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致保养手册:中国人头脑发热搞大跃进是普遍的民族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22:59:43

中国人头脑发热搞大跃进是普遍的民族心理?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05-27 11:15
  • 人民网
  • 我要评论
字号:T|T
  • 毛泽东反思“大跃进”:脱离老百姓毫无出路
  • 《党史》第二卷直面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 心中没底?揭毛泽东首次承认“大跃进”错误
  • 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如何纠“左”?
摘要:那个时候大家都讲“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在这样的状态底下,希望快,希望能够尽快把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上来,这是一个普遍的民族心理。

  有人认为,“大跃进”只是毛泽东个人在那里胡来,好象当时的干部都没有头脑,都跟着起哄。我觉得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在“大跃进”开始的时候是兴奋的,是拥护的。


  邓小平同志讲过,“大跃进是不正确的。这个责任不仅仅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我们这些人脑子都发热。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这个话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那个时候不仅仅是一两个人,而是很多人,包括邓小平讲在内,头脑都发热, 这是什么原因?我想它的发生至少有三个原因。


  第一 、我们要从当时中国的民族经历了解。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国家,甚至到18世纪的时候还站在世界的前列。但到19世纪以后,不光是落后了,而且还被人家踩在脚底下,被看成是劣等民族。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说是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让那么多人激动不已,有这个原因在内。


  尽管新中国独立了,大家都看到,我们的经济还是很落后。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政治上的独立就不能得到保障。毛泽东当时也讲,我们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这样总使我们感到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哪一天再过15年,我们的粮食多了、钢铁多了,那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取得主动。


  再加另外一个因素,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估计15年内不会再发生战争,那么就要抢这15年,在这15年中一定要把我们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要发展起来。我当时听陈毅同志做报告,他讲,有人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量搞重工业呢?他说,如果我们只搞轻工业,大家都在这儿吃鸡蛋糕,都很高兴,你在那里很高兴地吃着鸡蛋糕的时候,别人把那几万吨钢往你头上甩下来,那你还有什么?确实是那样,那个时候大家都讲“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在这样的状态底下,希望快,希望能够尽快把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上来,这是一个普遍的民族心理。


  第二,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心态。


  那以前的几年,许多原来认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结果都很快做到了。我拿自己的感受来讲。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说我们要争取三年、五年胜利。那时,我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统治区。说实在的,那时不是说胜利就一两年了,而是根本看不到胜利在哪儿。我心里想,能三年、五年胜利吗?结果1946年全民内战爆发,1949年共产党胜利了,就三年。然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是10月1日成立的,从10月15日开始,上海、天津物价飞涨,到11月底物价涨了两倍。在这个时候,毛泽东说,三年、五年恢复,八年、十年建设。我在国民党统治区生活过,亲眼看到过金圆券贬成废纸,财政经济崩溃,国民党有那么多的财政专家,都一筹莫展,共产党能做到吗?结果是从1949年我们解放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一共三年的时间。抗美援朝开始以后,很多人都捏了把汗,我们能打赢美国吗?美国的军事比较现代化,特别是我们完全没有制空权,它的飞机可以从树梢上飞过进行轰炸扫射,比现在的法国英国对利比亚还要猖狂,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战线稳定在“三八线”,1950年发生战争,到1953年又是三年。现在看起来是快了一点儿,但1953年宣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敲锣打鼓进入了社会主义,又是三年。一次次,我们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结果都做到了。在这样的状况下,所以到大跃进时抓工业,当时河南省委第一个提出,“苦战三年,改变面貌”。毛泽东还加了两个字,“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


  今天大家都说,我们的经济水平、科学发展,如果谁说三年中国改变面貌,我相信在座的不会相信,我也不相信。但在当时,正是一次次的事实证明,你觉得做不到的事情,结果做到了。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跟平时一般情况下不是一种状态。


  第三,对社会主义建设根本没有经验。


  毛泽东一辈子的主要经验是在战争年代,有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又被证明是成功的。对于国家的建设应该怎么搞,他没有经历过。打个比方来讲,毛泽东在建国前没有出过国,他也并不是说没认识到出国的重要性,留法的勤工俭学,他送人走,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出国?他说,我对中国的情况还了解的不够,我希望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多了,将来再与国外的情况进行对比。对旧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农村,毛泽东比任何人了解都多、都更深刻,所以在推翻旧中国方面,他比任何人都高明。但是,怎么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他就缺乏这个经验了。相反,周恩来、邓小平都是20多岁出国,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他们能够比较快地接受现代化的观念,建设一个新的国家。


  人的认识往往是受到了自己的经验影响。我读过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学笔记,我感到他真是一个悲剧。他常常这样讲,在过去战争年代我们都成功了,现在为什么不能呢?他讲的时候都是满怀信心地讲,但事实上到了建设的时候就不能那么做了。这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仅是毛泽东,极大部分的干部都是和他一样,在战争年代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里面成长起来的,这个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今天看起来大炼钢铁这么多人上山,那不是荒唐嘛。


  我讲自己的一点儿感受,大跃进的时候,我去上海郊区看,半边的天都是红的,小土炉啊。我不是搞工程的,但我也不会愚蠢到认为中国的钢铁问题能够靠小高炉来解决,我也不会那么想。但是当看到那个情景的时候,心里也是抑制不住地兴奋,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群众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劲头,只要把这个劲头鼓起来了,说不定就慢慢摸出一条路了,做到以前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大跃进的发生恐怕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