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通安卓破解版:Mindset」(心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56:54

Mindset」(心態)

0-1 【越洋專訪】正確心態,才能預見未來趨勢

萬事不變,變的是看事情角度

 

問:你曾經寫過幾本關於未來趨勢的暢銷書,請問這本新書,跟以前的趨勢書籍,最大不一樣在哪裡?

 

答:這本書最大的不同是,不是一下子就點出趨勢,而是先談面對未來的心態。

 

因為過去多年來,很多人都在問我,到底是怎麼知道未來的,要如何才能預見未來趨勢?於是我便開始思考,寫下心得,希望與讀者分享。

在本書中,我強調用正確的「mindset」(心態)來看世界和未來。當然,心態是培養而來的,家庭、社會從小就對人產生影響,i是我要強調mindset是可以自己創造、而預見未來的。

 

其實,未來就已經在現在。例如,你看到花苞,就知道花要開了,春天的腳步即將到了。

 

和過去比起來,現今的世界是和平的,但是如果你一直看電視,就不會有這個發現。電視會放大動亂事件,你打開電視,新聞報導24小時不停播放中東戰況,讓你覺得世界一片混亂,然而,實情卻不是如此。

 

事實上,世上有40%的衝突隨著共產主義式微而減少,這些年來,世界變和平了,但是媒體卻變了。大家以為一切都變了,以為改變是唯一的不變,但這是不對的。

 

其實很多事是不變的,家庭、工作、社會、宗教信仰依然如昔,只是媒體的報導方式變了,誇大的報導讓人有事事都在改變的錯覺。激烈的競爭與24小時的報導,養大了媒體追求變化的胃口,最後呈現的是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瑣事。

 

不怕出錯,盡情想像創造可能

 

問:你提到面對未來應有11個心態,若讓你再挑的話,你認為最重要的是哪幾個?

 

答:哈,哈,這就像問我14個孫子,哪一個最優秀。不過,我還是可以講講哪一個對我最重要,那就是第四個定見:「盡情想像,別怕出錯」,這能帶來很大的力量。

 

人們自以為是的mindset,其實是錯的,例如政壇人士最自以為是,沒有學習動機,也就不長進了,很多人就是如此。

 

人際關係上也能看到這一點,這是不對的。例如夫婦或工作夥伴,常為了誰對誰錯而爭吵,反而忘了為什麼起爭端,兩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這樣會限制他們,無法放開胸懷,看不到別的可能。

 

所以,不怕出錯的mindset,我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如果我老覺得自己是對的,害怕出錯,那這本書也寫不出來了。很多學術圈的人就怕出錯,擔心被人指正,所以,他們的研究成果有限。我們仔細觀察有傑出表現的人,會發現他們不太擔心自己是錯的。

 

另外,第六個定見:「不要走太快了」,免得同一團隊的人看不到。這是給領導者很好的忠告,有些領導者因為走得太前面,團隊摸不清他是否同在一條船,我常看到這種情況。

 

如果企業推出的產品、服務,離眼前的現實太遠,人們就看不到關聯性。許多人談論未來的面貌,例如,2050年、2060年會是什麼樣子,可是,這離現在太遠了,誰會在乎呢?大家在意的是眼前,和現在的關聯。假使能抱持願景,別衝得太快,領先眾人幾小步,讓別人可以跟上,這是很重要的。

 

問:這是你書上沒有提到的,但是我想問的是,你覺得人們最常見的錯誤mind set是什麼?

 

答:多數人的mindset,是經年累月形成的,不是自己創造的。像我現在住在奧地利,這裡的人對即將加入歐盟的土耳其,就有成見,這是社會影響的結果。我想你們華人對日本人就有某種mindset,日本人對你們也是,這種心態是不切實際,而且沒有用。因此我們要擺脫這些成見,創造面對未來的心。

 

視覺時代,領域經濟變成主流

 

問:在談到未來趨勢時,你特別強調視覺化的影響,列為未來第一大趨勢,請談談為何這麼重要?

 

答:人們逐漸把視覺文化當成溝通工具,這不是說文字已經不重要,而是說圖像會用得比文字多,在媒體競爭激烈的現在,我們需要更好的作者和編者吸引讀者。

 

雖然看報紙的人愈來愈少,我不是說報紙將會式微,而是指人們會轉而多用圖像,尤其是全球化的時代,人們交流的次數增加了,會遇到許多種不同語言,這時就不可能都用語言溝通,使用圖像就成了事實。

 

除了視覺化,其他幾個重要趨勢,如世界情勢正從國家型經濟,轉變為所謂的經濟領域(economic domain),如果還停留在各國獨立的經濟,便是錯誤的觀念。例如,今天的美國、德國不是只靠自己,而是和其他地區結合。我們需要新的指標重新定義世界經濟,一國的GDP已不可靠了,例如分析汽車經濟領域、或旅遊領域的定義更能反映事實。

 

另外,我們正處於革命的時代,從18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始,歷經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今仍沒停過,就像當時,我們還在革命,精益求精,所以,出現了汽車、飛機、電力等不可思議的發明。

 

而在整個20世紀,也是如此,20世紀末出現的資訊、生技革命,將會更上層樓。以此來看,或許在未來的50年、75年或100年,會出現另一種新的革命或大突破,但是要注意,所有的革新都不會一夕之間就產生劇變。

 

在革命的過程中,我們經歷創新,這來自於讓事物更美好,所以,今天大家都在談怎麼創新,我們也處在創新的時代。

 

問:你個人是如何拼湊出未來圖像的?從20多年前每天讀報紙來分析局勢,現在媒體已經爆炸,要怎麼每天分析局勢?

 

答:這個48小時也說不完。不過我可以強調的是,未來像拼圖,未來就在現在,你看著一片片的拼圖,覺得很新鮮,未來就像這樣,你可以拼湊看看,是否能組合起來,也許你能組合成三、四個或更多的圖案,變成新的未來圖案。

 

假使拼不起來,就放棄吧,那不是未來,因為世界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

 

找尋機會,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問:很有趣的一點是,你在書中提到尋找機會比解決問題重要。為什麼?這兩者有何不同?

 

答:解決問題的作法是解決當下,這是過去式,而尋找機會的人則在改變裡面找到新的關係,迎向新的安排。我只要跟創業家談到這個概念,他們一下子就懂了。

 

你看美國政壇的希拉蕊.柯林頓就是很好的問題解決者,當柯林頓當選,她就想解決健保問題,可是,沒什麼成效,而阿諾.史瓦辛格一直想當州長,2003年,加州舉行州長罷免選舉,有158人登記參選,而阿諾打敗他們,如願選上,他是機會尋找者。

 

機會尋找者瞭解,只有轉變才有機會,企業家會因為社會、經濟的改變,尋找機會,而解決問題的人只關心昨日之事,著重常久以來大家想解決的問題。我認為成為機會尋找者,可以解決問題,而當個解決問題者,卻解決不了問題。

 

當人、事、物的關係發生變化,新的局面創造出新的需要,就會提供新的機會。

 

預測未來時,你要看準機會,要有行動。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沒準備好,最佳機會就會溜走;就算準備好,如果不即時行動,別人也會先下手為強。

 

問:湯瑪士.傅里曼的《世界是平的》一書,強調世界已經變很多,但你卻說萬事都不太改變,為什麼你們的想法會差這麼多?

 

答:我們看的是同一個世界,只是角度不同。

 

如同一般媒體,傅里曼看的是改變,這是很自然的,變化會引起人們興趣。如果你報導美國昨天有兩萬家銀行沒有被搶劫,就不有趣了,要是有一家被搶,而且是很戲劇性,這個變化就值得報導。結果一報導後,好像每家銀行都被搶一樣。

 

人們因為世界的改變感到緊張、困惑,所以,這幾年來宗教活動再次興盛。宗教給人安定的力量,在外表多變的環境下,給人方向、依靠,不致慌亂。

 

問:談到未來變化,大家都說網路科技正在改變世界,例如Google就幾乎衝擊到廣告、文化、新聞出版等許多產業,你覺得它會改變世界嗎?

 

答:目前還不知道Google是否能改變世界,不過,我們身在推陳出新的時代,充斥著網路、各種媒體,變化之多讓我想起了20世紀初的美國。

當時,汽車業剛開始發展,那個榮景就像現在的網路科技,大家在想像汽車會是什麼樣子,會使用那種燃油,是什麼人才能駕駛。但是所有的改變都不會是一夕之間,都要許多年後才會產生徹底性的變革。

 

那段時間,光是美國,就有2700家汽車公司,經過100多年慢慢演變,如今有99%不見了,現在只剩下四家,只有兩家是美國公司。

所以,現在還不能預測網路或Google以後會怎麼樣改變世界,也不能預測它的未來,因為變數太多了,互相影響。在此情形下,政府不應設定太多規範,免得限制創新和發展,這是很重要的。

 

問:至今讀者對這本書的反應如何?

 

答:到目前為止,這本書已有36個語言出版,讀者的反應都很正面,很多人給予肯定,好多人說這本書幫助了他們的生活,讀完後還想再讀一次,這讓我挺訝異的。(黃漢華整理

 

0-2 【序言】奈思比在傳授他的「趨勢絕活」

細讀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回顧自己生平的文字,才令當年讀他成名作《大趨勢:未來世界的十大新潮流》時,仍年輕懵懂的我嚇了一跳,時光一晃眼,便匆匆二十幾年。

身體力行的趨勢大師
奈思比自己仍站在「趨勢」的洪流中,連她女兒Nana Naisbitt都曾跨一腳走進這領域,我在非凡頻道的「財經有影書」裡,訪問過他們父女倆,情景歷歷在目,彷彿不久之前的事,但算算亦是21世紀開頭公元2001年了。

對奈思比,1967年,他就訪問過大陸,時間比替美國打開「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國務卿季辛吉還早上幾年。對亞洲,他毫不陌生,他寫過《亞洲大趨勢》,風行亞洲國家。甚至,近些年他還常住中國,開課授業。我提這段經歷,主要目的是說,奈思比並不是一個只從資料、數據、分析當中,去掌握世界動態的人,他同時還是身體力行,以親身經驗,去捕捉、去驗證,這世界是如何在運轉,生活其中的人們,是如何在思惟、在生存。

寫了多本暢銷的趨勢書籍後,讀這本新書,我感覺奈思比「有點老了」。別誤會,說奈思比老,毫無不敬之意。他的思慮依然敏捷,對當下形勢的判斷,依舊論證犀利。我說奈思比給我「有點老了」的感覺是,他似乎急著想傳授他一身「掌握趨勢」的絕活,給有緣、有心的讀者。

奈思比這回歸納出11個「定見」,告訴讀者,如何去觀察我們所置身之世界的變化。英文書名,他選用的是mind set這個英文組合字。最簡單的中文翻譯,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心態」,一是指「傾向或習慣」。這兩層意思,又剛好可以相互補充。一個人的心態,是他過去傾向與習慣的累積,反過來看,他要用怎樣的傾向或習慣,亦可以重新鑄造他的心態。

所以奈思比這回不僅僅告訴他的讀者,這世界怎麼變化,(見本書第二部份「看見未來趨勢」),他還把自己多年來穿梭不同職場,蛻變為趨勢專家後,怎樣精練自己觀察功夫的一身本領,言簡意賅的整理成11項絕招(見本書第一部份「11個未來定見」),供他的讀者去學習、參照。

不易言傳的趨勢祕訣
奈思比「是老了」,比起昔日縱橫江湖的豪情,他多了幾分協助後輩認識世界的暖意。他傳授的11個定見,很像武學祕笈,招招你看得懂,但如何運用,如何切換,如何不自相矛盾,則完全要看你入門的道行,究竟能深入多少而定。

依我自己的理解,奈思比歸納出的11個「定見」,預設了方法論上的一個提醒,那就是你總要有一套方法,一套觀念系統,去認識世界。但這套方法,必須與時俱進,不能有朝一日反過來框架、限制了你的思惟進步。我把奈思比的11個定見,整理為三大要點,一是「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二是「以精準數字概念抓住變的趨勢」,三是「以想像力去穿透不變的本質」。

談趨勢,非常困難。真實世界,變化太快,我們能用的知識系統,總趕不上變化速度。與其拘泥於理論,不如在跳躍、變動的數字當中,去爬梳「未來的可能性」,這是奈思比一再告訴讀者,對統計數字要高度關注的理由。但世界變化,未必那麼合乎理性預期,因此,趨勢專家太理性,太憑靠推論,風險很大,奈思比因而在「準確之餘」,還強調「演進」過程,重視豐富想像力,要我們別怕犯錯。這都是他長期研究趨勢後,深深了解到,那「大勢所趨」的邏輯,固然有必然性,但偶然性的變數何嘗不大!

趨勢觀察家既要抓大方向,亦不可輕忽小意外扮演的插花效果,說到最後,不就是一種理智訓練與感性直觀的交錯運用嗎?

我讀這本新書,才恍然大悟,當年奈思比父女寫出《高科技 高思維》High Tech,High Touch時,努力在科技與感性之間著力的用心。奈思比能在「趨勢」這無情的洪流中屹立多年,某種不易言傳的祕訣,應該也在這當中吧。

我試著讀懂約翰奈思比的心情。在時間不停留,趨勢一波又一波捲來的人生座標上,我們需要一些「定見」,才能泅泳於變與不變的浪頭上。「定見」,可以累積、可以訓練,但「定見」不能變成偏見,變成固執。約翰奈思比自己的身教,不比他的暢銷書遜色。

 

0-3 【前言】在迷局中撥雲見日

我生長於南猶他州的一個甜菜農場,一個名為格蘭伍(Glenwood)的摩門聚落;社區內總共不到200人,男女老幼全是我的親戚。我們居住的山谷群山環繞,摩門教規就是我們生活的圭臬。人生早已命定,我的使命就是當一名傳教士;我要奉獻兩年的時間,教會要我去哪就去哪──上帝呼喚你時,你不能回絕。

發現新世界
小小年紀,我就對人生起疑。小時候我的耳朵發炎,最後演變成慢性症狀,整天痛得讓人難受,直到阿諾叔叔打破摩門成規,才讓我的耳痛舒緩些。摩門教規禁菸,但阿諾叔叔不理會,他把煙吹進我的耳朵,持續一年多,每次都讓我的疼痛減緩。這種療法遠勝過其他方法,完全是我意料不到的。那段兒時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段,就是幾個大塊頭的叔叔伯伯,以按手禮來為我祈福、靈療,但就比不上阿諾叔的另類療法。

接著,我開始對周遭事物起疑,渴望探索;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些事是我這個不夠成熟的心智,所未知的呢?我開始於不疑處有疑。

起先是好奇,不久我就篤定要離開猶他。17歲時,我逮到機會加入海軍陸戰隊,希望能「開拓前所未有的視野」。當我開始閱讀時,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又為我而開;我以赤子之心發現了這個新世界,那是一個凡事都有可能的地方。

打從我離開猶他,世界就如我曾翻閱的書一樣,一頁一頁接續展開,每一頁都教我新的事物。

如今回首前塵,我的好奇心引領我度過許多顛簸歷程:服役於海軍陸戰隊的日子;在猶他大學擔任學生會總幹事,爭取言論自由與民權的那段癡狂歲月;就學於哈佛與康乃爾的那段日子;任職經典基金會(Great Books Foundation)為哈欽斯(Robert Hutchins)與艾德勒(Mortimer Adler)效力的期間;以及我在業界的「三年循環」期間,也就是我學不到新事物時,大約每三年我就離職的那段日子。

我在政界的日子,學到了講求協調和創造共識。從25歲競選國會議員,到我任職華府,擔任甘迺迪總統的教育局副局長。1963年11月甘迺迪遇刺後,我仍留在華府,襄助時任健康、教育暨福利部部長賈德納(John Gardner),最後替詹森總統做一些專案。

預見趨勢的關鍵
1960年代,恐怕是南北戰爭以來,美國歷史上最動盪的一頁;城市縱火、焚燒國旗,企業界驚恐不已。民權及反戰運動吸引數百萬人走上街頭,學生霸占了數以百計的大學校園。

1964年7月,詹森總統簽署「民權法案」以「剷除美國最後一絲的不正義餘孽」,其後各項立法接踵而至。1965年,我奉命去瞭解這些「大社會」的相關立法,對社會的衝擊。任務挺有意思,但當時連發生什麼事都不太可能瞭解到,更別談那些法案對美國的未來有何衝擊了。儘管有這樣的限制存在,但我最無法忍受的是,詹森一心想打贏越戰的那股癡狂。他曾說:「我絕不會當第一位落慌而逃的總統」。於是,我離開白宮前往IBM任職,擔任董事長華生(Tom Watson)的特助。

1967年4月,底特律爆發種族暴動。當年夏天,「黑人力量」(Black Power)組織的支持者主張武裝革命,暴動席捲全美。「黑人」(black)一詞開始取代「黑鬼」(negro)。詹森總統火速派遣4,700名傘兵,馳赴幾乎已陷入癱瘓的底特律,市長凱文諾(Cavanaugh)表示:「這彷彿是1945年的柏林。」詹森下令國民兵各單位,一律重新接受鎮暴訓練。這場騷亂因為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與甘迺迪(Bobby Kennedy)雙雙遇刺而更加惡化,各大城市一片烽火,企業不知發生何事,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國家的這場動盪,一直讓我想找到一個觀察國家轉變過程的機制,如何能真正看到美國的未來走向?

某日我在芝加哥一個專售各州報章的書報攤,買了份《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頭條新聞是當地中小學校委會投票實施新的教改方案。我掃瞄了書報攤上各州報紙的頭條新聞,發現要是每天閱讀各州報紙,就能認知美國的最新變化態勢,瞭解全美究竟發生些什麼事。我已經找到預見趨勢的關鍵。

此時,我的創業精神蠢蠢欲動。我離開IBM與華生,一個令人艷羨的職務,然後用離職金自行創辦都市研究公司(Urban Research Corporation)。

我和同事每日監看全美各地的報紙,並加以分類。我們的觀念是地方事物的加總,就是全國事物的發展趨勢;透過我個人的經驗與想法,可以洞悉許多發展的態勢。我們將分析結果刊登在一份名為《都市危機箴言》(Urban Crisis Monitor)的週刊上,沒多久,許多公司就紛紛訂閱,我也應邀針對美國發展的趨勢發表演講。

接下來的10年,我持續與大公司合作,透過內容分析法更加瞭解我們的社會。經由高度地方化的資訊,我看到一個新社會的輪廓慢慢浮現,並認識到美國社會的改造方向。

對我來說,雖然這些改變很明顯的在進行中,但有些新趨勢在當時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專家未必認同我的分析,他們會認為條列各項趨勢來描述這個世界,未免太過天真;但我認為值得一試。在這個世界,事件與想法被分析得毫無生趣可言,事情複雜的變化程度卻一日千里,個人浮沈於資訊爆炸的洪流中,因此人人渴望穩定結構的出現。只要一個簡單架構,我們就能瞭解這個世界;而且我們也可以改變這個架構,正如同世界自身的變化一樣。這些看法,最後集結在我的著作《大趨勢》(Megatrends)一書中。

《大趨勢》一書銷售超過900萬冊,接著我又寫了《企業改造》(Reinventing The Corporation)及《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等書籍。我在世界各地演說、授課,所到之處,記者、政治人物及企業界人士,就會問我:「下一個大趨勢是什麼?」聽眾想知道到2010及2030年,我們會處在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怎麼知道是這些趨勢?」、「你是如何分析?」

重點不是結果,而是看法
對一個拿著鎚子的小男孩來說,所有的東西都像是一根可以敲打的釘子。

我和友人東尼某日下午一塊消遣,他不停追問我是如何分析這些趨勢的。我告訴他,那些趨勢分析來自我所蒐集的資料、所閱讀的報紙,以及我與世界各地不同國家與文化的人所交換的心得,但他就是不信。

他說:「好,如果你說未來就從現在開始,一但我仔細觀察現狀,我應該也會得到和你一樣的結論,但情況並非如此,這又怎麼說呢?」

我頓了一會兒,其實我還真的沒這麼想過。但我在思考的同時,答案就清楚浮現了;重點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看法。我當時是這麼回答東尼的:「我想,這和個人的心態有關。」這些年來,我已經發展一套規範思考及篩選資訊的準則,我以個人經驗來衡量資訊,運用個人的價值判斷與態度,和他人沒什麼兩樣。東尼接腔了:「那你的意思是,一樣米養百樣人囉?」

他說的沒錯,人的心態就像是雨水(資訊)下到土地,至於長出什麼植物(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就看個人的心態(土地)了。這個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接收資訊。

我們持續交談。我開始想哪些是最有力,且最重要的心態,曾讓我看得透或是看不清。稍後,我試著以各種思惟來解讀一本書,看它們如何引導我認識未來。

幾乎各項判斷都被思惟所驅使,舉凡世界大事到個人關係。如果妻子的思惟就是丈夫喜歡偷腥,那她所接收到資訊一定被導向這個負面印象,想的、做的,都是和丈夫拈花惹草有關。相反的,如果妻子的思惟認定丈夫既體貼又安份,同樣的資訊就會被解釋成有利的面向。這是一個個人層次。

提升到一個總體的層面,則是有些人認為世界正處於一個「文明衝突」的階段,他們以這樣的一個架構來看待所有事物。包括我在內的其他人,則是以一個長期的經濟史觀(Economic Determinism)來看世界,認為經濟決定了歷史的發展。

當然,隨著人生的不斷成長,我們的思考模式也變得根深柢固,例如:政治人物都是一幫惡棍;委外作業包給印度,造成美國的就業機會流失;貓是最乾淨的寵物;全球暖化威脅了人類的永續發展。

但在本書,我不寫關於文化融合或社會凝聚,所產生的那些看法。我專注的是那些刻意為某種目的,而培養出來的思考模式,你可以創造出一些定見,指引、組織你個人的生活與努力的方向。因此,本書不但提供本世紀前半葉的架構與觀點,同時亦點出,預測與迎接未來的必要基本態度有哪些。

定見就像天上的星星,而我們的心宛如飄蕩在資訊大洋裡的小舟,我們需要那些星星,指引我們安全到達彼岸。

本書第一部所描述的內容,曾幫助我修正自己的想法,讓我看得更廣、獲得更多資訊。沒有保有這些觀念的話,我是不可能得出《大趨勢》及《2000年大趨勢》兩本書所描述的那些結論。我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處理資訊,經驗當然是關鍵。


看見帽子,也看見蛇吞象
對每個人來說,我要介紹的11種定見,個個都很重要也很受用。要我評比的話,我認為「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正確無誤」,這個定見最重要。保持這種觀念,不論是在商場、職場或個人的生活,都可以讓你如釋重負,勇於接受新挑戰。這種思惟能讓你敢說、敢嘗試,即使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這些都是促成我的《大趨勢》及其他書籍成功的關鍵,也支持我創意想像的源頭。

第二個重要的觀念是:「別走太快了,別人都不知你在何處」。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等你看完我在書內所舉的例子後,就會知道其實是知易行難。但無論如何,你如果在生活、事業,或是企業領導與政治層面都保持這種觀念,就可以讓眾人瞭解,你在做什麼與說什麼。

我要介紹的11種定見,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交互作用,讓你化繁為簡,不但看到那頂帽子,也看到那隻被蛇吞噬的大象。這些觀念是認知工具,可以改造你的人生與事業。

我們都希望能預見未來,在迷局中撥雲見日。問題是:未來的趨勢是什麼?本書第二部提供你解答,它描述未來的一些主要趨勢,以及對我們事業與生活的影響。

在一個文學與小說式微,而視覺溝通抬頭的世界裡,商業、貿易及生產會受到何種影響?各國的經濟指標,對個人的行業與福祉還有重要性嗎?在社福政策與經濟現實互相牴觸的情況下,歐洲將何去何從?中國這個就業機會吸塵器,究竟會吞噬我們或帶領我們衝上雲霄?我們會見到媒體所鼓吹的未來創新嗎?

我所見到的未來,不是臆測或走入未知,它們是根據本書第一部提到的11種定見,分析現在而得到的結果。你會瞭解到我是如何得到這些結論,如何專注在整體而不是斤斤計較,計大事不計小節。我對未來的看法可以提供你一個框架,讓你運用在職場上,進而瞭解從未來中可以獲得哪些益處。

 

0-4 【摘要】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

預知趨勢的思惟密碼我們都希望能預見未來,在迷局中撥雲見日。問題是:未來的趨勢是什麼?
懂得處理資訊、整理經驗、找出規則與例外之間的關係,這個框架正好是思考未來趨勢的重要依據。

  我在世界各地演說、授課,所到之處,常有人會問我:「下一個大趨勢是什麼?」、「你怎麼知道是這些趨勢?」、「你是如何分析?」
  觀念就像天上的星星,而我們的心就像飄蕩在資訊大洋裡的小舟,我們需要那些星星,指引我們安全到達彼岸。我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處理資訊,經驗當然是關鍵。
  以下是我近期眾多的經驗中,我觀察出來的值得與各位分享的11個重要觀念︰

1.萬事,多不變
  不管你蒐集的是什麼資料,在分辨實際與明顯的變化、基本變動與一時流行時,請記住,在世界的歷史中,多數事物是不變的。注意分辨幾個重要關鍵:1.基本要素,還是無謂粉飾;2.中心本質,還是操作技巧;3.大勢所趨,還是一時流行;4.創新突破,還是精進改善。

2.未來,從現在開始
  靠著掃描地平線去探知未來,恐怕沒什麼幫助。最簡單又實用的一個原則,就是專注於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每一個考量都要根據現在的情況。
  如果你想找到世界上的標竿事件,你就得從遠處觀察;你不抽離的話,就會被一時的流行所蒙蔽。趨勢本身不常發生變動,但是定著於其間的一時流行,卻一直會激發變化,「五分鐘熱度」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揭開未來面紗的最佳知識來源是報紙,報紙報導的都是現實情況。許多人都說:「報紙是歷史的初稿,」形容得極貼切。看報紙,就好像先行閱讀百年後的歷史。當然,我們要看的不是個人意見,而是事件的紀錄與結果。

3.統計數字,不輕忽
  人類的天性,往往就是將資訊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要請你自己問自己,你可以找到像是棒球或籃球一樣的,信得過的參考數字嗎?如果這些數字不能比較的話,你至少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資訊的正確性與相關性。這些都是瞭解現在所應走的方向,也是瞭解未來的第一步。

4.不求對,豁然開朗
  如果你覺得就快要有重大發現時,一定會急於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但鞭策愛因斯坦的是他那想發現的熱情,而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對的,老師也沒錯,老闆更是英明。我們都見過夫妻大吵大鬧,爭的就是誰對誰錯,但爭議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了。
  若是你能拋開偏執,就能感受到正面心態帶來的力量,宛如走在開闊的大地上,視野更廣,行動更自由。

5.未來像一個拼圖
  天才往往從細節著手,這些細節許多人都看得到,卻無法加以連結。未來,是結合了可能性、方向性、各種事件、曲折過程、進步,與驚奇的集合體。如果我們想預知未來的模樣,那就沒道理把拼圖放在一直線上。我們必須找到互相吻合、交雜與連結的各小塊。是你自己,決定了未來圖像的大或小。

6.別衝得太快
  當新的突破與發明提出,既定的知識被挑戰與質疑時,肯定會出現蜚短流長的妒忌現象。日本人說得直接:「站著的釘子就得挨鎚子打。」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願景跑到太前面,把其他人遠遠拋在後面的話,
那我們一切努力將白費。
  你要走在多前面才適合,並不容易計算,而且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隨者展示你的瞭解與同情。公司領導人則只須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那些想揭示未來的人,幾乎都犯了跑到太前面的錯誤,稍微克制一下,別衝太快了。

7.端出牛肉,抗拒不再
  當然,有時抗拒變革是出於頑固或無知;但是,向前邁進的人不會因為受不了變化而抗拒變革;相反地,人們擁抱變革往往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好處。
  請你先問問自己:有什麼報酬?又會損失什麼?統計數字會告訴你,什麼樣的變革會帶來好處,哪些又是白費心機?抗拒變革,可以是合理的,也可能是頑固的。
  請不要低估了大眾,當人們抗拒你的變革時,不是你沒讓他們看到牛肉,就是他們有充
分的理由抗拒你。

8.心想事,總多遲
  以史為鏡可以知長短。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預期的事往往延遲發生。對於新發明,我們總是低估了充分實現概念所需要的時間。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將需要21世紀剩餘的時間來發展。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而且幾乎是比我們預期的時間來得長。

9.成果來自利用機會,而非解決問題
  若想預知未來,請寄希望於機會的把握者,別指望問題的解決者。缺乏彈性的大型企業,將在失敗之列。錯失機會,要翻身就很渺茫。
  如何找到機會呢?機會的尋找者瞭解,只有轉變才有機會;而問題的解決者,只關心昨日之事。 「轉機,轉機,轉變」,才有機會。當人、事、物的關係發生變化時,新的關係會創造出新的需要與欲求,進而提供新的機會。預測未來時,注意那些把握機會的行動派,你自己也要行動。

10.減後再加
  「先減後加」的觀念,在體育界儼然制度化。每項體育活動都有人數限制,要加人除非先換掉一個球員。在替換的過程中,球隊才得以逐漸強化(如果換人的決定是正確的話)。企業界未必能做到這點,但多數的情況是「加、加、加」。一直推出新產品,卻不拋棄弱勢產品;一直加人,卻不裁員。

11.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打著科技大旗的未必就是一項科技,網際網路與行動電話就是兩個最重要例子;它們的重點不在於科技本身。我們往往著迷於科技,卻忽略了企業的人性面。

*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的《MIND SET!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

 

0-5 【定見1】不是所有事都在改變

天天喊變的媒體世界
2006年8月8日,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條列的書目中有56,170本書的書名中有「變」(change)這個字;11,195本書的書名中有企業變革(business change)這個詞;另外有2,404本書的書名有「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這個詞。數不清的報紙、雜誌及24小時新聞頻道,幾乎是把整個地球上的事物全翻過了一遍,鼓吹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得這麼多又快,誰能趕得上?沒人趕得上。

別擔心!想想吧:多數企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處於一個穩定狀態。沒錯,產品與市場都已變化,多數是變得更好,而我們所用的工具也已經改變。儘管有一堆的企業書籍、實務,但基本的買進、賣出、獲利以維持企業運作的這些準繩,在我接觸商界的40年中,依然如故。

行動電話透過上網來看電視或來電顯示;一脫衣服,浴缸就自動注水;或是飢腸轆轆時,冰箱門就自動打開,這些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做我們要做的事,讓做事更輕鬆、快速、廣泛與持久,但生活的實質並未改變。我們照樣上學、結婚、生子、送孩子上學,儘管所謂的教改吹擂得沸沸揚揚,但基本的學習並未改變(天曉得)。家、家人與工作,是最大的常數。

甜菜園的鄉村生活,從我小時候到現在都沒有太大改變;即使現在的設備都能輕易的播種、收割,但村人的生活節奏,還是隨著四季的遞變而調整。大部分的農夫,依然養雞養牲

畜;馬匹在我們那個年代,除了做為運輸與勞務之外,也為我們帶來娛樂與歡笑。我的父母汲汲營生,竭盡所能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完全依照他們那個年代的框架與工具來行事。

杜蘭夫婦(Will and Ariel Duran)在他們所著的11卷《世界文明史》(Story of Civilization)中一開始寫到:

文明是一條兩岸夾道的小溪,溪裡有時盡是人們殘殺、盜竊、叫囂,或進行史料所記載的事件所留下的血液;然而,在鮮少為人關注的堤岸上,人們築屋、燕好、育子、歌唱、寫詩,甚至雕塑。文明的故事,是記載岸上發生的事。

變與不變的差異
你曾經條列出,已變或將變的事物嗎?

我們回到農作的問題,看看有哪些改變、如何改變。若要促進農業,就必須有彈性的農作技能、新的技術以及改變的消費習慣。但實際狀況是,大部分的農夫還是各行其是,只有少數能找出符合市場的利基,譬如契諾(Chino)農場生產的鮮美有機蔬果,是洛杉磯渥夫根普克Wolfgang Puck)主廚餐廳的最愛。其他的農夫,不是放棄農作就是經營不善。

大部分的改變,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如何做。在所有的形式中,我們所能夠去區隔的變與不變之間的差異,只能以最有效率的變方式,取得新市場與利潤。

體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團隊運動的規則一直都相當固定,偶爾有些小調整就是。但最常變化的是球員的打法,一個相當知名的例子就是在美式足球中,於1920年代成功運用前傳法的紐特˙羅克尼(Knute Rockne)。這種戰術仍以達陣為目標,但如何達到此一目標的戰術則產生變化。

有時,球員的球風會改變一場比賽。1936年12月30日晚,超過17,500名觀眾群聚在紐約市的舊麥迪遜廣場花園,觀賞長島大學(全美頂尖籃球隊,擁有43連勝的紀錄)出戰史丹佛隊(太平洋岸區衛冕隊)。史丹佛以45比31的比數,中止了長島大學的43連勝。但更重要的事並不在此。

其實觀眾多是來欣賞史丹佛隊,身高188公分,體重84公斤漢克˙路易斯提(Hank Luisetti)單手空中射籃的絕活;路易斯提是第一位採用單手射籃的選手,一轉籃球界既有的球風。其他球員的球風一律是墨守成規,不是雙手投籃就是鉤射。媒體大肆宣揚路易斯提的單手進攻,並未改變射球進籃的事實,卻從此革新了籃球的打法。但這項改變並非毫無阻力,籃球界的當權派認為這是離經叛道。知名的紐約城市學院(New York City College)教練耐特˙侯曼(Nat Holman)當時指責道:「這根本不是在打籃球,如果我的球員單手打球的話,我就辭職不幹。」

路易斯提曾獲選為1937與1938兩年的年度最佳球員,在美聯社所辦的票選20世紀上半葉最佳籃球員的活動中,他的得票數僅次於NBA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明星中鋒喬治˙邁肯(George Mikan)。

路易斯提於2002年12月17日辭世,眼見他的球風被後起之秀發揚光大,像是埃爾˙門羅(Earl Monroe)、J博士厄文(Julius Erving),當然還有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

技巧的改變往往激發更大的潛能。發明背滾式跳躍法的美國田徑選手迪克˙佛斯貝利(Dick Fosbury),等於是為跳高開創了新的紀元。還在奧勒崗州梅佛郡中學就讀時的佛斯貝利,曾苦練教練所教的跨躍式,但成績平平,直到他開始自我摸索才大有進步。他並未想過傳統的跳高學派,沒想過跳高的型式。他說:「我甚至連跳高都沒想過;其實就是正面思考,新想法就自然浮現。」

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佛斯貝利的背滾式跳躍深深為觀眾所著迷,他過五關斬六將,高度一直調升到2米22,最後他第三跳躍過2米24,奪得金牌並創下奧運紀錄。

跳高的突飛猛進並非僅因此一新技巧的出現,背滾式有賴大型橡膠床取代沙坑才能使用於田徑場上,讓選手可以頭部先著地而不至於喪命。雖然跳高的本質並未改變,佛斯貝利這

種創新的背滾式跳躍法成為一種普世跳法,用舊的跨躍法是絕對贏不了的。

改變,常常會失敗
「改變是唯一的定數」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但這有好有壞。好的是,專業顧問生意興隆,壞的是,人們被迫接受無所不在的改變訴求。1990年代末期,電子商務一副銳不可擋的變革氣勢;到處都是要人賣掉零售業股票,一切與網際網路無關的實體產業都不必考慮啦。

人們會認為時裝界就是要不斷求新求變,我認為,時裝不過是展示些一時的流行罷了。其實時裝界裡有許多的定數,我可不是指高級定製服裝。150年不變的是牛仔褲,李維(Levis)獨霸了百年之久才有競爭對手出現,如今每位設計師都有自己不斷變化的牛仔系列服裝。

男性時裝好就好在它變化不多,是一個不必嘗試推出新花樣的地方。男裝不同於女裝,它很少變化,就算變也是小改。我這些年的體驗是,唯一的變化就是每20年男性領帶的寬度會產生變化。世間事似男裝者多,似女裝者少。

就像女性的流行多變,香水業也如此。它們的產品壽命,就像香水的香味般那樣飄忽不定。100種香水,95種沒多久就消失在空氣中;但它們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因為利潤實在太高了。只要能擠進前五大香水,那就很好賺了。時裝界最大的變化就是,它逐漸與藝術及建築結合,轉變為一種全新的視覺藝術體驗。第一章會詳細介紹新的視覺藝術世界所呈現的多樣風貌。

2005年11月,可口可樂宣布停止生產香草可樂,又是一個短命的新產品。每年推出的三萬個消費產品中,逾90%會消失。消費者常有的反應就是:「現有的就很好用啦。」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與傑力˙伯樂斯(Jerry Porras)合著的《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就打破了變化的迷思,點出了持續的重要性。他們指出:「有前瞻性的公司幾乎穩守其核心價值,絕少會去改變;核心價值是公司的磐石,不會隨波逐流。」

在企業界,就如在運動領域,新技術往往引進新的定數。「程序管理」(process-management)於1980年代因為日本產品席捲全球威脅到美國,所以在美國受到重視,「六標準差」(Six Sigma)更成為全球品質管制的新圭臬。如今,積極倡導的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已經下台,「六標準差」更後繼乏力,許多人視「六標準差」阻礙創意,但也風光了25年。

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五千年前所羅門王寫出下面的名句:「已成之事,就是將成之事;已做之業,也就是將做之業;所以,太陽底下無鮮事。」

如今,人人卻說太陽底下盡是新鮮事。

2005年初,《新聞週刊》(Newsweek)大登廣告,其中一段廣告詞是他們的國際版主編法立德˙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所說:「21世紀是一個變革的世紀,未來十年的變化遠多於過去百年;多數國家都還未準備好踏上這個炫目之旅,美國肯定是尚未準備好的。」

讀了這類論述後,難怪我們兩眼直盯著未來,迫切想找到下一個改變的蛛絲馬跡,每一朵小雲彩都可能是雷暴雨的前兆。札卡利亞或許有千里眼,見人所不能見。不過,很明顯他未做數量分析,把過去百年來的變化加總起來,那可不是件小事。但是,現在要把未來十年許多地方發生的變化,條列出來是不可能的。那不過是霧裡看花,瞎說一通罷了;在我

看來,就是引人側目,但毫無助益。我認為最務實的作法,就是條列出你認為未來10年的變與不變。所謂的「改變是唯一的定數」是既普遍又荒謬的論述,我認為「企業界唯一的定數就是改變」,是不實的論述。

多數事物是不變的
媒體就愛報導變化,媒體的競爭與24小時的報導,更養大了媒體追求變化的胃口,但新聞的相關性與品質卻日益下降,最後呈現出的是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瑣事。

本書第一部所提的11個定見,不是一些了無意義的泛論,而是要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更具主導力。我們不是鎮日為了那些新聞、變化,捕風捉影,我們真正的目的是,企盼在令人困惑的世界裡,找到清晰的未來目標。

不論你關心的是哪個領域的趨勢,在分辨明顯的變化、基本的變動,與一時的流行時,請記住,在人類的歷史中,多數事物是不變的。要注意分辨:
基本要素,還是無謂粉飾;
中心本質,還是操作技巧;
大勢所趨,還是一時流行;
創新突破,還是精進改善。

 

0-6 【定見4】盡情想像,別怕出錯 (書摘)

當我寫未來趨勢時,不會擔心我的分析稍後會被證明是錯誤的。只有在我不需要瞻前顧後時,才能盡情想像,提出趨勢的看法。

  許多人都嘗試去解釋愛因斯坦的天才。

  如果你覺得就快要有重大發現時,一定會急於想證明自己是對的。鞭策愛因斯坦的是他那想發現的熱情,而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我們現在回頭來看他的研究歷程似乎簡單多了,但他也有七情六慾。當我們仔細觀察那些傑出的個人時,我們會發現他們很少去擔心自己是錯誤的。

  很少有幾個人能像愛因斯坦那樣敞開心胸,但是也不要因為一些小目標,而堅持證明自己是對的。我們在商場上、日常生活和政治態度上,必須要有個觀念:對事不對人。

  當我寫未來趨勢時,我不能去擔心我的分析稍後會被證明是錯誤的。我最終必須做出一項決斷,那就是盡量寫得具有指引性。但只有在不必擔心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時候,我才能盡情想像,提出建議。不過,話說回來,有些論點在我撰寫時,似乎是天方夜譚。

  我在《大趨勢》中最具煽動性的預測,就是指出曾經叱吒多時的三台(國家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美國廣播公司)已是江河日下,因為觀眾會被剛起步的有線電視給搶走。在1982年時,大家都認為這3位娛樂事業的老大哥氣勢只會愈來愈強大,我當年的臆測只會招致譏笑。

  還記得我參加在葛林百爾(Greenbrier)舉辦的美國廣告協會年會演說(這不等於是入了虎穴?),第二天的《紐約時報》廣告專欄作家討論了我的演說:「信這種話的人,大概是瘋子」。或許我是錯的,但全美的綜合性營利或服務機構都在節節敗退。發行量達10萬份的綜合雜誌如《Life》、《Look》,及《週末晚間郵報》(The Satur day Evening Post)都已敗下陣來,取而代之的是數百種專門興趣的雜誌。

  幾十年來,大家都公認潰瘍是因為壓力、抽菸與飲酒所造成的。說法是,壓力造成身體分泌過多胃酸侵蝕了胃壁,標準療法就是開刀。但此時,有兩位澳洲醫生華倫(Robin Warren)與馬歇爾(Barry M arshall),他們認為潰瘍是由當時尚不為人知的一種菌株所造成。當年他們倆被認為的粗魯論調,就像大家的車子都塞在高速公路上,卻指責都是別人開錯跑道了。

  2005年10月,華倫與馬歇爾兩位醫生因為發現潰瘍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總共花了10年多的時間,醫界才接受以抗生素取代抗胃酸藥物來治療潰瘍的理論。

  人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對的,老師也沒錯,老闆更是英明。我們都見過夫妻大吵大鬧,爭的就是誰對誰錯,但爭論的問題本身往往被忽略掉。

  一個政黨願意接受他黨多少意見呢?政黨的根本結構,就是要去證明自己是對的。試想,如果把這些用來打擊對手的時間與精力,花在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的話,那不知能造福多少人!

  更糟的是,這種只有自己是對的心態會妨礙學習與理解,使你無法成長。成長,必須伴隨著改變、修正,並自我質疑。

  如果堅持只有自己是對的,那你就像是走在一條封閉的車道內;若是你能拋開偏執,就能感受到正面態度帶來的力量,宛如走在開闊的大地上,視野更廣,行動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