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枕头底惊现万元:对本市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和体制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4:48:28
对本市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和体制的思考   引言:受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委托,2007年上海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八期)的部分学员就《对本市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和体制的思考》成立课题组。课题组由龚新高领衔,成员有吴敏、吴冲锋、屠大维、章义和、黄峰平、干建达。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六二五”重要讲话精神和刘延东、沈红光、杨晓渡等领导在中央社院、中共市委党校、上海社院2007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了周箴、徐海鹰等领导的相关辅导报告,还与民盟市委主委郑惠强、黄浦区副区长沈祖伟进行了座谈交流。课题组成员就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机制、体制建设和今后的做法等,分别以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采访了中共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党外干部处的领导和中共复旦大学、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山医院统战部领导,走访了各民主党派市委组织部。本报告主要内容:现任各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班子的现状分析;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机制、体制分析;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现任各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班子的现状分析
    课题组就“现任各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班子的现状”共发出4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百分之百。这次调查的对象为:本届各民主党派市委主委、专兼职副主委和市委秘书长,其中主委占10%,专职副主委占15%,兼职副主委占65%,秘书长占10%。
这次调查问卷的分析如下:
    1、从现任民主党派领导人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来看,其中“党龄”达10年以上的是57%,5年以下的不到20%。这说明民主党派领导人“空降兵”现象的比例有所降低,民主党派工作的制度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所加强,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培养已见成效。
    2、从现任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经历情况来看,近60%的民主党派领导人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研究的。这说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民主党派市级领导人的主要来源,因此使得各高等院校仍然是各民主党派的人才竞争场所;但是担任民主党派市委主委职务并供职于政府部门的,高达60%,这说明目前政府部门对民主党派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的培养和选拔高度重视。
    3、从现任民主党派领导人的任前职务来看,有80%以上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具有处级以上的行政经历,70%以上有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的经历,说明民主党派领导人基本上都经历了行政能力和参政议政实践的锻炼。
    4、从现任民主党派领导人参加各级培训的情况来看,所有民主党派领导人参加过中央党校、中央社院和市委党校、市社院的培训,95%以上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多次参加时间长度不等的培训。这说明本市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尤其是市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培训机制、体制卓有成效。
    5、从现任民主党派领导人任前在本党派工作的情况来看,有近50%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在本党派的后备干部培养机构(如青年工作委员会等)任过职。调查问卷显示,八个民主党派均建有本党派的后备干部培养机构,这说明各民主党派后备干部人才库已经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很大的实效。
    二、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机制和体制分析
    课题组以访谈的形式从中共市委统战部、部分高校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市委三个方面,对目前本市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机制、体制进行了调查。以下从两个方面对调查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中共组织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机制和体制建设
    中共市委和统战部门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中共市委早在本世纪初就制定了《2001—2005年上海市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工作规划》,在2006年又制定了《2006—2008上海市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对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措施。中共市委统战部于2004年专门就“新形势下加强上海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成立调研课题组,2005年1月完成的《调研报告》提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要“把握特点,探索规律,增强科学性”的理念,并将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以及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情况,提高到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来认识。2005年底和2006年初,中共市委统战部召集各民主党派多次就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各民主党派由此对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选拔后备干部的方法、途径,后备干部人选的条件等达成共识,形成了《上海市各民主党派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会议纪要》。
    关于中共组织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制度化建设主要有如下方面:
    1、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下,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领导体制。
    比如:中共市委统战部部长会议经常就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培养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及时作出规划,督促实施;各级党委经常将加强多党合作事宜作为党委会议的重要议程进行研究,其中关于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是重要内容。
    2、建立了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联合协调机制。两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目前在四个层面进行了联系、沟通与合作:有关部室和领导之间的工作沟通;两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两部联合召开相关会议或发文;两部联合举办每年一期的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3、将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纳入了国家干部工作的整体规划。
    每两年一次,由统战部门为主,组织部门配合,各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推荐,提出党外后备干部名单。该名单由统战部门汇总并综合平衡后送组织部门,经组织部门确定后反馈给统战部门。
    4、建立了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督查机制。
    各区县、委办每两年向市委组织部门、统战部门书面汇报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市委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举办专题和调研会议,以提出解决办法,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成效。
    5、指导各民主党派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中共市委统战部每年暑期召集各民主党派市委主委、专职副主委和秘书长举办暑期学习班,还积极支持每月的各民主党派学习联席会议的举行。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队伍建设是暑期学习班和学习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
    6、定期举办各类后备干部培训班和学习班。
    在市级层面的有:每年一期的“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至今已举办八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无党派人士培训班、党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培训班以及每年一至两次由统战部、市委党校和市社院联合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等。还推荐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参加由中央党校、中央社院和市委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等。目前,本市已逐渐形成按不同对象和要求分别培训、党内外后备干部一起学习的党内外后备干部有分有合的培训机制。
    7、建立形式多样的培养、选拔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机制。
    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依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各种培养和选拔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制度。如:为贯彻中共市委关于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精神,各级党委均发文制定落实措施并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面有明确规定;定期召开座谈会、谈心会,听取民主党派成员的工作、学习、思想汇报,适时进行关心、帮助和教育,并结合考察考核,及时指出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使其明确前进方向,健康成长;推荐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到不同的单位或部门进行挂职锻炼,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举荐和安排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级各类特邀(特约)监督员,为他们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工作实践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搭设平台;各高校党委均有一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均设有统战部门或配置专职统战干部,注重与民主党派成员交友已成为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考察、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各民主党派市委后备干部培养的机制和体制建设
    本市各民主党派市委,均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基础工作,认识到这项工作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政治任务。当前各民主党派正在进行的“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对于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共市委的领导和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本市八个民主党派于2006年初形成了《上海市各民主党派市委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会议纪要》。各民主党派市委按照《纪要》的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本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体制。
    关于各民主党派对后备干部培养的制度化建设主要有如下方面:
    1、建立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据了解,本市八个民主党派市委按照中共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均建立了本党派的后备干部人才库。人才库按层次、界别和一定的男女比例设立,其人选通过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多次协商、研讨后确定。有的民主党派人才库名单还经市委常委会议或主委会议通过。
    2、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自身组织优势,为后备干部搭设施展才华和锻炼成长的平台。
    八个民主党派市委均建立了以后备干部培养为主要任务的中青年联谊会或中青年工作委员会,有的民主党派还由市委副主委亲自担任这个机构的领导;绝大多数的后备干部均是以参政议政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市委专门委员会成员,有的还担任专门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有相当一部分后备干部被推荐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各类特邀(特约)监督员;绝大多数的后备干部在今年上半年的民主党派换届后,成为市委委员或常务委员;各民主党派市委每年承接党和政府部门的重点调研任务5-8项,选派后备干部参加重点调研课题组工作已成为各民主党派市委培养后备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的后备干部还担任重点调研课题组的领衔人。
    3、积极创造后备干部接受学习培训的条件。
    各民主党派市委在中共市委统战部和市社院的帮助和支持下,均定期举办本党派中青年后备干部学习班;均积极推荐、选送后备干部到中央社院、本党派中央、市社院参加学习培训;推荐后备干部参加由中共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各类党外干部培训班;推荐参加由其他方面组织的相关的国内外培训和考察。
    4、推荐选送后备干部到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单位任职或挂职。
    各民主党派市委根据后备干部培养的要求,向中共市委统战部积极建议,推荐选送后备干部出外任职或挂职锻炼,其人选的确定均有一定的程序。
    5、加强与后备干部任职单位党组织的联系。
    有的民主党派定期分别邀请中共各区县委、各委办、各高校统战部领导召开情况沟通或联谊会;各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组织部门领导经常与后备干部任职单位的党委联系,了解他们的本职工作情况,介绍他们在民主党派的工作情况,为后备干部任职单位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成长的机会条件进行积极的沟通、协商。
    三、关于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几点思考
    1、业务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目前的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大多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是各个单位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绝大多数后备干部都以专家学者和党外干部的双重身份出现。因此在培养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业务与政治的平衡和综合发展。
    2、个人愿望与组织培养的关系。
    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成长是个人愿望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现实情况是,一些后备干部在专业上很投入,但对政治不感兴趣、不了解或根本没机会了解或怕涉及政治会耽误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等等,因此需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了解政治的机会和条件,激发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3、个人政治能力与业务基础的关系。
    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在成为干部前,大都有很好的业务基础,同时对政治也怀有一定的兴趣。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需要二者的有效结合,即如何使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在加强专业发展的同时,树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这是当前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4、严格标准与不拘一格的关系。
    在制定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并严格执行的同时,要放宽视野,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因此,在培养制度的落实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他们的个性和专业特色,在轮岗、挂职锻炼等培养措施方面能不拘一格,力戒干部的“千人一面”。这也是由国家所需人才的多样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要求所决定。
    5、台阶设置的连续性与能力积累的关系。
    这主要指的是在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向上,尽可能与他们研究和熟悉的专业或领域进行挂钩。可以借鉴共产党内干部培养的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6、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要突出“稳、准、灵”。
    稳,就是在积极推进的同时要讲求稳妥性。一是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二是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即坚持整体谋划、循序渐进、全面推进、平衡发展的原则。
    准,就是在确定后备干部时,在体现代表性的基础上突出准确性。坚持对民主党派干部不降低门槛、不放松要求,保证选用的每一名民主党派干部都符合领导干部的标准。为此,一是走群众路线,提高民主化程度;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和考察;三是要定期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进行调整补充,实行优胜劣汰,以保证质量和活力。
    灵,就是选拔、任用民主党派干部时,在严格执行程序的前提下突出灵活性。一是提名方式的灵活,可采取组织推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定向推荐与不定向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二是交流方式的灵活,可采取先进后出、挂职锻炼等方式创造更多在实践工作中对他们培养、考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