”





及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须空也



真能度己,无量众生焉有度哉


注:《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又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生决定信,起坚定行,发特定愿
以平常心,对日常事,做正常人




菩提萨埵耶,贪瞋痴慢疑俱寂
般若波罗蜜,色受想行识皆空






观一切有为毕竟空,即观实相
见十方无碍圆通了,则见如来






内外顺违时刻观,善观无滞碍
爱瞋苦乐在于转,能转即如来



注:《楞严经》卷2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圣不立知,见见见知,见非知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说,如是说如






修无修法,法无法时,随时放下
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寂灭现前



注1:《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注2:《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注3:《楞严经》卷6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于解脱道,入解脱门,则为解脱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不出轮回



注:《圆觉经》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妙法甚深,时乃说之,随宜开演



宿根不等,其能信者,依器受持(题《妙法莲华经》)



注1:《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注2:宿根:宿世之根性。今则泛指修行之根机。





佛祖拈花,迦叶破颜,心相印矣
达摩面壁,神光断臂,法易得乎


见善事,闻恶声,皆念阿弥陀佛
遇违缘,处顺境,不离妙净明心

注:《晚晴集》载王龙舒语:“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

绝尘烦,得心安,是谓修行要害
有因果,无主宰,此为佛教真知


说理如粉墨登台,犹不能造次
修行似刀枪上阵,岂容得颟顸


出家自有因缘,众生无尽随缘尽
学道须凭誓愿,佛果难成发愿成


天边月,海底山,禅心寂定常如意
风里灯,波中影,杂念纷然不自由

注1: 禅宗有云:“八风吹不动天边月”。

注2:《大智度论》卷26云:“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偏执有无,似狭道行车,逾边即坠



严持戒律,如浮囊渡海,充气不沉



注:《大智度论》卷37云:“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著有著无,二事俱失。”





行若不明,似盲者骑驴,终难达道
言而无证,如聋人奏乐,或可利他






学在家大德,合觉背尘,弘扬佛法
仰出世高僧,韬光晦迹,乐处林泉






私欲深沉者,虽借蛛丝,难离苦海
信心清净时,不凭神足,亦履恒河



注1: 芥川龙之介《蜘蛛之丝》说一佛经故事:佛陀见一恶人在地狱中受苦。此人前世是个强盗,作恶多端。唯有一次,起了一念善心,没有踩死一只蜘蛛。佛陀便放下一缕蛛丝去救他。此人抓住蛛丝往上爬,在半途时回头一看,发现身后有许多人在跟随他一块往上爬。但此人私心太重,只想自己脱离苦海,不愿别人与他一块攀爬。这时候,蛛丝断了,此人又掉落地狱。


注2:《法句经》卷3载:一青年欲投奔佛陀听法,中途被恒河所阻,绕道则恐法会已散,情急之下,问一渔翁:此河水深不深?能否趟过去?渔翁答曰:浅浅的,顶多不过膝盖。青年求道心切,对此话深信不疑,便径直履不没水地趟过去。实则恒河水深过三丈。





看经须起信心,切莫入山空数宝



修道不依正法,便如钻水妄求酥



注1:《大智度论》卷1云:“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


注2:钻水求酥:比喻不得其道而妄求其果。《本缘经》云:“譬如钻水求酥,理实难得。”





念法念心念受念身,修止莫如念佛



大行大智大悲大愿,度生随现大权



注1:“念法念心念受念身”,即指四念处。


注2:修止:即天台宗止观的修法。止,意即止灭烦恼,使心安住于一处。


注3:大行,行业广大之意,指菩萨自利利他的修行;大智,超越的或根本的智慧,观照空之真理的智慧,又称般若智;大悲,广大的悲愿,通常指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而起的悲愿;大愿,指诸佛菩萨所发的弘誓愿。又, 文殊菩萨的尊号为“大智”,普贤菩萨的尊号为“大行”,观世音菩萨的尊号为“大悲”,地藏菩萨的尊号为“大愿”。汉地佛教一般以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为四大菩萨。


注4:大权: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以神通力示现的种种异形假身。又称权化。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题“三多”与“三使”)


注1:三多: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谓之三多。


注2:三使:又名三天使,即老、病、死。也有将生、老、病、死、王法称为五天使。





一切众生非众生,甚深义趣诚当信



十方诸佛念诸佛,微妙法门难得闻



注1:《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2:《金刚经》云:“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注3:《净土圣贤录》载:净宗四祖法照大师曾入五台山见文殊菩萨。文殊开示说:“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注4:《无量寿经》载释迦牟尼佛言:“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





点破迷津,直指人心,方悟本来就是



看穿假象,正观尘境,便知究竟如何



注1:直指人心:即无须向外界寻求,而直观自心自性。


注2:尘境:心的对象,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境。





清净光明,妙莲花藏无尽庄严世界



圆融自在,金狮子喻十重缘起玄门(题华严宗)


注1:《华严经》所说之莲华藏世界,即自莲花出生之世界,或指含藏于莲花中之功德无量、广大庄严之世界。


注2:华严宗以十方面来说法界缘起,特别是事事无碍法界的特征,称十玄门,又称十玄缘起。通此义,则可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称玄门。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在其《华严金师子章》中,以金师子为喻阐释十玄门。如讲解十玄门之因陀罗网境界门时说:“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于短暂人生,能洞明万法玄机,足矣



由神奇佛道,可体达真如奥妙,至哉



注:体达:谓通达宇宙万物之真理而无壅塞,亦即穷尽诸法实相之当体而全然通达无碍。





茫茫浊世间,哪有三分净土能逃世
滚滚红尘里,岂无一寸真心可远尘






观世音方便,千手妙施,度生除苦厄
大势至法门,六根都摄,念佛证圆通



发表于 2009-01-21 11:14:42 13#  编辑  回复   溪客 三星水客  空间   发消息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







 










本书名为《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其中,触闻二字,取意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触光柔软愿”和“闻名得忍愿”。同时,也含有接触、听闻佛法受益无穷之意。书中1200余副对联,都是作者近几年所撰。这些对联,虽然立意总的来看尚不悖佛理,但限于作者学识浅陋和缺乏修证功夫,因此,所撰对联眼界不宽,说食数宝、堆砌词语者较多,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者甚少,更谈不上真知灼见。不过,依作者之管见:其一,就佛学史而言,该书也许是第一部以对联专集方式撰写的个人佛学著作;就对联史而言,该书也许是第一部以学术著述为内容的个人对联作品集。它尝试将佛教的一些主要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进行概括,体现了文学与佛学的统一。其二,该书的内容涉及佛教的一些主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佛教综述或佛教概要的作用,也许不失为一本佛教入门的辅助读物。


作者在开始撰写佛教对联时,除了“撰一定数量”这个意向外,并无任何具体的规划。随着对联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划分类别或者归纳专题的问题。对此,需要分几点加以说明:其一,作者撰写佛教对联, 并不打算按图索骥式的去刻意形成体系,而主要是依本人平时点滴的知解感悟和阅读中的即兴写作。其二,在利用素材进行对联写作时(比如题佛教人物),既不能不顾联律,也不能为文害意。因此,并不是每个素材都适宜于写成对联,特别在素材太少的情况下,就更不能勉强做作了。其三,本书并不想将佛教诸方面的内容包罗无余。可以说,佛学浩如烟海,本书不足一蠡。在佛教历史人物方面,本书基本上限于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一部分;在佛教教义方面,则更没有什么严格的体系可言,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四,在篇章结构上,本书只分成几个大的类别和主题,是为了既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其内容,又不至于显得过于杂乱琐碎。另外,在编排上, 考虑到对联的形式特征,除了题佛教历史人物的对联是按人物年代的顺序排列,其余对联,均按字数多少的顺序来排列。


佛教对联大体上属于学术联,其主题内容的学术性很强。因此,写作与欣赏佛教对联,除了要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以外,还必须对佛教有所了解,包括对佛教历史、佛教人物和佛教教义的了解。为了帮肋一般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作者在许多对联后面作了必要的注解。这些注解,主要分名词注解和引用注解两大类,一般按对联的先后顺序加注,个别地方视具体情况,也有重复注解或没有严格按先后顺序注解的。


书中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封底)


佛学史上,第一部以对联专集方式撰写的个人佛学著作;




对联史上,第一部以佛学著述为内容的个人对联作品集;



本书体现了佛学与文学的统一;



可以作为佛教入门的辅助读物;



可以作为佛教概要的辅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