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约txt:利用市盈率进行波段操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0:33:24

可借鉴的简单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选取的股票不是一家具体的公司,因为每个公司各不相同,收益也不一样,不好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一个指数型基金50ETF来作为我们的测试对象。50ETF由上交所选出的50家上市公司打包成一个指数基金。这样,选择公司这个环节就没有了。
    一、接下来就是买卖时机的问题。市场有安全边际时(负泡沫)买入,市场有泡沫时卖出,利用市场的波动,我们来获利。那么,什么时候市场有安全边际呢?我们可以利用市盈率这个指标来判断。下面这个表格是上证指数从2005年到现在的每月市盈率数据。这个数据每月都会在上交所网站上可以查到。从历史数据上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市盈率最低是在14倍左右,最高是在60-70倍左右,当然,中国股市历史才20年,正在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之中。从百年香港股市中,港股市盈率基本是几倍到三、四十倍之间波动。因此,我们将买卖策略定为如下:
以上证指数每月的平均市盈率为基准;
买入条件:当月均市盈率达到20倍时,建仓60%;
当月均市盈率达到17倍时,加仓30%;
当月均市盈率达到14倍时,加仓10%。
卖出条件:当月均市盈率达到40倍时,减仓60%;
当月均市盈率达到45倍时,减仓30%;
当月均市盈率达到50倍时,减仓10%。


    二、接下来,我们拿出10万元来进行一下上述投资策略的实战,共分为三组进行。2005年投入10万,2006年投入10万,2008年投入10万。(2007年由于市盈率过高,不满足买入条件)
    第一组:2005年买入。2005年5月,上证指数市盈率15.64倍,按投资策略买入,具体买入过程不在这里细说。到2007年4月,指数市盈率到了53.24倍,开始卖出,2008年8月,市盈率为18.11倍,又开始买入,直到现在。05年的10万到目前为止大约市值为50万左右。
    第二组:2006年买入。2006年1月开始买入,2007年4月卖出,2008年8月又开始买入,直到2009年现在。2006年的10万到目前为止大约市值为33万元左右。
    第三组:2008年买入。2008年8月开始买入,直到2009年现在,2008年的10万到目前为止大约市值为14万多。
    从上面三组数据可以看出,简单地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低买高卖,不需要复杂地分析公司,同样也能得到好的投资收益,甚至比大部分人的收益都高。市场泡沫带来的收益应该是大于公司成长的实际收益,只要你能坚持住。(凌通)

    引用“心中的玫瑰”博主备注:利用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对自己的投资组合头寸进行配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贵在坚持,严守纪律。不过,随着大小非的全面解禁、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的估值中枢有可能下调,上面的估值区间也应该有所下移。下文是论坛奥马哈小镇一篇精华贴子,与上文类似,并且引入了一些概率思维。

    到底多少仓位为好,凯利优化模型给出了X=2P-1的公式,P是赢利的概率。公式的美中不足是赢利的概率太主观了,没有给出可依据的判断标准。纵观中国股市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整体市盈率在15至65倍之间,我们可以这样认为15倍时盈利概率100%,65倍时盈利概率0%,区间内的盈利概率取线性,可得盈利概率P=1.3-0.02Pe。盈利概率的公式我想适合中长期的概率,至少1年以上。由此仓位比率X=1.6-0.04Pe,模型很简单也很好心算。之所以取65倍上限市盈率而不是60,实是方便计算,结果相差甚微。由此仓位公式可得:
    Pe=40倍时,仓位0%;这和林奇说得市盈率达到40倍都是有风险的,很一致。
    Pe=30倍时,仓位40%;Pe=20倍时,仓位80%;pe=15倍时,仓位100%。
    仓位公式整体还是比较谨慎的。以Pe作为衡量风险或说盈利的参数,具有Pe本身固有的缺陷:盈利受到操纵后Pe容易扭曲、周期性公司Pe参考意义也不大。若能明了Pe的缺陷,对公司加以甄别此仓位公式我想还是有些意义的。最大的意义是在面临股市时,心中有个较明确的目标,而不会患得患失。对于当前股市,整体市盈率按25倍算,仓位60%应该是合适的。若是谁愿意,也可改成非线性的模型,随着Pe的下降仓位加速增加,模型的盈利性更强而风险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