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区地段街3号:沙家浜:芦苇荡里好风光【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1:35:40

沙家浜:芦苇荡里好风光【组图】

 - 石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0-10-21 21:33:21 阅读133 评论1   字号: 订阅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北离常熟市区10余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无锡互通40和50公里,东接常昆线至上海85公里。

 

 

全区以“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崛起于旅游市场。近年来,沙家浜镇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芦苇荡大自然生态、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以及地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现已基本形成芦苇荡风景区、沿湖休闲度假区、历史文化游览区、集镇旅游购物区,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涵,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主调,大自然生态游为主要内容,水乡民俗风情为补充,运动休闲度假相配套的沙家浜风景区 。10月12日,我们来到这里参观——

 

 

 

 

 

    迎面的照壁上是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的题词。叶飞当年是“新四军”六团的团长,陈毅手下的一员虎将。他最先率领新四军六团战士,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部队番号来到阳澄湖地区,开展抗日游击站,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题词中的“苏常太”指苏州,常熟,太仓;“澄锡虞”指江阴,无锡,常熟。从题词可以看出广义的“沙家浜”应是指以阳澄湖为中心,幅员辽阔的苏南水乡地区,常熟附近的“沙家浜”历史上曾叫芦荡乡,现在还有芦荡村。经省政府批准,1992年3月有芦荡乡更名为沙家浜镇。

 

 

   “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们抗日武装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沙家浜亭高6.6米,“沙家浜”三字是叶飞副委员长手迹,碑的后面是中共常熟市委、常熟市人民政府在拓建芦苇荡时撰写的碑文,主要记述了1937年芦沟桥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这一段斗争史实。

 

 

 

 

  

 

 

 

 

    青青杨柳随风起舞,周围芦苇翠绿欲滴,旁边水生植物圆有鸡头米,菱角、睡莲,与水榭,栈桥,观景亭相映成趣。

 

 

 

 

 

 

    沙家浜翁家糟坊位于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的横泾老街影视基地,其“翁”字,取常熟当地一位文化名人翁同之姓。翁同为常熟人,其父翁心存,曾官至宰相,翁同本人乃状元及第,曾为清代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相传某日,翁同路过一旧酒坊,闻浓浓酒香,便前往一探究竟,一看,缸中米酒正在发酵,翁同打开缸盖,用手蘸着尝了尝,味道很独特。此后,每逢举杯,便会想起当年曾经路过的那个老酒坊。几经辗转,翁同找到了老酒坊的主人,方知酒坊早已荒没,便出资重开酒坊,取名“翁家糟坊”,只为翁家酿酒。翁同一生官场沉浮,为官多年,官场上所用之酒皆取自翁家糟坊。今日之翁家糟坊,所酿之酒包括米酒、白酒、桂花酒、桑葚酒等,均采用传统的蒸馏酿酒工艺,取江南水土养育之上等糯米为原料,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料,放在容器里发酵。发酵后的谷物经过蒸馏冷却便会产生酒,这种酒再经高温消毒,便可饮用。在今天的翁家糟坊,展示的便是这种酿酒工艺,坊内酿的酒均可供游客免费品尝。

 

      

 

 

    春来茶馆是沙家浜风景区众多的茶馆之一,它属于第三代春来茶馆。据地方志记载,在明朝时,这里的茶馆就是十分普遍。在抗日战争时期,仅沙家浜镇大大小小的茶馆就有34家之多。当年新四军经常利用茶馆作为掩护,联络接头,传递情报,许多茶馆曾经是我们地下党的交通站,1985年5月,原沈阳军区装甲部队司令诸敏到沙家浜战地重游时,曾写下了“春来奇早,赤帜远飘”的题词,他作了这样的解释:江抗东进是在春天故名春来,把红色的旗帜一直飘到整个东路地区。   (文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