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招标范围:昔日的科举 今日的高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1 00:17:49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如我当年一样,在炎炎夏日中,仍在教室中苦读那些毫无用处的垃圾知识的莘莘学子们。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比起汉、晋几朝门第决定一切的时代,这种公平得多的制度无疑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也为中国古代的选拔人才开拓了一条明路。公元606年,隋炀帝杨广在即位第二年正式设立了进士科,在华夏大地盛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并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更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中国的育才政策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后世中国的影响相当深远。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科举制度有不少弊病,但在一千多年前,科举制度绝对是一种先进的选材理念,是吸纳民间精英,将其转化为统治者左膀右臂,以保障王朝平稳发展的高明之策。隋朝以来的很多外国人,在看到中国的科举制度后,都赞叹不已。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族手中夺了过来,削弱了门阀子弟世袭的特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更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结构的稳定,因此一直为历朝所沿用,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出头的机会,更为国家从基层拔擢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经过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许多没有豪门血统的人才“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大大增加了选官的公正。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增强政治效率。
  
  考科举做官比如今靠苦学当官容易得多,也靠谱地多。以清末而言,文科举每科近20万考生争夺1439名左右的举人名额,可谓实实在在地百里挑一,比七八十年代的重点大学略难,而中举后亦仅有1/3能得到一官半职。进士虽一般都能当官,但每科名额只有区区300名左右,约为七百分之一,约莫相当于如今每个高中的前三名难度。但以前的人只要科举考试能力强,家再穷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如今的学子即使聪敏过人,考出一省状元的高分,也不过是能上个好学校,并不能就此踏上仕途。四年之后,清华学子可能去擦皮鞋,北大毕业生或许去卖猪肉,境遇比之古代远矣!

  
  二、科举制度的消亡
  
  自清初开始,就有很多有识之士不断抨击科举制度,要求彻底改革,但始终无法推行。改革的阻力来自于大小官僚和广大士子,他们毕生研习的就是这些,安身立命的也是这些无用之物,又怎么肯自讨苦吃改弦易辙呢?日本的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国影响,但由于没有科举这个历史重负,也没有一大批担心失去利益的官僚士子对改革竭力阻挠,于是很容易便推行了新的教育制度,按西方的标准设置课程和编写课本,迅速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在1905年达到95.6%,与西欧、北美不相上下。新式教育成了富强的新日本的支柱,与清帝国的龙钟老态成为鲜明的两极。几十年后,当中国挨打受辱的时候,曾经愚昧弱小的日本已经成功完成了改革,成为了列强的一员。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清帝国当权者仍然认为祖传的科举制度无比美妙,改革完全多此一举。但鸦片战争后频繁的受辱挨打促进了有识之士的反思。面对以近代军舰和枪炮武装起来的敌手,却仍以弓马考选武将,文官则只会背诵四书五经,一群毫无治国才能的蠢货却要担负安邦治国的重任,学用脱节的悖谬已经暴露得十分明显,于是改革和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进入60和70年代后,清廷高层的口气略有改变,除了部分见识陈腐的守旧分子外,越来越多的当权者认识到必须以西方的科学技术补充中国的不足。因此,他们同意兴办同文馆及船政学堂一类西学堂,也同意广泛保举各种洋务人才,甚至不完全反对以某种形式吸收学西学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充满了人为的种种障碍,令这类改革收效甚微。虽然也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船政学堂等等专门学校。但由于科举制度没有废除,大部分青少年仍把传统的旧式教育和科举视为“正途”,少量讲洋务、学西学之士处于被人们另眼看的被压抑状态。而且少数学西学的人员往往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准备科举考试,令本来就掌握无多的西学知识又受负面影响。在任何社会制度下,晋升社会上层的基本途径必然决定着大多数青少年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科举存在一天,它就是中国社会精英层人生历程的第一路标。当我们惊叹当时的文化氛围令改革如此步履蹒跚之际,不能忘记科举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
  
  科举制度僵而不死是晚清社会发展迟滞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满清官员在知识结构上既不懂当时的科学技术,也缺乏现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常识。在价值观念上则满脑子仍是以忠君事上为核心的古代伦理观念。要靠这样的蒙昧群体去引导中国走出困境,不啻于是在痴人说梦。19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实在可怜,他们最可宝贵的年华都消磨在学习落后于时代几百年的知识材料和技巧上去了,而他们中的佼佼者最终又变成了迂腐无用的官员,其无知又反过来耽误了后续历史的行程。

  
  有清一代,施政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二十世纪最初十年的新政,虽然在半途就为辛亥革命所中断,未能成功演进为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但却不能否认其积极向上的一面。认真研究过这一段历史的学者大都认为,戊戌维新当年由于举措失当造成无法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大都已在慈禧手中付诸实施,有些方面且已远远超过当年的预期。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稳妥地废除了科举,为现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http://www.lishichunqiu.com/wenshimantan/2011-06-06/2485.html
  
  三、二十一世纪的科举制度
  
  虽然科举制度在清末被废除了,但可悲的是,如今时间的车轮已经碾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却仍在奉行与之前科举制度如出一辙的高考制。其实就如过去的封建王朝中一样,无论是教育部的官员,还是广大莘莘学子,哪一个不清楚自己学的这些东西,与当年举子秀才们焚膏继晷,蹉跎半生所精研的八股文一样,都没有半点实际意义?哪一个已经上班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还会用到椭圆的极坐标和黄赤交角的演算方法?如果说大学时代学的专业课还或许有些微用处(事实上有近半的人根本就不会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都是靠在新岗位上现学而来。)如果说高一高二的基础知识对人的综合素质还有宽泛的提高价值,可那高中时代为应付高考而做出的艰辛努力,那在题海中翱翔数年累积的应试能力,又有什么用处?
  
  科举制度下培养出的畸形人才固然能力低浅,做官后于治国安民毫无所长,处理事务反倒不如那些务实的地方小吏,但总算是个个精通文墨,诗文风流,一代代无能官员,给华夏大地留下了不少锦绣篇章。一千多年的无用之人,共同造就了唐诗宋词等文化瑰宝,总算是尚有所得。可如今的高考状元们学会的那些演题计算的能力,又能给这世界留下什么遗产?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今的高考状元和其他高分少年,又能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作用?与当年的举子一样,耗去半生心血,于实际能力的提高上却不过是镜花水月。
  
  当然,无论是过去的举子,还是当前的待考学生,都不是傻子,他们孜孜不倦研习这些无用内容,只不过是因为这些内容虽然于国于民并无半点用处,却对他们自身有着莫大的裨益。难怪古代学子们都喜欢在深夜美滋滋地自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显而易见,支持他们苦苦探索钻研,遍历春秋的,绝不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真理的企盼,而是对名利、前程、财富和美人的热望。
  
  闽人韩南老苦学半生却无所成,读书过程中付出的巨大成本始终未能在当官后捞回,只好日复一日地苦学下去。像他这种无能之辈原本自然连妻子都娶不到,可当他终于偶中进士之后,马上就有媒人来劝他娶亲。此翁仰天长叹,赋诗一首:“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一首看似搞笑的诗里,蕴涵着的其实是一代代人的无奈与辛酸。如果说如今的高考和昔日的科举还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年龄的限制了,范进当年能苦学至老,如今的高三教室里,却看不到白发苍苍的老翁、老妪苦学之英姿了。

  
  只有精研无用之物才能获得名利,这种令人郁闷的现实与今日又是何其相似?过去的高考被称作“过独木桥”,过去了前途似锦,掉下去则万劫不复。其实这个比喻形象得很,在那个时代,一纸本科文凭确实就是后半生优渥地位的保障。拿到了,科长处长唾手可得,种种利益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拿不到,就只能在工厂做工人,碌碌一生。而对于那些生在农村的可怜人,高考则更是生死之考,考上则能改变命运,在城市度过后半生,给家人带来巨大的帮助;考不上,后半生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十年之后,若与那些当年中榜的昔日同窗相遇,命运和境遇已然不啻天壤。
  
  如今国家普及教育,热卖文凭,三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蠢的人也不愁混个本科学历,华夏大地上已然呈现“本科到处走,硕士多如狗”的可喜局面。而带来的副作用便是文凭的含金量也急剧下降,当学子们怀着满腔憧憬离开校园时,那用四年时间和不菲学费所换来的两张薄纸,已经非但不能给他们带来官职和荣耀,而且连一份不算卑贱,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都无法得到了。如今决定工作归属和未来前途的,已经唯有家庭背景、父母关系,和找工作时能给领导上供多少钞票了。比起如今的现状,或许曾经的科举和昔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那“定终生”的一考,对广大学子的就业、前途和命运来说,还算是相对比较公正合理选拔方式吧。
  
  其实有时候想想,教育部也不容易。用高考促使青少年把精力投到毫无用处的解题之中固然愚蠢,但不用这种愚蠢的方案来界定人才的优劣,又没有其它手段可用。素质和能力?那不过是一个笑话。在如今的中国,只要是主观的评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保障其公正性。准确地说,以如今官方的诚信度,即使真正做到完全公正,人们也不会相信。而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用脚丫子确认,结果是一定不会公平地。
  
  在万般无奈之下,缺点不计其数的高考就仍然是这华夏大地上选拔人才的最佳制度,如当年的八股文般,仍然是无可替代地。毕竟如果取消了高考,就连这不公的大环境中,唯一的一点相对的公平也不存在了。
  
  于是,让我们继续为高考制度高唱赞歌吧,赞颂它的公正,赞颂它的复古,赞颂它的无用。最后,祝愿今年的所有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虽然,一个好学校也未必就能带来好的前途,但总比差学校要强得多。如果哪位学子有幸进入了重点院校,在窃喜之后,还请为自己四年后的命运提前祈祷。

  笔者时常觉得,6月7日,才该是中国的愚人节。文/坦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