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破天穹结局:书法字典(查字必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9:22:13

书法字典(查字必备)

http://www.shufazidian.com/

 

《兰亭序》临写视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全文:

兰 亭 集 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 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 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 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 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 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 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 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兰亭序》的基本风格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基本风格,历来都有定评。虽说象《兰亭序》这样的剧迹其可靠程度尚有疑问,但对大王书风的继往开来之功,却是无人能予以否定的。《兰亭序》在真伪方面的争执,并不影响它是一本极优秀的学习范本,学习行书以它作为门径颇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  《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强调主动追求,强调风格的个性,强调技巧的丰富性,使《兰亭序》、《奉橘帖》。《得示帖》、  《丧乱帖》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魏晋式审美风度。对于学习行书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这方面的追索与体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甚至不妨说,行书之学大王,成功与否的标志即看学习者能否淋搞尽致地、深入细致地把字帖中最细腻的用笔动作和线条效果表现出来。粗率的临摹决然得不到真谛,  而丝丝入扣的体察与反映,则是熟练掌握大王书风的第一个步骤。此无它,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是对以前书法作品的高层次发展一一我称之为是从粗到

细、从疏到密、从大概到精密、从拙朴到华美的审美发展。在唐人的书论中,大王式的风格被冠以一个纯粹褒义的词:“巧媚”。《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  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
    《兰亭序》的“巧媚”与它的细腻特征,在与被翻刻的《圣教序》相比时呈现得更为明显。柔软的毛笔与坚硬的刀石相比,后者毕竟会更趋向规范化的处理,而这对细腻而言却是个大损害。由是,学《兰亭》者似乎更应该注意和了解这一特定现象,把握正常学习方式。说学《兰亭》是因为它被封为“天下第一行书”,这自然是毫无意义的空泛话,艺术是没有“天下第一”的。但学《兰亭》是为了掌握它那种精巧的笔法,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法语汇,这却是每个学书者应该建立起的学习观。

    二、《兰亭序》的用笔分析
作品的用笔方法直接决定风格的大致导向。学书者对此应该加以特别注意。我们在《兰亭序》中发现用笔上的两个特征:一是笔画的跳荡另一是线形的多变。因此,强调提按动作的明确性与准确性,成为临摹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乎拖与直画是绝对与之南辕北辙的。  
 以“映(暎同映)带左右”四字为例(图一)。
映字中曲“央”的横折竖一画,按正常写法应是先顿后再行笔,但在《兰亭序》中这一画开头的一顿变成了带笔,而顿笔却被移到折的部位  “左”字的末笔一横是一个很明显的从轻到重、从带到顿的渐进过程,顿挫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右”字的第一横画则在起笔部位有个微小的顿,象这样不同起笔的不同顿法,体现出《兰亭序》对横笔处理的丰富意蕴。按照书写心理活动状态来看,不同轻重的顿,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轨迹,故线条力度的变化使书写时心理变化显得富有立体感。
线条的多变则可看“带”字,头部四个竖笔<图二)两直两曲,如果把它分成四个由直向曲的层次,则是①直,②次直,④曲,②最曲。绝不生硬板滞。而即便是①的直,在头部也有意使之弯了一下,与其余三直笔协调起来,构成整体效果。从直线到弧线,线形在依次变化,这种变化是以严谨的序列为限制的。我想,作为学书者而言,对于这样的临摹要求,至少应该从几个方面先检验一下自己:A,能不能发现这四根线的不同;B,能否在此中找出变化的规图律即四个层次一——它有内在的联系;C,能否用动作把它  们都准确地表现出来;D,表现的层次是否与原效果基本相似。只有看假了并表现出了这些效果,临摹也才算是有所收获的。  
用笔的强调顿挫,说穿了就是上下起伏的节奏感的问题。在把握线条表现力的时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问题,是如下一些:  1,不注意顿挫动作,平画过直。  2,注意了顿挫,但却过分夸张,掌握不好每—顿挫的“度”该用三分力却用了八分力,破坏力与节奏的和谐。3,也能掌握顿挫,但却抓不准部位,应该在线条的四分之三部位开始顿,却在开始就顿了。任何一种顿挫只有放到一定的线条平面上才有意义,不然,感觉再好的动作也还是产生不了优美的效果。
每一根线条都包涵了三个方面的课题;线质、线形,线律。以上只是抽出一个例子进行剖析,如果能触类旁通,用这一办法去看其他字和线条,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审视习惯,则对线条风格就会有—,种反射,这是弥足珍贵的。

三、《兰亭序》的结构特征
从结构造型角度来看《兰亭序》,则它的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的特征是一日了然的。  四平八稳的馆阁体式楷书当然微不足道,就是行书或行楷,也有许多僵滞板结之作,缺乏生命力,缺乏姿态。赵孟頫临王的功底是前所未有的登峰造极,但他自书的如《胆巴碑》等碑帖却很是平庸,以它作为《兰亭序》的参照系倒
是颇能看出其中端倪来。   
 以“惠风和畅”四字为例(见图)。
“惠”字的头部向左倾斜和“心”字向右下角下沉几乎造成一种结构之间的错位,各部分之间的中轴由垂直变成了倾斜。而“风”字则利用横画的右上耸起’,造成与“惠”字方向恰相反的一种欹侧效果。  “和”字分左右两个部分,  “禾”旁拉长成纵式,  “口”则放扁成横式,造成在一个字中的纵,横交叉。至于“畅”字,则是一种斜向的头尾交叉,  “申”与“易”两部分正好构成两三角形式的对位,但按照标准写法,它本来应该是两个长方形之间的简单组合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四个字的体型结构截然有别——贯穿于整个主轴线的对比效果。
很难说在与时会有这么复杂的构思和匠心经营,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一‘见钟情而已。但我以为这是个极好的分析办法:我对结构采用中轴与板块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对各种错综交叉的线条如果找不出其主流线条并加以归纳的话,我们会对一些古代名帖惘然失措或无从下手。  自然更无法保证学习的效率了。
汉字结构本来是一个稳定的标准形。每个字都富于一种建筑意蕴,空间的架构与排叠处理完全与建筑原理相类似。但仅仅把《兰亭序》等书法剧迹的结构美作如是观是很不妥当的,书法结构的魅力是在于它能有节制地打破这种标准形,在标准的规范中渗入每个艺术家个人的创造意蕴。从而把书法结构的原理从平正引向平衡一一我们在前者中看到的是四平八稳、均匀整齐;  而在后者中则看到一种不平中求平的拉力与张力。平衡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它不平正,唯其有倾斜,所以才要平衡。作个最通俗的比喻:平正有类于天平,而平衡则近于秤。
在标准形中追求艺术形,这是书法的根本目的。以上所述“惠风和畅”四字看来,我们只有真正观察并理解了这四字的不同结构处理的“变格”,我们的临摹也才是有意义的。细致入微的。而一旦再把这种对艺术型结构的领悟与对线条美的领悟结合起来,构成对《兰亭序》的总体感受与把握时,学习的效率是不言自明的了。    .

 [赏析]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但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深远立意。同样是写了宴游情景,但石崇的《金谷诗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文章,抒发的却是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立意显然不及作者的《兰亭集序》深远。作者生活在东晋时代,当时统治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谈之风很盛,而作者却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颇想有所作为。从作者给中军将军殷浩、会稽王司马昱、太傅谢安等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家“倒悬之急”的大志和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不可能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的人生态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春,即作者写完《兰亭集序》后两年,作者因深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又因与扬州刺史王述的矛盾恩怨,愤而称病去官,且到父母墓前立誓永不再仕。此后便“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去寻求“当以乐死”的境界,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渐趋消极虚无。这是我们在全面评价作者一生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了骈文的高潮,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在这种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文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林”、“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人当作成语使用,极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从而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全文翻译
[译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干支纪年是癸卯年,这年三月初三,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春禊活动。众多贤能之士都来参加,王、谢家的小辈长辈也来。兰亭这地方有高高的山,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翠竹,还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这些景物交相辉映,环绕在兰亭四周。把溪水引来作为漂酒杯的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环曲水道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的热闹场面,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一天,天空睛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使人舒畅。抬头纵观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地上万物之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畅舒胸怀,尽情地享受眼观耳听的乐趣,确实很快乐啊。
人们相处在天地之间,一生很快就度过了。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自己爱好的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事物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不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感到得志,就会喜悦满足,竟然忘记了人生衰老之年很快将要来临。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感情也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原先所喜爱的事物,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陈旧的遗迹,对这些尚且不能激起心中的感触;更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完全由造化安排,最终归于消灭呢。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想到这一点,怎不令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文章中对死生问题所发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慨的总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自己心中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看成一样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胡说。人总是要死的,后代的人看不到现代的人,如同现代的人再也看不到古人一样,这真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兰亭集会的人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编成诗集。即使将来时代不同,世事会发生变化,但人们因死生问题而会产生感慨,这个情致是一样的。后代的人读了这本诗集,也将与我这篇序文有同样的感慨吧。
 
《兰亭序》写作意图
《兰亭集序》不但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在对本文为散文作序的写作意图上,笔者认为值得推敲。本文是作为《兰亭集序》的序言而诞生的,这就决定了本文不能摆脱序言的性质。序,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但叙事与议论是为序服务的,它是一种伴随性文体,是不能够脱离原作而独立存在的。这并不是说一篇序文不能够独立存在于世,而是说,序文之所以成其为序文,其产生前提是存在依附性的。这种依附性因素,我们在认识序文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脱离这种依附性,孤立地去认识、分析、评价序文,则往往会断章取义,发生曲解,甚至误解。笔者认为,高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兰亭集序》的译文就有对该序文的曲解问题。
作为一篇序言,《兰亭集序》交代了此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作者由此展开笔墨,写世人性情与人生的异中之同,感慨快乐年华的易逝,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兰亭集序》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与本文为序有直接的关系。但接下来论述不同人的性情与共同的人生感慨与本文为序有何关联呢?是作者故意借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这个观点与本文为序有关系呢?行文至此,我们不能定论,还要联系下文来全面认识。文章最后一段,我个人这样认为:作者对古人面对死生发出如此相同的感慨而不明其因,进而引出本来就是错误荒诞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从而加以批判,透视千古,让后人明白:后代人看我们今天,如果也像我们看待古人一样,那是一件可悲的事。当时玄谈之风甚重,而“一死生”“齐彭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时人和古人一样就已可悲,后人如果还如此,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啊!此处如此理解“悲夫”,尚可以讲解得通,否则,在“悲夫”的含义理解上就有困难。而作者之所以在“悲夫”后用“故”字句作结,是为了明确本文为序的目的,是让后人明白:“我们”之所以抒发情怀,是因为人们的情致相同啊,从而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悟,不必如作者一样,对古人的“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而“不能喻之于怀”;也不至于像时人一样模仿古人,同古人犯一样的错误。可见,作者真正的目的是借本序让后人明白本诗集的作用。
    虽然兰亭诗的价值没有作者想得那么高,但我们不能苛求作者,因为作者无法退居千年之后来加以评判。而当时与会的41人竟都是当时名士,作者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们应当这样理解本文为序的写作意图:要明确本文为序的作用,而不是论证“死生之大”的观点。论证“死生之大”是作者的兼顾,是为本文为序之目的与作用服务的,是能联系实际的有力的论证材料。作者是为了明确地让后人明白我们“其致一也”的原因,不至于再发生“不能喻之于怀”的遗憾,而并非所谓的“死生之大”。因此,《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译文”将序文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为“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是错误的,是对原文的误解。
总之,笔者从本文为序与原作的联系上认识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解决了教学中的难题。
 
《兰亭序》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兰亭集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作者立足于兰亭盛会,重在兴怀、抒志。羲之文如其书。其书妍丽劲健、力透纸背,其文隽永飘逸、入木三分。寓沉郁顿挫于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暗藏锋芒。
兰亭集会规模盛大,三教九流,群贤毕至。其中不少贤士名流代表当时封建士大夫一族,他们崇尚老庄玄学,追求清静无为。思想中的消极成分使其生活放任自由,消极颓废;文学创作中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文中作者一反谈“玄”、崇“老”、尚“无”的腐朽社会风气,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对待世事人生。文中多次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字里行间暗含作者对人生的眷念热爱。除此之外,作者还引用孔子的“生死亦大矣”来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处事态度与人生准则。死是人人都要面临的事,既然死不可以选择,那为何不让我们生的更灿烂更现实呢?虚无缥缈的生,生不如死;充实无憾的死,死又如何?生命诚可贵,生死是大事。吾辈不可等闲视之。有生之年,应多干实事。王羲之本乃封建士大夫,但他表现出不与同辈、世俗合流的高洁品行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体现和捍卫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政治恐怖、统治集团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的东晋官场和社会,士大夫们普遍明哲保身,出世入仙。而王羲之独秀一枝,并著文批判之,实在难能可贵。
除此以外,本文语言情深意笃、不事雕饰、兼骈散之长。与东晋文坛追求骈辞俪句、华而不实的文章形成显明的对比,以重内容抒心志求真务实的语言实践批判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兰亭序》的思想性
《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思想性也同样令人叹之。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说一说它的思想性。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一言以蔽之,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来的读者在读文的时候,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

《兰亭序》思路探微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俯仰古今,怅触万端,疏爽自然,不事修饰而情味隽永。上乘魏代清新通脱之势,下开陶潜清新朴实之风,实属东晋散文中难得的精品,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然而尽本人目力所及,还没有发现一篇文章尽窥该文思路之妙,所以本人不揣固陋,浅薄为文,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我认为,解读一篇文章的思路,须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写作动机、文章层次、关键词语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特别要抓住写作动机和文章层次。而行文思路往往取决于写作动机,所以先抓写作动机,往往是理清思路之首要。就具体文章而言,有的文章写作动机在文章之外,有的文章写作动机在文章之中。在文章之外的需研究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心情,在文章之内的需分析具体内涵及在文中的位置。写作动机在文中的位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往往是作者匠心之所在。
《兰亭集序》一文体现写作动机的句子在文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故”字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揭示了同上文的因果关系。“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紧扣文体,说明结集的内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阐明结集的意义。“斯”字一语双关,既指《兰亭集》中的诗文,更指本篇序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是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和情感的句子,也是写作本文目的之所在。作者认为尽管时代不同,情况各异,但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人们的情趣是一样的。这种“怀”“致”是作者议论、抒情的基础,也是后人“有感”的接隼点。这种不因时代和情况的变化而各异的“感慨”,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解读本文的一把金钥匙。
第一自然段,共有三层意思。“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为第一层,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群贤”三月初在兰亭相会,是为了“修禊事”。第二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共两句话,前一句写兰亭美景,后一句写士大夫的行为。景虽美,若阴雨晦冥,便大煞风景,所以第三层便水到渠成:“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一层也是两句话,第一句写天气的美好,第二句写人们的行为和主观感受。全段第一层交代聚会和结集缘起,是叙事;二三两层均为两句,方式相同,前一句是写景,后一句则为议论。这两层中都有“足以”二字,需备加关注,作者的感慨之情隐含其中。如果说第一层为“叙”,第二层“叙议并重”,那么第三层则侧重于“议”了。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属于记叙,但这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他的意图是从叙入手,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要抒发什么感慨,下文自有论述,但这一段从头到尾,势已蓄足。
登临山水是南朝士族阶层优闲享乐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当时的一大习俗。王羲之胸怀旷达,爱好自然山水,厌恶繁华生活。兰亭美景与风和日丽的天气,不仅引发了士大夫们畅谈玄理、寄情山水的豪情,更引发了王羲之神游万仞、思接千载的无限感慨。
第二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夫”字为抒发感慨的标志。作者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把人们的交往分成两种形态:静态(内向)和动态(外向)。这只是表明了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并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作者意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第二层的感慨。“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这一层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人们喜爱某物时、厌倦该物时、回顾由喜到厌的过程时、面临死亡时。在这四个阶段,不同处世方式的人的共性是都要抒发某种情怀,但每个阶段抒发情怀的程度又是不同的。“情感系之”“犹”“岂”表明了程度的逐渐加深,从而抒发了面对死生情感更甚的情怀,自然引出“重死生”的主张。
第三自然段,除最后一层表明写作动机外,尚有两层意思。“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为一层。如果抓住“每览昔人”句中“昔人”确认是“纵”的联想,那么可推知第二自然段为“横”的思索无疑。既然上下文为纵横两个不同角度,则必然得出“合”“嗟悼”“喻之于怀”的内涵一定是“重死生”的结论。面对“人之相与”的共性,古今情怀的一致,作者自然想到了现实。“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现实是“一死生”“齐彭殇”等崇尚虚无的社会风气。这种“轻死生”的“虚诞”“妄作”,让后人如何看待呢?真可悲呀!故而作者要让后人“有感”的应是“世殊事异”而“其致一也”的普遍情怀——重死生,而不是东晋这个时期的特殊现象——轻死生。
《兰亭集序》从东晋习俗写起,修禊事—游兰亭—观美景—抒幽情(感慨),由人及己,先横后纵,由普通到特殊(现实),两相比照,叹古今之常情,悲现实之夺情。从文学史来看,这一时期正是从玄理诗向山水诗的转变期,我们不妨理解为这是对固有人性的呼唤,作者的这一情感恰好顺应了这一潮流。由此观之,该文虽为序言,却表达了不满现实、重死生、寄将来以厚望的浓烈情怀。从叙到议,由横而纵,环环相扣,文思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文体特点 文化知识
关于文体特点
说 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还有一个看似与序跋之序有关,实则毫无干系的名词——序论。序论不是文体,而是议论文开头的提出问题部分。它和本论、结论构成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有关文化常识
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其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王羲之是晋朝著名的中国书法家,其书法风靡于世, 受后人尊称为“书圣”。他不但以革新书法闻名于世,而且也因为他毕生献身于中国书法,建立了划时代的功绩而流芳百世。
  王羲之在公元303年生于东晋,在七岁时就开始学书法。 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伯父和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夫人。
  在他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他的字自成一体,独创一格。 他的行书生动活泼,充分表现出他的感情。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是<<兰亭序>>。 这是他在公元353年完成的作品,那时候,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亲朋戚友(其中包括当代的书法家和诗人), 在乡间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他们列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顺序取觞(SHANG)饮酒作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26人作诗,一共写了35首。大家也都喝了不少酒。
  王羲之带着醉意,即席挥毫,为这些诗集作序,写成<<兰亭序>>。 据说,他在几天后再重写近百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兰亭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它的原本后来被唐太宗取去。 他很喜爱这幅作品,就命令朝廷最好的几位书法家摹临许多副本,原本则留下来作为自己的陪葬物。
   <<兰亭序>>的原迹虽然在公元650年失传, 但王羲之的字体后来对中国书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偏爱,促使更多书法家学习和摹临王羲之的字体。
  王羲之父子一生勤学书法,他们的专心与毅力,以及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 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和景仰。每当人们提到他们的名子时,都会联想到他们的耐心和勤劳。
  一个好的书法家不但能通过书法表达他的思想, 而且他所写出来的字也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够把字写好。 这需要很多年的精心磨练才会有成就。
  在童年时代,王羲之就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练字的时候,往往废寝忘食。 据说有一次,他想书法入了迷,居然把手中拿着的面包当毛笔,用来沾墨想写字! 他经常到屋外的小池塘洗毛笔,结果池里的水都变黑了。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第七儿子)也是很勤于练字。 他在十二岁那年,把一个经过父亲改写过的字拿去给母亲看。他的母亲也精于书法。 她一看就认出丈夫所写的那一画。
  王献之因此体会到自己的书法还差,不能与父亲的相比。 他决心勤练,要把字练好。他找到十八口缸,盛满了水,下定决心,要拿缸里的水磨墨练字,不把它用完,绝不罢手。
  王羲之当过官。他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他曾劝过同僚,对人要公正仁慈。 王羲之后来因为生病而辞官,在公元361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王羲之父子因为努力用功,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把他们奉为勤劳这种美德的象征。

 

中国书法名帖经典(上)--------《〈兰亭序〉神龙本临摹解析》
作者:何玉璋         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定价:19.90元
目录:
序言                     
凡例说明      
第一章《兰亭序》总论     
       第一节《兰亭序》简介入 
       第二节《兰亭序》的神韵所在
       第三节 学好行书书法艺术的基础
              1 用笔技巧和结体原则为基础
              2 字外功---博识源泉  
              3 悟性是关键
              4 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是动力 
              5 抒我之情是书法艺的灵魂
                                         
       第四节 行书书法艺术
       第五节《兰亭序》释文及其它
              1 《兰亭序》全文
              2  --------释文
              3  --------别字表
              4  --------冯摹本中不少伤残叉笔处说明
              5  --------冯摹本中一些较特殊的点画
              6  徒手“八”字练笔法
              7  王羲之及与会者的兰亭诗集
第二章《兰亭序》响拓本单字剖析图示(兰亭发微)

☆ 墨香斋藏宝——兰亭序 商品描述
“墨香斋藏宝”形象大使王刚先生,曾主持江苏电视台“家有宝物”栏目,现实生活中,王刚先生是一位对中国传统书画颇有研究的收藏家。
王刚先生看到“墨香斋藏宝”后感慨万分:“这些传世书画真迹”现在已经成为了私人不可能拥有的国宝,见上一眼都属不易,这与国宝承载的内涵实不相符;'墨香斋藏宝'以高仿真的复制品,将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请出了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一睹国宝芳容,感受传世书画真迹魅力,把它们变为自己的家珍,实在是善莫大焉,功德无量!”
国宝重辉 真迹再现
真迹复制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鼎力支持,由著名书画鉴赏家、收藏家精心遴选一级国宝:传世法书名画五十余幅,利用重达三吨专用照相机进行实地拍摄,按八至十二色进行电脑分色,彩传统木版水印、珂罗工艺,结合当代尖端印制技术,使用自行研制的书画纸、特制油墨进行复制。所有复制品,均按照真迹原色仿真,无论其笔势、墨色的渲染,甚至落款和图章的油印渗透,无不是真迹的逼真再现将中国传世书画真迹特有的笔法、色调、层次、质感、韵味、形象、神采惟妙惟肖的再现,达到“几可乱真”的境界。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书法家启功先生看过后赞不绝口,以为“功德无量,真迹一等”!千年流传的艺术佳作,真迹再现的视觉效果,将中华瑰宝推而广之,发扬光大,成为了把玩鉴赏的最佳图册,习书研画的第一范本,普通百姓的案头家珍。
背板由著名工笔画大师俞凌荣依真迹白描手绘精彩局部,东阳木雕大师打版,美国进口雕刻机雕刻,细腻生动,异趣天成。 函板正面图案由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精心设计,古韵飘香,气势恢弘;浙江东阳木雕名师手工打版,刀法老到,增其神韵;美国进口电脑雕刻机精雕细琢,纹理圆润,逼真再现。 高档包装盒,裱以国宝真迹局部精美图案,装衬四川成都特级蜀锦,彰显皇家风范。
装满国宝的珍藏图册 规模宏大的视觉盛宴
天下第一行书
晋唐心印--兰亭序
天人合一的神来之笔 书圣本人曾多次复写,终难得其形神,此篇乃天人合一之际的神来之笔,非人力所能及!
不可超越的书法巅峰 后世书法大家奉之为“无尚法度”,千年书法史无出其右者,中国书法艺术极品!
一代圣主的平生挚
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
《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
《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
《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摹本
《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收录内府珍藏唐人兰亭摹本 全面展现天下第一行书神韵
“唐人五大摹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神韵,是后世兰亭两大体系的鼻祖:一是以虞本、褚本、冯本、黄绢本为宗的贴学体系;一是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这两大体系并行于世,孕育了后世无数大家。唐人五大摹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定武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隔海相望不得团圆。此次将此五种珍本汇于一帙,海峡两岸法书极品齐聚一堂,全面展现中华瑰宝之流光异彩!

   王羲之与《兰亭序》之谜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 时期人。祖居瑯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遂为绍兴人。 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在绍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 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 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羲之生七子,均有书名。幼子献之得羲之真传,书法不下乃翁,世称“小王”。

兰亭论辨
传世至今的《兰亭序》摹本,为中国楷书书法之珍品,千余年来,人无问言,独至清末,广东书家李文田对此疑问丛生,断言“文尚难信,何有文于字”,晋人书法不应脱离汉魏隶书,所以《兰亭序》不可能是王羲之书。 清人李文田对此有些疑问,却并未引起注意,一九六五年郭沫若同志在《文物》第六期上发麦《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上来讲也有问题。郭沫若撰文斥《兰亭》为伪作,一时热闹非凡。1965年7月8日,毛泽东致函郭沫若,就《兰亭序》引起的不同看法作出指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此后,启功、李长路、章士钊、高二适等名家都对《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公开论辩,双方各执其理,这就是著名的“兰亭论辨”。传言高二适先生颇用意气,有“何来鼠子敢跳梁,兰亭依旧属姓王”句回击郭沫若。然迄于今日,由《兰亭序》引发的疑案,仍聚讼纷纭,难有定论。
    一、《兰亭序》一文的真伪
    《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由王羲之挥毫作序。首先读一下《兰亭序》一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关于《 兰亭序》一文真伪,基于下列事实:
    一、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但为什么此前晋文最完备之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未见此文。两位六朝文专家许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也不选此文。东晋至初唐200余年间,《兰亭序》未见著录,与此文地位殊不相称。 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不收此文。  在文章家的眼里,它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可。这篇文章只是到了近代,姚惜抱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氏昆仲的《古文观止》给它以肯定。
    二、《临河序》之名见《世说新语》的南朝梁人刘(峻)孝标的注文。郭沫若认为《临河序》文
 
     康熙皇帝1693年摹《兰亭序》碑 

 可信,《兰亭序》文不可信。《兰亭序》与《临河序》文字上有异,主要有两点不同:
    1.文中,增“夫人之相与”以下述王羲之情怀襟抱之167字;
    2.文末,无“右将军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以下40字。此外,文中有两处改易,语序亦略有不同。
    《兰亭序》,唐人方见著录。是《世说》注删改增补《兰亭序》而为《临河序》,还是后人扩充移易《临河序》而成《兰亭序》?上述疑案,扑朔迷离,延续千年,真伪难辨。  

    二、《兰亭序》作者疑案
    要肯定《兰亭序》,首先耍肯定《兰亭序》是王羲之的文章 。传统看法是,《晋书》本传明载《兰亭序》系王羲之代表作品,且曰“作序以申其志”。不同看法是,《兰亭序》出于后人伪托,是在《临河序》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
    清代顺德人李文田在汪中旧藏《定武兰亭》跋文中率先提出这一见解。汪中藏本后归端方收藏,李的跋文就是应端方之请而写的。理由如下:
    1.《世说》注引王羲之文,题作《临河序》,无传世《兰亭序》述怀大段文字,“则唐以后《兰亭》,非梁以前《兰亭》也”。
    2.兰亭之会乃仿金谷之会,序文亦拟石祟《金谷序》。《临河序》、《金谷序》内容篇幅“相应”,而《兰亭序》、《金谷序》文次结构“不相合”,故所增文字“必隋唐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之”。
    3.《临河序》文末40字,为《兰亭序》所无,“注家有删节右军文集之理,无增添右军文集之理”。据此,李文田断然否定《兰亭序》出自王羲之之手。
    郭沫若说李文田“议论精辟”,并认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郭沫若针对“夫人之相与”一段文字补论据:1.《兰亭序》兴怀太悲,与兰亭会情境不合。王羲之等42人“寄畅在所因”,“俯瞰绿水滨”,而“《兰亭序》却悲得太没有道理”。2.《兰亭序》悲悯情感,与王羲之性格不合。兰亭修禊,王羲之47岁,“以忧国忧民的志土自居”,本传亦记其人“以骨鲠称”,王羲之“决不至于像传世《兰亭序》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
    《兰亭序》依托何时?梁代是不会有,郭认为文章必依托于唐代以前,梁与唐之间相距六十余年。郭沫若进一步考证,《兰亭序》之依托者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郭氏认为:“智永很会做文章,不仅《兰亭序》的‘修短随化,终期于无’很合乎‘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正相适应。”至于智永所增文字之“胎盘”,则为《金谷序》中“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一语。
    郭沫若的观点遭到高二适、章士钊等人的猛力反驳。高二适认为:
    1.关于文题。王羲之写此文时并无标目,其标目乃是同时人及历代录此文者以己意加上去的”,故又有《兰亭诗序》《修禊序》《曲水序》等名称。《临河序》其实是注家作了删削的《兰亭序》
    2.关于增文。《世说》注文“有移动及增减处”。文末40字,“是记述禊诗事”,“此或是禊饮中人写的,刘既删节右军文,遂不妨给他添上,这也是注家之能事”。
    3.关于思想。本传称王羲之“作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思想有许多矛盾的地方”,“这些矛盾反映在《兰亭序》以及诗句的情感变化上”,“则‘人之相与’一大段,确可说是右军的本文”。章土钊引兰亭与会者谢安诗“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以印证《兰亭序》“齐彭殇为妄作”,证明《兰亭序》正反映出与会者之心态。
    三、《兰亭序》书帖真伪
    唐太宗亲撰的《晋书·王羲之传》只载《兰亭序》文字,没有提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其次梁武帝所收王羲之书帖二百七十余轴,也没有《兰亭序》在内。《兰亭序》是否是王羲之所书, 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惟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兰亭》?(《兰亭考》卷三引)清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兰亭》为王羲之笔迹:“东晋前书,与汉魏隶书相似。时代为之,不得作梁陈以后体也。”认为晋人书法,应不脱汉魏隶书面貌,故世无《兰亭序》书。结论曰:“文尚难信,何有于字?”(《定武(兰亭跋)》
 

        1965年,郭沫若据南京出土《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1972年,又据新疆出土写本《三国志》残卷,认为墓石上的字体,与神龙《兰亭》、定武《兰亭》笔迹迥殊,斩钉截铁断定:文章“根本就是伪托的,墨迹就不用说也是假的”。其主要论据是:
    1.书体论。“天下的晋书都必然是隶书体”,“《兰亭序》的笔法和唐以后的楷书是一致的”。
    2.字迹论。王羲之书,“笔势雄强”,《兰亭》法帖,字迹“相当妩媚”,与王谢墓石字迹迥殊。
      东晋兴之夫妇墓志拓片 

     3.笔意论。晋人草书,须有“隶书笔意”,《兰亭》法帖被“称为行书的最高峰”,已脱隶书笔意,“王羲之是隶书时代的人,怎么能把隶书笔意丢尽呢?”
    郭沫若深入考证说,陈代知名大书法家智永,“用笔结构和《兰亭序》书法完全是一个体系”。“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今存神龙本墨迹就是《兰亭序》的真本了。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智永是陈代永兴寺的僧人。据说他临书三十年,能兼诸体,尤善草书,他的真草书《千字文》就写了八百多本 , 石刻至今还保存在西安碑林中。隋炀帝曾经称赞他的书法是得“右军之肉”。向他求书的人太多,连门坎都被踏穿了,故不得不用铁皮来保护着。象他这样一位大书家是能够写出兰来的,而且他也会做文章。不仅文中“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语句很合乎“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正相适应。因此肯定《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郭最后说,说《兰亭序》依托于智永,並不是否定的书法价值,认为《兰亭序》是佳书,是行书的楷模。
 
            《兰亭序》与《真草千字文》比较 

     郭沫若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又是书法界巨擘,当时地位显赫,此论一出,破石惊天,引起轩然大波。赞同郭说有启功、宗白华等人,反对者有章士钊、高二适等人。章士钊惊呼:“夫如是,吾诚不知中国书史,经此一大破坏,史纲将如何写法而可!”高二适认为,此论“惊心动魂”,“此乃不啻在帖学作了一大翻身”。
    高二适等人著文驳议,认为郭氏以两块碑石而断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隶书用于碑板,行书用于笔札,不可苛求王羲之书《兰亭》亦用隶体。王羲之以“书圣”得名,“定以当时永字变体而来,他人未能变,或变而不克,右军正以变而作圣焉”。“东晋时代的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确已大备,比较而言,后两者是年轻的书体,到了王羲之,把它向前推进变化,因而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在当时字体演变时期,《兰亭》法帖部分字迹仍未脱离隶书笔意,说明《兰亭》法帖正是王羲之真作的摹本。
    商承祚在《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一文中认为,从东汉起,隶书一方面向草书发展,另一方面也走向楷化,到东晋则己成熟。商又说郭沫若所谓《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智永所托,但未举出神龙本与智永书法相同的特点,是缺乏事实根据“想当然”的说法。智永所书《千字文》的刻本与手写本有几本传世,风格还是一致的,今将神龙本与《兰亭序帖》比对探索,同一作者的个性就会使人失望,即神龙本与《千字文》在风格笔势有出入,前者骨多于肉,后者肉胜于骨,特别是两者的风格笔势不能谓其一致,故非出自一人之手。
    《光明日报》1998年12月4日史林版,发表了王元军的《从六朝士人不屑碑志看“兰亭论辩”的失误》一文,从新的角度对老问题作出质疑。他认为六朝尤其是东晋士人视尺牍为展现风流的艺术,而对于技艺性的碑志书法不屑一顾。由于对于这一点认识不充分,导致把出自平民之手的碑志书法与士人尺牍书法相提并论,从而使兰亭序为伪的论争失去了根基。郭沫若从当时出土的几方墓志以及砖刻文字书法与《兰亭序》有明显的不同就断言《兰亭序》不是当时社会的产物,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走进兰亭
 浙江绍兴兰亭这个地方,因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而名声鹊起,并因此成了全国闻名的书法之乡,也成为历代书法家朝圣之地。尽管发生过《兰亭序》论辨,笔墨官司,但人们对王羲之祟敬,对《兰亭序》之厚爱不绝于世。
    1984年1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届时,海内外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晋圣、修禊、流觞赋诗、 盛况非凡。兰亭书法活动长盛不衰,至2000年已举办过十六届书法节。2001年中国文联与中国书协共同主办的国家级书法专业学术奖,以兰亭命名,——“第 一届中国书法兰亭成就奖”,这是建国以来书法界首次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学术评奖活动,这在事实上承认《兰亭序》的书法地位。  

    如今,随着历史的变迁,兰亭地址已非原地,但仍然依山傍水,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翰墨飘香。王羲之爱鹅,兰亭第一景是“鹅池”,池内有石碑,碑上“鹅池”二字笔力遒劲,字体雄浑,传说这是王羲之与王献之的合作,老子写“鹅”,儿子书“池”,父子合璧,称为“父子碑”。书法家就是书法家,字体的刚劲有力自不必说,不知道要练习多少年 才能达到此种境界。
   
 
             鹅池 

   过鹅池桥便是“小兰亭”,亭内石碑上的“兰亭”二字是清康熙皇帝的手迹,字多经游览者抚摸而稍平,故称之为“君民碑”。小兰亭旁便是兰亭的中心地带“流觞亭”了,亭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室内上悬一匾题“曲水邀欢处”5个大字,为绍兴太守江夏李树堂所书。匾下陈列了
 

   
一幅唐代杰出画家李公麟绘的《兰亭宴集图》,生动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亭之前小溪蜿蜒便是当年的流觞曲水处。流觞亭后为“御碑亭”,八角形,高近13米,内置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碑阴是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诗》遗墨,石碑之大,需仰视而观之,帝王的气
              流觞亭 

 派的确有别与王氏父子,但字的优美也是绝不能相提并论的。同一碑两面碑文分别为祖孙所书,所以此碑又称“祖孙碑”。此碑与前述“君民碑”、“父子碑”并称为兰亭三绝。
 

      御碑亭东为右军祠,坐北朝南,外环荷池。祠屋分前后两边,中间为墨池,南北狭长,取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之意。池中有四角方亭,即“墨华亭”,精巧别致。池之两边为长廊,壁嵌历代书法家所摹《兰亭序》刻石。
    1989年,国家旅游部门又拨款在兰亭天章寺旧址新建了兰亭书法博物馆,这座以收藏、展出古今书法精品为宗旨的博物馆,人们能从这馆里见到王羲之墨迹的各种临摹本。

 

 

《兰亭序》质疑
我认为现在的《兰亭序》是伪造品。首先确切的原始的历史记载全无,且在唐以前毫无《兰亭序》的文字记载,而《兰亭序》出现后的传说又经不起推敲,字体亦非王羲之的。
    顾名思义《兰亭序》应为王羲之去世后两百多年后《兰亭序》出现时才开始传说的兰亭诗集之序。传说王羲之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我想要《兰亭序》的人必是与会者。王羲之当时的书法就很有名,这些要了王羲之重抄的《兰亭序》的人必然会同《兰亭诗集》一同展示给世人看并保管好、珍藏好、传给后人.《兰亭序》和《兰亭诗集》由此而来一定广为人所知和有所记载。但在王羲在世及其后的两百多年间无有过此次集会的记载,此《兰亭诗集》连一首诗甚至只言片语从未见过有过历史记载及流传下来,更不要说全集了;就是兰亭集会和《兰亭诗集》的名称也未有任何其他与会者说论过的记载,《兰亭序》出现后的这些传说可能是真的吗?
    据说《兰亭序》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则由《兰亭序》引出的上述《兰亭序》的故事更不会为人所知。则这故事自然只能产生、流传于唐太宗所推崇《兰亭序》之后.这故事是真的吗?
    当时王羲之为有名的书法家,由他为卖扇的老妇人写扇等传说知人们都看重他的书法作品,而《兰亭序》又是他最好的作品,《兰亭序》写出后与会的几十人都看到了,果真是写的那样好,与会者几十人难道有识宝鉴赏能力的一个也没有?若有,必会引以为荣的将它广为传播,更不要说拍马屁的了.《兰亭序》由此而来当时就应为世人所知,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可能吗?这与王羲之还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的传说矛盾.若真的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只能是兰亭聚会的人必然没看重原稿《兰亭序》之书法,若当时只要有一、两个人看重了,必然当时就会广为流传了.
    而有历史记载的是唐太宗广泛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献书法者涌现,但王羲之重抄的几分《兰亭序》无一和《兰亭诗集》一同现身。在大家视王羲之书法为名家书法的短短两、三百年间它们会全军覆没而失传,这可能吗?
     传说《兰亭序》是王羲之是在酒醉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后来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怎么(认真)写也写来不及原稿.写狂草是有此可能的,而写行楷有可能吗?写行楷的首要是持笔要稳,酒醉的情况下能将笔持稳写好楷吗?酒醉的情况下写的字的笔划会象《兰亭序》的笔划写来那样稳重吗?酒醉的情况下必然是随意写,再看看王羲之随意写的字,与其天差地远.传说显然非真也.《兰亭序》出现后上述传说可能吗?
    再看《兰亭序》中许多字都未写好,构架都不好。大家可以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字未写好,重写时就可写好——象第一行的和、年、在、丑、暮、初、会就写的不好,可重写好;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写得很好而难仿,王羲之自己都难再写好之字——可以说没有。为什么还言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十次均不及原稿呢?可能性有三。可能性最大的是二、三之合。为了质疑《兰亭序》,说明此问题,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我临了《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 (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我临的和原帖的字一个一个的比较就知道了.
    一、王羲之的书法水平有限——有那么多可以重新写好的字自己怎么写都都写不好。
    二、书写者都知道一个人以自己的书体写字,就是在没有吃醉酒,持笔稳的情况下写行楷,第一次写来都总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更不要说酒醉了时。特别是写的上了几十个字以上,更不要说三百多个字时更是那样。他第二次书写时就会比第一次有所进一步。不断的写就会不断的去处那没写好的地方,越写越好,这才是书法之正理,人人都是这样。只有在临习比自己水平高很多的人的字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临都临不好,临来不及原帖。则这传说可能就是有人借此来讽刺王羲之的书法水平低,大大不及广为流传的非他写的《兰亭序》的书法水平,就是让他来临,按他的水平无论临多少次,怎样临,都临来不及流传的《兰亭序》。而编出这故事的最有可能就是流传的《兰亭序》本的书写者或他的崇拜者。
    三、因为王羲之的真迹字体与《兰亭序》有很大的差别,书法水平大大不及《兰亭序》,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和猜疑,而编出那样的故事是消除这议论、怀疑的最佳方法,又可进一步炒作、包装《兰亭序》,大造的舆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因为只有这样传说,才能使人相信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就是仿品那样的好,连他都再写不好了,所以大大的超过他的所有作品。也可能大家的疑问太大了,故将前代的上述讽刺故事加以利用,因为编那故事的人不在了,他也没明说是讽刺,人们在崇拜王羲之和《兰亭序》的情况下,更喜欢与其相关的趣闻轶事,特别是它们有强烈的神奇色彩时。听的人自然不会多想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别有用心,只会朝好的方面想,当成《兰亭序》的传奇而信之、传之,从而流传至今。今人不正是这样来信和传的么。
    《兰亭序》出现于王羲之的第八代孙智永去世后,它是以智永的字体写出来的。现在流行的《兰亭序》的字体与流传的王羲之的其它作品——碑帖上的字有很大差别,王羲之行笔很少用侧锋。它倒充满了智永的字之风格,智永行笔就多用侧锋,与兰亭序的行笔同,由此知是仿智永的字体之人书出,现在的《兰亭序》决非原帖之字。我们常人用眼就能清楚的分辨出,更不要说找笔迹鉴定专家鉴定或编一笔迹鉴定程序,将兰亭序各版本和王羲之、智永的字输入电脑,由电脑来得出兰亭序各版本的字与他们俩谁的字相似,相似百分比为多少,就可得出科学的明确结论。有趣的是书法领域至今是把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字体相同,一般好的智永的字排在四大名家等之后。对于书法作品现在是以历史上的名望、传闻轶事等来认定艺术性的高下,智永之所以排在他们之后的原因就在于此。此为这一切不是说明了传统的传说影响之大吗。它完全左右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使他们失去了思考、分辨能力,完全被麻痹住了。只知一味的盲从。难道这不是活生生的现实吗。
     书该帖时王羲之怎么会知道第4行会掉字而将第2、3行和3、4行的间隔加大,以备第4行上加“崇山”于3、4行之间。帖中将“癸丑”写来占了一个字的位置,古来无将甲子写来只占一个字的位置之规矩(只有注释写来为两列处于一列正文的位置)。
     《兰亭序》中写来笔划别扭,有仿的痕迹之字为“年”、“毕”、“少”、“管”、(惠风和畅之)“畅” 、(以极视听之)“视”、“乐”等字。
    人人都有好胜之心,这对任何个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当他认为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前代、当代某些名家时,他一定会有所表现。特别是将某些人、某些事吹得神乎其神时,这些书家一定不服气,一定会仿其作品来与其争高下,证明自己确超过了他们,而将假品流传于世,一决雌雄。这样势必产生出比王羲之的字好得多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为唐太宗所推崇,金口玉言称为书圣,特别是他大量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士绅百姓无不追捧之。唐太宗时代有了这大的震动朝野的造势、包装。各朝皇帝们自然更要维护历史上最有名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的权威性。中国古代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皇帝说的话是不可更改、推翻的金口玉言,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发展方向都要受到当时的皇帝的喜好影响,各代书法巨匠也不例外。后人改得了、改得动吗?这就造就了王羲之在书法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帝王的个人喜好往往就决定了艺术、艺术品地位,在历史上有许多例子,可见古代帝王的个人喜好的影响之巨.
    无独有偶,在乾隆喜爱田黄的影响下,人们追捧之.由此而来产生的对田黄的珍爱、推崇之巨由一则小事可见一斑。我国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珍藏有一枚解放初期花大价钱买下的一方田黄印章石,一直舍不得刻。有一天挚友叶潞渊去到他家,他这方田黄拿了出了请叶欣赏。叶感觉有些不对头,又拿不准,也就没有明说出自己的看法。
    钱君匋拿此田黄印章石刻印时叫他的学生去磨。一磨,磨不动才发觉是黄玉。钱君匋忍不住笑起来,连说上当上当。
    钱君匋后来带上这黄玉去看老友叶潞渊,请叶拿出他珍藏的田黄来比较、学习。
    由此事可见乾隆时代至今,由于乾隆喜爱田黄而造成人们对田黄的推崇、欣赏的影响之大。就是挚友之间也很少拿出来示人。
     故对于祖先留下的书法遗产,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但不应盲从,这样才能判定那些帖确写得好而临之,学好书法。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记住书法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着的。
     一味的崇古必定摒弃书法发展中的新颖的更好的书体,势必排斥超过前人的书法,将书法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孤朽的空间中,使其得不到发展,而使书法在工之器——笔墨纸砚越来越精良,书法的理论越来越完善,书法交流的范围、速度古人无法想象的今天,书法艺术反而在走下坡路,还不如古人,成了电脑排字还比不赢刻板的,拿着原子弹的还比不赢拿大刀的。这样问题可大了,这样的书法之出路何在,还有前途吗?
     《兰亭序》人们一般都认为难仿,此为没有细审、掌握此帖的运笔之故。此帖大多是骄揉造作的用笔尖稍弯的侧锋起笔,且在字中亦常用侧锋,象春、集等字的三横,咸字的第一横等均为侧锋落笔而成。这样使使用中锋者难仿。只要掌握了其运笔方法仿效之很快就可临好。
     一个人仿别人的字写出的字必带有他自己的书法的特点、风格。这一点他自己最看得出来,熟悉他的书法的人也看得出来。以一模一样大小的字体临摹出来的字看起来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使人难辨真假时,只要将临摩的作品和原作用相机拍下或用扫描仪扫描下来输入电脑,放大成比原作大一倍时,就非常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区别及水平的高低,更不要说放大两、三倍了。对于画及其它古董用此法也能明显的区别出真品和仿品。我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为质疑《兰亭序》而临的《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它们放大一倍,立可看出两种书写风格迥然不同。
有关王羲之及《兰亭序》的故事见王羲之.其中的故事有根据否有待考证。
肖翼盗《兰亭序》的故事及我对此盗的看法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多次派人前往请辨才相让,皆不得。有大臣建议再派御使肖翼去,肖翼知道明说是说不动辩才相让的,就假扮成书生,住在庙中与辩才谈诗论字,书字,使辩才将他当成最好的朋友,骗得了辩才的信任后用激将法使他拿出《兰亭序》来让他观看。一天趁辩才外出,肖翼乘机盗走了《兰亭序》,把它献给了唐太宗。
    唐太宗多次公开求索不得,由下属巧取豪夺而得到别人家传宝物仅次一例。当时献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的都受到重赏,而却未见肖翼献上骗盗得得的《兰亭序》后受到嘉奖之记载。大慨唐太宗也认为他虽然为自己取得了一直想的得到而长期未能得到的心慕之物,但他的下三烂的骗盗作法太不光彩,不齿其之为吧。
    肖翼盗《兰亭序》为历史上许多巧取豪夺别人家传宝物的特例——为帝王盗夺。肖翼用的方法更阴险,他是以骗得藏宝人的感情,取得信任后下手。这使藏宝人在感情和财产上受到双重打击。由肖翼是以谈诗论字,书字骗得辩才的信任的,可知他的书画非同一般;同时他与《兰亭序》又这么相关,而未有他的书画流传下来,可知历史上古董收藏家对肖翼之盗是痛恨到极点的,耻于收藏他的书画。
    若肖翼盗来不是献给了唐太宗,而是拥为己有,或是送给了自己的老师、上司,人们又会怎么说此事呢?会将它说成传奇吗?难道不会指责他的道德太差,行为太恶劣吗。若肖翼盗的不是辩才藏的,而是你家收藏的《兰亭序》,你会将它当成传奇吗?
    反之,若肖翼是从宫中盗了唐太宗征集到的心爱之物——《兰亭序》,被发现后肖翼的下场难道不是被杀头?人们会怎样评论此事,会当成传奇吗?若是文物间谍现在从故宫博物院盗走了《兰亭序》,对盗宝者来说必然是传奇,故宫博物院会将它看成传奇吗?一句话,这样的盗绝非义盗,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之偷盗。从法律上讲仍是犯法行为。
     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兰亭序六种》为例,其书写水平不用放大就可看出书者的水平高低。它们的依次排名为《吴炳旧藏定武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神龙半印本》(个人藏)并立第二(它们出自同一源,为同一人所书)、《八柱第一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柱第二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翁同和藏定武本。

 


一、《兰亭序》的基本风格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基本风格,历来都有定评。虽说象《兰亭序》这样的剧迹其可靠程度尚有疑问,但对大王书风的继往开来之功,却是无人能予以否定的。《兰亭序》在真伪方面的争执,并不影响它是一本极优秀的学习范本,学习行书以它作为门径颇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  《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强调主动追求,强调风格的个性,强调技巧的丰富性,使《兰亭序》、《奉橘帖》。《得示帖》、  《丧乱帖》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魏晋式审美风度。对于学习行书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这方面的追索与体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甚至不妨说,行书之学大王,成功与否的标志

即看学习者能否淋搞尽致地、深入细致地把字帖中最细腻的用笔动作和线条效果表现出来。粗率的临摹决然得不到真谛,  而丝丝入扣的体察与反映,则是熟练掌握大王书风的第一个步骤。此无它,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是对以前书法作品的高层次发展一一我称之为是从粗到

细、从疏到密、从大概到精密、从拙朴到华美的审美发展。在唐人的书论中,大王式的风格被冠以一个纯粹褒义的词:  “巧媚”。《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  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

    《兰亭序》的“巧媚”与它的细腻特征,在与被翻刻的《圣教序》相比时呈现得更为明显。柔软的毛笔与坚硬的刀石相比,后者毕竟会更趋向规范化的处理,而这对细腻而言却是个大损害。由是,学《兰亭》者似乎更应该注意和了解这一特定现象,把握正常学习方式。说学《兰亭》是因为它被封为“天下第一行书”,这自然是毫无意义的空泛话,艺术是没有“天下第一”的。但学《兰亭》是为了掌握它那种精巧的笔法,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法语汇,这却是每个学书者应该建立起的学习观。



二、《兰亭序》的用笔分析

作品的用笔方法直接决定风格的大致导向。学书者对此应该加以特别注意。我们在《兰亭序》中发现用笔上的两个特征:一是笔画的跳荡另一是线形的多变。因此,强调提按动作的明确性与准确性,成为临摹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乎拖与直画是绝对与之南辕北辙的。   

    以“映(?M?映)带左右”四字为例(图一)。

    映字中曲“央”的横折竖一画,按正常写法应是先顿后再行笔,但在《兰亭序》中这一画开头的一顿变成了带笔,而顿笔却被移到折的部位  “左”字的末笔一横是一个很明显的从轻到重、从带到顿的渐进过程,顿挫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右”字的第一横画则在起笔部位有个微小的顿,象这样不同起笔的不同顿法,体现出《兰亭序》对横笔处理的丰富意蕴。按照书写心理活动状态来看,不同轻重的顿,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轨迹,故线条力度的变化使书写时心理变化显得富有立体感。

    线条的多变则可看“带”字,头部四个竖笔

.书法运笔十三法
  书法,涂墨成点,引点成画,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章。莫非都是由点画错综组织而来。故乡、学书应先习点画。习点画时,首先的问题是如何运笔?怎样使点画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象有变化?怎样才能准确体现?这要从毛笔的运动上来分析。我们看一下:在实际行笔时,往往有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横向,即笔锋就纸面后前后左右的运动,作用在涂墨成形;二为纵向,即笔锋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其作用在于渡墨与纸。在我们运笔时,纵横交错,同时运动,还要用心、眼、手,相互配合而成点画。这其中,会形成很多种笔锋的运动状态。综述如下:

     (一)落笔:笔刚着纸,谓之“落”。是笔将动未动,运笔之始  。

     (二)顿笔:笔抵纸,力注毫端,水墨下注。其势如锥钉地,唯恐不深,但不可过重。重则点画肥滞。

    (三)蹲笔:如顿但不重按。蹲时,墨下如蜻蜓点水。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

    (四)提笔:拔笔高起即提。顿笔、蹲笔之后,均需提笔。提则墨由毫入纸。其势如大鹏奋飞,离地初翔。但不可过高。过高则点画轻飘。

      ( 五)过笔:提笔后直道而行。不曲不折 谓之过。或曰走笔。其势如箭离弦,贵于迅疾。

    (六)挫笔:顿笔后略提笔,使笔锋略转动,微离顿处,谓之挫。多用于笔画转折、变换方向时。其势如错齿磨牙。需掌握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七)折笔:笔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谓之折。折笔要藏头。其势如曲指成拳,自然圆劲。

     (八)抢笔:笔锋不落纸,盘空作折势,谓之抢。其势如抽鞭作响。折笔实而抢笔虚;折笔重而抢笔轻。

    (九)回笔:笔驻,挫而复返,谓之回笔。

    (十)衄笔:笔锋去而逆返,谓之衄笔。其势如蜗牛入壳,缩而不折,与回笔不同。

     (十一)转笔:笔锋回旋谓之转笔。折必先转,始能不露棱角。其势如循规作圆,斂而不放。

    (十二)纵笔:笔锋且过且提,去而不返,谓之纵笔。其势如纵鸟出笼,凡点画止处,露锋不藏者,皆纵笔。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笔锋着纸,停以取势,谓之驻笔。势如驻马四顾。

      书 法 要 诀:学习书法并不难,难在笔法学不全。朋友若问学书法,执笔功用十居八。

      未闻执笔之真传,钟王学尽徒茫然。一管分为上中下,真书小字靠下拢。

      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工。结字如何用笔难,执笔运腕最为先。

      五指齐力捏笔管,似有小物手中嵌。指节外实成弓状,掌心空虚容蛋卵。

      五指用力不动摇,灵动之处须捻转。抬肘便觉力下沉,平腕才能毫不偏。

      纵横牵制靠松肩,晃动恰如荡秋千。运笔全靠腕出力,全臂用力注笔尖。 

      万毫发力平铺纸,莫把笔毫揉一团。书法用笔贵用锋,全部技巧在其间。

      提按顿挫是笔锋,调锋铺毫靠腕动。逆入涩行与紧收,来往去回静动中。

      智巧兼优善运笔,运笔之妙全在锋。提按结合行与止,笔心常在点画中。

      迟急擒纵尽其妙,竖曲实虚见书功。静态书法皆方正,涩行笔笔用中锋。

      动态书法中兼偏,枯湿浓淡八面锋。笔毫圆周分八面,形同米字垫下边。

      假想笔毫用刀剪,断面触纸是圆圈。锋尖深藏不外露,仿佛秃笔手中掂。

      笔落好似拍皮球,触纸起倒往又返。转折即同笔另起,换法莫把意切断。

      用笔之要贵提按,提按得宜性情见。字形在纸法在手,笔意在心意乃潜。

      分间布白巧安排,大胆落笔出自然。笔势因人因体异,千变万化不离宗。

      形体姿态均有别,俯仰映带奇趣浓。平正险绝各有道,呼应照顾气贯通。

      行间茂密直如弦,疏处走马密挡风。大小错落章法好,八面拱心向中宫。

      日临日悟砚磨穿,纸过千张形乃见。临帖入帖要出帖,笔用万枝神渐现。

      心手两忘高境界,勤练多悟始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