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冷库:黄山的缺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6:48:08

  上周利用休假去了黄山。差不多人人皆知“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我看来,黄山的美有几分艳俗,美则美亦,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我这是第二次上黄山。第一次大约是十年前,什么季节忘记了,但记得是个晴天,因此黄山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从观景角度,一眼望到底未必是占了便宜。再美的景色,过分的直白,看久了难免会审美疲劳。或许对黄山的缺憾感就来自过去这“一览无余”的记忆?刚好,此次登黄山赶上下雨,到让我有了几分期待。
  上山的时候,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乘缆车上到半山,云雾已在脚下,雨自是停了。而脚下的山峦则包裹在云雾中,只有几个凸起的山尖破雾而出,那景色的确与晴空万里不同,多了一点妖娆。
  我们一行继续向光明顶进发。一路雨雾忽浓忽淡,时而对面山峰若隐若现,时而连近处的草木都锁在雾中。同伴们为这分分钟变化的景致所吸引,每当云开雾散,便抓紧摄影留念。但是我依旧觉得眼前这美景不过一副水墨画卷而已,美则美矣,仍然单薄。看来,黄山的确非我所爱,对它的成见也与晴雨无关。
  爬山当中仔细思寻,突然找到了答案。秀美的黄山与五岳比,自然景色的确胜出,但是缺少了五岳的文化积淀。你看,黄山的名胜多为这个松、那个石,唯独少了点文化遗存。没有寺庙、没有故居,甚至连古人的墨迹都罕有。黄山是少有的完全以自然取胜的景观。
  在我看来,旅游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与自然与古人对话,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实在不可兼得,我到宁可舍弃前者。因为自然景观是死的,是冰冷的、没有厚度的。再美的景色,看上一天也会平淡,看上两三天甚至会厌倦。相反,人文历史景观,由于有那么多久远的故人、故事等着你去开掘、去回味,因此才是一壶醇厚的美酒,让人越品越有滋味。
  比如登泰山,你会想到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会想起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登峨眉,你会想到骑象传道的普贤菩萨,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名句。甚至登不那么有名的青城,你也会想起张道陵,想到老子,甚至一千年前的农民领袖李顺和王小波。正是有这些穿越时空的古人与我们做伴,才使得眼前的自然景观不再是单纯的山石草木,而有了生命以及温度和厚度。而黄山恰恰缺了这重要一环。
  还有,几乎全国各地的名山,少有不建寺庙的,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唯独黄山,全山无一处寺庙,这也是颇为奇怪的事情。佛教包括道教在中国流出几千年,为何在如此秀美的黄山没有留下一丝痕迹?颇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无暇考证,但以我对佛法的热爱,不见佛踪,恐怕也是我与黄山亲近不起来的一大原因吧。
  不过,此次雾中登黄山,也有一悟。
  坐缆车上山时,雨雾正浓。缆车里的我们一度认为,看不到眼前的景色是车厢的玻璃起了雾,有同伴甚至去擦拭,无果。于是大家认为是玻璃外侧起了雾。当缆车升高,穿雾而出,我们才发现,原来玻璃里外都是干净的,问题出在雨雾。于是大家不禁哑然失笑,是自己的眼睛和习惯性认识欺骗了我们。
  其实,人世间很多东西,我们当初很习惯的认知未必都正确,当真相大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错误甚至很低级。
  于是有感而发,凑了如下一首小诗,算这篇文字的结尾吧。
  游黄山
  大雾锁黄山
  人似云中仙
  风来雾散去
  方见万丈渊
  非我看不清
  浮云遮望眼
  人间多少事
  尽在此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