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一中校徽标志:林彪言论集 – 铁血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00:45
  •  


一、《论短促突击》

二、《关于五次反“围剿”之战术问题》

 

三、《关于抗大教育方针的讲话》

四、《一点两面战术 》







林彪 ----《论短促突击》.


原文1934年6月17日发表于《革命战争》第四期



(一)敌人在五次围剿中,在军事上,放弃了他过去长驱直入并进穷追的速战速决的战略,而采取步步为营的持久战略与堡垒政策的战术。敌人深知红军有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深知红军勇不可挡,行动迅速,长于一般的运动战尤其是遭遇战斗,袭击等。故敌人在其战略战术的决定上,极力避免与红军的长处斗争,与红军在政治上的优越条件斗争,而极力抓着红军在物质上和兵器技术上的弱点来进攻,极力剥夺红军进行一般的运动战,尤其是遭遇战斗,袭击的机会,这是敌人在五次战争中他在战略战术的决定上的最基本要点之一。但“战争的最终命运不是由技术来决定的(苏联的仇敌曾以大批军火供给台尼金和高却克),而是由正确的政策,广大群众的同情与拥护来决定的”。(斯大林)这个真理是那些国民党走狗和蠢猪们所不能够了解的啊!


在持久战略与堡垒战术下的敌人,他为着首先缩小苏区,以便最后与红军决战,他依照其总的计划,分路向着苏区军事政治上的要点前进,(不是向着红军主力所在地前进)。每路约三个师以上的兵力,其每一次前进的距离和速度,是随着群众条件,随着对我主力行踪的了解,随着他本身兵力的大小,随着当时红军打击他轻重的程度,以及地形情形等条件而变动的。如:东路军进占广昌以后,汤周纵队近占建宁以后,他们的前进,较其过去在边区要进得慢的多了,较其在白区前进时则更慢了。最近薜路军在龙岗,一遇到我主力,和给予他的打击,以后他就不进。而采取在其堡垒火力完全可以掩护下的推进。又如:东路军向广昌前进时,他虽然发现红军在其附近,然而他已集结了充分的优势的兵力,同时在地形上也容许他大兵力的使用,所以他依然前进而占领广昌。敌人每到一地,他立即进行筑垒,以立定脚跟;接着构筑连络堡,封锁线马路,以取得别路的连络与策应,以裁割和封锁苏区。以取得后方的接济。

 


敌人在其前进中,非常注重侦察警戒。在其与红军战斗中。则极力发扬其多量轻重机枪及炮兵火器的威力,和极力利用集团飞机的侦察与轰炸。在战斗中,虽然达到占领某个地点,但并不积极向与其对战而退走的红军追击。敌人在苏区前进,是短距离的前进,他每次前进大约走十里左右,行进时多半是沿着制高的地点向着他预定的目标前进。在前进中,如遇到我军稍有力或有力的阻滞时,他立即停止向预定的目标前进,而进行筑堡,与防御的战斗。敌人的这些动作方法,都是根据他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来的。为了避免同红军进行运动战,为了抑制红军的猛烈冲锋,为了避免红军的突然袭出,为了对付苏区群众的坚壁清野,为了避免陷于孤军独战和被红军截断后路的危险,所以敌人才采取以上的种种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着眼于使红军在政治军事上的优越条件困难充分运用,而使他自己在物质上兵器的优点能极力发扬,并将其过去在战术上的缺点极力纠正(如侦察警戒之疏忽,筑垒之迟慢……等)。


短促突击的战斗,是从上述的敌人战略战术条件,及其他种主客观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战斗有很多特点,这种战斗,他不是一个正规的攻击战,也不是一个正规防御的战斗,他是混用着各种复杂的战斗方法。我们应如此来了解这个问题。


短促突击,不仅能取得战术上的胜利,而且能够取得战役上的胜利。如:洛阳堡战役,新桥战役,都有求得战役胜利的极大可能的。因为,敌人士兵的动摇、战斗力的薄弱,他不得不采取多量人数的密集队形。同时,他利用我军火力的薄弱,故亦敢采取密集队形。所以有时虽在短的距离,窄的地域内,却拥挤了敌人大的兵力。如果我军能迅速击溃敌人,并截断其退路,则可取得战役上的大胜利。这种战斗需要最好的配合,最好的组织,在这种战斗中如发生小的缺点,都会造成失去胜利的恶果。


敌人现在已经进占我们基本苏区的门户了,今后敌人在苏区中当更彻底的,更标本式的,运用他步步为营的作战方法了,我军以后将更会要多遇到要采用短促突击的方法去消灭敌人的战斗。我们在这种战斗中,应该不以取得些战术上局部胜利为满足,而应极力为取得伟大的战役的胜利而斗争。


(二)短促突击,就是对于从堡垒内出来作短距离(专指距离约五里至十里左右有时更少)推进筑堡的敌人.乘其立足尚未确实稳定时予以不意的,迅速的,短促的突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1、在战斗前,应根据当时了解的情况,对于敌人的前进的时机,到达地点,经过的道路和阵地,兵力部署,和动作方法等,予以确切的判断。

 


2、在战斗前,指挥员或派得力参谋,应实地的绵密的侦察敌情地形,并由参谋处进行实地测图,如单凭调查路线,和现有地图(不详细并行很多错误),在进行这种战斗.是万万不够的,洛阳堡战斗(不详细并有很多错误),在进行这种战斗,是万万不够的。洛阳堡战役,某兵团事先不实地侦察地形与道路,等枪已经打响了,临时仓卒把队伍出动,把大的兵力拥塞在一条隘路上,被敌人一部兵力将进路堵住,以致结果没有达到截断敌人退路的任务,这种教训,是不应当忘记和再重复的。调查路线和请向导也是战斗前必要的工作。


3、根据地形侦察和敌情判断的结果,受领战斗任务的高级指挥员(该战役的最高指挥员),应预定作战的方针和计划。这种方针和计划,要判断到敌人有哪些可能的变化,而其最大的可能是哪一种,自己的方针和计划要能适应各种可能的情况,但不可以平均主义的精神来决定自己的计划,而应以适合主要的可能为主。在根据计划着手进行作战准备工作时,亦不应犯着平均主义,而应当准备应付主要的可能。部队待机的位置和部署,亦应当是以应付主要的可能为主。这个计划为了使部属能事先进行准备,和战斗中在通讯联络万一中断时也能适合上级的企图,独断专行和协同动作,须将这个计划通知所属的必要的指挥员。


4、必须注意的,事先预定的作战方案和计划,这只能作为战斗前进行战斗堆备的根据和战斗中独断和协同时的一种参考材料。战斗的实际指导,则仅依照一个明确的方案以命令行之。如各部单凭事先预定的作战方案去动作,则最容易发生错误,和动作的不协同。因为敌情的变化,有时不是事先所能科到的,并且有些情况,介乎两个或三个预料的情况之间的,有的指挥员在他看的情况是相当于预料的甲种情况,如是他采取对甲种情况所预定的动作,在同时同一情况下,有的却认为当时的情况,是属于预料的乙种情况,他如是采取对乙种情况所预定的动作。错误,岔子,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了。


5、如果是在山地,则在这种战斗中敌人是沿着制高地前进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根据情况的判断,占领敌人前进方向而在敌人堡垒火力以外的制高地点,配以少数兵力(一营左右)固守之。占领这个阵地,应当极端秘密,不使敌人知道这个阵地上有我们的兵力。守兵进入阵地不应过早,免致暴露企图。这种阵地的火线,应设在山顶的前斜面上,以便万一放弃时,敌人不能利用我们现成的工事,在山腹、山脚,应设重层的射击。这种阵地要有极好的伪装。便飞机与地上之敌不能发现,要有充分的障碍物,使敌人停在我障碍物的下面,受到我火力的严重杀伤,掩蔽部和战壕,要能抵抗敌人炮弹和飞机的轰炸。担任守备的要是政治上坚定的,有顽强战斗力的部队,如守阵地的部队是质量差的,不能达到固守任务的部队,则在战斗时将使主力失去突击敌人的有利条件,并且有时还有受到敌人打击的危险。担任守备的部队,事先应进行充分的提高政治情绪的工作,要有在敌猛烈的、野蛮的,飞机轰炸炮兵机枪的射击下,和步兵进攻中死守阵地,有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同时须进行守备的战术训练,并须补充守备队的子弹,特别是手榴弹,如没有现存的子弹,也可从突击部队身上抽拔。


6、在预定突击敌人的地域,如没有现成的,便于突击部队用平行路前进的道路,而又为非要路不能运动的地形,(如密林……)则须预先开路。但所开之路的末端,不应太接近敌人的行进路.因为这种自己开的路,多半是在敌人前进路的侧方,如太接近敌人的进路,则有暴露企图的可能。但不应因无道路,放弃执行机动,而要用战斗队形在道路外前进。


7、对于预料敌人前进路附近的原有工事.如旧寨子、堡垒,应先拆毁,以免被敌利用。在我军所占的制高点前的高地,应以我制高点上的火力控制之,如在我火力外,则须没以竹钉自发地雷等障碍物于向敌方之斜面上,并应有很好的伪装以免被敌人过早发觉,使敌人不易占领等方法控制之,或作能迅速恢复之准备。

 


8、这种战斗需要有最敏捷的通讯组织,因为战斗动作须要迅速和很好的配合,过去历次的短促突击,大部分由于动作的配合不好,而未取得圆满的胜利。电话应为主要的工具,而以其他通讯工具为补助的工具。这些通讯工具应并行使用,使通讯无断绝之可能。


9、在适当的高地上。应设观察所,有些观察所,如有好的地形,能将数十里以内的敌情地形,了如指掌。观察所应派参谋携带望远镜去观察,并与司令部保持电话的联络。


10、对于前进之敌、应采取利用敌人仰攻我制高点的行反突击的方法,抑应采用单纯的埋伏的侧击夹击,或采用让敌人占领某些不难攻的地点后,乘其立足末稳时而攻击之,或采用其他种战斗方法,这要根据地形,敌人离开堡垒的远近,敌人的数量、质量,及其他条件来适当决定的。


11、敌人前进的时机,可以根据他堡垒马路完成的程度,兵力的调动。及其他谍报材料判断之。在判断敌人将前进时,则须将部队隐蔽的进入进攻出发地隐蔽起来。这个出发地,要能保障部队能在一小时,至多两小时以下的时间,即能到达预期的地域突击敌人,但敌人并不能一定恰如所料的时间来进攻,所以这种待机有时成为空待,有时接连数日部是早出晚归的空劳往返,这当然使部队有些疲劳,但不能因此而发生动摇,而避免疲劳,而松懈起来,而不作紧张的待机准备。否则,如果一旦敌人前进,临时才从远的地方出动去进行突击,则往往已失时机。但在判断敌人确在其时极少较少前进的可能,则亦不应天天将部队进到进攻出发地.以免无益废劳和暴露企图。并且应估计到迫敌待机过久,企图必被暴露,故敌有改变前进路线的可能。在进攻出发地待机的部队,在不致暴露秘密之下,应当进行教育的工作,这种教育应与当时战斗任务连系起来。


12、敌人前进的目标,他是有预先的确定的。在当地之我军,当时的任务如不是迟滞敌人的前进,而是在求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则应让敌人按照其原定计划前进,用不着去抵抗他,阻滞他(但并不取消以原任守备部队的游击侦察与引敌前进)。因为敌人一遇到我军的阻滞,他即停止不进而做堡垒,这就减少我们在更有利的条件下(但也有例外),使敌人更远离其堡垒的条件,消灭敌人,如待敌人向其原定目标前进,待其进至我军预定的突击地域再行突击,这样就更能干脆的消灭敌人。这种方法不算是诱敌深入。要知道,诱敌深入的方法,在对付历经惨败而有无数血的教训的敌人,已经不是可靠的有效的办法了。


13、如敌已近至我预定的突击地域,或敌停止前进,或敌仰攻我制高点,已受我火力的严重杀伤,和已吸引了他多的兵力在我制高点的下面,在至少有了这些情况之一时,且在我军所选定突击的地域,已不会受到敌人的堡垒有效火力射击时,则应依照命令.开始进行突击的战斗。这时无论敌有无后续梯队,无论他的后续部队是否已完全脱离了敌堡的火力掩护,都应不迟疑的开始突击。

 


14、战斗的部署,通常应以一部与敌的先头部队战斗,吸引敌之先头部队,以主力取平行道路(但不一定是走路上),突击敌之某一侧面,如在我兵力优势,及不致分散兵力条件下,最好采取夹击敌之侧面,另外须以精干有力之一部队,担任截断敌人的归路。如不将敌人退路裁断,则全部胜利是极少保障的,因为敌仍能退回堡垒,这种战斗消灭敌人主要不是靠在追击中,而是靠包围敌人于战场就地歼灭之。在我截断敌人退路的战斗地域,如虽已脱敌堡之有效火力射击,但距敌堡仍不甚远时,则我主力不可在截断敌人退路的战斗地域,但这样报容易被在堡垒继续出来的敌人,将我主力抓住,致陷我主力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在部署中,如估计我突击敌人时,敌人还有后续部队有来包围我在战斗中的部队的可能时,则须留出足够的兵力,保障战斗中自己翼侧的安全。


15、突击时机成熟后,最好首先以担任截断敌人退路的部队,出敌不意的突然的插断敌人后路,主力接着或与插断敌退路的部队同时动作,突击敌人的侧面。担任在敌正面战斗的部队,必须等待担任在突击改侧面和裁断敌退路的部队,已开始突击,才配合着行反突击,或反攻,或攻击前进。无论如何在正面部队不应单独过早行反突击,或反攻,或攻击前进,只有在为着巩固自己必要的阵地.有时才可行局部的反冲锋动作。


16、突击开始以后,应最迅速的动作,最猛烈的连续冲锋,乘敌人在立足未稳时,未做好工事时,和后续部队增援未到时,迅速干脆的歼灭之。在这种战斗中,动摇、犹豫、迟缓,都是不应有的,在广昌战役中,和洛阳堡战役中,都曾有过这种严重的现象。在今后的战斗中,是决不可再发生这样的错误啊!


17、突击部队的第一线的战斗队形,应当采用以班为单位并列的战斗群,或排的并列战斗的队形,应当避免用大队伍走一路前进的行军队形,或用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在第一线应展开优势的兵力,以期一举决战。


18、在敌侧面突击的部队,通常应不经过预先火力的准备,而直接冲锋。在敌退路上战斗的部队,主要是用火力阻止敌增援,阻敌后退,和准备在胜利条件下向敌堡追击,以火力向敌堡射击并夺取之。


19、当战斗胜利时,如已消灭敌之主力,如敌堡垒守兵动摇,应乘胜向堡垒追击并夺取之。如胜利不大,敌堡尚无动摇和夺取之相当可能时,则应毫不迟疑犹豫的结束战斗,将主力迅速脱离敌人。

 


20、敌人的侦探,和侦察部队经常出来活动,我们应当布署我们的侦究员捕捉敌人的侦探,并最好以埋伏的方法去捕捉。对付敌人出来的侦察部队,应经常有消灭他的准备,最好采用值班部队的方法,每个值班部队(一营以内的兵力)担任一个区域。在那个区城内发现敌人出来的侦察部队,即由他负责立即出动,去以包围迂回的方法消灭之。如不用值班部队的方法。待发现敌侦察队出来以后,才临时命令某部队出动去打,则往往己失时效。这个值班部队,还有对付敌人突然来袭击的作用。


21、敌人在构筑工事的时候,多成连成营成团的密集队暴露在阵地上,我们应派出一、二挺机枪,以伪装与隐蔽的动作接近敌人,予以短兵式的火力袭击,这也是有意义的。


22、对防空问题,应有很正确的方法,各时机各部队除注意伪装和隐蔽外,担任扼守制高点的部队,应构筑防空隐蔽部,应有对空射击设备。在进攻出发地待机的部队,在待机时对空以隐蔽伪装为主,若到突击开始,则无论飞机凶猛到如何程度,都不应停止自己的冲锋和追击,这时只有与敌进入肉搏,方不致失掉战斗的胜利,才不致受到飞机的猛烈轰炸,对空射击在这种时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23、狡猾的敌人,往往故意先以一部在某方向进行佯动佯攻,待将我军主力吸引于该方面之后,则以其主力遂行其本面目的战斗,因此我们要经常明察敌人的真伪。切勿受其欺骗。三溪战役,王都寨东华山的失守,是不应当忘记的教训。“不应被吸引于次要方向使我们屈从意旨与他作战而应征取并保持主动权在我们手中”(见《革命与战争》四期十一页华夫文)。


24、这种短促突击的战斗,胜利最主要条件之一,在于能保持军事秘密。在我主力兵团企图进行这种战斗时,则必须使敌人不知我主力兵团在其附近。封锁消息,捕捉投敌分子,捕捉敌探,对空隐蔽与伪装,都必须严重的注意,并采取具体的方法和布置。部队在正式战斗前的一切准备动作,都要注意不致泄漏秘密。


25、进行这种战斗,必须对敌情有经常的明了,故必须用观察所窥望敌人的一举一动,或派侦察不间断监视敌人。另外应当注意警戒的问题,防止敌人乘我在待机中,因久而发生松懈中,而向我军行突然的袭击。

 


26、由于敌人离开他后面的堡垒并不甚远,堡壁与出保垒的敌人之间的地域不宽,容不下我军过大的兵力进入战斗,正因敌人前进的距离不甚远,他一发即至,我军须乘其立足未稳与兵力劣势时突击他,所以战斗的发生是突然的,战斗的经过是短促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的战斗,是用不着要过大的兵力的。否则就发生部队拥挤,遭到无益的伤亡,及减少在别方面寻求机动的部队,和发生协同配合的更大困难。


(三)我们在战略战术上,是一方面要极力利用革命战争的各种辅助方式(游击战争防御等),但最基本是要巧妙的机动。以主力寻求在更宽大无堡垒的地域,进行正规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大量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短促突击虽然也是运动战的一种,但我们如完全束缚在这种战斗方式中,则是非常错误的。在另一方面,如果不相信这种短促突击的战斗有消灭敌人的可能,有造成战役上胜利的可能,而忽视这种战斗,则更是危险的有害的。


最后让我引用华夫同志的话来结束我这篇文字吧!“我们要特别指出最危险的简单化及机械化的应用战术原则。敌人的和我们的战术都是在发展中变更中成就中,若以这些原则引以为足时,那就要在目前的战斗环境中算落伍了。因此我们必须估计每次战斗的经验,来补足及变更我们的战术。在这创造的工作中我们应造成最后的胜利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本文内容于 2009-1-20 19:46:15 被沉默的麻雀编辑

 

7顶一下收藏本文推荐好友复制网址关于 林彪言论集 的相关贴文
  • ·志愿军老兵:打起仗来美国兵并不怕死!ZT
  • ·中国WS2火箭炮射程远精度高可替代近程战术导弹
  • ·海南三亞美麗的亞龍灣
  • ·美国:中国完成了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 ZT
  • ·军队礼仪:三军仪仗队(组图)
更多相关: 搜索更多内容:看看有没有您感兴趣的内容
国庆阅兵 | 星际争霸2 | M65风衣 | 沙漠靴 | 穿越火线 | 武侠小说 | 军情观察室 | 考研 | cf | 迪拜塔 | 曹操墓 | 普京 | 抗日战争 | 建国大业 | 特种部队 | 南京大屠杀 | 奥巴马 | 成吉思汗 | 唐朝 | 真皮烟盒 | 臂章 | 防寒服 | 张学良 | 新四军 | 岳飞 林彪言论集 的精彩评论4楼 沉默的麻雀 中国空军 大校 发表于 2009-1-20 19:45:09《一点两面战术 》――林彪
原文发表于1947年12月或1948年初

甲 什么是一点两面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作战方法,特别强调各个击破敌人,一个一个地消灭敌人,这就是说,企图心不要太大,嘴巴不要张得太宽,不要想一口把敌人吃完,必须考察条件,当条件能够吃掉,一口吃掉是好的,但防止一口吃到嘴里啃不烂,嚼不碎,结果会把牙齿碰断,因此在条件未成熟前,我们不主张大吃大喝,包围很多敌人。想一家伙解决问题以图痛快,这样打法,十有八九是危险的,是不痛快的。我们主张是吃一口是一口,细啃烂嚼才易消化,打一个营歼灭一个营,打一个团歼灭一个团,才是真正痛快。

因此在组织战役时,如果是打运动的敌人,则集中力量打它侧翼一路,如果一路还不能全部吃掉,则打它一节,吃它一股,如果打分散守备的敌人,则是选择一点突破歼灭之。如能发展再继续发展,实行局部包围歼灭,不是一下包围好几点,包围一大堆,同时打几个敌人,这样是难以解决战斗和取得胜利的。

在战术上也是选择敌人弱点实行坚决突击,例如一般突破点,均选择于敌人凸出部,接合部,敌人阵地的侧后,地形便利我接近之点等地方,集中兵力、火力突破之,而不是无重点地到处乱攻乱突,把头碰在敌人钉子上。

以上是指选择敌人一点而言,另外还有自己集中一点的问题。这就是说,不要张着手指头去打人,要缩拢手指头成为拳头去打人,不要两拳头同时去打两个敌人,要尽量将两个拳头的力量集中打一个敌人,这样打去的重量敌人是很难沉住的,很难抵挡的。

因此我们必须绝对集中兵力、火器痛歼一个敌人,不是平均分配力量,不痛不痒地打击几个敌人。我集中兵力、火器的程度,必须完全达到优势于被打击的敌人,必须完全达到消灭打击对象有绝对把握,即是有了九分把握,还有一分没有把握,也必须集中满足十分的把握。

如果我以一连之兵力对敌一连之兵力作战,不论火器、军事技术、指挥能力均劣于敌人,不易胜利,如果我集中以一营之兵力,甚至一营以上之兵力,打击敌人一个连,不论我之火力、兵力均可压倒敌人,三个人或三个以上的人,打敌人一个,一定可以打胜。

但在集中兵力时要注意的是:

一、脑子里所想象可能已经集中了,但防止实际上并未集中。

二、地图上看似乎已经集中了,但防止实地上并未集中。

三、根据过去打一般的敌人观念是已经集中了,但打当前新的敌人也许不一定集中了。

以上是就战役而讲,而就战术上来讲,也必须采取集中主义,主要是集中加强突击方向的力量,“使突击队真正成为刺刀尖子,放出去就能针针见血,像猛虎一样,再硬的敌人也杀得开,突得进去”,为此,其方法是:

一、突击正面不要拉得太宽,应是窄狭的正面使我火力能完全掩护压倒敌人,使打出去的力量是纵杀不是横砍,根据苏德战争经验,不论德军进攻苏联,或红军反攻德国,其所采取攻击方法,大部是楔形突击。

二、集中力量在突击方向,并不是要突击部队实行密集队形去乱冲,而是实行梯阶纵深的配置,拉长尾巴的配置,这样一方面加强了突击的刀尖,另方面而又保持了后劲力量,其好处是能几冲,突击之后又便于贯入扩大战果。

三、一般进攻战术原则,兵力配备是按突击队三分之二,牵制队三分之一,但这个方法是可改变的,在一定情况与条件下,可实行九分之八的力量,集中在突击方向,而以九分之一的力量,放在牵制佯动方向。

四、如果对一个敌人形成包围,必须完全使包围圈上,包围线上,是有重点的,避免粗细一样。

以上所讲的一点战术的基本精神,就是选择敌人弱点过失,集中自己力量,以强对弱,以我之主力对敌之部分,以我之部分牵制敌之主力,这样一定可以把敌人一个一个地消灭,一个一个地吃掉。过去经验完全证明,秀水河子歼灭战,我是以三个主力团,一个次等团,主攻敌人四个营,以二个次等团,一个主力团,打后援。金山堡歼灭战,我是以三倍以上力量收拾它的。而一师进展特别快,是在战术上采取两个主力团根本不分散,并肩作战,并肩冲锋,使敌人根本抵抗不住。


乙 什么是两面

要彻底歼灭一个敌人,对一个敌人不采取两面或两面以上的攻击,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如果向运动中敌之一路进攻,若是打头,则应一部与敌碰头攻击,而主力摆在侧翼猛然突击,才能收获战果;如果是打后尾巴,则主力向敌侧击坚决截断,另主力一部在敌屁股攻击;如果是对防御敌人的进攻,则应一部从正面攻击,而主力则从其一个侧翼或两个侧翼或背后攻击,是易奏效的。不论大至师旅,小至班排,皆可实行一点两面战术,例如一个排攻击敌人一个火力点,力求以一个班在正面攻击,以二个班包抄到敌人侧背实行攻击。

实行一面攻击的坏处是:

一、容易演成击溃战,不能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可以赶走敌人,不能歼灭敌人,敌人抵抗不住可从容地撤退或转移阵地,我只好看着它跑了。

二、敌人可以集中全力安心来抵抗一面,因为其他方面根本无顾虑,即使我突破它部分阵地,它还可将预备队使用上来,进行反冲锋,把我打出来,这样只有斗力没有斗智了。

三、攻击面过小,我之火力、兵力展不开,拉不开架子,使不上劲,过分堆积了,搞得不好遭敌人炮火及空军轰炸。

实行两面进攻(如兵力优势亦可实行两面以上)的好处是:

一、夹攻形势可以断绝敌人后路,一方面打垮了又不易逃跑,可以堵住可以歼灭,另方面断其接济,断其退路,精神上给予最大威胁。

二、两面攻击较易成功,使敌人分散兵力,分散火器,分散精神,顾此失彼,总有一面可突上去,同时我自己兵力,火器可以展开,发扬威力。

三、如果自己兵力不够优势时,实行三面或更多面的同时进攻,则又使自己分散兵力,平均主义,缺乏重点,有被敌各个击破危险。其被击破的形势,有两种,一种是纵深的被各个击破,一种是横广的被各个击破,均应防止,但两面亦不是平均配置兵力,平均配置火力,在两面之中应有主要的一面,一般说从正面进攻应是次要的,从侧背一面是主要的,地形对我不利的一面是次要的,地形对我有利的一面是主要的,敌人强大的一面是次要的,敌人薄弱的一面是主要的。

丙 一点两面战术的特点

一点两面战术,就是一种歼灭的战术,是一种胜利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避免了吃得多吞不下的坏处,避免了平均使用兵力的坏处,避免了一面攻击、打击溃战的坏处,真正可实现不打则已,要打必歼的作战要求。把敌人一个手指斩断,比较一次一次击伤其几个手指强得多。同时一点两面战术,就是一种进攻的战术,是一种更勇敢的战术。一般说敢于大胆进行包围迂回的指挥员,就可以说是有胆量的指挥员,如果敢于摆成两面,大胆地摆在敌人侧后,去攻击敌人,那是一种更勇敢的指挥员,同时必须懂得防御者的胆子,是不怕正面敌人多,就怕侧后被敌人抄,因此这种勇敢动作,必然胜利,然而一面战术的指挥员,则是最胆小的,除好退却外,不能达到任何其他的积极目的。

丁 要实行一点两战术,最重要的是反对急性病,避免仓促应战

要发现敌人的弱点和过失,必须经过详细侦察、分析、研究,这亦需要时间。

要等待部队从各方面远近不同的位置,开到预定作战地点,并集中成为拳头,这亦需要时间。

要等待包抄部队运动到敌人侧后,形成一个方面的攻击,也需要时间。

因此时间成为最大的问题。

但亦惟有完成了上述条件之后的打仗,才能好象音乐一样的打得合拍,打得合意,否则仓促应战很容易发生你进我退,此打彼停,锣响鼓不响,鼓响锣不响,打一个乱七八糟,必然没有好结果。

如果为了把仗打好,为了胜利地歼灭敌人,多花费一点时间把准备工作做好,是十分重要的。在没有打响之前,多花费一点时间,多等一下,以便在战斗求得速决,很快解决战斗,得到胜利,那是最好的办法。过去我们在山东根据地的作战大部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仓促应战,慌慌忙忙地乱打,不舍得战前多花费一点时间,充分准备和组织,在战斗中不能速决,与敌人相持起来,或退出战斗再行准备,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自己不必要的伤亡消耗,两头失算。

我们要懂得一条道理,天是一天半天塌不下来的,因此时间是有的,白天未准备组织好,不好打,还有晚上,可推在晚上打,如果晚上还未准备组织好,不好打,还有明天,可推在明天再打,如果明天还不能打,可再推在后天打,假若我们准备与组织期间内敌人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利于我打时,我则不打,另外再找机会,因为打仗的机会多得很,但必须指出这种决定权亦属于战役指挥员的,同时必须指出,如果在平时教育训练及各种作战工作有了经常准备的话,则可缩短战前的准备时间,切戒因借口“准备”而丧失时机,在这方面来讲时间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宝贵的,如果配合作战时友邻部队发起攻击,或友邻部队遭敌反击处于危机情况下,更应无条件立即去援助,半分钟也不能迟缓怠误,否则就是罪恶,战术指挥员必须坚决服从战役指挥员,局部服从全局才是正确。[加为好友]3楼 沉默的麻雀 中国空军 大校 发表于 2009-1-20 19:44:35《关于抗大教育方针的讲话》――林彪

原文发表于1938年5月

同志们!

现在我说到今天要讲的问题----抗大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目前你们所学习的最核心的东西。我们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很早就确定了的,并不是今天的新东西。我们的教育方针不仅是自从抗大成立以来就采用,而且在山西在武汉有的也采用了我们的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加以保持和发扬。

“少而精的原则”,“理论与实践联系”,“理论与实践并重”,“集体的研究”,“互相帮助学习”,这是实现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办法,这些问题以前曾经说了很多,我今天不说, 我要说的是学习的基本内容。

我们所学习的,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都有很多的科目,内容是很复杂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其中最基本的内容,基本的精神,才能使我们把所学的许多东西融会贯通起来,使得新来的同志了解我们要学的是什么,使得二大队的同志们能把所学得的做一个总结,使得教员知道目前要教的是什么。

我们抗大的教育基本内容是什么呢?我想有三个,就是----统一战线,进攻战法,革命传统。

统一战线和进攻战法是抗日的基本方针,我们的学校是抗日的学校,所以必须学习抗日的基本方针。同时我们是抗日的干部,是抗日的先锋队,所以我们必须继承革命的传统。这三个就是最基本的内容,是贯注各种科目的内容,同时这三个基本内容的本身也不是分立的,而是有密切的关系。

现在先讲统一战线和进攻战法:

在政治上采用统一战线的方针,在军事上采用进攻的战法,这就是抗日的最基本的方针,这基本方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根据敌我的优点和缺点,从双方的优点和缺点里尽量地发扬我们的优点,避免自己的弱点,暴露敌人的弱点,避免敌人的优点而规定的。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虽有许多意见,但我们应找出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来。

甲 敌人方面:

(一)敌人的长处:日本是帝国主义,尽管它是先天不足,但我们应当承认在经济与工业方面,中国是比不上的,它的各种长处都是从这里产生的(有新式的武器,有强大的海陆空军,有机械化的部队)。

(二)敌人的弱点:

一、因为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所以也就存在了否定它的力量,日寇对我们的战争是侵略性野蛮性的,是压迫性剥削性的,是强盗性的,是反革命性的,毫无疑问,日寇的许多弱点便从这里暴露出来了,这种侵略战争对于日本国内人民完全没有利益,他们拿出钱,拿出命来拼,但他们所得到的没有别的,只有更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这样就造成日本国内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激成反战运动的开展,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强迫其殖民地的人民(朝鲜、......)上战场当炮存,也造成了反日运动的增长,日本统治阶级内部也并不很团结,矛盾在发展着。

在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世界的和平,激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反侵略运动,反对日本的不仅是苏联、美国、英国、西班牙,而且还在法西斯的高压下德、意的广大反法西斯人民,就连它的强盗朋友,也并不能与它长期合作,同时因为日本侵略中国是进攻苏联的开始步骤,使得苏联不得不准备一切,给予它致命的打击。

在中国,敌人实行惨无人道的野蛮无比的杀戮焚烧抢劫奸淫的政策,无论穷富,无论老幼,无论男女都不免于祸,敌人的目的,不仅在亡我之国,且在灭我之种。敌人的这种野蛮政策,当然会引起中国全民族对他们的痛恨的。


二、日本帝国主义是一个小小的国家,人口不过是六、七千万,兵力有限,钱力有限,物产缺乏,尤其是近代化重工业所需的铁、煤、石油,大都从外国输入。棉花也是非常缺乏。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帝国主义是最不利于持久战的,战争越持久,困难越增加,但是为要转移其国内人民的视线,为灭亡中国,称霸世界,乘着中国不统一,无准备,就发动了侵略战争,它采取的战略是速决战方针。

它为实现它的速决战的方针,它的办法是两个,一是政治上实行统一战线,这表现于在日本国内宣布非常时期,号召举国一致,在中国大批地收买汉奸托匪,挑拨离间,在国际上与德、意勾结。一是在军事上采取进攻的战法,日本帝国主义看到中国不统一,中国人民不觉醒,看到中国没有现代化的军队,没有国防的建设,便采取疯狂的进攻,企图一下子消灭中国。

这就是敌情,敌人的长处,敌人的弱点,敌人的总方针和方法。

乙 我国方面:

(一)我国的弱点----我们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所以,第一,我们没有强大的海陆空军,没有重工业,没有要塞,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第二,造成了中国过去不统一的局面。

(二)我们的长处----我们的战争是正义性的,是革命的,我们是为保卫自己民族的生存,为世界的和平,为帮助日本帝国主义压榨下的弱小民族(朝鲜……)与日本国内人民获得解放而战,正因为我们是为民族生存而战,所以我们能团结全民族,能动员全民族的力量,去打击我们的敌人;正因为我们为正义而战,所以我们获得了国际的同情与援助,去对付世界的公敌----日本帝国主义;正因为我们是为正义而战,所以我们能得到日本的反法西斯人民的配合。因为这些,所以必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其次,我国人口众多,地理广大,物产丰富,我们的人是死不完的,我们的兵力是用不完的,我们的东西是吃不完用不完的。平津京沪失陷了,我们还可以打,南口、石家庄失陷了,太原、临汾失陷了,我们还可以打,你占大路,我占小路,你占城市,我占乡村,战争越持久,对我们越有利,过去国内战争时代,红军仍旧是存在与发展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国领土的广大也是其原因之一,我国与阿比西尼亚、奥国不同的,我们是一个大的国家,我们作战的漩涡区是很广大的。

一个是人少物少先天不足的日本帝国主义,一个是人口众多,领土广大,物产丰富的中华民族,一个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的日本强盗,一个是为正义而战的,得到全世界人民拥护与援助的中华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属于谁呢?同志们必然会很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敌我力量的对比,如果是单从物质上来看,便抓不到中心。我们必须抓住上述这样的根本要点来分析才是正确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要打倒日本,我们的战争方针便应该采取持久战。战争越持久,越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政治觉悟,越能够发挥我们全民族的力量,战争越持久,越能够发挥我们全民族的长处,克服我们的弱点,越能造成我们的进步(我国几个月来的进步是能等于几十年的进步)。同时战争越持久,日本国内矛盾越加深,日本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与日本国内人民反战运动越增长;战争越持久,全世界人民越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兽行,反侵略运动更加发展而将日本帝国主义最后地消灭!

我们要在持久战中,消耗敌人的力量,给敌人大的杀伤;我们要在持久战中,去强大自己削弱敌人。我们相信,在长期的抗战中,敌我力量的对比会形成反比例的发展,我们的力量一天天增长,敌人的力量一天天削弱。我们要采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持久战的方针呢?


一、在政治上----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是要把我们中华民族完全灭亡,不论哪一个阶层,哪一个政党,哪一个团体,都要受到亡国的威胁,如果中国灭亡,对于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国家主义各种政治主张都完了,不能实现,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国女老少、华北华南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地方,都要受到亡国的惨痛,所以我们应该不分地域,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上层下层,不分有组织的与无组织的,一致团结起来,打倒我们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如果我们没有实行统一战线,必然造成力量分散,那么我们人口众多,领土广大,物产丰富这个优点便无从发挥起来,反而便于敌人分裂我们的力量,实现“以华制华”的毒计。统一战线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而是过去已经有了的。在大革命时代,在大革命后,都有统一战线。但今天统一战线是扩大了,今天的统一战线是空前未有的,今天的统一战线是抗日的统一战线。

(一)国内的统一战线----凡是赞成抗日的,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要把一切群众团体统一起来,把一切无组织的广大群众都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我们这个抗日统一战线,是......全民族大团结。

(二)与世界的统一战线----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野蛮屠杀,破坏了世界和平,激起了全世界各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公愤,全世界人民对于我国表示很大的同情与援助;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为要更疯狂的进攻,在国际上找到它的强盗朋友----德国与意大利,建立他们的侵略阵线,因此我们必须与世界和平阵线牵手,建立起反日统一战线。拿我们的世界统一战线去打败日本强盗的统一战线,我们应该了解,在今天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如果我们采取了“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托匪方针,那便是根本上的错误。

(三)与日本人民的统一战线----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战争,对于日本人民不但毫无利益,而且加深了痛苦,所以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一天天增长,不管日本统治阶级如何镇压,屠杀,禁闭,总没有办法去消灭这个反战运动,这个力量我们是应该联合的,过去在前线上的军队有些没有采取这个方针,忽视采取这个方针,而且有的存在着“杀光一切日本兵”的错误观念,因此许多日本兵怕杀头,宁被打死不愿缴枪,这是把日本兵“逼上梁山”的办法,是不对的,我们要坚持长期抗战,应该与日本人民建立反日本主战的军阀、财阀的统一战线,联合他们合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我们的统一战线是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统一战线,是古今中外没有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我们的抗大是抗日的学校,所以我们在政治上的中心内容是统一战线,我们要学习抗日的统一战线,而且要学习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基本原则。

统一战线是一个长期的基本的策略,是在每一个历史具体阶段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来对付主要敌人的一个战略方针。无论哪一个国家的革命运动都要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我国在辛亥革命时代,大革命时代,苏维埃革命时代,都有了内容不同的统一战线,又如苏联在一九〇五年的革命,一九一七年的革命,以及现在对付世界法西斯蒂的斗争都采取了统一战线的策略,所以我们说统一战线是一个长久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它学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许多同志常常高谈统一战线,但实际工作中不会干(特别是参加过国内战争的同志),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应该纠正过来。我们每一个同志,到每一个村庄或每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建立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要把我们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者,把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都团结起来,这一点,同志们要特别注意。



二、在军事上----进攻的方法

第一期抗战失利基本的原因在哪里呢?在于采取单纯的防御战法。

因为采取了这个战术的原因,许多军队是“简单的抵抗”“迅速的退却”。日本未来之前,就在等着不动,日本来了挨一顿打,打不过它,就向后退,这样的挨打战术是根本要不得的。

第二期改变了这个战法,就打了台儿庄的胜利,各个战线也活跃起来,这是很对的。

我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战法----进攻战法。为什么?

(一)从地形条件来看,中国的领土辽阔广大,是守不胜守,防不胜防的,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包围迂回的战术,我们就无法去守,我们有几千万万个山头,有几千万万条路,怎么去守呢?南口的天险,娘子关的天险,我们曾经守过的,结果敌人还是南面绕过去了。我们有大军坚守的地方,敌人不攻,而是专找薄弱的地方和空虚的地方,这一打我们就非跑不可,我国地大的长处如果是采取防御战则这长处反而变成了我们的弱点。如果我们采取进攻的战法,我们作战的迂回地区广大,我们可以随意选择有利的机会消灭敌人,敌人想要包围我们是办不到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发挥“地大”的优点,而战胜敌人。

(二)历史上的一切天险,在今天的立体战争中,已大大地减低其价值,甚至失去其作用了。今天的战争要想防御,必须建立新式的巩固的要塞,可是我们中国过去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只是依靠历史上遣留下来的城,根本就不能抵御强大的火力,现在如果全靠新要塞,钱也没有,时间也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采取单纯的防御,便是我们暴露弱点,而必然地要失败。

(三)要实行防御必须有强大的火力来布置火网,但现在我们的火力还不行,要采取防御便更暴露出我们的弱点,另一方面我们的步兵很多,这是突击的力量,是冲锋肉博的力量,对于进攻是有利的,是我们的长处。但是如果采取防御,这个优点便不能产生。相反地,是便利日本帝国主义,可以调动几十门大炮来向我们轰击,可以调动一师人来消灭我们一团人,其次敌人曾经用六十门大炮来向我一个阵地轰击并有飞机配合作战,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士兵常常不打仗,可以睡觉,尽管开炮向我军轰击。在南口与上海战斗之中我军牺牲很大,但还有看不到日本兵的,因此在目前我们的火力比不上敌人的情况之下,若采取单纯的防御,只有更加发挥敌人的长处,掩盖了敌人的弱点,同时更加暴露我们的弱点,掩盖了我们的长处。

(四)防御是被动的,战争一转到被动是很困难的,处在被动的地位对于敌人什么时候来,多少兵力,从什么地方来?这些问题都无法了解,等到敌人来了,挨了一顿打,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力量,等到我们发觉敌人的兵力,要调兵来增援已经来不及了。反之,如果我们是采取进攻的战法,那么,我们可以自由决定打敌之时间、地点、兵力和方法,我们可以先调查清楚,然后去打敌人,而敌人也无法知道我们的情形,等到我们去打它的时候,它也来不及。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我们采取进攻的战法,才能发扬这个优点。

(五)我们的军队是革命的军队,是有勇敢牺牲的决心的,对于进攻敌人消灭敌人是能够更加发扬我们军队的积极性与牺牲决心的。但如果要采取防御,结果是降低了我们军队的积极情绪,神猜鬼疑,恐日心理也发展起来。


(六)攻能代守。我们把敌人打退,就保住了我们的地方,而且我们还要攻击前进,收复我们的失地,所以进攻战法可以消灭敌人,保卫领土,而且可以收复失地,守则结果成为节节后退。

(七)敌之作战掼技,为包围迂回,如果我们采取防御,死死地摆在一块地上不动,则刚刚便利于敌之迂回包围战法之实施,反之如果我们采取进攻,则迫敌处于应战地位,而我们还能将敌包围歼灭。

(八)中国军队素质不齐,各部战斗力强弱的悬殊,敌深知我们此弱点,敌有时特别注意,找我战斗力弱的军队打。如我取守势,敌一将我弱的军队突破,则我强的军队亦受影响而不得不随之而退。如此,使我强兵变成弱兵,弱兵则成溃兵。如我取攻势以迅速秘密之各军突击到敌身上,则敌无法专门找我的弱兵打,如此,则我的弱兵亦变为强兵,强兵则成为雄兵了。

(九)战斗的目的是压倒和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夺取敌人的武器,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才能胜利地结束战争之局。进攻战法是达到此目的的基本手段,任何国家之军事理论皆同具此见解。防御是不得以时才用,而且要防御能达到任务也必须在防御中实行进攻(攻势转移,或反突击),或以野战军的进攻配合防御,因此在这点上说来我们也应当采取进攻战法。

从各方面的事实,说明一个问题:要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我们在军事上只有采取进攻战法,才能发扬我们的长处暴露敌人的弱点。我们只有采取进攻,才能消灭敌人的进攻,才能对付敌人的进攻,但敌人的进攻有许多困难条件,而且它的进攻并不高明,它的进攻指挥并不好,它犯了逐次使用兵力的错误。我们如果采取进攻一定比敌人好,一定能大量地歼灭敌人,开展新的大的胜利的战局。

进攻的战法是有这样的好处,但是过去除极少数战役外,为什么中国军队不会采用呢?为什么过去只是死板采取单纯的防御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有些人错误地了解“防御战”“持久战”“应战”“守土抗战”“焦土抗战”等名词的意义和内容,他们把政治鼓动的口号(如“不失一寸土地”)来运用到军事行动中去。我曾经和某师长谈话,他说:“我们本来可以向敌人进攻,消灭敌人的,但因为吃了‘守土抗战’之亏,如果不是‘守土’二字,那我们早会攻击前进,就会消灭敌人了。”一个师长对“守土坑战”的了解是这样,可知他们的误解是如何惊人,“应战”他们说是敌人来我才打,“持久防御”他们说是“守住阵地的持久战”,在他们头脑里同时也错误地了解进攻,以为进攻必须是攻坚,因此“防御”就成为他们当然的观念。

(二)有些人则存在着保存实力的观念,缺乏消灭敌人的观念,不愿意自动地去打敌人,消灭敌人,而只是等敌人来了,才加以抵抗,敌人不来便谢天谢地。结果造成只采取防御的方法,而只想消极地保存自己的势力。

(三)曾国藩主义的传统:主张“防是主”“攻是客”“以守代攻”“以逸待劳”“以静制动”这种错误的战术,不仅有人实行这种战术,而且有人提倡实行这种战术。

(四)堡垒主义的传统:许多军队打过红军的,相信堡垒主义,他们在第一期抗战中都很积极地去建筑工事,一味地相信工事,相信堡垒,依靠堡垒,结果是只能采取单纯的防御,而造成许多失利。现在第二期虽已改变,但还须彻底地改变过来,采取进攻的战法。

我们抗战必须抓住这个要点,我们作战以进攻配合进攻,而造成进攻的条件,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退却没有反攻的精神,那么便是无前进的退却,是崩溃的瓦解的退却,在兵团战术中,运动战为主,以阵地战游击为附,但其中有一个中心,就是都要进攻,要包括进攻的精神,以进攻为主要手段。运动战以进攻的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不能“游而不击”,而要去袭击敌人,防御的阵地战要准备随时反突击。总之,进攻是最主要的,我们要以攻为主,以防为辅,要把大部兵力分配打运动战(这是突击的力量),以小部分的兵力打阵地战与游击战,以牵制敌人力量。因此进攻战法不是机械的,不应把它简单化,我们是以进攻为主,其他的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我们抗大的同志,须很精细地去学习这个问题。


三、革命的传统

我们学校应该接受一切革命的优良传统。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作风上我们都要继承下来加以发挥。因此,我们抗大的学生,应该要有:

(一)崇高远大的政治理想----在现在的阶段,我们是要实现三民主义的中国,但是我们要看到历史并不能停止在第一个阶段上,历史还是要向前发展,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去。这并不是我们自己空洞的理想,而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不违反历史的发展,加以自觉的努力,才算不违反时代。

一切顽固保守的反动思想,要完全抛弃,我们是接受人类最好思想的学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这个责任,在这个短短的学习的时间,我们至少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方向,要扶助此方向迅速发展,决不做时代前进道路的障碍物!

(二)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革命是新和旧的力量的斗争。我们中国的革命要经过长期流血才能取得胜利,我们应该要不怕死,不怕苦,不怕难,不怕败,因为每一个革命历史,就是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历史。

我们不怕死。一个人是何等渺小;而一个人的死,能使得整个人类进步,意义多么大!而且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死,问题是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我们不但要个人不怕死,而且领导队伍作战也应该有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如果是为要夺取一个重要的阵地或是掩护队伍退却,也应该不怕牺牲地去拼,因为革命的胜利是总要有代价的,临到我们牺牲的时候,我们就要慷慨就义,英勇牺牲。

我们不怕苦,不怕难。为着实现一个最高的理想,物质上的痛苦,我们是应该忍受的。我们曾经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没有觉睡,在大雨大雪的黑夜里去战斗,我们曾经吃过树皮,吃过草,在革命过程中困难是非常多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天才去想解决困难的办法,我们的困难,已经包含着解决困难的条件,只要用我们的理智的头脑去想,一定会有办法。

我们不怕败。“胜败是兵家的常事”,如果一个指挥员怕败,他便不是一个好的指挥员。在战斗中如果是真的万一遭受了失败,不垂头丧气,不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要从失败中取得教训,这是列宁主义的作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千辛万苦中前进,发展,争取最后的胜利。

(三)要发挥我们的校风----团结、紧张、活泼、严肃。

我们要团结,我们团结的基础,不是在于物质、感情或宗派的,而是政治的一致和革命的友爱。要有这种颠扑不破的团结,树立起抗战建国的任务。

我们要紧张,对工作不吊儿郎当,不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要反对一切官僚主义。我们抗大的学生是紧张地努力地负责地进行工作的,在校时要紧张学习,出去时要紧张工作。

我们要活泼。不仅是生活上的活泼,而且在军事上政治上有灵活的战略战术,有灵活的战争手段,而不是教条的机械的。有许多同志在学校里很活泼,但做了军事指挥员的时候,都变成老头儿一样,像阎罗王一样,这是不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着活泼的精神。

我们要严肃。要严肃的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生活纪律,对自己对部下都要严肃。日常生活上,帽子要戴正,被窝弄得整齐,地下扫干净,注意礼节,这一切是形式,但有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养成严肃的精神。我们不应该为着反对形式主义,而把一切必须的形式丢掉,不因活泼而流于放荡。

我们的革命传统就是这样。这不是唯心的而是科学的。

同志们!以上说明了我们学校的教育方针,其中也就说明了抗日方针,在校学生应当学习这些,出校学生应当做这些,中国正在进行抗日大战,本校正是为了进行抗日而设,全体同学应以战斗的紧张性进行学习,应准备很快地走上抗日的战场,一定要把日寇伸入中国的血手斩断,把日寇葬送到东海里去,把中华民族拯救起来,把中华民族复兴起来!
[加为好友]2楼 沉默的麻雀 中国空军 大校 发表于 2009-1-20 19:43:56《关于五次反“围剿”之战术问题》.林彪
(一九三四年四月三日)

  一、关于敌人在五次反“围剿”中所用的战略战术,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过去有很多同志曾研究了这个问题,有些文件也曾发表过这个问题,但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观察还有些不充分不确实的地方,我觉得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和充分的了解,那我们便不能很正确地决定我们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去战胜敌人,有些负责同志把敌人在五次“围剿”中的堡垒政策看成了很机械的,以为敌人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三四百米一进、三五里一推的步步为营,这种观察是显然没有看到敌人在政治上财政上的困难,不允许它完全采用这种方法。敌人每推进一步,须做一步的堡垒,但每期堡垒至少需四日才能完成,它如完全用这个方法前进,它将要耗费若干年月的时间,若干数量的兵力,若干巨大的经费才能把我们苏区蚕食尽呢?同时我们的苏区虽一区域被其侵占而缩小了,而在其他地方我们的苏区仍可继续发展着。在事实上,敌人在过去、在现在,也没有完全采用三四百米一推的方法。

敌人的前进方法主要是随着它当时对于我军主力行踪的了解,随着居民对它的态度(在白区进得快些,在边区进得慢些,在苏区进得更慢),随着它战略上的部署(在辅助突击方面与主要突击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其次某些地形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如通过数十里无居民地区或过大山……)等等条件而变动它的前进方法,如果它当时知道我主力在甲地时则在乙地的纵队(三、四个师编成的集团兵力和集团行动)乘机向我无兵力或兵力薄弱的区域急进,这种急进多半一天走五六十里,走一天或接连走两三天,如三军团在沙县时,敌进樟横村、丘家隘的行动,如汤纵队进占将、泰的行动等,象这种行动显然不是用的步步为营的进法,而是一种急进。敌在急进中它还积极地用袭击的动作(如分几路走小路)来打击我们的作战部队或地方武装(如敌进樟横村)。在上述这种敌人若一旦遇着我主力则立即采取三四百米一进、三五里一推的缓进法或完全暂时不进而加紧筑堡,以吸引我军于其附近,而便于在别方面的纵队急进、跃进或转移该纵队的前进方向(如陈敌进攻樟横村、丘家隘知一军团赶到了溪口、茶庵后,遂在樟村方面取守势而移其兵力向西城桥、坪上圩前进的行动和罗敌进荷田冈至杨林渡之线后遇我一、三军团赶到中和圩、沙州,它于完成碉堡后转向西进,进占三溪、三坑)。如敌在当时对我行踪不明时它多半是采取中速行程(半天行程约二十至三十里)的跃进行动,但也有时暂时不动而加紧其侦察工作(如我一、三军团在董家店、将军坳、南村、水南荫蔽集结时敌之飞机在苏区到处侦察,其别动队在新丰市一带活动)。由以上所说的看来敌人前进方法主要是根据它当时对我军主力行踪的了解而定,如知我主力不在某地而某地又为其作战目标则它采取急进的方法,如某地之敌已知我军主力在攻击它或在其附近时则它采取缓进法,如敌当时对我主力军行路不明时则多半采取跃进法。

敌人进攻中区在战略的部署上,是以其主力编成数个纵队,自我中区东北线上向着广昌、建宁、宁化、长胜、石城、瑞金等处行最主要的突击,而另在藤田、沙溪以南行辅助的突击(在中区之东南亦可能布置一路辅助突击部队),其在孤军独战的辅助突击方面的部队,前进方法则是采取缓进和跃进,而极少敢于采取急进,但有某些同志单把吴纵队在荇沙一带所采取的缓进动作去说明判断和肯定敌人在五次“围剿”中,其在任何地域任何条件都会采取这种行动方法,这是不对的。在采取急进或跃进的敌人一遇到我主力红军赶到时,便立即停止前进而采取防御和进行筑堡,首先完成它所在地的堡垒并将别方面的纵队调来增援,其增援时多半是沿着已有的堡垒线前进,走到无堡垒与其所欲增援的友军之间,其时如知我军仍在攻击被增援之部队,则协同所俗增援的友军。首先均以逐步推移的方法完成两军间联络,待联络堡垒完成后,增援军队靠紧了,然后增援部队依托堡垒在飞机、炮火掩护之下行短距离的出击,以打击和驱逐我军,如它兵力特别雄厚时,地形条件也许可时,也有可能采取小规模的包围,甚至采取迂回我军,以求夹击我军。在我主力军近距离(约十里以内的对峙)监视下的敌人,它是慎重和狡猾的,每次前进只派少数兵力,每逢多没有出其后面堡垒机枪火力射界之外三五百米或六七百米即停止,做堡垒,在其初到尚未做成相当的堡垒,如遇我军突击它,它即不战而退回阵地;如它做有相当工事虽未成,我军如突击它,它是不退的,极力抵抗,待我军确已用了不力力量攻击时,它方退回后面堡垒。我已展开进入战斗的部队,此时往往如脱缰的马儿很不容易收回来,多半尾追到它堡垒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应尾追的,只有敌主力在其堡垒外被我们消灭或击溃时方可乘胜追击,和相机夺取堡垒)。此时敌如见我队势不整有些伤亡处于进退两难时,它又行短距离的局部的反冲锋,以打击我军,消耗我军有生力量和驱逐我军,如我军在敌阵地前占了很高的山头,敌即于上午开始接近布置其攻击(如筑立脚的工事,和侦察,以飞机、炮火轰炸我阵地……等)一到黄昏前的一两点钟的时候,它即以猛烈的炮火及飞机轰炸,配合步兵猛攻我阵地,一待阵地夺取,它即迅速去巩固阵地和恢复秩序,此时多半天色快黄昏了,此时我军如反攻,则天已黑而感动作之不便,敌则乘机筑堡,我军如熟练夜战是不怕它这一着的,我们是应提高夜间战术来战胜它这个手段。

二、军委对作战的指挥,我们感觉有不少的缺点,而最严重的是决心迟缓,以致失了不少的可以取得胜利的机会。我们有很高妙的侦察技术,对于敌人之企图与动作经常是明了的,但我们总没有在一得到敌确实的企图与动作的消息后,加以判断而立即定出我们的决心和动作来,譬如五都寨战役后,十四号晨四时及以前即知汤纵队要进太宁,那时军委却不下决心东移,反硬要我们部队放在朱坊附近,放在敌人监视下不前不退,等军委十七日下午定下来东移消灭汤敌的决心后,部队移动到建宁时太宁便已失守了。又如一、三军团在董家店、将军坳、南村隐蔽集结时,军委已在三日一时以前即得知罗纵队二日要到下罗泊港筑堡垒,但迟到三月三日十四时才下令要一、三军团出动到中和圩、丹阳一带。又如军委得知罗纵队要进占三溪、三坑时,虽然命令了一、三军团出动,但军委却没有在开始即定下决心迅速消灭该敌,这表现在军委以三军团绕道广昌的处置上,表现六日十九时半要一军团在甘竹地域作渡河准备,八日九时电令一、三军团洽村绕山一喧集结。军委在电令的字句上及部署上都没有表现有立即消灭该敌的决心,似乎要待敌到三溪、三坑以后再待其向广昌前进时才打它的样子。这次行动若在一得情况之后(若能先判断敌将取三坑、三溪而预先出动则更好),立即定下在三溪、三坑消灭该敌的决心,根据此决心而以一、三军团绕自甘竹附近突破敌人,并迅速向三溪东北包围或迂回,将三溪之敌归路切断,同时力求以一部兵力取捷道包到三溪西北、五都寨一带,则在三坑、三溪之敌,我们是能够消灭它的,因为敌人头天下午到,我们次晨即打,敌的工事是完全未做好的,同时敌十四师及六十七师共六个团的兵力守着数十里宽的地域是处处薄弱极易突破的;对枫林圩之敌以九军团箝制那是完全够了的。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就近四十天左右的事实,以前的同样的事实还未举上来,单就以上事实已可充分说明军委决心的迟缓而失时机。如果决心迅速,则我们对这几次前进不仅能与它同时到,并且可能先敌到达至迟也能在敌到达之次日赶到。军委在下决心的时候,不应等待具体情况全部了解或者等待敌人企图部署完全就绪而后定下决心,应依据当时形势判断敌将取何种动作而定下自已的决心或预定的决心,则这种决心当然能使我们的动作占先制之利,军委定决心如不自作判断,而完全依赖巧妙的侦察技术待确知敌的决心及动作时,而定自已的决心已是稍迟了一点,如已得确实敌情而还不下决心则更是迟了――决心迟缓,这是军委最大的缺点。第二缺点,决心下后,在对时间的计算是极不精确的,如五都寨之役,军委九日十二时电要一军团九日二十四时到达肖家沟、里州,我们九日十二时部队尚在洽村、黄沙之线,下午接电后就出发,但走到十号七时部队尚在宝石寺前之线,军委十四日三时电要一军团六时前经过村头、宝石到达兆溪堡,其时一军团尚在高石、上石、里州、早洗马桥一带,接电时已六时半了。高石距军委指定地点尚有三十五里,该日我们十二时才到兆溪堡附近,象这样的事实多得很,这里用不着多举了。因为时间计算的错误,当然就发生动作上不能协同,如军委九号十四时半电规定一、三军团十号拂晓攻击五都寨,结果一军团天亮才到山脚,三军团则更迟,一军团打了三四点钟还不见三军团,三军团其实尚在木泥坑附近运动中。第三、军委对各部队任务的规定及执行的手段过于琐细,使下级无机动的余地。军委凭极不可靠的地图去规定部队位置,现在我们的地图不仅有很多地方未经过测绘,就是五万分之一图也有很多地方错得一塌糊涂,特别是偏僻的地域或大山中更错得厉害,因为那些画图的家伙是很马虎的,他遇着那种地方大概仅仅调查一下并未实地测绘。以军委现有的地图指挥战略的部署则勉强够用,如象过去和现在一直干涉到很多小的战术部署,则是无论如何不适用的。在敌情方面军委所知的只是敌人大的部署,其小的部署、临时的变动和动作,也是军委所不能知道的,还有其他许多主客观的条件都需要部队指挥员根据军委的基本意旨和总的部署机断专行,军委只应在战术原则上及动作上提出些必要的供指挥员参考的意见,军委应集中自己的精力去不断地判断情况,抓紧每一情况变动的每一个时机予以周到的思虑和迅速的决断去定下当时的决心,这个决心或者是继续执行原定的计划或者需要立即敏捷变动原计划,或者定下预备的决心和进行预先的准备。第四、军委对于战术原则还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未充分分析当时的情况和当地的地形特点,而总是一套老办法,到处一样的照摆。有些时候在时间上来不及和地形上为大山所阻,不能以主力迂回也用迂回,如三溪、三坑之役,本来应当以主力乘敌十四、六十七师到的次晨实行中央突破,以一部箝制枫林圩之敌,以一部轻装急进去绕到三溪西北,我军主力将三坑之敌突破,向三溪东北猛进,以截断三溪敌归路而消灭之,是可取得胜利的。又如有些时候,事实上不可能行短促的突击,但军委也要行此种突击,敌人如知我军主力在其附近,它的前进是不敢脱离它后面堡垒的火力掩护的,我军突击它时,它以强烈的火力压迫我军,如势不利时又退入堡垒,它见我军尾进到它堡垒附近时,或乘我有伤亡、队形混乱时,反向我来个短促的反突击,我们就要吃不少的亏。因为敌人在战略上虽是进攻,而在战术上属于攻势防御或为固守防御。防御主要靠火力、有利地形、反突击,而他的编制是不适合这个要求而多加火器,每连有多至六挺轻机枪,至少有一挺,我们在敌机枪下除非不接近,一接近一冲就是伤亡一大堆。因此如敌人出来不远,我军行短促反突击,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不易消灭敌人,反而受些伤亡和消耗弹药(但过去短促反突击收效小而消耗不小的原因也还因为我军自己担任正面与迂回包围配合不好,不善利用地形,不善用疏散队形……等,亦是重要原因,这些原因是要克服的)。军委常喜用诱敌出击的战法,如打资溪桥之役,如打坪上圩、乾昌桥之役,如下罗泊港之役等,但敌人因屡次经惨败在我主力与之对峙而以一部佯攻它的时候,它偏不出来,即使出来也不脱其堡垒的机枪火力的掩护,所以这种战法没有一次收效,失掉了敌到后的第一、二天可打敌的机会,如下罗泊港之役,我们到中和圩后曾电军委敌人工事不坚,但军委接连几日命令部队早出晚归地摆在敌阵面前眼睛鼓着看人做工事,一天到晚都热望着敌人出来送给我们消灭,但敌人丝毫也不理我们,结果我们成了守株待兔。

最近有几次战役都是在得到敌进的消息不立即下打的决心,等以后决心下去了,我们到时敌已先到,我们见敌先到了二日就不打了(其实敌此工事尚未做好还可打),而用诱敌出击,但敌却不出击,此时我军等得不耐烦了又下令硬打(如五都寨之役,军委十三日一时半电令一军团攻占九十八师主要阵地排山、文峰山,如得利时即追击和占领立壁岭、三溪、立德亭,这时排山已有较巩固的工事,立壁岭、文峰山则已有完好的碉堡)或自行后撤或被迫而后撤,后撤又不撤远点去隐蔽目标(如朱坊、兆溪堡),仍留恋着敌人,把自己的目标暴露在敌人俯视下面或枪声的嘈杂中,使部队得不到休息和被当前敌人所吸引,而使其他方面的纵队前进。军委对于以支撑点对支撑点的战法,我们觉得有很多不适当的地方,没有很好地估计到我军防守的兵力、弹药,每支撑点所需要的工程,而最主要的缺点是没有确定某些地点是必须顽强固守,必须支撑到若干日子(使得主力红军赶得上),而某些地点则勿须做工事。现在东自茶庵隘西至甘竹西北一带皆有我军工事,自将军殿到建宁,康都到建宁,甘竹到广昌处处皆有我工事,对于已失的工事,则有泰宁到将乐,泰宁到得胜关,得胜关到湖坊以及甘竹以北之罗坊、白舍等地工事,因为到处做工事,到处配备守兵,这样就分散了守兵和做工事的力量,所以处处工事不坚固(个别的地方坚固),处处守兵薄弱,敌一攻即下,一攻下就有现成阵地,一到就立稳了脚。新桥战役如无十三师所构被敌不攻而占的工事,则当日敌第四师全部有不被我们消灭的道理么?倘无此工事敌樊纵队一到该地我们岂不很好打他么?九军团如不到处做工事,敌六十七师有不被一军团赶到后之次日拂晓消灭的道理么?其他还有许多例子不说了(如樟横村、丘家隘等),我并不是说工事无用,我的意见是说应估计我们的兵力、弹药,估计某地战略上的作用,估计到我们的堡垒要能抵抗敌飞机、炮火的袭击,不应到处修而应有所选择地修。

对于其他点阻滞敌人时须用运动防御和袭击敌人侧后的方法以迟滞敌人前进,假使三十四师以运动防御和袭击敌人,然后再退守堡垒则太宁也许不致失得如此之快。军委对有生力量的顾及也不够,对三、五军团或一、三军团很多没有把握达不到目的的战斗,也随便令部队投入战斗,没有估计到伤亡和消耗弹药,把短促突击和打堡垒(如打立壁岭、文峰山等),看成很容易达到目的。进攻樟村、丘家隘时,敌人的工事已完成了,同时有大的兵力固守,在那时预定出这样的决心真为人不解,幸后来未坚决执行。在五次战役中,部队的疲劳实为空前所未有(接连饿饭、露营、夜行军、急行军是常事),这当然是最主要的。因为五次战役是更残酷的斗争,许多新条件使我们一定不可避免这些疲劳,但部分的也由于指挥上有缺点而增加了可以避免的疲劳,无益的疲劳也是会削弱我们战斗力的,如三月十七日二十四时以前尚未决心东移,一军团受毕罗寨敌威胁而撤至明详,已到达驻地时才接到东移命令马上又走,如军委早点下决心则不致多走明详的一段冤枉路,早点东移,太宁也不会失守的。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明,军委虽在战术的基本原则上是熟悉的,但还未能将这些原则根据活的实际情况来运用。

三、有些主要的负责同志,以为敌数次“围剿”中所用的堡垒政策是完全步步为营(三、四百米一推或三、五里一挺进)的,我们已失去了求得运动战的机会,已失掉了一个战役中消灭几个师的机会,因此主张我军主力分开去分路阻敌、去打堡垒战、去天天与敌保持接触与敌对峙、去专门寻求小的战术胜利以削弱敌人,想专凭在长期无数小的胜利中(每回消灭敌人一个连或一个营),就此把敌人的五次“围剿”完全粉碎,这种意见我是不同意的,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失去运动战的机会,并没有失去过一回消灭敌人几个师的机会,因此我觉得我们主力通常应隐蔽集结于机动地点(判断敌人将向某地前进则位于某地附近而外),有计划地尽可能造成求得运动战的机会,抓紧运动战的机会而于运动战中以我主力军大量地消灭敌人,每次消灭它数个师,只有这样的仗才能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只有这样的仗才能转变战略形势,才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而彻底解决问题,如专靠零敲碎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这样的战法虽能削弱敌人,但略有损失的敌人不久后,仍可得到补充和恢复的。同时在我们方面,虽能争取得一些零碎、局部的胜利,但我们仍要付出不少代价才能取得胜利。在目前从敌我军队的质量说来,在运动战里,我军与相等之敌或与优势之敌作战,利用我侦察技术的进步、群众条件的良好和部队质量优良,再加之活泼的指挥,则我们是一定能以少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敌人在运动中或初到时它虽数师集团行动,但在大的战场上我军只要冲垮它一部而乘胜猛烈扩张,其他之敌则会动摇,则会被挤垮,只要追击得好,迂回得好就能把它完全消灭。

  关于我军战略上应采取的原则,林、聂曾于二月十四日二十二时发了一个电给军委,这电里所说到的原则在今天我觉得仍是适用的(该电另节录如后),希望军委采纳那电内的建议。

  四、敌人的战略战术是随着很多条件变动的,敌人愈深入苏区或因我军采取得好的战略战术而使它处处遭到失败,则敌人前进的方法将愈趋向于用缓进,因此我们对于敌人的缓进必须有很好的方法战胜它,如果我们在战线上应用得适当也定能战胜它,据我们过去的经验在进行这种战斗时,我们须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一)在敌前进方向的重要山头、村庄,以一个营以下的兵力占领,并在山顶的外斜面上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能抗飞机弹及炮弹的并有充分的副防御和伪将),待敌佯攻时以反突击消灭敌人。

  (二)反突击必须首先以有力之一部切断敌人退路,这样才能保障反突击奏效时敌人走不脱,接着就是侧面的部队打出去,抗守正面部队一定要等已切断敌时及侧面已打响时,才可以一部守原阵地配合打下去。在敌侧面出击的部队最好两边配置一点兵力,但不要平分兵力,整个反突击的主力应在侧面。

(三)须待敌前进的部队与他后面的堡垒断绝了有效的火力联系时才可行反突击,如敌尚未脱其堡垒有效火力的掩护则我们的反突击或短促的突击多半是得不偿失的。

  (四)反突击开始时机,如过早则必失效,并反遭敌人的攻击,必须待敌佯攻时,到我阵地守兵前数十米之处已开始投手榴弹时,方可开始反突击,并依电话、旗语等等协同动作。

  (五)须防着敌人故意以一小部在甲地来诱我军主力对付它,而敌乘我军主要注意力、兵力都被它小部队所吸引时,将以其主力遂行它的真正企图(五都寨、东华山失守的教训)。

  (六)在对峙形势下,我主力不可太逼近敌人,免受敌有计划的袭击,及被动的投入战斗,失去动作的自由,我主力应在距敌稍远的机动位置隐蔽集结。

  (七)在对峙形势中,我们面前须经常派出一个或数个值班部队担任一个区域,专任消灭敌人出来的小侦察队(常可遇着),同时布置便衣侦察员捉敌侦探采买。

  (八)须侦察地形和测绘地图,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九)须预定发现敌前进时的各种对付方案。

  (十)须进行不断的侦察和观察,须在高的地点设观察所,须有望远镜,并有电话通司令部。

  (十一)在这种战斗中,电话的布置更有特别的意义。

  (十二)在对阵中敌人往往以密集部队暴露阵地上做工事,我军应派单挺的机枪利用荫蔽和伪装接近敌人,而予以突然的火力突击,这种方法可以给敌以大的杀伤并防碍它做工事。

五、这信是专门写给军委作参考的,所以我都是说的这不避讳的话,信上所提到的问题也只是谈问题的一部,在五次“围剿”中敌我的战略战术,以及政治上、经济上许许多多问题中,在《战斗》、《红星》上军委文件上都前后说了许多,那些已说过的问题我这信上当然用不着也来说一遍了。关于军委在建设红军上指挥作战上的伟大成绩,在这信上当然也用不着说,至于数月来各部队在战斗中的许多错误和缺点在这信上也没有写,如写来当然很多很长,如以后有机会时也可以写给你们作教育部队的实际材料。我想这信对于军委是有参考作用,信中如有错误是很希望你们指正。


彪言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