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最诱人比基尼:李永乐:执政方式的再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1 00:35:41

李永乐:执政方式的再思考

2011-06-08

● 李永乐

狮城脉搏

  新任教育部长王瑞杰,乘大学先修班研讨会闭幕式之际“微服出巡”,目的是亲身了解“更真实的一面”;在这之前,有个印度尼西亚少年不慎落水溺毙,掌管环境和水源部的部长维文和出事地点的议员、交通部长吕德耀,先后到现场勘察实况;兀兰组屋水槽藏尸发生后,该区执政党代议士马上协调,满足市民的要求,并且还喝水以安民心。

  这一连串的事情,正好发生在本届大选后不久,让我们看到了执政党领袖们,在处理“民”上,无论是身段和方式,都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说是执政党在大选过后,承诺改革执政方式的明显征兆,当然也是民众乐见的最直接表态。

  我注意到王瑞杰说的一句话,“秘访”未必是常态,但他和教育人员将继续访问学校,从教育前线“由下至上”了解之前推出的计划,而不单检讨政策。这番谈话触及执政方式——决策与执行当中 的“政治沟通”,这一极其重要的环节。

  如何与民众接触,怎样获取最广泛而真实的民意,作为制定与执行政策的参考依据,是执政党必须因时制宜,完善执政方式的基本要素。政府的决策与执行过程,在政治进入分水岭的关键时刻,有必要在起跑点上进行深入的思考。

  实际上,新加坡一路来的决策者,主要是执政党领导班子的权力精英,社会力量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相当有限。任何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定的政治力量相互作用和平衡的结果,西方的多元决策模式下,社会上各种政治力量、利益集团乃至公众,会对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权力精英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就受到社会力量的限制,使到决策的有序性相当的明显。

  所谓决策的有序性,就是政策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决策过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过程中充满了商议、讨论、分歧、说服、妥协、斗争,就是所谓“政治的折冲”。

  新加坡硬环境和新加坡人两个层面,都经历一段成长的过程,30年前国人整体的素质,相对于政治精英,明显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决策前的“政治折冲”,主要呈现的是“由上往下”的模式。

  随着国人教育的普及与程度的提高、财富的积累和视野的开拓,30年后的今天,“下面”已日趋成熟、水平逐渐提升,“政治折冲”不再呈现“由上往下”一边倒,“上下”之间可能出现矛盾和博弈,执政方式自然必须顺应变化与时并进,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方能取得最大的效绩。

 决策与执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执行是更为艰难的任务,落实政策比制定政策通常更富挑战性,影响政府执行的因素,包括政策规划本身的合理性、政策问题的性质和施政条件与能力。

  当中施政能力还涉及沟通的方式、如何建立准确有效的反馈机制,因为表面看决策与执行,虽有先后的差别,实际上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意思就是在一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决策,这就印证行政学家赫伯特西蒙曾提出的一个观点:行政活动就是一系列决策所形成的过程。执行的反馈可以修正和完善决策。

  总体而言,政府的决策与执行,关系到“政治管理”的大课题,从前人们常把政治管理与政治相提并论,到了社会政治高度分工的近现代,政治管理在政治活动中的相对独立也日益凸显。

  政治管理包含政治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与监督。考察当今新加坡的政治管理现实语境,前三方面(政治领导、决策、组织)可说卓有成效,执政方式比较需要“再思考”的环节,应该是政治协调、沟通与监督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协调和沟通。

  根据政治学的解释,政治协调是指政治管理主体对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或调解,使之趋于平衡和谐的政治行为和活动过程。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益、感受的差异或公共政策等,都有可能导致政治冲突,政治冲突本身不决然是坏事,高明的政治家在治国的过程中,在没有冲突存在时,反而会鼓励某种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目标的政治冲突。

  采取有效手段协调政治冲突(比如政治干预、仲裁、协商妥协、协同合作、搁置回避等),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将冲突控制在发生之前,这也是激活管理思维、形成竞争机制的治理手段。

  至于政治沟通,不仅包括政治精英对民众的信息传送,而且还指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沟通活动。政治管理意义上的政治沟通,是指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信息的沟通的接收、选择、储存、传达、分析和处理的一系列过程,是政治管理的中枢神经。

  完备的政治沟通系统本身,是一套复杂的网状结构,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政治信息的输送者或沟通者、政治的基本内容以及政治信息的处理。

  妥善地将政治沟通系统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统一,虽然不乏科学与技术手段,然而在政府一贯“高效”的形象下,如何体现一种“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精神,显然比任何精英式的统计与逻辑思维,更能为大众认可和接受,这应该是思考执政方式、落实政治管理的一个总体要求。最近政治人物的一些言行,让我们看到这一喜人的苗头出现。

  作者为本报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