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斗式提升机链条:没有Joyce Ma的“JOYCE”会是什么样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5:35:47

Joyce Ma,一个顶级的买手,一个文化的大使,一个时尚的贵族,她告诉了我们什么?

没有Joyce Ma的JOYCE

  JOYCE,一个中国人的英文名字,一个在国际时尚界举足轻重的中国品牌。上世纪90年代时,《国际先驱导报》时尚评论员苏西·曼基斯(Suzy Menkes)就曾指出:“JOYCE是不可替代的。”于是,2007年末,Joyce Ma(马郭志清)和她的丈夫、女儿的集体退休,成了国内国际时尚界的热门话题。当然,也有评论员将它列为2008年的一大看点。因为,只有到了2008年,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没有Joyce(马郭志清)的JOYCE(品牌店)会是什么样子?

  但当质疑无用、担心多余时,我想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像那些伟大品牌的伟大继承者、如拉斯菲尔德等一样,实实在在看看Joyce这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路,方方面面地审视一下她的多重身份,想想:如果Joyce继续做,她会如何?

  亲身体会市场需求

  买手,绝对是Joyce的首要身份。上个世纪70年代,当中国大陆还在提倡艰苦朴素的着装时,Joyce已经开始为香港人的服装品味忙碌了。众所周知,买手一方面要有不俗的时尚品味,另一方面要对市场需求有足够的敏感。Joyce自幼培养的品味早已是众所周知,那么她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当人们越来越倚赖技术手段和科学调查时,Joyce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对市场所做的诠释值得我们关注。

  Joyce说:“尽管我出生在上海,在澳大利亚住了一些年,但是我对美好事物的品味是在香港培养起来的。我们住在一个漂亮的带花园的观海洋房里。爸爸开车送我去学校时,他会训练我的观察能力,测试我对过往汽车的颜色和牌照的记忆力,这提高了我的视觉判断力。这些生活使我有了以后立足时尚世界的能力,看到了其他人可能看不到的香港的美丽。每一个人都说,是因为中国人的肤色才不适合穿褐色,但事实是,因为香港暖和,所以我们不能卖太多灰暗的衣服。”

  作为一个香港的女人,Joyce知道其他的香港女人想要什么,可能不是她们现在立马想要的,但肯定是她们最终会需要的。她不是告诉她们应该成为什么样子,她只是假定如果她们和她一样——聪明、富有、求新、有品味,她们会想要什么样的衣服。她认为:“香港人是如此的见多识广,而且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多,所以,我看不出我的顾客和巴黎的购物者有什么区别。”所以,她意识到香港将是欧洲服装的重要消费市场,而不会再只是一个时装世界的血汗工厂。而刚开始,当她买回香港的100件衣服只卖出去2件时,她更坚信:“香港人的品味是世界级别的。他们就像海绵。但他们并非照单全收,他们有所辨别,而且要求很高。”  


总之,她的穿衣经历和在香港的生活,她在叔叔的
百货店服装柜台的经营,都帮助了她对香港这个市场的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买手,买回来的服装只有首先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顾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买手就是某些顾客的代言人。买手能服务得最好的,是和自己志趣相投的顾客。这一点也让我们明白,JOYCE店的香港出身,让它赢得名誉同时的同时也埋下了障碍。如果不能像了解香港那样了解上海,JOYCE在上海的发展很难顺利。

  靠什么买进品牌

  Joyce的买手生涯,绝对称得上战功赫赫。从意大利、到日本、再到比利时,哪一国设计师的崛起都少不了她的参与。她说:“香港是一个处处有危机的地方。上个世纪70年代,我开始引进意大利设计师品牌。我成功了,但是很快被竞争者所包围。所以,我必须快速寻找机会,于是,又找到了日本品牌。”

  阿玛尼、普拉达等,虽然在做大后收回了代理权,但没有人能忘记Joyce的引进。那么,她是怎样慧眼识珠的呢?从Joyce接受国内外媒体的采访中,笔者看到,她会从三点着手去考察一个品牌是否值得引进:品牌本身,品牌设计师,品牌背后的故事。对于品牌和设计师,她认为,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她说:“只要他的东西够特别,即使再没有名气,我也会毫不犹豫和他合作。”上个世纪90年代,Joyce对现代时尚的千篇一律和求安求稳,感到了不满意,她觉得经济的衰退已经在严重地打击人们的创造性。其次,品牌要有完整性。完整性一方面要求坚持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要求设计师和品牌都要能按照外界的变化做出有益的调整,那样才有生命力。Joyce在70年代早期见到阿玛尼时指出:“当阿玛尼看到我穿的中国传统服饰时,他为这种异国的风情感到振奋。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善于接纳,我感到他非常聪明。”而对品牌背后的故事,Joyce坦言:“如果想买到正确的时装系列,你就必须到那个城市去,去感受它的文化、它的灵魂、它的味道。旅行,是不断进步的秘密。”所以,Joyce在香港、巴黎、伦敦、纽约都有家,她不停地在这些城市间走动着、感受着。

  除此之外,Joyce还认为,要想成为成功的买手,必须首先懂得做个好人。她说:“我知道自己不容易,希望不断地变化。时尚一直在变,我也在不停地寻找新的设计师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但是,我的工作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所以对员工不停地进行培训。因为,我希望他们不仅能卖得好,更要能做一个好人。”

  文化大使

  赚钱虽然给了Joyce成功,但她对文化的传播和引领则给了她成就。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都隆重表彰了其为该国文化、时尚的对外传播做出的贡献,给了她一个只认钱的商人所永远无法获得的国家级礼遇。法国总统称Joyce是欧洲时尚在亚洲的大使。

  所以,Joyce一方面遵从商业规律,另一方面绝不迎合商业媚俗。她的店是为小众服务的,是为了引领一种时装文化的,代表了当地服装消费的层次。所以香港的JOYCE与纽约的Barney’s、巴黎的Maria Louisa、伦敦的Browns、米兰的Corso Como等一起成为这些时尚重镇的旗帜。在很多时尚人士看来,这些店已经与几大时装周一起,成为时尚的风向标和孕育时尚的土壤。有人说,之所以北京、上海成不了时尚之都,没有这样的店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从非经济的角度来说,虽然JOYCE到了上海,但是正如Maria Louisa到了香港却不能取代JOYCE一样,JOYCE仍然是代表香港的,那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如果JOYCE最后只落得为赚钱的工具,那显然偏离了Joyce创办它的宗旨。因此,是否能在上海继续发挥引领时尚文化的作用,这不仅值得JOYCE的工作人员思考,更值得上海的时尚人士思考。

  文化只有交流才有意义,热爱文化的Joyce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将西方文化向亚洲传播20多年后,Joyce开始考虑将古代和现代的东方文化向西方传播。1995年,她在巴黎小王宫(Palais Royal)开了JOYCE艺术画廊,为年轻的、有才华的亚洲艺术家提供展示的舞台。她说:“我希望通过文化而不是服装进入欧洲,JOYCE艺术画廊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于是,东方的雕刻、制陶、书法(一个在中国居住了10年的法国人举行的书法展示颇有意义)等艺术都在这里隆重登场。2007年,中国设计师马可在巴黎时装周举行完发布后,也将作品在JOYCE艺术画廊进行了静态展示。  三世长者知被服

  魏文帝在诏书中有“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到了宋代,则有俗谚云:“三世仕宦,方解着衣吃饭。”这都是说,对于穿衣吃饭这样的事情,要想真正有所领悟,也至少需要三世的时间。而北京电视台《时尚装苑》制片人钱丹丹女士也曾指出“我们以前都是布衣阶层,没有贵族阶层,但时装的发展是和社会阶层有关系的。” 蜚声国际的“上海滩”的创始人邓永锵曾表示,从小因为爷爷(邓肇坚爵士)的熏陶而接触过大量上佳的布料,所以对于旗袍的风格和好坏很小便有着精准的判断,这正是其创办“上海滩” 的重要资本。所以,Joyce有家族积淀的、至少是三世培养出来的品味,一直为时尚中人所津津乐道。有人说,从中医到中国传统饮食,Joyce样样拿手。

  而在服装方面,有爷爷创办百货的基础,Joyce的熏染更是突出。Joyce说:“我记得妈妈和奶奶都穿着考究,她们会叫裁缝拿来很多的丝绸、锦缎、蕾丝等,到家里来做衣服。当我八九岁的时候,妈妈常常亲手给我做衣服。即使是为我这样的小孩做衣服,妈妈也会选芥末黄、藏红、黑色等很多种颜色进行组合搭配。她给我做的晚礼服,会用丝绸做成一层一层的,灰色、白色、粉色等,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从小的耳濡目染,一代一代的积累传承,使得无论是Joyce还是她的女儿,都品味不俗。她们早已从消费品牌走到了消费品味的阶段。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很多的消费者还只是停留在消费品牌的阶段。也许,正是这样的差别,才使得Joyce有底气,敢说“要将人们对品牌的盲目崇拜改变为对时尚的自信品味”。

  没有了Joyce和她的女儿,谁还可以将JOYCE店的贵族气质沿袭下去?我们不可否认,当代经济的突飞猛进、信息的爆炸,让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从平民到贵族的时间。但是,心智的成熟,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国外评论员在90年代JOYCE的辉煌时期评价说:“生意越做越大,但却感觉Joyce越来越不像一个企业大亨。她穿的衣服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经典。”家族的基础,自身几十年的积累,这无疑也是Joyce无可替代的原因之一。

  时尚的贵族,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概念。真正的贵族,需要历史授予。而中国大陆与香港相比,在此方面,更需要时间。香港《号外》杂志创办者陈冠中先生曾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时尚活动中又多了一个阶层,那就是有钱人的第二代。而现在,大陆有钱人的第二代也走进社会了。那么,他们是否能像Joyce那样,成为真正的时尚贵族,为时尚产业的前进发挥真正的作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