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意思:火神派资料汇编(十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51:40

附子应用经验

 

现代人不学无术,常常拘于表面的现象而不深究其本质原因何在,一见咽痛或便秘或尿赤或牙痛或眼红或脸上长青春痘或失眠或脸红或痔疮发作等征象,就断已或他人说火太大,急于进食清热败火之药或食物,或是因为昨天吃了次火锅,前天喝了点酒,今天吃了点辣椒,明天就口腔溃疡,更是认定上火无疑了,根本不去深究体质之因,也不找找是否是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所以致商家也一味迎合众人的心理,君不见现如今的药店中琳琅满目的各种中成药有温药的立席之地吗?再观各种饮品或保健品大多也是以“清凉败火”作为广告的切入点或是买点,现在又各处在流行“怕火火,喝王老吉”了,啤酒更是四季不绝。如此这般哪有几个人真有火? 

我这里用的桂附理中丸是泉州产的,上个月我的一位患者因为要到泉州去照顾生病的女儿,不能服用汤剂,笔者嘱其就在当地买桂附理中丸接着服用,不想患者跑了多家当地的药店竟买不到,最后只好从本地托人买了寄去。广东及香港一带更有煲汤的习惯,到了夏天大多是以煲凉性食物“去火”为多。加之名利色之诱比比皆是,如此折腾,还有几人不需补火? 

我在想这里不少同道中人智商不可不谓不高,研习中医时日不可不谓不长,三七先生在这里反复通过各种比喻说明,其用心不可不谓不切,为何还不能让他们认识到补火的重要性呢?记得我在接触到火神派的理论前少用附子,仅在有明显少阴证时才少量用之。临证时时方与三阳经方用得多,一时的疗效也不错,也正是这一时的疗效或是西医理化检测的暂时改善,才使得自已惑于此而不去深究更深层的医理。事实上不少病症得到暂时的改善,仅是因为病得到压制,症状消了而已,但病根并没有彻底消除,甚则体质还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或是此处症消他处症起了。而患者因为不明医理或是他症又起是在多时以后并不会把他症的出现归罪于前医的用药。如失眠的患者标症是表现为热象,用了清热药物,失眠是可以暂时控制或好转,但服用一段时间的清热药后人是变得昏昏欲睡,却出现了闭经且双眼下出现了黑眼袋,接着患者去找妇科医生就诊了,前医不能持续诊治,自然少有机会明白其中的原由,后医不去细问之前的用药或是问了也不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仅局限在自已妇科的认识里处方用药。在目前不少中医院分科日益西化也细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即使是有经验的中医也难免因一时有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论出现排病反应时的认识和处理了。还有如果有连续就诊,就目前中医的整体水平,也少有医者能作前后的联系,如儿童感冒发热,医者和患儿之母都急于退热,所以高级的抗菌素或是兼用激素,烧是退了,反复几次后,患儿出现了遗尿之症,又有谁能将此遗尿同用了抗菌素或是激素联系在一起呢?还是那句话,对于火神派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请先自已吃吃附子再说,且要吃到中毒才有发言权。或许真到那时候,您又成为火神派的一个成员或是有新的认识了,有如伤寒论叶天士君。 

 

最近在细读三七前辈复泰草堂中的医案,读后很多内容对我启发很大。有几个问题想在此请教三七前辈:1、肉桂的应用在火神派中如吴佩衡应用较多,但在您的医案中大多是用桂枝,罕用肉桂,请问对于二药的区别前辈有何高见。2、适合于应用附子剂的患者,在先生的医案中,应用一段时间后转方较频,细读后先生是在寒邪出阳经或是离开少阴脏病而表现为少阴病经证或是厥阴病经证,如当归四逆汤证或是退至太阴病时而及时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开之或散之或表之等。在郑钦安的医书《服药须知》一节中,郑氏是主张服用回阳药物至胸腹觉热烦燥难安时予一剂滋阴剂,唐老也是如此主张,并提出可以选用黄连阿胶汤。而王正龙则是根据脉象转为沉而无力时转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或小建中汤以固其本(想必其在之前的治疗应是四逆类方持续服用.)。我在临证时应用的体会是只要断为姜附体质,按照伤寒六经辨证不一定必是少阴病,而只要是三阴病,即可选用附子类方提前介入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一般少换方与药,仅是药量的逐步叠加至出现“排病反应”后,在出现排病反应后既可不必顾其排病反应表现于何经继续应用原方药,随着继续的治疗排病反应消失。也可仅在排病反应持续不解时,在原方药加用根据六经辨证的方药,如咳嗽剧烈时日较长不愈时,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是合用小青龙汤或是合用麻黄汤或是合用姜辛味(如真武汤的方后加减法)。总是一个原则是初诊确定的附子类方基本药物不变)。当然或许我在临证时接触的患者大多是以慢性病来就诊的,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吧。对于晚辈的一些看法,请三七前辈赐教。

服用回阳药物有时医者与患者易被药物的退病反应或是药物的正性反应所迷惑。记得王正龙在《伤寒论串讲》中提及,只要患者是连续服用回阳药物,那么其出现的所有不适症状(除了附子的中毒症状),都可视为退病反应(大意如此)。并丰趣地举例说,有一患者在服用回阳药物一段时间后打电话给他,告诉正龙说这几天又吐又拉,正龙仅问一句“药有没有停啊”,患者说“没停,老婆跟我急了都没停”,正龙就很有信心地对他“那没事,接着吃吧”。三七先生的医案中在患者服用附子剂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药物的退病反应,患者在回帖中有不少将之归于受凉感冒或饮食不当,好在三七先生都能识其真面目,并不被患者的一面之辞所惑。我在临证时的体会是服用回阳药物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患者是很少发生感冒或生病的。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或气候条件下以前容易旧病复发,只要是连续服用回阳药物,少有发病的。这点在服药的过程中我是有交待患者的,久服药的患者也是深有体会的。但患者在长时间的服药过程中很难按照医者的要求在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严格遵从医嘱,所以也存在着在明显受凉或疲劳或下水或忧郁等等因素之后出现不适的症状,患者会明确地告诉医者这次不是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或退病反应,而是“重感冒”或“受凉了”、“胃肠吃坏了”。此时医者也不容易判断何是何非。我的体会是只要患者的体质还末发生逆转或改变,继续服用回阳药物,甚则是之前相同的药物,或是增加药量,患者的诸多不适症状也会改善。 

 

承蒙下问,多谢垂青。所提诸问,作答如下: 

1、肉桂向内收,桂枝向外散,方向不同。肾气丸中本用桂枝助生发,后世改为肉桂收敛,与肾气丸本意不同。回阳则宜肉桂,外达则宜桂枝。愚用桂枝多在太阳厥阴,或通升路,或通降路,皆以破阴凝为用,故不宜肉桂。 

2、三阴证必用四逆辈破阴回阳,阳回则阴散于表,便当从阳经用药,用何经之药必有经证方证实据可依。病在表而用里药必多曲折,反之亦耳。 

3、病从表入里,用扶正散邪药后病气必有出路可征,或从表散,或从下泻,或从上涌,轻病可一发而解,重病需再三而作。轻重不可同日而语。 

4、所谓的感冒症状多为太阳经证,病邪一般都是从此被误治引向深入的,用扶正祛邪药后又出现表证,说明内陷之邪复出于表,可从太阳经随证解之。若死守四逆不变,恐有攻表温里两途混淆之嫌。 

愚见如此,还望不吝赐教。 

如果从临床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服用回阳药物出现的退病反应,我在临证时大多是对方药不作大的改变,但逐步增加药量,特别是附姜的用量。刚开始时由于病人每次就诊时是开三四剂的中药且已详细告知了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加之病人对我的信任,所以有的病人在仅服用所开出的一剂中药后即使出现了明显的排病反应,且有的症状是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太阳少阳经的方证,但患者没有与笔者联系又持续服原来的汤药,随着药物的作用,患者的退病反应很快就缓解了。且有的患者还告诉笔者如是排病反应较剧烈时,如浑身酸痛或畏寒明显咽痛甚,只要增加服药的次数,退病反应消失也快些。如是根据“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退病反应表现为何经何方证时,就当用相应的方药助之解之。这我赞同,在临证时应用附子类方于虚寒性体质患者出现退病反应时也不时采用此方法。但我在想既然服用回阳药物可以助人体之正气祛邪于外或表或下或上,那为什么在出现太阳少阳或其他非阳明腑证的其他经的症状时不可以继续服用回阳药物让之祛邪于完胜呢?临床经验已经告诉我这个方法是可行的。还有一点体会是如果排病反应持续不解,有时是因为药效不足于祛邪于外,所以在出现排病反应时适时地增加附子或其他主药的剂量或是增加服药的次数是决定排病反应时间长短和彻底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三七前辈在嘱病人服用附子理中丸时是依据经络循行之主时选取相应的时辰服用,且剂量是比较固定的。对于此点我的体会是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的服用次数和剂量可不必拘泥,总以患者服后腹部(或心下或脐周或少腹)觉得温暖为标准,所以具体的次数和数量,我一般是由患者自已调整,一日二次至六次不等,每次数量由一丸至三丸不定。这也是伏火的另一个引申义吧。当然这也不是我的经验,仲师在理中丸方后云“日服三四,夜二服。腹中末热,益至三四丸”,已有明示。刘渡舟对于此点在其著作中曾提及,且刘老本人在年轻时患病时也有亲身体会。以上所言纯是临证实践所得,还望三七前辈能指点一二,先谢了。 

 

一人有一人之方法,然目的都在取效,以效捷而能持久者为上,效慢而短者下之。每个医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先生之守方不变果能效捷而持久,守之不亦宜乎?愚先前亦多一方久用,后受胡希恕先生影响,转为内外接轨,数经并用,临床效用尚可。然亦在摸索,未作定论。比来用药分量亦减,若果能小量取效,又何必浪费药材?然病不为所动,则不得不加量,非必欲大量眩人眼目,实不得已而为之也。果有更善之良策,必当从而师之。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附子的应用在临证时最为关键的是在于体质的识别,郑钦安在其医书中所列的辨认阳虚一切症法中的症状,我更愿意将之视为体质识别的要证。至于在阳虚症门中所罗列的诸多症状,我认为是在体质证具备的前提下有可能出现的症状,相对于后者而言前者的症状更肯有普遍性。临证时每位初诊的患者在决定用附子之前,对其体质或阴阳的识别我是很慎之又慎。确定了体质后,具体方证的确定相对要容易些:一是依据吉益南涯的“气血水”三者的关系以确定是否还有血与水的病证或是气虚气滞症;二是根据六经辨证;三是方证和药证。在其后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确定附子的有效量,有效量的确定离不开有效量证的出现。对于大多数适用于附子剂治疗的患者,目前我的初步经验是附子的有效量证是胃肠道反应,也首先出现胃肠道反应。此反应可剧可缓,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具体的症状差别也是很大,但不外乎或是腹中肠鸣或是胃中泛酸或是频频矢气或是大便溏薄或是呈现稀水样便或是呕吐或是腹中易饥甚则腹部疼痛等。而且附子的有效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此次的有效量随着治疗的继续至彼次就变成无效量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附子的量是需要逐步累加的(正龙提及的服用回阳药物至唇舌发麻也是附子的一个有效量指征)。目前在临证时我正在寻找附子体质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个体因素有哪些可以作为附子不同剂量的指征(先生在问诊单中有关于患者是否长期用过激素和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在我看来也可作为附子应用时有效量的一个指征,即长期应用激素或(和)大量消炎药的患者附子的起始用量就应大些,或者说其出现有效量证的有效量会比较大。不知先生在制定问诊单时设置这两项内容是否有其他含义?)这个附子有效量的不同剂量仅能有个大概的区别,即大中小剂量,以便在初诊时有个不同的选择,不致于在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逐渐累加后才发现附子的有效量,对于药材是个浪费,对于患者治疗的疗程也会延长。有效量证与有效量的明确对于急重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从吴佩衡和范中林的医案中也可初见端倪。关于附子的证量效关系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深入研究。事实上,这种关系我是在其他药物的应用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将之转用于附子的,但有待于临证经验的不断累积。目前我认为郑钦安所提出的辨认阳虚一切症法中的内容太过于典型,或者说是阳虚重症才可见到,事实上很多平人也是适用于附子剂或四逆剂,正龙甚由将之当作保健品来看待,我的初步体验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附子剂或四逆剂如何拓展其适应证和如何末病(此“病”既可以是西医的理化检查有阳性但患者本人无明显不适症状,也可以是以上二者均正常,但按中医四诊所得非平人者)先防,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继续服药,泛酸自会消失。泛酸对于虚寒体质而言,也是寒化水的一个指征。此点在三七前辈的医案中也可找到答案。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笔者将之命名为正性反应作用,与药物副作用相区别。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用药须知”有谈及,还有正龙有《服用回阳救逆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也是论及姜附类方的正性反应作用。这两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欲用姜附者一定要细读这两文。事实上,由此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生地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作用。不明此中原由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作用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匮。如果明了了各种体质类型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医者有信心鼓励患者坚持服用下去,那么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所谓的脱胎换骨的目的不有可能实现。而且要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此代价即是阵痛,即是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刚开始时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随着临证的深入,我发现服用回阳药物后病人的第一感觉是舒服,精力充沛了许多,其次是会出现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这需要医家在刚开始服药前对病人交待清楚,如此病人出现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后不致于恐慌。所以对于就诊了三次以上,病人对医者产生了信任感,且有坚持治疗的信心后,我是给病人一张关于服用附子剂的注意事项,包括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此方面的内容参考了正龙的《服用回阳救逆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一文)、附子中毒的症状、解毒之法(正龙是主张用蜜蜂,我补充了淘米水)、姜附体质的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起居、性生活、工作、药物的煎服法等)。一般说来,能够坚持服用药物者,大多是经过多方就诊,屡治不效者,或是经过其他病人介绍过来的,或是医者通过自已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对病人阴阳判定的绝对把握通过语言流露让病人对医生产生了信任感。再者阳药如不对症,其弊显于当下,如果药不对症,病人是不会坚持服用的,甚则在街上遇见时是怒目于对的。 

临证也遇见病人需要连续服用回阳药物半年以上,但病人不能坚持是因为病人就诊时的主诉症状已缓解,他并不需要改变体质状态。如此医者不必强求。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探讨的太多太多了,我也正在摸索阶段。 

服用姜附类药物出现的反应,笔者将之命名为正性反应作用,与药物副作用相区别。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用药须知”有谈及,还有正龙有《服用回阳救逆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也是论及姜附类方的正性反应作用。这两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欲用姜附者一定要细读这两文。事实上,由此推及其他药物,包括养阴或清热解毒药物如龙胆泻肝汤或玉女煎等生地类方也会出现类似的正性反应作用。不明此中原由的医者,往往将正性反应作用当作药物的副作用,或是药不对症而急于改弦易辙,致前面正确的治疗功亏一匮。如果明了了各种体质类型用药后的正性反应作用,医者有信心鼓励患者坚持服用下去,那么体质就有可能发生逆转,所谓的脱胎换骨的目的不有可能实现。而且要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此代价即是阵痛,即是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 

 

四逆汤的应用就目前而言,王正龙可能是应用得比较有经验的一位。其承继了郑钦安的火神派用姜附的经验,且有一定的创见。目前临床上我用炮附子最大量用至210克,干姜用至150克,大部分效果不错。但部分确属阴寒之体,用了附子一二个月后仍见效不大,所以我才有用生附子的想法,再者还考虑用硫磺,只是苦于没有这方面的药经验所以在此请教众医能够指点一二。至于众医可能怀疑我用大剂量的姜附是否有误,请放心,在辨别阴阳方面我是慎之又慎,应该说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愚以为,附子之用可轻可重。或轻于鸿毛,如李翰卿之少火生气;或重于泰山,如吴佩衡之烈日融冰。定当虚实清楚,切莫少壮混淆。 

----四逆汤原方本用生附子,故甘草量显大,现在无生附子可用,增用炮附之当属通变之法。仲师本法:沉寒径用乌头,辟阴回阳诸四逆辈用生附干姜,桂枝附子、真武、乌梅之类,皆用炮附。可知炮附本有缓用之意。 

愚以为炮附小量,实是生气之少火,但必内无寒阻时可用,否则徒生郁热,反被诬为热药伤人。炮附所补之火,要在能藏,随证可以甘草伏之,亦可以麦冬、五味降而助之,俾金收水藏,纳入坎宫。此法从三七生老师处学来。 

家母风寒湿痹十数年,繁劳多疾,大便3、4日一行数十年。前月始与汤药调治。初时头如裹,小便不利,寒热不均则嚏作,咳、嚏时遗尿。右尺脉紧,左尺空豁。先与桂枝附子汤加味,得小便利,微嗣欲汗。紧脉渐消、无明显症状后。以芪夏麦味附子菟丝等与服,左尺渐复,右尺沉缓、弦紧交替出现。熟附初用30克,无感觉。渐增到60克,因右尺紧象时有时无,附子一直用在60-90克间,可保持始终舌有麻感,时手足似微麻,活动时则无。如此芪增到90麦冬30克五味10克用量不变,余随脉证加减。近一段内每隔一、二天就出现一种从前得过的病情,重的难受半天,轻的不到一小时就过去,过去之后隔几日有的还会又出现一会,更轻些。出现得较重的都是以前曾很重的病,有的都10多年没犯了,以为早就好了的,吃药间也毫无征兆地就出来一下。在下临证较少,无甚用药体会,以为上述反应附子起的是主要作用,且是以熟附为宜。汇报如上,请先生指教。

 

对于服用姜附后所出现的正性反应作用大多数病人首先是出现胃肠道反应,且胃肠道反应一般说来先是腹中肠鸣或矢气频频,继则便溏,次数因人而异,或是一次或是多至十余次,时间多见于午夜十二点左右,这与少阴病篇中少阴病的欲解时相吻合。也有的病人服药后出现欲吐不能吐,欲泻有明显便意便又排不出便来,此乃药力与寒邪在相争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当即再服一煎姜附药方对利药力。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过会患者会觉得很舒服,但同时又疲倦想睡眠,此时当立即卧床休息以利阳气的恢复,切不可从事体力或烦心劳神之事,否则前功尽弃。还有的病人出现胃口大开此时不可贪食以少量多餐为宜,流质饮食为佳。对于杏林小小家母的治疗建议其看《郑钦安医书阐释》中《服药须知》一节,必有收获。 

姜附体质如有便溏次多的症状在就诊时必要注意培土,因“见龙在田”,土对于龙火的潜藏其为紧要,再者脾土乃心肾交通之要道,水火协调之媒。但在临证时可见有二种情况,一是兼见有水肿,一是无水肿之症者,如果是形体不瘦虚胖者,对于兼见有水肿者除用姜附外必重用炒白术,对于无水肿之症者则兼重用炙甘草。大便的转为正常是治疗过程中的标志性症状,代表着其后的治疗的相对顺畅。 

正因为中土乃心肾交通的要道和枢纽,所以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也标志着寒阴之邪得祛后心肾相交之道得到疏通。对于初诊时没有胃肠道症状的姜附体质患者出现胃肠道的正性反应作用时则预示着其后的治疗进入坦途。 

当归为温阳五虎将之一,与关公相似,不可小觑。 

谢谢三七生前辈的指点。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公家时,起火做饭是烧木材的,如果把附子比作火种,在下意为当归即是撬火棍。每当火势不旺时,一是因为燃材不足,二是因为燃材排列杂乱,在燃材充足的前提下用撬火棍对燃材稍加调整架起,火力立即恢复旺势。又或者在起火做饭前要对炉子用撬火棍进行清理,然后起火才容起,火力也才旺。当归在阴寒体质之用就好比是撬火棍。 

服用姜附类方在阴阳判别正确的前提下关键在于能守方和增量进行持续性的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和医者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患者服药后药效作用于人体由量变的累积产生质变。所谓的质变即是出现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药物的正性反应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处发病。所谓的“虚处”是指患者在既往的人生旅途过程中曾经在五官九窍或某一脏腑或西医的某一器官曾经出现的疾病的病位。二是要有太阳少阳或阳明三经的症状出现,即是病邪由阴出阳。至于是太阳经还是阳明或是少阳经哪一经出现正性反应作用,则取决于患者先天性的原始体质类型和患者就诊时的当下症状以及在出现正性反应作用之前的具体的症状。如是柴胡体质患者,则从少阳经而解多见,但非必见。因为还有就诊时的主诉症状进入阳经前的症状影响。三是病根较深者最好要有发热的正性反应症状出现才可视为病情发生比较根本性的逆转。 

 

之所以发起此主题,是因为临证时遇见部分姜附体质类型服用一二个月的姜附类方后见效不显,患者虑于经济的考虑难以坚持下去,所以求助网络上的众多同道中人能指点一二。但遗憾的是,本人所需要的在应用生附子与硫磺方面的经验,现在看来中医界的医者用之不多。目前我的看法是对于服用姜附较大剂在辨证无误的前提下药效不显有许多原因。对于医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脾土的功能末得恢复。前已言及脾土对于心肾的重要性,这从仲师四逆汤中将炙甘草列于方首,药量且为最大也可窥见其奥。部分初诊时大便溏薄次多的患者在服用姜附类方的过程中如果大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的话,患者服药后的自我感觉是在刚服药后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觉悟得腹中觉热,但过了时间则恢复原状。虽大剂量的姜附长期服用但火力虽大却不得伏,所以于病情的改变无动于衷。这也可反证脾土对于伏火的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的看法是加大炙甘草的用量,甚则炙甘草的用量可等同或大于附子与干姜的用量。其次是加用炒白术与赤石脂。特别是赤石脂或桃花汤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三汤药久服次频,且大剂量的姜附加味方煎后每煎剂的服量不可谓不少,对于脾土本虚的姜附体质患者也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还可取炙法和丸药缓图法。炙法取其外治不加重脾土的负担,丸药(以桂附理中丸为首选)取其缓治和药效易于停于胃中,也有伏火之意。 

 

记得董廷瑶在《幼科刍言》中有一文是关于“中阳溜经,中阴溜腑”的。其中所言的中阴溜腑即是姜附体质或者是少阴病的寒化症转为阳经的阳明(非阳明病)的一些经验介绍。目前正值进入冬至前的时期。如是姜附体质正在治疗的患者应坚持服药或炙法。至于常人只要不是阳热和生地体质也可炙。这是从三七前辈的医案中得到的经验。我在临证时常对病人形象对说,进入冬季后树木凋零,有的地方还是霜雪覆盖。如是以前要取点燃材就很困难了。现在温补就好比先在大雪封山前准备好足够的木材,以备天气冷时可以取暖。 

先生为何只谈味,不谈气,气乃人生之本,无气不生火,一般姜附体质之人大多属于命门火衰之人,如若只补火,不补气,火何以生,火何以续。姜附好比火焰,气好比木炭,气从虚无生,现在有几人可以天人合,药物只是发挥了味的功能,饮食、起居、性生活、情绪、都是药,就是药对证,而患者平时性情于之逆,也是白用功。希望先生从患者的饮食、起居、保健调理。“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如醉”阳虚之人先天真阳之气一衰,只要吸收天地、宇宙之清气,才可夺得先天之气均衡,后天之气,就是补足了,只要患者还有很多的情欲,毫费自己的元神,那么,也是无功之补。] 

谢谢指点。每个姜附体质经过二三次的就诊,有长期服用姜附类方以期改善体质的患者,我都要给他一张关于姜附体质的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处方,其中的内容即是关于先生所言的“气”的调摄。 

姜附体质患者不少在就诊时一开口就对医者“火气太大”、“肝火很旺”、“很怕热”,并告知医者平时吃不得一点热物,如油条啊、胡椒粉啊、红酒啊等,患者想当然地认为自已体内的热太重了,医者千万不可随之附和,而应具备一双慧眼认得其真面目。这种情况刘力红在其《思考中医》中有很精采的讨述,无非就是经络堵塞了,但为什么堵了的更深的医理没有进行发挥,事实上,凝滞不通就是寒,所以当此之时非四逆类方无以为功。四逆汤正是通其经脉之用,再试问各位看客,活了二三十岁,准敢说自已的经脉通畅无滞?没有人说话了吧,好,那就是四逆汤证,赶快也去吃吧!我手上的不少患者服用姜附类方后会告诉我现在吃油条不会口腔溃疡了,也不会咽喉疼痛了,现在喝点红酒大便反而更通畅了,痔疮也不发作了,现在吃面条放点胡椒粉鼻腔也不似以前冒火干燥了等等,这无非就是经脉被疏通了现象而已。而学院派或温病派只是在局部的火之标证上纠缠不清,待病人病根已转深或是已变有癌症仍然不知所以然,可悲啊!由此也可来反证服用姜附类方是否经脉通了,是否该停用附子或是减量或是改用它方了。如服用一段时间的附子类方后,如果医者对于患者的脉象或是其他征象不好有个明确的判断,可以建议患者吃点油条或是喝点红酒等,凡是以往吃了或喝了会上火的食饮不妨一试,一试就灵!这比医者通过脉象等征象来判定准确多了。当然此非绝对,有的仅是局部经脉被疏通的表现,而非全部! 

 

理论上说了这么多,三七生在那里反复地耐心地教导启发诸位,可还有那么一些人不能开悟算了吧。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些切合临床的问题。服用姜附类方或是四逆汤郑钦安在其医书中是言要服到胸腹发热,心烦难安之时然后给予一付滋阴药以配阳,唐步祺点出是用黄连阿胶汤。我的体会是这种情况临证难得一见。更多的患者服用回阳药到寒邪祛除要尽时就要及时地改用它方。具体用方不一而足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什么情况下或是见有什么征象时可判定为寒邪祛除要尽呢?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患者不尽相同,或是整日手足热乎乎的或是夜间心烦难寐或是口干欲饮水或是大便秘结多日未行等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排病反应的过程中所以最关键是还在在于脉象,脉象也非有统一的标准,当是对比于患者之前的脉象然后结合患者的症状等诸多的征象来定夺。何时停用附子改用它方在临证时很重要,因为过犹不及,对于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慎之又慎,否则祸不旋踵毕竟阳药的副作用显于当下患者或其家属会直接把此归罪于医者,所以当切记又慎之。便如果把排病反应当作了停用附子改用它方的征象又会前功尽弃,所以希望各位善用附子者能将自已的经验共同分享! 

 

我这里的患者经过两次或三次的复诊后,通过我的判断如果患者是想通过长期服用中药改善体质者,我会将一份服用姜附类方的注意事项交给患者,且会向患者详细说明服用姜附类方治疗的原理,当然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交流。如我会告诉患者以往你或是咽喉部疼痛或是咳嗽或是腹泻了吃了西药或是打了挂针,大多数情况下病好了并不是病真好了而是病被暂进压住了或是转至它外了,这就好比如果有个水沟发臭了,你用土将它填了,当然马上不臭了,但它还在那里,而且一有吹见下雨还发臭而且更臭了,以前的用清热药物或是西药治疗就好比用土给它填了现在我用中药给你治疗是让它发出来,是彻底治本的方法。这就好比我们要把臭水沟给它彻底治理,那么就必须把水沟中的淤泥杂物把它清理出来,在清理的过程中暂时是会变得更臭更脏,便这仅是暂时的,不一会儿一切就彻底清理了。通过这样的解释,患者大多能接受。我还不望告知部分患者出现的反应会很痛苦,这也是筛选患者决心是否坚定的一个方法。 

 

高明的医生首先是治心不是治病,当然是有良好医德的同时又具备高明医术的医者方可为之。五先生,想来你对中医的热忱大家有目共睹,只是为什么你的病人都接受不了排病反应呢?我接手的病人大多能接受,甚则通过我的耐心解释还期待着排病反应的出现。记得十一月份时经治的一个病人服用姜附类方时出现剧烈的排病反应,即腹部剧烈疼痛,腹泻二十余次,当时我在外旅游,联系不上我,但病人知晓这是病发出来的症状,所以坚持没有服用其他的西药,后来腹痛得实在受不了,患者都要打120了,其丈夫鼓励她再坚持,并调了一小碗蜂蜜水喝下后,症状得到慢慢缓解,其后排病反应又出现多次,患者都能接受,当然为医的我每次就诊都对她加以鼓励和解释,随着反应的增加,患者的病情明显缓解。患者接受不了排病反应,说明医者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或是患者对医生还末产生足够的信任感,这还需要医者通过一些技巧来让患者对医者增强信心。至于什么技巧先不说,拿起茶杯喝口茶吧! 

 

大剂量应用附子原因分析

【摘要】

火神派以善用附子而驰名,其用附子剂量之大,疗效显著,屡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被世人称奇。本文从附子的栽培种植,炮制加工、辨证原则、配伍关系、煎煮方法、地域环境六个方面,对大剂量应用附子能够避免毒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这一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

【概述】

附子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有毒性,应用不当可导致中毒,轻则头晕、口舌四肢发妈,重则心率失常、呼吸抑制而导致死亡。在古代,乌头之毒用于军队战斗,经乌头浸泡的箭簇可以很快使敌人丧命。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乌头具有明显的心藏毒性,可导致心律失常,其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及其衍生物,文献报道乌头碱口服0.2mg即可出现毒性反应,3-4 mg即可致人死亡[1]。所以,时人多畏惧其毒性,一般不轻易应用,即使使用也用量很轻,或者避而不用。这一现象与火神派大剂量应用附子形成鲜明对比。附子是中医治病的一员将才,明代张景岳将其与人参大黄、熟地共同称为药中四维,应用恰当确有起死回生之效。故对大剂量应用附子的原因值得思考,本文从以下七点进行论述。

一、栽培种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不必深究附子的家庭栽培历史及原因,单从家种附子与野生附子的毒性来看,两者的区别已很明显。

1.1生长时间固定且短:

附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然而,当附子被人工栽培种植后,在受市场经济巨大影响的今天,附子已成为一年生植物,附子的自然生长周期明显缩短。在陕西周至的附子产区看到,九月份挖采附子,将瘦小的附子留作种子,直接埋在挖完附子的地里,等到来年的九月份就可以收获新的附子了,而此母根则作为乌头出售。可见现在市场上的附子生长时间为一年,乌头为两年。可是野生品种就不同了,其具体的生长时间不定,药效自然差异很大。

1.2品种固定单一:

目前家种品种都来源于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侧根。野生乌头的品种非常复杂,但为什么先民们只选择了这一固定的品种,起于何时,是否有国家具体统一规划等问题已不好考证,但从《本草纲目》引《本草图经》的内容可以看出,至少在宋代,附子的种子来源就是固定的。如:颂曰“五者今并出蜀土,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于龙州”。

1.3文献记载家种附子毒性较小:

野生乌头较家种栽培的附子毒性更大,这在历家本草著作中都可以看到记载。如《本草纲目》在乌头条下载:“乌头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也”。

     野生附子与家种品种的毒性对比,现代药理研究似乎还是盲点,但仅从家庭栽培的品系和生长时间上看,毒性影响因素已经明显单一了许多。这种品系单一、种植时间固定的附子药用自然要比野生时间不固定、品系繁多、成分更复杂的乌头就更安全。可见,附子的家种栽培使其毒性从植物源头上明显减少了。

二、炮制加工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附子有毒,历代本草都对其进行严格的炮制。目前药材市场上的附子均是经炮制后的制附子,各地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环节与原理都类似。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附子毒性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及其衍生物,这类双酯型生物碱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会水解成毒性很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和乌头原碱,进一步可水解为胺醇类生物碱,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1/4000[2]。炮制过程中多次的用水浸泡、漂洗、高温水煮、高热爆炒、或微波加热等可以充分促其水解。因此国家严格的炮制过程已将毒性减小到比较安全的范围了。然而乌头碱及其衍生物不仅是其毒性成分,同时又是产生多种药效的分子基础。炮制品中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就得保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目前对其有效成分及炮制方法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定论,所以附子的炮制就往往是以保证安全为目标。这种结果最终使附子毒性下降,同时药效也微不足道了。可见这是火神派大剂量应用附子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配伍关系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张仲景可谓是善于用附子的第一人。在《伤寒论》中所用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中都用生附子一枚来回阳救逆,汉代附子一枚大约20克左右,剂量之大且不炮制,原因第一是疾病的生理病理状态,第二就是配伍关系。几个组方要么与干姜同用,要么与干姜甘草合用,在不需炮制或久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起死回生之效。可见这种配伍关系的确是保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火神派的用药亦是如此,大剂量应用附子的经验,其一久煎,其二多与干姜甘草同用。而干姜附子似乎更为普遍。历来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这一配伍不仅可以减少附子毒性,而且可以增加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药效。现代毒理研究提示:附子干姜配伍其毒性明显下降。如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附姜配伍后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远远大于单味附子的半数致死量,且差异显著[6]。裴妙荣等利用薄层扫描法对附子单煎,附子干姜混煎毒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共同煎煮后,干姜减少了附子中3种有毒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从而其毒性大为降低[3]。甘草有国老之称,可以解百药毒,历来为调和诸药偏性毒性的主药。甘草附子毒,被用在多个环节,如淡附子炮制即用甘草附子同煮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可见配伍甘草干姜是火神派大剂量应用附子的关键环节。

四、辨证原则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应用附子亦是如此。火神派之所以敢于超大剂量应用,就是其能够辨证准确。所谓艺高人胆大,没有准确的把握怎么可能将如此剧毒的附子超大剂量应用。只要辨证属于阳虚阴寒偏盛,寒邪痹阻经络,直犯脏腑等阴寒重症痛证;或寒湿内困胶结不化,痹阻经髓关节,经久难除等寒湿痹证;或大热伤阳耗阴,阴不敛阳,阳气将脱,阴阳离绝之危证,都可以大胆应用。可谓危急重症非大剂猛药所不能胜任。这与那些临危而顾及附子大毒,或怀疑其功效不足者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反思: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对附子的毒性反应大有不同。这一现象在日常临床中体会较为深刻,如久患寒湿痹痛的人,大多恶寒喜暖、耐夏不耐冬,而给以姜附鹿茸温补类药物,小剂量几乎没有反应。若要给予常人,不要说姜附同用,就将鹿茸一味口服,都会反应明显,可见生理理病不同条件的差异。张仲景《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亦是如此。全书所用附子者20方,生用者均在四逆汤类方中,四逆汤类为治疗阳气衰竭、寒邪内盛、邪入少阴而设,其余方药都取制附子应用。可见在辨证属阳衰阴盛,阳气将竭之际虽生品大毒亦不会顾及。考察火神派病案,其大剂量应用附子者均属重大急危证,没有胜任的大将与足够的士卒如何能够力揽狂澜!所以,附子之所以大剂量应用,就是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有是证,用是药。

五、煎煮方法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前面讲到降低附子毒性的原因时谈到乌头碱作为产生毒性的主要物质,其不耐热,在湿热环境下经加热会水解成毒性较小的成分。炮制环节已用此原理将附子的毒性大大减低,而煎煮过程中火神派亦多要求久煎,如祝味菊、吴佩衡、范中林等用附子时均倡导先煎1-3小时[4],如此附子毒性可进一步降低。但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则并没有要求先煎。仅此似乎可以看出近现代医家大剂量应用附子时的顾虑。对于久煎的原因,无非是惧其毒性,虽然经过产地及药材加工场的炮制处理,但由于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各异,加工过程诸多环节可能存在的不可靠因素,故药典又要求先煎0.5到1小时。而火神派大剂量应用附子时则要求先煎时间更长,其中利弊大小已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但仅从安全角度讲确是安全多了。然而,在陕西周至久煎后的附子却当食品来用,无论大人小孩都拿着碗当饭吃。当地历来有食服附子的习惯。其所用附子是当地农家自己种植的生附子,洗净与甘草同煮1到3天不等,使其汤液保持微开。这种久煎后的附子用来食用,吃附子肉而喝附子汤,剂量之大,老人小孩都无所顾忌。在周至见到一个姓宋的当地农民,说他家所种附子卖完给自己留一袋足够吃一个冬季,他的小孩不到一岁就开始吃家里煮的附子。宋氏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用高压锅蒸10个小时就可以安全食用了。据说这种附子吃起来像红薯,味略甘苦而香美。陕西周至是附子的产区之一,这里的附子大都被炮制后运往各地药市出售。如此可以看出,久煎是其大剂量应用附子的可靠保证。

六、地域环境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火神派出自四川,创始人郑钦安在四川被誉为郑火神,祝味菊东到上海而沪上有祝附子之称,吴佩衡南下昆明故云南有吴附子之称。广州、广西亦受其影响较大。今年的全国中医经典研讨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还对大剂量应用附子展开了学习讨论。如此可以看出,大剂量应用附子地域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在南方。而且以四川为中心。如此就需谈到中医因地制宜的治病原则。我国地大物博,五方地理环境迥异,不同地域的人们长期受其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不同的体质和生活用药习惯。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言:“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此文明确讲述了南方多水湿,阴寒湿邪易困阻经络关节而多痹证。人们喜酸味而食用附子。酸入肝而柔筋缓急,附子大热而胜湿除痹。古“附”于“胕”通,故此处的食胕即是食服附子无疑。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多寒湿之气,为南方地不足之较显著者。附子历代多出自四川,菜食以麻辣辛热为特色。可见南方多湿,附子不仅当药用,而且早有食用习惯。因此在南方大剂量应用附子理当不足为怪,此地域使然。

     综上所属,火神派大剂量应用附子确属合情合理,可谓善用附子者。附子乃药中四维,补虚泻实之良将,应用的当确有良效。临床所用剂量大小当以具体的方法和情况而定。

 

附子与19味药的药对

 每天学懂一味药,我从药对开始学,先从附子开始吧,资源来自中国中医药信息网还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创内容。

1 药对名称: 大黄、附子

性味: 大黄:苦、寒。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大黄:归胃、大肠、肝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腹痛便秘,手足厥冷。2、痛经,经闭。

作用分类: 攻下药

配伍机制: 大黄苦寒攻下,荡涤胃肠积滞,泻下逐瘀力强。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二药配伍寒温并用,互制互补,互制,攻下无伤阳之弊。互补,能温经散寒,通瘀调经,共下寒实。

用法用量: 大黄:6-9g。附子:6-9g。

临床应用: 大黄:治湿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期,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虫,溲赤,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大黄配附子,见于《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各家论述: 张路玉曰:“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导而下之。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2、药对名称: 茵陈蒿、附子

性味: 茵陈蒿:苦辛、凉。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茵陈蒿:归肝、脾、膀胱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茵陈蒿:清热利湿。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阴黄。

作用分类: 祛湿药

配伍机制: 茵陈蒿清热利湿,专于退黄。附子助阳散寒,长于温肾暖脾。二药配伍,互补为用,攻补兼施,茵陈蒿得附子则阳复湿消,利湿退黄之功明显,而避苦寒伤阳之弊。

用法用量: 茵陈蒿:15-30g。附子:6-9g。

临床应用: 茵陈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茵陈蒿配附子,见于《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韩祗和、李思训治阴黄用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备随其寒也。”

3、药对名称: 附子、肉桂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肉桂、辛甘、热。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肉桂:归肾、脾、膀胱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肉桂:补元气,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主治: 1、阳痿、遗精、尿频、遗尿,水肿,白带。2、痛经,胸痹,痹证。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二药均善温阳散寒、通经止痛。附子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力强。肉桂长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行气通滞。二药配伍,既有强大的温肾助阳作用,又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附子:3-9g。肉桂:3-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肉桂: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百瘕,流注,阴疽,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药对出处: 附子配肉桂,见于《金匮要略》肾气丸。

各家论述: 《名医方论》柯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挂、附与滋阴剂中,是藏心干渊,美厥灵根也。”

4、药对名称: 附子、桂枝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桂枝:辛、甘、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桂枝: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主治: 1、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2、胸痹,痛经。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通行十二经,逐寒祛湿止痛,通利关节。桂技温经散寒,有横通肢节的特点。二药配伍,可增强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功用。

用法用量: 附子:3-9g。桂枝:6-12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桂枝: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痠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药对出处: 附子配桂枝,见于《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各家论述: 《绛雪园古方选注》王子接:“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骨属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汤轻杨力薄,必藉附子刚烈之性直走内外,急急温经复阳,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

5、药对名称: 附子、细辛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细辛:辛、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细辛:归肺、肾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主治: 1、阳虚感冒,形寒肢冷,头身疼痛。2、风湿性关节炎。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长于温散里寒。细辛长于疏散表寒,止痛。二药配伍,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用法用量: 附子:6-9g。细辛:3-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细辛: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药对出处: 附子配细辛,见于《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各家论述: 《本草汇言》:“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6、药对名称: 附子、干姜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干姜:辛、热。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干姜:归脾、胃、肺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主治: 1、阳气虚脱,四肢厥冷,冷汗淋漓。2、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独长于回阳救逆,止痛力强,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使回阳救逆,温中安寒的作用大增。故人云“温经应附子,无干姜不热”。

用法用量: 附子:6-9g。干姜:6-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干姜: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药对出处: 附子配干姜,见于《伤寒论》四逆场。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借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7、药对名称: 附子、人参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人参:甘微苦、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人参:归脾、肺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主治: 1、阳气暴脱,四肢厥逆,冷汗淋漓。2、心力衰竭。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善温阳散寒,具有回阳救逆作用。人参善补五脏元气,具有益气救脱作用。二药配伍,互补协调,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益脾阳。附子得人参则回阳而无燥热伤阴之弊,人参得附子则补气而兼温里之功。

用法用量: 附子:6-15g。人参:9-15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人参: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药对出处: 附子配人参,见于《正体类要》参附汤。

各家论述: 《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者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8、药对名称: 附子、白术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白术:苦、甘、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白术:归脾、胃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

主治: 1、脘腹冷痛,四肢不温,泄泻。2、风湿性关节炎。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温肾暖脾,散寒除湿。白术补益脾气,燥湿利湿。二药配伍,互补为用,附子燥热,可助白术除湿,故温阳散寒,健脾除湿之力增强。另外,附子,温经散寒能通行十二经,白术燥湿,合之则还有祛寒湿,通经络之功。

用法用量: 附子:6-12g。白术:9-30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术: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药对出处: 附子配白术,见于《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各家论述: 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

9、药对名称: 附子、熟地黄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熟地黄:甘、微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熟地黄:归肝、肾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熟地黄:滋阴,补血。

主治: 阳痿,遗精,腰膝痠痛,头晕耳鸣。月经量少或经闭。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温肾助阳,性燥烈。熟地黄补阴养血,性滋腻。附子禀纯阳而主动,走而不守;熟地黄禀纯阴而主静,守而不走。二药一温阳、一补阴,互补协调,阴阳双益。附子可制熟地黄之滋腻,熟地黄可缓附子燥烈。二药合用,补而不腻,行而不散,补阳之中寓以阴配,益阴中寓以阳助。

用法用量: 附子:6-9g。熟地黄:9-15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熟地黄:治阴虚血少,腰膝痿软,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药对出处: 附子配熟地黄,见于《金匮要略》肾气丸。

各家论述: 《本草经读》:“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不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之法。……”

10、药对名称: 附子、白芍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白芍:苦、酸、微寒。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白芍:归肝、脾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收汗。

主治: 1、四肢麻木,关节疼痛。2、痛经。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和营柔肝。二药一阳一阴,一寒一热,一收一散,相反相成,附子以温肾之真阳推动脏腑气血,助白芍滋养阴血。白芍酸收敛阴,兼缓附子燥烈,使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耗血。附子配白芍,则回阳而益阴、祛寒而止痛。

用法用量: 附子:6-9g。白芍:9-15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芍:治胸腹胁肋疼痛,泻利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药对出处: 附子配白芍,见于《伤寒论》附子汤。

各家论述: 《古今名医方论》赵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矣;肾中的附子,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

11、药对名称: 附子、甘草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甘草:甘、平。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甘草:归脾、胃、肺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主治: 1、风湿痹证,骨节疼痛,不得曲伸。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补肾壮阳,散寒止痛。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二药配伍,附子得甘草则助阳散寒而不过辛烈,毒性大减;甘草缓急作用更助附子散寒止痛之力。

用法用量: 附子:3-9g。甘草:6-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甘草: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药对出处: 附子配甘草,见于《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

12、药对名称: 黄芪、附子

性味: 黄芪:甘、微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黄芪:归肺、脾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黄芪: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炙用:补中益气。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阳虚汗出不止,四肢不温,畏寒。2、水肿,小便不利。

作用分类: 补气药

配伍机制: 黄芪补肺健脾,实卫固表。附子温心肾之阳,又能温中焦脾阳。黄芪入肺,附子入心,心肺双补,故有益气固表之功。黄芪又入脾,附子入肾,既可温元阳又可温脾阳,脾肾同治,补火生土。

用法用量: 黄芪:9-30g。附子:6-9g。

临床应用: 黄芪:生用: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黄芪配附子,见于《姜春华医论集》实脾汤。

各家论述: 《本草逢源》:“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同桂枝、附子则治卫虚亡阳汗不止,为腠理开阖之总司。”

13、药对名称: 鹿茸、附子

性味: 鹿茸:甘咸、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鹿茸:归肝、肾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阳痿遗精,宫寒不孕,久痢,久泻。2、风寒湿痹。

作用分类: 补阳药

配伍机制: 鹿茸壮肾阳,退虚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摄精固阴。附子温阳散寒,止痛,有阳无明,走而不守,有回阳救逆之力。二药配伍,相须互补,壮阳散寒、止痛效力剧增。

用法用量: 鹿茸:2-6g。附子:6-12g。

临床应用: 鹿茸:治虚痨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痠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鹿茸配附子,见于《世医得效方》茸附汤。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眩眼黑,皆宜用之。”《本草备要》:“附子,补肾命火,主风寒湿。”

14、药对名称: 当归、附子

性味: 当归:甘辛、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当归:归心、肝、脾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2、胸痹,心痛。

作用分类: 补血药

配伍机制: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附子温阳散寒止痛,纯阳无阻之品。二药一补血一散寒,一温经一调经,互补为用,血复阳回,脉肠经调。当归滋润可制附子温燥,附子温通可助当归活血通经。二药配伍,助阳温经、补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显著,

用法用量: 当归:10-15g。附子:6-12g。

临床应用: 当归: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积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打损伤。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当归配附子,见于《简易方论》小温经汤。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阳,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

15、药对名称: 麻黄、附子

性味: 麻黄:辛、微苦、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麻黄:归肺、膀胱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阳虚感冒。2.阳虚水泛,水寒射肺之气促,喘逆,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脉沉而迟者。3.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之症。

作用分类: 解表药

配伍机制: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二者一攻一补,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可以避免阳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伤阳。使之汗中有补,汗出不伤正;补中有散,扶正而不碍邪。麻黄还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附子具有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之力。合而使用,温阳利水消肿之功颇佳。另外,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里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用法用量: 麻黄:3-9g。附子:3-12g。

临床应用: 本品辛热燥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功能峻补下焦之元阳,而逐在里之寒湿。其强心回阳,用治亡阳欲脱,身凉肢冷,大汗淋漓,吐利水止,脉微欲绝者;其温里散寒,助阳化气,用治肾阳衰微,阳萎足冷,腰膝软弱,以及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心腹冷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其逐寒湿,止疼痛,用治风寒湿痹,疼痛麻木。总之,既能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资助元阳之不足,与补益药同用,可治一切内伤不足,阳气衰弱之症。

药对出处: 麻黄、附子伍用,出自《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方,以治少阴兼表的证治。

各家论述: 二药辛燥,且附子有毒,非阴盛阳衰之证,很少应用本药对。阴虚内热,孕妇忌用。误投火热诸症,则添薪燎原,大非所宜。

注意事项: 附子生用作用峻烈,宜于强心救逆;熟用毒性减弱,宜于助阳散寒。不论生用或熟用,必须久煎(60分钟以上),以减其毒性。

16、药对名称: 附子、花椒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花椒:辛、温、有毒。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花椒:归脾、肺、肝、肾、心、心包经。

功效: 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花椒:散寒燥湿,解毒驱虫。

主治: 1.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花椒同为辛热之品,有温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肾经而温阳气,温肾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作用较强,二药并用,脾肾同治,相辅相助,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力极强。

用法用量: 附子:6g。花椒:6g。

临床应用: 花椒辛辣而温,善散阴冷之气,为健脾胃、解毒驱虫药。故能温中止痛而治脘腹冷痛,下痢腹痛等症。其辛辣麻醉之性,又能驱杀蛔虫而治虫症。煎汤外洗,可用于诸疮肿毒,痔瘘,湿疹瘙痒等。

17、药对名称: 附子、茯苓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茯苓:甘淡、平。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茯苓:归心、脾、肺经。

功效: 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恶寒脉沉,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或腹痛下痢。2.阳虚寒湿内侵,气血凝滞而见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脉微而沉。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与茯苓属相使配对,伍用功效有二:其一,温肾利水,用于阴水证。阴水之证,每因脾肾阳虚,脾虚则水无以运,肾虚则水无以行。附子辛热温肾补火;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茯苓得附子则补火生土,使水有所归;附子得茯苓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其二,温阳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阳虚寒湿身痛证。附子辛热性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力亦佳,茯苓健脾渗湿,附子得茯苓之助又能增强除湿之力。

用法用量: 附子:6-10g。茯苓:9-15g。

药对出处: 附子、茯苓合用,出自《伤寒论》真武汤,附子汤。前者取其温肾健脾利水而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后者取其温阳散寒,除湿止痛而治阳虚寒湿内侵之证。

18、药对名称: 黄连、附子

性味: 黄连:苦、寒。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黄连:归心、肝、胃、大肠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脘腹痞闷作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而兼见阳虚不固,汗多恶寒,肢冷脉弱等症。2.泄泻、痢疾属寒热错杂者。

作用分类: 清热泻火药

配伍机制: 黄连为苦寒泻火解毒之要药。尤长于泻心胃实热,止湿热痢疾。附子辛温燥烈,回阳救逆之力最强,为峻补元阳,温经散寒之要药。二药合用,辛苦相投,一寒一热,有寒热并用,阴阳相济之义。即王旭高所谓:“黄连配附子能交水火于倾刻。”

用法用量: 黄连:6g。附子:6g。先煎。

药对出处: 黄连配附子,出自《伤寒论》附子泻心汤。

各家论述: 此药对,一大热回阳,一至寒清热,乍观似有水火不容之势。而尤在径认为:“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然二药用量比例.可视寒热轻重,适当配比。

19、药对名称: 附子、磁石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磁石:辛咸、平。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磁石:归肾、肝、肺经。

功效: 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磁石: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主治: 虚阳上越,而致真寒假热之证。症见:行动气逆,心悸,或咽喉疼痛,色淡红,伴有肢厥、舌质淡白、苔净、脉小迟无力等。

作用分类: 相使药

配伍机制: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能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前人曾言,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为温里扶阳要药。磁石辛寒,为重镇安神、益肾纳气、潜阳要药。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温肾潜阳,有温下之力,而无热上之弊。

用法用量: 附子:10-30g。磁石:30g。两药均先煎30分钟,

临床应用: 虚阳浮越甚者,加童便、肉桂;阳虚及阴者,加熟地、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