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不熟:生活不用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9:04:07

生活不用大

    生活在忙碌中前進,日復一日,一眨眼又年底了,回想一年的日常生活,所得到的回饋常常是「忙盲茫」三個字!「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上司很機車、同事難溝通,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工作環境裡,「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想買更大的房子,讓家人住的舒適,而開始節衣縮食,甚至努力兼差、延長工時,但和房價競賽兩腳跑不過四腳,「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當出現這樣的疑問時,或陷N是你需要改造生活的時候了。到底什麼是「不用大」的生活?簡單來說就是小而美、小而優,擁有裡外相符的真實,進而創造實現夢想的時間與空間的生活……

 

0-1 【導讀】美好生活的關鍵,從來不在於錢多,房子
今天,我們面對著一項大問題,這問題時時刻刻都在眼前,卻大到看不見。
我們的生活都太「大」了,從早到晚塞滿看似必要的計畫、急事和責任。

生活在忙碌中前進,日復一日,一眨眼,又年底了,回想一年的日常生活,所得到的回饋常常是「忙盲茫」這三個字!「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上司很機車、同事難溝通,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工作環境裡,「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

想買更大的房子,讓家人住的舒適,而開始節衣縮食,甚至努力兼差、延長工時,但和房價競賽兩腳跑不過四腳,「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常有人會問自己「我的生活真的僅止於此嗎?」當出現這樣的疑問時,或許就是你需要改造生活的時候了。

莎拉.蘇珊卡是美國知名建築師、暢銷作家、文化人,某天深夜在結束緊張忙碌的一天後,她躺在床上讀輕小說,卻突然覺得沮喪,於是試著釐清是什麼念頭令她惱怒,「真的僅止於此?我這輩子就只有這樣嗎?」這個念頭閃過腦海,她開始回想忙碌的日常生活,了解到:倘若不調整生活的輕重緩急,下半輩子就會一成不變地過下去。「人生應當有比『這』(指忙碌的生活)更有意義的事吧。」正視問題後,她知道自己得有所改變。就從那天起,她開始探索改變生活的可能性,也開始簡化生活,把焦點放在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並摸索出「不用大」的生活哲學。

到底什麼是「不用大」的生活?簡單來說就是小而美、小而優,擁有裡外相符的真實,進而創造實現夢想的時間與空間的生活。

例如:買齊必要的登山裝備,爬個幾座山,就是登山好手嗎?買全套的百科全書放在家裡,就算知識淵博嗎?擁有頂級廚房、廚具,就是廚藝高手嗎……人生要做的是實現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誆騙自己擁有好的配備,就是有品質的人生。所以「生活不用大」,許多問題是出在質而不在量。

但要如何活出有品質且自在的人生呢?蘇珊卡在《生活不用大》書中幫大家擬訂了改造計劃步驟:規劃新生活的藍圖、找出令你振奮的事物、確認哪裡有問題、移除雜物、傾聽你的夢想、學會看穿障礙、改善現有品質、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完成施工階段、遷進你的「不用大」生活、維持改造後的新生活,在這個改造過程裡要準備一個很重要的物件---「生活不必大」筆記本,因為在不斷的記錄、練習及檢視下,就能更了解自己的心意,找到屬於自己真正想要的有品質且自在的生活。

「每當你覺得自己奮力促成或逼迫某件事發生,或者抗拒該做的事,你和這件事是分離的,顯然你並未全心投入;事實上,你的評斷和反應鎖上了大門。」《生活不用大》書中這段話,讓本書小編想到前一陣子因工作低潮,在和主管懇談後,休了十天的長假,在那十天裡除了閱讀,本書小編還做了一件事---拿出紙和筆,列出他對這份工作的好惡,結果發現工作上令他振奮的事物還是多的。休完假、放慢腳步後,本書小編回到工作崗位專注投入,當鎖上的大門被打開時,一切又變的得心應手了。

人生是自己的,「這是你的表演,發生在你的劇場裡。」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端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生活建築師。想要成為美好生活建築師,本書小編建議先探索一下「不用大」的生活哲學吧!
【內容導讀】

從現在開始,搬進你的「不用大」生活
~莎拉蘇珊卡/本書作者,知名建築師、暢銷作家、文化人
從小,大人就要我們相信,世界圍繞著我們,我們身處其中卻與世界涇渭分明。我們自認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世界以人為中心打轉。我們可能不認為自己特別優秀、成功或迷人,卻會努力為自己的舉止、觀點和品德辯護。我們全都被父母、學校和文化制約,立志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因為我們願意遵循遊戲規則,社會才得以存活。於是,我們每天上班、賺錢養家,同時購買適量的商品來支持這個消費社會。我們鮮少停下腳步,質疑事情是否真如表象所呈現。制約告訴我們「是」,我們就接受。

但是,能否用不同的方式來看事情呢?

我們會問這種問題,不是正好在度假,就是遇到親朋好友重病或去世,或者世界發生危機,例如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卡崔娜颶風摧毀紐奧良。這時我們才會從生活中抽離,認清手上的事和爆滿的行程並非真正的自己。這時我們才會停下來質疑:「這真是我要的嗎?」「這是年輕時讓我熱血沸騰的事嗎?」「這是我想像中的人生嗎?」

這種時刻的價值,是放慢腳步的第一個理由。慢下腳步時,我們至少有機會活在當下,有機會聽到一直都在的內在智慧。著有《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The Power of Myth的當代神話學泰斗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說過:

「你必須有一個空間或某個小時或某一天,不知道當天發生了什麼新聞……在這個地方,你只需體驗和表達自己的現在和未來……剛開始,你可能發現什麼事都沒發生。但倘若你有一個神聖的空間並且使用它,最後必定會有事情發生。」

這裡講的不是聽到天啟,也不是相信訓誡、天譴和超我的正當性。坎伯所說的是:當你騰出空間和時間,所謂「高層自我」(higher self或Self,指「靈性的我」)會讓自己知道成長和成熟需要些什麼。這不是芝麻小事,也不是主觀判定,更不是別人的事。這種指引與你可能擁有的真實和完整極為協調;或許可以稱為「直覺」。很不幸,我們沒有共通的語言討論這種認知,因此常不把它當一回事,或以為應該避開或懼怕。

事實上,這正是當今許多人的渴望---感受到意義與滿足的道路。但大多數的人找錯地方了---在自身之外尋找。今日,我們從事更多活動以求找到自我,但經常匆匆忙忙地做,比如利用午休或小孩參加游泳比賽的時間,趁他們去夏令營時更好。不管瑜珈課或創意寫作課、生態旅遊,或者靈修,我們潛藏的渴望是探索自己更真實、和整體宇宙更和諧的部分。我們共同走向新的生活方式。但少了分享願望和夢想的語言,而且不了解如何持之以恆,使我們的處境非常不利。

「滿足的範疇」本身並非新觀念,數千年來,各方神祕主義者和導師不斷描摹,並指引人們尋找。新的是讓平常人瞥見這範疇的能力。過去十年,網際網路讓我們更快速、更有效地分享嗜好和熱情,顯然有數百萬人對沉思「我是誰」和「生命真正的意義為何」感興趣。過去這隸屬宗教領域,如今愈來愈多的人認為,有可能直接體驗更高層次的意義。在網路上看到有這麼多人追尋和自己相同的目標,讓我們對探索自我更具信心。

◆ 了解自己的欲望

二十多歲時,我會和兩個朋友每週共進午餐一次。她們倆都長我幾歲,其中一位當時和丈夫溝通有問題,已經固定看心理醫師一段時間。我很羨慕心理治療讓她更了解真正的自己;我也想更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讀心理學書籍,其中以榮格(Carl Jung)的書最能引起我的共鳴。一如往常,我不想僅止於讀讀相關知識,還想在生活中實踐。我開始勤寫日記,試圖挖掘自己個性的根源,並開始探索夢想的世界。

結果不只夢在每天早上準時出現,供我記錄,還有一群技能高超的人近乎奇蹟地走入我生命,幫助我了解夢中世界的珍寶。

對夢愈來愈著迷的我,先是看到一本解夢的書;接著又認識一位朋友,恰巧為那本書的作者工作過一段時間;然後,我聽到教人積極做夢的廣播節目;最後,還遇到一位主要專長正是解夢的業主。這些都不是我求來的,而是主動報到。我只需要留心觀察,並投入發生在身上的事。若我是懷疑論者,會把這些事視為巧合,忽略唾手可得、能協助我更了解自己的寶藏。我們很容易漠視某些事,或相信自己沒時間完全投入此刻感興趣的事。

◆ 美的力量

回想生命如何引領我走上建築這一行,我發現主因是我了解人們真的很在乎自己的家,而且受家所激勵。他們知道家不只是居住和儲物的地方,許多人也致力打造一個更能表達自我、更美且更實用的住家。大多數的人直覺,建造房子的過程將幫助他們更了解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潛能。不管新建或翻修住家,這類型的業主會將整個生活融入我們的集體創作,讓所有人都對過程滿意不已。

但直到最近我才了解,這些客戶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他們「想要更多」。他們不只追求品質更高的生活空間,還想要更好的生活品質、更濃的幸福感受,而且他們知道,這需要設計良善的住家做為穩固的平台。他們在乎並熱切追求自己的目標,無須旁人要求便全然投入創作過程。當業主真正企求美好,而且享受達成目標的過程,我發現自己也會投入更多的心力。

我們常把「家」想成一個以磚頭和水泥(以現今建築材料來說,就是鋼骨和牆板)建造而成的地方,其實家的意義絕不只如此。家是過日子的感覺與方式。一九九○年代初,當我開始有此領悟,便逐漸了解其他同行和我設計美麗房屋時的意圖:創造一面透鏡,讓住戶能更深刻體驗真實的自己和未來的願景。形體的美,讓他們在日常作息之間也能享有頓悟時刻。

我在A.H.阿瑪斯(A. H. Almaas。阿瑪斯融匯西方心理學與東方智慧,發展出整合情緒治療、認知治療、直覺式揭露、呼吸技巧、靜坐冥想及精微能量探討的「鑽石途徑」)的一本著作中,找到貼切形容這種狀態的一段話:

「人生的成就是能客觀看待人生,能看清一切……。人生是來表達、實現和頌揚美,我們走這一遭的目的就是這個,不為別的。」

當房子成為你要攀上更高層次的後盾,你的活動就會超越尋常界限,不再只是洗碗、教孩子做功課和餵狗。是的,事情沒什麼兩樣,只是參與方式不同,因為做這些事的「舞台」激勵了你。也許從廚房水槽上方的窗戶能看到美景。也許在孩子頭一次學習乘法的桌子上,一道光映上了花瓶。也許放狗食的櫥櫃,是當地木工用你家後院倒下的橡樹做成的。某個物件或場景在別人眼中是否美麗或有何意義,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它們在你的生活中能達成什麼。

【作者簡介】

莎拉蘇珊卡 Sarah Susanka
美國知名建築師、暢銷作家、文化人,著有「房子不用大」The Not So Big House系列叢書。她引領美國社會一股新文化潮流---房子要「蓋得好一點,不用蓋得大一點」build better, not bigger,並據此延伸出「不用大」Not So Big的生活哲學。歐普拉曾邀請她上節目暢談理念;《高速企業》Fast Company 雜誌評選她為改變美國社會的「高速50」(Fast 50)創新家之一;《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曾評選她為「美國文化的創新者」;《建築商》(Builder)雜誌則將她列為「建築業50位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

【目錄】

前言
第 一 章 規劃新生活的藍圖
準備好「生活不必大」筆記本
第 二 章 找出令你振奮的事物
第 三 章 確認哪裡有問題
第 四 章 移除雜物
第 五 章 傾聽你的夢想
第 六 章 學會看穿障礙
第 七 章 改善現有品質
第 八 章 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第 九 章 完成施工階段
第 十 章 遷進你的「不用大」生活
第十一章 維持改造後的新生活
第十二章 自在人生
附錄:「生活不必大」使用者手冊

 

0-2 【內容試讀】進門的過程
進屋的路線,引你從公共空間轉入私人領域,因此在建築設計上相當重要。進門並非只是穿過一扇門,而是一個過程——首先在街上看到房子,沿著某種路徑接近房子,站在門廊下準備進屋,按門鈴,最後屋主應門打招呼,迎你進屋。整個程序,讓你為體驗房子內部做好準備。設計良好的進屋順序令人愉悅,會讓人喜歡上一間房子。反之,不協調或不討人喜歡的進屋順序,讓你尚未進門就確信自己不愛這房子。

進入自己的內在生活也一樣,做好準備很重要。假如你未細想路徑就一頭栽進去,或許會連門鈴都還沒按,只匆匆往內一瞥,判定這屋子不適合自己,便倉促離開。以恰當方式進入自己的內在世界需要一點時間,然而一旦建立程序,往後每次進入都會感受到和初次探訪所見相同的整體與完善。

房子設計得好,外部裝飾未必華麗,屋內卻頗為豐富,不必大的生活也是一樣。別人怎麼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接納自己。引領你來到家門前的一連串美麗地點,能讓你每天歡喜地回家;同樣地,為通往內心最深處的旅程做準備,也能不斷帶給你愉悅。倘若你現在就將這道程序融入生活,下半輩子都將受益。所以,鋪上紅地毯,讓我們開始探索內在的吧。

【作者導言】

大約十二年前的某個夜晚,我躺在床上讀一本輕小說。多年來,結束緊張忙碌的一天後,我總會藉此紓壓,而且通常都有效。但在那一夜,我卻突然覺得沮喪。於是我放下書,試著釐清是什麼念頭令我惱怒。「真的僅止於此?」一個念頭閃過腦海:「我這輩子就只有這樣嗎?我是個成功的建築師,一家四十五人公司的執行合夥人,肩負許多責任,面對大量挑戰,待辦事項清單像阿婆的裹腳布那麼長。

我成天努力工作,有接不完的電話和開不完的會。每天都得保持驚人的步調,才能處理完幾十件公私要務。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一天下來,回到家通常已超過八、九點,這時我會做些不花腦筋的事,好從白天的心情抽離,換得一夜好眠,以應付同樣繁忙的明天。人生應當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事吧。」

正視這個問題後,我知道自己得有所改變。我看到,甫成年時的夢想和此刻真實的生活,存在落差。

高中時代,我總是滿腦子想法和理念。我想研究腦部如何運作,想探究讓事物顯得美麗、方程式漂亮的原因,想設計出令人心情雀躍的建築,還想和關心自己居所與工作環境的人共事。但我最想做的,是寫作。我喜愛寫作,當我靜下心來,讓文字從指尖流洩而出,便有股神奇的感覺湧現——筆下字詞的意義,使我更深入地了解書寫的主題。內心深處,我知道這才是我真正熱愛的事;我渴求找到時間與空間,實現夢想。

可惜,雖然我實現了一、兩項早年的志向,眼前的生活卻沒有餘裕做其他事。與其說我的人生充滿意義、不停追求內心的欲望,還不如說我的人生填得太滿了——塞滿了責任。說真的,那天晚上我簡直快要窒息。我了解到:倘若不調整生活的輕重緩急,下半輩子就會一成不變地過下去。車子以定速在人生道路上行駛,我卻在車裡睡覺,還深信自己始終朝著某個重要的地方前進。但直覺提醒我:我正錯失旅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警醒、覺察和全心投入的部分。我的生活是那麼混亂、那麼【大】,情況難以抑遏,導致快速的步調成了生活唯一的色調。

我彷彿大夢初醒,突然間,成年的我頭一次活了起來。如今,學習在每天的活動中保持清醒,並盡快找出保持清醒的方法,似乎成了首要之務。通常要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或者重病患者,才會有這層體悟。但我都不是。我能領略到這一點,並非外界事物使然,而是靜下來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上天在我頭上敲了一記,引領我以嶄新的方式檢視自己的現況。

就從那天起,我開始探索改變生活的可能性。我繼續擔任建築師,但也開始端詳自身和我填滿日子的方式,觀察我生活的「地基」。當我開始質疑過去的信念,周遭有許許多多的門陸續打開,而過去我從不知有這些門存在!我開始簡化生活,把焦點放在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上。此外,我還抽空寫作,釋放長期被忽視的熱情。心之所欲對全然覺醒的人生非常重要,正因為我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房子不必大」(Not So Big House)系列叢書才得以誕生。

事實上,「設計出每天都能讓我們振奮的房子」這想法,就是源自於我的「生活不必大」哲學。而「不必大」(not so big)這個詞彙,是我全心投入寫作後才創造出來的——就在寫第一本書的導言時,神來一筆。透過寫作的過程我才明白,有些要緊的事情我早已知道,過去卻不自覺。但寫下這個詞彙後我發現,不管設計住宅或過生活,「不必大」最能解釋我們在規模、步調和比重上遭遇的難題。

你我沒什麼不同。不管是誰,都能從過度緊湊的生活中清醒,做自己長久渴望的事。責任、差事、電子郵件、親朋好友……,身處一團亂的現代生活,我們可以放慢腳步,讓自己真正「參與」正在做的事。我們可以開始過充實、豐富、充滿活力的「不必大生活」,全然體驗所遭遇的一切,讓心靈和情感得以茁壯、成長。就像我容許自己探索正職以外的事物,你會發現,你也能追求自己特質中尚未展現、但渴望獲得解放的面向。

如今,我以這種新模式做為生活的【核心】,而不是如大家想像的,以建築師或作家的職涯為重。職涯是人生的內容或情節,但新的生活模式讓我得以開發愈來愈多的潛能。這是「生活不必大」哲學的應許,對於有心讓生活更平衡、更和諧且更有意義的人,一律適用。

如果你想改造生活,請依照下文藍圖中的指示行動。你將發現,生活真的比你現在所知更有意義。我已經迷上這種生活,但願也能感染你。

 

0-3 【內容試讀】】第一章:規劃新生活的藍圖
一如往常,今天我們空虛且恐懼地醒來。
別打開書房的門,也別找書讀。拿起一件樂器。

讓我們做自己喜愛的美好事物。
跪下親吻土地的方式有上百種。
——魯米

我們缺少了什麼?

今天,我們面對著一項大問題,這問題時時刻刻都在眼前,卻大到看不見。我們的生活都太大了,從早到晚塞滿看似必要的活動、急事和責任。沒有時間喘口氣,更無暇檢視問題的根源,而是拚了命在找解決之道。假如停下腳步,想像速節奏更快時生活將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可能會被絕望和徒勞的感覺壓垮。我們會被掏空,束手無策。

我們必須改造生活方式,但不會是透過擴充現有的空間——這麼做只會讓生活變得更龐雜。我們需要的改造,能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已然存在的事物,進而使我們感到愉快,而不是把我們逼瘋。

你的生活跟你所住的房子很像。房子裡你喜歡和討厭的東西都有;有你經常使用的空間,也有心血來潮才會臨幸的角落;有經常需要保養的部分,也有不予理會卻能數十年不壞的部分。若時間和財力許可,幾乎所有人都會翻修房子。最理想的狀況是,房子所有缺點都會依照我們的喜好改善,且有足夠空間存放我們最寶貝的物品。

真正的關鍵是:不管居家還是過生活,我們都想要自在。對此,我們通常的做法是修正自己察覺到,並判定為問題根源的事物,例如空間不足、時間不夠。但有些問題出在質而不在量,因此不容易看到,也較難確認、描述與解決。倘若我們不了解自在感從何而來,就無法提升自在的程度。比方說,每天下班回到家,你總會覺得煩,因為你得先經過洗衣間,推開待洗衣物的籃子、堆積如山的床單和毛巾,還有小孩的外套和鞋子……。你可能需要建築師來點醒你,你家進門的動線設計【不良】。問題不在洗衣間,而是你必須【穿過】洗衣間,才能進到屋裡。

生活也一樣。我們常以為問題出在工作、老闆、保姆或者另一半,試著調整,卻發現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自在生活遙遙無期。原因在於,事情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就像確認問題出在進門動線設計不良的過程,解決問題時,我們得先了解問題為何發生。我們需要大幅調整看事情的角度,而以建築設計為例,頗能幫助我們了解改變是怎麼一回事。

翻修房子時,無需大興土木就能轉變屋子的性格,但一定得評估哪裡原先規畫得不好,並確認什麼是你想要,但現在欠缺的空間。接著,你需要構思良好的設計方案,就現有空間做小幅修改,創造新的機能。之後,你還得製作一套藍圖,記下所有的決定。最後,你必須動工;這一步說來簡單,卻最容易被忽略。再多的計畫都是紙上談兵,實際動手改變才會成真。

改造自己的生活也一樣。你可以博覽群書,東思西想,但唯有下定決心,貫徹計畫,事情才會開始不一樣。新學到的生活方式必須融入你的每一天,像洗手、刷牙那麼自然,而不是週末餘暇偶一為之。解決生活太大的問題有兩個步驟:第一,我們需要知識,才懂得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其次,我們必須以新的方式過日子、做事情,新知識才算成功融入原有的生活。

為了完成生活的改造,我們需要藍圖,以及落實藍圖的指南——這正是本書所要提供給讀者的。大功告成後,你的生活內容不會有太大改變,但你將有餘裕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也更能體驗自身等待發掘和實現的潛能。假如你遵循指定的步驟,融會貫通,改變【將會】發生,你也【將會】以新的方式和活力體驗人生。
那麼,要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一塊兒來檢視建構「生活不必大」的關鍵元素。以下先簡述計畫的各項步驟,之後的章節中我將做更詳盡的說明。

一:規劃新生活的藍圖

人們習慣劃分自己的生活:工作是一個區塊,家庭生活是一塊,想和自己內在本質對話的欲望又是另一塊——我們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應該可行,卻未真正去實踐。

切割生活,正類似用牆壁分隔空間。如果屋內隔間眾多且只以狹窄的走廊相通,不管房子再大,依舊會令人覺得窒息。空間感取決於空間之間相連景觀的大小。以拱門或內窗打穿一道牆,視線愈能延伸到相鄰的空間中,愈覺得房子寬敞。

同樣的,我們必須為生活各層面做這樣的連結,移除其間的障礙;如此一來,無論工作或從事自己愛好的活動,都會感到活力十足,生活完整。我們需要整合自己的想望與工作,不必顧此失彼;若我們更了解內心的自己,兩者就能和諧共存。

二:找出令你振奮的事物

開始一樁建案時,我會請業主用照片說明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房子,並告訴我他們最愛的自家角落。這些特色是帶來幸福感和家的感覺的重要因素,使他們每天期待回家。

我記得一位媽媽,她有三個活潑的男孩。她給我看一張照片,是從家庭娛樂室縮進去的一個小空間,裡頭擺了一張舒適的高背椅,正好能眺望窗外遠方的大草原。我問她,照片中最吸引她的是什麼,她說是對未來的憧憬,將來有一天,她除了坐看風景外什麼都不必做,沒有任何責任、事情來煩她。照片捕捉住她目前所缺少的生活品質,在翻修計畫中安排這樣的空間,能鼓舞她為自己找到這樣的時光。

還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業主,是一家中型製造業的執行長。他讓我看一張老照片,是他祖母的避暑小屋——孩提時代,他在小屋度過許多陽光普照的快樂時光。小屋是簡單的木板屋,沒有繁複的裝飾,這些特色令他回想起那些夏季中感受到的平靜和輕鬆。他現在的生活非常複雜、混亂,他想在新家中複製小屋的形式,以提醒自己那種簡單的美好。

我們可以運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最能激勵自己的活動和嗜好。幾乎任何東西都能提供鼓舞人心、超越自我設限的素材。我們只需辨認出哪個空間最令我們感動,然後將其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就像建築師在翻修房子時置入最令你自在的空間。

三:確認哪裡有問題

知道能鼓舞新業主的事物後,接著我會問他們,覺得家中哪裡規劃不佳。他們會帶我參觀各個房間,指出有問題的地方。他們常常提到,廚房工作區域的配置不理想,比如準備料理時,沒有地方供其他人坐下來。但他們不了解,「廚房孤立於主活動區域之外」的缺點,往往比他們看到的其他問題更要緊。建築師的職責就在於:在顯而易見的問題之外,看出房子整體規劃的嚴重缺失。

相同地,我們可以輕易說出自己想做的事,以及如何更有效率地做我們【該】做的事,照理說,這樣就能騰出空檔做有趣的事。然而,我們往往不明白,真正的問題不是沒時間,而是我們利用時間的方式。我們以為問題出在做事的順序,其實我們「怎麼」做事。如同改造廚房的建築師,我會教你用不同的觀點看事情,以釐清真正的障礙,過有意義的生活。

四:移除雜物

找我改造房子的客戶,幾乎人人都有祕密收藏的雜物。第一次檢查房子時不一定會發現,但打開某個衣櫃,或者往床底下仔細一瞧,就會發現各種已經用不著的舊物。這些客戶家裡大多也有顯眼的雜物堆,徒然佔據空間、阻礙通行,讓人以為房子裡已擺不進新的東西。翻修房子時,除了將視線可及的雜物清掉,還得清理隱藏的雜物,把衣櫃和抽屜空出來收納真正該放的東西,也就是目前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

我們很容易看到工作或配偶帶來的挫折,但看不出挫折感源自自己的陳年舊習——或許曾派上用場,如今卻已用不著的行為模式。這些習性,就好比堆在床底下的雜物,或是廚房吧台上雜七雜八的文件。老習慣使人習於用舊方法做事,想像不出略做改造能有什麼功效。用上一點心理學,以及大量的自我觀察,你會發現:只要有正確的工具,改造生活的素材每天都會自動送上門。

五:傾聽你的夢想

確切了解業主的好惡後,我會請他們詳述自己渴望的住宅是什麼模樣,但先別管經濟上能不能負擔。屋子很難完全依他們的夢想整修,但經過一番說明,我或許能做出一些他們以為預算內絕對做不到的設計。

舉例來說,一位業主希望房子有間圖書室,但她知道不可能。然而在設計時,我發現樓梯上到二樓後的樓梯間相當寬闊,正好可以排上書架,做為藏書的空間。不用說,她喜出望外。倘若她沒說出她的夢想,我絕不會想到這個點子。

我們的生活也一樣。若認為夢想不可能實現就放棄做夢,我們便不會傾聽,夢想也永遠無法成真。不論你是否相信夢能帶給你什麼(包括白日夢與夜夢),在「不必大的生活」中,你會開始明白:進到你生命中的一切,都蘊含著某種意義。在逐漸覺醒、認清眼前事物的過程中,夢就像路標,為我們指引方向。

六:學會看穿障礙

面對業主時,建築師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協助他們想像我們的提案。我通常會用模型、手繪草圖,或是電腦透視圖和動畫,來展現房子翻修完成後的模樣。但對多數屋主來說,他們習慣了房子的現狀,要將想像具象化可是一項嶄新的技巧。即便最投入的客戶,要想像拆掉一堵牆或將廚房搬到現在餐廳的位置,都可能是很大的考驗。但有一些訣竅,當他們學會了,就可能在動工前對改造後空間有大致的概念。

改造生活時,「以嶄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同樣是必須掌握的重要技巧。剛開始,要能看穿現有的架構,並看到逐漸浮現的新模樣,似乎令人卻步。但只要練習便能做到。之後你將會發現,生活有各種彈性,過去的自己卻從不認為可行;而且很快地,你就會看得到改造生活的可能性。

七:改善現有的品質

接下來,輪到改造的「創意工作」登場——以不同的角度來看房子,從現有架構琢磨出新設計。通常,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空間,而是提升流動性,並重新配置空間,好讓你自在地依自己喜歡的方式住在裡頭。常有人問我,設計是怎麼產生的?這是個祕密,所有藝術家和創意人都知道,卻很少談論。建築師設計、畫家作畫或音樂家作曲時,他們其實只是個媒介。他們的職責,是蒐集執行創意所需的一切靈感和事實,然後退到一旁,讓藝術經由他們而產生。聽起來有些神祕,但這個過程發生時,卻是世上最自然的事。

這是通往「生活不必大」的真正關鍵。當你做好所有準備,然後放手,改造生活的創意才會降臨。這正是改善現有生活品質的方式。願望能否成真不是你無法操控,但你能成為願望實現的推手——只要你備妥所有工具,接著讓事情自然發生。我們都能擁有這樣的創意,但為了實現創意,必須全然專注於手上的工作,而不去計畫、思考或擔憂創作最後呈現的模樣。

我們可以盡量讓生活處於這種創意流動的狀態。不論在職場或家裡,不論痛苦或滿心歡喜,只要有工具在手,開始將此狀態融入日常生活,你就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尋找的生活意義自動出現。

八: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最棒的業主不僅想要一間更棒的房子,他們還了解家是生活的平台,能進一步傳達出他們即將變成什麼樣的人。想讓房子成為自我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最重要的步驟是找出一個空間,當做自己的避風港——不管多小都行。在這裡,你能靜下來與心中當下浮現的想法對話,可以從事嗜好或坐下來閱讀,也可以沉思和冥想。

這正是翻修房屋和改造生活的交集,因為有了這樣的空間,你就會找時間去使用。這空間等著你造訪,許給你和自己之間一份更深刻的新關係,犒賞你留給自己片刻寧靜。許多房子多餘的空間有限,但這避風港不必時時存在。我認識有些人利用客房、餐廳一角,必要時甚至動用更衣間。

同樣地,規劃生活時你可以選定一段時間,讓自己沉靜半晌,或是每天早上小孩起床前冥想幾分鐘。也許你決定早點下班,好在回家前到公園安靜地散個步。我們經常認為繁忙的生活中擠不出一點時間給自己,其實只要認真去找就會找到。

不管你如何命名這段空檔,重點是每天擁有一段不用思考、社交或工作的時間。留時間和空間給自己,便是在「邀請內在本質成為你外在生活的一部分」。

九:完成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中,若要我建議業主該抱持什麼期望,我會請他們「務必接受事情的結果」。你可以做足一切準備,但凡事總有意外,因此你必須放輕鬆,處理所有出現的問題。倘若一遇到意料之外的難題就失控、生氣或沮喪,你會逼瘋自己和所有和計畫有關的人。反之,能沉著應對每天的狀況,就會一切順利。

至於改造生活,同樣的建議也適用。開始之前,你必須了解過程中免不了意外轉折和逆流,但你也得到方法,以自己從未察覺的沉著來因應。翻修房屋或改造生活的實際動工階段,可能會是一段很棒的時光,因為你能看到每天的變化,並開始看出改造過程中所顯現的空間特質和性格。只要你專注於眼前該做的事,其他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十:遷進你的「不用大」生活

工程一旦完成,接著就要搬進去住。屋主可能會非常興奮,因為他們發現,翻修後帶來的新生活模式,也能自動轉變他們的生活。所有原先阻礙動線的物品都移除了,房子清爽許多;面積沒有增加,卻有了以往所欠缺的寬敞感。生活自然而然地改變,新設計的特性讓一切活動或互動變得更有活力。

改造生活,也能提供同樣強度的轉變。落實改造計畫,短時間內生活方式就會大幅改變。你會變得更輕鬆、更愉快,更常注意到周遭的美,也有更多空間喘息,並從事自己真正喜愛的事。

十一:維持改造後的新生活

任何改造計畫的最後一步,都是將所有操作手冊和說明書交給屋主,讓他們能把新家保持在良好狀況。在亮眼的新裝下,房子看起來完美無瑕,但若缺乏長期保養和照料,就很可能回復翻修前的凌亂狀態。因此,我會鼓勵屋主每年至少檢視一次哪些設備需要保養,並且檢查各房間和空間設定的機能,確保一切運作正常。

就算你全力以赴要改造自己的生活,未來數十年間若沒有任何指南輔助你維持一切順利運作,終將前功盡棄。因此,改造生活的最後一步,便是創造一份使用者手冊,用於每年至少一次的例行性維護,以確保新生活方式持續對你有所助益,並隨著你的改變不斷演進。將此一檢視變成年度要事,就能確保你繼續發揮潛能。

十二:自在人生

整個過程最後也最棒的部分是:在整修後的建築內從事日常活動,你的生活將會全面改變。數不清的業主告訴我,他們從來沒想過,小小幅度的改造竟能大大影響生活。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城南有一對夫妻,住在一間很普通的平房多年;入住翻修的新家六個月後,他們邀我去作客。如今,他們自認住在夢想中的房子——過去他們一直想像,這樣的屋子得靠自己一磚一瓦才蓋得成,而且還要很久,可能是退休之後才能著手吧。他們從沒想過房子本身能夠激勵住在其中的人,但他們的新家就是最好的實例。

我希望,你的生活在改造後也能產生這種效果。倘若你一心一意要改變生活,你會發現所需的一切就在心中。用不著翻山越嶺;毋需走遍世界各地,尋找能讓你豁然開悟的人;不需要遠離親友;至不用換工作。你需要的只是全然的專注,以及開放的態度。其他一切,會在對的時刻,自動送上門來。

當你能好整以暇處理真正要緊的事,有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完整表達自我,生活會變成什麼樣貌?豐富和活力是必然具備的特質,但除非親身體會,言語實在難以道盡。即便如此,我們可以窺見一些具體特性。

關於眼前所做的事,你的壓力將會比現在減輕許多,而且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能坦然面對,優雅地接受。以往會讓你煩惱好幾天的事,你能當機立斷,然後拋諸腦後。你能以嶄新的觀點看待困擾你多年的人。他們可能依然故我(至少在他們注意到你的改變前是如此),但再也不會困擾你。所有的電子郵件、留言、簡訊、電話、會議,能依照自己的節奏處理,而不是被搞得精疲力盡。簡單地說,你將掌控自己的生活。

一旦找到時間和空間傾聽內在的渴望,渴望就會開始實現。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滿具創意的;也會發現機會主動降臨,得以投入一直想做的事——不是因為你去發掘,而是你已經準備好。你將發現:自己有的比之前的想像更多。改造將開放一些空間,融入現有的陳設。

登山家威廉.賀齊森.穆瑞(William Hutchison Murray)在一九五一年的著作《蘇格蘭人的喜馬拉雅山遠征》(The Scottish Himalayan Expedition,常被誤為德國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作品)中,形容得最貼切:

……一個人對自己做出明確承諾的當下,命運也跟著轉動。連串事件因此決定而起,各種插曲、相遇和有形的協助,都有利於自己;一般人通常做夢也想不到這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穆瑞了解,一旦接受心靈的渴望,生命中出現的一切,幾乎都能用來闡釋你以更大熱忱投入的事。當我們願意全心投入,生命會以各種奇妙的方式刺激、引誘和邀請我們,但你必須願意調到對的溝通頻道,才能領受生命的滋養。做過一次,你就永遠不會再捨棄生命,因為你將如實知道,真正的養分和生活真正的財富,就在這裡。這就是我所謂的「生活不必大」;在這種生活中,你非常清醒、沿路遵循指標,並全心投入讓自己感動的事。

準備你的簡約生活筆記本

閱讀本書以及做各章末尾的練習時,建議你拿個本子做筆記。接下來幾天展開生活大改造時,你也會需要筆記本,記錄自己學到了什麼。

這些年來,我用過各式各樣的筆記本——三環檔案夾、空白筆記本、橫格黃紙標準拍紙簿,乃至於電腦硬碟。因為本書的練習強調互動,能補充紙張的筆記本比較實用。比方說,關於第三章和第十章的問卷,「生活不必大」網站(www.notsobiglife.com)上有空白版本可供下載,夾進筆記本裡。倘若你就愛漂亮的空白筆記本,無妨!必要的時候,在特定的區域貼上一、兩張紙即可。

重點是,筆記本的樣式,要能讓你發揮最大的創意空間。你即將展開一段旅程,探索過去所不知道的自我,因此要確定筆記本能容納你【所有的】想法和洞見,收集在一處並適當地組織。

閱讀本書時,你可能會驚訝於一些未經消化的生活經驗浮上檯面。有一些已遭遺忘的美好記憶,讓你成為今日眼中的自己。你可能也會想起一些悲傷、尷尬或受挫的回憶。探索內心世界時,甚至可能挖掘出一些令人略感害怕、一直隱而未見的事——如同遺忘在床底下的寶物。

這些都是自我發現的一環;看穿床底下的怪獸只是幻覺,是個重要過程。這群怪獸是不再適用的舊行為模式,阻礙我們去做想望的事,導致生活無法進步。過去的恐懼使我們認為,自己無法開創新生活,不曉得人生經驗可以豐富多元。如果閱讀時出現這種情況,你只要加以注意,想的話也可以記下來,然後繼續讀下去。處理自我認知的工具,自然會逐漸浮現。

每章結尾都有練習,最好做完再進入下一章;若不做練習,你從本書學到的會少掉許多。這意味著你得花更長的時間閱讀。請在筆記本中依序記下所有練習的答案,稍後回頭參考。現在,請準備好筆記本,隨時記下想法和評論。如此一來,你將創造出個人專屬的旅程指南。久而久之,還能回頭參考之前的見解,幫助自己更了解眼下逐漸明朗的概念。

所有練習都清晰易懂,每一章的練習需使用一到十頁不等的筆記本。但你可能也想點別的,例如現在和將來都對你有益的策略、格言、問題,以及行為警訊。一路往下閱讀,接近尾聲時,你為自己量身打造的「使用者手冊」也即將完成。這是能讓你每年執行維修檢查,確保改造工程妥善運作的工具,我們將在第十一章討論。

接下來是你所需要的主要項目。你可能想加些別的,好讓筆記本更反映個人興趣和氣質,但現在請先用這裡附的分項清單,記錄你稍後想參考的項目。目前你只需為這些頁面做好標籤,隨後我會解釋使用方法;不久之後,你將能依照自己的特殊需求和洞見修改筆記。

以下是你馬上會用到的主要項目(每個項目至少留五頁空白頁):

* 扶持我成長的每日例行公事
* 改變日常生活模式的策略
* 要銘記心中的格言
* 要不斷問自己的問題
* 必須注意的個人行為模式
* 洞見和頓悟
* 看起來會困擾我的問題
* 要深入查究的事物
* 個人的渴望和抱負
* 一般的沉思
* 生活中令人驚喜,且似乎與我正在讀的書有關的事件

第二章將用到的項目:

* 有意義的事物(留一到兩頁)
* 有意義的時刻(留大約五頁)

其他章節各需十頁左右,但有些練習你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裡可能會想再做一次,因此需要更多頁數。

目前,你只需要做到這些。帶著筆記本,準備出發。看到吸引你的句子或想法,就記在合適的頁面上。你會發現:所有看似有趣、刺激或擾人的事物,都能夠幫助你更了解自己。而透過這了解的過程,你會發現愈來愈多的潛能,也會找到愈來愈多的工具來實現潛能。大約一個月後,當你回頭看這本筆記,會驚嘆自己的發現。就如同度假的照片,你的「生活不必大筆記」將幫助你記住到過哪裡,以及沿途發現了什麼。

 

0-4 【內容試讀】】第三章:確認哪裡有問題
並非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能計算,也不是能計算的事情都重要。
——愛因斯坦

對物質的迷戀

執行生活不必大藍圖的第一步,是找出什麼事情讓我們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不容易,因為我們必須客觀檢視日常生活中許多習以為常的面向。

這個檢視過程,在你考慮改造房子時也必須做。你以為房子裡有幾面牆是結構上必須存在,因此不能拆除,但是某位建築師察看之後,開啟你未曾想過的可能性。也許那幾面牆沒有提供你所認為它們原本應提供的功能,而拆掉它們後,你的住家氣象一新。用不著擴建或蓋新房子,你就會感覺居住空間變大許多,住起來更溫暖舒適。

考慮翻修房子時,你同樣得這麼做。你以為有些牆是結構所需拆不得,但建築師看過後開啟你未曾想過的可能性,結果那些牆可能是可以拆的。也許它們並未具備你所以為的功能,拆掉後你的家將會氣象一新。用不著擴建或蓋一間全新的房子,你就會感覺空間變大許多,而且更為溫暖、舒適。

找出我們以為很重要、其實阻礙了視野的事物,可以讓我們獲得喘息的空間。

我們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有兩大原因:一、我們以為有需要的東西堆積如山;二、生活步調太過匆忙。我們渾然不覺有這兩項導致不滿的因素,因為它們已經根深柢固,深深影響你我的生活方式。

我們很難想像沒有時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前,美國人平均每晚大約睡十小時。如今人們的睡眠時間減少為七小時左右,然而這對很多父母或忙碌的專業人士來說,仍是奢求。過去,人們鎮日辛勤工作,但工作能確保他們三餐溫飽、有家可歸。直到十九世紀末,奢侈品和休閒才進入工人階級的生活。還記得汽車大王福特高瞻遠矚的願景,要把他T型車工廠的工人轉變成自己的顧客嗎?即使是他,也無法想像今日世人所能累積的鉅額財富。

我很喜愛的一本書,《物質世界:全球家庭圖像》(Material World: A Global Family Portrait),以美麗的照片闡述藉由消費通往成功的生活有何限制。攝影師彼得.曼佐(Peter Menzel)邀請十六位同行前往三十個國家,在每個國家各接觸一個普通的家庭,請那一家人在家門前展示所有的物資財產。看著書中的照片,讀者一目了然——只拿著幾件廚具和清潔工具的馬利人,認為這些物品意義重大;而展示四輛車和四十五呎沙發的科威特家庭,或者以物品填滿一灘死水的生活的美國家庭,簡直是被物質淹沒了。

我們很難看清自己的生活,但看著書上的照片,你會開始理解物質和時間對生活的衝擊,以及它們如何聯手吞噬掉我們大部分醒著的時間。想像把你一天的生活拍成紀錄片。一天當中,有多少時間在趕場?這就是對你最貼切的描繪,和你企求的模樣?若不是,這代表什麼?為何我們沒為工作拚命時,都拚命在購物?

想擁有一件東西的理由有千百種,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常常只是「想要」而非「需要」。我們下意識地相信:心中渴求的物品,能填滿內在的空虛感,讓我們覺得更充實,對自己和他人都更重要。

可惜,再多物質都無法填補因缺乏自我而造成的空洞。物質替代不了對真實自我的體驗。回想在上一章寫下的重要時刻,你願意以現在渴求的物品交換任何一個時刻嗎?當然不願意。難怪有這麼多心靈成長的書籍和文章,總是點出富人的貧窮,稱頌窮人的富有。並非只有窮人才能擁有豐富的內在,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能力或欲望,通常是我們了解孰輕孰重的巨大障礙。

擁有物品之後,還必須保有它。我們要賺到足夠的錢來買下它、存放它、維護它,甚至為它投保。每購買一項物品,都附帶著一連串的維護工作。只要成為物品的主人,你就得長期對它付出心血,連帶使你變得更忙。這額外的忙碌,會讓你難以專注於手上的事。分開來看,每件東西花費的時間似乎不多,但加起來就很可觀了。比如,一套新西裝或一件新毛衣占不了多少衣櫃的空間,但三十件新行頭可能就會迫使你改造衣櫃——這檔事除了花錢、耗時、費力之外,還有礙於做真正有意義的事。

當年我買下生平第一棟房子,從原先住的小套房搬進新家時,空盪盪的感覺令我難忘。搬來的東西沒變多,但如今散落在三十三坪而非十一坪的空間。老實說,新家感覺很貧乏,我決定去買點東西,增添家的感覺。有一段時間我很愛購物,只要手頭寬裕,就去買當時最想要的東西。先是買一組放音響的層架,然後買沙發,接著是茶几。這些家具固然很實用,但我慢慢發現,自己不比先前東西少時快樂;我只是擁有了更多東西。購物令我以為達成了某種目標,然而帶著新的戰利品回到家時,我納悶自己到底創造了什麼呢?改善居家環境是提升了生活品質,還是給了我更沉重的包袱?但我很快便擱下這疑問,因此沒有傾聽內心的答案;當時我太沉醉於自己即將功成名就的想法。

設計新屋或改造現有住宅時,看到自己能為業主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我也渴望能為自己而做。如今我知道,那時的我只是試著不要辜負客戶的期望。客戶似乎都預期我收入豐厚,負擔得起為自己蓋一棟美麗的房子。我可以說是在不知不覺之間,讓事態如此發展。

大多數的購物行為也一樣。有一種察覺不到的隱微壓力,使我們看到同儕、同事和家人買了什麼之後,會想跟上、甚至超越他們。我們無意識地要求自己累積財富,以為能贏得別人的尊敬與重視。但這是一場幻夢。大量購物、和鄰居較勁都沒有意義,只會壓得人沮喪不已。

其實,我們尋找的是一種真實的感覺,及體驗真正的重要與意義。這些,只能從一個地方獲得——內心深處。內心深處,人人都會聽見體驗到合而為一的迴響,並希望再次聽聞。於是,我們確知自己曾經擁有過什麼,可惜這東西已面目模糊;但只要有方法,就找得回來。

於是我們明白,為何墜入愛河的威力如此強大,而童話故事會吸引我們——童話裡蘊含著我們對「找回失去的愛」的渴望。墜入愛河的人,撤除了人我的界線,並將原本有限的自我感受擴大,以容納美好的另一半,同時世界的一切也跟著燦爛起來。這是大多數人最接近「合而為一」的經驗,是偌大的解放,但也難以控制,因此對講究邏輯的理智來說,並非實際的生活方式。「理智」認為「心」很危險,正因為心會聆聽自己的樂音,踩出完全不受約束的舞步。

理智一直在製造假冒的愛戀對象,至少能暫時滿足我們對合而為一的渴望。當我們渴求、爭取,進而贏取某件物品,不會帶來真愛的麻煩副作用。對物質的迷戀會成為替代品,是因為理智藉此遮蔽了心的真正渴求。但我們想望的物質,無法像真愛一樣讓我們直接感受強大的生命力,無法餵養我們的心靈。唯有當嚴格劃分「你是你,我是我」、「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界限被泯除後,我們的心才能體驗到真正的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另一種追求意義的方式,是去冒險。許多人認為冒險是「充分活在當下」的捷徑,但冒險的效果和好處都很短暫,而且有很多更安全的方法也辦得到。

我看了一集美國公共電視(PBS)的科學探索節目《NOVA》,節目中專家監測登山者身處高海拔時,身體對嚴寒、疲勞和缺氧狀況有何反應。研究人員發現,多數登山者不會在這些嚴峻狀況下死去,他們會為了享受攻頂的喜悅而將身體逼到死亡臨界點。冒險程度較小的雲霄飛車廣受歡迎,也是出於相同的原因。雲霄飛車的危險度在掌握之中,我們知道自己很安全;這不像真正危險的活動可能改變你的餘生,卻讓人嚐到千鈞一髮的滋味。

從事賽車、登山或其他危險活動的人會告訴你,這些運動迷人之處,就在於玩命的風險。他們是為了超越自我極限和觸及宇宙的一瞬間而活;這種瞬間,是一種高度清醒而深具意義的狀態,令人敬畏,值得一再冒生命危險去體驗。

然而,你很容易誆騙自己是個登山好手——買齊登山必要的裝備,爬個幾座山,卻不曾真正花力氣去體驗活著的感覺。這就像買了一輛時髦的跑車,卻只在尖峰時間上高速公路,塞在車陣裡。跑車具有夢幻的速度,花大錢買它就是為了體驗夢幻般的興奮和活力,而非每天上下班代步之用。我們藉由購買獲得「活力十足」的形象,而不是透過真正的疾速馳騁;我們不了解,自己要的是「真正的」活力,光有活力十足的「形象」無濟於事。

我讀過湯瑪斯.摩爾(Thomas Moore)的《隨心所欲》(The Care of the Soul),書中一段趣事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描述一個男人的沮喪心緒。他自認是個作家,但從沒寫過隻字片語。他買下了想像中作家生活所需的所有行頭:一張好書桌、一支漂亮鋼筆、一本吸墨紙,但並未提筆寫作,甚至不曾有過「有話想說」的念頭。他活在夢裡,而不是現實中。讓一個人提筆的,不是配備,而是要表達想法的強烈欲望。當你對寫作充滿熱忱,在哪兒、用什麼都能寫。

這故事捕捉到現今社會常見的行為模式。購物是為了塑造出自己想要的形象,而不是以物品輔助我們實現真正的自我。無怪乎會出現那麼多一味求大卻毫無特色的毫宅,或是我戲稱的「新手城堡」(starter castle)——屋裡擁有頂級的廚房,最高檔的廚具、櫥櫃和流理台一應俱全,但屋主天天外食。尚未精通廚藝的人,常覺得幸福的家庭生活裡應包含美食。但一套眩目的廚具無法使人成為好廚子。學做菜需要時間、用心和練習,是投入讓你覺得有活力,而不是裝備。

放慢腳步的故事

很多人漸漸對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困惑。我們以為,完成的事情愈多,生活愈充實,生命也更有意義。但只要停下來反思片刻,便會發現最令我們覺得活躍、完整的事物,其實跟工作、購物、成就沒什麼關聯。

幾年前我為一對夫妻設計新居。這對夫妻有一位好友因心臟病猝逝,得年五十八歲,原本還在努力工作存退休金,沒想到活不到退休的那一天。他倆比友人年長,也為了同樣的目標:舒適的退休生活,日日長時間工作。友人的猝死,讓這對夫妻萌生退休之意,因為他們已經看清楚,繼續把時間投注在可能不會發生的未來,實在荒謬。想要好好過生活,時機就是現在——一直都是現在。

他們要的退休,其實不是停止工作,而是停止做已無意義和樂趣的事。丈夫是投資銀行家,妻子是律師,三十五年下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擁有高度成就,受人敬重,但讚美對他們已無意義。他們想追求更富創造性、更有活力的事物,因此決定常態性地從事自己的愛好:買賣古董。

幾年後,他們發現早就可以把生活重心轉到古董上。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賺到錢,但從沒想過可以把興趣和工作結合。在他們的觀念中,買賣古董不算職業,而是嗜好;既然是嗜好,就該等他們盡完「真正的」工作職責後才可以發展。

有些人可能覺得他們很荒謬,怎會沒想到可以轉行。可是,人人都有盲點,盲點深入我們的生活,難以察覺。直到九一一事件震撼了世界,迫使大家停下來反省。

眾多人命瞬間喪失,使人們領悟到生命本質的脆弱。人們也才意識到,原來社會有個集體信念,認為一個人必須努力工作,大部分清醒時刻都去上班才算是好人。太多人在九一一之後打電話或寫信給我,說他們正在重新思考生活中的輕重緩急,此後將花更多時間陪伴摯愛的人,待在家裡,並且做自己真正在乎的事。大多數的人只維持了幾個月,但大家【確實】認清現代人「為了工作而活著」、「為了活著而工作」的觀念不盡正確,而且無法滿足我們對於意義和人際連結的渴望。

競逐成功

最近幾十年,人類的生產力大幅提升,衡量成功的標準是收入和購買力。但就滿足感而論,金錢和物質給了我們什麼回饋?更大的房子,更貴的車子,也許獲得同儕的肯定,但我們因此【感受】到什麼?雖然成功沒有錯,但若追求成功占去我們大部分的時間,你覺得失衡並不令人意外。這就是千百萬現代人的生活寫照。

工作時數愈來愈長,管理高層認為加班到最晚的員工最盡忠職守,生產力也最高。但真是如此嗎?我最近在CNN看到一則新聞,記者無法置信地報導,每週工時三十五小時和年休七週是法國所有勞工的基本權利。報導表面上是談生產力提升和勞工滿意度,記者的弦外之音卻是美國勞工比較優秀,不需要如此優渥的條件就能在工作上有極致表現。工作過度的人似乎建構出一種男子氣概,這則新聞好比在一群健美先生面前誇耀自己鬆垮的肌肉。美國人普遍認為,每週工時少於五、六十個小時的人很沒用。

再搭配各種小玩意和節省時間的工具,人得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從而在自由和繁榮的美利堅帝國中央築起一座特殊的地獄。接下來就讓我們看得更仔細一點。

若你在一九八○年代中期之前就已投入職場,便有幸目睹工作設備的具大轉變。傳真機問世後,草圖或備忘錄可以快速傳送到各地,不用再等兩、三天才能寄達。這似乎是歷史上驚人的一刻,卻很快就被個人電腦的普及給比下去。

一九七○年代末我在建築師事務所上班時,每當建案的工程規格有所變動,支援的組員都得做上好幾小時不斷重複、不需動腦的工作。工程計畫書經常長達百頁以上。想像一下,每增加一、兩行文字,整份設計書——至少是變更的章節或段落,都必須重新打字。

到現在我仍忍不住自問:「我沒記錯嗎?真的得為了一點小變更,為了保持頁碼的正確,重打【整份設計書】?」沒錯,情況到大約二十年前才有所改變。現在看來,那真是折磨人的苦工。之後由於資訊操作和分享方式有了長足的進展,我們的生活似乎簡單許多。

但,事實真是如此?

我生平發的第一份傳真,是傳到夏威夷的建築工地。沒有傳真機,我絕不可能接那個案子。建商每天都有一、兩個問題,與其用語解釋,我能將草圖傳真給他並一塊兒討論,這種溝通方式方便多了。

傳真機問世前,我只能接本地的案子。但換個角度看,雖然我能藉由傳真機這新工具更快速、更有效率地溝通,但少了它,那件案子就不會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效能其實是複雜化的藉口,我因此多了一件工作要做。別誤會,我很高興當初能參與夏威夷的案子,我要說的是:「新工具(傳真機)能幫我節省時間」的想法只是幻覺。

快轉到今日,將新工具的數量至少乘以十倍,你就能了解為何大家像無頭蒼蠅般瞎忙。這樣的比喻非常貼切。簡訊、電子郵件和電話,生活中有那麼【多】訊息待我們回應,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周詳思考。我們在和時間賽跑,但這場競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而且鮮少參與互動。

這種「亢進狀態」不只表現於工作上。數年前,我為一對年輕夫妻翻修住家,增建三個孩子(界於三到七歲之間)的學習空間。跟他們熟了之後,我開始注意到女主人擠不出超過半小時的時間來開會。我請她寫下平常一週的行程表。這沒問題;她當場列印出來。表面上這位母親是家庭主婦,但這家人有許多課外活動,她鮮少待在家裡。連三歲的老么都要上小提琴課,兩個小姊姊的行程幾乎跟媽媽一樣滿。我納悶著:小小年紀生活就如此忙碌,長期下來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這對父母早早就打定主意,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因為這是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的。他們相信,只要給予適當的刺激,任何孩子都能發揮與生俱來的創意天份。為了這目標,值得付出代價——所以母親完全沒空閒時間。但從來沒人質疑「唯有個人成就和才智受到肯定,人生才有價值」的觀念。天份究竟是什麼?早期訓練真能使人發揮天份?首先,這對夫妻為何如此重視有沒有天份?他們每天忙著實現理念,忙得從沒時間思考這些問題,也因此未曾懷疑自己的做法。

這家人的生活步調,其實隱藏了他們真正的動機。表面上的效能其實是一種逃避機制,確保他們永遠沒時間體驗不足和不適任,或讓【父母】無法體驗自己沒有能力實現【他們的】潛能。這件事完全與孩子無關,而是父母本身的問題。他們若能慢下腳步,或許能察覺自己的動機。沒有喘息的空間,這種領悟就永遠不會發生。驅策他們的並非天份,而是會產生壓力的競爭。外人看來寧靜而悠閒的生活方式,其實可能和所有勞工的生活一樣匆忙。

我有個朋友曾陷入財務困境,部分原因出自她自己的選擇——若算得上選擇的話。她大多數的時間在收容所當志工,以致無暇顧及自己的需求。這麼做是本末倒置,但不乏這樣的例子。從小所受的教育教告訴她:只有慷慨付出,才是道德的生活方式。慷慨付出並沒有錯,但若因付出過多而嚴重傷害自己,就無法真正地付出。你必須取得平衡,否則送出去的會是自己的不平衡——那絕對不是禮物。

在幾位朋友、老師和治療師的幫助下,她開始了解缺失所在,並學會在擔任志工前,優先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這讓她在照顧他人之餘,也能回過頭來照顧自己。她原本潛藏的信念是:不只該慷慨付出,還應該完全忽視自己;任何考慮自己福祉的想法都是自私的、不「好」的。為了避免「因忽視自己而感到痛苦」(在她的觀念中,這也是自私),她只好把自己逼得更緊,花更多時間當志工,直至精疲力盡。那位「主婦」媽媽的生活也一樣:沒拿薪水,不表示你就逃得了過勞、過壓的生活。

腎上腺素:我們選擇的藥物

數週前,我去找脊椎按摩師亞倫.瑟雷斯特醫師(Dr. Alan Celeste)——靠在製圖桌上工作太久,肩膀肌肉總會僵硬。我順道告訴他這本書的寫作計畫,也問他有沒有什麼領悟能分享。他說,他每天見到的問題幾乎都跟壓力有關,而壓力會導致腎上腺素飆升。他甚至表示,壓力是腎上腺素的刺激源。祖先的年代,腎上腺素對自我防衛很重要,能大幅增加生理和心理敏銳度,以判斷應該「迎戰或逃跑」。而今,我們用不著面臨生死交關便會釋出腎上腺素,對腎上腺素帶來的快感已逐漸上癮。

瑟雷斯特指出,從我家開車到他診所的二十分鐘內,我分泌的腎上腺素可能比大多數祖先一年的量還多。雖然我們對開車的風險、挑戰和壓力習以為常,每當我們穿越十字路口或超車時,迎戰或逃跑的判斷機制仍會啟動。這只是遊戲的本質,活在這年代的另一項風險。

甚至連想放鬆時,我們也常選擇腎上腺素刺激物。例如:現今大多數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都聚焦於犯罪和天災人禍。若無法在半小時內啟動腎上腺素分泌按鈕數十次以上,所謂的新聞就沒有新聞價值。令人感到滿足、安全或自在的事物,再也無法抓住我們的注意力。

連翻修房子這麼平淡無奇的計畫,都得加入刺激得元素。例如在電視節目《極限改造:住家篇》(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中,改造計畫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觀眾看著設計師和建築工人在高度壓力和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工作,好趕在屋主度假回來前及時完工。工程進行到最後,設計師和工人都累垮了,而節目最大的「娛樂效果」就是看他們彼此對罵。今日,我們得時時提心吊膽才能感覺自己活著。

我們怎會對如此戕害身心靈的事物上癮?其實另有選擇的。取得平衡的確不簡單,需要理解更甚於需要花力氣。我們得觀察,是什麼驅使我們這麼做;唯有慢下腳步觀照頭腦和內心,內在智慧才會啟動,協助我們看清自己造成的所謂「現實」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效能和效率大不相同,如今大多數的人都失去了辨別能力。我們用一些工具提升生產力和效能,但甚至無暇評估它們是否符合我們對意義和滿足感的渴望。是慢下來考慮改變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真正的癮頭:累積成果

每天早上和丈夫坐在門廊喝咖啡時,我常看著大橡樹上的松鼠玩「橡實管理」遊戲。牠們在秋天貯藏堅果,春天再挖出來。永遠有堅果要找、要埋、要挖,三不五時也吃上一顆;牠們從不曾停下來,甚至不曾慢下動作,就連吃堅果——敲碎、旋轉、齧食、咀嚼和丟棄,都飛快地進行。

檢視自己的一天,你也許發覺自己和松鼠差不多。你選的堅果可能是咖啡帶來的腎上腺素,也許是到健身房運動時分泌的腦內啡,也許是買下想要的東西時湧現的驕傲,或者簡訊傳來好消息時的愉悅:談成一筆交易;接到新的案子;小孩獲選為模範生。這些事就像松鼠的橡實,能帶來快感,因此令我們深深著迷。人也會堆積堅果,但大多數人從未想過,我們以此取代真正地投入生活。

問題在於,你認為「我擁有的已經足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太少聽到「足夠」這個詞彙了。也許你開的不是BMW,也許你看的不是平面電視或高解析度電視,也許你的家比你想要的小一些,廚具也許不是歐洲貨,也許只愛名牌的朋友看不上你的衣服。其實,只要能滿足自己和家人的基本需求,你擁有的已經足夠。

與「足夠」相反的,是「太多」。現代人已經擁有太多,不需要更多東西了。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腎上腺素,不需要更強的肌力,不需要更多商品填滿房子,不需要更多簡訊來讓自己覺得活著——生命不用倚靠這些。我們不時隱約覺得,自己正錯失很重要的東西。有時停下腳步片刻,會感到巨大的空虛;擔心若停下太久,空虛感會將我們吞噬殆盡。

事實上,對停歇的恐懼讓我們遠離真正的意義。內心深處,我們知道更高層次的意義確實存在,只是不知上哪兒找。而我們最不可能去找的地方,就是我們最害怕的地方——空虛感的底下。若不慢下來,暫停累積堅果,就永遠看不到隱藏在下方的東西。

這就是我們需要改造生活的原因——因為就像改造住家,我們說得出口且能輕鬆處理的並非真正的問題,隱而不見的才是。那麼,讓生活小一些表示什麼?表示你從無意識而慌忙的例行公事中解脫,不再反射性地接受驅策。耗費時間的上癮行為,都只能給你替代性的經驗。唯有活在當下,才能保持客觀,避免身陷其中。要做到這點,必須慢下腳步,不再緊抓著已上癮的習慣不放。重點不是你在這過程中能找回多少時間,而是不管做什麼都將更為清醒。如此,才能找到你所追尋的生命力和意義。

練習

了解你對時間的態度


現在,你該認真觀察自己,以及自己和時間的關係。切記:想有任何改變,都必須從此刻開始。不需要準備別的,最重要的步驟就是開始去做。

首先,試著了解自己如何安排每天的生活。你需要一些資料的輔助,最佳方法是回答後面的「時間態度問卷」。作答時若想到其他問題,可以自行填入問卷,並按照自己的情況調整。可以上「生活不用大」網站下載問卷,列印後放入筆記本。

藉由這項練習,你將蒐集到評估生活平衡度的素材。發現「自認的生活方式」和「希望的生活方式」有落差時,用不著太驚訝。不常以這種方式檢視生活的人,腦海中的景象和現實世界可能天差地遠。但別擔心——只要展開練習,你就朝重組生活跨出了第一步;但這不是一蹴可及,也不需由你獨力完成。當你開始看到生活中的不平衡,並想讓生命更完整、更平衡和更有意義,一切就會自動轉變。當你察覺到改變的可能性,上天會支持你的想法。接下來幾個月,請留意事物的轉變,觀察的結果能為你開啟探索意識活動的路徑。

你可能得找一、兩個小時,不受干擾地專心做練習。若發現卡在某個問題上,先跳過,稍後再回來作答。能幫助你了解自己,這項練習才有價值。若練習令你不安,就無法奏效。

時間態度問卷

你和時間的一般關係


    一天當中你浪費多少時間?列出你做了卻覺得多餘或不必要的事。
    你認為自己的步調是快、慢,還是中等?
    你如何設定日常活動的優先順序?
    你是喜歡列清單的人嗎?如果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清單?清單是幫助你安排一天時間的工具,還是負擔?
    你會把最喜歡做的事排第一、最後,還是中間?
    從事日常活動時,通常你的作法有效率、沒效率,還是介於兩者之間?為什麼?有效益、沒效益,還是介於兩者之間?為什麼?
    發現自己有空閒時間,你會不知所措嗎?
    當你【真的】有空閒時間,會做些什麼?(若你不曾有空,想像你會做什麼。)

睡眠

    你通常一天睡幾個小時?
    你週末的睡眠時間和平日迥然不同嗎?
    你對睡眠的態度和看法為何?
    你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睡幾個小時,早上醒來才會覺得休息夠了而活力充沛?
    上一題的時數和你平常的睡眠時數有差別嗎?
    你有過睡眠障礙的時期嗎?
    你從睡眠障礙時期中學到什麼?
    你通常會記得作了什麼夢嗎?
    你希望自己能睡多一點嗎?
    你覺得自己睡得太少還是太多?
    你最活力充沛的時間是早晨、夜晚,還是介於兩者之間?
    上一題的傾向如何影響你的睡眠模式?
    你是否曾刻意改變就寢和起床時間?如果是,你從中學到什麼?
    你很期待上床睡覺嗎?如果是,你知道原因嗎?
    你很期待早上起床嗎?如果是,你知道原因嗎?

腎上腺素刺激物

    你最愛的「堅果」製造器是什麼?
    你每天攝取大量咖啡因嗎?如果是,以哪些形式攝取?
    你每天攝取大量糖份嗎?如果是,以哪些形式攝取?
    你倚靠其他藥物或刺激物,好讓自己在白天保持清醒嗎?如果是,用了哪些藥物或刺激物?
    在興奮過度的一天後,你倚靠其他藥物或麻醉劑讓自己冷靜下來嗎?如果是,用了哪些藥物或麻醉劑?
    你攝取上述任何物品的份量,多到可能已經上癮嗎?如果是,較適當的份量是多少?
    這些製造或壓抑腎上腺素的物質對你有何影響?
    你是否曾試圖改變和這些物質有關的行為模式?
    如果是,你注意到生活品質有何改變?

運動

    你定期運動嗎?
    如果會,是哪種運動?頻率為何?每次運動時間多久?
    你的運動計畫和實際執行有多大落差?
    你為何運動?是不是規定自己運動,藉此抒發身心壓力,或讓自己更清醒?
    你對所從事的運動樂在其中,或者只因為對你有益才做?
    運動讓你有機會走到室外嗎?
    運動讓你有機會參與團體活動嗎?
    運動是否提供你社交互動的機會?或者運動是你的獨處時間?
    你對運動有何看法?
    運動會對你造成困擾嗎?如果會,為什麼?
    你運動過度嗎?如果是,為什麼?多少的運動量較適當?

放鬆

    你放鬆的方式為何?
    你何時會讓自己放鬆?
    你和配偶或伴侶(包括寵物)有不安排任何事情的悠閒時光嗎?
    如果有,通常是什麼時候?你們會做些什麼?
    如果你有小孩,你和他們有不安排任何事情的悠閒時光嗎?
    如果有,通常是什麼時候?你們會做些什麼?
    你多久度假一次?
    你通常花幾天度假?
    你會一個人度假,或者和別人一起度假?
    度假對你來說很輕鬆,或者壓力沉重?令你興奮或沮喪?或是以上皆非?
    通常你對度假有何期待?你的假期確實符合期待嗎?
    度假回來後,你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發現嗎?
    你曾因這些發現而做了什麼改變嗎?

電視和網路

    你看什麼電視節目?
    你一天花幾個小時看電視?在什麼時間看?
    你不看電視時,仍會開著電視當背景聲音嗎?
    家中其他成員看電視的模式和你不同嗎?
    你們一起看電視或者分開看?若是一起,其他人看電視的習慣會影響你嗎?如果會,如何影響?
    若你一個人生活,看電視的習慣會怎麼改變?
    吃飯時你會看電視嗎?
    看電視時你會吃零食嗎?
    請你家所有成員回答前述六個問題。
    將看電視改為家中的使用電腦和上網,再回答前述六個問題。
    若你關掉電視和/或電腦,生活會有何改變?
    你現在花在看電視和使用電腦的時間,還能拿來做些什麼?

工作

    你最大的目標就是成功嗎?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或者不喜歡?
    你喜歡你的直屬上司嗎?或者不喜歡?
    你喜歡公司的同事嗎?
    你在家工作嗎?
    如果是,這種工作形態有什麼問題嗎?
    你偏好在家工作還是出外上班?
    你的工作地點離家多遠?
    你每天通勤時間多長?
    你開車還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通勤?
    你會利用通勤時間從事其他活動嗎?如果會,是什麼活動?
    你的工作時間比同事長嗎?如果是,為什麼?
    你一週工作幾個小時?
    你的工作壓力特別大嗎?若是,為什麼?
    工作一整天下來,你通常要跟多少人互動?
    你使用哪些應該能節省時間的裝置和小玩意兒?
    你有什麼使用心得?
    你是否發現有哪個裝置與其說對你大有幫助,不如說是控制了你?
    你一天有幾通電話?接到幾通?
    你一天收到幾封電子郵件?回信幾封?
    你一天接到幾封垃圾電子郵件?要花多少時間刪信?
    你通常一天要參加幾場會議?
    你有多少時間完成受僱執掌的主要工作?(例如:建築師花多少時間設計?編輯花多少時間編輯?老師花多少時間教課?)
    你會帶工作回家,利用晚上或週末做嗎?如果會,為什麼?
    即使上司沒要求,你週末也會到公司加班嗎?
    你自認是工作狂嗎?
    即使你自己不認為,別人曾暗示或明說你是工作狂嗎?
    你認為自己懶惰嗎?
    你認為自己會拖延嗎?
    平常你一週的工作計畫表是什麼模樣?寫下來。
    你的工作計畫表背後有什麼觀念?

其他活動

    你是否定期參加晚間或週末的活動?
    你是否曾請朋友或同事來家裡吃晚餐?
    如果是,這些邀約令你緊張,或者令你放鬆?
    如果是,你舉辦這些活動除了開心,還有其他目的嗎?
    你參與孩子的課外活動嗎?(例如:參加他們的運動比賽,或負責接送。)
    如果有,你每週花多少時間從事這些活動?通常在什麼時候做?
    工作之餘,你固定從事什麼自己熱愛的事嗎?
    如果會,你花多少時間做這些事情?
    如果不會,你是否想做什麼事卻一直抽不出空?
    你會從事任何嗜好,或蒐集任何東西嗎?
    如果會,你會花多少時間在這些活動上頭?通常在什麼時候做?
    你生活中還有什麼活動是上述問題未提及的嗎?
    如果有,請說明你花多少時間在那些活動上頭,以及滿足了什麼生活目標。
    你是否過度從事什麼活動?如果有,改成什麼樣的方式比較適當?

志向

    你現在的生活方式符合你較年輕時的志向嗎?
    你會做哪些改變以便更符合你的渴望?
    什麼最讓你覺得充滿活力?
    這跟你每天做的事有任何關聯嗎?
    你想從對你已失去意義的工作中退休嗎?
    有哪些事是你喜愛的,但要等到退休或完成其他目標後才去做?
    你打算要退休嗎?
    如果沒有,為什麼?你喜愛自己的工作嗎?你是否無法想像不工作後要做些什麼?還有其他理由嗎?
    如果你打算要退休,幾歲會付諸行動?距離現在還有幾年?
    你現在的生活方式符合你對意義和重要性的渴望嗎?
    有哪些事你現在無法全心投入,但希望有時間去做?

回答所有問題後,你就有了評估生活平衡度的素材。繼續觀察自己與時間相關的行為時,你的主要目標是留意必須「多工」和趕時間的時間運用模式,或者造成延宕和抗拒的運用模式。你可以利用這項練習的結果,得知如何處理下一章的主題。我們將在下一章檢視受制約的行為模式,以及它們如何塑造你的生活經驗。


原則

開放性


一間房子裡,為了在不同處所之間移動,通常會用門連結各個空間,並依隱私的需求打開或關上。問題是多數的門都很窄,將視線大幅侷限於你所在的空間之內。要是關上門,更會覺得被隔離。

有些設計捨棄標準的單開門,感覺較不封閉——滑門與壁面合為一體,比較不佔空間;雙門、摺疊門或簾子,可以創造更寬敞的出入口;甚至用簾幕代替一整面牆,沿著軌道向側邊滑開時,兩邊空間的連結更形寬敞無礙。

納入這類開放式設計,相關空間給人的感覺便會耳目一新。滑門或簾子拉上時,兩邊的空間自成世界;打開後,同樣的空間則變得寬敞而流動。

這種彈性對生活有益,但多數人生活的各個區域都是用標準尺寸的單開門相接,限制了流動感。我們常篤定地認為自己什麼能做、不能做、喜歡、不喜歡,也就理所當然認為這些事物永遠不會改變,進而覺得被生活和令人沮喪的事物困住。

我們不了解,只要加寬屋裡各個房間或生活各面向之間的開放度,就能大幅改變人生。我們習慣了受到侷限的視野,對自我的印象常只來自眼前投入的特定活動。藉由擴大各面向之間的連結性,我們會更了解自己,也能看出原以為固定的牆壁,其實是可以活動的。當房間之間的視線暢通無阻,空間感就會提升,也能了解為何過去覺得侷促和受限。

這一章,我將探討提升生活開放性的方法,讓我們不再受限,更不至於被困住。一起試著創新的「門」,創造喘息的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