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世界国语百度云:图说上下五千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25:02
历代纪年表《话说中国》

001.盘古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图片描述:  此图收集于新疆吐鲁番。伏羲、女娲分别呈男女形象侧身相对,各扬举一手,伏羲执矩,女娲执规,另一手各抱对方腰部,下半身作蛇形交绕。画面上部绘日,中有三足鸟,下部绘月,中有玉兔、桂树、蟾蜍。满幅大小不一的圆点代表天宇星宿。伏羲女娲为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伏羲女娲为兄妹,相娠而有人类。此画线描沉郁舒缓,色彩单纯和谐。日月星宿的布置,既有空间的高远空旷之感,又显示了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崇高意味。此画出自新疆哈拉和卓古冢中,为唐初遗物。
伏羲
002神农尝百草
上古
七帝
2钻木取火的传说
炎黄二帝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002.话说中国
3黄帝战蚩尤
评书《轩辕黄帝》(刘兰芳) (65回)
话说文字(一)文字的演变话说文字(二):仓颉造字
话说文字(三)——文字的发展
话说文字(四) 钟鼎上的文字——金文
话说文字(六)
话说文字(七)
李敖有话说(1-200全)176
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的故事 [ 动漫 ]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系列动画-仓颉造字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喾的第四个妃子----嫦娥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前2357~前2258003.话说中国4尧舜让位
“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尧舜禅让
虞舜前2257~前2208
大禹治水图004.话说中国
5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疆域  夏朝甲骨文______夏朝文字
夏朝夏启
禅让
前2207~前1766

《甘之战》
005.话说中国
后羿

民间传说“后羿射日”的主人公
006.话说中国
6 神箭手后羿
嫦娥
嫦娥奔月
夏桀妺喜有三个癖好:一是笑看人们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二是笑听撕裂绢帛的声音;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007.话说中国
商            前1765~前1122
伊尹

东周列国
电视剧《东周列国》,片长:62集。全剧分为东周列国·春秋篇和东周列国·战国篇。其剧情主要是根据小说《东周列国志》改编。
东周列国 战国篇
第一章 死士豫让(1-3集)
豫让——曹培昌
仲娥——朱娜
赵襄子——郭连文
智伯——吕宗义
张孟谈——李振平
周天子——李颉
仲平——夏雨
魏桓子——李西京
范氏——王昕
韩康子——李瑞祥
郗疵——张洪英
公孙白——马山云
殷规——姚鸿鸣
第二章 魏宫惊梦(4-5集)
魏文侯——高明
子夷——杨柳(杨童舒)
翟璜——樊志起
李狸——周启勋
鞠伯——马书良
吴起——张山
乐羊子——张增群
西门豹——袁洪启
第三章 商鞅变法(6-9集)
商鞅——海波/温海波
韩女——邓涛
姬娘——徐松子
景监——王运庭
秦孝公——陈强
赵良——高维启
甘龙——孔芮
公孙贾——马幸
孟兰皋——张林
公子昂——安龙
乌丑——董传强
太子驷——蔡明
小商鞅——杨伟
魏惠王——郭立
雩离子——佟乐
第四章 孙庞斗智(10-12集)
孙膑——温海涛
庞涓——李显刚
齐威王——叶钧
邹忌———顾岚
田忌——董丹军
公子昂—崔金华
庞英———沙威
丁乙——张静宇
齐宣王—王明礼
鬼谷子—孙传中
苏秦———徐敏
张仪———刁勇
第五章 苏张纵横(13-15集)
苏秦———高兰村
张仪———林京来
文侯夫人—柏寒
贾乙———徐福来
昭阳———赵健
秦惠文王—周启勋
燕文侯——李冀明
赵肃侯——盛毅
魏惠王——王怀文
齐宣王——徐行
燕易王——王明理
公孙衍——张嘉瑞
楚威王——袁洪启
孟尝君——张继平
郑袖———王娜
靳尚———佟小虎
奉阳君——郭振明
第六章 赵武灵王(16-18集)
赵武灵王—李洪涛
吴娃———李静荔
公子何——赵燕国彰
公子章——王良波
田不礼——郭振明
肥义———孙杰
赵成———李冀明
李兑———袁洪启
秦昭襄王—黄坚
赵招———徐福来
赵胜———霍明
胡将———刘嘉成
第七章 田单复国(19-21集)
田单———蒋恺
乐毅———杜志国
太史敖——刘仲元
太史女——王春子
法章———毛乐
师乔———徐光
百里疆——蔡渝歌
燕昭王——王运庭
卜师———董世泽
齐湣王——梁斌
淖齿———姜忠实
廉颇———袁洪启
骑劫———潘广居
燕太子——赵炬
第八章 范雎逼仇(22-24集)
范睢———许正廷
云娘———黄霞
魏齐———马书良
须贾———汪永贵
郑安平——张毅
王稽———徐福来
蔡泽———李立宏
信陵君——邢岷山
秦昭襄王—黄坚
魏冉———杨星辉
虞卿———陈强
魏安厘王—王怀文
邹衍———王显和
平原君——张继平
齐襄王——黄皓
赵孝成王—王明理
第九章 窃符救赵(25-26集)
信陵君——邢岷山
信陵夫人—吕彤冰
如姬———刘威葳
候赢———王昕
魏安厘王—王怀文
辛桓衍——崔志刚
朱亥———王奕
晋鄙———杨洪涛
平原君——邢兆林
平原夫人—许静芝
第十章 吕氏春秋(27-29集)
吕不韦——马书良
赵姬———沈琳
秦始皇———郭涛
异人———王良波
安国君——郭立
公孙乾——王举
樊於期——李迎旗
小秦始皇——林伟
王翦———孙景平
孙夫人——马秋萍
华阳夫人—邓涛
秦昭襄王—黄坚
成蟜——蔡明
郑国———杨光华
赵孝成王—李家麟
第十一章 荆柯刺秦(30-32集)
秦王政———郭涛
荆轲———刘威
斯妤———王雅琦(法提麦·雅琦)
高渐离——高兰村
尉缭子——许正廷
田光———赵汝平
燕太子丹—纪元
樊於期——李迎旗
鞠武———郭振云
赵高———徐福来
夏无且——郑忠立
秦舞阳——李爱军/侯岩松
狗屠———李艺春
亭长———刘银平
亭长妻——洪流
卫君角——王复生
鲁勾践——褚旭
盖聂———建军

周幽王王绘春
周平王 世忠弘
周桓王张永强
周公黑肩 魏庆环
周襄王 魏金虎
齐襄公鲍大志
齐桓公杨立新
齐孝公杜月刚
齐庄公闫怀礼
齐景公毕海峰
楚成王张山
楚庄王张光北
楚灵王顾威
楚平王严燕生
郑武公吴桂苓
郑庄公唐国强
郑文公 闫怀礼
鲁桓公 周启勋
鲁庄公何冰
鲁定公 魏庆怀
卫宣公米铁增
卫桓公 袁洪启
晋献公 周继伟
晋文公蒋恺
晋景公郑宏
晋灵公王涛
晋悼公王义
秦穆公谭宗尧
秦哀公谭涛
吴王僚张家声
吴王阖闾李庆祥
吴王夫差 鲍大志
越王勾践李洪涛
宋襄公修宗迪
曹共公 李明晨
曹僖公 李明晨
段 高东平
急子刘栋
公子纠 杨为贵
申生丛林
夷吾 李洪涛
公子絷 刘银平
太子悻黄鹂
公子彭生王大年
公子目夷 孙宏华
公子固 罗二洋
世子健徐敏
庆忌任程伟
颖考叔李建义
管仲刘涛
鲍叔牙郑强
曹沫张福元
曹刿李光复
扁鹊马玉森
狐突 曹世骧
介子推 石天生
夏征舒徐晓东
赵衰张连仲
狐偃张日辉
狐毛杨立山
烛之武 顾岚
白乙丙吴忆江
叔伯朱秉谦
西乞术刁勇
弦高 侯桐江
百里奚张炬
赵朔崔志刚
赵穿 石洗
韩厥 张福元
董狐 王宏韬
叔瞻 马幸
石蜡郭寿阳
寿向能
州吁陆军
石厚刘永刚
虢公石父 李明晨
伯阳父娄际成
褒垧薛文成
赵叔带 张连仲
洪德 蒲彦龙
郑伯友秦汉
祭足王瞳
子都王刚
朔李响
獳羊肩 张洪英
连称丛培信
公孙无知梁冠华
施伯 朱秉谦
隰朋郭连文
竖刁孙星
易牙刘桦
开方 马星月
蹇叔苏民
孟明视云汉
季隗王蓓
狄首领 尚治文
丕郑 马玉森
庆郑 王显和
关东五刘亚军
梁五俞立文
杜原款李廷栋
勃鞮张巍
高虎 尚治文
屠岸贾魏宗万
子玉 郭连文
杞子袁志强
赵武初星一
程婴 娄际成
公孙杵臼封锡钧
郤芮 姚鸿鸣
斗越椒 仲跻尧
申无畏李浩天
苏从张万昆
优孟 刘桦
潘崇闫刚
商臣 顾小栓
斗勃 李胜源
养由基 麻维疆
成大心万海峰
唐狡 郑宏
先谷 权力平
荀林父秦昭
孙叔敖李连义
解杨扈强
谷阳袁刚
孙安 郁研
晏子石小满
田无宇张华
崔杼韩善续
棠姜 涂卫
庆封王德利
庆舍 李幼奎
崔成阮巡
公孙接 尚治文
古治子 吕义
田开疆赵毅
伍举谭建昌
老占李世江
阳越赵凯
南宫敬叔关少曾
伍子胥吴刚
费无极 姜庚成
伍奢刘龙
伍尚 郑强
申包胥 修宗迪
东杲公 申英
皇甫讷 徐波东
被离 王大年
伯嚭周国治
阳虎马骏
季孙氏陈默
囊瓦李绪良
楚军师韩廷琦
子反尹伟
华元胡军
孙武王显
孔子 王绘春
老子 尚治文
子路周铁海
子贡 彭大新
冉求杨帆
颜回 李烁文
专诸 李建义
要离王长利
小内侍张申
门官 丛培信
旧门客 孙宏华
家臣李润生
费家仆人 刘桦
狱卒 王宏韬
楚使 覃赞耀
褒姒林乃桢
申后李静莉
武姜奚美娟
宣姜蒋竹青
夷姜肖辉
文姜龚丽君
卫姬常景茹
骊姬杨静
伯姬常远
齐姜蒋勤勤
卫姬刘小蓉
樊姬侯俊杰
怀嬴崔红红
庄姬 张玉屏
夏姬王馥荔
许姬杨亚波
伯嬴东方闻樱
甄娥陈莎莎(陈紫函)
晏娥 涂露
邢氏吕中
连氏 扈箐箐
颜氏魏慧丽
介子推母胡宗温
程婴妻 王瑞红
姑母 狄幸
孙叔敖母 黎频
专诸母金昭
要离妻陈芳
老农刘长生
老渔翁 丛培信
老奶奶 何秉珠
老妇人李明启
齐女杨柳
渔父张元昌
干将 丛培信
莫邪孙梦泉
第1集 骊山烽火         距今三千多年前,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中,数十万奴隶在战场上倒戈,统治中原六百余年的商朝覆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号周的姬姓王朝。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三百年兴衰,到公元前782年,第十一代周王静突然暴毙。长于深宫,性格怪僻的太子宫在恐怖神秘的前王丧葬大礼中开始了昏乱的统治。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幽王。
第2集 黄泉认母  周朝初期,天子将他的兄弟和功臣们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定期向天子朝见进贡,天子也靠着诸侯国的势力维持疆域辽阔的王朝统治。这种制度称为宗法分封制。平王东迁,郑国护驾有功,郑武公成为王室重臣,按宗法制的规矩,武公将君位传给了长子寤生,但母后武姜却偏爱小儿子段。于是,母子兄弟之间一场权力与孝义的厮杀开始了。寤生就是郑庄公,史称春秋小霸。
第3集 如此君臣  东迁后的周平王,慑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王室虽已衰败至此,但千百年形成的帝王之威,在当时还是个庞大的精神存在,当郑国战车与天子王师两军对峙时,众多诸侯的目光在关注着这场挑战的结局。从此,视天子权威如儿戏,强者为尊,以实力争霸的时代开始了。
第4集 筑台纳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支撑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石,郑庄公的挑战摇撼了天子的权威,卫宣公的淫乱则腐蚀了礼法伦常的根基,他先娶庶母后夺儿媳,以致父子离心,兄弟相残,国家动乱,把一个本来强大的卫国从内部消蚀了。他的悲剧犹如一声哀鸣,奏响了奴隶分封制土崩瓦解的挽歌。
第5集 诸儿文姜  齐襄公诸儿眷恋妹妹文姜,他的妃子连氏因妒生恨,齐国宫廷里上演了一幕阴谋与乱伦的丑剧。如同诸侯挑战天子一样,不甘墨守传统的卿大夫们也开始向世袭的诸侯发难了。瓜熟而代的故事留传到今天,是对君主失信于臣民的警示,在当时正是卿大夫们犯上作乱的一个口实。哥哥妹妹的轻佻情歌,掀起的却是礼崩乐坏的狂澜。
第6集管仲拜相  跟随雄心勃勃的诸侯们一起进入历史舞台中心的士族卿相,其间有犯上作乱的小人,更有雄才大略的治世之才。齐国内乱,管仲、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成了敌对的好友。鲍叔牙拥立公子小白登上君位,小白要抓管仲以解射钩之恨,结果却拜他做了相国。鲍叔牙举贤不避亲,小白用贤不避敌,齐国的霸业由此奠基,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
第7集尊王攘夷   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卓见。齐桓公汲取了战场的教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会盟诸侯,虽遭劫持,但他反以出人意料的大度,为自己赢得了霸主的声威。此后,会盟与征伐的交替进行就成为春秋时代霸主政治的显著特征。
第8集 霸王齐桓   被誉为“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霸者风范堪称后世的楷模;他的诸多治国方略,成为华夏政治文化的首善之举,但晚年的他,因宠信小人,不听忠言造成国家内乱,使自己死于深宫六十七日,无人过问,其悲惨结局也为后世君王留下了前车之鉴。
第九集 仁义大旗  一心要接替齐桓公霸业的宋襄公,尊王乏人响应,攘夷又没有能力,又想对别人发号施令,又想与人家称兄道弟。急于求成的他,想借楚国的势力扬宋国之威,反遭羞辱。急于报仇的他,又在泓之战中,令人啼笑皆非地挑出了仁义大旗,没有实力作后盾的宋襄霸业,像一个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了春秋无义战中一首不和谐的插曲。
第十集 骊姬乱晋  女色乱国,争庶夺嫡,始终是中国历史上宫廷权力斗争的一个主题。晋献公年轻貌美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君位,用计逼死太子,继而加害于其它成年公子。为避杀身之祸,后来成为国君的公子夷吾、重耳纷纷流亡国外,地处中原实力强大的晋国,从此陷入了漫长的动乱。
十一集 羊皮换相  十二集 择君图报      十三集 重耳励志
十四集重耳返晋  十五集 文公成霸  十六集 罪哭崤山
十七集赵盾弑君  十八集赵氏孤儿  十九集 一鸣惊人
二十集 庄王治楚      二十一 霸主余韵  二十二 崔庆之乱
二十三 晏子相齐  二十四 高山仰止  二十五 逃出昭关
二十六专诸刺僚  二十七 三约伐楚  二十八 掘墓鞭尸
二十九 会稽之耻  三十勾践灭吴
剧情梗概  中国的战国时代是世界人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东周列国·战国篇》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山河的二百多年中,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浩瀚场面。
《东周列国·战国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流传的有关战国时期的典故,如“孙庞斗智”、“商鞅变法”、“田单复国”、“苏张纵横”、“窃符救赵”、“吕氏春秋”、“荆柯刺秦”等经典故事,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曾有人预言: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局势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模拟,因此《东周列国·战国篇》的推出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第一章 死士豫让
第一幕 晋国内乱
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火山岩一样沸腾的中原。
国力最强,地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四省的中原第一大国晋国,从内部瓦解了。掌握实权的智、赵、魏、韩四家亲族联合消灭了另外两家权臣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了他们的领地,架空了国君的权利,成为晋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然而,这并不是拮据,更加惨烈的争夺又在智、赵、魏、韩之间开始了,他们的争夺迎接了一个新的时代,造就出一位划时代的英雄。
第二幕 智伯身丧
公元前455年,晋国实力最强的智伯联合魏、韩两家围攻赵襄子的封地:晋阳,智伯的目的是独霸晋国。
见识过人的赵襄子派人说服与智伯貌合神离的魏桓子、韩康子反戈相向,给狂傲的智伯致命一击,三家分晋遂已成定局。
原为范氏家族的豫让本来与智伯势不两立,两人在复仇的交锋中却成了英雄相惜的知己。智伯在赵襄子面前饮恨而亡,而昔日的对手豫让却承诺为他复仇。
第三幕 豫让复仇
豫让,为报知遇之恩,为承一诺之信,数次行刺赵襄子,武士之剑与王者之剑展开了实力悬殊的搏杀。面对生死置之度外的豫让,赵襄子誓而不杀,展现了令后人叹服的王者风范。一个慷慨助义,一个死而后已,他们的行为开创了后世称之为慷慨任侠的赵地之风范。据史书记载,豫让慷慨赴死之日,赵国上下无不为挥泪一哭。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命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中国从此进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
第二章 魏宫惊梦
第一幕 文侯改革
三家分晋,魏国锄奸。年轻的魏国有了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魏文侯。
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黄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以李悝为国师,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但是,贤臣与君主之间并非和气一团,最让魏文侯用心良苦莫过于如何驾驭那些或勇或智的手下了。
第二幕 兔死狗烹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西河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这大概也可以称之为王者效应吧。
魏宫惊梦,以想象丰富推理独特的笔触演绎出历史光环覆盖下的另一面,展示了人性可能存在的错综复杂。
第三章 商鞅变法
第一幕 商鞅入秦
秦国自春秋时代秦穆公度巴西戎以来,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再向众院跨进一步。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第一年即颁布求贤令,急于变法图强。
出身于败落的魏国公族的商鞅一降生即遭到无情遗弃,后被魏相国公孙痤收养为家臣,陪公子昂读书。胸怀大志、崇尚法家强国之术的商鞅在魏国饱受冷遇后,毅然决然辞别母亲和恋人西向入秦。在昔日恩人景监的举荐下,见到了求贤若渴的秦孝公。
第二幕 商鞅变法
魏人商鞅以一番变法图强的宏论打动了秦孝公,官拜左庶长,受命主持秦国的变法。面对上上下下或怀疑或观望或反对的目光,商鞅为法树威,出手不凡,南门徙木,赏赐给与奴隶,一举而取信于民;杀甘龙,谪太子,伐令如山,一杀而慑满朝权贵。
法行数年,国家大治,民风大变。人人勇于攻战,怯于私斗,秦国的羽翼丰满了,但商鞅也因触犯权贵,结怨于太子而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危机。
第三幕 骑虎难下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与秦孝工会于杜平。商鞅以重臣身份前往迎接当年曾对他不屑一顾的魏王。踌躇得意之余却眼睁睁看着日夜思念的恋人被拥入秦君的后宫。在魏文侯时代屡屡战败失利的秦国在商鞅主持下终于夺回了战争的主动权。
虽然国君的恩宠与权势的荣耀集于一身,但这并不能使他年迈失明的母亲摆脱奴隶的身份,商鞅之法反成为商鞅个人命运之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四幕 悲剧落幕
公元前340年,商鞅再次率军攻魏,而与之对垒的魏军主帅正是他少年时期伴读的公子昂。
为秦国夺回西河之地的商鞅受15城之封,被尊称商君,百姓上书致贺,盛赞商君之法,却被商鞅传令拿下治罪,理由是:法只可遵行,不可妄议。
秦国崛起了,再也没有那个国家敢小觑他,商鞅成功了,而最终是他,秦国兴法的缔造者,成了法的不折不扣的牺牲。秦孝公死后,商鞅以谋反罪依法受车裂之刑,并灭族。
第四章 孙庞斗智
第一幕 鬼谷神猜
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的局势发展成为越来越激烈的兼并战争。地处列国包围中的魏国在魏惠王统治时期西战于秦韩,北战于赵,东战于齐,成为著名的四战之地。在年年不已的征战中,魏国出现了一位数按兵法的军事家:大将庞涓。
孙膑庞涓,同门学艺,自幼情同手足。功成名就后庞涓回到鬼谷,请孙膑出山,两人信誓旦旦要共享复归。只有深谙两人性情的师傅鬼谷子对此深深不以为然。
第二幕 妒嫉之毒
孙膑以疑兵之计吓退陈渠来犯的秦兵,赢得君臣一片赞赏。劳师远征,积极赶回救援的庞涓却被冷落一旁。
不久,孙膑接到齐国的家书,怀乡思亲的孙膑在庞涓的怂恿下向魏王告假,不料却以叛国罪打入死牢。行刑之际,魏王却突然传旨赦免了孙膑的死罪,留住性命却失去双臂的孙膑却由此陷入了无可救药的癫狂。
齐国派重臣田忌出使魏国,庞涓为其准备了一场以活人为靶的射猎游戏,靶者正是错乱癫狂的孙膑。
第三幕 温情早逝
以癫狂作掩护的孙膑终于逃到齐国,在大将田忌手下做了军师。为了复仇,也为了最终一争高下,这对师兄弟以天下为战场,以万千生灵为代价,展开了生死搏杀。围魏救赵,马陵减灶,一出出名垂青史的活剧落下大幕。士军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夕阳,战场一片死寂,只有孙膑的身影还留在那里,绝望的想找回那早已被深深埋葬的友情。
马陵兵败,庞涓被杀后不久,魏惠王将国都从安浥迁至大梁,因而历史上也把他称为梁惠王。
第五章 苏张纵横
第一幕 各走各路
鬼谷是个神秘的所在,这神秘来自鬼谷的主人:战国乃至后世第一奇人鬼谷子,他的一双弟子庞涓孙膑已经把天下翻了个。如今,又有两个踌躇满志者走到谷口,准备下山了,这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苏秦张仪。
然而,天下并非他俩囊中之物,苏秦在秦国、赵国和周王室先后遭受冷遇,张仪在楚国被令尹诬为窃贼,险些丧命,乱世英雄走四方,苏秦在历经沉浮之后游说来到燕国,在这里,他知遇了第一个赏识他的人,文侯夫人。
第二幕 较量开始
时来运转的苏秦又一次开始了他对列国的游说,关东六国逐渐感觉到秦国日渐逼近的威胁,终于联合起来抗秦了。合纵仪式上,苏秦被推举为纵约长,挂上了六国相印。
苏秦的成功使当年冷落他的秦惠王后悔了,这恰恰给了张仪一个良机,他向秦王献上了连横之策,转眼间从一介破落寒士成了秦庭的座上嘉宾,现在,这对师兄弟终于凭着他们的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把天下握于鼓掌中了,这一场以天下苍生为赌注的较量究竟谁胜谁负呢?
第三幕 殊途同归
各怀异制的五国联军不攻自破,身为纵约长的苏秦为若即若离的合纵疲于奔命,为貌合神离的列国君主徒叹奈何,而不折手段的张仪则借着秦国的兵威狠狠地向当年恶待他的楚国泄了一回私愤。
苏秦与文侯夫人私情败露,被迫去了齐国,在齐国,苏秦以间谍罪被人刺杀,他的尸体被张仪送回燕国,他初次邂逅文侯夫人的地方。
两人的较量终于有了结果,但是,没有谁是胜利者。
第六章 赵武灵王
第一幕 改革阻力
地处北陲的赵国自立国之初就不断与游牧北方游牧发生冲突,胡人,短衣窄袖,长弓硬弩,马上骑射,彪悍异常,赵国在战斗中常常处于劣势。
英名果敢的赵武灵王毅然决然诏令全国,移风易俗,仿效胡人,实行胡服骑射,这个破天荒的诏令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让全国上下目瞪口呆,最强烈的反抗恰恰来自王室,来自赵武灵王最宠爱的小儿子公子何,诗书礼乐熏陶出来的翩翩公子怎么也不相信先进的中原大国竟然要学落后蛮胡的样子。
第二幕 燕子衔泥
少年心性的公子何对胡服骑射怀疑,不满,继而激烈的反对,而高瞻远瞩的赵武灵王有意把儿子的反抗导向极致,父子俩剑拔弩张,中间急坏了王后吴娃。
公元前299年,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传位于公子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号主父。胡服骑射在武灵王钢铁般强力意志下推行了,公子何崇尚的礼义柔情在与父王的对抗中被毫不留情的摧残殆尽。赵武灵王成功的用血与仇塑造出一个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他却永远的失去了心爱的王后。
第三幕 沙丘悲歌
英雄垂暮的赵武灵王陷入失去王后的痛苦难以自拔,远离都城赴沙丘宫静养。心怀不满的长公子章趁机起兵早饭,失败后仓惶逃往沙丘宫,赵惠文王的兵马包围了沙丘宫,也包围了正在静养的赵武灵王,年迈的赵武灵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现在开始渴望那曾经被自己任意摧残的温情了。但是,头顶王冠,俯视于他的赵惠文王已在也不是当年文质彬彬的公子何了。
史书记载,赵武灵王被围沙丘宫三月,困饿而死。
第七章 田单复国
第一幕 燕齐之争
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伐燕,齐君攻入燕都,杀燕王宽。30年后,立志复国的燕昭王以卫人乐毅为亚卿,并以倾国之兵,并联合韩、赵、魏、秦等五国联军大举攻齐,连破齐国70余城,燕师攻入齐都临淄,齐湣王弃城而逃,齐国面临灭顶之灾。
兵荒马乱的临淄,田单来接老师太史敫出逃,太史敫执意与临淄共存亡,田单无奈,只得与太史敫之女依依惜别。
第二幕 齐国危机
楚国大将淖齿帅二十万大军援齐,居心叵测的淖齿却趁机杀了齐湣王,狂怒之下,田单杀了淖齿,临危受命举起了抗燕复国的大旗,面对齐人最后也是最顽强的抵抗,乐毅改变战略,对仅存的莒城,即墨围而不打。虽有燕照王的全力支持,却也引起了太子和一些武将的不满,从此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落难的齐国太子法章夜闯太史女闺房,情急中表露了身份,太史敫命女儿携法章逃往即墨,即位为王,以振民心。
第三幕 复国大业
太史女与法章同赴即墨,路上,法章发誓要立她为后,太史女听后昏倒在地。
田单乐毅两个相互倾慕的对手定下了单独约见的日期,但乐毅没能按时赴约。新即位的燕惠王以武将骑劫取代了无人可代的乐毅,田单苦苦等待的复国良机终于到来。田单的火牛阵冲破了燕军重重包围,在齐国大地上奔腾开来,70余城又重新飘起了齐国的大旗,田单成了神一般的复国英雄。
在落木萧萧不知何处的荒野,乐毅田单终于相见了,英雄老矣。
第八章 范雎逼仇
第一幕 范雎遭难
出使齐国的魏国中大夫须贾在朝堂上出乖露丑,多亏门客范雎出言机智才侥幸不辱使命。须贾恩将仇报,反告范雎,范雎据理力争,又惹怒了嫉贤妒能的丞相魏齐将范雎毒打致死,抛尸荒郊。
秦昭王巡视途中,有张怒者挡道而立,秦王下令将其押回宫中发落。是夜,秦王单独召见张怒,张怒向秦王进远交近攻之策,秦王大悦,名不见经传的张怒一步登天,作了大秦的丞相,他就是立志复仇、死而复生的魏人范雎。
第二幕 范雎复仇
秦国猛攻魏国,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想从丞相那里讨一点故国之情。范雎当众羞辱了须贾,并要魏国马上放回他的家眷,及交出魏齐的人头,走投无路的魏齐逃到赵国平原君门下,秦王即刻发兵攻赵,为大秦丞相复仇,正好做了秦王寻衅开战的借口。
九死一生后作了丞相夫人的云娘开始意识到过去的范郎已经死了,今日的范雎不过是秦王吞并六国的一个走卒而已。
第三幕 浪子回头
为救魏齐,平原君只身入秦,范雎扣留了平原君,要赵国拿魏齐的人头来赎。范雎不折手段的复仇激起了名士蔡泽的义愤,他指责,范雎已成为今日之魏齐,并扬言要从范雎手里夺走相位。
逃无可逃的魏齐终于逃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刚刚长出嫩草的坟前,站着以故人身份前来凭吊的范雎。远处,夕阳下,云娘静静的等候着。
第九章 窃符救赵
第一幕 信陵赴赵
公元前260年,秦赵战于长平,赵败,40万降卒被秦军坑杀,这是战国史上最最惨烈的一战。时隔不到一年,秦国再次发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危急之时,赵国平原君只得派自己的夫人魏王的妹妹到魏国求救。魏王发20万大军援赵,行至魏赵边境,魏兵突然按兵不动了。号称门客三千的魏公子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毅然决然率手下门客去与赵国共存亡。出发之日,信陵君与素来尊敬的侯瀛道别,却遭到侯瀛的冷遇。
第二幕 窃符救赵
在侯瀛的策划下,视信陵君为恩人的茹姬冒死盗出兵符。信陵君来到军中,老将晋鄙却对他手上的兵符生了疑心。
赵国得救,秦国迁怒于魏,转而攻打魏国,发誓永不再见魏王的信陵君拒绝了所有替魏国求情的说客。万般无奈之际,魏王请出了已被打入冷宫的茹姬。信陵君的威名使秦军不战而退,魏王的庆功宴上,醇酒美人换走了信陵君手上的兵符,从此之后,秦国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
第十章 吕氏春秋
第一幕 奇货可居
赵都邯郸,秦军大兵压境。在此做人质的秦王孙异人府里突然迸出一声婴儿的啼喊。等在外边的王孙异人和商人吕不韦都悚然一惊,这个危从中降生的小人质正是39年后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阳翟商人吕不韦,看中王孙异人奇货可居,倾其全部家财冒生命危险出入邯郸,游说咸阳,为早已落魄失宠的异人找到了新靠山,使他成为太子安国君的继承人。眼见大功告成的吕不韦,当真能与王孙公子共享美人江山吗?
第二幕 权力更迭
秦昭王在位56年终于寿终正寝,太子安国君即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除掉吕不韦,但没想到,即位仅两天半就突然抱病。毫无准备的王孙异人转眼间登上了雄睨天下的秦王宝座,吕不韦官居丞相,封文信侯。
异人即位不久,曾是安国君亲信的樊无期向异人密报,王后赵姬以前曾是吕不韦的宠妾,异人闻言,口吐鲜血,昏倒在王座上,寺人侍女,慌作一团,谁也没有注意到藏在帷幕后脸色苍白的少年秦始皇。
第三幕 名垂青史
异人死了,13岁的赵政即位为王,吕不韦号称仲父,尽揽军国大权,八年后,王第长安君成峤发动兵变,檄文上公开写着,吕不韦窥咸阳主器大秦社稷久已,今王政,亦非先王之嗣。长安君兵败被杀,辅政多年的吕不韦亦遭免职,限期离开都城,行前,秦王政突然驾临,吕不韦感慨万端,父子君臣,凝视良久,秦王轻轻击掌,一杯鸩酒送到吕不韦面前。
秦国的江山照旧姓嬴,但仅仅维持了数十年,而不朽的典籍吕氏春秋却直到今天。
第十一章 荆轲刺秦
第一幕 胸怀大志
燕国太子丹幼时曾与秦王政同在赵国做人质,长大后,又作了秦国的人质。太子丹奏请秦王允其归国探视父亲,秦王断然拒绝,太子丹深恨秦王。魏人荆轲,胸怀大志,藏一身剑法,闯荡四方,当世著名剑客盖聂、鲁句践向其挑战,他却临阵而逃。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前229年,派大将王翦攻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偏安于一隅的燕国失去了西部屏障,直接暴露于秦军铁骑之下,太子丹逃回燕国,决心派剑客刺杀秦王。
第二幕 胸有成竹
老臣田光以死明志,向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太子丹以国士之礼敬待荆轲,引来了众武士的嫉妒。荆轲放浪形骸,沉迷酒色,使太子丹也对他顾虑重重,唯有村女斯妤凭直觉爱上了英雄本色的荆轲。
公元前228年,秦破邯郸,虏赵王迁,大将王翦率军北上,秦军兵临易水,太子丹再也不能等下去了。成竹在胸的荆轲向太子丹要两样东西,以得到接近秦王的机会。一个是燕国都督亢地图,另一个则是叛将樊无期的人头。
第三幕 终归一统
易水河畔,秋风萧萧。
荆轲醉意朦胧,跌进马车,逐水而去。边境驿站,斯妤荆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坦然告别。戈戟如林,喝声如雷中,荆轲出现在秦宫大殿,面对秦王,呈上贡礼,图穷匕首见,慌乱之中,一柄利刃顶在秦王的咽喉上。
公元前221年,秦攻齐,齐王建不战而降,秦灭六国,设郡县,天下终归一统,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周夷王周            前1121~前249

周武帝 宇文邕       西周  前1121~前771
东周  前770~前249
晋文公 姬重耳
秦始皇秦            前248~前207

西楚霸王项羽
汉            前206~220
西汉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晋武帝 司马炎
晋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秦世祖 苻坚
魏道武帝 拓跋硅
五胡十六国
前赵  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秦  384~417
后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后凉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                581~618
唐太宗 李世民高祖李渊禅位给太宗李世民
618~907
女皇 武则天
唐玄宗 李隆基睿宗李旦禅位给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禅位给肃宗李亨
五代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宋徽宗赵佶禅位给钦宗赵桓
南宋: 北宋:
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禅位给光宗赵淳
辽太宗 耶律德光辽                907~1125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
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金                5~1234
元                1206~1367
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
西夏 景宗 李元昊西夏              1032~1227

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
清代
清高宗乾隆禅位给德宗嘉庆
清 爱新觉罗 弘
清                1616~1911
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中国历代纪年表
朝 代 / 起 迄 年 分 ( 公 元 ) / 备 注黄帝轩辕氏        前2697~前2599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唐尧           前2357~前2258虞舜           前2257~前2208夏            前2207~前1766商            前1765~前1122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东周  前770~前249秦            前248~前207汉            前206~220       西汉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晋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五胡十六国          前赵  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秦  384~417          后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后凉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南北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隋                581~618唐                618~907五代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十国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辽                907~1125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  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金                5~1234元                1206~1367  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西夏              1032~1227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清                1616~1911  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