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ol如何删角色:高考作文不必拒绝网络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19:37

高考作文不必拒绝网络语言
江德斌
    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表示在接听高考热线时表示,“给力”、“神马”等网络语言不应用在高考作文卷中,如果贸然使用将会被以错别字扣分。还有一些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以及外语单词等,也不要夹杂在作文之中。(据6月3日《新闻晚报》)
    又到一年高考时,而作文再次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管是题目、体裁、文体,还是即将出现的满分作文、零分作文,都将引爆一个又一个新闻热点。至于高考作文里面能否使用网络语言,其实已经争议多年,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共识。虽然阅卷者大多强调不要使用为好,但每年仍有不少考生在“冒险”,将各种热门网络词汇掺入作文里。
    高考作文该如何写,才能不跑题、拿到高分,已经发酵成一门生意,不少人靠传授秘诀、贩卖范文而致富。文章本无定式,语言亦不拘一格,而一旦堕入模式化写作,就会造成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文”。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已经呈现出散文的“读者化”,议论文的“半月谈化”,都是刻意模仿知名杂志文体的结果,文字上的运用亦是呆板得很,过早的成熟老化,难见年轻人的天真生气。给作文套上太多枷锁,虽然有助于拿分,却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创新。
    从语言的发展历史来看,文字一直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由简单的象形符号演化为含义复杂的社会交流语言。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流行语,它们的存在,给文字加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更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风采。文字的演变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某些流行语只是流星一般闪耀后就消逝,也有一些流行语会变成恒星留下来,驻扎在厚厚的词典里。
    如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甚至诞生于重大公共事件之中,做为衍生品保留下来,化为民众的社会记忆。网络语言并非独立发展而来,依旧是在原有文字上的演变,只是形式上更为活泛生动,甚至有些另类搞怪,符合年轻人的躁动、思变情绪,因此在网络上形成一波波的浪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新的网络流行语。
    而高考作文刻意地排斥网络语言,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保证文字的纯净,实际上是漠视社会文化的嬗变,拒绝与网络语言对接。“神马”、“有木有”是地域方言的发音不同而来,“给力”、“伤不起”则是文字语意上的创新发展;至于“我爸是李刚”更是社会事件的注脚,亦是公众对不公平现象的情绪表达。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在高考作文中灵活使用,并不会破坏文字的观赏性,反而有助于考生的思想表达。而一味的拒绝网络语言,则是教育思维僵化的体现。
   
    2011.6.2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1/0603/05/75JP37V50001124J.html

 今天你菊子曰了么?

 

0上一篇 << 粽子不宜再走“天价”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