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邪主txt全集下载:【麻辣社会】吃骨灰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5:15:47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9:51 南方都市报

   日下散记 李长声【麻辣社会】吃骨灰的故事

 

  日本电影《黄昏清兵卫》里有这样的场面:清兵卫奉命捕杀一高手,交锋之前,那高手诉说衷肠,还拿起一个小罐子,打开盖,里面装的是女儿的骨灰,幽幽地说着,竟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像吃糖一样嚼得酥脆,观众看他便像了恶人。最后高手把长刀砍到房梁上,入木三分,清兵卫的短刀便乘机拦腰一刀。终于颓然倒地,摸到手的骨灰罐滚落,黑暗中闪亮了一粒骨灰。

 

  那个小罐子是骨灰罐,日语叫“骨壶”,一般是陶的或瓷的。日本人对骨灰情有独钟,以至有骨灰信仰之说,但到了大嚼的地步就匪夷所思了。以前有个叫胜新太郎的男优,以饰演盲目游侠座头市闻名,前两年北野武导演并主演的《座头市》不过是夸张了他的谐谑罢了,这个胜新太郎爱搞怪,父亲去世,他在媒体镜头前抱着骨灰罐边哭边吃,说“这下子老爸就进咱里面了”,令人瞠目。

 

  日本死了人几乎百分之百火化。从土葬变为火化,好像大家都不曾反对,为什么呢?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是这样解释的:“人的迁移频繁了,离开故乡在他乡立足度日的机会多了,这也是明治以后的显著现象。但死了要埋在家乡坟墓里的愿望根深蒂固,遗族需要把骨灰抱回去,一下子就不得不火葬了。”当年日本军“雄飞大陆”,但没有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念头,行军作战,还得带上被我八路军或武工队击毙的战友的骨灰。

 

  如今大多数人是死在医院里,遗体运回家举行葬礼,然后火化。有一种捡骨灰的习俗,其正规之做法,书上写道:拾取骨灰近来大都只是用竹筷子,男左女右,二人一起用筷子夹起骨灰,放进骨灰罐里;首先捡牙,之后按腿、胳膊、腰、背、肋骨、头骨的顺序各捡一块儿,最后是喉结。为此,焚尸的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持骨灰的形状。日语里“箸”与“桥”发一个音,所以这习俗出自三途河的说法也说不定。死者要渡过的河流有三种,或风平浪静,或浪高风险,就看你生前干了好事还是坏事,并非一死都成佛。至于为何两个人一起捡,可能因为阎王爷差遣小鬼常常是两个一组。死是秽,自古避忌,但尸体被火一烧就净化了,捡骨灰时没有人悲悲戚戚。近邻老太太折过腿,逢人就说骨头是用钉子连上的,她死了,左邻右舍一边为她捡骨灰,一边悄悄说没发现钉子呀。活着的人可真是无常,我差点笑出声来。由于捡骨灰这个行为,日本人用餐时忌讳互相用筷子传递食物。我们家乡是忌讳把筷子插在碗里的米饭上,我小时候也见过的,棺材前面摆一个碗,装满米,上面插一双筷子。

 

  上古日本人死后装进瓮中埋葬,很像巨大的骨灰罐。骨灰罐装了骨灰再放入白桐木箱里,外面包上白布,常见电影里把它挂在脖子上,捧在胸前回老家。电车遗失物品招领,为数最多的是伞,人们上了车往往就忘了它的用处,最稀奇的是骨灰罐,想来是悲至恍惚,醉得朦胧,就把故人送上不归路。三岛由纪夫死后,被掘墓盗走骨灰罐,后来在公厕旁找到。志贺直哉的骨灰罐是国宝级陶艺家滨田庄司的作品,生前用来装砂糖,死后装骨灰,但不知景仰他的文学,还是那罐子值钱,有人偷了去,至今下落不明。前两年去世的文学家水上勉写过一本随笔《骨壶的话》,说他看见的骨灰罐都过于简单,一律灰白色,很是乏味。透明彩釉的,虽然很光亮,但不值得赏玩。他提倡自己动手做骨灰罐,而今好像真有点成风。总惦记死后的事,未必是活得轻松,怕是活得更累。也有人说,自己活着预备好,免得给后人添麻烦。细川护熙总理下台后远离政坛,晴耕雨读,几年的工夫就成了陶艺家,标价不菲,是否也给自己做好了骨灰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