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特种兵暗影3:有效实验须简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48:35

     有效实验须简约

【摘要】喻伯军老师在《追求简约的课堂》一文中指出:“推进简约的课堂,有两个策略:一是集中探究主题,二是整合教学环节。集中探究主题,就是要突出重点,切口小,研究深,体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思想。整合教学环节就是要合并、缩减过多的教学环节。”但是,纵观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有效实验探究教学的情况来看,目标过多、核心概念模糊、重点探究程式化,导致学生学不尽兴的现象屡屡皆是,本人将结合教学实际就此谈些拙见:

一、有效实验须简约教学目标

自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以来,教师在设计课与评课中动不动就是“三维目标”。著名教育家查有梁教授曾撰文公开批评钟启泉教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组组长)所强调的“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是一种误导!其实我觉得每一节课并不一定均要体现“三维目标”,而要根据教材重点有所取舍。当然目标过多只能面面俱到;目标过高难以达成。

就最近我县小学科学“解决课堂疑难问题” 的三节研讨课来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起码5个。例如,第一节《时间在流逝》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科学概念1、时间有时是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时间的间隔(即时长)。2、运用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各种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2、根据估计1分钟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估计10分钟持续的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意识到只凭主观来感受1秒、1分钟时间。2、我们要珍惜时间” ;第二节《用水测量时间》的三维目标是:“一、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二、过程与方法:1、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2、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水流的速度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减少;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2、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兴趣”。

纵观上述列举的三维目标的设定均来自教学参考书的导向,在这里我不去评说目标的表述是否合乎逻辑,仅目标设定的数量而言,教学参考书这样导向,县级公开课如此,其他公开课呢也很少例外,倘若平时的常态课也这样执迷不悟,试想:一节课短暂的40分钟,要达到至少5个目标的教学任务,怎么能落实呢?显然这只能是教师为了“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忙于设计表演性强、中看不中用的“热闹课”,课后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我说了不算,喻伯军老师曾有过调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倘若老师课前反复去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并结合教研主题---“解决疑难”去制定教学目标,那么,每节课最多安排两个目标就够了。如,《用水测量时间》课堂目标可这样设定:一是以300毫升水重复滴漏100毫升水所用多少时间的实验,探究泄水型水钟计时特点;二是通过300毫升水连续滴漏相同水量的实验,探究受水型水钟的计时特点 ,从而明白用水是可以测量时间的科学道理。又《时间在流逝》可抓住“亲身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从而形成时间的概念,树立惜时如金的观念” 这个目标,这样围绕简约的教学目标,集中精力,展开实验探究,问题不难解决,目标不难达成。

鉴于上述案例,我认为在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今天,关键还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简约;倘若每节课围绕一、二个教学目标,这样目标简约,重点突出,过程探究集中,力量使用没有平均之嫌,印象深刻,便于学生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没有简约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

二、有效实验须突出核心概念

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在《追求简约的课堂》一文中指出:“推进简约的课堂,有两个策略:一是集中探究主题,二是整合教学环节。集中探究主题,就是要突出重点,切口小,研究深,体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思想。整合教学环节就是要合并、缩减过多的教学环节。”

何况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是十分宝贵的。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心理、记忆规律并按照一般的常规,课中25分钟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最佳时间。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这段时间里,课开始的第六分钟至20分钟内学生的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黄金时间,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时间点。而小学科学教材中每一课的探究活动往往安排了好几个,每项活动都是有价值的,倘如时间允许都可以展开探究,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这样做,所以我们只好根据活动轻重、巨细之分,考虑活动间的因果关系,牢牢抓住反映整堂课灵魂的核心活动,把最宝贵的时间放在核心活动的探究上,让探究更具目的性、实效性。如《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要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有三个:1、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可以连接成一个小灯泡发亮的装置,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法有多种;2、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3、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这三个概念中,我认为第二个概念是本课时的核心概念,因为整个单元我们要让学生建立起“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的概念。那么教学应围绕“怎样亮?怎样不亮?”“为什么亮?为什么不亮?”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看不见的电是如何工作的,建立起“有电流通过灯泡才会亮”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逐步形成中建立短路、连接方法的多样性等概念。但在一些常态课中,同样的课时却往往这样展开整个教学过程。①学生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交流亮与不亮的连接方法。②观察材料,认识小灯泡的结构。③对照亮的组,分析得出电池的两极要连在灯泡的两个点上,出示连接方法:两极连两点。④全体成员再次试验,找出更多的连接方法。⑤归纳方法,回到开头,分析一开始时灯泡不亮的连接原因,知道电池的两极没连到两个连接点上,并给出短路、断路等概念……倘如这样教学,只是将教学活动的中心确立在“怎样连接,小灯泡会亮”的技术性问题这个层面上,不但没有把握好教材本质,也枉费了探究的最佳时间。

三、有效实验须有足够的探究时间

喻伯军老师指出:“学生的主要活动和研讨交流,应该占到30分钟左右”。 从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为了呈现探究式教学的形式,往往拘泥于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步骤,从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交流计划、观察实验、得出结论、总结运用等步骤都走一遍,在这样短暂的30分钟里,何况有时连30分钟也不到的情况下,只能让各个环节匆匆而过,学生学不尽兴,教师教不到位,导致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低下,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科学的强烈欲望,只能面对老师设定的架构去应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难以真正得到体现,这样的结果可怕又可悲啊!

例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当探究实验结束,让学生说说实验发现时,学生小手如林,场面非常热烈。

生:我们组发现细玻璃管里的液柱升高了。

(这时有学生小声嘀咕:我们小组的水柱没有升高啊!教师似乎没听见。)

生:放到冷水中液柱又下降了。

(教师满意地点了点头)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是的。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

很明显,从上可看出:当学生说出了符合老师的预设时,所谓的讨论也就停止了,其余举手的学生只好扫兴放手。公开课如此,平时的课又怎样呢?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体现在哪里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又如何的落实呢?

实验中探究的主体显然是学生,教师在导引中首先要融入学生,正如成尚荣先生提出的“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从儿童出发”应该是课堂的智慧的根基,教师要用儿童的眼睛去探究,用儿童的视角去思考,用儿童的心灵去探究。马克斯·范梅南曾说:“一位智慧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帮助孩子要认识跨越过去的地方,为孩子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教师满怀着一颗童心才能够顺应儿童的思维,才能够有效地导引儿童更好地探究。

又如在一次教研课中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小组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四个学生都趴在桌上观察杯子里的马铃薯。老师让学生把浮起来的马铃薯展示到讲台上,可学生告诉老师,他们还没想好这是为什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没有多想就让他们把马铃薯展示出来。其实,当时正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学生正尝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验中碰到的问题,他们不再为活动而活动,而是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在探究,而老师却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如果当时老师让学生去认真思考,甚至和他们一起进行探讨,那么,这时候由于有了学生真正思维的参与,活动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的深度思维才会真正被激活,探究也才会更有效。

总之,“一节好课、一节高效的课、一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课,一定是一

简约的课”。虽然影响有效实验探究的因素诸多,但就主观方面而言,只要教师用智慧去解读教材,用科学去引领学生,有的放矢,不懈努力,简约、有效的课堂实验探究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朝华出版社,2010.01

2.喻伯军《追求简约的课堂》,《科学课》2011.第2期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