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智广场舞笑傲江湖:蒋守成 的 蔡宏圣“认识负数”片段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17:20
蒋守成蔡宏圣“认识负数”片段赏析

 “认识负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我们一起来欣赏特级教师蔡宏圣上这节课的几个片段:

一、         创设熟悉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力

两辆客车,3号客车上车3人,5号客车下车3人。

师:出示       3号   3人

                   5号   3人

   老师把客车的上下人数这样表示好吗?

生:不好。这样就看不出3人是上车的还是下车的了。

师:哦,这人数是相反的两个量,谁能帮老师个忙,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区别开来。

(学生尝试解决)

生1:    3号      上3人

             5号       下3人

生2:    3号      +3人

             5号      -3人

教师让孩子们解释自己这么写的原因后,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且告诉孩子们第二种的写法正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一个简单学生熟悉的场景,由于需要区别上下车的人数,通过老师的错误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找出表示不妥的地方,学生产生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经过对这道题的探究,不仅使学生弄清了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文字把它们区分开来,更可以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把它们区别,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品质。

二、挖掘练习价值、增强学生思维力。

课结束前老师出示三个选项:海平面、楼梯、羽毛球让学生进行选择,老师将生活和数学结合编写了下面三个例题:

1.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吗?

    2.原来李叔叔在5楼,他从5楼往上2层楼记作+2层,那他从5楼下去1层,记作(    )层,这里把(    )看做了0层;现在李叔叔在2楼,如果把2楼看做0层,他往上2层,记作(    )层。同样是4楼,为什么一会儿被记作-l层,一会儿被记作+2层?

    3.比赛用的羽毛球规定了标准质量,4只羽毛球称重并和标准质量比较后,记录为:1号,-0.35克;2号,0克;3号,+0.7克;4号,-0.2克。(1)2号羽毛球真的就重0克吗?(2)几号羽毛球最重?几号羽毛球最轻?

    看似简单的练习,却不难发现蔡老师的用心良苦。匠心独具的习题设计,不仅具有层次性,更具有深刻性。

首先,从内容和形式上说。蔡老师善于将书本上的例题内容与作业练习进行有效整合,灵活处理。三道习题的呈现都伴随着清晰直观的图示,第1题是书上的例题,蔡老师在出示习题后,接着呈现了图示,学生能直观感受哪里是海平面,并且理解了这里的海平面实际上就是一个分界点,第2题、第3题都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强了知识的灵活运用。

其次,从习题的潜在价值看。我认为第2题、第3题的问题设计很巧妙。“同样是4楼,为什么一会儿被记作—1层,一会儿被记作+2层?”学生通过前面两个问题的观  察,初步了解了开始把5楼看做了0层,后来又把2楼看做0层。换句话说,以什么作为0层,那是人为规定的。但教师并没有直白地告诉学生,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因此,在思考答案时,学生进入了“愤”“悱”状态,开始有学生说:李叔叔原来在5楼,现在在2楼,所以同样是4楼,先被记作—1层,后被记作+2层。“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记法呢?”教师的追问似乎让学生毫无退路,经过讨论,学生终于道出了“因为分界点不同,而导致结果不同”,才真正明白把什么看做0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至此,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方法,绝对值、距离的含义已悄然渗人其中,学生对所谓的“相反意义的量”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同样地,第3题虽然只有两个问题,但与上面两题相比,对学生思维更具有挑战性。“2号羽毛球真的就重0克吗?”直觉告诉学生:2号球的实际质量不可能是0克,但为  什么呢?开始学生的回答是模糊的,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渐渐悟出:2号羽毛球与标准质量相比,不多也不少,所以记作0克。也就是说,2号羽毛球的质量就是标准质量。显然,以此为突破口,学生明白了1号和4号羽毛球比标准质量轻,3号羽毛球比标准质量重。那么,几号羽毛球最轻呢?这里似乎又涉及了正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大部分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1号羽毛球最轻,因为它比标准质量轻了0.35克,而4号羽毛球比标准质量轻了0.2克。

    精彩的课堂不在于形式如何新颖,内容如何丰满,而应该关注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当教师引领学生在数学思维世界里遨游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在一定意义上就可以说是有效的、深刻的、灵动的!

附:蔡宏圣的备课思考

缘由

·初步认识是不是就等同于生活层面上的肤浅认识?

·数学课堂是不是必须戴上一顶数学的帽子。数学是不是只能以这样的形式?

思索

能否从数学史中寻找数学的突破

·现在我们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最初认识负数的时候,有哪些困难?难,难在哪里?

·使用负数到接纳负数,那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那接纳负数,意味着在理性认识上要建构起哪些知识?

·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一个用正数表示,一个就用负数表示。怎样让孩子们认识到0在其中的作用?

·在历史上,数学家们在认识的提升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

数学史料有价值吗?

·2000年前,“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

·知道这样的史实,教学有多大意义?

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数学史考量

·数学的历史和数学的教育虽然都发端于数学,但那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领域。数学史不可能信步闲庭地融入数学教育,它需要教师的再创造。

·为什么古西方人比古中国、古印度人晚600多年使用负数?

·负数的认识都源于具体经验(古印度、古中国、古西方)

·生活层面上负数的使用经验累积,并没有自然地促进人类认识的提升(古西方在负根的逼迫中思考负数的意义)

·和人已有认识的沟通,才赋予了负数理性意义

实践

·激起学生引入新数的需要

·寻找合适的能承载负数意义的生活模型(温度计的价值)

·沟通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直面障碍、自我突破)

我在《认识负数》的备课中,就首先琢磨这个问题:人类在最初认识负数的时候,有哪些困难,使用负数到接纳负数,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那接纳负数,意味着在理性认识上要建构起哪些认识?实际上,教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知识的难点,当自身的认识完成跨越之后,回过头来看往往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数学史上,把负数称为“荒谬的数”“虚假的数”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当时的大数学家。比如,德国数学家斯蒂菲尔(M.Stilel,1487—1567)在《整数赞术》中称从零中减去一个大于零的数,得到的数“小于一无所有”,是“荒谬的数”。请注意,他在这里认为负数荒谬的原因是“小于一无所有”。换言之,其内在的逻辑是1表示一件物体,2表示两件物体……0表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到尽头了,而负数比。还要小。比“什么都没有”还要少,这怎么可能呢,可见构建负数的理性认识,困难之处不在于概念本身的高度抽象性,而在于如何跨越和扩展已有的认识。也就是怎么把负数和0的意义沟通起来!可见,认识负数的教学,一定要在具体经验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负数和0的关系,抓住了这一点,负数的意义才能和学生认知结构小已有的数系沟通起来,才能达到数学理解的层次。因此,关注数学史中人类认识的挫折和失败,可以据此琢磨人类认识提升所纤历的阶段,为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思维历程提供另一种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