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教父黑眼圈不要啊:职场生存不被炒:像李开复一样不可复制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02:50

  哪里有激情,就到哪里去

  拿破仑?希尔说过:“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拿破仑?希尔之所以为激情赋予如此高的意义,跟母亲曾经的教诲有很大的关系。拿破仑?希尔的母亲曾对他说,“世界从来就有美丽和兴奋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动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必须要对她敏感,永远不要让自己感觉迟钝、嗅觉不灵,永远不要让自己失去那份应有的热情。”

  激情是源自人内心的一种动力。有了激情也就能调动行为的主动,行为的主动又能影响心态进一步成熟,而心态的成熟能够教人认清生活和工作的本质意义,从而让人以更大的激情面对生活和工作,于是在激情的推动下,一个良性循环就形成了。激情是一种意识状态,能够鼓舞及激励一个领导者对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动。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感染性,不只对其他热心人士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和它有过接触的人也将受到影响。

  激情和人类的关系,就好像是内燃机和火车头的关系,它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比较完美的总经理就是那些知道怎样鼓舞他的追随者产生激情、发挥激情的人。

  安德鲁?卡内基说:“有两种人不会成功:一种是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

  激情能够调动行为的主动,同样道理,行为的主动亦能保持激情的燃烧。职场当中,只要我们具备一种积极主动做事的心态,每天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我们就能在工作中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多的进步和认可,而这进步和认可对激情无疑是一种助燃剂。

  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也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只有怀着宗教般的激情去投入工作,才能在这股内心动力的驱动下获得成就。

  这么看来,李开复真的是从骨子里就具备成功的潜质。激情就是甘愿冒风险——真的想游泳就别站在岸上。不敢下水的人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李开复就是一个敢于冒险的“游泳健将”。

  1998 年夏,李开复开始着手准备回中国成立研究院。很多人听说李开复要在中国做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都毫不留情地显露出不屑。“在中国随便拉几个人,只不过是微软的小玩具。”他们说。

  一些好心人劝李开复打消回国的念头:别回去了,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哪能找到那么多高水平的博士啊,你得手把手地教他们,到时候你就知道有多累了!他们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他们都觉得李开复疯了,如同堂吉诃德,满怀理想,却注定要失败。

  可越是这样,创造奇迹的渴望就越强烈,激情一旦燃烧起来就无法遏制。李开复掰着手指数,在雷德蒙研究院,40 岁以下的研究员中,华人差不多占了10%,在硅谷,这个比例会更高,大概有20%。他开始不停地往微软总部跑,打听哪些人有回国的意愿。每天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给人发邮件,说服人家回国开办研究院。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华裔的员工都不愿回国创业,因为安定下来的华裔工程师们已经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极少有人愿意放弃眼前的一切回到国内。而且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只是个比公司副总裁低一个级别的职位,所以,对他们来讲,回国创建这个研究院机会成本太高,不值得冒风险。

  李开复没有说什么,他依然坚持回国。李开复后来回忆,每被拒绝一次,他都要在心里强化一次“我是对的”,他认为只要找到5 个一流的资深研究员,就一定能打造出亚洲最好、世界知名的研究院。即便没有一个资深研究员来,也可以做一个中国最好的外企研究院,再做亚洲第一,两三年做不成,就做10 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11 月5 日,微软中国研究院终于在李开复找到微软软件测试经理陈宏刚和资深软件工程师凌小宁这两位他真正需要的人才后正式宣布成立。这个当时只有3 个人的小团队当天迎来了300 多位嘉宾,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以后的日子里,微软中国研究院让李开复办得风生水起,微软的人不得不为这位“堂吉诃德”喝彩。

  激情是你工作的动力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

  ——李开复

  有一种情绪状态叫激情。这种情绪状态,催人奋进。古往今来的一切成功者所获得的成就,无不与他们的激情投入有着紧密的关系,因而可以说,激情与人生成功有着不解之缘。

  每个人都有激情与冷漠两面,当一个人充满激情时,就是一座山压在你的肩上,你同样会微笑着去撑住它;但当一个人因疲惫和事情的冗杂而变得消沉时,即使面对的是缤纷的烟火也会觉得只是与白炽灯的光相差不多罢了。因此,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的激情和坚强的意志。

  黑格尔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世界上的伟大事物都是靠激情来成就的。”激情存在于一切伟大的探索之中,它是一切创造活动和工作的动力。李开复在说明自己创立创新工场的时候说道:“我开始了作为一个创业者的旅程,这让我很振奋。我说过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创业就是这样的一类工作。

  它可以激发你无限的潜能,是完全主动的,因为它使你产生一种想要掌控全局的欲望与激情。这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创新,职业的创新、生命的创新,我相信创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这样的创新,不管他选择的创业领域是新兴的还是传统的,创业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激情。”

  易凯资本CEO 王冉接受网易记者采访时认为,李开复已经功成名就了,却还毅然出来创业,他的激情让人佩服。

  激情是人的核心。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激情,也许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身心愉快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不只是简单地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更希望通过工作或事业的发展来达到自我价值的肯定。

  如今人们用一个网络热词——“橡皮人”来形容那些没有激情的人。“橡皮人”这个词最早是在20 多年前由王朔创造,近年以来再次成为网络流行语。《新周刊》做过一个关于“橡皮人”的专题策划,对“橡皮人”的定义是: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调查显示,“工作10 年以上”是最容易“橡皮”的。有42.4% 接受调查的人在这个阶段进入了“橡皮人”状态。人力资源资深人士刘华指出:这个时候,除了自我检讨和反省以及积极调整心态,去学习、培训或者给自己放个长假,都是改变“橡皮”状态的有效途径。而为自己找到一件有兴趣的事,不失为一个轻便的解决之道。

  在电影《海角七号》中,有一群生活陷入各种“橡皮”状态的人,有的事业陷入困顿,有的婚姻陷入窘境,有的看不到未来,他们因为组建一支乐队,而让生活重新焕发了活力,各自的生活也柳暗花明。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一生当中,有1/3 的时间都在工作,工作,就意味着与人打交道。殊不知,你从小受到的各种教育,也许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职场,不是培养作家、艺术家的地方,不能让你随心所欲,张扬个性。职场是做人的地方,一切都是现实的,需要你面对和适应。职场是随机应变的艺术,而非一成不变的教条。不要因为遭遇了挫折,就怨天尤人,调动你情商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激情”,积极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职场中创造你的成就和价值。

  激情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奋进的动力, 它可以使我们不畏惧现实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阻碍,也可以使我们克服因为忙碌、疲倦、重复和没有新鲜感而产生的压力与倦怠。充满激情的人,生活一定了无遗憾, 跟着自己的心走, 收获一定大于付出。

  通用电气全球首席CEO 韦尔奇说:“对我来说,极大的热情能够一美遮百丑。如果说哪一种品质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们比别人更有激情。对成功者来说没有什么细节因细小而不值得去挥汗,也没有什么大到不可能干好的事。多年来,我一直在我们选择的领导者中发掘其工作激情,激情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

  如果觉得自己激情不再,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激情,正视工作倦怠心理。在形成任何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之前,首先,要对职场缺氧有明显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人们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

  职场点睛:

  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也是一门学问。一些日常的松弛方法,如游泳、做操、散步、洗热水澡、听音乐等也十分有效。此外,还可以做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激情并不是一味地任由梦想主宰自己。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拥抱激情, 然后利用智慧和理性滋润、壮大这份激情,并将其融入生活之中。激情加上理性的引导力量,就可以把你推向高峰,推向你所寻求的梦境。

  专注和激情是一对双胞胎,坚持一个标准

  专注地把一两样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李开复

  等红绿灯的当口,A说,没事儿,还有10 分钟呢。B马上看表说,什么呀,还剩8 分钟了。C掏出手机,我的时间准,11 分钟。D抬眼看看车上的表,明明只有5 分钟了。几个人哈哈大笑,真是表越多越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念时间,而且,依据这个时间行事,通常也不会产生什么致命误点。可是,如果非要锱铢必较,弄上几个表以准点行事,那可能就真的出事了。

  “手表定理”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大意是讲,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如果你还戴着两只以上的手表,奉行两个以上的做事标准,不妨扔掉其中之一,即使留下来的那个暂时并不是最准确的。因为只有坚持一个标准,才会有原则和唯一的参照物,才有可能将激情专注在自己该做的事业上,从而让事业蒸蒸日上,让自己与众不同。

  专注对公司很重要,因为一个公司的成功也来源于管理者或领导者的注意力。马云曾经说过,你没有入错行,是心太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王育琨在博客中写道:李开复博士特别推崇微软的专注价值。因为专注,微软才能把自己的专长做到最好,以保持在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专注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今天的李开复,能够大胆选择青少年教育,能够拿出自己的激情为下一代服务,那份真诚和能量,表明他要全神贯注做一件事。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猴子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那时候我们都笑猴子太傻。但笑归笑,对这个故事的含义并不理解,直到工作多年后,才觉得猴子傻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它不断地进行探索、选择、尝试,又不断地放弃和转移。它的心态已经注定了它的收获必然最小。

  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对学业、工作、事业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扎扎实实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耐不住寂寞、禁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对学业、工作、事业缺乏一种执著精神,结果是一事无成。

  无数事实说明,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功者大多拥有专注精神。他们知道,在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行行通、样样精。要想有所建树,必须要专注于一行一职。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所选择的事业中,去创造尽可能大的成绩。

  有些人则想法太多、目标分散,总是一心多用、左顾右盼,因为不专注,所以力量无法凝聚,因此无法在本职工作上取得成绩。因为没有成绩,所以在竞争中落后,并一输再输,最终只能被淘汰出局。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 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迈克尔•乔丹从15 岁开始从事篮球事业,至今已有30 余年。期间有很多机会从事很多行业,但他坚持只投身篮球运动。因为专注,使他成为NBA 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之一。

  任何行业及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一个人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某一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凭借他的实力,如果去股市淘金,可以翻云覆雨;如果去做房地产,能够翻天覆地。但如果他那样做了,比尔•盖茨可能就做不了IT 界的领袖,微软也成就不了今天的辉煌。

  狼在捕猎的过程中,对一个目标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面对猎物时,他们总是一心一意关注着猎物的动向。

  因为专注,才能在面对诱惑时,做到心无旁骛,才能捕捉到猎物。其实这也是人类成功之本。学会专注,我们就会有一种虔诚之心;学会专注,我们就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学会专注,我们就距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实施目标的步骤,并且采取积极的行动,专一地为目标而奋斗,千万不可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不能专注于自己目标的人,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的。

  有时候,一个人自诩拥有多种技能,但由于只是蜻蜓点水、钻研不透,反而不如拥有一项专长的人受青睐。如果你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尽力地把它做到无可挑剔,那你可能比技能虽多但无专长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职场点睛:

  古人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既然选定了一项事业、一份职业,就专注地投入进去。做到思之、想之、谈之、研究之、坚持之,把它弄懂、弄通、弄透、弄专、弄精,尽最大努力,调动自身全部资源和力量做到最好。

  拥有这种心无旁骛的坚定信仰和“十年一剑”的专注精神,才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让你的职场生涯存有执著的毅力

  毅力是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不怕挫折、愈战愈勇的精神。

  ——李开复

  你可知道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出于谁之手?他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在镇政府的门卫岗位上工作了60 多年。他选择了费时费工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样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么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借着镜片,他发现了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他。创造这个奇迹的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 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歌德60 年的坚持不懈,最终创作出了宏篇巨作《浮士德》; 贝多芬失聪后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创作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始终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为信念,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毫不退缩,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未放弃,最终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李开复讲过,有一次,有两个人到他的部门申请同一份工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华。但是,第一个人在做他自己不喜欢做的琐碎事情时,常会犯些小错误。例如,写演讲稿时,总会拼错一些单词。至于第二个人,有一次答应做一件十分琐碎、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工作。结果,在3 个月里,他不厌其烦地核对、整合、确认了大量数据,把这份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最后,这份工作当然非他莫属。

  对于此事,李开复认为,很多人在失败过一次、在付出很多努力却看不到进步时,会开始怀疑努力和成功的关系,开始麻木和放弃自己。然而成功就藏在下一个拐角,如果不靠着毅力走过去,你永远也看不到它。真正的成功离不开机遇,但机遇又往往是自己创造的。很多失败者并不是找不到自己的兴趣,而是担负不起责任,缺乏毅力去坚持。

  李开复一直坚信人都是有惰性的,但同时他也坚信人能战胜这种惰性,他说,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时往往因为内在的惰性而坚持不下去了。要摆脱这种惰性需要循序渐进,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他常常把自己的梦想写下来,随身携带,每每拿出来看就感觉很有斗志。他就是这样执著地利用梦想的刺激来使自己进步。

  职场励志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主人公杜拉拉也是凭着一份坚持、凭着一份执著而获得成功的。杜拉拉从行政助理——行政主管——人事行政经理——人力资源总监,时间并不漫长,两年不到,但每一次的升职过程都不是那么顺利。杜拉拉对于工作是执着、认真、努力的,上司玫瑰担心杜拉拉的威信胜过了自己,影响自己后面的职场发展,不批她的行政主管职务,反而劝她离职。杜拉拉执著地留在了DB,惨遭上司报复,由于她的正直善良,装修公司的经理主动出面为她作证,帮她一起渡过难关。

  升行政主管,也费尽周折,李斯特诸多托辞,她锲而不舍,升职成功。升人事行政经理,由于找李斯特多次谈话无望,碰巧和高层何好德越级谈论了此事,升职成功。升人力资源总监,李斯特临近退休,她的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让她成为不二人选。

  如果说很多人的成功是源于他们的执著与坚韧,那么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获得成功。因为坚韧不拔、恒心毅力是一种心智状态,可以通过培养与训练获得。恒心、毅力和所有的心态一样,奠基于确切目标。怎样让自己能够有毅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以下是几个不错的方式。

  坚定目标。知道自己所求为何物,这是第一步,而且也是培养恒心毅力最重要的一步。强烈的动机可以驱使人超越诸多困境。

  渴望。追求强烈渴望的目标,相形之下是比较容易有恒心毅力,并坚持到底的。

  自立自强。相信自己有能力执行计划,可以鼓舞一个人坚持计划不放弃(自立自强可以根据自我暗示那一原则培养出来)。

  正确的知识。知道自己的计划是有经验或以观察为根据的,可以鼓励人坚定不移;不知情而光是猜想,则易摧毁恒心毅力。

  合作。和他人和谐互助、彼此了解、声息相通,容易助长恒心毅力。

  意志力。集中心思,拟构确切目标,可以带给人恒心毅力。

  习惯。恒心毅力是习惯的直接产物。人们会吸取滋长心智的日常经验,并且化身为其中的一分子。可以通过强迫自己采取行动的方法,来对抗最大的敌人——恐惧。每个在作战中积极行动过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人们常说坚持与毅力是成功的阶梯,有成就的人都有着坚强的毅力。

  职场点睛:

  从心理学上说,毅力属于意志的范畴,是意志的一种基本品质,毅力也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

  一些人空耗岁月,谈论、幻想、描写着成功,然而很少成功,因为缺乏毅力。在一个人成才的因素中,无论天赋、能力还是教育,都比不上毅力,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毅力。要想办成一件事,必须坚持到底,你认为办得到,你就会成功。毅力加决心,无往而不胜。

  找到你的兴趣,因为它是激情之母

  如果一件事情你有兴趣,你就会整天在想,吃饭、洗澡、睡觉、都会想,你就会觉得那是天赋,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就要多尝试。

  ——李开复

  约翰•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于1959 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李开复认为,兴趣有的时候就是天赋,天赋往往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要发现自己的天赋,你必须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在尝试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进而成就大事。

  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你碰到没有兴趣,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你应该去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就要多尝试。尝试很多不同的你可能有兴趣的东西,相信你总会找到的。还有一个秘诀,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你的兴趣往往就是你的天赋,你的天赋就是你的兴趣。

  关于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李开复有几点建议,首先要客观。不要把社会、家人、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有兴趣的事。不要把看起来有趣但没做过的事轻易认定为是你的兴趣,需要亲身体验后才知道是兴趣还是憧憬。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蕴藏着自己的天赋,但兴趣爱好不等于天赋。例如,你非常喜欢唱歌,但你不一定有演唱天赋。所以我们可以从自己众多的兴趣爱好中寻找自己的天赋,却不能把兴趣爱好当成自己的天赋。美国旅馆业巨头希尔顿曾说,他花了32 年的时间去发掘自己的长处,开始还是个小职员,但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华盛顿起初也不过是个验货员,毛姆提笔写作前读的是医学,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事业,从而走向成功。不要因为长辈或薪金的原因被纳入一条固定的轨道,失掉应当属于自己的天地。别为暂时不知道自己的长处而犹疑不决。在寻找和培养自己兴趣的同时,要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从职业兴趣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接下来是乐趣,乐趣又称为爱好。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定向发展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在这一阶段或水平上,人们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最后就是志趣。当人的乐趣与人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便由乐趣转为志趣。它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的特点,它可以伴随你的整个职业生涯。

  虽然职业兴趣一旦形成便在职业生涯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根据实际需要,还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上自己的努力去规划、改变、发展和培养的,在培养职业兴趣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培养广泛的兴趣。具有广泛兴趣的人,不仅对自己职业领域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他方面也有兴趣。这种人眼界比较开阔,解决问题时也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启发,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上有较大的余地。

  重视培养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则不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而是对于这种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人在最初接触某种职业时,往往对职业本身缺乏强烈的兴趣,必须要从间接兴趣着手培养直接兴趣。可以通过了解职业兴趣在社会活动中的意义,对人类活动的贡献等以引起兴趣,也可以通过了解某项职业的发展机会引起兴趣,还可以通过实践逐步提高间接兴趣。

  要有中心兴趣。人的兴趣投影广泛,但不能浮泛,还要有一定的集中爱好。既广泛又有重点,才能学有所长,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只有广泛性而无中心兴趣,人往往会知识肤浅,没有确定的职业规划方向,心猿意马,这样难以有所成就。所以,还应着意培养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职业兴趣,促进自己的发展和成材。

  积极参加职业实践。只有通过职业实践,才能对职业本身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激发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实践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产实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以及组织兴趣小组等。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职业实践活动调节和培养兴趣,根据社会和自我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兴趣,为事业的成功创造条件。

  职场点睛:

  一个职业是否令人满意,不仅取决于兴趣,还取决于胜任能力和价值观的匹配度。其中胜任能力包括一般胜任能力和特殊胜任能力,一般胜任能力指的是各个岗位通用的工作能力,如沟通、承压、责任等;特殊胜任能力是不同岗位特别要求的技能能力。

  胜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习和实践的历练,价值观和兴趣的发现则是一个过程,是依赖于胜任能力而成长和实现的。虽然职业测评可以将个人兴趣聚焦到某一个范围,避免受测人走弯路,然而对于个人兴趣的深刻洞察、体验与认同仍需要个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省与整合。

  敢闯会拼才有真人生

  对自己负责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

  ——李开复

  对于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胆识和勇气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从秦皇汉武到拿破仑,从唐宗宋祖到凯撒大帝,无不具有超出常人很多的胆识和勇气,他们敢闯会拼,最终成就了自己。

  2005 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将从微软提取的30 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官司的胜利,让谣言不攻自破。

  塞万提斯曾经说过:“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对于一个人来讲,丧失了财富并没有什么,如果失去了机会那就失去了很多,但是如果丧失了勇气那就失去了全部。

  拥有勇气和胆识,才能抢先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当别人还在迷迷糊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该做什么,该如何去把握机会。因为机会越多,成功的概率自然就越大,成功的速度也就越快。真正有胆识的人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而是智勇双全的智者。他们也有失败的时候。不过,他们输得起,不怕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他们不服输,相信自己肯定能成功。这种成功带来的愉悦正如伞兵的体验——伞兵这样描述:“在我第一次要跳出飞机的时候,我全身各部分都抗拒不前。在跳出飞机之后,我和死亡之间只隔着一根绳子和一小片绸子,我不得不承认我非常害怕,但是在我发现那一小片绸子和一根绳子可以吊住我之后,我感受到了一生中最奇妙的欢乐,那是一种非常荣耀的感觉,认为自己不再害怕任何事,内心充满了从畏惧中解脱出来的欢乐。那实在太愉快了,我真的不想落到地面来。”

  人生本就是场战争,是场不断向自己的命运发动挑战的生命之战,勇敢则是面对恐惧、承担不幸和挑战未知最有力的武器。优秀的人总是充分相信自己,敢闯敢拼,敢于向未知的结局挑战,敢于创造机遇。2005年5 月的一天,在微软已经身心俱疲、萌生去意的李开复随意地打开新浪网,看到了“谷歌在中国将大有作为”的标题,他知道这对于他是一个机遇——当然,更是一个挑战。就在那一刻,李开复没有等待,他立即在网上搜索了谷歌总裁艾瑞克•施密特的电子邮箱地址,发出了他希望加盟谷歌的邮件。李开复觉得,如果他没有主动出击去把握潜藏着的机会,很可能他会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李开复就收到了效率奇高的谷歌向他伸出的橄榄枝。几个月后,李开复正式成了谷歌的一员。后来李开复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这样说他当时的举动:“我做了,我试了,我不会在我70 岁的时候因为看到谷歌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后悔没有在我43 岁那年写这封E-mail,不会后悔为什么我写好了E-mail 却没有勇气发出去。”

  具备勇气的同时,你必须了解这些工作为什么被认为不可能完成,针对工作中的种种不可能,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力,如果没有,先把自身功夫练足练硬。

  如果你对自己的挑战力判断有误,挑战之后无法让不可能完成变成现实,千万不要沮丧失望,没有一种挑战会有马到成功的必然性。你所经历的是胆怯的观望者们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的。

  明确目标,抵制诱惑

  目标太多会分散你的精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这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上,才能获得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有一位猎人和三个儿子。这天老猎人说要带上三个儿子去草原上猎野兔,一切准备好之后,便出发了。四个人来到了草原上,这时老猎人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垠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接着又要老二回答。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垠的草原。”

  父亲同样很失望,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点点头说:“你答对了。”

  打猎结束,他们看三兄弟中谁打的猎物最多时,发现打到猎物最多的是老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明确目标,不能游移不定,眼中只有猎物的老三能猎到最多的猎物就是最好的佐证。

  现代成功学里都公认的一点就是:成功源自于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承认大多数的人没有目标,可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与其讲我们缺少目标,不如说我们缺少对目标的专注,分散精力是最大的浪费。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穷尽全力往往很难掘得真金。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比那些多功能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绩。李开复对国内莘莘学子的成长关怀,早已传为美谈,这使他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他甚至还创立了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我学网。平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回复“我学网”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李开复因为如此热忱,当代青年们早已将他作为内心深处一盏指引人生的航灯,这是李开复内心的声音——从谷歌辞职后的目标,如今,“我学网”正如火如荼。

  成大器者的基本素质,就是对事业充满热爱之情,对工作十分专注。只有深深的热爱和高度的专注才能让一个人坚持自己的道路,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就。除了机会和运气之外,天才、智慧和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临终前,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取得成功,他的回答是:“要热诚而且慢慢来。”这里的热诚无非是对自己的目标专注的程度,专注于自己已定的目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一步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目标一定不可过高,一个过高的目标,很难达到,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很容易让一个人丧失自信;当然也不可过低,过低的目标轻而易举便可达到,就算是达到了这样的目标,也没多大的意义。

  狼在捕猎之前,通常都会注意观察猎物的特点,当时机一到,它们就会发起进攻,并且目标专一,即使旁边有另一只猎物,只要不是它们所追逐的目标,就会对其视若无睹,丝毫不为所动,因为它们能够想到,在美丽的猎物之后或许就是猎枪。如果它们禁不起诱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攻击其它猎物,那么它们的成功率通常会很低。

  所以专注于唯一的目标,并且拒绝诱惑,这是狼的原则性。拒绝诱惑,需要有一种超人的意志,需要我们学会专注,不轻易转移自己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工作上专注培养职业素养,专注培养专业技能。

  在对一百多位在其本行业获得杰出成就的成功人士进行分析之后,卡内基发现了一个事实:他们都具有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优点,最起码在一段时期里要专注于一件事情。

  诺基亚公司董事长奥利拉有一句精辟之言: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行,因此,必须学会专注。现实也确实如此:中国加入WTO 后,面对来自国内或异域各路精英的激烈竞争,无论是领导者,抑或是普通职员,都面临着一个无可逃避的严峻命题——非专注无以有所作为,甚至可以说非专注无法生存。

  职场点睛:

  在工作中,不管你是想成为一个优秀销售人员,还是一个有名的设计师,或是一个优秀的产品开发人员,或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就是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准备工作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比如去了解市场行情、掌握销售技巧、锻炼出众的口才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好了,你才能脱颖而出。

  用梦想指引前程,用激情引爆力量

  我辛勤工作,不是因为我贫穷,而是因为我充满着激情。

  ——李开复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说:“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激情。”印度作家、哲学家泰戈尔也说:“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2005 年,谷歌中国启动工作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李开复再次见证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团队的诞生,公司联合总裁周韶宁直率地对他说:“无论我们在合作中有怎样的想法,我们都必须在任何问题上保持一致。我想,我们都不是为钱来到谷歌的,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两人约定,如果有不同意见,那就在私下里讨论,在公开场合,谷歌中国永远只有一个声音。为了更好地沟通协作,两人甚至共用一间办公室。

  然而,创业初期的激情最终消退,4年后的情形无法不令人伤感:周韶宁早已离开谷歌,李开复也在一番心理斗争后,递交了辞呈。

  2009 年8 月5 日,李开复最后一次来谷歌总部向直属上司谷歌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述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天,他是来道别的。并且,艾伦所说的更高职位和更高薪水也没能留住他。

  “艾伦,我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尽管总部非常支持谷歌在中国的工作,我也感觉到这是一家改变世界的企业。不过,我心中还有一个理想没有完成。下一个阶段,我想专注地完成自己心中的这件事。所以,我决定离开公司,我是来向你辞职的!”

  “啊?是吗?怎么了?李,我想你知道我们是希望和你续约的。我们在4 月份就开会讨论了你下一个4 年的股票合约。4 年前,当时为了弥补你放弃微软股票的损失,我们破纪录地给你谷歌有史以来最高数目的股票。这次我们还是给你一样多。这代表了我们对你过去工作的满意和对你的感谢,也希望你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工作。李,你是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吗?”艾伦明显感觉到很意外。

  “没有,真的没有。谷歌是我所工作过的公司里最让人震撼的,我在这里也学到很多。但是坦诚地说,我不再考虑续约。本来我是打算6 月就和你说的,但是你知道,当时谷歌中国忽然发生了急需处理的事情,我想我在那个时候一定不能离开。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将那件事情负责任地解决之后才可以离开。现在,艾伦,所有的业务都恢复了正常,我想我可以放心地走了!”

  李开复在博客中说:“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李开复说。所以,尽管加州的山景城再次向李开复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再续约4 年,但是他却在此刻做出了发自内心的选择,他希望帮助年轻人圆梦的同时也圆自己的创业梦想。

  李开复对自己在谷歌中国工作的4 年也有一番评价:“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也十分辛苦的4 年。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来说,这既是一个高峰,也是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我相信,无论是我,还是谷歌中国,都在这4 年中学习到了很多。”

  对李开复而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退出跨国公司的舞台,他选择了自主创业,“终于可以做一件自己能够掌控全局的事情。”2009 年9 月7 日,“创新工场”成立,李开复出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公司计划在未来5 年投入8 亿元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没有梦想,就没有企盼和期待,也就没有明天。用激情去坚持,追随心中的理想,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理想。在做了很多年的打工皇帝之后,李开复转身离去,要自己创业了。李开复的成功经历被很多人称为传奇,也许他离开谷歌不是传奇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传奇的开始。

  职场点睛

  尽管能够产生创业激情的动因有很多,有的人是出于自信,有的人是不甘寂寞,有的人是渴望财富,有的人是渴望自由,甚至有的人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但无论是哪种来源的激情,其为创业者带来的客观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了激情,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创业行动力,并且在创业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能够用这种激情去感染员工、说服股东、争取合作伙伴、赢得客户,从而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毫无疑问,这就是激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