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钢琴曲北风吹:《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0:53:55

这是近半年来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所以多做点书摘,当作第二次阅读,顺便发点感想。

 

前言

我们正在为藏书丰富的矛盾而烦恼:书籍越多,阅读品质反而变得越低。面对浩瀚书海,通常我们不是囫囵吞枣,就是只看书评。

所以如果你看我的读后感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的话,就自己去买本来读读吧。

 

第1章  分裂的自我

我所联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者往前走。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的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根本斗不过它。
  
总的来说,骑象人所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也非能紧控缰绳的马夫。骑象人是加扎尼加所称的“诠释模块”,它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大象包括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

两个人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编理由反驳对方。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有人针对道德问题争执不休时,你不妨仔细听听两边的说法,有时你会听到很让人意外的理由:其实是大象在控制缰绳,应到骑象人,是大象在决定何者对何者错,何者美何者丑。内心的感觉、直觉及当下的判断都是自动自发地即时发生,但只有骑象人能拼凑出语句,把自己反驳的理由告诉对方。

我们发了一大推声明、誓言,下了无数次的决心,但老是意外地发现自己执行的意志是那么软弱。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者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我们即是骑象人,也是大象。

 

第2章  情感风格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我们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动物界某些共同特征甚至横跨不同的物种,所以我们称之为“物种设计原理”。其中一个设计原理是,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来的强。动物对威胁以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来的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这项我们称为“负性偏差”的原则,充分反应于人类所有心理层面。一如富兰克林所言:“一点点病痛,我们就能感觉得到,而健康的活蹦乱跳,我们却毫无知觉。”

个人的情感风格是指个人的趋近系统及逃避系统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标示在你的额头上。个人平时的心情愉悦的程度有50%~80%可归咎于基因,而非生活经验。

 

第3章  互惠的本能

人类以外三类具有超强群居性的物种,其共同特征就是:以基因为导向、为了家族的生存愿意牺牲自我。群居性超强的动物进化出家族性超强的特性,家族性超强的动物则自动衍生出高度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大规模的分工。

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对方。这种策略是在双方第一回合互动时产生。在和善地对待对方之后,则是依据对方在第一回合对待你的方式来回应对方。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对应模式,让人类走出“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限制,开启我们与陌生人互助合作的契机。

“知恩图报”及“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可说是一体两面,两者缺一不可。一个知恩图报但却不会报仇的人,和容易会变成被人利用的牺牲品,而一个有仇必报但却不知感恩的人,则很快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

所有关系一开始时,都处于非常微妙的阶段,付出过多(似乎给人一种不顾一切之感)或付出太少(好像有点冷漠且拒人千里之外),都会毁掉彼此的关系。健康的关系来自平衡的施与受,尤其是适当地互送礼物、互相帮忙、互相关心、互吐心声,都是培养那个彼此关系的重要技巧。

 

第4章    自以为是

人性本自私或只要知道自己不会被发现,人有时候就是会骗人。在所有研究中,比较隐蔽的是: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事了,再真实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高速公路上超车的飙车族,还是设置集中营来杀人的纳粹,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且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处于善良动机。

一般人都采用“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的思维方式。如此便足以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有道理的”,之后所有思考便嘎然而止。要当做个讲理的人其实很容易,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帮自己找到或编出一个理由。

天真实在论:我们每个人所看到、感觉的世界就是最真实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每个人也都看得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如果别人有不同的想法,要不就是他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事实,要不就是他们被自己的利益及意识形态所蒙蔽。“天真实在论”认为每个人都会受自身意识形态及利益所影响,只有我例外。我看事情绝对是实事求是。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出自私、短视的行为,但我们内心的辩护律师则会确保自己不会把过错怪到自己身上,如此,我们就会确信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但却能很快看出别人的充满偏见、贪婪及口是心非的那一面。我们总能正确地判断出别人的动机,但自己一遇到冲突,就会开始夸大自己的善行,编出一个善(自己这一边)恶(别人那一边)大战的故事。

我们“内心的辩护律师”、“透过玫瑰色的镜子看自己”,“天真实在论”以及“邪恶至极”的迷思--以上种种心理机制共同为我们编织出我们所赖以为生的意义之网,而天使与魔鬼就在其中打得你死我活。我们内心一直不断地做出赞成以及反对的心理反应,并确信自己一直站在天使这一边。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所认为的高道德标准、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虚伪等,实在都是非常愚蠢。但是,这不只是愚蠢,而是可悲,因为人类永远也无法到到平静及和谐的境界,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就是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不要看得太认真,古印度给人类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所体验的人生是一场名叫“生老病死轮回”的游戏。古印度道德文本中的《薄伽梵歌》所讲的就是:你无法完全离开这场人生的游戏;在宇宙的运转中,你有你要扮演的角色,所以你必须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你应该依正道而行,不可依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或结果来行事。

佛陀的立场则更进一步,佛陀也主张对人生的高低起伏不用在意,但他要我们完全离开这场人生的游戏。佛教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逃离生老病死的轮回,以及无止尽的转世投胎。佛教徒对于人如何面对人世,立场虽有所分歧,但是佛教徒都一致强调人应训练自己的内心,如此心才会停止做出判断。

虚伪及乱下判断是重创人际关系的两大杀手,找出自己的过错,也是我们克服这两种恶习的关键所在。
经过不断地演化,人类的心理学会马基雅维利式的“以牙还牙”策略,而且我们内心还隐藏着虚伪、自以为是以及道德冲突等心理。了解心理的结构及运作策略,我们就能走出这种心理操纵的游戏,走出我们自己选择的游戏,只要我们能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再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再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你终于可以开始追求人生的完满之道,一个因了解接受而出现的快乐之道。


第5章    快乐

人总是朝着目标,全力以赴,以为自己达成目标时会欣喜异常。但是当成功降临时,我们其实只有感觉到一点点短暂的快乐,这时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是这样?于是我们会忍不住去贬低自己的成就,认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一场空。我们称此为“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来的快乐。莎士比亚说得好:“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快乐的”。

人的心理对变化特别敏感,但是对于绝对状况,心理的反应就会钝化。中奖者之所以开心,是因为他的财富突然间暴增许多,但几个月后,新的财富已变成他新的生活水平基准线。对此他也觉得理所当然,但他的财富已不可能再增加,更糟的是,金钱会破坏原有的人际关系。

这就是“适应原则”:人对现况的判断,是以比自己现已适应者更好或更坏的基准。“适应”其实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蕴含关键信息的是改变,不是常态。当人类认知到自己碰到极端状况时,会去适应,我们不只是习惯,还会自我校正。

研究人员研究快乐时有两大发现,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快乐程度影响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快乐影响甚微。

快乐方程式:H=S+C+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快乐基准线(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快乐起始点(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V)。积极心理学的挑战,就在于如何以科学方法找出到底是那些C及V,可将H提升到我们的快乐可能范围的高点。

希斯赞特米哈伊发现人们喜欢的活动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肉体或身体所享受到的快乐。平均而言,“用餐”为人类带来最高的快乐指数。“吃”对人类来说真的是一大享受,尤其是一群人一起大吃大喝,最是叫人快活,而且吃饭时,大家都很讨厌有人打电话来干扰,而最最煞风景的就是做爱时电话铃响。但是,人不可能一整天都沉醉在肉体欢愉中,因为人对食色的需求,很容易因饱足而生厌。不管是食或性,一旦超过一定程度,就会让人觉得恶心。
希斯赞特米哈伊最重要的发现是:很多人认为有一种状态比做爱之后吃巧克力还要令人沉醉,那就是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极具挑战性、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工作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境界之内”,希斯赞特米哈伊称这种状态为“心流体验”,一种顺畅、不须费力的行动:一旦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只要顺着感觉走就对了。

心流体验的关键在于:这是一个能让你全心投入的挑战,你也具备面对这项挑战的实力;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每进一步,你马上就的回馈,每一回合的交涉攻防,每唱对一个音,每画对一笔画,都会让你心中闪现一阵又一阵的积极感受。在“心流”的状态中,大象及骑象人彼此配合的天衣无缝。这时,大部分都是大象在运转,一路顺畅地向前奔跑,而骑象人则完全沉浸其中,搜寻问题与机会,协助大象顺利运作。

愉悦有很强的感官和情绪成分,如食物、性爱、抓背及微风轻拂等待给我们的欢愉,满足感则是我们全心投入、发挥所长,到达忘我境界的感受。满足感能让我们达到心流的沉浸状态。愉悦必须有所节制,否则就无法维持原有效果。

哲学家们之所以对感官享乐普遍秉持戒慎警惕的态度,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感官享乐的效益并不持久,感官享乐当下感觉很强烈,但是很快就会消退,但当事人事后不会因而多长智慧或变得更强。更糟的是,感官享乐会引诱人沉溺其中,让人远离对自己更有益的活动。但是满足感就不同了,满足感就会不断鞭策我们,挑战我们的极限,逼迫我们使尽全力发挥潜能。我们通常是在完成、学会某事物后,心中会感受到一份满足感。一旦及进入“心流”状态,再难的工作也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般轻松。人有一种想发挥潜力,磨练技巧,展现优点的“渴望”。

经验之所以比实物更能让人快乐,部分原因是经验带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大部分花上100美元以上的活动都是我们跟别人一起进行的活动,但是昂贵的实物消费行为往往有部分原因是出于想让人艳羡的心理。活动让我们跟别人连接起来,物质却会加大我们跟别人之间的距离。
现在你知道要怎么花钱了,不要再去跟有钱人都排场,也不要再浪费钱买炫耀性消费品了。第一步就是,减少工作量,少赚点钱,少积聚财物,“多花”时间跟家人相处,多度假,多做有益身心的活动。

选择越多,我们的期待就越高;同时,选项越多,我们越不可能挑到最好的选项。买完东西走出商店时,你会觉得自己可能选错东西,很可能因此而心生后悔,觉得自己没选的东西可能比较好。心理学家巴里。舒瓦茨称这种现象为“选择的悖论”:有了选择,反而让我们更不快乐,但是我们却很重视选择,而且处心积虑地要让自己有所选择。但是,舒瓦茨及他的同事发现,这种悖论最常出现在他们所谓的“极大化者”身上--即习惯评估所有选项的优劣,搜寻更多资讯,以求做出最佳选择者,即经济学家所谓的“追求效用极大化者”。其他人--舒瓦茨称之为“心满意足者”--比较能用轻松的态度来面对选择。这种人在找到好东西之前,也会评估各选项的利弊优劣,但是一旦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之物,他们就不再费力搜寻。心满意足者不会受选择过多所害。平均而言,追求效用最大化者最后所做的决定,会比心满意足者稍微好一些,但是他们常常不满意自己所作的决定,也比较容易沮丧、焦虑。追求效用极大化者一直喜欢跟别人比,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费的陷阱。但是,追求效用极大化者花的每一块钱所得到的快乐却比心满意足者少。

希腊及罗马时代哲学家所主张的内省与淡漠,以及佛陀所提出的冷静淡然、不费力追求的人生态度,基本上都是为了避开激情,但是没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过得生活。没错,执著会带给我们痛苦,但是执著也带给我们人生最大的快乐,而且人生每一个变化都有其价值。
佛陀、老子及其他东方贤哲发现一条让我们找到和平、平静的人生路。他们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冥想及静默来找到这条“无执”之路。我无意质疑佛教在现代世界的价值适宜与否,不过,我想进一步延伸这套快乐假设--成为阴阳方程式:快乐来自内心,快乐也来自外在。佛陀不断地、温和地提醒我们“阴”这内省功夫的重要性。但是我相信,西方所追求的行动、奋斗及激情的执念,并非如佛陀所言那般错误。我们所需要的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找出明确的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