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力量 第四季百度云:防范融资骗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13:21
揭穿融资骗局
   “高科技”、“融资”等时髦用语成为新型合同诈骗案件的关键词。据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李凯分析,这些案件中的犯罪分子不再满足于仅仅以购销货物或出租房屋等方式行骗,而是采用假融资、假投资,免费赠送机器设备,收取加盟费等方式行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是市场主体进行交往的主要形式,合同纠纷在增多,利用合同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在增多。不履行合同必定无法经营,履行合同又可能受骗,如何防止合同诈骗成为各个市场主体面临的一道难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合同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以“融资”、“高科技转让”等为名进行诈骗的案件日益增多。  空壳公司套牢中小企业  张红彬、李文庆和聂丙如三人都是河北省涿州市人。2005年5月,三人在北京市海淀区通过一家注册代理公司注册了“北京中港汇通投资有限公司”,虚构注册资本1000万元。三人在一家高档写字楼租用了一处办公房,以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为名,向这些企业收取手续费,短短三个月间就骗取了13家公司的86万余元现金。在合同接近履行期的时候,三人退掉了办公房,转移到北京市丰台区继续用同样的手法行骗,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收获”了5家公司的17万元手续费。2005年10月12日,张红彬和李文庆继续行骗时被抓获,2006年1月14日,逃往湖南省岳阳市的聂丙如也被抓获。今年1月12日,三人因合同诈骗罪被法院判处十一年至十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技术转让”实为虚假宣传  沈连发、郑某和孙某(两人立案在逃)三人都是湖北省安陆市人。2002年1月,沈连发听一老乡说,在北京“做信息”能挣钱。沈连发明白,所谓“做信息”就是发布虚假广告开展“技术转让”,通过收取加盟费的方式实施诈骗。2002年2月沈连发找到老乡郑某和孙某等人,一起到北京市海淀区注册了“北京中经益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几个人先后从北京和河北的相关厂家以800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80台塑料颗粒机,然后在某国家级电视台和报刊以及辽宁、湖南等多家省级有线电视台连续进行广告宣传,吹嘘这种机器可以将废旧塑料进行再生产,并允诺回收由这种机器制造出来的塑料产品。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7名受害者通过电视广告找到了沈连发等人签订加盟协定。沈连发等人将机器以每台1.2万元的价格卖出,每台还收取8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加盟费。2002年8月,沈连发等人瓜分了55万余元的赃款后,各奔东西。2005年12月,沈连发、郑某和孙某等三人被抓获。2006年12月9日,沈连发因合同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组织严密 “舍得”投入  “高科技”、“融资”等时髦用语成为新型合同诈骗案件的关键词。据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李凯分析,这些案件中的犯罪分子不再满足于仅仅以购销货物或出租房屋等方式行骗,而是采用假融资、假投资,免费赠送机器设备,收取加盟费等方式行骗。且犯罪行为不再以骗取一人或几人财物为满足,而通常采取在各个地区流窜行骗的方式逃避查处。此外,参与“融资”犯罪行为的人员并非临时拼凑,而是相互间具有亲友等较为密切的身份关系,犯罪行为人之间通常以部门形式进行分工。在新型合同诈骗案中,犯罪行为人往往先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自我包装,以骗取被害人信任,而后再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捞回自己的犯罪成本。  骗子何以得逞  揭开了“骗术”的窗户纸,其实骗子的手法也并不高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纸合同成为掩盖骗子长期诈骗的“法宝”呢?  李凯告诉记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许多受害者法治观念淡薄,在经济活动中受骗后,不是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而是自认倒霉让骗子逍遥法外。其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迫于生存压力而疏于防范,急于做成业务,对于可能发生的合同诈骗犯罪存在侥幸心理。  此外,办案检察官发现,在“融资”型合同诈骗案中,被骗者多为个体经营者和小型企业主,这些被害人由于经营规模过小,经济实力有限,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融资,而只能够到社会上融资,从而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机会。而在转让技术型合同诈骗案中的被害人均是急于致富脱贫的社会无业人员,甚至有很多人是举债来购买致富技术的。  预防合同诈骗有招术  那么,如何让骗子们的骗术完全暴露于阳光之下呢?检察官认为,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调查就能避免被骗。  对此,李凯建议,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司法机关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  此外,有关监管部门今后应当加大对广告经营者的责任追究,以此来督促他们真正履行好审查义务。应当加大对出租写字楼的监管力度,对写字楼中的出租情况应当建立备案制度,及时掌握承租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活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加以处理,力求不给犯罪分子存在的空间。  一融资骗局被揭穿
2007-05-08 10:45  经济半小时播出了关于一公司打着联合国旗号融资骗局最终被揭穿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   最近几年,一家叫联工发国际集团的公司一直打着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旗号,活跃在国内,信誓旦旦地说可以给企业招来项目,给地方拉来投资。结果,在全国骗了二十多家大公司,金额达到了近千万元。   一、联工发光环   2000年8月14日,一家号称有联合国背景的公司――联工发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已经把业务触角伸向了内蒙、新疆、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四川、广东、福建等全国十多个省市。而联工发国际集团下属的公司更是多达十几家,包括联工发国际投资公司、国际担保公司、国际评估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多家国际号的公司。   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的画册上展示的其令人炫目的辉煌业绩吧:短短三年的时间,成功地为国内诸多企业解决了发展资金问题,为近十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迄今已融通资金上百亿元人民币。被各界誉为“政府的好朋友,金融界的好伙伴,企业的及时雨”。   《经济半小时》栏目的记者殷力对此做了调查,北京市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趟去他们公司,给人感觉就是国际大公司,因为一进门就看到联合国国旗和三国国旗。   2003年8月,北京市某房地产公司的吕经理通过朋友认识了联工发公司的法人代表张照朴。第一次到联工发公司,吕经理就被这家公司的气势给震住了,“贵宾室感觉就像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接见的会议室,特别气派。每个会议室都有每个会议室的布局,有名人的题词,也有很多领导的拍照,也有联合国的授权委托书,还有联合国的很多证书。一看真的是联合国下属的机构。”   会谈中张照朴反复向吕经理介绍,联工发在美国、香港都有分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给国内企业做包装,而且他们的评估是国际认可的,企业一旦经过他们公司的包装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国际资本的支持。吕经理告诉记者,因为张照朴说他这是联合国工业组织下属的一个公司,所以他们才特别相信。因为有这么多证书,还有公司很多硬件的安置,也使他们感到非常信任。   二、联工发骗局   对于刚做了一年多房地产生意的吕经理来说,能够结识这样一位有国际背景和实力的大老板,自然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然而他怎样也没有想到,从认识张照朴的那天起,他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一个大陷阱。   2003年9月,也就是吕经理认识张照朴一个月以后的一天,张照朴告诉吕经理他们合伙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北京市有一栋名为荷华的大厦正打算以9亿元对外转让,而他手头上正好有一家阿拉伯某协会委托他在北京买一栋楼。张照朴说荷华大厦想转让卖掉,阿拉伯正有一笔资金 20亿元人民币来买这个荷华大厦。13亿元买,7亿元装修,整个前前后后他都安排好了。   9亿元买进荷华大厦,20亿元卖给阿拉伯某协会,除掉7亿元的装修费,还可以轻而易举地赚取4亿元的差价。这么好的买卖,为什么张照朴不自己一个人做,而要找吕经理一起来分享呢?这让吕经理有点想不明白。张照朴向他解释说他们是政府机构,联合国政府机构,不能直接买,买了赚不到利润。   为了打消吕经理的疑虑,张照朴向他出示了一份阿拉伯某协会和联工发签署的20亿元钱的委托协议书。看到阿拉伯某协会和联工发签署的协议后,吕经理不再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假。于是答应和张照朴一起来操作这起空手套白狼的买卖,赚取的差价双方按照四六分成。这个时候,张照朴又向吕经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说:“大厦的中式设施要改为阿拉伯式的,要花策划、设计、绘图等等费用。所以我们提出,你要和我们合作,你必须要有300万元的资金。”   相对于可能到手的一亿多元的利润来说,300万元不算一个大数。于是吕经理爽快地和联工发签下了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规定,这次收购荷华大厦项目的操作期限是3个月。协议签定后,吕经理很快将300万元的包装费打到了联工发公司的帐上。然而从那以后,张照朴再也没有和吕经理联系收购荷华大厦的事情。3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吕经理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到100天我就发出终止协议,要求退300万元。他发了个传真,不但不还我钱,还要我追加100万元,我就觉得上当了。”   在感觉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以后,吕经理开始从周边调查联工发公司的背景,并向公安机构报了案。调查的结果让他十分震惊。原来他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一个骗局,所谓阿拉伯某机构有20亿元委托联工发购买大厦的事纯属是子虚乌有。那么张照朴给吕经理看的那份和阿拉伯某协会签的委托协议书又是怎么回事呢?   公安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他怎么签的这个协议呢,这之前他出具了一个光大银行福建分行一个假资信证明,因此某协会就认定他确实有资金才跟他签协议。后来发现光大银行没有存款,这个协议就终止协议。”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那一亿美元的资金证明上所盖的光大银行的公章,只是张照朴私刻的假公章。   公安人员:你为什么要做假?   张照朴:因为你跟人家谈判,没有这个,连进入人家门槛的权利都没有。   公安人员:你到底有钱没有?   张照朴:我们是融资机构,不是资金机构。   事实上,早在张照朴认识吕经理的一年以前,阿拉伯某协会已经终止了和联工发的合作,并要求收回协议书,但是联工发一直没有交出那份委托协议书。一年后的2003年9月,张照朴就是拿着这份作废的协议书欺骗了吕经理。对于张照朴来说,他的目的就是要骗取那300万元的包装费。而阿拉伯协议则是他骗取吕经理信任的一个重要工具。   公安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经查实,他收到300万元以后,也没把这钱用在购买大厦的业务上,全都用在交房款、开工资、还借款、全都打散了。   2004年2月3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将联工发合同诈骗案立案,并在当天将张照朴本人抓捕归案。   张照朴一手导演的联工发骗局就这样落幕了,不过事后我们发现的一些细节却很让人吃惊。那位吕经理带着记者到荷华大厦的时候,告诉我们,他其实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十多亿的买卖,竟然连卖的是什么东西都没见过,实际上,惯于玩空手道的张照朴,正是利用了受害者这种认排场、贪便宜的心理,轻易就能得逞。而同样的手段,他在其他受害者身上也是屡屡得手。   三.山西骗局   戳穿联工发骗局的那家房地产公司,规模并不大。用一句老话说,张照朴这回可是在阴沟里翻了船。而在这之前,张照朴前后布下的20多个骗局,还从来没有失过手。那么,他手里到底拿着什么样的诱饵,能引得这么多人上钩呢?我们今天还联系到了一家山西的企业,他们被张照朴骗了150万元。一起来看看这家企业是怎么受骗的。   记者:你们当时是怎么跟张照朴认识的呢?   王先生:当初张照朴是经过他的山西公司的有关人员跟我们联系的,时间是2002年的12月份。12月份认识了以后,就说是他们有一定的融资能力,作为企业我们需要一部分资金因为我们是做项目的。   记者:也就是说当时张照朴是以为你们企业融资的名义跟你们洽谈合作的?   王先生:就是对我们融资,他收中介费。就是给我们一个项目上融资1.5个亿元。就是通过国外的渠道来进行融资。   记者:那张照朴是怎么获得你们信任的呢?   王先生:当时他来的时候,也是带了他们的营业执照和有关的法律文本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有关的授权书,他代表了这一块。再有就是带了一些资料,就是他和有关领导人的照相合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感觉到有一定的可信度。   记者:那张照朴后来给你们企业融资了吗?   王先生:没有,没有,我们和他联工发签了一个合同以后,签两个合同,一个是保密合同,一个是正式合同。签完以后,他就是说,按工作日的程序来考虑说,他应该早就把款到了,但实际上都没有。在2003年一年,我们一直在追寻查询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一个款都没有进。   记者:你们一共被骗了多少钱呢?   王先生:我们给他第一次付了100万元。他做的评估和一些包装,在包装过程当中,我们又付了50万元。付了50万元以后,是150万元。   据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数字,从2001年到2003年,联工发一共在山东、四川、陕西、新疆等地签署了至少20多份与山西这家企业类似的融资合作协议,涉及项目至少有30多个。但是到目前为止,却只有北京那家房地产公司一家站出来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很多受害的公司,因为都是全国知名的企业,担心自己被骗的消息公布出来会造成负面影响,就只好哑巴吃黄连,苦水往肚里吞。那么,让这么多知名企业吃了哑巴亏的联工发,现在又是什么状况呢?   按照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宣传册上的地址,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国人寿大厦第15层,在这里,记者并没有看到如北京某房地产公司吕经理所介绍的那样豪华气派的办公室,在公司的大门口,已经没有了联合国和美国的旗子,墙上留下的是明显的摘去公司徽章后的痕迹,而唯一一个可以显示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特征的就是这个牌子,如今已经被摘下,扔在了角落里。这里的保安告诉记者,在今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查封了这个公司以后,这个公司就人去楼空。如今,这里也换了新的主人。   四、 核实联工发宣称的为企业融资问题   现在的联工发已是树倒猢狲散,但就在在这之前几个月,联工发还一直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大财神。在联工发对外公布的资料中,就罗列了一系列它创造的融资奇迹。这些奇迹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记者做了进一步调查。   3亿元人民币不是一个小数目,在两周之内完成3亿元的融资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在联工发公司的网站上,却赫然记录着该公司曾经于2001年7月,成功地为江苏省扬中市环城公路建设项目融资3亿元人民币,而且在短短的两周内就完成了这笔资金的运作,用联工发自己的话来说,“评估报告尚未印刷完成,资金就已经转入了当地银行”。联工发是否真的有种超人的魔法,为扬中市变出过这么一大笔钱来修公路呢?记者拨通了扬中市环城公路建设指挥中心的电话。   江苏省扬中市环城公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高定超告诉记者:“我们这边没有接受过,也没有跟任何单位接受过融资。”当记者问起他们是否知道联工发国际有限公司时,高定超说:“不知道,有到我们这里来过。我们资金是省里面由京沪高速公路公司投资的。”   联工发的网页上还有这样一条消息:2002年3月1日,联工发公司与美国东方证券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作为美国纳斯达克协会成员的美国东方证券将向联工发提供不低于2.6亿美元的融资额。在联工发对外公布的资料里,这是唯一的一笔融资款,联工发真的拿到了这笔多达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款了吗?记者电话采访到在洛杉矶的美国东方证券公司总经理洪传忠,他告诉记者,他们的公司没有和联工发有任何合作项目。   合作的项目是假的,印证自己实力的融资奇迹也是假的,联工发用来吹嘘的资本,还剩下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那就是它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关系。这几年,无论在什么场合,联工发和张照朴总是有意无意地显露出他们具有联合国背景,这为他们赢得了很多企业的信任。那么,联工发的这层包装到底是真是假呢?   五、探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在一份联工发国际集团的自我介绍里面,联工发说,他们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下属企业。正是这个旗号,使得很多国内大企业上当受骗,那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否真的有这家企业呢?我们也采访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的首席代表胡援东先生。   作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的首席代表,胡援东在这里工作已经9年了,当记者找到他时,他第一句话就是向记者声明,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没有任何关系。同时,胡援东还告诉记者,张照朴在同一些企业签协议盖的章也是伪造的。他说:“他同时签的协议上,这底下又盖了联合国项目评估系统的章。而我们联合国系统从来没有这样的章子。”   既然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没有任何关系,那犯罪嫌疑人张照朴为什么会打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旗号呢?当记者提出这个疑问时,胡援东揭开了这个奥秘,“当时我们跟这几个省的贸委有合作。我们在经贸委下边设立了联络站,有的地方叫工作站。那么在河南,是跟河南的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一起签了一个合作协议,那么做一个这样的工作站。那么张照朴后来是在这个工作站工作。”   原来,从1997年起,犯罪嫌疑人张照朴就曾经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河南工作站工作,直到2000年11月15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在河南的项目运作结束后,就与张照朴解除了关系。而张照朴正是利用了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作的了解,才谋划出这一系列的诈骗案。   胡援东告诉记者:“实际上他就利用了我们一些人的不了解。因为联合国不可能有一个简称。你比如说我们工发组织,工业发展组织,我们的简称一定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贸发组织一定是联合国贸易发展单位,它不会有联工发组织。这样可以说他就打了一个擦边球。”   在采访结束时,胡援东一再向记者强调,联合国的任何组织下面都不会设立公司,更不会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直接投资。   六、张照朴其人   打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旗号,在全国骗了二十多家大公司,金额达到了近千万,张照朴可谓是有点“神通广大”,那么,张照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采取了哪些骗术使得这么公司上当受骗,我们最后来认识一下这个“神通广大”的人。   在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我们现在依然能看到张照朴这样介绍自己: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任教于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7年开始出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河南工作站主任;1999年出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项目管理部主任,负责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在中国所有项目的管理与运作。与张照朴接触的一些公司经理也对他印象深刻。   北京市某房地产公司的李经理告诉记者,“他介绍他是个教授,搞的这边都是书,这是一种教授下来的感觉。他的外表也感觉文质彬彬的,就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骗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儒商,在北京市公安局抓捕他后,在他的住处,搜查到的身份证竟然有三、四个,而且每一个身份证的出生日期和地址都不一样,到底哪一个是真的?这让北京市公安局的办案人员费了一番周折,经过仔细查找,张照朴的真实身份也实在出人意料。   北京市公安局办案人员说,“这人的身份确确实实全是假的,因为我们当时抓他的时候,他是河南身份,这身份证我们去了一查,假的。他因为讲话是福州口音,到福建长乐市一查,他是长乐市的一个渔民,他真正的名字叫郑奎俞。”   尽管郑奎俞这个真实身份让人啼笑皆非,但他是怎么由一名渔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活跃于大江南北、屡被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捧为座上宾的商界风云人物呢?他采用了哪些掩人耳目的手段呢?   手段一:精心包装 以势欺人   记者了解到,郑奎俞早年出国,回国以后,郑奎俞就摇身一变,更名为张照朴,自称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并且拥有副教授的职称,然后开始了他的行骗生涯。在创办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后,张照朴不惜重金包装,他先后承租了租金比较昂贵的华润大厦和中国人寿大厦的整整一层写字楼,并且招收的公司员工大多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公司实力相当雄厚;另外,通过电脑作假,制作一些张照朴与领导人的合影,再制作一些联合国工业组织的证书,从而更加让人不容置疑。   北京市公安局办案人员这样告诉记者,“它是实体,一看就是实体,不可能像骗子公司。所以说谁去跟他合作,一看他这办公地点,再看他这个员工素质,再看他这些环境,那不可能是骗子,骗子他没有这个场面。”   同时,张照朴还利用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促进处工作过的经历,在成立的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徽标和英文简写上,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徽标和简写制作得十分相近,从而造成自己是联合国下属企业的假象。   手段二:借口融资 以利诱人   张照朴一般先通过当地政府或直接与项目单位取得联系,表示可以为企业、政府的项目进行包装、评估后融来大笔资金,从而利用各地招商引资急迫的心理,迅速取得当地领导的信任。如此一来,企业基本不会对联工发有任何怀疑。而且每签订完毕一个合作协议,联工发都会记入自己的功劳簿,成为向下一个企业宣传的道具,而是否真的成功融资则决不会提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首席代表胡援东说,“如何规避引资风险,这是值得我们受资方,或者引资方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手段三:保密协议 以假骗人   记者注意到,联工发借口为每一个企业融资时,都会签订一个《不绕过不泄密协议》,而这个协议规定,签约者不能透露任何信息给任何第三方,否则算违约,从而也蒙骗了不少企业。而这些受骗企业一般“打掉牙吞到肚子”里,不愿意对外声张自己的“受害”事实,也就不会向公安部门报案。这实际上也纵容了联工发在全国走一路骗一路。   北京市公安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他大的目标是20个亿,因为我最后一次跟他聊,我说你要是拿到20个亿,真说20个亿到你帐,你肯定跑。他扑哧他乐了,因为我能说到他点子上。”   张照朴行骗的三个手段,表面上看起来,都是精心炮制出来的。但实际上,最后揭穿这个骗局的过程却并不复杂。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设计的骗局恰恰抓住了一些企业,事先盲目相信,上当后又不敢公开的心理。如果有受害者能够早一步站出来,揭开联工发的真相,这幕皇帝的新衣也就不会演这么久了。 
提防空壳融资骗局
2007-05-08 10:41空壳融资骗倒上百企业福田警方连续破获两起特大诈骗案,目前已刑拘60余人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诈骗团伙在深圳租用高档写字楼,办起了“豪华”的空壳融资投资公司,利用内地一些企业急于融资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空手套白狼”的诈骗活动。他们声称从上千万到数亿元的资金都能融到,向需要融资的企业收取几十万到数百万元的考察费、保证金、评估费等一系列费用,然后便金蝉脱壳。这样的“大公司”在深圳还不止一家,福田警方经过3个多月的深入工作,连续破获了两起性质相同的特大诈骗案,目前已有60余人被刑拘。大案露头——假戏真做骗去250万陈先生是浙江一家实业公司的负责人,“深圳市世×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联”)以给他的公司融资6000万元为名,骗去他250万元,谈起被骗的经历,陈先生显得苦恼万分。陈先生的公司效益很好,2004年公司为了扩大规模,准备上马一个项目,为此公司需要融资几千万元。2004年3月,世×联投资公司与他们取得联系。出于慎重,陈先生提出要到深圳考察世×联。陈先生首先到深圳进行了一番考察,在福田区深南中路华×大厦16楼,世×联公司豪华气派,规模也不校然而令陈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一切在他看来都很正常的公司,事实上是骗子们玩的“障眼术”。随后,陈先生就逐步“上套”了,他的公司先后向世×联公司支付了250万元的投资考察费、项目评估费、担保费等费用,直至2004年9月,世×联的首期投资支票终于开给了陈先生的公司。然后当陈先生满心欢喜拿着支票准备入账时,却被银行告知这张1500万元的支票是假的。随后,当陈先生再次来到深圳后,发现世×联公司已经不知去向。陈先生赶紧向福田警方报案。移花接木——警方查获类似诈骗案事实上,在陈先生被骗的同时,在全国各地已经有几十家需要融资、投资的企业被世×联以同样的手段实施了诈骗,浙商陈先生只是其中之一。从2004年8、9月开始,福田公安分局园岭派出所开始不断接到内地公司的报案。园岭派出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始民警以为是普通的经济纠纷,但随着报案的人越来越多和他们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是一个高智商的诈骗团伙。经过警方侦查,发现世×联在失踪前,已经将其部分“业务”转给了当时与其在同一栋写字楼办公的“华×中投海外资源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今年1月份,福田警方首先对中投公司采取行动,当场抓获涉案人员44人,还搜出1000多张发给内地公司的商务函。顺藤摸瓜——狡猾巨骗难逃法网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审讯和深入调查,警方发现被查获的中投公司与失踪的世×联一样疯狂,已经有60多家内地公司被中投公司所骗,受骗金额从数万到数百万元不等。在福田看守所的大力配合下,警方顺藤摸瓜,终于发现了世×联的蛛丝马迹。原来世×联已经金蝉脱壳,改头换面变成了“深圳市东×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投资”),在2004年10月从福田区转移到罗湖区田贝一路文×大厦16楼重新开张行骗。今年3月29日,专案组数十名民警突袭东×投资公司,警方当场查获用于诈骗的合同书、信函等大批证据资料,并当场抓获东×投资公司董事长唐×强、副总经理陈×华及赖×澎等40多名涉案人员。案中有案——诈骗团伙使了连环计经过审讯和调查,警方发现该团伙极为复杂。几十名犯罪嫌疑人从董事长、副总经理到普通职员,有的曾经就在被警方破获的第一宗诈骗团伙中投公司工作过,其中犯罪嫌疑人唐×强(男,42岁,广东惠州人)曾经就在世×联公司工作过,去年10月转移到罗湖,成为东×投资的董事长。而且警方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唐某还是位于福田区联×广场A座某楼的“深圳市戈×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戈×公司”)的董事长,而戈×公司同样是以融资投资为名,从事诈骗。警方在对戈×公司调查时发现,戈×公司已经以为浙江某温泉旅游公司融资2000万元为名,骗取了对方32.8万元的费用;还有一家电线厂也被戈×公司骗取了12万元“保证金”。警方审讯得知,就在警方对东×公司采取行动前,该公司正计划在几天以后再次开溜,唐某已经重新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深圳市万达摩根实业有限公司”。警方在搜查东×公司时发现了新公司的公章、财务章等相关全部手续,新的公司地址已经选好在福田区中航路都×大厦。对话巨骗董事长原是售楼员经警方批准,晶报记者昨天采访了被抓获的东×投资董事长(也是戈×公司的董事长)唐×强。晶报:你在东×公司是全权负责吗?唐×强(以下简称:唐):我也是在打工,挣别人的工资(据警方的侦查,在唐某的背后还有遥控者,目前一姓王的幕后操纵者已被警方抓获)。晶报:你当东×公司董事长之前是干什么工作的?唐:在世×联工作。晶报:你知道世×联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吗?唐:知道,是合同诈骗。晶报:世×联是不是东×的前身?唐:我是在世×联工作了几个月,东×和世×联性质基本一样。晶报:世×联之前你是干什么的?唐:做过装修、房地产营销,一直给人打工。晶报:公司注册资金哪来的?唐:不是我去注册的,是别人办出来的。晶报:你用过办公室的电脑吗(唐某等办公室的电脑根本没有主机)?唐:办公室很少去,因为到外面出差的机会很多。晶报:家里人知道你在干什么吗?唐: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做这种工作的。晶报:后悔吗?唐:(叹口气)唉,现在走到这一步后悔能来得及吗?啼笑皆非公司电脑竟没主机警方在搜查东×公司时还发现,该公司董事长等领导人的办公室装修都很高档,而且也都配有专用的电脑,但警方发现,这些电脑竟然都是个摆设,因为根本没有主机。经过警方初步审讯,证实唐某等人自2003年底以来,以投资、融资为名,对遍及全国30余个省市的70余家单位及个人实施了诈骗的犯罪事实,初步估计该案涉案金额高达400万元以上。该团伙已有31人被刑事拘留。而另一起案件“中投公司”也以类似手段,骗了全国60多家内地企业,涉案人员中有33人被刑拘,23人已经被批捕。目前,警方还在进一步审理这两宗案件。诈骗流程示意图先披合法外衣骗子首先是到工商部门注册营业执照,有的公司注册资金确实显示数额可观,但事实上都是空壳公司。再练巧舌如簧在网上和人才市场招聘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的员工,有的公司员工超过百人之多;然后培训员工在电话中如何骗内地顾客来深圳洽谈业务的“技巧”。瞄准大鱼下钩通过互联网、地方政府招商部门、各地方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等渠道搜集查找内地投(融)资额度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豪华装修障眼天花乱坠的公司简介,再加上急于融资的公司派人到深圳后,亲眼看到这些公司在高档写字楼竟租下一整层楼办公,还有豪华的装修,自然对其实力深信不疑。考察环环骗钱“大鱼上钩”后,公司就会派人前去考察,收取2万到5万元的考察费;然后做出商业计划书,收费10万到20万元;“评估论证”收取5万到20万元;保证金收取5万到10万元不等。一环扣一环,最终没了音讯。 
  G某的融资经历
2007-05-08 10:40这里说的是我真实的经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本人父亲通过一些关系,想购买一个小型水电站。资金额为1200W不过我们没有公司,也没有相当价值的物资可以抵押,就只能去找融资方了。希望可以有个有胆量,对我们有信心,也对我们项目有信心的财团(银主)先融资,然后拿到电站的工商执照和产权后,再向银行抵押贷款,还清融资方资金。从2005年10月份开始,我们一直寻找融资方。寻找到的第一个融资方(中介性质),是个香港的,起初谈什么都挺顺利,最后也签合同了。签了合同以后,那个香港人的就说需要给他5000块钱做回香港的手续费用。当时我们刚签完合同,很是兴奋,就给他5000了。后果大家都知道了,他是没有一点音讯的了。接着像这种到最后问你拿几千块甚至几万块的骗子还真不少,一直都有遇到。后来一个朋友的朋友,带着一个又是香港的老板,自称香港什么狮龙集团的董事,穿得很贵气,50岁这样子,还带个小蜜。因为他们刚下飞机,我们就安排他们到附近的一家高级酒店入住。到第二天,TMD,在酒店预消费达几千块,然后我们到的时候人去楼空了,走的时候连房间剩下的押金都拿走了。这种完全是骗吃骗喝的。然后也遇到一个融资公司,已经是有个公司的办公室的,我们相信这个融资公司应该不会是假的,毕竟这个公司的办公室大概有400平方,位置在广州南方日报大楼对面(熟悉广州的都知道那边楼价很高的)。他们要求先给10W给他们做一个引资的钱,如果引不到资金,就归还全部款项,还给了一个所谓的工商网站,可以去查他们公司是否合法,还有注册资金。  我们认为这个公司应该是真的了,也去那个网站查了他们的资料,也打电话给工商局查了是否有这个公司。  我们就打算划钱给他们了。我们再一次到他们公司详谈,准备到银行转帐给他们。离开准备开始去银行的时候,忘记拿多一份资料,就倒回去他们公司拿。  发现那间公司居然不见了!!!  人也不知道到那里去了,公司关着灯,关着门。后来我们再查发现,这个办公室是按小时出租出去的!!不是他们公司的财产,那个网站也是他们自己做的,做的和真的根本一模一样!!连域名都和工商局的差不多! 公司是冒名的,他身份证也是假的,所以打电话到工商局可以查到!真是幸亏啊,差点就被骗大钱了。后面的也很多假的,说什么北京的融资的,香港的,深圳的,这些只要去查他们手机号码的所在地,就可以分辨了(因为他们会说他们的手机是什么北京的,深圳的,一查就知道假的了)还有打着什么世界华人发展基金啊,什么广州市领导的亲信啊,反正他们首先问你要钱,就是假的,就是骗子!!!!到现在,我们只遇到一个真正的银主(融资方),但是没有谈成。社会上大概有95%的做融资的人,都是假的。特别是香港的人我们得出一个经验,这段时间花了不少钱,算买了个教训希望对大家可以有帮助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请紧记!!!  为企业识破融资骗局“支招儿”
2007-05-08 10:39目前,融资困难已成为众多企业公认的问题,而在融资者紧锁眉头,急于找投资者的时候,往往又给投资骗子创造了机会,使一些融资者惶惶不安。西安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交流平台相关人员近日走访了部分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结合一些企业融资的实践,向企业提供一些“如何识破融资骗局”的招数,以帮助企业能顺利融资。西安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交流平台相关人员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公司在融资中接触了大量投资机构,花费了宝贵的时间,花费了各种名目的支出,常常还是以失败告终。例如,有一家投资公司,在和融资者接洽过几次后,说看好了该项目,要到企业进行考察,但提出考察的费用由融资者来出,因为前期双方洽谈的比较顺利,融资者急于融资,同意支付考察费用,但汇出了考察费用,而洽谈也就此结束了。西安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交流平台针对企业曾经遇到的融资骗局,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对策,使园区融资心切的企业不会受骗上当。融资企业可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识破真假投资机构:一是这些骗子公司虽然在高档写字楼内,但一般只有一两间房间,办公设施一般,甚至简陋,融资者去考察,它一般不会让你参观,而只是在简陋的会议室接洽。二是应多问一下投资公司的情况,如果露出漏洞,是真是假就能知一二了。三是在询问投资公司有无成功投资案例时,如果毫不犹豫地肯定回答,可疑性比较大。一般来说,投资公司在和项目方开展合作前都会有一个合约,合约里清清楚楚地写着“未经项目方同意,不得将项目方任何资料透露给第三方”。假投资公司能轻易地告诉你成功案例,是因为他们给你的这些案例虽然可能是假的,或虽然真实,但却不是他们做的。四是一个正规投资公司欲投资某项目时,都会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尽职调查(一般在三个月以上)。而假投资公司则根本不管项目情况是否具备融资条件,很轻易就做出项目立项决定,并很快表示愿意投资,而且投资数额巨大,并要求融资方也做大额评估(以赚取更多评估费)。同时迅速要求到项目方进行考察,并收取考察费用,而正规的投资机构考察费用是由自己承担的。五是由其指定的公司为融资者写《商业计划书》及资产评估(指定的公司一般是骗子公司成立的,或与之签订了分成协议的合伙公司)。而大多正规的投资公司不会指定专门的公司为融资者写《商业计划书》,但要求融资者自己编写《商业计划书》,或由投资公司亲自做尽职调查。如果,投资公司确实想投资该项目的话,一般都是由投资公司和融资者共同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费用共担或由投资公司承担。最后,当项目方做完《商业计划书》和资产评估后,借口专家论证,然后不了了之或直接告诉融资者,项目存在什么问题,不能投资,除非必须要达到企业根本达不到的条件,才能投资等等。西安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交流平台的专家指出,打着投资的幌子,骗取考察费用、评估费用等是投资骗子惯用的伎俩,事实上,只要融资者与投资机构打交道时留意以上六个方面,就能发现“狡猾的狐狸露尾巴”。   
 项目经理谈融资骗局
2007-05-08 10:38做为投资商,我们苦恼的是没有可行的项目去投资,做为一名融资人,他们苦恼的是有太多虚假的公司。  笔者供职于一家投资机构,见过许多被皮包公司骗过的融资人,总结原因,笔者斗胆认为问题不是出在皮包公司身上而是出在融资者本身。  我有一个客户,在和我们接触以前已经接触了不下于十家投资机构,光各种名目的收费都花了几十万,但是项目却因各种原因被推掉,当我第一次联系他的时候他就早已经被骗怕了,所以我和他的第一次洽谈几乎就只是围绕着投资的前期费用开始的,当我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告诉他,正规的投资公司前期费用是由自己承担的。他问:这个可能吗?我回答他说:这就是实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连投资前期费用都承担不了的投资公司他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当然,投资公司也会要求项目方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我在这里忠告各位,融资要找对人,但是如果你找到了一个一见面就叫你叫交什么商业计划书、评估费、外汇调汇费、召开听证会等各种名目的费用的公司,那一定是一家不怎么正规的公司(我们姑且称他为“不怎么正规”好了)这样的公司运作也非常的简单,就只是不停的联系融资人,然后要他们交纳各种费用而已,他们赚的就是投资的前期费用,但由于我国家法律还不够完善,有很多融资商吃了亏后也很难起诉他们,但更多是不愿意起诉,这里面究竟是何原因笔者也就不在追问。  那么我们要怎么来识别投资公司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问问投资公司有没有本地或者本省成功的投资案例。如果他毫不犹豫的就告诉你有或者没有,那么你要小心了。一般来说,投资公司在和项目方开展合作前都会有一个和约,和约里清清楚楚的写着“未经项目方同意,不得将项目方任何资料透露给第三方”我打个比方来说吧,假如一家投资公司告诉你了十个成功案例,这里面要是有上四家公司去和投资公司较劲那么这家投资公司必倒无疑。那么为什么虚假的公司就能轻易的告诉你成功案例呢?因为他给你的这些案例虽然真实,但却不是他们公司自己做的,他们不必负法律责任自然也就好说。一般来说正规的投资公司你要是想看他们的成功案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会要你签一个保密协议,要你承诺,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由你承担,只有你在这个协议上签了字,投资公司才会把其他项目公司的资料给你看,并且只允许你传阅而不允许有影印件。我们怎么来理解这样的行为呢?大家要相信一点,每一个项目人项目公司都有他们的战略竞争对手,如果投资公司公开了他们的资料,毫无疑问就是公开了他们的资本运营资料,而这些都是高度机密。又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找本地或者本省的案例呢?原因很简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骗子,你敢骗就住在你家对门的邻居吗?虚假的公司也是这样,他不敢做本地的项目,因为别人要找到他很容易,他骗人家一次,人家可以天天找上门来和他闹,他也就别想再骗下去。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问题不是出在皮包公司身上而是出在融资者本身呢?我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你不交钱没人敢来你口袋里抢。”  好了,即兴之文,粗糙之处还望海涵!希望这个文章能帮到真正想融资的人的忙!如果有什么能帮到各位的,请大家给我留言好了。 
常见融资骗局
2007-05-08 10:38【案例导读】冠冕堂皇的企业和财团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个阴险的骗局……【案例正文】“世华融”、“华商精英”、“华人工商促进会”、“华人工商互助联合总会”……冠冕堂皇的企业和财团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个阴险的骗局。 今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深圳涉嫌合同欺诈的3家企业后,市工商局迅速开展打击合同欺诈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行动中,深圳市粤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远洋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41家涉嫌合同欺诈、抽逃注册资金的不法企业一一浮出水面,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目前除了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骗子公司外,情节更为严重的“涉骗”企业均已被移送公安部门作进一步侦查处理。 打着融资幌子骗取考察费 工商部门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往往打着国际财团在中国大陆地区总代理的旗号,通过各种渠道搜寻内地企业的招商项目,以各种优惠诱使内地企业与其签订融资合同。如“深圳市世华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世华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商融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打着“美国穆尔公司”、“炎黄子孙促进会大陆地区总代理”旗号,冠以“华商精英”、“世华商”、“华人工商促进会”、“华人工商互助联合总会”等名义,声称可以帮助企业融资,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还可以包销经技术改造后企业的产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搜罗企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掌握了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后,便开始积极实施骗术。吉林德惠市一受害企业称,2002年4月,该企业接到“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的邀请函后,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到深圳洽谈融资事宜,接待洽谈的是所谓的“深圳华商融实业有限公司”和“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的秘书长。当该企业交纳了10万元的项目考察费和评估费后,上述公司及相关人等便不见了踪影。 用“海外关系”骗取保证金 骗子公司的伎俩并不止于此,他们还声称有大额合同订单,并在媒体刊登广告,诱使生产企业与之签订购销合同。如“深圳市粤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沣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港溢键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营报》等媒体刊登广告,声称与海外某公司签订了货物购销合同,时间紧,货物量大,望有生产能力和组织货源能力的企业与之合作。内地一些企业得到该信息后,马上与之联系。骗子公司则利用对方急需把产品销售出去的心理,要求支付一定的履约保证金,部分企业还没有掌握对方真实的情况,便贸然把履约保证金打入了骗子公司的账户。拿到保证金后,骗子公司开始采取拖延战术,最后要么谎称海外合作方有变、自己也是受害者,要么干脆一走了之。 “帮助产品出口”骗取认证费 一些有进出口权的深圳企业也加入了骗子的行列。他们声称可以帮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但必须具备进出口地的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证,从而骗取企业所谓的办证费。如“深圳市豫广盛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悦科经贸有限公司”利用一些企业急于将产品出口俄罗斯的心态,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作诱饵,与之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上述企业马上指出,产品要出口俄罗斯,就要拿到俄罗斯GOST认证,进而骗取企业的认证费,资金到手后却没了下文。
 
 
融资骗局种种
2007-05-08 10:37从事融资骗局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国际资金为背景的融资骗局,主要融资方式有投资,合资、合作等; 一是以国内资金为主要背景的融资骗局,主要包括银行保函、直存大额存单抵押贷款、有价证券低押贷款、银行商业承兑汇票等融资方式; 这里面以国际资金为背景的融资骗局比较难被发现,而这类骗局设计也很巧妙。 主要是“海内外华人+夹杂外国人+国外注册公司”形式: 它们一般在国内设立代表处或直接开办投资贸易集团,而且一般都能做到能向你出示国外银行的资信证明,再摆上几份让你很难核实的国个背景的资格证书,把办公的地点放在金融或国际公司集中的高档写字楼内。 这类骗局公司仿用国际上通行的投资程序,按照国内合法的方式,如投资,合作、合资等进行欺骗融资,使你很难区别他的真假。 对这类骗局公司的核实,现在只有苯办法: 到国家管不论是哪类融资骗局,我告诉大家: 1,在接洽方式上,他们喜欢将接洽的方式搞的很神秘。 2,在项目立项上,你会觉得很“不一般的容易”,尽管你自己都在怀疑自己的项目很垃圾。 3,在文件规范上,每一个环节,向项目方发出的商务函,甚至意向协议,多不规范。在英文介绍材料,质量也是非常低劣。 4,在收入来源上,必须由其指定的公司为你的商业计划做项目方案,写《商业计划书》,做资产评估;而这些指定的公司就正是骗局关键所在,因为是它们自己做的,包括你与之签订了分成协议的合作公司。 请大家注意,这一条是分辨真假投资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点。因为: 真正VC机构,正规的投资公司,都不会指定专门的公司为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但多要求创业者提供《商业计划书》,如写得不清楚,可能会要求创业者提供补充材料或亲自做尽职调查。 此外,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如确实想投资该项目的话,一般都是VC和创业者共同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费用也多共担或由投资公司承担。 5,在退出上,VC都是在你的项目上市或成熟期退出,有个与你共成长过程!但是融资骗局公司则是:将你的评估套钱到位后,马上借口专家论证,然后不了了之或直接告诉你,项目存在的条件,才能投资等等。他们是只有开始,没有过程,更不会想与你走过成熟期过程的! 关于利用《银行保函》进行融资骗局的国内已经屡见不鲜了! 只说几点: 1,《银行保函》是银行对银行开具的保证承兑的信用凭证,在金融界这是信用比较高的一种担保方式。 2,融资骗局方根本不具备担保条件,却承诺一定能开出保函;但融资骗局方与银行内部人员关键性人物却是有“勾结往来”,能够以非法的手段开出手续齐全的保函。(其实是:未经过银行审贷会及主管级批准,注意,“非法”!); 3,融资骗局方要求先由融资方支付一定额度的现金,作为公关费用,但不能也不开收据,也不能在合同中体现;这点很关键; 4,融资骗局方对融资方假意考察后,多会拿出一个协议或合同与融资方签约,在协议上规定上必有如下一条: “《银行保函》开出并由项目方银行核保后,项目方必须一次性付清所有手续费;并要求一周最多两周内项目方银行必须放贷,如不能放贷则不负任何责任等。 ” 如果创业者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段文字,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5,识别该类融资骗局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 创业者亲自向省一级分行核实出资方的信用额度; 有无开具保函的权力,可开多大额度; 此外,在保函开出后,创业者应亲自到银行的信贷部门核实; 在支付方式上,创业者必须坚持:保函核保后付一部分,贷款到帐后再付另一大部分;  
类别:防范融资骗局
揭露融资骗局
2007-05-08 10:37说起融资,不得不提到深圳.在著名的深南大道上,耸里着无数的写字楼,而当中又藏着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顾问公司成千上万家.他们当中有实实在在做事的的公司,当然也有不法之徒滥竽充数混在其中,打着某某财团,某某基金之名,干净各种骗人的钩当,所以,用龙蛇混杂来形容深圳一点也不夸张,但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些投资公司借鸡下蛋的操作手段,而并非单一的谈论皮包公司骗人的手段. 大部分的投资担保公司,在融资过程中扮演的只不过是中介的角色,真正自己持资金投资的投资公司少之又少,国内能叫得出名字来的屈指可数,但是,如果有一天某投资顾问公司的人告诉你说,他们有数亿美圆的资金正在寻求项目投资,你能相信吗?今天我就来说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投资公司称其即将有数亿美圆的托管基金到帐,固在国内寻求投资额在1000万-4亿人民币的的项目,将该笔资金用固定回报的方式贷出去,年息8%左右,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的消息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如果你了解了整个事件的操作背景以及方法以后,恐怕你就不会那么想了.那么今天我就全方位的讲一下这种操作方式的操作背景和方法,让融资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也让融资者在决策时可以做更全面的考虑。操作背景:某投资公司了解到境外某财团有意向中国大陆地区投资数亿美圆,于是该投资公司高层开始积极地与外商接触,希望可以拿到该笔资金用与实施国内项目.但是外方要求投资公司出具投资总额10%的银行资金证明,用与证明投资公司的投资实力,但是投资公司根本无法从银行开出如此巨额的资金证明,于是,一张大网撒开了^^^^^ 操作方式:投资公司利用本公司的信誉作为诱饵,对外公布消息说本公司有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托管基金正在寻找投资机遇,行业遍布农林牧渔,地产化工等领域,要求项目公司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能力,合作的方式多为固定回报式的投资也就是所谓的明投暗贷,消息一出,众多融资人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开始频繁地与投资公司接触,投资公司来者不拒,只要是项目公司具有相当的资金能力都可承诺其相当的投资额度,如此操作,令无数融资者欢天喜地,以为终于看到了希望了,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当融资人大张旗鼓的注册好三资企业后,原本应该到位的资金却迟迟不到,无奈之下,只好每天都打电话催促投资公司早日放款,而得到的回答是:再等几天.融资者无奈呀!只能每天都焦急的等待着那根本就无法到位的资金,下面是投资公司的融资条件,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看出什么问题来. 1.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4亿人民币之间. 2.项目前期有一定的投入,不能是空壳项目. 3.合作的期限为5年,每年年利率为6%,资金到位前需一次性帖息7.5%,帖息部分,在资金到位前又双方公司持印章将该笔资金共管在广东省某银行,资金到位三天内由项目公司派人配合投资公司解除共管,大家各取所需. 4.项目公司需是三资企业,如若不是需另外成立一个三资企业来操作该笔资金. 5.资金在三资企业成立后七天内到位,资金由资方的财务总监负责专款专用,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监督. 以上是前期谈判中的条件,在正式签定合同的时候,合同中还有以下这一条款:*资金在共管期间,投资公司有权不向项目公司支付利息. 就是以上几点,实际上已经将项目公司牢牢套死 我来解释一下这些条款在实施过程中的意义. 1.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4亿人民币之间. 具笔者了解,目前过内在此资金阶段的融资者最为众多,市场范围大. 2.项目前期有一定的投入,不能是空壳项目. 这样一条投资公司就能保证项目公司确实有一定的资金能力,不会是另一个想借鸡下蛋者. 3.合作的期限为5年,每年年利率为6%,资金到位前需一次性帖息7.5%,帖息部分,在资金到位前又双方公司持印章将该笔资金共管在广东省某银行,资金到位三天内由项目公司派人配合投资公司解除共管,大家各取所需。每年贴息1.5%五年就7.5%十年就12.5%时间越长投资公司能共管的资金就越多,离外方要求的10%就越来越近.按1000万共管75万算,4已就是3000万. 4.项目公司需是三资企业,如若不是需另外成立一个三资企业来操作该笔资金. 假如引资成功,投资公司也需要三资企业的外汇帐户来划款,再者成立三资企业需要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投资公司就有理由把共管的期限延长. 5.资金在三资企业成立后七天内到位,资金由资方的财务总监负责专款专用,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监督. 这是投资公司用于控制风险的唯一方法. *资金在共管期间,投资公司有权不向项目公司支付利息. 投资公司加上这一条款就意味着:投资公司即使和项目公司合作不成功,利益也有充分的保证,即使最后投资公司引资金计划失败了,只要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时间,把共管资金一分不少的地归还项目公司即可,项目公司从表面上看没什么直接的损失,知识耽误了一点时间而已,实则不然,银行为了拉存款,短期大额资金利息是很高的,几百万的资金放在银行那么长的时间,怎么也有十多万利息,但是这一部分是属于投资公司的,项目方什么也没有,合同里写的很清楚的哦! 这是很明显的借鸡下蛋之法,但是项目公司往往为了投资公司所承诺的投资而甘愿将自己的资金白白的借给投资公司几十天,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融资豪赌,胜率不会比在赌场中押大小要大. 投资公司的内部情况: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离外方要求10%的资金还遥遥无期,而用于引资的项目也有众多机构,商家再挣夺.引资计划几度接近流产边缘,而这一切,项目公司是不会知道的,该公司一名懂事,成天在北京动用自己能联系到的所有关系网联络着项目的事情. 事情到了如今也该向项目公司坦白了,但是投资公司不会这么做的,项目公司在资金长时间无法到位的情况下也失去了原有的耐心,纷纷要求撤除共管资金,可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却一再推脱,想争取这最后一点机会和时间. 在笔者离开该公司之时,仍然有项目公司不停地同投资公司接触,笔者衷心的劝告融资者:共管并非不可取,选择该方式融资时需慎重考虑到投资公司的资金背景以及融资全景,如果这两个方面考虑不周全,将会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甚至上了不法份子的当,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最后自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这里,我就举一个真实的案例给大家: 北京某投资公司因项目资金资金缺口巨大,求助与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深圳这家投资公司就建议北京这家公司用共管的方式融资,北京这家公司在经过仔细的考虑后决定先共管300万做为第一笔资金,在一切手续法律文件签定以后北京这家公司按照和约回到北京开始注册三资企业,企业注册验资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北京这家公司及时通知了深圳这家公司,可是没想到的是,一直到合同约定的最后期限,这笔资金都没到位,于是他们开始打电话催促深圳这家投资公司,而得到的回答是:深圳这家投资公司最近正在签几个项目,等几个项目一起落定后一次将资金同时打到几个合作公司的帐上去.在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后,北京的这家公司只好继续耐心的等待,可是,一晃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这笔资金始终没见到踪影,北京这家公司再也按耐不住了,于是开始调查深圳这家公司用于引资的项目,不查不要紧,一查吓死人,该公司用于引资的项目早已经落入别的公司名下,现在再去谈拿到这个项目机会为不可能,正巧的是这个时候,深圳这家公司的的懂事来到了北京,见到了北京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再在三追问下,该懂事终于道出了实情,才能真相浮出水面,而此时此刻,深圳的这家投资公司懂事仍然在北京,争取着这早已经落入其他公司名下的项目,到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的人融资人被蒙在鼓里,仍然欢天喜地的和这家投资公司接触,而这一消息通过北京这家投资公司传到了深圳公司的项目经理耳朵里后,在公司内部引起了极大的反映,首先几名项目经理为公司的行为感到羞耻,为公司愚弄自己的客户感到气愤伤心,在与公司交涉无果后集体离职.笔者就是其中一员,在事发前一天,笔者一个湖南的项目公司才刚刚与深圳这家公司共管了一笔210万的资金,笔者虽然再第一时间通知了项目公司,但是仍然为时已晚,在得知消息几小时前,刚刚才办理完所有的法律手续,经笔者联系我,项目公司十分气愤,表示会在第一时间撤走共管,而且决不听投资公司花言巧语.这些都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一个鲜活的例子,我发表此文,是想告诉融资者,融资不能靠冲动办事,不能有搏一搏的念头,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好的顾问,能和融资者真正站在一条线上的人,如果顾问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完全可以昧着良心欺骗融资者,这样的融资的成功率就太底,反而会加大上当受骗的机会,反过来我也要劝告那些现在还在昧着良心隐瞒事实的项目经理,客户不能只合作一次,在这个行业能让客户信任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话说到这里也该告一个段落,下面我就来谈一谈那些纯粹骗商业计划书编写费用的公司是怎么样开展业务的. 我曾走访过许多的投资顾问公司,我发现他们当中有80%不具备顾问资格,只不过是一家商业计划书的编写机构而已,在离开深圳前,我曾经以一个应聘者的身份与一家投资公司的投资总监做过一次长谈,经过几次电话联系,该投资公司希望我能将手头几个前期谈判很愉快的项目带到他们公司里去,由他们来做这几个项目,我应约准时到访了位于深圳建设路的这家公司,才去这个公司,首先和我谈话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谈话一开始她就流露出了她对我手头几个已经进入考察阶段的项目的兴趣,在按惯例签定了保密协议后我让她翻阅了我手头的资料,她迅速的浏览了一遍资料后,开始和我谈起了该公司的融资条件,但在和我对话不到5分钟她就已经明显的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而请出了该公司的投资总监和我谈话,当我介绍完我手头的几个项目后,这个投资总监开始询问我几个项目有没有做过商业计划书,我当时马上表示我个人比较看重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说明了商业计划书的意义并不是很重大,并说明如果资方要求一定要商业计划书的话,我可说服项目公司找一些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来做这个商业计划书.在我表名了态度后该公司的投资总监也明确的表示,商业计划书必须由他们来做,否则将在评审中不被通过,我一听这样的话,当即明白原来这个公司只是想骗项目公司的商业计划书的编写费用,但我为了摸清该公司的底细,继续和他们谈了下去,最后该投资总监告诉我,编写商业计划书他们有完整的一套方法可以让项目公司主动提出来由他们来编写,而承诺我个人可以高达20%的提成,在离开之前,我问了一个问题:如果项目公司在这里做商业计划书,那么成功的几有多大?这个时候,一下午都在旁边而一言不发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话了,她说,做一百个能成功一个就已经很不错了,她此言一出,我发现一直和我谈话的投资总监脸上的不愉快是很明显的,我答应考虑到这个公司上班,但从离开那个公司大门的那一分钟开始,我就没打算再回来这里,我说出这件事情是想提醒融资者,骗子很厉害,千万要小心,很多时候被骗是你自己心甘情愿的,千万不能让别人看出你融资心切的焦急心态,否则上当受骗的机率将会成倍增加. 据统计,有80%以上的企业会在创业5年内被并构或者破产,而剩下的20%不到的企业也会在未来三年内有90%破产,而这个时候破产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所导致的,而是因为在扩张过程中融资失败所导致.企业在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都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扩张欲望,而光凭自己的资金能力而顺利完成扩张是很困难的,而在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个连小孩也知道的事情,所以中小企业主们纷纷将自己的融资目光从银行转移到了境内外各投资机构和财团身上,我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许多中小企业正在经历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转变,如此庞大的融资市场,面对着的又是一群缺乏经验的融资者,所以就滋生出了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骗子队伍,真实的投资公司咨询公司顾问公司也不少,但是和如此庞大的皮包公司相比就显的太少太少,而骗子的手段也很单一,多数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方法,自己根本就只能算得上一家咨询公司,却偏偏要挂上一个某某财团,某某控股的招牌来骗一点"商业计划书""外汇调汇费""评估费"呀!等等一些不合理的费用,融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费用,但是决没有那么庞大,一开口就几十万几百万,融资过程中,顾问费等一些正常合理的开支是在融资成功后在银行同台交割的,没有实力的顾问公司是赚不到顾问费的,这正好应验了那句古话:没有金刚钻,不敢拦瓷器活. 笔者在业界的资力与各位前辈相比不值一提,文中之事均是笔者亲身经历亲,观点冲突之处还望各位前辈海函,同时也希望此粗挫之文能让融资者与我分享从业经验,同时也要感谢过去那些支持,关心和鼓励过我的客户.
 
 融资骗术揭秘
2007-05-08 10:36    近几年,某些境外投资公司驻国内办事处打着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幌子,或国内外投资咨询公司打着为某知名国际财团做融资中介的幌子[包括提供海外上市服务]在境内寻找投资项目、合作伙伴,许诺为境内企业提供巨额融资资金,骗取境内合作方或融资方预付大量融资费、手续费或服务费,然后销声匿迹,大肆进行诈骗活动,应当引起警惕。因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欺诈行为所引发的社会诚信问题也确实是让人担忧。企业在外部融资中也是胆战心惊,造成融资服务市场一片混乱。作为一名金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中,也时时不得不做些防范工作。本文正是基于对相关诈骗行为的研究分析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有关诈骗方面的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关预防诈骗理论和实践上的一定收益。    目前,国内的融资市场存在的骗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国际资金为背景的融资骗局,主要融资方式包括合资、合作、贷款、海外上市融资等,另一类是以国内资金为主要背景的融资骗局,主要包括银行保函、直存(大额存单抵押贷款)、有价证券抵押贷款、银行(商业)承兑汇票等融资方式。本文只就以国际资金为背景的融资骗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一、骗术伪装   既然是行骗,必先进行伪装。利用或冒充“外商”、“华侨”、“港商”等进行诈骗。在不少国人眼中,外国人就是上帝、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其崇洋媚外心态可以说已到达了极至。不少诈骗分子正是利用部分国人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去实施诈骗的,他们与境外诈骗分子相互勾结或直接冒充外国公司驻中国代表、外商、华侨、港台商人等打着“项目考察”、“贸易洽谈”、“投资引进”、“招商”等幌子实施诈骗,骗取国人的财富。高明的骗子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大多数骗子使用的手法是以假乱真,可是这帮骗子使用的是“以真乱假”的手段。也就是说,骗子们通过正当程序注册国内代表处并提供融资的一套专业方案和步骤,讲出条条是道的道理,可以在大的场合上绘生绘色地做所谓的融资的“演讲报告”,甚至能提供出可据考察的融资成功案例,足以让人深信不疑,可信度及高。所以诈骗的阴谋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败露。可以说,其诈骗的手段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甚至能骗过中国的政府官员、企业领导者以及智囊团们,后果自然让人担忧。    骗子们会专业设计一套目标对准中小民营企业的诈骗网络,并在新闻媒体;网络;甚至在各种投融资论坛会议上做什么所谓的“风险投资”演讲之类骗人把戏。不明真相的我国企业家们,对于融资的专业名词,既陌生又新鲜,知之甚少,概念很模糊,且对于国际资本运作市场不胜了解,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骗子看准这一点利用人们对金融知识的无知和欠缺进行诈骗。近年来,所发生的大量融资诈骗、保险诈骗、外汇诈骗、证券诈骗等金融诈骗形式都是针对人们一般对各类金融票据(支票、本票、汇票)、信用证、境外融资、外汇管理和保险等知识和法规所了解不深的事实由精通此方面业务的骗子所策划实施的。此类诈骗行为一旦得逞,给国家、企业或个人所造成的损失额往往非常巨大。   骗子们一般有着较高的智力,见多识广,老练沉着,能言善变。骗子们善于奉承拍马、投其所好。为了防止自己的骗术被人戳穿,一般都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他们善于把握诈骗时机,非常懂得“欲取先予”、“阴阳之变”、“动静之理”。在时机或条件不成熟时,他们一般是“藏迹潜行”,表现得非常谨慎小心。可一旦时机成熟,他们的动作往往异常迅速,决不放过半点机会,等被发觉,他们很可能已逃之夭夭。二、骗术流程   1、初审收集来的企业文件;   所谓初审文件,诈骗公司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给你洗脑,夸耀你的企业很有发展前途,市场潜力非常的大,项目如何如何的好,企业通过他们的包装,就能获得所需要的融资,且一再申明不收取任何费用。最终让融资人心花怒放,神经麻醉,减低判断力,为他们实施下一步诈骗的步骤打开方便之门。    2、派专家去考察核实;    所谓派“专家”考察核实,是骗你的旅差费,大约在1-3万元[目前,骗子们已经放长线钓大鱼,一般不在此项上获取收入],等钱汇到了他们的帐户上(个人银行卡)骗子们就会去几个人到项目地进行所谓的考察,为了表现他们是比较正规的公司,避免被人看出什么破绽,同时还会带一个律师一起去[在此奉劝同行们保持原则,保留尊严,不要给律师界抹黑,免得到头成过街老鼠,身败名裂],骗子们吃喝玩乐,同时还会暗示你必须做一些“工作”以后项目就会顺利通过。骗子们还要做一个《律师资信调查报告》就是律师装模作样的查看企业的《营业执照》等资料,这份报告费用要交5-15万元。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们还会做一份《项目考察实地记录纲要》他们会一起签字画押,表示大家一致同意,报送所谓的总部批准之类的话,给融资人一颗定心丸,使你感觉这钱花的值得,此项目有希望,他们才好实施下一步诈骗。    3、初审通过后签订合资意向书:    骗子们回京后,大约在7-15天,就会电话告知说:“你的项目已经通过了,总部决定投资了,请你们来北京签署有关法律文书”。在签订《合资意向书》或者《投资协议书》时,骗子们这时候才告诉你需要补充一些资料,装腔作势的对融资人说,现在总部要求作一份符合国际惯例的中英文版《商业计划书》必须由总部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机构编写,费用你们自己和北京XX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商谈,还会假装“我们尽量帮你打招呼,优惠一些,你们现在是投资期间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的”。说得融资人感动不以,再加上已经签订了《投资协议书》,心存晓幸,骗子抓住融资人的心理展开攻势,这个所谓符合国际惯例的中英文版《商业计划书》15-20万元,就这样落入骗子的口袋。    4、《资产评估报告》;    骗走了办理《商业计划书》15-20万元之后,再开始骗《资产评估报告》费,骗子们的理由,“把你们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以后用项目本身作为抵押贷款”。融资人听了骗子们这样“合情合理”的要求,似乎也讲不出来什么理由来,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不然投资人怎么可以放心'投资呢’?就在这样“合情合理”的情况下,《资产评估报告》费,高达20-30万元,甚至更多。企业如果付了这些的钱,就意味着陷入泥潭深渊,无法自拔。    5、《项目投资安全和增值潜力分析报告》   等你付了《资产评估报告》费以后,骗子公司知道融资人此时的心理需要,所以会一直提醒你“第一批几千万元先打到你的帐户上”的这句话,满足你的需求愿望,打消你的顾虑,紧接着就是安排“财务部”的人过来和你谈有关财务的事情,需要进一步作一份《项目投资安全和增值潜力分析报告》和《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三年财务审计报告》理由说的很多,那么,这2份报告需要付出多少钱呢?答案是:《项目投资安全和增值潜力分析报告》15万以上,《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三年财务审计报告》10万元,融资人付了这些钱,能得到什么呢?答案是:几张一文不值的纸。这帮骗子手法隐秘,理由“充分”,让你感觉他们没有直接拿钱,只是做这些报告的费用。读者们看到这里应该知道其诈骗的阴谋了。   6.怎样设计担保骗局   骗走了以上大量的钱财以后,骗子们并不满足,还要实施更大的诈骗,设计担保陷阱,把你的融资项目移到了所谓的担保公司,也就是这帮骗子自己开的,只是办公室不在一起而已,(有的时候是和其他的担保公司合作欺诈,就地分赃),骗子的谎言是:“由于是第一次合作,首批的款为了降低我们投资风险,需要担保公司担保,第二批就不要担保了,我们就可以直接把款项汇入你的帐户上”。如果你进入这个圈套,“担保公司”会和融资人签订一份《融资担保合同书》其担保费按“融资”金额2.5-3%。骗子们早已读透融资人的心理活动,此时受害人感觉到只有最后这一步了,如果放弃以上所花费的钱全部泡汤,继续下去很有可能会成功的。但是,如果你交了担保费以后,“担保公司”叫你继续玩以上的“考察”的游戏。你继续吗?最后,骗子公司还有一张骗人借口招数,融资方开户银行出具一张银行保证函,才能拿到第一批投资款项,你能做到吗?做不到就是融资人“违约”。三、骗术防范   这些骗子公司虽然在高档写字楼内,但一般只有一两间房间,办公设施一般,甚至简陋;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与你接触洽谈的方式搞得很神秘;你的项目不论好坏,是否具备融资条件,很容易立项,很快表示愿意给你投资,并迅速要求对你的项目进行考察;由其指定律师进行资信调查,由其指定的公司为项目方写《商业计划书》以及资产评估(指定的公司一般是骗子公司成立的,或与之签订了分成协议的合作公司),这一条是真假投资公司的根本区别。骗子公司一般就是凭这一条挣项目方的钱的;向项目方发出的商务函,甚至意向协议,均不规范。公司的英文介绍材料,写得非常低劣等。     正规的投资公司不会指定专门的公司为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但要求创业者提供《商业计划书》,如写得不清楚,可能会要求创业者提供补充材料或亲自做尽职调查。投资公司如确实想投资该项目的话,一般都是投资公司和创业者共同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费用共担或由投资公司承担。     随着企业主们从教训中不断的进步,骗子们也不断完善骗术,采取“欲取先予”,进驻装饰豪华的写字楼,甚至前期担付一点小费用,互相拆台,以获取融资方的信任,手法也越来越专业,让人防不胜防。但骗子毕竟是骗子,根基不稳,一旦对其主体进行考核,就摸棱两可,含糊其词。所以我建议融资方能对拟合作的投资方进行主体核实,主要对其资金来源,股东结构,融资案例进行核实,最好进行实地考察。    总之,融资是大事,企业还是聘请一些金融专业人事来负责操作,方为上策! 
项目融资:你准备好了吗?
2007-05-08 10:35很多项目方认为有好的产品或服务模式便可以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融资的文件中大篇幅的是对产品和服务的介绍,对市场的分析只是出于宏观面的,主观性很强;对于财务的预计与分析也太过笼统,甚至是按意识中的粗方法推算的,而非专业的财务图表。   在与投资方接触过程中,项目方往往急于对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进行鸿章阔论,一副只要有资金支持便可以瞬间暴富的样子,殊不知,这样的表现只能让投资方扣掉更多的印象分。 在融资与投资的谈判过程中,很多项目方也表现出,只要给投资,权益好商量的架势。表面看来,这是对项目有信心,从另一个层面看,这是对项目和自己权益的不负责任。这样的项目方无论项目本身具有多强悍的优势,也难以获得投资,因为没有投资家愿意把资金投给好大喜功、行事不谨、不能正视责任的人身上。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再投资为前提。资本是企业的血脉,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成本和风险,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在融资之前就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首先,融资总收益应大于融资总成本。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已成为企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热衷于此。然而,在企业进行融资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投向各式各样令人心动的融资途径,更不要草率地做出融资决策。应该先考虑的是,企业必须融资吗?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是需要成本的,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经过深入分析,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融资。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其次,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由于企业融资需要付出成本,因此在筹集资金时,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融资过多,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而增加融资成本,又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融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再次,企业要选择最佳融资机会。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由于企业融资机会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出现的一种客观环境,虽然企业本身也会对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较,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只能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而无法左右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寻求并及时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确保融资获得成功。(2)由于外部融资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3)企业在分析融资机会时,必须要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 融资决策。最后,要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由于融资成本的计算要涉及到很多因素,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除了如上的这些准备工作,企业还要编制好出色而专业的商业计划书。很多企业忽视了商业计划的重要性,认为项目好是融资成功的关键,商业计划只是文字说明,替代不了企业对项目的信心和精髓的运营思想,甚至认为商业计划书是投资机构设计的融资屏障。实际上,商业计划书不仅被称为风险投资的敲门砖,更是融资过程不可缺少的融资文件。风险投资人通过对商业计划书内容的了解,可以清楚的知道项目的产品与行业情况、企业过往的经营历史、企业综合的竞争优势、开展项目的营销策略、组织结构的科学与高效性、项目运营后的财务收益与支出状况、对资金的需求与使用计划、融资的方式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各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对应策略等等多个方面,并以此来判断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是否可以启动后续投资操作程序等等。因此,任何一个风险投资方都会向融资企业索取该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来进行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与价值分析。然而,目前很多融资企业把商业计划书认定为融资成功的唯一通行证也是不现实的,一个项目融资和投资成功,不仅仅来源于商业计划书这个敲门工具,还有综合论证、实地考察、商务谈判等多个环节;如果在实地考察阶段发现项目并不属实,或者在商务谈判阶段,由于双方利益和权责没有达成共识都会造成融资失败;所以,客观、正确的认识商业计划书对于每一个融资人来说都是极为有必要的。
 
类别:项目融资业务
  F某的融资经历
2007-05-08 10:342004年,凭借我几年来从事信用卡行业的经验,我申请了一个“信用卡消费分期付款”的专利,并于2005年10月26日获发专利证书,  专利名称:信用卡消费分期付款的处理装置,专利号:ZL 2004 2 0070397.3。拥有专利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想不到的是,这是一个噩梦的开始。拿到专利证书之后,先是收到许多的来信,有的是让你参加专利推广会,有的是帮助你发信息,有的干脆就说看上了你的专利,让你与之联系,但我均没有相信,因为此类的骗术太多了。由于我的信用卡专利应用对象就是银行,我就先与各家银行联系,但没有一家银行给予认可,有的不屑一顾,有的认为很可笑,有的甚至毫不留情地给予讽刺。无奈之下,我只好找风险投资,噩梦就从这里开始了。通过网上搜索,我找到一些投资公司,并送上我的商业计划书,然后就开始了北京征程。一些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让我前去洽谈,然后让我做一些什么报告、评估、法律文件,由于前期已经从网上学到一些防骗的经验,所以我一直没有上当。一、遭遇美国德瑞克森投资公司的欺骗2006年4月,美国德瑞克森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的项目经理刘彦庆约我面谈,并要求我做专利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因为专利的转让必须有一个价值参考依据,不能你说值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所以这也是一个必要的途径。于是他推荐了两家公司,一个是九州向导(北京)国际商务顾问有限公司,另一个好象是北京云鹤什么的顾问公司,我去过之后一看才知道,这两家都是不入流的小公司,但要价奇高,于是就担心他们是合伙诈骗。我就坚持一个观点,不是知名的公司我坚决不认可,于是刘彦庆就推荐我到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找国际融资部的张丽。我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外大街41号富成大厦的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该促进会使用了一整层的办公楼,而且该办公楼里还有中国市长协会等一些政府机构组织。见到张丽,她又拉来一个副主任叫黄书红的,向我介绍说他们的促进会是商务部成立的一个国家级组织,专门管理外国的投资公司在华的机构,并组织了许多大型的展会。以上种种,让人无法不信任,于是商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文版)价格为7万元,由于是个人,可以申请20%的补助,最终价格是5.6万元,如需英文译本另加3万元。我当场交了2.8万,20多天后出具报告,我交了另外的2.8万元,拿到了《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报告分析我的专利可投资价值为4266.13万元。一看这么高的价值,我非常高兴,立刻将报告送给美国德瑞克森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刘彦庆说他们的总部必须要英文的译本,又向我推荐了一家叫北京慧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说副总程允渭是他的山东老乡,价格上可以照顾。我去了之后发现这家公司也比较正规,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就交了24000元翻译费,一周后出译本。我满怀希望地回到大连,编织着自己当千万富翁的梦想。一周后一份英文译本直接寄给我,一份寄给了刘彦庆。刘彦庆说马上上报总部,15个工作日后给答复。我苦苦等待,但半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消息,我不断地打电话询问,刘彦庆只说总部在审核,甚至说总部非常看好这个项目,派人在世界各地调研,想将专利好好应用,如此的谎话继续编了两个月,实在编不下去了,就说可能性不大了。我说既然不行,一要有个书面答复,二要退还我的报告,但书面答复一直没给出,报告也是我上门要了多次才给,其无赖的嘴脸暴露无疑。我此前曾询问过美国德瑞克森投资公司有没有成功投资的案例,刘彦庆说有很多,但要为客户保密,不肯告诉我,经过网上搜索,也找不到一起该公司的投资项目,都是一些“达成意向”之类的新闻,看来上这家公司当的企业和个人还真不少。美国德瑞克森投资公司 欺诈指数:9北京慧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欺诈指数:7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人间蒸发虽然美国德瑞克森投资公司没能合作成功,我也没多想什么,因为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的黄书红说可以帮我联系其他的投资公司。我想既然他们是管这些国外投资公司的,应该能推荐成功,于是就给他打了电话,他满口答应,说负责帮我推荐,让我等好消息。转眼间到了7月底,我再往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打电话,但多部电话都无人接听,于是我就去了北京,到了富成大厦,保安说该促进会已经搬走了,去向不明。于是我就向商务部咨询,商务部的工作人员答复说,这个促进会没有资质,不是商务部认可的,由于7月28日商务部自己成立了一个新的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那个冒牌的促进会就跑了。我问,既然说那个冒牌的促进会没有资质,为什么存在了两年多的时间,而且打着商务部的旗号举办了多起全国性及北京地区的融资展会?答复是一直没察觉,现在才开始重视。我说我被他们骗了,你们新成立了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能否帮我联系一下投资方,他们就给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却是空号,我找到新的促进会网站(http://www.chinaipas.org.cn/),联系了几次也没人理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单指位于富成大厦的那个) 欺诈指数:10三、美国广财投资公司主动放弃项目我自己又开始联系,期间遇到过一些骗子公司,就不一一述说了,后来美国广财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杨森主动邀请我去面谈,说想收购我的专利。我来到位于北京万达广场的美国广财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杨森介绍说他们公司收购了很多专利项目,有一百多,我问能否介绍一二个,他说要为客户保密,接着又说刚刚成了一个深圳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10多亿,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转入正题,说看好我的专利,以评估价的50%收购,保底35万元,我一听很有诚意,以为这下子可算成了。在我一再坚持只找知名评估公司的前提下,他们向我推荐了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并愿意承担40%的评估费。我经网上搜索,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在北京评估公司2005年的收入中排名26位,而且为青岛双星的商标做了492亿元的评估,应该可信。来到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经理刑飞接待了我,经协商评估费为10万元,我拿6万,美国广财投资公司拿4万,而且初评之后答应可以将我的专利评到4000万元以上。我表达了自己怕被投资公司欺骗的想法,说只要确认两点中的一点即可,一就是美国广财投资公司以前介绍来的专利评估项目有没有一起被他们成功收购的,二是评估事务所会不会与他们进行费用分成,前一条刑飞说可以与以前合作的客户联系确认,后一条向我保证不会与他们分成评估费。于是我预交了3万元之后,签定协议。此后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师与我多次联系,并发给我评估报告的电子版本,最初的评估值竟然只有2000多万。我说既然你们答应了给评到4000万,怎么说话不算话呢?于是,评估师又将参考的信用卡发卡量数值人为地提高一倍,这样将原有的评估值就硬性提高了一倍。我说这样做出的评估报告谁信?他们说没关系。在约定的出报告之日,我来到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但评估报告并未出具,刑飞说还有一点事没做,后来得知是怕我与美国广财投资公司的合作没成功后在网上揭发,影响他们的声誉,而且经他们调查,美国广财投资公司很值得怀疑,他们不敢出报告,我说既然我们签定了协议,而我又坚持出报告,你不能单方违约,他说让我回去再等两天,出报告后他们会亲自把报告送到美国广财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于是我空跑一趟北京,又回到大连。后来电话联系,刑飞始终不出报告,我托北京的朋友将余下的3万元亲自送到事务所,他们也不肯接受,最终说报告不出了,退还我已交的3万元。我说你既然单方违约,必须承担我的损失,刑飞竟然说你到法院去告我吧。无奈之余我又去美国广财投资公司,杨森先是说再找一家评估公司,后来在闲聊中得知我在网上搜索到美国广财投资公司在中国的几个投资项目经电话核实全是假的,杨森出去了几分钟后突然又来跟我提出放弃专利收购计划,说他们要集中财力做一个80亿的海水淡化工程,其他的项目顾及不上,让我找别的公司。美国广财投资公司 欺诈指数:7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 欺诈指数:5 
 
富有野心的成功创业融资故事
2007-05-08 10:32在美国旧金山南端,一条不足1500平方英里的狭长谷地上,每年所创造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可以与韩国持平,在世界所有独立的经济体中名列第11位,它就是美国硅谷——惠普、IBM、英特尔、仙童、苹果、施乐、雅虎、网景、亚马逊书店等一大批全球新星企业诞生的地方。这里也有一个华人的创业人生,有传奇,有惊险,有不可琢磨的戏剧性,但更多的是坚韧、自信和无可救药的创业癖……他就是留学美国并在硅谷创业的中国人王维嘉。敏锐的创业把握与发明思路1998年7月28日,被称为“信息王”的王维嘉发明了双向个人移动信息机(The一double faces individual move information machine,简称TFMIM)当时在世界上首家推出并开始提供信息服务时,就有分析指出,这种信息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未来全球市场总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一个全新产业——个人移动信息产业的诞生。王维嘉将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带给了世界。美国通用无线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通)1994年创办于硅谷。创建之初,王维嘉即把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地向个人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上。王维嘉清楚地看到了现代技术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计算机将从桌面向手持方向发展;第二个是无线通讯包括手机及寻呼机的迅速普及,通讯成本的不断下降;第三个趋势则是因特网大爆炸。”基于这一把握,王维嘉形成了自己的创业理念与发明TFMIM的思路:是否能把这三项当代最重要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掌上通过无线联网方式接入Internet网络终端;如果可能,那么人们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了。富有野心的成功融资故事高技术企业的创办和发展,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美国有6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而其中的一半都在硅谷。“硅谷的成功,首先在于其运行机制:即强大的资本和富有野心的创业者的紧密结合。”王维嘉说,“对于创业者来说,熟悉和了解风险资本家及其运作模式是融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除此之外,创业者在与风险资本家接触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专业化的表现和足够的个性上的坚韧性。”维嘉的第一次融资经历就非常富有戏剧性。1993年底,王维嘉参加了一次风险投资演讲会。会前,他已经有了开发个人移动通信信息终端的创意。临到会议结束时,王维嘉就走上演讲台向演讲的风险资本家谈了自己的创业思路。那个风险资本家听了他的“故事”后,就给了王维嘉一个电话号码说:“我们找时间再谈。”之后,王维嘉连续三天给那个风险资本家打电话,都没有人接听,但王维嘉每次都耐心地留下语音留言。终于有一天,那个风险资本家给王维嘉回电话并约定了会面的时间、地点。当两人见面时,投资家说:“知道我为什么不接电话吗?这实际上是对你的一个测试。如果你连打电话的困难都不能够克服,我肯定不会找你。因为一个创业者必须有不怕困难的基本素质。”这样,经过六个月的谈判之后,王维嘉终于在1994年7月份从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得到了第一笔总额为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王维嘉成为大陆赴美华人中得到风险投资商青睐的第一人。第一次融资的成功,不但使王维嘉顺利地开始了他的创业冒险活动,也使他充分了解了整个风险投资运作的机理,从而为他后来的三次融资铺平了道路。1995年到1999年3月,王维嘉又分三次分别从IDG、Intel等7家公司获得风险投资700万美元、900万美元、1200万美元。前后四次,从多达7家风险投资公司总计融入资金3000万美元,这个数额,不但在大陆赴美的华人圈里是最大的一笔,即使是在硅谷众多接受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中,也位居前列。勇于创业的性格特质“从个人性格上来讲,我一直就比较喜欢富有刺激性的工作,这也许就是我的一种宿命。”王维嘉说,“以前我在别的公司工作时,总会有一种还在寻找什么的感觉,自从创办了公司,心里就踏实了。通过我自己的创业历程,我也发现了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不同。在硅谷的华人中,我还是属于比较敢闯的,但我仍然是在循规蹈矩地把博士读完后才想到去创业;而比尔.盖茨敢在大学一年级就退学创业,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很大的差别。”创业者除了要拥有乐观,敢冒险、自信等性格特质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坚韧不拔和执着。“创业不同于科研,”王维嘉说,“创业者首先要相信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事,然后就是要不断听从自己心灵的呼唤而不能靠所谓的理性的指引,这有点像掷硬币,你要一直掷下去直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面出现为止。”尽管间或有各种挫折,王维嘉还是走上了一条不归的创业之路。“创业有些像吸毒,”王维嘉说,“一旦你开始了创业,就会上瘾。从我创办美通开始,我就已经认定这辈子就只干这一件事了。即便有可能失败,我还会重新开始创业。创业就像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给什么我也不换。”硅谷投资创业的种种奥秘在王维嘉的创业思想中,最重视研究的是硅谷投资创业的有关奥秘。他说:“美国是由四条腿支撑着的一个超级复合体系。而这四条腿分别是创造新财富的硅谷、提高经济效率的华尔街、进行财富再分配的华盛顿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好莱坞。美国的第一财富产生中心已由当年的底特律转移到了硅谷。硅谷的总市值目前为10000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总市值仅为1100亿美元的底特律;其中硅谷仅Cisco一家公司的市值就高过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企业市值的总和。硅谷的百万富翁在1994年时就有5万个,到1997年时增加到20万个,而至2006年初更进一步猛增至52万个。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创业其实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要在硅谷创业,就必须硅谷投资创业的种种奥秘!”王维嘉认为,在硅谷投资创业主要有五大奥秘:OKIGINALITY(创意)奥秘:走近硅谷,第一个必须提及的名字就是——斯坦福大学。1891年,李廉?斯坦福先生创办该校时制定了一个独特的办学宗旨——让学生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将来会自己受用,也会让社会得到好处。正是这种实用的教育宗旨,诱惑了全世界的莘莘学子,为了赚大钱,为了创建自己的事业蜂拥至此。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联合国,它凝结着全球各种文化的优势,让57个国家的14000名学子,在这青青的绿野之间追寻着各自的梦想。CAPITAL(资本)奥秘:除了创意之外,办公司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按照传统的投资理念,仅有一个赚钱想法的公司是没有人愿意对它进行投资的。但是,在硅谷这却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在这里活跃着一批创业投资家。在硅谷的沙丘大街3000号,是斯坦福大学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建筑,但是,这里却是硅谷非常著名的创业投资家的聚集地。托起雅虎的创业投资者——红杉树投资公司就坐落于此。红杉树公司风险投资家莫里斯说:“雅虎成功的故事实际上是创业公司在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下,取得成功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最初向雅虎投资了100万美元,买了公司25%的股份,到今天这100万美元大概值四五十亿美元。”这就是硅谷,智慧的翅膀与资本的翅膀合成了一个整体:一方面是智慧所派生出的大量的发明创造;一方面是创业投资家的精筛细选,使得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引领着世界潮流。CHOOSE(选择)奥秘:硅谷的创业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又是如何相互选择的呢?正如上述王维嘉成功融资故事一样,陈丕宏和他一手缔造的宏道公司回答了这个问题。宏道公司是硅谷的又一颗明星,但陈丕宏在开办第一家公司时,他同样得到了创业投资家的选择性支持。苏特.希尔公司从1992年陈丕宏创办第一家公司开始,就一直伴随着陈丕宏,到今天,它的命运又与宏道公司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苏特.希尔公司执行董事戴夫·安德森说:“在我们同意合作之前,我们谈了很长时间,大约有几个月吧。”几个月的交谈,按陈丕宏的理解,苏特.希尔公司不是在考察项目,更重要的是在考察陈丕宏这个人。今天的宏道公司,已成为一家开始盈利的专业商务网络公司。这当然是陈丕宏的成功,但同时也是苏特·希尔公司的成功。然而,在宏道公司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苏特·希尔公司执行董事戴夫.安德森说:“起初我们为它提供资本开公司,使它有所发展,我们还会提供咨询和其他辅助性服务,帮他们做很多事情,积极参与公司的董事会活动,我们帮助这些公司制定商务发展模式,改善商务策略,我们同样积极地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融资,帮助他们挑选关键人才。”陈丕宏说:“他们所提供的不只是钱。某种无形的帮助,实际上跟有形的钱一样重要,也许可能还更重要。”在苏特.希尔公司的督促和帮助下,宏道公司300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如今已经变成了25亿美元。宏道公司只是硅谷众多成功故事中的一个。DEFEATED(失败)奥秘:近40年的统计显示,创业投资的成功概率仅有20%,这或许正体现着硅谷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允许失败。对于这个问题,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文说:“在美国有这样一种共识,它鼓励你去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情,即使失败你也能因为试过而获得荣誉,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尝试。”中国有句古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这样一个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的哲学理念,在硅谷得到了充分的升华。CONDITION(条件)奥秘:2000年的初秋,位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在经历了一番周密的测试之后,最终将承载起中国股票创业板市场的运转。创业板无疑给中国的经济注入巨大的活力。但是,有了创业板市场就可以让技术创新型经济在中国得以繁荣吗?经济学家李扬说:“创业投资肯定不是钱的问题,因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总体来说资金并不缺,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让资金能来,能生根,能发芽,能生长的条件,就是所谓的制度条件,所谓的软环境,这个条件很多国家是不太具备的,这个条件的创造特别重要。”但是,在硅谷这块土地上,就具备了自由的创业文化,健全的法律环境,完善的中介服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深刻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硅谷在美国发展的又一个奥秘——投资创业的条件。
 
类别:融资成功经验  融资:不要狮子大开口
2007-05-08 10:32很多项目来融资,项目很普通,只是个模式的小更新或小创意便大开狮口狂要钱。前几日又遇此事。一个自称在网络科技公司工作多年的技术人才找我融资,我向其索取项目资料,他发来几页项目融资简介。应该尊重一个人的梦想,但我实在不想恭维他能融资成功。他要建一个饮食娱乐服务平台网站。就是网民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搜寻到餐厅、卡拉OK、洗浴、健身、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的位置、特色内容、联络电话等。介绍资料中还将他的战略目标定为“本城市饮食娱乐门户网站”,而且标的融资额是500万。我回绝了他。   可以简单剖析一下,互联网是国际性、跨区域性的联动媒体资源,如果把他仅仅变成针对区域市场的服务平台,完全不必自设服务器组和成立庞大的技术与服务团队。可通过承包当地信息港或其他网站便可以使资源形成互补,达到项目运营的目的。如独立运作,投入资金会加大,也会直接带来投资和经营风险。    500万,他的计划中,有300万用于宣传推广费用,100万用于服务器添置,100万用于办公场所租赁和人员工资。那么,证照办理、设备折旧预留、办公费用、服务体系建设费用在哪?招聘、培训、流动资金费用在哪?这些基本的费用都没有预计,就算描述完这500万的用途了?互联网业属于高风险也高利润的行业,烧钱的现象在前几年也很普遍,但这不等于可以拿着投资方的钱胡乱的预算。300万的广告预算对于一个三级市场意味着什么概念?    更为让我觉得不可理解的是,他的财务收益分析中,说年收益可以达到2000万。我真的可以肯定他没有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按中国餐饮协会统计,一个三级城市的餐饮娱乐场所不会超过1000家,2000万营业收入意味着,每一家店要在这个网站中投入2万元的宣传投入,且不算每家店的营业利润有多少,按他们的营业额和5%互联网宣传费用推算,每家店的年营业收入要在40万以上。回头来看,能保证这1000个店都在这个网站上做宣传吗?能保证每个店都可以达到年40万的营业额吗?一个三级城市的网站的单个广告宣传费用能达到年2万元的收费标准吗?    这仅仅是一个事例。曾有很多很多个找我们融资的项目,是狮子大开口。项目还处于种子期便要融资几千万。投资方不是傻子,更不是疯子。融资方是在获得投资后对项目进行经营而获得财务和其他收益,投资方是通过投资钱获得钱的增量,可见投资方会将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估量得更为清楚才会考虑是否投资,也会在投资以前便想好如何在将来获得投资收益后撤身的办法;也就是说,投资方不会盲目的投钱,也不会要多少给多少。    融资方应该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和经营需要选择融资额度。种子期项目,由于项目潜在风险很大,融资额度应该偏少为好;投资方因投资额度的降低也相对降低了投资风险,直接的减少了投资顾虑,容易促进投资成功;融资方也因此可以顺利获得投资使项目启动。扩张期项目,要根据扩张的速度、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管控能力来衡量融资额度。融资方往往期望获得更多的投资,认为有越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这是错误的想法,曾有无数明星企业迅速成为流星企业就是最好的见证。快速的扩张和盲目的经营有很大的关联性,快速的扩张会使很多潜在的危机掩盖在表面的光彩之下;由于扩张速度过快,在出现危机时很看快速的完成控制,常常致使整个业务链崩塌,企业也只能最终宣布破产。这些,作为项目管理者应该知道,作为投资方更加清楚。所以,融资,不要狮子大开口! 
 正方公司的融资故事
2007-05-08 10:30王谢燕入百姓家1999年5月,北京正方电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方公司)成功地从香港怡富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怡富)融资人民币1000万元。作为一个中等规模、成立已有十年、一直稳步发展的系统集成商,正方公司凭借什么引起投资者的青睐,并进而获得投资方全面的资金支持?除却投资方的战略考虑之外,正方公司自身的一些品质和积累对融资成功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后队变前队 对于中关村土生土长起来的正方公司来说,若不是这次资本找上门来,融资是其管理层从未认真考虑过的一件事情。依照正方公司副总经理陈嵘的说法,正方公司始终采取的是一种“比较保守、比较封闭、单纯靠自我积累来获得发展的经营方式”。公司内部甚至有着这样一个明确的原则,即:决不向别人借钱,也决不借钱给别人。虽然正方公司的决策层慢慢也意识到:纯粹靠自我积累,企业的规模很难做大。但是,或许是囿于视野的局限,或许是出于对治理权丧失的恐惧,正方公司从未感到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和特别迫切的需要去向外寻求融资。然而,随着怡富的代表于1997年年中某天的到来,这种均衡的企业发展节奏终于开始被打破,虽然当时只是初步接触,正方公司也并未十分在意。在双方第一次接触的一年之后,1998年上半年,怡富的代表再次来到正方公司。原来,在这大约一年的期间里,怡富在大陆先后走访考察了28家系统集成商。而在怡富为要投资所初选的这28家系统集成商中,正方公司在一开始的排名恰恰是在最后一位。怡富是一家英国财团,在亚太地区管理的资产约有20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则管理着大约1200亿美元的庞大资产。这次在大陆地区IT领域的投资,怡富最后只选定了两家:北京联迪和正方公司,而正方公司是怡富最后在系统集成服务投资方向上所选定的唯一一家系统集成公司。之所以正方公司在怡富一开始的选择中被排在倒数第一,是因为怡富初期的筛选评价标准主要是基于企业的营业额、利润、规模等硬指标的缘故。后来,双方在持续频繁接触约一年之后,终于于1999年3月开始了正式谈判,并于5月份正式签定投资协约。双方的股本构成中,正方公司的资产起初经由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为2180万元人民币;最后作价为2000万元人民币,由三个自然人所持有,占新公司总股本的60%;而怡富则以其实际所投入的1000万元人民币现金,占到新公司总股本的40%。野百合也有春天 怡富之所以把初选时排在第28位即最后一位的正方公司作为自己的最终投资选择,这主要是缘于正方公司所固有的品质和潜力。在怡富看来,正方公司与其它公司相比拥有一个明显优势,即在正方公司运营长达十年的时期里,公司的管理层以及整个公司的结构和主要的业务方向都没有发生很重大的变化,一直保持着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一事实本身预示了投资者极为珍视的一种品质,即投资的低风险性。其次,在怡富对正方公司进行考察期间,其不断的、随机的资料索取以及访谈询问,都得到了正方公司准时的、正规的、高质量的答复,且没有一次延误。这种宝贵的敬业精神、积极的响应态度和专业化的办事作风给投资方留下了不同凡响的好感和极为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正方公司从1996年开始投入,自主开发了一套完全基于Web的办公自动化系统Infoffice。“这个产品在这次融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陈嵘说,“投资者很看重这一点,这说明我们公司非常富有前瞻性,并且有能力开发自有品牌的产品。而这一点恰恰给投资者以信心,就是说我们是一家有成长性并有未来盈利能力的公司。”另一方面,正方公司之所以能够同时也选择怡富作为自己的投资者,也是因为怡富在正方公司比较关心的两点上都提供了令之满意的答案。“在我们与怡富接触期间,也有上市公司来找过我们,”陈嵘说,“之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与怡富合作,是因为两个理由:一是它不要求控股并承诺不直接介入日常经营,同时由于它对IT领域的熟识和了解又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些极有帮助的宏观建议;二是因为它是亚太区除日本之外最大的一家财团机构,富有实力且有长期的投资经验,这对公司将来能够进一步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将会有极大的帮助。”通过这次融资成功,正方公司初步学会了运用资本手段来辅助企业经营的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同时对投资者也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香港的投资者,从操作层面来说还是非常严谨的,”陈嵘说,“与欧美的投资者相比较,他们对中国国情理解的更深,双方也更容易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对正方公司而言,融资成功的另一大收获,就是“我们的想象力比原来丰富多了,”陈嵘说,“原来很多东西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想,觉得离我们的实际情况太过遥远,而现在则不同了。”想象力开始发挥作用的最新体现,就是正方公司开始了早先尚无能力去做的规范管理和重组企业的工作。目前,除已经拟定从某外企为公司请来一个CEO之外,正方公司也已经完成了公司结构的重组工作,并建立起了公司现在的三个事业部体制。正方公司这次融资的成功,虽说是无心插柳的一次意外惊喜,但更多地还是源于多年的辛勤积累和自身的不懈努力。至于说它能否顺利度过企业青春期的混乱时光,驶上发展的高速路段,这既依赖于冥冥中的运气,但更多地还是要依靠自己的继续努力! 
 E某的融资经历
2007-05-08 10:28
  翻开商业类的报纸杂志,投资公司的广告无处不在。对苦于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来说,“有资金,找项目”抑或“雄厚外资寻优质项目”等字眼显然是难以拒绝的商业诱惑。  而这些投资公司的极具吹捧的介绍,也让急于融资的企业放松警惕——本公司为专业从事投资融资、引资策划、项目评估、国际合作的专业服务的机构,全权代理美国某国际投资集团、新西兰某国际投资基金、加拿大某财团等多家大型跨国投资集团在中国的投资事务,协助进行项目筛选、立项、投资、监管、实施和跟踪其在中国市场的资本运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骗子公司们四面出击,打着投资的旗号,以商业计划书、评估费、考察费、召开听证会、外汇调汇费等名目骗取各种费用,多则几十万,少的甚至几千元也不放过。  记者调查得知,这些假投资公司一般都以投资顾问公司或国外投资公司中国代表处的形式出现,大多置身于北京、深圳等地的商务写字楼里,他们的手段并不高明,但对于一直资金饥渴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西部企业来说,却无疑是一个梦魇。  眼前的事实是,名目繁多的投资公司依然在不断地诞生或更新。据河南省工商局负责企业注册的人士介绍,要注册投资公司,注册资本底线是1000万元;而投资顾问公司仅是咨询公司,注册资本底线仅为10万元;至于外国投资公司中国代表处,2004年7月1日以后,根据《行政许可法》,不再需要审批。其实,就算以前需要审批时,也很难对它们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而据河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资深项目经理郭峰介绍,注册投资公司时,除了工商部门的正常验资外,并没有专业的权威部门进行资信方面的严格审查,也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组织,因此,在名目繁多的投资公司中,选择哪一家只能凭经验来分辨。  但郭峰同时指出,能否获得投资公司的投资,关键要看一个企业的项目的吸引力。而且正规投资公司的投资过程,有严格的流程和时间限制。首先要有商业计划书,你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专业服务机构写,但是投资公司一般不会强迫你必须找某个专业机构写;第二步,投资公司要对项目进行内部评定,如果认可项目,就会约见申请人,然后对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并做详细评估,接下来就进行投资谈判,并签订相关投资协议,最终实施投资。  “一般情况下,在投资实施前,不需要被投资的企业付费。”郭峰说。   待解的融资难题    “我的项目很好,但找投资太难了。”汪明刚把融资难作为他被骗的主要原因。  对此,郑州金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陈光明认为,缺少资金是国内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这些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贷款融资。  “企业在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都必然有扩张欲望,而光凭自己的资金能力顺利完成扩张是很困难的。这时必须要过的一个坎,就是融资。”陈光明说。在陈看来,中国无数的中小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融资市场,而这个市场恰恰非常缺乏融资经验,所以就滋生出了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骗子队伍。相比而言,真实的投资公司、顾问公司反而不够。  资料显示,有80%以上的企业会在创业5年内被并购或者破产,而剩下20%不到的企业也会在未来三年内有90%破产。专家分析指出,这个时间点上的破产一般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所导致的,而是因为在扩张过程中融资失败所导致。  “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美国、日本学习,专门成立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部门,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局,以职能部门的形式,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陈光明说。陈还指出,仅在国内,我们也有借鉴学习的对象,比如温州,那里的企业一般通过行业协会或商会组织,或集约性地与银行等金融部门联系,或企业之间相互借贷,实现融资目的。  “只有不断地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投资骗局的发生。”陈光明说。~~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都是骗子,他们公司名称每年换甚至几个月就换,大都骗些前期费用,评估费,报告费,考察费等等,如下是案例:今年7月,一心要发展生态农业的汪明刚正苦于寻求资金合作伙伴。一个偶然的机会,汪结识了雅泰集团北京办事处的项目经理刘某,并由此开始了一个近1000万元的投融资合作洽谈。半年的时间内,汪明刚先后到北京三次,位于高档写字楼的办公场所,办公室里无处不在的英文,以及他无意间看到的从加拿大发来的快递,让汪明刚对加拿大雅泰国际投资集团深信不疑。  “最后一次来北京时,还见到了一个自称是加籍华人的亚太区投资总裁。”汪明刚说,更让汪抛除戒心的是,与该总裁在一起的是一位被介绍为山西省某市的副市长,据说是来请雅泰集团去该市投资。  “我们主要与政府谈大投资,看你这项目不错,顺便帮你融点小钱。”雅泰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汪明刚。  8月2日,汪明刚与雅泰集团达成初步的投资意向。但汪明刚没想到,一个投资骗局正悄然拉开。  8月12日,汪明刚就被要求到指定的香港评估公司实行项目评估,并为之付出评估费2.8万元。  8月30日,汪明刚拿到了看起来很国际化的评估报告四份,汪将其中的两份递交雅泰集团。据说,其中一份被传真至雅泰集团的加拿大总部。而汪也再次付出5000元的项目审核费。  9月14日,汪明刚接到雅泰集团通知,说是该项目已被集团总部初步认同,虽然根据行业规则,雅泰集团没有将汪明刚的生态农业项目公开,但仍然有数家财团通过内部渠道了解到这个信息,并表示出深厚的兴趣。  自己的项目被肯定,汪明刚当然高兴。他甚至急切地催促着雅泰集团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9月19日,汪明刚再次被要求到指定的香港公司撰写商业计划书,费用总计为3.2万元。汪明刚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不断地为这次融资花钱,但他似乎已经进入雅泰集团指定的工作渠道,并开始期待自己就要实现的大公司、大产业的梦想。  10月4日,汪明刚拿到了承载他梦想的商业计划书。这时,雅泰集团又向汪索要融资中介费,总计7.8万元。  此时的汪明刚终于生出一种戒备心。他合理地提出,资金到位后再付这笔款项。但雅泰集团坚持提前支付,最终,在多次协商未果后,雅泰集团让步让其预付总费用的20%,即1.56万元,汪明刚只好答应。  10月12日,汪明刚将这笔钱打到雅泰集团指定的账户上,开始等待期待已久的佳音。  两周内,汪明刚一直催促雅泰集团加快运作他的项目。直至10月23日,汪明刚向雅泰集团办公室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打项目经理刘某的手机被告知无法接通——汪明刚急了,他似乎意识到可能出事了。汪明刚连夜赶到了北京。10月24日,阳光再次洒满北京城时,汪明刚发现,曾让他满怀希望的雅泰集团北京办事处,已是人去楼空。请大家警惕美国威尔逊国际投资公司,该公司自称投资的《大连福康国际老年安养城》项目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找该公司融资的企业要格外小心。位于朝阳门财贸中心17楼的美国远景投资公司是骗子,我见到的项目经理叫王凯,竟然还是个北京人。该公司属于最典型的骗子公司,还没立项就要你提供各种资料,只要是你当时拿不出来的就让你去做。这家公司是今年刚成立的,我怀疑他们就是以前的瓦尔德公司那伙人。 
 D某的融资经历
2007-05-08 10:26
面对风险投资商开出的既像“馅饼”又像“陷阱”的融资方案,他感到愤慨,却又不得不佩服对手的专业眼光。见了40多家风险投资商 2004年6月,我开始为寻找风险投资而头疼,当夏天结束的时候,一笔44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摆到了我面前,但我却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 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几家大型网站工作,有一次我惊讶地发现,我所在的公司一年时间在大学里做的推广活动竟然耗资了近300万元。于是在2004年1月份,我用一周时间通过Google和百度网站进行搜索,结果发现仅2003年,各厂商在高校的市场推广费用就达到8000万,这还不包括中国移动这些大厂家。然而长久以来,高校市场并没有被充分开发,企业推广的需求和学生的购买需求没有及时的沟通渠道,于是3月1日,我与两个伙伴合作成立了第一家专门为企业在高校市场推广品牌及产品的校园文化推广公司——新语丝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我担任总裁。 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万元,员工也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我当时对新语丝公司的未来规划是:成为拥有校园推广、销售、媒体、出版等业务的校园文化传播集团,第一年的计划是到年底营业额达到50万,出乎我和所有股东意料的是,这个目标在第一个月就达到了,到10月份公司的营业额已经超过150万元,这还包括两个月的暑期淡季,我的客户里也有了SONY、联想这些大公司。眼看着业务以超常的速度拓展,我和几个伙伴开始感觉公司缺乏上升的资源,而仅靠自身资本的缓慢积累,企业很难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虽然校园市场目前还处于“圈地运动”时期,但是开始注意到这个市场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尽快把公司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就显得尤为迫切。我马上就想到了融资。 我首先找到了清科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私有股权投资顾问机构,在从那里我获得了一本有关风险投资商的年鉴后,开始按照年鉴上的地址给一家家投资商发邮件,同时我还发动了所有认识的,感觉跟投资方面有关系的人。在随后的3个月中,我开始了每天与2、3家投资商见面的日子。 这是我第一次和风险投资商打交道,在此之前我对风险投资商的认识停留在书面了解,在我的美好想象中,风险投资是雪中送炭的天使资金。 然而与投资商的第一次接触,就给了我挫折感。对方首先就是问我的创业团队是否有海外留学背景,紧接着就是了解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营业额。当知道我的创业团队没有海外背景,而且公司的营业额只有几十万时,大部分投资商当场就表示对公司不看好。在介绍公司的业务模式时也同样遇到尴尬,我把公司定位为校园市场推广,结果好多投资商都说“那不是广告公司吗?广告公司是不需要投钱的。” 出师不利,我与合作伙伴开始总结教训,最后决定把公司业务重新进行概念包装,把公司定位为校园媒体的模式。结果,尽管公司的实质业务没有任何改变,他们马上感兴趣了,很多人开始主动找到公司要求考察。以前没兴趣的也重新来找我谈。□□□(此处删去国骂若干)。 从6月初到10月,我接触了40多家各式各样的风险投资商,其中甚至有一位山西太原的煤矿主“赵大哥”,他本来准备到北京投资网络短信,结果辗转得知我的公司。我在朋友中就以校园情结和学生气闻名,结果与这位江湖豪气的“赵大哥”接触后很快就谈笑甚欢。这位颇讲义气的“赵大哥”甚至提出,如果公司亏了他也不会追究,就当这笔钱打了水漂交个朋友。我交了这位朋友,但是最终没有接受他的投资。 他们要慢慢把公司给吞了 其实,这时我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一家国外知名投行身上,它在中国具有显赫业绩并有广泛人脉,我最早也曾经找到这家投行,但当时对方根本就不感兴趣,后来我通过一位朋友找到了这家投行的另一位合伙人。这一次对方总算答应见面。 见面约在朝阳门外的一家咖啡屋里,一进门我就后悔了,因为对方看起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得无可挑剔,而我还是跟平常一样穿着件邋遢衣服。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开始向他讲解我已经复述过N遍的校园媒体概念,当我说到可以整合全国最主要的500家学校的市场,拥有至少500万到600万的用户群时,这位合伙人终于开始表现出兴趣。 随后,这位合伙人说可以协助新语丝建立业务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进行第二次融资甚至今后上市。眼看这些一直梦想着的事情可能逐渐成为现实,那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到8月底,我第三次和对方见面时,双方开始讨论公司的定价,让我特高兴的是,对方居然爽快地同意了我大胆喊出的110万美金的价格,毕竟5个月前公司的注册资金仅仅是20万人民币。 然而,接下来对方提出,虽然愿意拿出44万美金换取公司40%的股权,但是不认可我们原有股东占60%股份,经过他们的计算,我们创造的价值不超过33万美金,也就是最多只能占30%股份。对于剩下的30%股份,风险投资商要求由其代持,并在今后用于公司管理层奖励,骨干员工持股及第二笔融资。 我当时一下就懵了,只好跟他说要回去商量一下。回家后,我向做律师的妻子咨询,反复讨论后,我们还是觉得没辙。在拖了整整15天后,只好又回过头找对方。 这个时候已经是9月中旬,接下来的谈判中,对方提出公司管理层应该是低工资,我本来就想着要长远发展,所以没怎么考虑答应了这个要求,但随后对方提出了让我彻底窝火的要求。 这一次他们提出要寻找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同时还要管理公司的财务,5万元以上的公司支出需要征得他们委派的协调人联署签名。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些原有股东所持有的30%股份又有了新说法,他们提出需要签署阶梯业绩调整式协议来保障投资者利益。也就是说,我需要和他们就公司未来3年的收入制定预期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目标,每年需要割让10%的股份给予风险投资商,如果三年内业绩目标都达不到,就意味着我和伙伴们手里所剩的股份为0。 与此同时,对方还要求签定数量繁多的各类协议,其中包括在公司遇到困境时优先考虑风险投资商利益的首要退出机制;如果我们这些股东离开公司,3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职业;如果中途退出,所持股份只能以最初创办公司时投入做价,还只能卖给他们。 这样一来,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虽然表面上看公司从最初的20万元人民币增值到110万美金,但这些钱只是控制在投行手里的纸面财富。我能得到的只是约定的低工资,而一旦不能完成那些他们制定的遥不可及的业绩目标,就意味着会一无所有。我简直觉得他们是要慢慢把公司给吞了。 如果他们开始就提出来,我根本就不会跟他们谈!面对这种的局面,我只有懊恼地结束了谈判。
现在看起来,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也算丰富,但是和这些国际投资商打起交道来还太嫩,他们无论在气势上还是专业程度上都更胜一筹。有些时候我和合伙人们在家里商量了一天后觉得挺好的内容,谈判时一句话就被对方给打乱。刚开始谈价格时,我还试着虚张声势,夸大行业、公司和客户基础,想卖个好价钱,结果一眼就被对方看穿,反而弄得自己大失方寸。其实这投资商对我们这个行业也就是接触我以后才逐渐了解的,但他看问题比我深。我骗不了他! 当然,我还要继续寻找投资商。不过这次我准备同时和多家投资商谈,也好让自己手里多上几张牌。 点评:创业者缺的是资金,这时往往采用的方式就是融资,但融资如何来控制风险,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让一个企业死亡的也就是资金与债务.因此在融资过程中控制风险投资很重要. 
  C某的融资经历
2007-05-08 10:24C我本身是从事策划工作的,但是因为公司在资金上出现了缺口,董事长让我负责公司的融资工作。就这样,我走上了一条融资之路。    我第一次做融资是跟世界华人在北京的办事处接触的。这不是个专业的投资机构,是个基金组织。接触的第一种融资的手段就是假股暗贷。所谓假股暗贷顾名思义就是投资方以入股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但实际并不参与项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从项目中撤股。这种方式多为国外基金所采用。缺点是操作周期较长,而且要改变公司的股东结构甚至要改变公司的性质。国外基金比较多,所以以这种方式投资的话国内公司的性质就要改为中外合资。因为我公司本身是国外的公司,所以不存在改变公司性质的问题,但因为需要融资的金额较大,投资方进行投资后就会成为公司的大股东,所以考虑到最后不撤股被对方吃掉的风险,最后并没有采纳这种投资方式。    我接触的第二种融资的方式是银行承兑。投资方将一定的金额比如一亿打到项目方的公司帐户上,然后当即要求银行开出一亿元的银行承兑出来。投资方将银行承兑拿走。这种融资的方式对投资方大大的有利,因为他实际上把一亿元变做几次来用。他可以拿那一亿元的银行承兑到其他的地方的银行再贴一亿元出来。起码能够贴现80%。但问题是公司帐户上有一亿元银行能否开出一亿元的承兑。很可能只有开出80%到90%的银行承兑出来。就是开出100%的银行承兑出来,那公司帐户上的资金银行允许你用多少还是问题。这就要看公司的级别和跟银行的关系了。另外承兑的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根据国家的规定,银行承兑最多只能开12个月的。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只能开6个月的。也就是每6个月或1年你就必须续签一次。用款时间长的话很麻烦。     第三种融资的方式是直存款。这个是我接触到的最难操作的融资方式。因为做直存款本身是违反银行的规定的,必须企业跟银行的关系特别好才行。由投资方到项目方指定银行开一个帐户,将指定金额存进自己的帐户。然后跟银行签定一个协议。承诺该笔钱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挪用。银行根据这个金额给项目方小于等于同等金额的贷款。注:这里的承诺不是对银行进行质押。是不同意拿这笔钱进行质押的。同意质押的是另一种融资方式叫做大额质押存款。当然,那种融资方式也有其违反银行规定的地方。就是需要银行签一个保证到期前30天收款平仓的承诺书。实际上他拿到这个东西之后可以拿到其他地方的银行进行再贷款的。   第五种融资的方式(第四种是大额质押存款)是银行信用证。国家有政策对于全球性的商业银行如花旗等开出的同意给企业融资的银行信用证视同于企业帐户上已经有了同等金额的存款。过去很多企业用这个银行信用证进行圈钱。所以现在国家的政策进行了稍许的变动,国内的企业现在很难再用这种办法进行融资了。只有国外独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才可以。所以国内企业想要用这种方法进行融资的话首先必须改变企业的性质。    第六种融资的方式是委托贷款。所谓委托贷款就是投资方在银行为项目方设立一个专款帐户,然后把钱打到专款帐户里面,委托银行放款给项目方。这个是比较好操作的一种融资形式。通常对项目的审查不是很严格,要求银行作出向项目方负责每年代收利息和追还本金的承诺书。当然,不还本的只需要承诺每年代收利息。   第七种融资方式是直通款。所谓直通款就是直接投资。这个对项目的审查很严格往往要求固定资产的抵押或银行担保。利息也相对较高。多为短期。个人所接触的最低的是年息18。一般都在20以上。    第八种融资方式就是对冲资金。现在市面上有一种不还本不付息的委托贷款就是典型的对冲资金。这个在这里就不详细的介绍了。
 
类别:防范融资骗局 | 评论(0) | 浏览(8)  B某的融资经历2007-05-08 10:23    前几天一个项目方找到我们融资,遗憾的是我们上半年的投资额度已经使用完毕了。尽管暂时没有合作机会,我们还是聊了很多,也了解了他的融资故事。他是成都人,精通软件开发,还有个6人的小开发团队;创业已有三年,开发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适用,用户使用反响不错。于是,他也像无数的项目人一样希望将项目做大并开始走上了融资之路。他,只有三十多岁,谈话思路清晰,有深度的项目运营规划。可以说听他介绍项目是一种享受,比起那些只是谈项目运营后会注定暴富的项目方,让我生出很多好感。在描述完项目和运营的策略后,开始娓娓道来他的融资路程。他接触的第一个投资方是一个房地产公司老板,也是他们软件产品的适用用户。当时很欣赏他们的团队和开发成果,故此想投些资金把软件推向全国市场,当然也期望从中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几次沟通下来,大家达成合作协议。由地产商投资200万,并另派入团队负责全国市场营销,开发团队依旧负责软件开发,双方各持50%股份。然而,投资方承诺的资金迟迟没有到位,这个开发小团队也从合作的欣喜转为等待的焦急,再到遗憾的失落。三个月过去了,团队人员的基本工资都无法开出了,也不敢再去想美好的未来。他想过,通过法院起诉房地产商,可是衡量下来,穷人怎么斗得过富人呢?搞不好,会让日子更艰难,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房地产商也没有再来找过他们。在绝望中,几个团队成员买来啤酒,想一醉方休。酒精的作用让大家忘记了暂时的烦恼,聊起了搜狐的张朝阳、阿里巴巴的马云、QQ的马化腾、金蝶的徐少春、用友的王文京。几个年轻人越聊越热,大家发现这些成功人士成就伟业都曾依靠过风险投资的支持。于是,大家开始商讨是否要直接去找风险投资,结果是无人反对。他们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美国某投资财团驻华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寻找项目投资。几个人根据广告上的传真号码发去了项目介绍。几天后,接到该机构的电话,说对项目很感兴趣,让他们过去面谈。这个消息让几个年轻人彻夜难眠,又谈起了将来做大了会如何的美好设想。准备好行装按时出发,来到了大上海。安排好住所便乘公交车转地铁,来到外滩某一办公大厦的21楼。出了电梯直入眼帘的是该财团驻华办事处的标牌,几个人开始有些紧张,整理好衣装和头发后推门而入。接待他们的是前台秘书,他们被引入一间会议室。会议室里是标准的八人会议桌和真皮座椅;角落里是绽开的鲜花;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合影照片,下面注明着董事长与某某政府官员的合影;会议桌上硕大的烟灰缸显露着贵气。六人落座。几分钟后,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的中年男人推门进入,尾随身后的是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女孩为其介绍:“这是我们项目经理,我是他助理。”双方交换了名片,说了些客气话后开始进入主题。项目经理表示,该机构对他们的软件项目很看好,尤为对软件产品带来的高利润感兴趣。接着逐个询问了这六人在团队中的职务和特长,并大加赞许。随后,拿出几份协议书给几位参考,协议中标明着,该机构与某某市政府部门达成了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意向,还盖有政府部门和该机构的公章。这几份协议让几个年轻人更为兴奋,他们在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样的投资方能看中我们的项目,我们能与这么有实力的投资方合作,未来注定一片光明。随后,项目经理提出,由于项目还没有实施,未来会有多大的商业价值和存在多少风险尚不清楚,也就无法确定是否给与投资和给与多少投资额,所以,他们需要项目方到指定的几家评估机构进行项目评估,具体选择哪家评估机构可由项目方选择,评估费用也由项目方与评估机构自行商讨,待评估结果出来后投资方就可以进行投资考察和正式谈判了。听到这些,几个年轻人的心立刻纠结起来,他们不知道评估费要多少,也不知道评估结果会怎样。离开投资方处回到招待所大家开会商讨、分析,都担心评估费承受不起,也担心评估结果会很差,这不仅会浪费掉时间,还会损失钱。然而又觉得这位项目经理说得也有道理,不知道项目商业价值怎么可能盲目的给与投资呢?何况银行贷款还要对抵押物进行评估呢。于是,他们决定先去询问一下评估价格。接下来的二天里,是逐个拜访投资方指定的评估机构。评估机构的人员都从直观的角度评价项目很不错,但是具体商业价值有多少还需要经过调查、分析、论证、评估等多个环节才能给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几个年轻人开始探寻评估价格。几家机构的评估价格不一,大体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这个价格显然是他们无法承受的。他们便开始找开价最低的评估机构商讨价格,评估机构的态度很坚决,不可能给与让价,不过建议他们去找投资方,看看能否各自承担一些费用。    于是,几个年轻人转头又来到这个投资财团的驻华办事处,找到与他们接洽过的项目经理,道出了他们的苦衷并提出希望各自承担费用的请求。项目经理表示可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申请,结果如何要第二天才能知道。几个年轻人回到招待所,怀着沉重的心情讨论了一番又一番,最后大家决定,如果投资方不同意共同承担费用,他们就放弃,如果同意承担,他们就返回成都找亲友借钱。那一夜,没有一个人睡得安稳。第二天上班时间一到,几个年轻人便赶到了投资方办公室,前台秘书告诉他们经理在开会,让他们在会议室等。十多分钟后,项目经理出现了,并告诉他们,投资方很看好他们的项目,并同意替他们承担30%的评估费。听到这个消息,几个年轻人差点跳了起来,纷纷起身与这位项目经理握手致谢,中午还盛邀这位项目经理去海鲜城饱餐了一顿。在回成都的列车上,几个年轻人谈论着未来如何运作,如果防止投资方签完投资协议后不投资,股份该给投资方多少合适等等。几个年轻人对投资方的实力不加怀疑,因为他们看到了现代化办公楼里的豪华办公区和与各政府部门签署的协议,协议上还盖着政府的红色印章。十天时间里,他们向多个亲友借款七万元后再赴上海。顺利办理完评估手续后,项目方、投资方各自支付了7万元和3万元。他们还是在同一个招待所里等待着评估结果,渴望、焦急混在一起。 数日后,评估结果出来了,让众人大失所望,评估结果是项目很一般。拿着评估结果去找投资方,这位项目经理看后,大改吃海鲜时的面容,一脸严肃的说,这样的项目我们不敢给与投资,因为投资风险很大。几个年轻人傻站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他们不敢相信,多天的准备,多天的努力,多天的等待,会等到这样一个结果。几个人神情恍惚的走出办公大厦。回到招待所抱头痛哭,他们不知道回去怎么向亲友交待,他们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他们心里感到被骗了,又找不到被骗的证据,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法又合理。哭过,痛过,他们回到了成都。接下来的日子是万般难熬的,要想项目的明天,要应对各个亲友的追讨。他们把办公室搬到了家里,想着怎么度过这个难关。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开始认识到,要依靠推销一套套软件来维持生计和偿还借款了。一年后,他们还上了借款,手中有了些剩余的微薄资金。心又蠢蠢欲动了。他们相信国家官方公布的外商投资额度是真实的,他们相信有真实的投资方存在,他们相信他们的项目一定能找到投资商,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能像用友、金蝶那样做大。于是,他们又开始考虑融资。这一次,他们聪明了许多,不再是团体上阵。而是让一个人负责融资,剩下的人依旧搞开发和小范围销售。他们也查阅了很多投资方的资料,并尽可能的对其真假进行辨别。我们公司也就成为了他们这一次融资范围中的选择目标。问他为什么选择我们,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骗子公司不可能成立几年还不跑路。听到他的回答,我感受到了一份坦诚,让我心里感到一阵暖。听他讲完他的融资故事,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我对他说:“今天中午我请你吃海鲜吧”。吃饭的席间,我给他讲了很多投资圈内骗人的事情和辨别的方法,也告诉他不要只是看别人成功的故事,而忽略对自己项目的缺点分析。下午,他离开了我们公司所在的这座城市,祝愿他,能一路走好。    透过他们的这个融资事例,我们该认识到,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业还没有完全成熟,风险投资圈这个海域中有很多可以载人去远洋的船舶,也有很多外表美丽的食人鲨鱼。融资方该如何在寻找梦想船舶的同时避免鲨鱼的攻击呢?首先,衡量好你们的梦想是否可以随船乘风破浪去远航,还是你们的梦想现在还不够成熟,而无法乘船而去?鲨鱼再美丽也终会张开大口。面对它,你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杀死他,一个是回避他。杀死他,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实力。所以,多数人只能选择回避他。回避他的唯一方法就是多熟悉一些风险投资专业知识,另外,多了解一些他食人的方法。如上所说事例中,如果是有风险投资专业知识的,便可以清楚的知道。风险投资机构的评估体系有两类,一是自有的评估组织,也就是投资机构中由各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另一类是授权评估组织。这类如同上面所提到的是投资方指定的评估机构。而分析评估机构的真假,可以通过评估机构成立的年限,在业界的地位与商誉,拥有评估资质的人员数量等进行分析。在目前阶段的风险投资圈中,也存在着虚假投资机构与评估机构暗箱合作的事情。例如:由投资机构向评估机构推荐项目进行评估,评估费收益所得由两方根据约定比例进行分取。更有甚者,某些投资机构为了获得收益,会同意承担部分评估费用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获得融资方信任而赚取融资方支付的评估费。鉴于此种状况,我建议融资方选择那些指定某些知名、具有一定行业资历、评估程序合法的评估机构进行项目评估的投资方进行合作。否则,宁愿选择自有评估组织的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对于,投资方背景不明朗、评估机构除证照齐全外其他实力薄弱的情况,尽量避而远之为妥。更重要的是,也是我始终重复说明的,融资方一定要多掌握融资、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融资更顺利! A某的融资经历
2007-05-08 10:22
客户陈述:前段时间和朋友策划了一个项目但还缺50万的资金,我想到了融资。于是在网络上找到几家融资公司,考虑到实际的效率和可行性,最后敲定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专门通过替项目和资金方搭桥而从中收取佣金的。通过2次的考察,签订了融资合同,委托他们帮助融资,成功后他们提取融资额度的5%。这个额度后来知道是相当高的,但当时为了能尽快融到资于是一狠心就签了,可是他们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陈先生又电话告诉我要收取考察费用3000元,因为要组织投资人实地考察,我当时也是豁出去了,不就3000么,我又一咬牙答应了,可是在我动身去交钱的时候又接到一个电话说是6000元,考虑到不交钱人家就不启动项目,又一咬牙答应了。于是拿着6000元去交了钱,我问20天之内能不能敲定,对方说肯定能,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个月。  过了3天该公司的副总带了几个投资人跟我联系,副总说你要把项目包装一下,然后传授了我一大通悬而又悬的要点,说要让投资人觉得资金安全而且能够有很好的回报等。我给他们订了房,好酒好肉伺候,又花了一万元。他们心满意足地走了,我则开始遥遥无期等待融资。我怀着美好的心情每天给副总打2个电话询问融资的情况,问他承诺的20天能不能搞定。刚开始副总还说应该没问题,可是后来几天就说有点难度,再后来直接告诉我有很多这样的客户排在我们前面,你太着急也没用。直等到我选好的项目已经成了昨日黄花,看来我是碰上了融资骗子。  我不能说有融资需求的人傻,只能说对方太高明了,赚了钱,还赚吃赚喝,你还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合同本身就没有明确什么期限内一定融到资,也没说融不到资怎么办,况且他们也没有说不给你融资了,他们还一个劲儿地说正在努力,直到现在他们还在堂而皇之的以融资为幌子骗吃骗喝骗钱,不过手法很高明,不触犯法律也让你无可奈何!我知道我也没有证据去起诉他们,可是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融资公司不是没有正规的,但是如果收钱骗吃骗喝就一定是骗人的。我们的原始资本来之不易,很多都是辛苦打工赚来的,别一时不慎喂了这些豺狼!即使是跟正规的融资公司签合同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也询问过一些正规的融资公司,都是不收初始启动费用的,因为委托融资本身已经达成交易:融资到位后按照融资额度给佣金,一般正规的是2%左右,所以谨祝创业的人们别再上这样的当。  周博士点评:融资行业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所以相当混乱。其实大家也没必要这么悲观,虽然现在社会上有一些那样的公司,但大多数还是好的。就融资过程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融资成功后收取一定的报酬,这个比例大概在2%左右,也有一种是融资前收费的,因为有些项目虽好,但也确实需要包装,这里说包装也不准确,因为要想融资成功光靠一个好的项目不行,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一流的团队二流的项目。所以一个好的团队和公司机制比项目要重要。在融资前期你可以找个投资公司帮你先把公司的战略、机制、运营模式等理顺了,把前期工作给你做好,这样会更容易融到资金。当然这也就是在融资前期会收取一定费用的情况,而这个费用是给你做咨询的费用而不是融资的费用。小心谨慎的请客,如果他是想做事情的,他一定关心你的项目的具体的情况和回报,一定不会在意你请吃饭,何况你需要钱,你一定不富裕。他如果是想骗你,就会和你讲排场。还有如果是想投资,同时还讲排场,你就要考虑这样的人是不是适合和你合作了
 
 一个上当的融资经历
——请创业的朋友们借鉴
2007-05-08 10:19  2003年的春节刚过,我因为辞去了工作,想着自己弄点事情做,有个朋友说他有50万的资金想在广州的电脑城弄个店铺做数码相机的生意,不过因为广州电脑城的黄金位置,转手一个20平方的店铺差不多要先付出30多万,另外要缴纳4个月甚至半年的不菲的租金,再进一些货,还需要流动资金,大概需要100万,可是我手头上没有50万,所以我就想到了融资……  融资历程  1、签订合同  于是在网络上找到几家融资公司,考虑到实际的效率和可行性,最后敲定深圳的一家Z公司(此处隐去公司的真实名称),这家公司是专门通过替项目和资金方搭桥而从中收取佣金的。通过2次的考察,于3月27日签订了融资合同,大约内容就是委托他们帮助融资,成功后他们提取融资额度的5%(这个额度后来知道是相当高的,但是为了能尽快融到资于是一狠心就签了),可是他们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陈先生又电话告诉我要收取考察费用3000元,因为要组织投资人实地考察,我当时也是豁出去了,不久3000么,我又一咬牙答应了,可是在我动身去深圳交钱的时候又接到陈先生一个电话说是6000元,我说你们到底有没有准儿?怎么一会儿又6000元了?他解释说:“很对不起我搞错了,老总已经根据实际现在的行情改了,我不知道……”,我当时就纳闷一个负责融资的项目负责人怎么可能不知道项目的启动费用呢?但是考虑到不交钱人家就不启动项目,又一咬牙答应了。于是拿着6000元跑到深圳去交了钱,我问20天之内能不能敲定,对方说肯定能,最长的话一个月一定高定,又说3天之内会派人带投资商来广州考察,我身心轻松的回到了广州……  2、与Y总见面  下午4点多的时候Y总给我来电话说投资商过来了你安排一下吧,我没明白不是直接过来看看环境谈谈计划就行了么安排什么?Y总说你得安排人家住阿,还要安排晚餐啊,我当时就很气愤,我们是通过你们来融资又没有求于他们,我们的项目又是实实在在得,凭什么我还要管吃管住?可是为了促成这件事也表示我们确有诚意,于是又一咬牙答应了(事后才会悔恨自己的三次咬牙),结果又花了800多块订了2个房间,Y总还有些不满意说怎么才3星级啊,我很生气,他妈的这些投资人这么有钱还让别人出钱,还嫌级别不够,你们是什么啊?可是当时只能说,这里距离电脑城近,如果投资商要来的话也方便……  3、告别投资商  第二天Y总说10点多的时候你来宾馆一趟吧,我按约而至,因为想着些事情没敲门就直接进去了,说对不起得时候看见Y总已经在房间里,Y总还穿着拖鞋,(所有这些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没产生疑心,现在想想:如果Y总是从同学家赶到宾馆的话,不可能再换上拖鞋,因为3月份的广州还不至于热的让人一进屋就想脱鞋,所以答案就是我走后,Y总和他的项目总监又回到了宾馆跟他们凑合了一个晚上,怪不得那晚我走到十字路口回头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在原地徘徊)聊了几句后M总起身告辞,我坚持送到楼下,看到他们6个人开出2辆车,一辆是7成新的老式的奥迪,一辆是挺旧的富康,他们坐上车走后,我看着车的背影想:光股市里面就有6000万的闲置资金的大老板怎么也得弄个大奔或者宝马吧,怎么6个人才弄这么2辆车?答案有2个要么这个老板特别节俭,要么他的2个亿的资产纯属瞎吹……  4、遥遥无期等待融资  我怀着美好的心情每天给Y总打2个电话询问融资的情况,问他当初承诺的20多天能不能搞定,刚开始Y总还说应该没问题,可是后来几天就说有点难度,再后来直接告诉我有很多这样的客户排在我们前面,有些已经半年多了还在等呢,你太着急也没用!我操,我能不急么,我的钱也花了,我们选好的店面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一个转到别人手里(要知道电脑城里面好位置的店铺非常难得),再说20 天融资到位是你们给出得承诺啊!日子一天一天就这么过去,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就这样直到现在,有时候问起的时候还说再等等吧,有点难度……  5、总结  我不能说我们这些有融资需求的人傻,只能说对方太高明了,赚了钱,还赚吃赚喝,你还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合同本身就没有明确什么期限内一定融到资,也没说融不到资怎么办,况且他们也没有说不给你融资了,他们还一个劲儿的说正在努力,直到现在他们还在堂而皇之的以融资为幌子骗吃骗喝骗钱,不过手法很高名,不触动法律也让你无可奈何!我知道我也没有证据去起诉他们,可是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深圳的朋友告诉我:融资公司不是没有正规的,但是如果收钱骗吃骗喝就一定是骗人的!可惜当时没有早早拜访这位深圳的朋友,为天涯所有创业需要融资的朋友一定引以为鉴,我们的原始资本来之不易,很多都是辛苦打工赚来的,别一时不慎喂了这些豺狼!即使是跟正规的融资公司签合同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我查了一些资料,也询问过一些正规的融资公司,都是不收什么初始启动费用的,因为委托融资本身已经达成交易:融资到位后按照融资额度给佣金,一般正规的是2%左右,所以仅祝创业的XDJM们别再上这样的当!  
揭露骗子投资公司的伎俩
2007-05-08 10:17随着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想找风险投资公司融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许多假的骗子投资公司也应运而生。目前,仅以北京为例,各种投资公司多达百家以上,这其中主要有三类:一是真正有资金有实力的投资公司,一般都管理着自己的私募基金,有好的项目都是自己投资;二是中介型的投资公司,主要是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为好的项目寻找下家,起到一个中介搭桥的作用,自己一般没有投资的实力,但操作时还是以自己公司的名义;第三种就是骗子投资公司,完全靠骗取融资项目方的各种费用来生存,往往骗不下去了之后就改头换面再起一个新的名称。前些时期人去楼空的美国瓦尔德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就属此类。我以自己一年来融资的经历,谈谈识别假投资公司的心得。 要想寻找真正的投资公司并不难,建议融资人登陆一个“投资中国”的网站(http://www.chinaventure.com.cn),上面有许多成功投资的案例,一般都是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但是,这类投资公司一般对小的投资项目不感兴趣,而且投资的都是中后期项目。如果您的项目融资额仅有几百万,或者属于创业前期,除非项目前景非常好,否则能吸引这些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有一个“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网站(http://www.cvcri.com/index.asp),也记录了很多成功投资的案例。国外的投资公司中有不少是以贷款的形式进行投资的,由于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对外资开放,因此利用打擦边球的方式明投暗贷的投资公司也很多,名义上是投资,实际上是贷款,可以根据项目方的要求分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一般短期贷款期限在5年以内,年利率在6%以上,中期贷款期限在7——10年,长期贷款在12——15年左右,利率在12%以上,只还利息不还本金。要识别这样的投资公司,往往需要对方提供该公司已经成功投资的项目名称,然后核实。对于那些以“很多项目正在运作”、“我们要为项目方保密”等等理由拒绝提供的,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你遇到的很可能是假的投资公司。真实的投资案例是不需要隐瞒的,而真正的投资公司往往也会主动提供投资案例来打消融资方的顾虑,同时彰显自身的实力。但是,往往也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成功投资的项目都在国外,真实性很难考察,这时一定要对方提供在国内的成功项目;二是通过网上可以搜索到或者对方主动提供的一些投资项目,为慎重起见,一定要亲自打电话核实。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融资方仅仅是与这些投资公司签定了意向性协议就乱发新闻,有的还发表在政府网站上,但通过电话核实,都是一些意向性的投资,有的已经没有了下文,有的还在运作但遥遥无期。这其中许多当地政府都被骗上当。所以,往当地企业打电话核实真伪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确认哪怕一起真实的投资项目,那么就基本可以认定这家投资公司是真的。对于那些假投资公司,骗人的伎俩不外乎如下几种:1、  张嘴就要项目考察费。识别方法:到融资方所在地考察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确有必要,但一定不能狮子大张口。真正有实力的大投资公司是不需要让融资方付考察费的,但也有的投资公司需要对方接待,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门融资的企业很多,总是自费去考察也不太现实。这时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我只负责接待,路费由你们自己承担,连路费都不愿意拿的投资公司很可能的假的。2、  让融资方到其指定的公司去做商业计划书、项目评估报告或法律文书等,然后与对方进行费用分成。识别方法:商业计划书在网上可以查到格式和撰写要领,要融资的企业一般都可以自己来撰写,只要内容全面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有必要的话可以翻译成英文;项目评估报告有时候是必须的,如果需要自己提供,一定要找知名的评估公司来做,这样既可以避免评估公司与投资公司联手欺诈,又可以避免一旦合作不成功,评估报告即失效的后果。知名的评估公司做出的报告一般各家投资公司都给予认可,借口不认可而要求到其指定的评估公司另作的一定不要答应。认定评估公司是否知名可以先查看该评估公司做过的评估项目,或者向当地的评估协会核实。同理,做法律文书也要慎重,如要做一定要找知名的律师事物所来做。遵循这一点可以避免重复花费。3、  在项目方考察时索要好处费、礼品费等,宣称能让总部多投钱,或者争取到优惠利率。识别方法:这样的投资公司可以直接认定是假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国外投资公司在中国设置的都是代表处,您接触到的只是代表处的项目经理,根本无权干涉总部的投资决定。融资的道路颇为坎坷,我自己也为此被骗了十多万元。将自己融资的经历和心得写下来,希望让更多的人避免走弯路,别再上那些假投资公司的当,让自己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