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夜场兼职招聘:美国大学:生财有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3:02:38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737美国大学:生财有道

杨振宁先生在八十二岁娶了二十八岁的年轻老婆之后,说话的份量远不如当年足,大多数具有正统伦理观念的国人并不喜欢杨先生的风流事,于是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受到牵连,受到攻击。记得杨先生说过:谁要是给清华捐款一个亿,他就可以让清华的某个学院或者某个大楼冠以捐款人的名字。此言一出,举国震惊,暗骂这杨振宁真是糊涂了,“好色”的事没摆平,现在又“爱财”了,难道有钱就可以买大学,富豪的地位就高过科学家吗?

对于杨先生“好色”,不敢发表评论,但是对于他“爱财”,我是很赞同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富豪的钱来支持教育,一个名换来一个亿,是很合算的买卖。

邵逸夫先生是中国资助教育第一人,无数大学和中、小学都建有“逸夫楼”,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可是为什么杨先生说欢迎有钱人资助大学,并 “出卖”冠名权,大家就不高兴了呢?因为大家存在一种富豪捐款是好事,大学为钱去“卖”名是坏事的心理,其实两者是完全一样的事情,也就是说杨振宁与邵逸夫是一样的,都是为中国教育着想。

申请美国大学博士的时候,发现各大学商学院的名字都是人名,比如麻省理工的斯隆商学院,宾大的沃顿商学院,西北大学的凯洛格商学院,这三所商学院可是世界顶尖商学院,可是其学院名字都是人的名字,为什么呢?两种情况,要么是学院创建者的名字,要么是捐款者的名字,并且又以后者为多。

我所在大学的商学院也有个好听的名字:梅斯商学院。到了学校才知道,这梅斯却是个人名,他是大学毕业的校友,后来成了有名的亿万富豪。二十年前梅斯先生掏出一千五百万美元捐款给商学院,商学院立即决定把名字改为“梅斯商学院”。有钱就可以得到一个学院的名字,而且这名字还不会如臧克家先生说的那样“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却不长久”。这梅斯的大名真的刻在学院大楼外的大石块上,非常显眼,只要商学院存在多少年,这名字也会存在多少年,应该会很长久的。

十年前,另一位校友也捐款近千万美元,可是学院名字已经“卖”出去了,怎么办?有办法,学院在十年前新建了大楼,这大楼就以此校友的名字冠名,很风光。几十年来,捐款十万美元以上的校友无数,又如何处理呢?学院大楼内的墙壁上镶嵌着数百块木制渡金牌匾,每一块匾刻着捐款人的人像,写有捐款人的简介,牌匾的大小以捐款数的多少而不同。学院一半的墙壁挂满了匾,还有一半等待后来人填充。

比尔·盖茨先生没有从哈佛大学毕业,但是一直忘不了哈佛,十多年前就捐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给哈佛大学,到如今比尔已经向哈佛捐献了近一亿美元,也终于把荣誉博士拿到手了,不知道他的名字刻在什么地方。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向斯坦福大学捐献了七千万美元,成为校董事会成员,他计划再捐献七千万。我想斯坦福肯定留好了杨致远冠名的地方。

成为富豪的校友,可以用钱“买”到院名、大楼名,是否可以“买”到校名呢?在金钱第一的美国自然是可能的,不过这种事往往发生在大学创建时期。

1636年在一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清教徒牧师的提议下,马萨诸塞当局按照剑桥模式拨款四百英镑,创建了剑桥学院。一年后,另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牧师哈佛把七百多英镑捐给了剑桥学院,于是剑桥学院改名叫哈佛学院,当今世界第一名校就此诞生。一百多年后的1776年,美国才建国,也就是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可见哈佛在美国的地位。

1873年,根据富豪霍普金斯的遗嘱,美国用他的350万遗产创建了世界第一所研究性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当年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捐款200万,就创建了著名的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被洛克菲勒称为一生最好的投资。一百多年前,大富豪斯坦福捧着一亿美元跑到东部的哈佛大学,说只要哈佛大学改名叫 “斯坦福大学”,他就把一亿美元捐给哈佛大学。已经两百多年历史,成为美国最好大学的哈佛大学董事会拒绝了他的要求。斯坦福先生很生气,富豪一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斯坦福跑到西部,发誓要在西部建立一所足以跟哈佛抗衡的大学。1891年,斯坦福大学在加州创立。雄厚的资金为大学的发展注入强心剂,不到一百年,斯坦福果然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如果世界上有一所大学可以在任何方面与哈佛抗衡,大概只有斯坦福了。

这样说吧,把美国最好的大学例举出来,不难发现,一大半是由当年出资人的名字命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及康奈尔大学等等。

当然,这些世界名校都是私立大学。如果我们的富豪们现在创建一所大学,是否一百年之后能成为世界名校呢?有这种可能性,只是国人对于大学用了富豪的名字总是觉得别扭。比如“张三大学”、“李四大学”等等,咱们可能存在许多的不认同,其实只是观念不同罢了,看习惯了也挺好的。

与私立大学比,美国的公立大学不存在学校冠名问题,但是由于国家的教育拨款年年下降,使得公立大学董事会也很苦恼,本来就比不过私立名校,现在资金又少了,更难比。于是,公立大学也开始向私立大学学习。一是每年提高学费,致使美国孩子上大学越来越难;二是四处拉校友赞助学校,在政府投资之外,捞些余钱;三完善学校基金管理,争取投资回报。


将大学教育与市场竞争联系起来,有好处,那就是公立大学也可以拥有更多的资金。有坏处,那就是学费太贵,学生上不起。学校注重钱,使得老师们心态发生变化,安心做学问的老师少了。

公立大学没有办法,私立大学虽然没有政府资助,可是资金更雄厚,有钱把公立大学的好教授挖走,又可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富豪们也纷纷把孩子送到私立名校,又是捐款,又是投资,使得富者更富。

我们常说做学术不能与市场挂勾,否则不能安下心来做研究,出不了成绩,更不可能拿诺贝尔奖。美国人却明白没有钱更不可能拿诺贝尔奖。

我们都喜欢看一部动人心弦的电影《美丽心灵》,精神有问题的数学家纳什在大学里呆了一辈子,但是麻省理工硬是用高薪养着他,让他能够一心做研究,他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在我们感动于纳什的不懈努力之外,也会说麻省理工真是好大学,给了数学家一个好的研究环境。同时会批评国内的大学,说国内的大学只认钱,不能够给学者提供出成绩的好环境,这是中国没有诺贝尔奖的原因。然而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大学不够有钱,才使得中国出不了学术大师。因为麻省理工有足够的资金去给一心做研究的学者提供好环境。比如,麻省理工一年要花数十万美元供养一位精神有问题的数学家纳什,同时也为其他的学者提供这些待遇。学校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成绩,也不在意,提供一个好环境,总会有收获的。我们要注意的是,麻省每年必须花数亿美元才能为这些学者们提供好的环境。可是我们的大学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中国最有钱的大学就是清华北大了,但是这两所有钱的大学根本养不起世界级的大师。对比清华北大与美国大学的教育经费就会发现,两所中国最有钱的大学可能比不过美国排名五十位的大学,经费比不过,学术水平也比不过。

美国的教育界都清楚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学术水平,这也是清华北大的校长一直说没钱的理由。

为什么中国最好的大学还说没有钱的呢?如果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还真是没钱,清华北大的经费还不够哈佛大学塞牙缝。说到底,大学并没有太多的错误,他们把经费用于建楼,就是想以最快的炒作房地产的方式积累更多资金,然而有钱了才能为学者提供足够好的环境。只是这个过程漫长而不被人理解,人们只是看着大学建了高档楼房,并不知道校方的用意,被骂也是正常的。再加上许多学校投资无方,本想赚钱,却做了亏本买卖,这笔帐可能还是要政府来还。

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年年下降,但是总体比例还远远高过中国,也就是说中国的财政收入里投入到教育中的钱太少。这就如同大学用钱炒房地产一样,中国财政的钱主要放在一些能够积累财富的行业上,希望用最快的方式积累国家财富,然后慢慢地把财富平均分配到各个行业。对于不挣钱的教育行业,国家的投资的确不多。一年投入到北大清华的钱也只有二十来亿,中国人可能认为不少,但是到了美国,这钱真不多。

美国的公立大学每年有国家财政拨经费,现在也有了学校自己的基金。私立大学则是每年去找钱,找经费,然后利用基金的投资来办学。

根据2007年美国国家学院和大学商务官员联合会发布的《2006财政年度美国大学基金情况调查报告》,2006财政年度美国大学基金平均增加10.7%,高于2005财政年度9.3%的增幅,哈佛大学以289亿美元继续雄踞榜首,比位居第二的耶鲁大学高出一百多亿美元。

2006财政年度美国大学基金前10名      单位:亿美元

大学名称        基金数量       增幅%

哈佛大学         289.16       13.5

耶鲁大学         180.31       18.4

斯坦福大学        140.85       15.4

德克萨斯大学       132.35       14.0

普林斯顿大学       130.45       16.4

麻省理工学院        83.68        24.7

哥伦比亚大学        59.38        14.4

加利福尼亚大学       57.34         9.8

密歇根大学         56.52        14.6

德克萨斯A&M大学          56.42        13.7

 

基金排行前十位的大学,有六所私立大学,四个州立大学系统。哈佛大学基金达到289亿美元,一年投资收益达到13.5%,也就是说哈佛大学每年依靠基金回报就可以得到近40亿美元,约300亿人民币。哈佛大学只有一万多学生,大家可以算算300亿人民币分到每一个教授学生身上有多少。同时清华只有20亿的经费,学生数量比哈佛多一倍,也就是说清华的人均经费只有哈佛人均的三十分之一。从钱上的差距,大概也清楚学术上的差距了。清华的校长经常说过:也想把获得诺贝尔的大师请到清华来,可是我们出的价钱比不过别人呀。很无奈。

看看基金前六名的私立名校: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和哥伦比亚。这整个就是世界学术排名前六位的学校,这一点又可证明钱可生学问了。

大家可能会问,那四个公立大学也排在前十位,为什么学术排名没有私立大学高呢?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是四个公立大学系统,比如排在第四位的德克萨斯大学包括十多个分校,最大一个分校奥斯汀分校就有近五万学生,十多个分校共有十七万学生。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据说有二十三个分校,最厉害的一个分校就是著名的柏克利。光是柏克利分校就有三万多学生。普林斯顿大学只有七千学生,却有130亿的基金,德克萨斯大学有十七万学生,学校基金是132亿,分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明白为什么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排名远高于德克萨斯大学了。


拿美国大学的基金与其它国家的大学基金比,就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大学是世界最好的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基金为三十六亿英镑,剑桥大学的基金为四十一亿英镑,加拿大排第一的大学多伦多大学有十八亿加币的学校基金,三所大学基金资产都非常高,但是与美国前五位的大学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至于中国大学基金管理还是刚开始的事情,大概基金里就没有几个钱,就算有钱,如何管理也正在摸索之中,否则就不会老做亏本买卖了。

最近,北京大学的教授陈平原说:一流的学者不能当大学校长。他的理由是:“一个人的专业到达顶尖状态,就会有一个盲点。这种人当校长,很容易刚愎自用。过于强烈的学术背景和突出的学术成绩,很容易使人产生偏见。第一流的学者当了校长,很难对其他学科做出支持。有些人当了领导还要做学问,乱套了!”
  他以蔡元培为例补充:“蔡元培在政治、文学等多个专业都是二流或以下的,但他对每个学科都有涉猎,当校长是很合适的。”

我对陈平原教授不熟悉,但是比较赞同他的话。咱们的大学校长往往选择学术一流的科学家担任,这样的选择正好有两个错误:第一是校长最好不要选择自然科学家,而应该是社会科学家;第二校长最好不要是第一流的学者,二、三流都行,甚至政客和商人更好。我们大学的前校长就是政客,现在正在当美国的国防部部长。

李开复先生把现在美国大学的校长称为“行销商”,这个说法很形象。因为校长们的职责主要是“找钱”,然后是处理人事关系。这样的职责是商人和政客的专长,一流科学家只怕难以胜任。

私立大学校长天天是找校友、找企业,不为别的,只为“钱”。公立大学校长要到政府跑“钱”,现在也到处找校友,拉住一个校友,就希望把他的钱包掏空。

麻省理工学院的前院长麦克洛林要钱是有招数的,每次捐款宴会上他都慷慨陈词:““这笔钱对全国都将产生影响,因为它是把整个美国 的工业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上的,从而使其从根本上得以加强而用掉的。”他还透露说,某个有钱的校友承诺:别人每捐3美元,他就捐5美元。

私立大学,校友的捐赠往往是这些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耶鲁大学校长哈德利将校友会比做“扩大的耶鲁”, 每年十余万耶鲁校友中,都有一半的人向母校捐款,而且是常捐常新,屡捐不懈。如果你“不幸”成为一所美国私立名牌大学校友,那就意味着必须终身为之捐款;反过来大学也不得不更好地为学生、为校友、为国家多作贡献。

制定筹款计划,总结筹款经验,是美国大学校长的重要工作。校长们必须制定出科学严密的筹款方案,让校友明白钱如何来,去向何处,这钱要捐的开心才行。

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兹上任时表示要在五年任期募捐12.5亿美元,后来他捐到了15亿美元,被称为“募捐大师”。哈佛以前的校长陆登庭更厉害,六年内向17.5万人募捐到了26亿美元,创造美国教育史上的纪录。

从校友和企业中募捐到了钱,不能够随便用的,更不能够用没了,用亏了。因此,每一所大学都有基金管理委员会。

哈佛大学广场附近的一栋大楼内,有两百多名职员繁忙的工作着。这里就是著名的哈佛基金会。50%的哈佛校友为母校提供着捐赠,基金会每个月筹款达五千万美元。总数达289亿美元的基金如何运作,就全看这两百多位职员的水平了。

哈佛大学基金会前任首席执行官米亚在位15年,将47亿美元的基金增至260亿美元,年回报率达16%。离开哈佛后,他开设了自己的对冲基金。

米亚的继任者埃利安则将投资债券的比重由21%减少到13%,将对冲基金投资增加至17%,并将8%投入到外国股票,另外还有10%投入到木材生意。多方位的基金投资,使得哈佛牢牢占据基金榜的老大地位。

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基金会以24.7%的回报率列第一。原因就在于基金执行官布法德坚持科学分析,谨慎投资的方式。去年,麻省理工基金主要投资外国股票,另有27%投资对冲基金,仅有19%投放到美国股票。布法德指出:这样做可以避免基金受某一行业股价大幅下挫的影响。

相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大学董事会更在意于选择一位优秀的会要钱的校长,更在意于选一位优秀的基金管理者做首席执行官。因为好的校长可以拉来数亿捐款,好的基金管理者可以为学校每年挣得数亿到数十亿的庞大财富。有了这些财富,大学就可以建大楼,建先进的实验室,可以引进最优秀的学者,可以吸引天才般的学生。也许这就是世界名校之“路”,至少是世界名校之“财路”。

许多人说中国大学要成为世界名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中国大学如何追寻“钱财”之路同样不好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富的积累,相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会逐渐增加,投入到大学的经费肯定会越来越多。另外,中国的富豪也越来越多,应该会有一些富豪会将心思转到教育上,花些钱,买个“冠名权”也是不错的。至于校友捐款,中国的校友们还没有形成此类观点,以校友的名义用公家的钱捐赠者有,用自己的钱捐款的少,几乎没有。这就如同大多数美国人每周把收入的百分之十捐给教堂一样,每年有一半的校友把收入的一部分捐给母校。

我们说教育是国家兴旺的基础,不仅政府要关注,每一个人都要关注。看来美国人基本做到了,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希望能够形成国家及全民真正重教育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