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生同盟会:与其说地震是灾难,不如说地震是苦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23:32

核心提示:笔者从亲身经历的阪神大地震经验中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与其说地震是灾难,不如说地震是苦难,对于一些灾民来说,还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苦难。日本传媒最近的一个对灾民的调查表明了灾民们最急切需要的是什么。灾民们最急切需要是住,然后就是收入和工作,而这两项是困难度最大的。

 

没有亲身经历过震灾的人很容易把地震后的救灾或者重建想得非常简单,以为救灾就是救人。实际上救人只是救灾的刚开始,真正的救灾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重建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遭受了自然灾害是非常不幸的,笔者从亲身经历的阪神大地震经验中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与其说地震是灾难,不如说是地震是苦难,对于一些灾民来说,还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苦难。

日本传媒最近的一个对灾民的调查表明了灾民们最急切需要的是什么。灾民们最急切需要是住,然后就是收入和工作,而这两项是困难度最大的。

人们很容易把救灾和赈济灾民混为一谈,实际上让灾民吃上饭喝上水并不困难,首先各地方政府有一些贮备,再加上外面也在想法子往里面送这些东西。在震灾刚发生的时候运输上有过短时困难,但是这次地震对铁路,高速道路以及其他干线道路的破坏还不大,再加上日本本州岛是一个狭长的地形,所以只要沿海的那些被海啸洗劫过的港口能够回复功能,动作起来,运输的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了。

恢复港口机能在这次的向灾区运送物资行动中是放在最紧急级别的,甚至比检修高速公路还要紧急。因为这次的港口恢复工作不仅是要修复码头和吊车,更为艰巨的是要疏浚港口周围的海底,海啸冲上陆地,冲毁了一切,然后再把那些房屋,家具,汽车当作垃圾带回了大海。港口被这些垃圾所塞满了,不清理掉这些垃圾,运输船就无法靠岸卸货。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应急可以使用自卫队的气垫式登陆艇,但那种运输方式的开销实在太大了。

经过海上自卫队和国土交通省的奋战,现在灾区面临太平洋的港口基本上都恢复了一定的功能,起码可以满足接受救灾物资方面的需要,所以各避难所里灾民们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但是有避难所发生了灾民死亡事件,而且可以预测的是:这个死亡数字不会随交通的不断回复和物资供应的不断充足而减少,因为这种灾民的死亡一般不是由于受灾后饥寒交迫而引起的,而是受灾之后的生活环境变化而引起的。

日本的东北地区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受灾的那一带在日本也一直是比较穷的地方,所以日本东北一带的人以能吃苦而著称。一般的困难都会咬牙坚持下来,这次地震之后几乎没听到他们有什么牢骚,一开口就是感谢大家的支援,和1995年阪神地震时神户人的牢骚满腹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咬牙坚持并不代表真能坚持坚持下来,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日本的东北地方年轻人多有到东京等地打工的传统,留下来老人们独自生活。人老了对环境的适应性就差了,习惯了独自生活的老人们到了这种挤满陌生人的避难所,首先就会有一种恐惧感。避难所里有时挤得连身也翻不过来,老年人很容易陷入一种长期以一种姿态卧床不起的状态,造成下肢动脉形成血栓。另外避难所也很难保证厕所,不愿给人增添麻烦的老人们很容易采取控制饮水的方法,这样又会造成脱水。

人上了年纪一般都有点慢性疾病,有一两种不可缺少的药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到了避难所这种慢性疾病就成了问题,派来的医疗队一般都是以外科为主,所携带的药品也都是急救用药,慢性病患者一般都要面对缺医少药的问题。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胰岛素,就会加剧病情,严重的会发生死亡事故。

所以原子炉发生严重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在政府已经下达了避难指示之后依然有老人拒绝离开,身穿防护服的自卫队员去劝说也无用。因为这些老人知道,对于风烛残年的他们来说,离开了住惯了的家几乎就意味着死亡,同样要死,他们情愿死在家里。

老年人是这样,实际上年轻一点的人也一样。和领取年金,在经济上没有忧虑的老人们不同,年轻点的人则面对着一个“以后怎么活下去”的问题。地震和海啸破坏了一切,留给人们的只是还没有还清的房屋和汽车贷款,受了灾的灾民都面临一个双重债务的问题,因为要重建家园就还得借新的贷款。而自己还有没有资格去借新的贷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失业的前途是不是在等待着自己谁也不知道。自己所属的公司还能不能继续经营下去是一个问题,能够经营的公司也有一个会不会趁机裁员的问题。

所以“居住”和“收入”,是灾民们最关切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恰恰还就不是政府或者民间的救灾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

现在民主党内阁在日本因为救灾无方无策而受到普遍指责,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政府救灾是不是给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发生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