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硬度单位是什么:美术鉴赏的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5:19:24
题目可以是中西美术鉴赏对比             开卷睹盛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摘要】中国绘画发展到宋代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出现了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描绘对象转向下层生活的普通人群。张择端的《清
明上河图》是这一时期的产生的艺术杰作,以叙事的手法,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长卷的方式呈现给观者。其内容之复杂,技巧之精湛,
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关键词】风俗画;虹桥;艺术价值;社会价值
中国历史进入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连年的征战局面,社会逐步
走向稳定,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和手工
业的空前繁荣,形成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于是表现市民生活题材的文、
艺作品也应运而生,社会生活画也因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规模
的扩展和经济的繁荣持续的发展,一部分画家逐渐走出画室,融入现
实生活。随后就出现了一种取材于市民生活的“风俗画”,主要反映当
时身处下层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如商人、小手工业者,还有妇女和儿
童,这些普通的人物形象不断的出现在画家的笔端,也提高了他们的
艺术兴趣,成为他们乐于表现的题材和重点描绘的对象,由于对生活
实际体验的增强,所以在表现上得心应手,真实生动,这在以往的人物
画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尤其是宋徽宗时期建立了翰林图画院,把五代时期散落的各地著
名的画家逐渐集中起来,形成了庞大的画家阵容,有一套完整的绘画
制度和适合统治者趣味的艺术风格。这更有利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
展,乃至于达到鼎盛时期。
北宋晚期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风俗画”的宏篇巨
制,它就象一部纪实片,向观者详细真实地讲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
的时代风貌,该作品内容复杂,场景开阔,人物众多,是一幅不可多得
的艺术珍品,也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绘画作品,还是历朝历代被临
摹最多的一幅作品,如明代画家仇英曾仿画过。该画堪称中国美术史
上的稀世神品,是历朝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
张择端,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晚期著名画
家,主要活动在宋徽宗时代。史书上说,他自幼好学,曾游学于京师,后
因画艺出众,才华横溢,被宋徽宗赵佶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
择端绘画北宋京都的繁华盛景。张择端请旨到郊外作画,这样可以安
心创作。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北宋京都的繁华盛景,竟是在东京都城郊
外的偏僻农舍里创作完成的。当张择端呕心沥血完成此作品,并将画
好的长卷呈给宋徽宗御览时,徽宗大喜过望,连连夸赞,爱不释手。从
此,《清明上河图》被宋徽宗赵佶收入皇宫内府。历史上确切记载张择
端传世作品也只有一件,那就是《清明上河图》,但仅此一件,足可光照
千秋。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表现了北
宋宣和年间,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色。这幅作品
内容极其丰富,技巧高超。画中人物超过550人,船只20余艘,车、轿
20余乘,房屋店铺,嶙次栉比,人马喧闹,充分反映了宋代京城水陆两
运繁忙和商业兴盛的景象,是北宋汴京社会风俗的全面反映,众多的
人群,丰富的场景,自然逼真,它不是一般的表面热闹场面的记录,而
是以各个阶层的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深刻地把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动
态和人民生活状况展示出来,是一幅有着高度的历史性、真实性的艺
术作品,是一部前无古人的宏伟史诗。
《清明上河图》在历史上也数次历经劫难,最后一次是1945年8
月19日,末代皇帝溥仪在沈阳机场乘飞机准备逃往日本,飞机起飞后
被苏联红军迫降,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
苏联红军截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卷,从此该画下落不明。直到
1950年,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在负责整理鉴定解放战争收
缴来得大量书画珍品时发现了《清明上河图》,后经鉴定就是张择端的
真迹,使得这一遗失多年的国宝重见天日,再次入藏北京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越传统题材
传统的人物风俗画题材,多表现帝王将相,神仙佛道,达官贵妇的
日常起居,而张择端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特别是下层人,
这源于画家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关照,对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状态的深
入了解和感受。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平凡小事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在《清明上河图》中,不仅仅表现了
士、农、工、商、僧、道、医、卜、官吏、妇孺、车夫、船夫等形形色色众多的
人物面貌,人数多达550人左右,仅从人数上就足可以与四大名著作
个比较。而且安排上疏密有致,聚散有理,同时还表现了他们的各种活
动,真可谓洋洋大观,生活百态。
2.人物刻画神形兼备
《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始终是整个画面的核心,画家巧妙地将各种
人物安排在生活背景中,唇齿相依,自然和谐。随着画面的不断展开,
人物位置的安排也恰如其分。整幅画卷真实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体态
形貌,数百个人物,不同行业,年龄,性格,活动,人物虽高不过寸,但须
眉毕现,栩栩如生,并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或紧
张,或闲适,或冷漠,或焦虑等,作者生动逼真的刻画与描绘可以说入
木三分,达到了极至。如虹桥上看热闹的人群在表情刻画上传神生动,
姿态不一:有的静心观望,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大声吆喝,有的担心焦
虑,还有的高喊助威;桥下面来往船只更是热闹非凡,一条大船正从在
激流中通过桥洞,船夫20多人,动态各异,有人在放倒桅杆,有人在船
舷用力撑篙,有人在舱顶用竿抵住桥洞,还有人从桥上扔下绳索,以避
免船过桥洞时碰橦对方,发生意外,酿成大错,桥上观看的人也表情紧
张,画面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热心关注和参与这场搏斗的人们,人物刻
画生动细腻,表现出他们的互帮互助,我们通过画面似乎听到了船工
的呼喊声和喧闹声。
3.高度的艺术真实性
这幅作品为我们留下了社会的、历史的真实画卷,是现实主义的
伟大杰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画家通过自己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
研究,分析和揣摩宋都汴梁的社会生活,了解汴梁城内外的各行各业、
各色人物的身份、年龄和穿着打扮,客观真实、精细准确地再现了“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画面开首处在嫩柳初绿的乡间小道上,一行
人扫墓归来,街口遇到了同去扫墓的夫妻俩,丈夫头缠柳枝,赶着一头
母驴,妻子则身披斗篷骑在公驴背上。由于那头母驴发情拼命挣脱主
人手牵的缰绳而狂奔向公驴,主人一时没有防备而乱了手脚,惊恐万
分。等他冷静下来以后,一手用力扯着缰绳,一手则慌忙地保护小驴躲
避,而那只公驴竟发狂把背上的女主人掀翻倒地,丈夫见妻子危险便
惊慌的向四周求救。刻画的极为生动朴实,没有丝毫造作。还有如画面
所出现的宋代宣和年间汴京街道上的店铺,无论是酒楼饭店,还是当
铺旅馆等等,都与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完全相符合。而画
面出现的虹桥,则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因其外形结构新
颖独特,宛如飞虹而称之为“虹桥”。该桥是古代木拱桥的典型代表,完全以木梁相接而成,虽然通体没有
一根支柱,却坚固、实用、美观,而“巨木虚架”又解决了急流冲倒桥柱
和大船过桥难的问题,从工程学来讲非常符合科学原理。虹桥外型独
特,朴实美观,是古代建造师们的智慧结晶。据桥梁专家研究,艺术家
真实地表现了桥梁的结构和比例,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建筑学资料。
4.全景式的构图
当我们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应当清楚的感觉到,中国画与西方
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打一个比方,画家像一个导游,而看画的人,像
一个游客。西方的导游,可以原地不动,看到什么,就给游客介绍什么。
这是在西方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焦点透视”。中国的画家与西方的画家
不同,采取全景式构图,象是在飞机上俯瞰大地,边走边看,走到哪里,
就讲到那里,空间跨度可以无限延展。中国画的这种表现方式叫做“散
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在构图上巧妙灵活地运用了这种传统的透视
原理,表现了繁多而连续的场景内容,或是远望,或是近观,画家的视
角似乎总在流动变化,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论视角如何变换,整个
画面却有一种气韵贯穿其中,浑然一体,丝毫不显得呆板和突兀。张择
端在这幅画巨作中将“散点透视法”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展示了他惊
人的艺术才华和艺术表现力。
《清明上河图》气势宏大,包罗万象,观为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鲜
活的北宋京城的全貌,无论从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是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的出现为中国古代美术史抹上了最辉煌的
一笔。
最佳答案 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 人们过分地喜爱她。无止境地探讨她那难以觉察的、转瞬即逝然而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人们惊叹:列奥纳多,惟有列奥纳多,上帝一样的智慧,才能采集那么多美的元素,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既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多少年了,无数醉心绘事的人,都为这一重矛盾所困扰。 这是一个神话,它与达·芬奇无关,完全是后人制造的。神话像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最终连神话的制造者也被吞没。如今,蒙娜丽莎坐在卢浮宫一处显要的位置,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每天以我们熟知的、神秘而永恒的微笑迎候数以万计的来访者。这些朝圣般的观众心中装着各式疑问,他们渴望通过这一张温柔娴静的脸庞读出答案,然而离开时却将更多的问题带走。问题是五花八门,许多与蒙娜丽莎并无关系。有人会问:蒙娜丽莎究竟是画中人的名字,还是微笑的别称?画中人究竟是银行家乔.贡多的妻子,还是伊萨贝尔王妃?此画确有真人模特,还是凭想象画成?画中人物没有眉毛,这是当年佛罗伦萨的审美时尚,还是像某人所说,其人正在怀孕,是妊娠反应?画中人是否刚经历流产的伤痛,所穿衣裳是丧服?蒙娜丽莎那令人迷惑的表情真的是微笑吗?难道不是面部麻痹症造成?蒙娜丽莎到底是男是女?其原型是否就是达.芬奇本人?问题越问越离奇,距离画本身越来越遥远,不仅无助于解读该画,反而将人不断引向迷途。 其实,有些问题已经构成了对《蒙娜丽莎》的亵渎,只是提问者尚未觉察。蒙娜丽莎是男是女,这还用得着问吗?任何一个对性别有感知的人都不该对此产生疑问,可是有人偏要提出如此荒唐的问题。有人说蒙娜丽莎给人的感觉是中性的,至少她不会给人产生性的诱惑。试问,难道惟有性感才能构成女性美吗?如此,一幅肖像画与一幅色情照片又有多大区别?无疑,蒙娜丽莎是美的,她的美充分体现在人性美上,而不局限于女性特征;或者说,她的美已经超越了性别阻隔,但这并不等于连性别都分辩不出。对于显而易见的事实还要发出荒唐的疑问,若不是别有用心也是无聊之极了。面对一幅分明令人愉悦的肖像却偏要说甚么面部麻痹症,这简直令人愤慨。蒙娜丽莎表情是僵化的吗?瞬间的表情被定格就说成僵化,那真是荒唐透顶。微笑是难以描述的,专注中不自觉的微笑,友善的微笑,欣慰的微笑,或是略带嘲讽的微笑,那是每个人不同情绪下的感受,但笑意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有人感到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因而断定此画不是以真人为模特,而是完全凭想象画成,这种论断也纯属多余。人们惊叹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画中人由面部五官到双手,再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包括衣着穿戴,每一处都那么真实可感,几乎伸手可及,这是凭空想象无法完成的。倘若没有真实人物作参照,达.芬奇纵然有天大的才气也不可能画得如此生动细腻。有人要问,画中人的眼神、她的笑意是那么遥远和不辩深意,那是其人所独有的吗?为什么今人就摹仿不出?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好解答。每一个了解绘画的人都懂得,肖像画并不等同于人物原型。一幅好的肖像画首先要体现作者与表现对象间的互动;画家将自己的智慧、情感、人生理念、精神渴求等等都融铸进了画中人物,这样观众从画面上读到的肯定比真实人物要丰富的多。我们了解了达.芬奇的生平,认识了他在诸多领域的非凡造诣之后,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既如此,那么画中人究竟是谁的妻子、叫什么名字就不重要了,她是达·芬奇全部艺术才情的汇聚,也是他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不是任何人的妻子,她是一个超乎常规限定的完美人性。我们可以理解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的精神肖像,但要说是以他本人为模特就显得太庸俗化了。有人通过电脑技术将达.芬奇的自画像与蒙娜丽莎作以对照,发现两者的基本结构惊人地相似,于是断定该画是以他本人为模特。其实这是吹毛求疵。相似不等于吻合,当然完全吻合是不可能的,正如画中人与真实人物也非完全相同;然而不同的人总有相似之处,并且相似性是主要的,差异却是微小的;更何况每一个画家描绘他人时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形象带进画面,因为画家对自己最熟悉;这点想来达.芬奇也不会例外。说到这些,其余的问题也就无须解释了。如果我们多读一些画,多接触一些画家,那么不着边际的问题就不会提出来了。 驳斥了上述一些问题,不是说围绕《蒙娜丽莎》的研究都是无意义。作为世界美术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一件作品,必然会有无尽的问题为后人探讨。对于《蒙娜丽莎》人们过分熟悉,很难再产生新鲜感;然而醉心于此画的人,却是每看必有新得,各中奥妙怕是只可意会了。《蒙娜丽莎》不但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简直是法国人的骄傲。当年《蒙娜丽莎》曾经失窃,千万人为之痛不欲生,政府则把当日定为“国难日”;而当它失而复得时,则举国欢腾,其盛况不啻于国家重获新生。法国人莫非忘记了,《蒙娜丽莎》本不该属于他们。在蒙娜丽莎的故乡意大利,拥有无法估量的艺术宝藏;却不曾拥有《蒙娜丽莎》,不能不说是巨大遗憾。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幅画,不要说艺术界,单就政界要员对她的迷恋就令人诧异: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每当心绪烦躁时,必驱车前往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出来后便满面春风,原先的烦恼荡然无存;而蓬皮杜总统则公开承认无法克制对《蒙娜丽莎》的心驰神往之情。世纪伟人邱吉尔可谓是曾经沧海了,可他晚年有幸亲抚《蒙娜丽莎》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亦对《蒙娜丽莎》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幅赝品。看到这些事实,我们会产生疑问:一幅不大的肖像画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或是震慑力,难道不是有一种神秘的无形力量在驱动么? 有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我们先从《蒙娜丽莎》自身来认识。举世公认的真迹现藏卢浮宫,那是流传有序的。当年达.芬奇迁居法国,身边就带着这幅画;达.芬奇死后,《蒙娜丽莎》即为法国王室所拥有;卢浮宫建成后,此画就被永久收藏。然而,人们不解,现今看到的《蒙娜丽莎》与当初描述的不尽相同。莫非已经过他人做手脚了?的确,我们今天看到的画与当年达.芬奇初画的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据说,当年拿破仑得到《蒙娜丽莎》,为了将它装进现成的镜框,裁去了画面左右各三厘米;原先的画上两侧有石柱,现在看不到了,只能看见一点柱础。按说拿破仑给此画造成了极大破坏,可我们今天却不会这么认为。在今人看来,《蒙娜丽莎》的构图是完美无缺的,人物身后的风景拓展了画面空间,又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也极为突出;相反,两侧增加了立柱反倒觉得构图沉闷,视野欠开阔,人物形象也失去了单纯。拿破仑戎马一生,未曾对艺术有过特殊的关注,却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显著的一笔,真是不可思议。看来神圣也不见得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蒙娜丽莎》是棕褐色调,略带些青绿色相,色彩简洁而沉静,朴素而凝重。我们以为画向来如此,其实不然。据达.芬奇同时代人对此画的描述,当时的画是色彩鲜艳,调子明快的,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呢?当年法王得到了《蒙娜丽莎》,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在表面涂了过多的光油;历经数百年光阴,光油变成了暗褐色,像我们目前看到的色彩;画表面已经开裂,形成了蛛网般的细密纹理。保存状况不佳,那是令人惋惜的;然而,我们宁愿承认当今的《蒙娜丽莎》。单纯浑厚的色调与人物沉静内敛的精神气质相得益彰;深暗的衣饰、迷蒙的背景将人物脸庞及双手衬托得响亮动人;而均匀的裂纹则给人物增添了神秘气息,让我们欣赏她时带上更多的崇敬与神往。有人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除去表面油垢,恢复原先明丽的色彩;只是担心技术不过关,怕损伤画面。其实,倘若真的修复了,我们反倒会觉得陌生以至难以接受。 临摹名画是一种喜爱的表现,《蒙娜丽莎》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临本。且不说今人的临摹,仅在达.芬奇时代就有好几个版本的《蒙娜丽莎》,那多半是达.芬奇的学生或助手临的。有几幅技巧拙劣,放在原作跟前不堪入目,不过其中也不乏佳作。在美国新泽西州也有一幅《蒙娜丽莎》,和卢浮宫的原作极为相似,只是构图略大一些,露出左右两侧的石柱(原作构图本来如此)。画上的蒙娜丽莎秀丽、清纯,更具人间气息。专门研究《蒙娜丽莎》的学者雷特认为这幅也是达.芬奇所作,而且是最初作品,该作表现出了人物的青春魅力;而收藏于卢浮宫那幅大约作于1513年。达.芬奇到了晚年技艺愈加炉火纯青,但多年过去,蒙娜丽莎已不再年轻,而多了些许成熟与深沉。这种说法颇耐人寻味,但毕竟只是推测,难以得到证实。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意见,反对者认为:达.芬奇一生中创作的绘画屈指可数,他从未重复过自己的作品。不过,这种论断也缺乏说服力,达.芬奇本人就曾经画过两幅同样的《岩间圣母》 。既如此,那么他留下两幅《蒙娜丽莎》也非绝对不可能。据称达.芬奇画《蒙娜丽莎》前后耗费了四年时间或更久,那他在这其间画过一幅或多幅变体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真伪鉴定会有专人去考据,而我们将新泽西州的《蒙娜丽莎》与卢浮宫的原作放在一起欣赏是别有趣味的。两幅画看去几乎一模一样,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者风格截然不同。新泽西的蒙娜丽莎看去更活泼些,娴静温柔中透出靓丽与清新;人物动态是平静自然的,毫无刻意临摹的那种拘谨与呆板;背景色彩反差较大,不似原作那般含蓄沉稳,却与该画的气氛极为协调。无疑,这是一幅佳作,但与原作相比就显得单薄了。当我们面对《蒙娜丽莎》原作时,不会有惊艳之感;那不是一位绝代佳人,似乎也不大年轻。蒙娜丽莎的手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手。 但是,我们会长久端详着画面,不忍转移视线。我们首先会被那绝妙的光影效果所折服,层层退晕呈现出丰富的空间以及逼真的质感,无界线的形体转折及色彩变化,比同时代人领先了几个世纪。真正让人惊叹的还不是技巧,那时隐时现的神秘微笑才令人销魂。那笑容太浅淡了,离得再近也看不真切;然而,只要你看到画,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到微笑的存在。微笑不仅体现在翘起的嘴角,而是遍及脸上每一部分肌肤,甚至画面的各个角落,以至观者在欣赏蒙娜丽莎的同时,内心也装满了微笑。面对真迹的感受是别处无法取代的,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注定会被永久保存。 《蒙娜丽莎》就这样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几个世纪过去了,蒙娜丽莎几乎成了一项法则,为无数艺术家所遵循。然而在艺术界,有了法则的设立者,就会有颠覆者。20世纪是艺术走向自由与多元的世纪,许多原本神圣的法则都发生了动摇。且看《蒙娜丽莎》近一个世纪的遭遇:先是杜桑用铅笔在她那美丽的脸上画上小胡子和山羊须,并题上L.H.O.O.Q字母;而后摄影师哈尔斯曼将蒙娜丽莎的脸庞换成了达利那怪异的面容:鼓瞪的双目,翘过眉毛的胡子,青筋突起的手中塞满钱币;再是南美画家博特罗将蒙娜丽莎画得肥胖无比,脸部像是充气球几乎占满画面而手却小得几乎看不见。此后衍化风盛行,各式各样的“蒙娜丽莎”纷纷出笼。裁剪了的蒙娜丽莎、肢解了的蒙娜丽莎、污损的蒙娜丽莎甚至烧毁的蒙娜丽莎都成了独立的艺术创造;还有人将蒙娜丽莎置换成动物头像,让人哭笑不得。随着衍化的普及,具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看中了《蒙娜丽莎》的商业价值,于是蒙娜丽莎摇身一变,成了商品推销员。来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商品经“蒙娜丽莎”之手而身价倍增。蒙娜丽莎或握鼠标,或持饮料,或叼烟卷,或着泳装,或披婚纱,形象千奇百怪。无论人们赞叹其想象独特,还是因其歪曲名画而不齿,广告却因此为人注目,商家借此达到了促销的目的。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喜爱装扮蒙娜丽莎,有的国家还举办“蒙娜丽莎模仿大赛”,获奖的女士总是无比荣幸。正因有了此类活动,某些男士也产生了装扮蒙娜丽莎的念头,有人还真的实践了,男士扮演的“蒙娜丽莎”让人看了实在是忍俊不禁。 关于《蒙娜丽莎》还有一个传说。公元前817年,古埃及有一个叫哈歌布苏的女祭祀,非常美丽,可以预测未来。她为了给法老祈福并获得永生,她自愿被做成木乃伊,葬在胡夫金字塔的石棺中。2003年,考古队开启了她的石棺,可里面什么也没有!他们还发现,墓室墙上的古老文字,是女祭祀给自己留下的预言:她在300年后会复活,然后会有一个来自芬奇镇的画家莱昂纳多把她的微笑画下来,难道这正是达·芬奇画中的蒙娜丽莎?!这种说法很离奇,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真相会让我们释怀。 这都是近些年的事情。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文化快餐统治的世界里,再神圣的经典也摆脱不了被解构的命运。对此我们很难做出评判,也许我们会为设计家天才的创意而赞赏有加,或因玩世者亵渎神圣而愤慨不已;然而,这都是确实的存在,我们除了承认别无他途。几百年来,《蒙娜丽莎》受到太多的赞誉,超出了它自身的承载力;当人们对它的推崇达到了饱和,不再有更新的创意时,歪曲、嘲弄和揶揄就应运而生。而正本清源,又有专门研究和品评《蒙娜丽莎》的文章或专著不断问世,包括各种推断与猜测;就这样,一幅画成了一门学科,许多人愿意耗费毕生的精力。未来的科学研究也许会为我们解答许多关于此画的疑问,然而神秘一旦消失,一切便如同猜破的哑谜般索然乏味。毕竟,《蒙娜丽莎》是一幅画,一幅美丽的肖像,我们带着虔诚,也带着无需解答的疑问去欣赏她,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