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之:上海散步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3:38:15

2005年12月08日徐家汇散步


徐家汇是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地名,可以泛指北到广元路,东到宛平路,南到南丹路或斜土路的地段。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晚明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地处肇嘉浜与法华泾两水回合处,故得名「徐家汇」。


肇嘉浜


徐家汇原是明代中国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家族墓地所在的村庄。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建成包括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和圣衣会),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男子中学,女子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形成一大片教会区。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2省。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圣依纳爵座堂,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教堂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现在看见的哥德式大教堂则建于1906年—1910年,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教堂钟楼高50多米,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教会养大的大批孤儿,长大后许多定居在南侧的土山湾,因而徐家汇一带的人口也逐渐增加,形成集镇。1897年,盛宣怀在徐家汇集镇的北侧,开办了著名的南洋公学,即后来的交通大学。天主教徒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大学和天主教震旦大学的初期校址,也都在徐家汇。
1860年代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英法2租界分别修筑了通往徐家汇的越界筑路,后来命名为海格路和徐家汇路,即今天的华山路和肇嘉?路。1908年,正在大教堂修筑期间,法国商人开通从上海法租界经过宝昌路(几年后改名霞飞路)和姚主教路(天平路)直抵徐家汇的有轨电车线路。1914年,上海法租界大扩展,西面的界限一直到徐家汇的东侧。新扩展的法新租界地区不久建成上海主要的高级住宅区,又新开辟了一条直通徐家汇的景色优美的林荫大道贝当路。教会区仍属于华界。两者之间形成重要的交通枢纽。店铺也逐渐增多。


虹漕南路江安路-南浦大桥公交车(43路) 。是个品牌路线了 一直会座这辆车子 以前有双层的巴士 不用担心没有位子座 喜欢坐在第二层最前面的位子 视野很好 。 现在都换成标准的空调车子 再也没有那种回忆了。


西亚宾馆、鸭王、玻璃球为美罗城


天钥桥路20号西亚宾馆2楼(近肇家浜路)鸭王:他家的烤鸭有“三种片法”,鸭皮、鸭肉、鸭皮带肉,剩下大半只鸭子可以“打包”或“煮汤”。烤鸭“皮脆肉嫩”、“油光适中”,蘸料“符合上海人的口味”;鸭汤足够“鲜美”。其他以鸭子为原料的“特色”菜也“值得一尝”。店堂装修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国风”,红色的基调和服务生穿的唐装都让人觉得蛮“喜庆”的。
徐汇区肇嘉浜路1111号(近漕溪北路)美罗城:“标准的碰头地点”,“哈醒目”的“巨型玻璃球体”矗立在徐家汇商业中心真是“超级有标志性”。里头有吃的,有逛的,能唱歌,能打电动,能看电影,干什么都“方便”。交通也是“四通八达”,每到周末就一个字,“挤”!特别是吃饭的地儿,家家都要“排队”。

鸭王


肇嘉浜路西端,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右:虹桥路;左:漕溪北路。


徐汇区漕溪北路8号东方商厦:“百联”旗下的“知名企业”,“长辈”们喜欢的地方。化妆品、服饰、金银珠宝等样样都有,不少都是“国际”品牌,价格偏“贵”,很多都是买来“送礼”的。环境“不错”,“人不是很多”,逛起来蛮“舒服”的。
虹桥路1号(华山路口)港汇广场:坐落在“徐家汇的黄金地段”。购物环境“没得说”,面积“大”,布局“非常清晰”,不会“逛到头晕”——B1有超市、运动城,还有零食店;1~4楼是各品牌专柜及专卖店,定价“比较高端”;逛累了可以上5、6楼“吃吃东西”,再“到新华书店兜一圈”,“惬意得很”。


沿虹桥路而行


港汇广场


漕溪北路东方商厦


东方商厦前紫色圣诞树


沿虹桥路向西而行。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的实业公寓。(虹桥路18弄)


弘基休闲广场。 有"战略高手网吧",环境和机器都属1流,包间相互隔开,保密性很好,饮料和冷饮也不错,可以做为约会,休闲,办公场所,专门打游戏还是算了- -


上海市徐汇中学


徐汇中学,创办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江南地区洪水泛滥,来徐家汇的难童很多,徐家汇本地居民无力食养,便将难童送至徐家汇天主教堂,请求徐家汇司铎设法收容并施教育。教士们见他们俊秀可教,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的晁德莅慨然允诺,即拨茅屋数间,以充教室。1850年,生徒增至31人,且均优秀可教,故一改临时收容为有组织的教导,成立学校,取名徐汇公学,由此形成了徐汇公学的雏形。清光绪四年(1878年),因时局稳定,学生激增,旧校舍不敷应用,决定建三层大厦一所,后加高一层,即今之老校舍(已于1991年改建为尚学楼)。接着,又建西校舍二层(已于1991年改建为重德楼),上层为教员宿舍,下层为教室。1905年,学校为提倡体育,又新辟运动场,即今之大操场。1904年2月,学校因教外学生急增,故设上、中、下三院,实行分院管理。上院、下院授内生,中院课教外生。上院生有宗教活动,修养身心;教外生亦组织讲学会,后改“规勉社”。学校因而实行分层次的宗教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学生毕业后,送震旦学院或外洋大学进修深造。
  徐汇公学因奉耶稣会祖圣依纳爵为主保,故亦称依纳爵公学。这是法国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最早的教会学校。历年主持校务的,大多为法意两国的神父,学校的内部组织及其管理方法,除具有耶稣会学校的风格外,还带有浓厚的法意两国教育制度的色彩,这是与当时国内学校不同的。徐汇公学使用耶稣会公学章程,学校专收男生,为寄宿制男子学校。
  1931年,教会向中国政府教育部门办理立案,易名徐汇中学。1949年上海解放后,实行学校教育和宗教分离的政策,并取消分院制。1953年6月改为市立,并开始招收女生。现校址为虹桥路68号。


虹桥路211-213号交通大宇徐家汇客运站


文定路,文定者徐光启之别名也。东方哈曼顿



东方哈曼顿门口。警卫的工资也就1500元左右吧

                           东方哈曼顿平米24000元至248000元了


茶色建筑还没完工呢


文定路。前方南丹路向左而行


南丹路17号徐光启纪念馆


纪念馆由照壁、碑廊、厢房、厅堂等部分组成,分为四大陈列∶徐光启平生、《农政全书》与《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与《徐氏庖言》以及徐光启与上海。展示了徐光启画像、家书手稿、农业试验“手札”、明刻本《农政全书》、清刻本《几何原本》、最早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以及现藏美国旧金山大学的上海土山湾画馆所作之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四幅人物水彩画等一大批珍贵资料。


光启公园 :老牌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面积很小 里面还有个纪念馆 不过进去是要花银子滴 正中间有徐光启的雕像 整体上公园是免费的 这里也算是徐家汇商圈闹市区的一个悠闲之地吧


徐光启墓前的太极拳


对比徐家汇公园,襄阳公园,这个公园知名度肯定低,所以很安静。


光启公园东侧的斯波特大酒店(南丹路15号)


人家说的,这里是很正宗的意大利餐厅,装潢很有味道,情调给人很舒适的感觉。服务业不错。很喜欢鹅肝和红酒。提拉米苏很赞很赞,每次去这道甜点是固定的结束章。名字一度从“丽莎王”变成了“提拉米苏王”。想念饭搭子。贵就一个字。。。哎~经济危机啊。。。


斯波特大酒店23层楼顶看光启公园


战战兢兢


有「JVC」广告的是气象大楼、右斜方向是建国宾馆


西面的东方哈曼顿


徐进中学,徐家汇天主堂


东侧:漕溪北路、白色建筑为圣母院


下楼、沿南丹路向东而行


漕溪北路、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1号出口


漕溪北路向北


徐家汇天主堂


位于“徐家汇商业区旁边”,这里却“没有喧嚣和嘈杂”。教堂是“华丽丽的哥特式建筑”,“大气的”红色外墙,“彩绘的”玻璃镶嵌,“漂亮的”小广场,“一大排、一大排”的椅子,整体感觉“神圣而庄严”。开放日“参观免费”,还有义工“在那里做讲解”。听“清澈的童音回荡在古老教堂的穹顶”,“钟声响起”的霎那,一切烦恼都“随之飘远”。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56号,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 “文革"时期,徐家汇天主堂遭严重破坏,连巳拆下十字架的两个尖顶和大管风琴也不能幸免,教堂被用作仓库,宗教活动中断。1978年后恢复,1980年重修,1982年圣诞节,修复尖顶十字架,重现大教堂哥特式风貌。 交通∶公交车42、72、15、43、126、地铁一号线等


沿漕溪北路继而向家汇中心部而行


漕溪北路201号(近南丹路)圣母院,现为"上海老站"。


又一个以“怀旧”为主题的本帮菜馆。“复古”的走廊、“木头地板”、“老式”的吊灯、“盘旋而上”的楼梯……满眼都是“老上海的点点滴滴”,“美丽”却“不张扬”。最有名的还是花园里停驻的两节“慈禧与宋庆龄的专列”,在里头用餐,“别有一番”滋味。相比之下,出品的上海菜就没有环境那么出挑了。价格“不菲”。


东方商厦   


港汇广场


港汇广场地下,投币式自动存放柜


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港汇广场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