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ol好号和密码:信佛勿入误区! ——初学佛都容易犯这些错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29:59
信佛勿入误区! ——初学佛都容易犯这些错误,请务必谨慎


信佛勿入误区 【一】

作者:东方俊秀

【引子】 佛恩浩荡乾坤正 天路苍茫宙宇明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禁区逐渐打破,受人的本性的使然,信佛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还有不少人真正走入了正法修炼,证悟到了很高的法理,在一定层次上明了了自然、宇宙、生命之特性和存在的意义。但也有人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步入了误区,给佛法、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炼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至真至善之纯净境界,在此基础上使生命得以升华,而不是去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和安逸享受。佛讲的法是用于指导修炼的,烧香拜佛只是对佛的一种敬意。而现在有的人信佛完全是求佛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成把成把地烧香,见到佛像就磕头,这是对佛的一种亵渎的肮脏心理。特别是有些贪官,一方面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国家和他人利益,一方面又在烧香拜佛。其实佛是不会按人的要求去保护他们,反而会为了不让他继续做坏事增加无尽的业力,免得堕入无间地狱,而用人间的制度法律等手段制止其继续行恶。还有些旅游景点和寺庙引诱游客花高价烧高香、请佛像,这都是污辱佛败坏法的邪恶行为。

二、遍览经书而不实修

释迦牟尼传法49年,虽然没有亲自留下文字,但其弟子根据记忆回忆整理了大量经典著作,加上后来历代各宗各派高僧参空悟道也留下了不少名篇,佛家经典可谓汗牛充栋,但再多的经书实质就三个字“戒、定、慧”。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只有围绕这三个字去实修才能理解佛讲的法的真正含义。但现在不少人把佛家经典当作学问在研究而不是按佛讲的法去实修,有的甚至在所谓批判地学习和继承。人是因为有“无明”的执著才成为人的,佛讲的法,则是告诉人如何去掉心中的执著,人只有不折不扣地按照法去修才能去掉心中的“无明”,才能得以升华。如果抱着批判的态度学习,就会出现符合自己观念的才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观念的认为是错的现象。而许多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本身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是需要清除的,怎么能用观念去衡量佛法呢?!这样只会歪曲和篡改佛法的原意,最终乱法。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在《佛说法灭尽经》中早就作了预言。

特别是抱有无神论观点的人,总是用无神论的标准去解释佛法,说佛法就是无神论,这是牵强附会。

三、重行善事轻悟法理

佛法是教人向善的,因此许多信佛的人心地善良,能广行善事。但佛法是修炼,不仅需要做善事,更需要在法理上去正悟,使内心空净明了。可有人由于对法理认识不清,把行善事当作了修炼,从而为做善事陷入了新的执著。或专门放生,或只吃斋等。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信奉佛法的梁武帝萧衍在全国广建庙宇以为积了很大的功德,达摩却告诉他没有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位皇帝先生执著于做善事,使内心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没有真正悟到更高的法理,没有使内心达到空无的境界。正像神秀只悟到了“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拭拂,莫使惹尘埃。”而慧能则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显然慧能对于佛法的觉悟更透。

四、追求神通或忌谈神通

修炼人在长期不断的坚实的修炼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超越常人的功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的本能。由于人在常人社会中有七情六欲,心绪很难有片刻安定宁静,加上业大封身,使这些功能没有能量加持而退化。而修炼可以使人内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纯真,同时能演化能量加持功能,从而使人的一些潜在能力得到加强。这些超常的功能令许多人心驰神往。但是如果我们在修炼中只追求这些功能而忽视心性的提高,不仅不会有什么功能而且还可能入魔道,最后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

所以说修炼中追求功能是不可取的。但有人担心自己因为谈神通就好像在追求神通一样,就尽量回避不谈或不去真正了解,这也没必要。神通毕竟是佛法修炼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而且有些更高的法理是需要通过神通得到证实的,所以对于神通要顺其自然,在心中看淡它,无求而自得。有人说没有神通,有神通为什么不拿出来看看,这都是常人的想法。越是功能强的人心性也是越高的,他知道神通的真正意义,他绝对不会去炫耀自己的神通。

五、不走正道走偏门

真正的佛法是要求人通过坚持不懈地修炼,不断地去掉后天形成的各种执著之心,修去人生生世世产生的业力,达到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至真至纯至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直至功成圆满。这才是正法大道,是人必须求证的。佛家讲普度众生,其本意是将人度化出苦海,永离轮回之苦,而不是在尘世中享乐。

唐朝著名僧人玄藏说:“人生难得,东土难生,正法难求。”意思是说能托生个人身很不容易,能出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不容易,能求得真正的正法很难。所以如果有了这三项,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修下去。如果有了前两项也要努力求得第三项才不枉拥有前面二项。求得正法比较难,但往往难就显得珍贵,更应该珍惜。可是现在有些人不去求得正法,却喜欢在小法小道、小能小术上打转转,如追求念咒、驱邪治病、看风水、看相、算命等。这些小能小术对人来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有的甚至还会造下难以偿还的业力,为生命的升华人为地设置许多障碍。过去有人修出了一些神通,将自己藏在太空中以为可以逃避生死轮回,但当他天命尽时因为心性没达到标准,还有业力在身,仍然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说佛法修炼修心是第一位的正道,其它则是偏门

六、信佛不是为了修佛,而是为了避世

佛是觉者,是为了探求宇宙、自然、生命的奥秘才走入修炼之途的。通过持之以恒的坚苦卓绝的努力,有的通过无数世的轮回转生修炼才证得无上正觉,修成正果,其人生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释迦牟尼传的法是需要出家才能修成的,那时出家要断绝一切世俗关系和杂念,专心修炼。出家的僧人虽然不能象普通人一样尽到家庭责任,但他在修炼的同时有更大的社会责任,需要传播佛法,救度众生,把慈悲播种到每个人的心田。在自己家里人与外人之间没有亲疏之分,一视同仁。如地藏王的宏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在以前的社会(如唐朝),只有第一流的人才,才出家学佛,要出家还要有官方的度牒。在家虽然也能信佛、学佛、修佛,但也只能是为今后留下进一步修炼的机缘,或得到一些世间的福报。

而现在信佛学佛的人中有许多是为了逃避挫折,或者经商失败,或者情场失意,或仕途不顺,不一而足。有的通过学佛,对人生有了透彻的认识,明白了人生中所谓的矛盾挫折都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业力所至,从而开始真正修佛,思想得以升华,积怨逐渐化解,心中不再有愁苦和怨恨,而是笑对人生。但也有人完全是为了回避矛盾,逃脱责任,虽然形式上也在修,但不能从法理上去参悟,凡心不去,遇到矛盾就怨天尤人,认识不到自身的业力和错误的观念,一有机会就退回到学佛前的状态。

、重形式而不向内修

信佛的核心是在佛法指导下,去修心悟道修心则是向内修,找自己的不足,修去后天形成的各种背离佛法的错误观念,使自心返回到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而不是向外求,在外找。向外求无法悟道,根本领会不到佛法真理博大精深的内含。现在有一些人也信佛,但往往只注重形式,不能从内心去修,用佛法真理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热衷于皈依,以为皈依了佛就能保护他了。有的人一遍一遍地念经书,但却有口无心,以为这样佛就会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只追求念经数量而不去领悟经书的内含,参悟法理,更不去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的人以为出家住到寺庙里,剃光头穿僧衣敲木鱼,以青灯为伴就清净自然了,远离了红尘,即可成佛了。其实,这也还是一种形式,如果凡心不去,无论住哪里,穿什么衣服都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相反,如果能在佛法上悟道,修心去执,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让心境升华。所以,过去有种说法:“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八、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信佛是一种信仰,不是口里说我信佛,心里所想和平时的行为又是一回事,真信是有严格的心性要求的,必须按照佛法的要求去修炼自己,清除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在道德上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做的事是绝对不能做甚至想都不应该想,这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靠外在的什么力量来强迫自己。由于人在常人社会中,很容易受常人社会七情六欲的影响,思想会被带动。尤其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很容易对我们造成污染,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严守戒律,以强大的正念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摒弃恶习,慢慢就会形成自然,心地逐渐纯净善良,智慧才能逐渐打开。只要心正,外邪就侵扰不了。

真信佛者以行善积德为人生准则,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因时间、地点、人物、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曝十寒,患得患失。可是现在也有一些人,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善恶不分,正邪不辨,在社会上随波逐流,甚至为了名,为了利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欺上压下,阳奉阴违,这本身就违背了信佛的原则。一旦有什么灾什么难又到处烧香拜佛,祈求神佛保佑。这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人的灾难是业力促成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坏事必然有恶报,这时佛都是不能插手的。除非从此洗心革面,真心悔过,彻底弃恶从善。

九、固执己见,不求甚解


在常人社会中总有一些掌握了某些方面一点可怜的知识的人,看到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就在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总是用他的观念去衡量对与错,好与坏,正与邪,善与恶。由于这种观念不是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只看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表象,往往有失偏颇。如果以这种观念作为判断事物好与坏的标准和行动指南,十有八九会使事情办得越来越糟,结果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点成就的人很容易认为自己就很了不起了,容易飘飘然,忘乎所以,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方方面面都是内行,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自己就是科学的审判官。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总是想千方设百计进行诋毁、诽谤,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打击陷害。这是在一般的人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在认识和对待佛法上,往往也存在类似问题。

有的人看了一点佛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就以为掌握了佛法的全部。有些把佛学当作哲学进行批判的研究的人,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佛学的表面意思,根本没有理解其更深的内含,没有体会到其背后的法力,就以为在佛学上有了很高的造诣,有了很高的学问,随随便便地下定义解释佛法,讲起来头头是道,却不知道他掌握的只是一点知识而思想境界没有得到升华,道德水平没有得到提高。有的人有了一点小功能或在修炼中悟了一点理就以为到了最高层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以君临天下的姿态对待众生,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等等这些都是不能正确深入认识佛法,体会佛法的障碍,也是佛法不能得以充分展示的原因。其实,释迦牟尼讲过“法无定法”,就是法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固守某一观念就无法再去认识更加丰富的法理,认识不到真实的客观世界,错误观点得不到更正,思想难以升华,道德不可能提高,生命只会永远在苦海中轮回

十、虽能吃苦,但非佛法修炼之苦,成效不大

人都有求安逸之心,希望轻轻松松。可现在许多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做事马马虎虎,不能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有的利益至上,为了金钱和利益最大化,不惜坑蒙拐骗,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以售其奸。有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这些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使自己失德从而增加了无尽的业力。善恶有报终有时,只争来早与来迟。当其恶业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其报应就到了,这是丝毫不爽的。

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他们认为中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对冲了制度成本。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实质是人心偏离了佛法,才形成不了有利有序的机制。

有的人相信佛法,相信善恶报应,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道德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有的人由于不得法,虽然付出很多,吃了不少苦,仍然长期处于痛苦之中,惨状长期得不到改变。这当中有其业力大的因素,也有需要其进一步提高的因素,最主要还是没有真正在佛法正道上修炼自己,没有真正悟道,提高心性,只是一味地盲目吃苦,旧业未去又添新业,所以没有什么效果。释迦牟尼当年出家修行之初,先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欲求解脱,终于不满意。于是南渡恒河,随人修习禅定,但仍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后又来到苦行林,“日食—麻—麦”,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经历六年,徒劳无获,终于认识到苦行无益,于是在河中洗去六年积垢,接受了牧女所献乳糜供养,恢复体力,来到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端坐冥思,发誓:“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觉悟),宁碎此身,终不起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魔难,终于觉悟成道。由此可见,信佛学佛的人只有在佛法真理的指导下,经过坚苦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舍此别无他法

十一、故作深奥,故弄玄虚,玄玄乎乎,神神叨叨,不知所云

佛法修炼出的是一颗善心,修出的是能够包容天下的博大的慈悲胸怀,是没有一丝个人的名和利,没有一丝个人的情素在里面的。当然,在修炼过程中,有人还会存在一些没有修掉的执著之心,但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把心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念头死死抓住不放,甚至于在人中去卖弄。佛家讲普度众生,其含义就是要把佛法的美好告诉人,让人从世俗的迷中清醒过来,通过佛法修炼,脱离苦海。在佛法的传播过程中就应该以让人明白佛法为目的。由于不同的人其生活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根基不同,其接受能力往往不一样,那么,就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用最浅白的让人们能够接受语言和方法去弘法,把佛法种入人们的心田,引导人心向善。

可是现在有些人总是故作深奥,把佛法搞得神神秘秘,语言晦涩难懂;还有的故弄玄虚,神神叨叨的,或生搬硬套,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叫人不知所云。语言是传播思想文化的载体,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让人家能够听得懂我们在说什么,是什么目的?如果在此过程中夹杂一些不良居心,不仅不能弘扬佛法,相反是在污辱佛,破坏法,其罪业也是不小的。佛教走入末法时期,许多人不再相信佛法不能说与此现象没有关系。

十二、年龄成了真正认识佛法的障碍因素

常人社会有种说法“人到中年万事休”,“人过四十不学艺”,好象是说人的年龄一大,就是日暮途穷,日薄西山,再也无所作为。因此,有些人觉得前途无望了,对自己要求不再严格,斗志不再昂扬,进取不再勇猛;有的人对金钱、权力看淡了,对道德和心性上的要求也不高了,什么正,什么邪,什么善,什么恶都不分了,在社会上随波逐流,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特别是现在在中国有一种“五十九岁”现象,有些手握一定权力的人觉得自己就要退休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在临退休之前不惜自毁名誉,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势谋取私利,攫取财物,中饱私囊,大有“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淘天”之势。这些人眼中只有现实的物质利益,什么理想、信念、道德都是子虚乌有。这就是迷在尘世中的人不懂得作为一个人其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不懂得在宇宙之中存在对人有道德和心性要求的佛法的结果。

人来在世上托个人身不容易,那是经过多少次的生死轮回,多少次的累劫才有机会托得人身,有了这个难得的人身就应该万分珍惜,利用这个人身修炼使生命得以升华。即使生命不能升华也应该多行善事,积累功德,为子孙后代积累福荫,不能为了眼前现实利益伤害社会和他人而造业,从而因为恶业太多而坠入无间地狱,甚至殃及子孙。金钱地位权力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两眼一闭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损人利已就会增加罪业,恶报就会如影随行,即使在一般人看来暂时还没有报应,那也是因为其福报还没有结束,待福报一完,恶报随之显现,有多大的罪业就有多大的报应。在这种情况下,给子孙留下再多的财富而不积德,很可能出现不肖子孙而挥霍一空甚至毁之一炬。人从来在世上到离开人世的每一秒钟都是要珍惜而不能白白浪废的。

年青人为了事业为了家庭要奋斗一番,但并不影响向善的心,并不影响按佛法来修炼自己,相反在工作中生活中遵循佛法更有利于工作顺利,身心健康。年岁大的人来日无多,更应该在有限的时光中修炼自己,清除头脑中不好的思想,归正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行为,把曾经造的罪业偿还掉。现在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在人世中形成了很多顽固的观念,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却喜欢倚老卖老,严重影响了他人正确认识佛法,影响了他人向善和行善,这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做坏事,其罪业是不轻的。

从另外方面讲,有些年龄较大的人,一生经历许多魔难,吃了不少苦,业力消减,对人生有了比较深的感悟,他们对佛法认识很深刻。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其生命来源层次很高,自身没带什么业力,他们一听到佛法身心会为之震憾,佛法好象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佛法中的字字句句似曾相识,一生就是为此而来,所以能用佛法高标准要求自己,修炼自己。(待續)

                                  

信佛勿入误区 二

十三、以人为师而不是以法为师,以戒为师

佛法是宇宙存在的自然法则,其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显现形式,人通过修炼证悟到什么程度,佛法就显现什么程度。佛就是在佛法中修炼达到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境界的生命。佛把自己证悟的法理传出来启悟人的善念,引导人心向善,救度世人,这是佛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不同的人由于生命的特点不同,执著心和业力的大小不同,忍耐力和承受力不同,对佛法的认识也有差别。人在信佛修佛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相互监督共同提高是应该的,但不能以人为榜样,以人的喜恶为判断标准,而应该以佛法为衡量标准。一个人修的再好,他也只是人,他还有常人心存在,他还需要作为人生活所必须的东西,如果以人为师就会出现跟着人摹仿人的情况,产生偏离法的思想和行为,从而阻碍对佛法的进一步认识

现代有些人根本就不了解佛法是什么或只知道一些只言片语,有的人本身就不信佛法,就随随便便根据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地谈论佛法,若我们以人为师碰到类似的人那他会把人带向什么境地?释迦牟尼涅磐时弟子问:“师尊走后,弟子以谁为师?”释迦牟尼告诉弟子要“以戒为师”。戒是不变的准则,以戒为师才能保证弟子能真正的法上悟道而不至于受别人的影响出现偏差,甚至还会出现超出前人的弟子。若以人为师,可能在第二代或第三代弟子中就会出现严重偏离佛法的状况,佛法在人中随之就会毁于一旦。若以人为师,禅宗中可能就只有神秀而不会有慧能。

十四、不相信有来世,虚度今生或寄希望于来世,却不修今生

现代许多人很现实,根本不相信什么来世今生,认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是愚昧无知。一听到这些说词就想到都什么年代了,科学都很发达了还讲这些旧的迷信,很蔑视他人信佛向道。更有甚者,眼中只有现实利益,只要能弄到钱,只要能谋取一官半职,能够出人头地,只要现在过得滋润自在,什么手段都使的出,什么事都舍得做,道德底线很低或根本没有道德可言。有的人有一种观念,以科学作为衡量事情的好和坏,对与错,凡科学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科学没发现的就不可信或是错误的落后的。其实,这种人并不是真的相信科学,而是相信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观念,被这种观念所左右着。说到底不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去认识事物,去体悟宇宙自然特性,同化佛法,而是一种主观判断。

所谓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认识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全面的,有些没发现的并不是不科学或不存在,即使发现了的也看人怎么看待和对待。如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米丘林遗传学派和摩尔根遗传学派。摩尔根学派认为,生物体中存在决定遗传的特殊物质——基因;而米丘林学派否认这种特殊物质。曾几何时将摩尔根学派说成是伪学派、反动科学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证明摩尔根学派是正确的。人受观念所左右往往很难认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而这些观念是后天形成的,与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本质之间有一层隔膜,这层隔膜是业力组成的,它将人的本性严密封闭,使人陷入无尽的迷中。人在观念的左右下背离佛法,在尘世中尽情享乐,虚度年华,在道德上逐渐坠落,在不知不觉中造下难以偿还的罪业,直至彻底毁灭。而信佛修佛则是不断破除这种观念,消除这种业力,使人的本性返出来,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最后同化佛法,使生命得以永恒

还有人虽然相信生命在六道中轮回,存在今生后世,也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但不珍惜今生。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一点苦和难精神支柱就瘫塌,信念理想就破灭而不继续前行。在修炼的路上碰到一点苦和难就打退堂鼓,放弃对真理的探求,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总是想还是来世再修吧。这都是对佛法不坚定和正信不足的结果佛法修炼虽然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但落脚点在今生今世,必须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勇猛精进,清除一切不好的思想和行为,直至功成圆满。人生中的任何苦和难都是生生世世的业力形成的,业力消除才能纯净身体。提高心性,才能消除业力也才能往生,或走出三界,永离轮回之苦。业力不消除,永远都不会提高,留到下世仍然要承受。更何况下世有没有人身还难说,有没有机会闻到佛法也难说。

十五、注重表皮,忽视内在的变化和提高

现代医学对于人体的解剖应该说已经十分清楚明了,人们往往就以为人体就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就是有活力的人体,因此,人生的理念、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价值等等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体的需要,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的提高都是以这个肉体的需要作为衡量标准。如衣服主要是为了保暖,食物是为了维持生理机能,房子是休息和保证安全的场所,出行工具是为了快速便捷和人体舒适。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有人却起了贪心,希望更多更好一些,同时满足在社会上与人攀比时的虚荣心。人为了生存需要,按正常途径去努力获得生活所需物质无可厚非。但以为人生仅仅是为了这些,甚至不择手段去捞取、削夺他人的财物就有问题了,就是被尘世中的这些物欲迷住了心智。佛家说“人身难得”,有个人身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珍惜。珍惜就是应该遵循佛法,利用这个人身修炼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背离佛法而毁掉这个肉体。自杀、杀人都是在毁灭人体,其罪业很大。不择手段侵占他人财物会增加业力,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糟蹋自己,毁灭自己

有人说人体是个“臭皮囊”,不是说不应该珍惜他,而是指在修炼中不要把他看得太重,不要怕他吃苦。如打坐时往往腿痛得很厉害,如果这时想这不是自己在痛,疼痛就会减轻。再比如,打坐时思想会翻江倒海一样难得入静,如果这时加一个“这不是自己在想”念头而排斥它,思想就能入静。人在修炼过程中,慢慢就会发现人体并不是象现代医学解剖的那样。当天目开后内视人体,业力大的人呈灰暗色,随着业力的清除,身体会逐渐清亮起来,有病的人随之变得健康了,不再有疾病的痛苦。进一步会变得象白玉似的,甚至会光芒四射。再进一步用天目看呈透明体。同时,会在丹田部位出现金色的光灿灿的佛体(道家是元婴),随着进一步修炼佛体会逐渐长大,这就是金刚不坏之体。而这时人肉身就象一个皮壳把已经修好的身体裹在里面。所以说人体是“皮囊”、“躯壳”的说法不是比喻,而是实实在在的描述。当然,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只有开悟后才能看到。看不到的不等于没有达到这样的境地,只管修炼心性提高心性,一切都在其中。

十六、以读经书的多少作为修炼的衡量标准

现在常人社会有种普遍观念,人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必须博览群书,学贯古今,积累丰富的知识,造就过硬的本领。凡饱学之士无不是几十年如一日日积月垒的结果。但在佛家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再大,积累的财富再多,社会地位再高,都是德所化来的,是前世的福报。一个业力过大的人,即使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也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有所建树,享受福报。常人不管其在一生中是富甲天下,还是穷困聊倒;不管是贵为天子,还是贱为乞丐都要根据其所带德和业的多少进入下一世轮回。德多者享受荣华富贵,德少者多灾多难。许多人还不一定能有人身。但佛法修炼以修心为本,学佛者严格按照佛法修心去业,则会有很大的福报甚至走出三界,不再在六道中轮回。

佛讲的法是指导人修炼的法门。读经书对于指导修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读经书不等于修炼,如果把读经书当成了修炼,把读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修炼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有失偏颇。人的根基有上中下,根基好的人往往悟性高、心性高,佛家经典似乎早就了然于心。有的人不修道已在道中,虽然看上去没看过什么书,受过什么戒,但心性很高,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全在法上。也有人虽然看经书,但心性不高,思想念头不正,甚至有许多邪念,实际离佛法还很远。如果以看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修的好与不好的标准,那岂不是说后者比前者修的好?!禅宗六祖慧能是目不识丁的樵夫,而神秀是教授师,帮助五祖弘忍讲经说法的,从掌握经书的多少看无疑神秀更胜一筹。但神秀只能悟到“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以掌握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哪还有六祖慧能!!

修炼界有个故事说的是曾经有个行脚僧人走到一座山上,看到山坳有个地方被红光罩着,他想那儿一定有个世外高人就前去拜访,走到跟前发现是一个老太婆,老太婆口念“嗡嘛呢呗咪吽(niu)”,僧人一听老太婆念错了,就说应该念“嗡嘛呢呗咪吽(hong)”。谁知老太婆改念“嗡嘛呢呗咪吽(hong)”后再也没有光芒四射的状态。这主要是在此之前老太婆虽然念错了字,但心无旁鹜,心静如水。被除纠正后,其时时自责自己念错了,心里有了牵挂,心态不再平静。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比喻,说明佛家经典只是引导人入道得法的阶梯,能不能修,能不能修出来全在修者能不能实修心性,能不能参空悟道。佛家经典掌握的再多不实修不悟法理也是白搭。现在有许多学者读了不少佛家经书,讲起来头头是道,但仍象常人一样喜怒哀乐悲惊恐,为了名为了利争争斗斗,这样实际上仍在门外,并没入道得法。

作为常人掌握的知识再多,即使掌握了全人类的知识也还是常人,仍在三界中,仍要入六道。而作为修道者则是在跳出三界,走在远离六道的路上。在修炼的过程中会开功开悟,直接体悟到宇宙自然中真正的理,看到真实的世界是什么,人的生命本质及变化规律,而且还会记忆起先天之所有和生生世世的一些事情,这时的知和识是普通常人望尘莫及的,也是想象不到的。有些人不相信六道轮回。不相信怎么可能去悟道,怎么可能认识到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正如没上过山的人是体会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的。          

 

十七、见寺庙就烧香,见佛像就磕头

现在许多人不信佛向道,根本还不了解佛家讲的是什么,就信口开河地把信佛说成是迷信。特别是看到有些善男信女贡奉泥塑的佛像,在佛像前烧香磕头就觉得可笑,以为这些人愚昧无知。甚至看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去烧香磕头,觉得不可思议。还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说法。这说明现代许多人对佛学缺乏真正了解和认识。从雕塑佛像的材质看有多种,这都是我们人类肉眼所能见到的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刚开始用这些材料做成的佛像没有任何作用,是木质的仍然是木头,是石头的仍是石头,是泥塑的仍是泥土。但佛像做出来后是要开光的,经过开光后佛像就不是普通的佛像了。所谓开光就是修炼有素的高僧大德通过念经请来觉者的法身,由觉者的法身在佛像上给修炼者看场,帮助他们。在这样的佛像前烧香礼佛对真心修炼者和善男信女有一定的帮助。

没有开过光的佛像不仅没有任何作用,可能由于一些人的心不正,会求来一些邪灵附体,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现在有的寺院不清净,有些人也不知道怎么开光,有的把开光当作敛财的手段,这都达不到开光的目的。即使真正开光了的佛像,如果人心不正,人们只是去求保佑升官发财,觉者的法身也会离开,而被一些不好的东西代替。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随便设置个佛像让人去参拜,有的还让一些工作人员穿着僧衣煞有介事,故弄玄虚地做法事,以吸引游客,目的是为了搞游客包里的钱,这都是污辱佛破坏法的行为。在这些地方烧香磕头不仅没有任何作用,可能还会因为心不正招惹是非。《西游记》里有几回谈的就是类似的问题,在求法的路上随时都可能就会碰到妖魔鬼怪的骚扰。从表面上看遇到的不是寺院就是道观,不是修佛的和尚就是修道的道士,可本质上那都是妖魔鬼怪,目的是想吃唐僧肉或阻止师徒四人取到真经。这时如果心术不正,意志不坚定都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根本取不到真经。

现在有一些人烧香磕头就是为了求升官发财保平安,因此见到寺庙就烧香,见到佛像就磕头。有的甚至在树上系块红布后对着树烧香磕头。如四川剑门古道旁有许多张飞柏,据说是三国时张飞命人所栽,现在长成了参天大树,遮天蔽日,煞实壮观。可现在有人就在一棵柏树旁烧纸焚香求健康,这就完全步入歧途了。

十八、不能正确认识道德

道德一词在社会上使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现在通常把道德解释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解释是比较抽象的,也没有揭示道德的本质,所以,现在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知道道德是什么,为什么人必须遵循道德,提高道德水平。

其实,道德中的道与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事物。“道”( 佛家称为法)并不是人制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可以通过思辨感悟到这种道,认识这种道。这种道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但道对人有要求有制约力。人对于道的认识越高,心性随之提高上来,道对人的约束力越小。而“德”,《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其实在商代卜辞和先秦文献中,“德”与“得”是相通的。“德”有得到、获得的意思。《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实际上德就是人遵循了道后所获得的一种能量物质。德,被古人视为区分人和禽兽的标准,只有符合人应有的道德标准,才能称之为人。而作为人,在尘世之中必须修心才能保持人心不至于污染和坠落,将心修成至纯至善,同化于道,通过修道来养德。人有了德才能真正有福报,才能真正幸福安康,否则就会万物凋敝,天灾人祸不断。可见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人要生活得好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信佛修佛就是在道德上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可是,现在许多人不信佛法,不学佛法,不修佛法,更谈不上悟道。有的人也说自己信佛,但又不能在道德上要求自己,错误地认为道德规范是对人自由的限制和束缚,在社会上随波逐流,精神不起来。

现代许多人在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张扬,这本身无可厚非,在一定层面上讲是积极的。人就是要清除那些对道的错误认识,回归正道。但我们也要看到,也有一些人追求的所谓自由实际是私欲的膨胀,魔性的彰显,认为道德对人的规范和要求限制了他们随心所欲的思想和行为,把道德说成是虚伪,称为伪道德,因此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道德水平逐渐下滑,日益沦丧,为了钱无恶不作,有了钱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完全没有人的正常思想和行为了。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十九、以人心揣度佛心

人心与佛心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心中往往掺杂着自私自利,为了在尘世中生活的好一些,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伤害别人,欺侮别人,甚至为了蝇头小利尔虞我诈,苦苦相斗,造业一生。而佛心则是慈悲,是无私的爱。因为有了无私的宽广的慈悲胸怀,并具有大自在、大智慧、大神通。看到人在尘世中漂泊,在苦海中沉沦,而不知活在世上的真正意义,佛会发下宏誓大愿驾法船,结善缘,传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

人在尘世之中无论多么显达,或穷困聊倒,最后都免不了在六道中轮回。不过人可以在佛法中修炼,通过修炼去掉身上不好的东西,魔性逐渐消弱直至完全彻底清除干净,佛性逐渐强大起来,佛心逐渐稳定,修成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不再轮回转生,永远脱离苦海,得正果,出三界。

人们常说“佛在心中”,有人以为自己就是佛了,其实大谬不然。人就是人,佛就是佛,二者岂能混为一谈。佛为了度化人,可能以各种形式各种身份存在于人中,以各种方便法门度化人;各种人都有佛心,都可以修成佛,但绝不是说各种人就是佛。有的人沉迷在尘世之中行恶太多,积业太重,佛性的一面被埋藏的太深,表现出来尽是魔性的一面。这样的人只是难度化而已,但仍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

时下有些人常以己之心揣度佛心,完全是对佛的亵渎。如有一道菜名叫“佛跳墙”,好象是说佛一闻到菜香味就会迫不急待地跳过墙来,佛怎么会象人一样那么贪婪呢?!有的人以为多给佛上香和磕头,佛就会保佑他了。殊不知,佛是度人而不是保佑。佛是教化人、启迪人、帮助人打开智慧之门,认清人自身和世界的本质,认清人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是不实的,不要执著世间的得失,要清净自然。佛度人也不能直接把人送到幸福的彼岸的,佛只能告诉人如何修心,如何超脱。当人下定决心融入佛法时,佛就会护佑在人的身边。

有人说既然佛有那么大本事,既然佛有慈悲之心,佛普度众生,为何不把人世间的灾难都清除干净,让人永享太平?这也是用人心在想问题。人间的灾难和不平不是偶然存在的,都是有因缘关系的,人的罪业是自己造成的,必须自己承受,这是宇宙的法理,佛不能因为慈悲人,随便去消除人应该承担的罪业从而破坏宇宙的法理。佛慈悲人首先要遵守佛法,保护佛法。针对人的灾难,佛会告诉人自救的办法,那就是按佛法修炼自己,修去世间那些肮脏的执著的心,提高自己。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灭佛事件,实质上那并不是在灭佛。那只是人认为的在灭佛,实际灭的是人,是为了维护宇宙特性——真正的佛法,这也是佛法的要求和准则,灭的是不符合佛法要求的人,是人的难而不是佛的难

佛家讲因果报应,这是宇宙中存在的一条法则,它也不是佛家自己设立的,而是佛家把它揭示出来了。有人觉得好人命不长,好人活得不自在。这也是用人心在看问题。现在的人看一个人只看了其当前的一生,而佛家则从生命的本质上看一个人,除了看一个人的现在,还要看他的过去和未来,衡量这个生命好与不好的标准主要看其所带的德和业力的多少而定,业大的就是不好的,为了这个生命不至于被消毁,会增加其磨难,以便在磨难中消减其业力,在人中表现是多灾多难。磨难大的人可能是上一世享福了造业太多,或为了下一世不至于太苦而这一世多经历一些磨难。因为每个生命的特点不同,向往不同,人生的路各有不同,一心向佛的人福报往往较大。

佛家修炼中会出现各种超常功能,如五眼六神通。按佛法的要求神通不能随便在人中显示,随便显示会破坏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规律,是在破坏佛法,这是佛法所不容的,因此真正的觉者为了维护人类的正常秩序绝不会随便使用神通。即使运用神通也会是在无形之中,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现在有些人总想用神通来检验和衡量佛法神通的真实性,甚至用高价摆擂台来吸引人应战。认为能经过检验就认为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这是心性和悟性太差的表现。真正的实修者只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悟道,修炼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怎么会象常人一样去炫耀去争斗,浪得虚名?!

二十、重权贵,轻佛法

佛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善良本性,人人都有佛性的一面,不信佛的人不等于他们没有佛性,只是他们有些知障,存在一些后天形成的背离佛法的观念,影响了其对佛法的正确认识。有的人未曾接触过佛学,思想中没有佛法的概念,不知道用佛法名词去表述思想状态和心理感受,但思想中有善的种子,这种善的特性就是佛性有的人反对佛法,否认佛法,就好比人的生命本来产生于天地之间,其生长离不开天地万物和日月星辰形成的环境,可他却说要反天反地。但天地不因它反对而消亡。同样,佛法不因他不承认而不存在。凡反对佛法的人并不是其本性的一面在反对,而是其后天形成的观念背离了佛法,这种观念与佛法有抵触。也就是说这种观念的形成不是从人的善良本性出发的,而是在善良本性之外有一种与本性相背离的物质,他们的观念是在这种物质基础上形成的,佛家称这种与善良本性相背离的物质为业或业力。业力大者把人的善良本性的一面封存在里面,使人的观念受业力支配,思想和行为偏离佛法,表现出来的是魔性。如果人不通过修炼清除业力的干扰,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逐渐回归到佛法上来,回归到善良的本性上来,而随着业力远离佛法,人的业力会越滚越大,最后就完全没有了自己,没有了人的思想与行为。

佛家讲众生平等,每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和轨迹,所以,每个人都得自信自强自立,自强不息,精进不止。但如果自高自大,藐视他人,目空一切,就是自心生魔,这种心态实际上不是发自善良的本性,也是被世间的名和利等执著心所带动,迷失了本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另外一些人丧失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萎身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奴颜婢膝,卑躬屈膝,惟命是从,唯首是瞻。特别是一些权贵以为大权在握,真理在手,有些人也以为他们讲的句句是真理,甚至可以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实际也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权贵不一定真理在手,精英也不一定认清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许多往往只是一种观念,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人之所以在世上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往往是前世积下的威德,是前世的福报,而不完全是努力奋斗拼搏来的。如果没有福报,再怎么努力都不会天随人愿。

在这种情况下,权贵或精英们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经验,对人生、对社会上一些问题的看法不一定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形成的理论也不一定就是绝对的真理。同样,在人生道路上遭受许多挫折后形成的观念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尤其在末法时期,许多人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正的心法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观念完全变异,一些权贵、精英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他们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许多方面都不一定符合真理,如果以他们的观点来统揽全局很可能造成误导。只有佛法才能揭示出什么是真正的对与错,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

 

 

信佛勿入误区 三

二十一、意识是虚,物质是实?

现代许多人认为意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是虚的;而物质是摸得着,看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对于用物理手段能够证实的就认为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证实的就是虚的,甚至是意想出来的子虚乌有的事。所以对于世间的物质,世间的钱财看的很重。对于上帝和神佛,因为没有直接看见就认为不存在,对于信上帝和神佛的信徒只看到了他们谈论上帝和神佛,而看不到其真正要信的和做的最重要的是遵循做人的根本准则——清除人思想中不好的念头,使内心变得至纯至真至善,修出博爱、仁爱和慈悲。以为信神佛、信上帝就是看破红尘,对人生无望了,而把精神寄托在那些虚无飘渺事上。

其实,大凡正传信仰都要求人在世中,心在方外,要求人不要被世间的七情六欲所缠所磨所累,但也不是彻底脱离人世,象在真空中生活一样。恰恰要求人在世间要历经磨练,修出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慈悲之心,才能出得世间。对于世间的人和事还得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否则就不会修出人的慈善之心。

意识也不是虚的,只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不在用五官直接感知的范围之内。人在思维过程中就不停地在消费能量物质,同时,不停地在散发一种能量,只是这种能量比较弱小,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没感知到而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实证科学过去许多没被发现的东西现在逐渐得到了证实。发现意识不仅是一种物质,而且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如日本江本胜博士的实验证明,人在思维过程中,也就是意识在产生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变化形式,而且对物质能起到一定的变化作用。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Masaru Emoto)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他们新近发表了实验结果《来自水的讯息》一书,证明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等,都带有讯息的能量。具体情况如下:

1、读到“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的水,真丑!

这一张是让水读了“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所拍的照片。报告指出:这是最近日本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实验结果发现水结晶丑陋歪扭、破碎、散乱的样子恰似“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的意涵。

2、读到“爱和感谢”的水,出现最漂亮的水结晶!

 

这张是让水“读”了文字“爱和感谢”后拍下的水结晶照片。实验者说,在当时拍摄的许多水结晶照片中,从未见到过如此漂亮的水结晶。看来这世界上没有比“爱和感谢”更美的讯息了。我们如果常常表达“爱和感谢”,是不是能让我们地球上的水、和身体里的水变得如此漂亮动人啊?

水会“听”到讯息?

1、听《田园交响曲》的水,很愉快哦!

这是让水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照片。实验报告写到:交响曲《田园》的曲调明快、爽心,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这张美丽结晶照片似乎证明良性音乐可以给水活性、愉快的感受。

2、听到《离别曲》的水,也凄然心碎?

这是听了萧邦的《离别曲》的水结晶照片。图片报告说:没有比得到这张水结晶时更令人感到吃惊的了。摄制这张照片的显微镜的倍数与其它照片是一样的,但是《离别》的曲调竟让基本形状的水结晶被完整地分化得更小,成为地地道道的离别模样。  

3、听重金属音乐的水,似乎解体了?

江本博士拍摄了许多让水“听”音乐的照片,发现让水听了歌词不雅的现代重金属音乐(乐团名称未公布以免困扰),水呈现出解体的影像,似乎打散了原有的结晶形状。实验显示,音乐与歌词都可能带有良善美好或丑陋不佳的讯息。  

让水“看”日语、英语和德语的“爱和感谢”,竟然全部都呈现出精致美丽的水结晶!实验的原水用的是同样标准的精制水。结果,虽然使用了不同的语言,却形成了结构相似的结晶!实验者猜想,“语言是由大自然的振动而产生”的,即使国家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是,因为大自然的天理相同吧,所以同样意思的文字,就显示出相同的形状了。实验者也以“智能”和“宇宙”等字样实验,结果三国的文字也都同时呈现出结构相似的美丽结晶!

良善的意念,也让水结晶美丽动人?

日本东京品川自来水   接受“爱的信息”之后的水结晶照片

这是在接受500个人“美好讯息”意念前后的水结晶照片。原本的水看不出形状,但在接受美好讯息后,呈现出美丽动人的结晶!实验者请求全日本500名波动指导员(也就是江本博士主办的波动学的毕业生们)在1997年2月2日下午2点钟,同时对放在实验者办公室桌上、来自东京品川的一杯水发出意念。每个人都怀着“水变干净了,谢谢”的愿望,从日本各地在同一时刻发出了“爱的信息”。这样就照出了这张接受到来自全国的“爱的信息”的水结晶照片。当然,实验过程没有做任何物理性的变化处理。摄制组的全体成员看到这样漂亮的影像时,个个都被感动得泪水盈眶。人善良美好的意念似乎有着不受距离影响的伟大能量呢!

实验说明

现任IHM总和研究所所长,以及IHM国际波动之友会会长的江本胜先生,因为经营“美国低周波治疗器执照公司”,开始接触最新的“水”研究技术,引发他将“水”冰冻后的水结晶照相的研究构想。自1994年开始,江本先生展开了一连串对“水结晶”的科学探索之旅。

江本胜先生将MRA(Magnetic Resonance Analyzer,共鸣磁场分析器)运用在水结晶的研究调查中,得到了许多惊人的成果,并在日本造成轰动。他表示,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物质特性也会影响水的特性,水的波动(频率)可以解释所有物质的特性。他的研究室也取名为“波动研究室”。

IHM综合研究所,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结晶的形状。实验程序是:把实验水分别滴在一百个试皿中,在冷藏室冷冻2个小时,通过显微镜将有结晶的冰用200至500倍的倍率拍照它的顶端部位。

“水”能够分辨讯息中的正、邪、善、恶吗?“水”也能够接收到来自声音、文字、音乐、意念的良善或邪恶的讯息吗?

这是不是说明了“意念”是有物质能量的?善与恶的意念会影响着人体与大自然?

水分占人体重量的60% -70%,地球表面积有70%被水覆盖,这些水接收到我们人类给予他们的善念还是恶念的讯息呢?人的身体和地球生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人类如果希望世界更美好,也许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质金钱,而是多发出“良善”的讯息,不是吗?不需我们多说,只要看看“爱和感谢”的讯息呈现出的水结晶便知道了!

另外,三维画常规状态下看都是些很一般的图画,但换一种方式去看,发现那是很漂亮很清晰的立体画。这就是不同空间的转换。随着多维空间的发现,在不同空间事物都存在不同的存在形式,也有不同的生命体。

也就是说,在肉眼不能感知的范围,不仅存在另外的世界,还有另外的生命体。当人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突破空间看到另外空间的景象,信仰中的神佛也只有在那样的状态下才能看到,才能发现那是真实不虚的。

 

二十二、与其它宗教及修炼方法同修

长期以来,许多人以为无论佛家、道家及西方宗教都是教化人的,都是要求人提高道德水平,淡化人世间名与利的执著之心,去掉自私自利之心,凡事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对他人要有爱心,甚至要爱敌人。因此,有人就觉得都没有什么差别,见到道观就去烧香,见到寺院就去磕头,见到教堂就去祈祷,……。甚至有人提出搞什么统一宗教。看到佛教经书中有万法归宗的说法,就以为任何法到最后都会归到一处,所以什么经书都看,什么神都去信,什么法都去修。这都是末法时期才出现的状态,都是不知道宗教信仰究竟是信什么造成的。

所有正传宗教都是要求人修炼心性,提高心性,去掉人心中存在的邪念,达到至纯至真至善的境界。凡是不修心性的所谓宗教都不能称其为正教;即使是正教,如果不按照觉者教导的方法去修炼,而是另搞一套或篡改其中的一部分或追求世间的名利地位都是在破坏法,也不能称其为正教。凡是这样的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到头来是害人又害己。

在正教中修炼不仅要求提高心性,同时还会在修炼的过程中改变本体,演化新的生命体。新的生命体在演化过程中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精密的多,严格的多,要求高的多。每一门都有那一门的觉者主持的世界,演化出的生命体都要根据那一世界的特点进行演化,所以每一门都必须严格按觉者教导的方法修炼,而不能参杂任何不同的东西。即使其它法门中很好的东西也不能随意掺杂进去,掺杂进去就乱套。所以,一些正教都说外道是异端邪说,就是为了防止自己那一门的门徒加进其它法门的东西,从而祸乱本门的法。就是佛教中的不同法门如禅宗、净土、密宗等也是不能混同修的。当然,对不同法门中的觉者表示敬意未尚不可,关键是在信和修的过程中要专一,不能混杂。

二十三、只求佛,不修善,对善的本质缺乏正确理解

有人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或心理上得到一种慰藉,精神上有一种寄托,有一种归属感才信佛的,但又不修炼自己,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根本不管什么善不善的。有人听说“人之初,性本善”,听着觉得有点道理,表示理解,能够认同。但究竟怎样理解人性本善,如坠五里云雾,找不着北。有人看到许多人表现出来的是自私的一面,觉得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揭露了人的本质。还有个人看到小孩从小并没有给他灌输什么观念,但小孩表现出来的是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先得到,如吃水果,玩玩具等,因此他认为“人之初,性本私”。特别是看到近代西方社会文明、民主、经济发达,有的人就认为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有道理,根据人性本恶的理念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都是对这两句话没有深刻认识造成的误解。这两句话是需要放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理解清楚的。有的人眼里只有能活几十年的人,以为人就是一个能说话,能做事,懂得冷暖的高级动物,人的心脏一旦停止了跳动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样的人是无法理解东西方关于人性的论述的,也不可能真正从人性上去抑制邪恶念头,使人心向善。

实际上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间只是看问题的视角差异。佛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是因为被尘世的业障迷住了心智才有恶的表现,而不是他本质上就是恶的。这人的本性是指什么呢?佛家认为人的真正生命是元神,元神产生于宇宙之中,宇宙具有善的特性,那么元神也是善良的。元神到了三界转生成人,人在尘世中有七情六欲,自然就有各种追求和想法,还有许多邪念,这时表现出来的就有恶的一面。即使是这样,人的本源还是善良的,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尘世中通过修炼,去掉后天形成的各种观念,剩下的只有善良的本性,这时才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上去,这是佛家修炼的实质。

人性本恶则是从做人开始的,没有讲做人以前是什么样。也就是从元神转生成人开始的,转生成人之前的特性没讲。他们认为,是因为生命变得不好了才能当人,所以说人性本恶。就是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食禁果之后的生命开始,而不是此前的状态。

所以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并没有原则性差别,差别就在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两者最终目的都是引导人向善,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四、对生命的本质认识不足,行为处事很难走正

世界上的物质有无数种,每一种物质都有其固有的特点。现在一般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有活动能力的生物才有生命,如人、牛、马、猪、狗、鱼、鸟、细菌等都有其生长、发育、衰亡的过程,这些生物在活着时才被认为有生命,死亡就是生命的死亡。而砖头、石头、钢铁、水、土等没有生命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没有生命或说不是生命。这往往是从事物的物质特性去认识它们的,其实,任何物质还有其精神的一面,这精神的一面是具有灵性的。一般人感知不到,不等于其不存在。很明显的一点,对于任何物质你用真心去呵护、用爱心去保养它时,你会发现其用的长久,用的顺心,这当中就有灵与灵之间的感受与交流的结果。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都有灵性。

我们现在许多人以为只有人能思维,有较强的感官能力,能说话,甚至以为人和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情感、有思想、有语言、能劳动,而其它动物不能,所以人是高级动物。其实,世界上不光人类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思想情感可以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其它同类生物之间也有其特有的交流方式。如鸟语、鹿鸣等都是它们同类之间交流情感的方式,只是人不懂得它们在讲什么而已。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许多也是有共性的,也是可以进行交流的,只是一般人做不到。如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官反映到大脑后,又经过大脑的处理,控制嘴巴说话或做其它什么事。同样的事物反映到鸟类大脑后,鸟类也会作出一些处理,鸟类又根据其自身特点表现相应的状态。撇开人与鸟的外在区别,同样的事物反映到人脑与鸟脑上,人与鸟均有反映,就是接受到了一种共同的宇宙信息;人与鸟接受到这种宇宙信息之后,作出了相应的反映,会发出一种宇宙信息,由于人与鸟不是同类,这种相同的宇宙信息经过人与鸟的大脑处理后,具体的表现方式就不同了。如果人有直接识别处理这种宇宙信息的能力,人就可以直接和任何生物进行交流了。不光动物是这样,大量科学试验表明,植物也是这样。

196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专家巴克斯特开创了研究植物感情的先河。他将一部改装的记录测量仪与植物相连,然后用火把叶子烧焦。他再次划燃火柴的一瞬间,仪器上的指针出现了明显变化。当他手持火柴走近植物时,记录仪的指针开始剧烈摆动,显然植物对此很恐惧。更有趣的是,当巴克斯特多次重复这种行动,却又不再真正烧植物后,植物感觉到这只是不会付诸实践的威胁,慢慢不再害怕,最后再使用同样的方法便不能使植物感到恐惧了。

前苏联学者维克多•普什金进一步发现,植物还能够体察人的感情和感觉,作出相应的反应。他让试验者把手放在植物叶子上,然后对试验者进行催眠,并讲述悲伤或者高兴的事情,使之情绪发生各种变化。结果维克多发现,植物与试验者产生了类似的反应:当试验者高兴时,植物会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试验者感到悲伤时,植物也会沮丧地垂下叶子。

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植物遇到严重干旱时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后来,英国和日本的科学家通过特制的“植物活性翻译机”发现,不同植物在不同情况下的确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些植物的声音会随光线的明暗变化而变化,当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发出类似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缺水时,会发出低沉、混乱的声音,仿佛表示它们正在受到某种痛苦。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对植物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也许在今后我们可以通过与植物进行“对话”,来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就施什么肥料、怎么施,“征求”植物自己的意见。

对这一系列神奇的现象,一些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植物与动物一样也有感情,并且这种感情都是以体内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当植物受到刺激后,体内会产生许多电信号,从而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导致植物对刺激作出应答。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从植物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植物中根本不存在任何神经组织,因此不会有感情。关于“植物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

由于上述研究还只停留在有形的生命体上,所以对于生命的本质还没有彻底认识清楚。生物除了有形的身体,同时还有灵性的一面,如果能从灵性的一面进行研究就会进一步发现生物之间的情感交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树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有树干、树枝、树叶等,但它有灵性的一面,在一定层次上(如在法眼通以上)看其有类似于人的脸形。同样,在一定层次上去看石头也可发现石头也有此特征。对于生命的真正认识只有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才能研究清楚。

上述实验也说明,生物都有感情,都懂得感情,都需要关爱和呵护。世界上的生物都是为了人而生存、生长、繁荣的。如果人为了私欲无限度地开采、捕杀、掠夺、破坏,人实际就是在损害自己。人只有心存爱心和感激才能使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场,才能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所以说信佛不是简单地求佛,必须真正修心,修出善心、慈悲之心、怜悯之心……

 

信佛勿入误区 四

 二十五、注重名人效应

过去有个说法“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一些名山大川确实都有佛、道的影子,名山成了修炼人修炼的好场所。过去修炼讲“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那些大山清净自然,场态纯正,对于出家修炼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场所。但到了近代许多人不是在求法、求道进行修炼了,而是在求富贵、求平安,这样就给修炼带进了很多很不纯净的东西。许多到诸如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沱山等名山去的人不再是去求法求道,寻求解决修炼中遇到的困惑的办法,而是去旅游观光或祈求解决生活中遇到困难,去求升官发财。这就完全有违佛道修炼的初衷了。这不仅使一般人心得不到修正,而且还给修炼场所带来许多可怕的污七糟八的东西,破坏清净自然的环境。所以,现在许多真修者、修炼有素者并不一定在有名的寺院。到这些地方也不一定能求到真法真道。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是富贵还是贫穷,是平平安安还是多灾多难都是生前积德或造业的多少所定的,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除非多行善事行大善事。而且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过去的名山因为出了大德之士而有名,并不能说明现在一定还有大德之士在其中。就象佛教产生于印度,并不是说佛教永远在印度一样。

还有人只注重历史上一些名人是怎么修的或说了什么,在论述佛学理论时往往旁征博引,看起来讲的头头是道,但有的没有实质内容或由于理解错误,用的牛唇不对马嘴。历史上有些名人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明白人,对佛法真理也不一定能悟到多少,也许就如普通常人一般,只是因为历史的机遇使他处在了历史的风头浪尖,成了历史名人,如果随随便便就把他们的话当作绝对真理可能会误入歧途。

佛法的体现可分为很多层次,人修炼的心性越高,对佛法的理解越深,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展现的越透。有的人写文章谈什么是佛法,怎样修炼佛法,那也只是他所在层次的认识,并不是最终的理。不修炼的常人很难理解大觉者所在层次的心态和讲出话的真正含义,而佛法浅层次的表现更接近普通人对世界的认识,更容易为一般人接受,所以,有的人讲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终的正法大道。释迦牟尼讲“法无定法”,告诉人们佛法无边,我们不能局限在已经认识的层次上。而且佛法修炼主要是向内心去修,修炼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向外去找,向外去求,求法求道也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只是注重别人说了什么,看别人是怎么修的,而不修自己就很难真正提高了,也很难悟到高层次的法理。

还有的人把不同宗教的东西进行对比,看谁好谁高。其实是不能这样对比的。你说佛教是什么,西方宗教是什么,那只能说明作者看到的表面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实质的东西根本就看不到,也不会明白,如何能比?!

二十六、受不良文艺作品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佛法,没有正确的善恶标准
人的大脑就象一部容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装进去什么,装进去什么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人就是什么。一个人听到看到的都是正的善的,装进去的是佛法,那么这个人一定能修炼自己,走正自己的路;相反,装进去的都是恶的坏的,其思想行为一定好不到哪儿去。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对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正的作品能引导人心向善,奋发向上;而负的作品能让人疯狂、颓废、坠落。有些作品表面上好象是在宣传正面形象,但其中很多讲的是耍手段,搞阴谋诡计,追求的吃喝享受,甚至暴力色情等,一样达不到好的效果。

现在有些影视作品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弘扬正气,鞭笞邪气。如《大长今》写的虽然也是宫廷戏,充分揭露了宫庭内部的相互倾轧,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但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善恶分明,只要是善良、正直、坚韧,有时哪怕被误解,也不放弃善良的本性和做人的原则,最终必能战胜邪恶。

可是,也有许多影视作品没有明确的善恶标准,而是根据编剧的喜好,或剧情的需要,或为了增加上座率、收看率随意不负责任地杜撰编写的,如出家人为了美女、藏宝图之类的东西去争争斗斗,打打杀杀,使人误以为出家人象常人一样贪图名利享受,甚至还不如常人,这都是在败坏佛法形象。而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正宗的佛学,有的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也没有人去给他们介绍,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有人把佛法当作封建迷信的东西进行批判,致使许多人更不相信佛法,没有道德上的诉求,心中没有善恶好坏标准,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江河日下。现在佛教处于末法时期,有些僧人不能完全按释迦牟尼讲的法去修炼,这也只是那个人的问题,并不是佛法的问题。文艺作品要表现这样的人也应该在维护佛法真理惩恶扬善的大原则下进行,而不能毫无原则地诽谤佛法,将人引入认识误区。

有的作品直接写的是佛法修炼中的事,但不是用剧情去弘扬佛法真理,反而篡改佛法真理,歪曲事实,这样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在世界上人是万物之灵,佛法决定了只有人才能修成佛,才能成正果,其它任何生命都是不行的,修成了也是魔,所以动物修到一定时期要遭天杀。这是天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是有的作品为了宣扬所谓缠绵悱恻,凄凄惨惨的爱情故事,完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致使人同情恶者,憎恶善者。如白蛇传原本说的是修炼到一定火候的蛇妖缠住了许仙,这对人是一种祸害,法海遵循天理将蛇妖镇在了雷锋塔下,使许仙得以解脱,从而修成正果。可是后来的《白蛇传》为了宣扬白素贞与许仙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竟把维护天理的法海描写成了破坏人家婚姻爱情的恶棍,从而使人憎恨法海,善恶不分。这就是在误导民众,破坏佛法。现在的这些演职人员好象是使文化繁荣了,其实是做了大坏事。

人们只有真正去学习正宗佛学,修炼佛法才能真正认识佛法,了解佛法,掌握佛法,从而有正确的善恶标准,修正思想和行为。

二十七、把佛法修炼混同于巫术

佛法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也是修佛的方法。人只有在有限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修炼心性,去掉对世俗间名利情的执著,使心性至真至善至纯,同化于宇宙特性,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才有可能使生命得以升华,返本归真,这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凡是不修炼心性,不升华思想道德,不同化宇宙特性的这门那派的说教,都不是正法大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道、儒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文化,所以都是正的文化。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沉积了一些歪门邪道,有的打着佛道的旗号却不修炼心性,所作所为有违宇宙根本特性,这些东西不仅不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归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会把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现在人类社会处于末法时期,不少人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心法约束,所思所想随心所欲,特别是为了利益、权力等世俗中的东西可以不择手段。同时,也有许多不好的不正的东西沉渣泛滥。有的人既不承传正的修炼方法,也不修炼心性,以为“信佛”就是烧香磕头,就是祈求平安,祈求升官发财。如原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听到“女大师”殷凤珍的“你快高升了,要想上升,你就信佛。你还有两步或三步,即当省长、省委书记和到党中央国务院”,便笃志不疑,把烧香拜佛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丛福奎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大把银子捐给寺庙,平时私下聊天也多讲佛事,俨然是一虔诚信徒。在与商界人士交往中,则以佛的名义,公开索要大量钱物,说是给你一个做善事的机会。就在东窗事发,与专案组人员周旋时,还以念咒、盼佛祖保佑、侃侃而谈以佛治国等手段,希图躲过查办。原山东省泰安市市委书记胡建学,经常请“大师”预测前途。“大师”说胡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命里还缺一座“桥”。胡建学便下令将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线修上一座大桥……。这种把个人利益、仕途奉为至高无上追求目标的思想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不仅要受到人间的法律的严厉制裁,而且由于败坏佛法,污辱佛法,会受到天法的严惩。

现在不少人张口佛,闭口菩萨,用一些巫术给人看病祛邪,而自己又不修炼心性,这并不是真正的佛法修炼。这样的人往往是因为得了某种病或做了什么梦,而有了点小功能。其实,这种功能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由于自己心不正招来了邪灵附体,其所谓的功能往往是由附体控制所至。尽管其可以为人治愈一些小病,说准一些别人尚未发生的事,但对人没有一点好处,只会误人误己。《西游记》中有一回写到师徒四人到了车迟国,遇到了三位国师,三位国师与唐僧师徒打赌,最后发现三位国师一个是虎、一个是鹿、一个是羊。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类似三位国师的人不少,有必要学会鉴别。象丛福奎、胡建学身边的大师都是这种情况。在佛法修炼中,只有象唐僧一样对佛法坚定不移,不为世俗的金钱、美女、权力所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是正道,才能成正果。

二十八、信则有,不信则无

提起佛、佛法,现代许多中国人有种观念,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好像是说这类事情你信他就有,不信就没有,完全是人自己所招来的。其实这句话是不能这样理解的。佛法是自然特性,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法则,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认不认识他,承不承认他,他始终存在。正如磁场、红外线、紫外线、珈玛射线一样,这些东西在人类科学技术没有认识之前就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让人认识了它们而已。人通过修炼、通过正悟,参透出来的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和宇宙存在的法则就是佛法,这是人对宇宙自然在一定层次上的一种认知,不是说人没有认知,他就不存在,人认知了他才存在,只是法理往往是随着人的心性展现出来的。

人如果只有凡心,看到听到追求的只会是尘世中的名利、地位等,只会为这些东西而乐而忧,争争斗斗,高层次的东西决不会轻而易举地展现在人的面前。随着人心性的提高,对佛法认知程度越高,理解的越透,佛法的殊胜美妙展现在人面前越丰富。如一般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佛是什么样,但修炼达到一定境界者就可以看到佛是身披迦裟,蓝蓝的卷发,大大的耳垂的光焰无际的殊胜伟大形象。敦煌壁画那些美妙的图画绝非凭空杜撰出来的,那栩栩如生的佛像、仙女、飞禽走兽,如果不是高僧大德们感悟看到了超越人类世界的世界那些美妙的景象是不可能画出来的。现代也有人试图依样画葫芦,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东施效颦,画出的人物缺乏一种神态,更象世俗中的人,这说明现代一些作画者的心性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看三维画也是这种情况,必须全神贯注,平心静气,物我两忘,两眼盯住画面才能在平面画的基础上突破平面画看出三维画来。如果心浮气燥,思想中还留存有周围环境及自身是怎么也看不出三维画的效果的。

佛家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无论什么人行善事就有善报,做恶事就有恶报。一般的常人都逃脱不了轮回之苦。现在许多人不信佛,也不信道,有的也不相信善恶报应,是不是因果律对这种人不起作用呢?是不是他们就不在六道之中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作为人不管是信佛,还是信道,或信其它宗教,甚至于什么也不信,都要受到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的制约,谁也逃脱不了。这些法则不是哪一个人规定的,是宇宙自然的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觉者感悟认识到了这些法则之后,传授给了人,作为觉者来讲,也不能违背这些法则,否则,一样会受到约束。只是觉者更加懂得这些自然法则,他们会维护这些法则,不会违背法则。

佛家讲善讲忍,这是提高心性的关键,也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准则,否则人心会大乱,道德会败坏,人类社会也会面临灭顶之灾。不仅佛家是这样讲的,西方宗教也是这样讲的,挪亚方舟的故事讲的就是因为人类的道德败坏到了极点才惹怒了上帝,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雨,除了挪亚一家因为有方舟得以存活下来外,其余人全部埋葬到了汪洋大海之中。可是,现在有些人看到中国经济落后了,不仅不从人的本性上找原因,去掉头脑中的污垢与愚见,努力提高道德水准,反而认为是佛家讲的善和忍影响了落后,这完全是是非颠倒,混淆黑白。若以这种思想引导民众,带给人类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二十九、厚此薄彼

人生活在尘世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圈子,由于人与生俱来的亲情、友情、同志情使得人往往对其圈子内的人感情深厚,愿意来往与付出。而对于陌生人则有种戒备心理。特别是现在许多人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态度,遇到陌生人的险情和矛盾往往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在外吃饭时,如果是熟人可以共同进餐,如果陌生人把自己正在食用的餐具碰一下,有的人可能再也吃不下去了。许多城里人看到乡下人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常常欺负乡下人。这就说明在人们的心中存在一种分别心。佛家认为,人不应该有分别心,佛法要求人必须修去对世间名、利等执著不放的心,修去为私为我的心,而生出对众生的慈悲之心,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谁都应该心存在善念,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因为所谓敌人也是因为业债引起的矛盾或因自己心不正被魔钻了空子,控制人制造矛盾,搞乱人的心智。只要按照佛法修炼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心魔自然消除,业债得以化解,敌人也就不存在了。

现代的中国人受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许多人不敬佛向道,分别心格外强烈,甚至意识不到分别心的存在,也认识不到分别心是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障碍因素。特别是用“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冷酷无情”之类的简单二分法教育和影响民众,更加强化了人的分别心。这种社会氛围也使许多信佛的人存有分别心却意识不到。如信佛的人在一起谈论佛法时津津乐道,而对于不信佛的人则避而不谈。听说佛度有缘人,就格外亲近那些相信佛法的人。自己相信了哪一门哪一宗哪一派就认为自己所信的那一门是最好的。又如师徒过河,碰到一位希望他们能背她过河的女子,师傅连忙将女子抱过了河,徒弟纳闷半日,忍不住问师傅为何近女色,师傅道:我早已放下为何你还抱着。显然师傅心无所住,只为帮人无分别心,而徒弟住心于戒律、分别于男女都占全了。修佛修出的是慈悲心,对谁都应该慈悲,应把慈悲留给每一个人,无论是信佛还是不信佛,无论是拥护自己的人还是反对自己的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该慈悲对待。反对者拥护者那都是对方为人处事的态度,而我们自己则不应用不同的心对待别人。

当然,每个人的生命特点不同,根基不同,人生的道路不同,对佛法的认识不同。那么,在处理人和物的具体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与厚此薄彼地对待他人就不是一回事了。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教化和救度世人。有些不信佛法的人不等于没有佛缘,可能只是机缘还没有成熟。有些对佛法认识还不那么深刻的人也许还存有需要突破的障碍因素。如果把人拒之千里之外,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恶果。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印度的摩罗国,离都城约有六,七里的地方,有一所精舍,住着约有五百位出家人,他们都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其中有一个年纪较长的,名字叫摩诃庐,他以愚笨而出名,无论怎样教他,都教不会,他连一句偈语都背不会。在五百比丘中,大家都轻视他,看不起他,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呆在一起,所以他一直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国王派遣使者到精舍来,要请比丘们去供养,愚笨的摩诃庐,惭愧自己的痴笨,不敢参加国王供僧的聚会,等到大家都离开之后,当他一个人留下时,他难过地找了一根绳子,走到一棵大树底下,想要结束生命。正在这个时候,宝像庄严的佛陀现于他的面前,佛陀严肃的呵斥他道:“摩诃庐!你不加紧用功精進,找到自己的不足,反而做出更加愚痴的事情?”佛陀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本来在过去一世中,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修道者,因当时不肯施教于他人,生起傲慢心,轻视旁人,所以这世才受此愚笨的报应。这你怪不得别人,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应该深深的忏悔,死并不能了结罪业。”

摩诃庐被佛陀点醒之后,非常惭愧,跪在佛陀面前忏悔。慈悲的佛陀,不计以往的过失,只要知错而改过,佛陀都一样认为他是好人。这时,佛陀不厌其烦的给摩诃庐开示说法,启迪他慧悟,正好机缘也成熟了,佛陀说法之后,摩诃庐觉悟正果,愚钝的心灵,顿时开朗,他能够了解佛陀的微妙法语,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这时佛陀知道他已经悟道,就命他赶快去参加国王的供养,并且为大众们说法,当他正要离开时,佛陀又告诉他说道:“摩诃庐!过去你当长老的时候,收有五百个弟子,这五百人正是于王宫接受国王供养的五百比丘,你现在赶快去,他们正在等着你的指点。” (转、待续)

信佛勿入误区 五 

三十一、学佛的婚姻误区(转,有更改)

如果遵从佛法基本要求,哪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与修炼,都会得到现实的幸福与安乐。对一般人而言,饮食、性、睡眠、保卫自己是四种很强烈的欲望。每一种对人类的生活与行为,都有极深的冲击与影响。在当今这个时代,饮食等已不成问题,婚姻与性的处理则摆在了突出位置上。但是,由于对佛法认识上存在偏差,不少人学佛者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具体事情时,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在处理家庭、婚姻方面存在很明显的瑕疵。总的看来,在家学佛人的婚姻误区大体为两种:一是禁欲的趋向,特别是部分中青年家庭,没有处理好婚姻与性等问题;二是忽视戒律、我行我素的趋势。

(一)禁欲的误区

1、“婚姻恐惧症”误区

一些学佛青年,虽到了结婚年龄,但拒绝与异性来往。看起来似乎道心坚固,但长期观察下来,才发现是画地为牢,固执己见的结果。严重者则演变成了“婚姻恐惧症”。如某厂青年工人刘某,学佛后誓言终生不结婚,对旁人的善言劝告也怒目相向,慢慢地也无人再劝他了。由于我行我素,与众相处落落寡欢,不久,便落得形单影只,十年之后,终于成了大龄青年。据说,他现巳开始后悔,有了结婚成家之意,但周围同事,早已将他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无人愿为其当红娘。又如一位学佛女士,虽有男友,但仅同居而不结婚,虽三十出头,心尚来回挣扎在出家与在家之间;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与男友不辞而别,到了一寺庙,要求出家。寺庙上下因平时与之熟悉,皆大欢喜,积极为之准备剃度事宜。但就在即将落发前一天晚上,男友及家人开车冲进寺庙,连拉带拽,将其弄回了家。事后有人问她:“为何不想成家?”她倒是很干脆地回答:“我有婚姻恐惧症!”

其实,这些都是执着所致。“执着”一词,指对某一事物、见解坚持不懈,不能超脱,后来便演变成拘泥或固执。青年人不需要对婚姻抱着反感的心态,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如果想要结婚就应该结婚;不要弄巧成拙,头上安头,搞得“四不象”。不要因为对婚姻的反感,走入了执着的误区,从而患上了“婚姻恐惧症”。

2、性生活的误区

在婚姻与性的关系方面,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已婚的学佛夫妻,对家庭性生活的处理不当也是误区之一。在某大型厂矿,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桩事: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学佛小组,某天观看了一位海外法师讲经的录像带,内容涉及断淫对修行的好处,并言:如不断淫修行,则修行不会成功。看完录像后,这批人便下定决心,立竿见影,强力实践。回家后,或分房或分床,结果大部分的家庭随后几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时成为全厂新闻。……

由于执着某些宗教理念,有的人很害怕与他(她)另一半过夫妻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罪恶感。还有很多人认为夫妻生活会影响修行。有些夫妻,学佛以后就变成“道友”,完全没有夫妻的样子。加上没有真正的正法指导修炼自己,从心性上提高自己,因此,长期积淀下来,身心上便会出现某种压抑与分裂。性执着与性压抑,不仅对人的身体,而且对心理健康均有较大的影晌。许多人的男女欲望,被宗教观念、道德意识压抑、扭曲、乃至变形,以至他们自己也未能辩识。最麻烦的是,不少人明明出了偏差,还自以为修行有成。

佛法并不要求在家人士禁欲,而是提倡节欲而节欲的程度与方式,也须根据对佛法的理解、心性情况以及工作、年龄、体质等的不同,因人而异。

说到节欲,古今中外世界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及中国的道教,几乎都主张禁欲或要求尽量节欲。基督教主耶稣一生没有结婚,几乎是苦行的修行者,他们中有名的使徒约翰更明白主张:替天主工作的人一定要身心圣洁,不能染爱欲。直到今日,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都是禁欲,终生未婚的。据天主教一九九八年的统计:全球神父总数为40.4万人,修女81.4万人;教友总数则超过十一亿。

道教自从汉朝末年以后,就主张要修精气神,希望能修到羽化升天而名列仙班,他们认为有男女之事会损精气,因此要禁欲,至于道教中有些行“采补之术”者,那不是正统的道教思想。

佛教认为爱欲只在欲界(地球人类及一部分天界)存在,色界、无色界及各佛国净土都没有。有男女之欲执着的众生,就很难脱出三界,故修炼者皆希望超越情欲。

对宗教徒而言,能够为信仰而超越情欲,无疑是高尚而圣洁的。但终身不婚嫁的,仅限于出家僧尼或神职人员(道士、道姑、神父、修女等),一般教徒不必如此。

(二)禁欲的过患

对于在家人而言,盲目禁欲,反而会带来诸多过患:

1、对未婚者而言,禁欲的观念往往影响他们交友、择偶、婚配。

不少学佛青年,在如何对待爱情、婚姻问题上,都或多或少走过弯路。有的学佛后,甚至凭添了不少烦恼:如在结婚、独身的抉择上举棋难定,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

其实青年时期贪爱、自我实现一类的烦恼,是可以转化为修道的力量,转化为弘法利生的热忱。实际上有些烦恼可以转化,甚至可作为度众生的方便。初修者不要怕烦恼多,而是怕不识烦恼,能认识到烦恼多,是修行进步的表现。

只要能自我觉察,便不难对付,无须将烦恼视之如怨敌,而强作压抑。强行禁欲,则烦恼会愈积愈多,即使能压抑得住,对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一旦遇强大外缘时,压积的烦恼,弄不好便总爆发,如江河决堤,一溃千里,当事人则可能做出违反法律、道德、戒规之事,其果报往往是堕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道),学佛者可不慎乎?

2、禁欲影响家庭和睦,有可能导致一方婚外情。

对普通人而言,性与饮食一样,皆是经常的、必需的。除非修行有成者,方可断绝性欲,并对饮食亦不再执着,即吃什么都无所谓,且食量亦少于常人,而身心均健康正常。而这个凡夫执着为乐的本能,处理不善,便会引起各种与之有关的罪过:如嫉妒、贪婪、淫乱、污秽、邪情,苦毒、放纵肉体等等。

在实际生活中,家中只有一方学佛的,可能出现这样的变故:妻子或丈夫由于冷淡了对方,因而发生另一方外遇或红杏出墙之事。还有的人由于被冷落,转而寻找其它刺激或寄托,甚或染上不良习气,如嗜好赌博、酗酒、***光盘、迷恋网吧、沉溺于电脑游戏等,有的还会出现精神急燥,家庭暴力、夜不归宿等问题。

一些自我中心较重的人由于对于佛法的理解有限,心性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慈悲心、忍耐心、利他心不够,凡事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以“佛法的名义”来安排一切,因此,往往不顾念丈夫、家人的感受。还有的人出现此类矛盾,不仅不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反而越走越远,自己给自己打气:弄不好就算了!独身正好修行!但从实际看,这类人修行容易走极端,人际关系难处处理好。大凡执著自我过重的人,都与慈悲、无我精神,相去甚远,与佛法的要求背道而驰,她(他)们不仅常给别人带来问题,也给自己不断制造精神困境。

因此,修炼者应注意,随意强迫禁欲、断欲,其后果很可能是严重的。所以,每一个在家男女,如果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诚心、诚意、理性的面对这个问题,不要执着、压抑、更不要逃避。人在社会中有家庭生活,有夫妻关系,这是正常的,应该要关怀丈夫﹝妻子)合理的要求,应该随缘;夫妻性生活不是罪恶,也不算是犯戒。所以,真正学佛者要注意看顾好自己的家庭,多一份爱护,少一点疏忽;多一点慈悲,少一点执着(自私)。当人修炼到真正一定层次后自然能顺应佛法在那一层次的要求,很自然也处理好此事。执着心重的人,不要“佛法的名义”,来包装自己的烦恼(往往是无意的习气的作用)。不必因“学佛”而顾此失彼。

学佛者的家庭应是红尘风浪中的港湾,学佛者要善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全家大小都爱护它。切不可因学佛而显得冷冰冰的而无生气,更不可因学佛的缘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欲有可能引发身心疾病

压抑欲望、情感,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力降低,增加发病率,并有可能导致心理、性格分裂,引发身心疾病。长期的性压抑,则可能造成一些生理障碍,可能会招来性功能障碍疾病,徒增了许多焦虑和痛苦。有的人甚至采用极端方式来禁欲。

另外,夫妻之间,不能将性事当作武器或条件。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夫妻二人争吵,无论是意见不合、作风不同或其它原因,都是正常又难免的情形。怒气过了,夫妻便和解,然后和好如初。男女都要小心,不应为生气之故,实行性惩罚,分房或禁欲。

人若没有情欲,当然无须刻意培养,但若欲望已经产生,且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则应随缘满足它、疏导它,并在合理满足它、疏导它的过程中思惟缘起;重点是不要压抑,而非放纵。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观缘起及心离染着,对待情欲倘采取压抑或禁绝方式,将反成心理负担。如此经常思惟观察缘起,日久便可能融入心无挂碍的心境。

三十二、色心不去

信佛必须严守戒,不邪淫是信佛者必须遵守的一大戒律,在两性关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能乱。

 

色欲这一关是所有真修者都必须过的一大死关,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都要经过色欲这一关的考验,没有人会不过这一关而有所成就的。平时不得有邪念,睡梦中、打坐中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出现色情方面的景象,这时必须保持正念,排斥邪念,不得心猿意马,随心而动,否则就会排泄,心气大乱,甚至走入魔道。

万恶淫为首。可是现在常人社会许多人对于两性关系很随便,什么婚外恋、一夜情……,都是道德败坏,人性堕落的表现。甚至有些专家、学者也在提出其合理性,有的甚至认为女性在遭遇强奸有生命危险时反抗是耻辱,这都是没有真正弄明白人的真正生命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男女两性必须专一、清白造成的。过去人们的贞操观,处女情绪很强,并不是对女性的歧视,而是以此来约束人的性行为,不要太随便,太混乱。只是现代人不知道其真实意义才以为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两性结合必须一男一女,两性相悦,只有这样才是道德的,其它任何形式的结合,无论什么理由都是不道德的。尽管世界上有些国家法律承认同性恋的合法性,但并不等于其符合天理人道。这里所说的道德并不仅仅是一般人所认识的那种道德,更是天理对人性的要求。

人的生存需要精、气、神,人不在性事方面节制,无度的泄欲必然导致元气大伤,精神萎靡不振,影响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影响整个社会人心的大败坏,以低级庸俗的精神生活为时尚,追逐荒淫、颓废的刺激,热衷于声色犬马、肉池酒林、寻欢作乐。最后招来人类的大灾难。历史上人类许多大的灾难无不与人性的堕落有关。

自然界有有形的生命,也无形的生命,有些生命需要借助别的生命才能存活。“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当人思想不正时,在人体周围就会形成一个不正的场,有些生命只有这样的场才适合生存,所以当人有不正的思想念头和行为习惯时就会招来邪恶生命的附体。如淫欲心重,两性关系混乱者,不仅是自己有不正的思想念头,还有邪恶生命的附体,受附体的操控,行败坏人沦之事。人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下,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逐渐会丧失自我,完全受控于附体和观念,最后这个生命会业障深重,坠入苦难深渊。

作为信佛修佛者就是要不断地净化心灵和身体,拥有强大的正念,严防邪恶生命的侵袭。正念强,人体散发出的就是纯正的场,任何邪恶生命根本靠近不了。有了正信正念正行,色欲就会逐渐淡化,人心会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增加新的智慧。

在密宗修炼方法中,有一种男女双修的方法其目的是要采阴补阳、采阳补阴,互补互修,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目的。这种方法必须得僧人修到了很高层次,根本不流于邪的东西,在上师的指导下才行,并且必须在寺院中秘密修炼。这种情况不属于色欲。一般人带着不好的心想这个问题都是对修炼的亵渎。如果有人色心没去,常人的欲望没去而搞什么男女双修,必定是假的。

三十三、不注意修口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明人的许多病痛、灾难因口而起,可见把好“口关”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佛教中讲要修身、口、意,把修口看的很重.

“病从口入”——人长期摄取不纯净的食物,让毒素在体内日渐累积,一旦超过了警戒线,自然就像山洪溃堤般,一发不可收拾了。现代许多人在满足食欲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可谓花样百出,使饮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丰富了人们对营养的需求,但同时由于是应人的贪欲而发展的,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了许多负的影响。什么高血压、冠心病、肠梗阻、癌症……,许多病都与饮食不当有关。特别是那些生猛海鲜之类的食物对人身伤害最大。其实,从人体需要来讲,人吃的许多美食都是多余的,是在增加人体的负担,当人体承受不起时,病就来了。许多修炼中人吃的很简单,身体却很好,说明人摄取的食物量根本不需要那么多。

“祸从口出”——吃下不好的食物固然会生病,说出的话如果不合情理,损人利己,招来的祸患,对人的伤害更大。现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几乎天天都有凶杀、争吵、或伤、或死,惨不忍睹,有许多都是因言词上伤了和气,动了口角所引发的憾事。这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灾祸。从深远上说,影响更大。

在网上还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时作过陪审员的人,经常出席法院的审判庭并对案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文革后期,她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症,——莫明其妙地整宿整天的睡不着觉,严重的失眠。因失眠而带来的头晕、目眩、厌食、浑身无力、肢体酸软、心情烦躁等一大堆问题。她为了治疗失眠症走遍了省城的各大医院,吃药打针的,用了很多疗法,都毫无效果。并到北京、上海寻遍名医但依然不能入眠,人瘦的走了相,心肝五脏都受了很大的影响,这时的她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后来,找了一位特异功能师,才知道多年前,在法庭上因她的一句错话,使一名犯人被判了死刑。这个犯人的冤魂现正向她讨还命债,造成其失眠和满身的重病。经过这位特异功能者的医治,这位陪审员的病很快就好了。可见,修口是很重要的,口没遮拦,随便说话就会造业。正是:

须知口祸债难偿,一语能招万事殃,智者三尊恭敬礼,痴者七慢损资粮。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迦叶如来(释迦之前的佛)时,有一个少年比丘,很会唱歌,所以和众比丘在一起唱赞时,自以为声音清亮,表现出一付瞧不起别人的样子,时常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骄傲。

有一个声音沙哑的老比丘,不善唱赞,和大家在一起时,小比丘总是嘲笑他的声音多么令人厌恶,并不知道老比丘是个已经证悟罗汉果位的圣者。有一天,他问少年比丘说:“你认识我嘛?”“我早就认识你了,你是一个唱赞时声音沙哑,令人无法忍受的老比丘,”少年回答。“我虽不能唱赞,但我已解脱了生死的束缚,没有了世间的一切苦恼,”老比丘说。少年比丘听说后,惊惶不已,感到非常惭愧,向老比丘忏悔。然而罪性已经成立,在五百生中,受着恶口的苦报。直到佛陀住世的时候,才得到解脱,得度的过程却是:

有五百个商人,欲到远方,结伴同行,其中一个携带一条狗,作为守夜之用。到中途时,狗见主人安眠,便偷吃了一块肉,商人醒来见到此状,愤怒异常,便将这狗痛打一顿,将其腿打断之后,就弃之而去。此时,舍利弗用天目看见了,就来到它的旁边,施食物与水,又为它说微妙法,狗闻说法后,即刻命终,投生到舍卫城婆罗门家中。

一天,舍利弗独自行乞,婆罗门看见,问道:“尊者自己一个人出来,没有沙弥跟随?”
舍利弗说:“你有个男孩,能让他给我做沙弥吗?”
婆罗门回答说:“我的孩子刚到七岁,不会太小吗?”
舍利弗回答道:“正好。”
因为舍利弗给他饮食及说法的恩惠,种下善报,这条狗作舍利弗的沙弥侍者,报答救命之恩。舍利弗为他讲法,小沙弥一一领悟,很快觉悟正果,在解脱境界之中,他悟到五百世的苦报,只因一时的恶语伤人。

这说明不修口德,恶语伤人,贻害无穷。所以佛陀曾告诫大家:「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真是疏忽不得。

因此,我们平日要保持善意平和的心态,尽力戒除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坏习惯,该说则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让它溜出口,宁愿守口如瓶,点滴不漏,才能成就自己的道业、德行。凡说的话都要坦诚、实在,不虚伪、不夸张讨好,更不可拿「善意的谎言」做借口,一切以「事无不可对人言」自励,仰不愧天、俯不怍地。说话前,总要思及对人有所帮助,懦弱的,当以鼓励拉拔他;忧伤的,该以宽慰抚平他;刚强的,需以柔顺软化他。万不可哗众取宠,胡言乱语,惹人邪思,引人为恶,那就糟了。别人有气,切忌硬碰硬,否则火上加油,徒增伤害而已。平日应常以软言慰语,增加彼此的润滑,就算真有摩擦,也能因双方的体谅而化解。应于言词中,提供智慧嘉言,期待拨乱反正,点燃人人心中的光亮。使大家不再积非成是,一错再错,让圣言量成为人人手中的火把,去除黑暗,迎向阳光。

三十四、工作与修炼 畸轻畸重

佛法修炼需要修出慈悲向善的心,人在世间存在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要用善心摆正各种关系。同时,修炼是要去掉各种对世间的执著之心的,需要达到一种无为的状态,若专行善事也是有为,所以行善事也要无为而为。

佛法修炼分出世修炼和入世修炼,对于出家修炼的僧人来讲一方面要专心修炼,另一方面要弘法,教化众生。出家的僧人虽然出世修炼,但并不是要脱离世间,禅宗六祖慧能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就是说真正的佛法修炼并不是在人世之外,而是在人世之中,修出无私无我的境界。对于在家修炼者,因为承担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要处理好工作与修炼的关系,既不能为了修炼而放松了工作,使工作懈怠,完不成任务,没有起色,也不能执著工作中的琐事而被缠绕裹足不前,荒废了修炼。可是有些初学佛者听说佛法修炼要勇猛精进就醉心于学佛之中,好象看破了红尘,对于人世间的任何事都不经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放松了正常工作和学习,放松了家庭责任和义务,这就有失偏颇,走了极端。

工作环境实际也是修炼的好场所,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面对各种纷杂繁琐矛盾如何保持平静、慈悲、祥和的心态而不受外界影响和利益的诱惑本身就需要定力,需要不断地努力去掉世俗杂念,去掉心浮气燥,任凭风浪起,稳着钓鱼台,这本身就是修炼。同时,因为修炼心态平稳,以慈善祥和的心态对待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处理事情的效果往往非常出色。如果不好好工作如何体现出修炼人的善心和境界?!

在修炼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过去修炼有的要找山洞,钻進去修炼。
有一个人,很年轻就立志修炼,他就开始找山洞,好不容易找好了一个,费很大力气把里面都收拾好了。这时一个老者过来说: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我老了,得赶快修炼,否则就来不及了。你把这个洞让给我吧。他想了想,就把洞让给老者了。
他又继续找,好不容易又找好了一个,费很大力气把里面都收拾好了。这时一个手脚有残疾的人过来说:你看,你的手脚都很好,还可以继续找一个。可是我,手脚都不方便,没办法自己找一个山洞。你把这个洞让给我吧。他很不舍得,但是想了想,还是把洞让给他了。
……
结果就这样,他一直在找合适的山洞,但是一直让给别人。他也很发愁。
很多年过去了。最后他也老了,也走不动了。最后他找到一个非常满意的山洞,花了很多时间,才把里面收拾好,毕竟上了年纪了。
这时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走过来说:老人家,您看,您这么大年纪了,就是现在开始修,也来不及了。我还年轻,一定有足够的时间修成,您把这个洞让给我吧。
这个人很沮丧,怎么我总是遇到这种事情。我老了,再也没有力气去找下一个山洞了。
他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个洞让给年轻人了。
这时,一位长须长者显现在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说:“你已经功德圆满了。”

这个故事说明,
真正的修炼就是修去对我的执著,不一定就是那些有形的修炼形式,只要有了一颗总是为别人考虑的心,那也就等于拥有了最美好的未来。

三十五、随意曲解普度众生的含义

佛家讲普度众生,就是通过佛法的广泛传播,让世间众生都能听闻佛法,在佛法的引导下修炼心性,提高心性,去掉在尘世间形成的为私为我执著不放的心,修成无私无我的正觉,同化佛法,使生命得以升华,返本归真。所以通常把佛法比喻为法船,把有缘得到佛法并在佛法中的修炼者比喻为乘上了法船。而把一般不信佛不了解佛法,在人世间为了权力、地位、名利等苦苦争夺的人称为在苦海中挣扎,若没有法船的救护,这些人可能最终会在苦海中沉沦、淹没。所以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说法。

有能力救度众生的只有真正的大觉者,大觉者都有自己主持的世界,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药师佛主持的东方琉璃世界等,他们度人就是把人度到他们的世界去。一般人自己都在苦海之中,是救度不了人的,也不知道往哪儿度人,只能引导有缘人听闻佛法,让他们能将佛法植入心田。能不能真正得度还得看其人能不能真正相信佛法并在佛法中修炼出来。

可是现在总有一些人对普度众生不能正确理解,把为人治病,利用小能小术为人治病驱邪等当作普度众生。还有的一面信佛修佛,一面找人算命看相或打着普度众生的旗号帮人算命看相。这都是对普度众生的一种歪曲。佛教中常常把那些能自觉自愿出家修行的僧人称为度化了,这是释迦牟尼所传法的修炼方式之一,出家专心修炼更有可能修出来得正果。现在人类处于末法时期,许多人不信佛及佛法,有的人甚至出家不是为了修炼,而是另有所谋,所以这类人虽然穿上了僧衣,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僧人,更谈不上度化,也不可能救度众生。

人生病或有了什么磨难都是自身业力造成的,人只有通过佛法修炼才能从根本上去掉业力,清除痛苦之源,从而使身心变得轻松。而利用小能小术驱邪治病,只能解除暂时的痛苦,不能清除业力,从根本解决问题,人的心性也不会有丝毫的提升,所以救度不了人。由于这些东西没有真正把人带上正路,不仅改变不了人心,还会增加人的依赖心和执著心,影响人相信真正的佛法和修炼佛法,所以不是正法大道。

人的一生怎么样那是由其身上的德和业力大小决定的,业力大的人往往一生坎坷,灾难不断,一贫如洗;而业力小的人一生往往比较平坦顺利,可能大富大贵。通过算命看相是可以预测到其人将来的,其根据是生前的德和业的多少而定。但人信佛修佛,不断地行善积德,业力被消减,人生的道路也就发生了改变,这时再去算命看相就测不准了。如了凡四训里面讲的袁了凡命里只能考中秀才,结果考中了举人,这就是修心行善事的结果(具体详见了凡四训)。

又如南宋非常著名的医学家许叔微,字知可,号近泉,真州(今江苏仪征县)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医学家,其缘由却是有神人在梦中点化他,要他行善积德,以此方能功成名就。

许叔微曾多次参加省试,但屡屡不利,他便向上天神明祈祷。结果在梦中,有一神人对他说:“你想要登科,须要有阴德。”许叔微自知家中贫困,没有能力去施舍救济他人以积阴德,便一心刻苦学医,这样就可行医救人,帮助到他人。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修习,他的医术大有所成。许叔微对待前来求医的人,不管身份高低贵贱,有求必应。对于那些家境贫困者,他都免费赠送给他们药,不取丝毫报酬。这样长期以来,经他手救活的病人不计其数。特别是南宋建炎元年,真州发生大瘟疫,经许叔微救治的百姓十位有八九位得以存活。

后来,许叔微在梦中再次见到了先前见到的那位神人,神人这次赋诗一首赠予他:“药有阴功,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喝六作五。”许叔微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年,许叔微再次参加考试,这次他本以第六名考中進士,可因为他的上一名突然亡故,所以他得以升为第五名。他的上一名是陈祖言,下一名是楼村。仔细想来,许叔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梦中神人所述诗句讲的正是此事。

许叔微因为济世救人而积了阴德,所以终于科举成名。他先后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后因不满秦桧陷害忠良,弃官隐居幽谷,潜心医术,以济世救人为乐。

信佛修佛者不断地传播佛法,让更多有缘人登上法船得到救度是在做大善事,而去给人算命看相则是把人引向了歧途。

有位大清王朝覆灭的那一年出生的,今年整整九十五岁的老人,尽管在那座小城里是首屈一指的高龄,却仍然身板硬朗,精神充沛,走路也不需要手杖。经常有附近的亲朋好友前来向他请教养生之法与强身之道,他总是笑而不答。每当被大家追问急了,他就说:“我的教养生之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得来的,你们中间有许多人逞强好胜,等把脾气改好了之后再来问我吧。” 后来才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其侄子。

原来老人年轻的时候,曾经找一位非常著名的算命大师算命,断言他只能活到47岁。老人不相信他的说法,于是就自己学习算命。学过生辰八字、紫薇斗数、姓名学及占星术等,当时不是觉得算命灵验,而是想证明算命是骗人的东西。还发誓活过了47岁就去砸烂那个算命大师的招牌。”

但是后来老人愈学愈怕,发现自己算自己,确实活不到47岁。这时候,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就跑去做慈善。当时他想反正也活不多久了,那就好好的利用剩下的岁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很积极的投入慈善事业,周围的人都说他变了,从一个急躁势利的小人变成了一位敦厚慈爱的君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活过了47岁、48岁,49岁……,今年已经95岁了,仍然红光满面、生机勃勃,比年轻人活得还要健康。” 侄儿好奇的问老人:“那你去砸过那个算命大师的招牌了吗?” 大伯眼睛一亮,回答说:“我为什么要再去砸他的招牌?如果不是他当年警告我,按我以前的个性损人利己,我肯定活不过47岁、早就去世了!他算得并没有不准啊,只是我的慈善之心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感谢他还来不及呢!”

这位长寿老人的养生之法说明,人世间的任何药物或食品都不可能使人长生不老,而真诚的人品、善良的心灵以及宽容的胸怀则确实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因此,心慈善行才是高寿的灵丹妙药。

信佛勿入误区   六 (有删节)

三十六、把佛法修炼混同于某些政治信仰

佛法修炼是一种融生命和精神于一体,为达到更高境界生命而不断修去世间形成的为私为我的思想观念的方法,是与政治信仰有着本质区别的精神信仰。然而,近代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政治决定一切,以为政治信仰才是最根本的,有些对佛法略有了解的人以为佛法修炼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的,而政治信仰对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也有要求(如****大同社会),就认为二者没有本质区别,最后是殊途同归。因此,有的还想把佛法修炼纳入政治建设体系中,为政治服务。

任何搞政治的人可以信仰佛法,也可以通过佛法修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使社会变得充满友爱,井井有条,和谐发展,但佛法修炼不仅仅局限在人间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首先,从最终目的看,政治信仰是在人间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佛法修炼的最终目的则是功成圆满,走出世间,跳出三界,进入佛国世界。

其次,从实现途径看,搞政治是通过你争我夺的政治斗争,最后使各种势力相互制衡、协调发展,这是一种从人自身之外在寻求发展,在不断争夺的过程中可能引发战争,伤及大量无辜,甚至使许多人丧失生命,破坏人生存的环境,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佛法修炼则是修炼者从自心出发,向内心去修,主动修去自身不好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反而更利于他人,真正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从实现条件来看,某种理想政治制度需要建立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情况下,在实现之前需要不断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至于物质生活需要能否真正得到满足还不得而知,有时可能物质极其丰富了,但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使得人心仍然得不到满足。有时可能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人类难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使已有的物质瞬间化为乌有。所以,能否达到最终目的实际不可预期。而佛法修炼只要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即可,是不需要任何其他物质条件的,富人可以修心向善,贫者也可修心向善。而且在修炼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体会到自身的变化和提高。真正功成圆满时对于自身的去向和世界的变化一清二楚。

第四,从对客观世界的态度看,某些理想的政治信仰者看待客观世界的视角是单一的,人与自然呈分离状,客观世界上的一切要为我所用,为了实现最终目的要战天斗地,按人之所欲改造自然。而佛法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和生命虽然都是为人而生,为人而成,但人要尊重自然及一切生命,人与自然要“天人合一”。

第五,从对人的态度上看,搞政治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政治权力,许多搞政治的人是为了取得一定的对人的领导权控制权,往往采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人进行控制。佛法修炼则是为了教化人度化人,使人心向善得法得度,佛家有“佛度有缘人”的说法,就是说佛教化人度化人是随缘的,有缘的信众才能得度,教化人也是通过讲道理劝善等方式,绝对不会强求人怎么样。佛法无边,总可以有多种方法让有缘者相信和得度,实在没有必要救度了的生命只好放弃,任由自然法则去取舍。

第六,从人的思想境界来讲,由于某种政治信仰是建立在色界的基础上,人的生存要求不断地改善物质条件,满足生活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人不断地放下自我,真正达到大公无私的境界几乎不太可能,即使出现了这种高境界的人也是极个别的,也可能只是象一阵风一样吹过,而且还可能是因为有其它不为人知的原因。而佛法修炼要求人修心重德,不断地提高觉悟程度和心性,去掉对世间的一切执著之心,达到一种无私无我的正觉才能进入佛国世界,因此,只有佛法修炼才有可能真正纯净人的思想,真正达到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且佛法修炼是永恒的,它不会随社会的潮流变化而改变,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转瞬即逝。

第七,从信仰的作用来看,由于某些政治信仰是按照人的肉身要求、人的欲望、人的观念在追求,人在尘世中受七情六欲的影响,对人身体及人生道路不可能有什么大改变,原定人生轨迹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在后天观念支配下,有的人会认为人的生命也就是几十年,几十年后生命结束,一切都不复存在,因此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而且有的人由于执著于常人中的东西,在观念的影响下可能做出一些背离宇宙特性及人的本性的事而造下业力,为生命的永远背上沉重的包袱,留下许多障碍。而佛法修炼是按照宇宙自然特性,按照宇宙的演化原理,从人的本性上进行修炼,在修炼过程中,随着心性的提高,业力的消减,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都会得到彻底改善,甚至脱胎换骨,人生的道路也会随之改变。同时,随着逐渐开悟,心智也会打开,出现常人难以想象的超常现象。生命层次也会因为修炼而提升,不再在六道中轮回。

第八,从组织形式上看,政治信仰为了实现其目的需要有一个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强有力的组织形式,为了这个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往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专门从事这一工作,在这个组织网络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阻滞都会影响整体的正常运行,如果出现众叛亲离的现象,这个组织也就不存在了,政治信仰也不可能实现。而佛法修炼是修炼者从内心出发,出自本愿,修炼自心,往往就不需要什么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场所,一切随缘而生,视情况而定,散之为物,聚之成形,这就是大道无形。

第九,从影响人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来讲,政治信仰的教义或说理论基础往往会根据事态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甚至于出现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说法,目的只有一个,追求政治权力,保持政治权力的不变和稳定。而佛法因是宇宙的特性,它是恒定不变的,不会因为人世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那也是人对它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如佛家讲善,佛法修炼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要修善的;佛家讲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修去在世间形成的执著之心,从而达到无私无我的正觉。

第十,从时空上来讲,政治信仰往往只局限在一定地域、民族和国家,时间上也是有限的,政治信仰往往有一定时限,到一定时期就会被新的政治所取代,古今中外政权的更替,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演变都没有跳出这个圈子。而佛法修炼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信仰佛法没有国界,没有种族之分,无论什么人只要你愿意信仰佛法,想进入佛法中修炼都是可以的。同时,信佛悟道也不受时间限制,佛法的信仰和传播从古到今一直绵延不断尽管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灭佛的事件,但并没有真正阻挡人们对佛法的信仰。现在佛教走入末法时期,并不是说佛法就此终结,仍会不断有人信仰,在一定时期弥勒佛还会重新下世传法度人。

三十七、陷在情中不能自拔,被情所缠所磨所困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人说:“情是一首舒缓优美的小夜曲。情是爱恨交加、浑厚动人的交响乐。情是人世间的一切。”“情是梦、是泪、是笑、是甜、是苦、是痛、是思念、是牵挂、是忧伤、是快乐,情是人世间最活跃也最永恒的感觉。一个情字,三分感动,七分无奈。三分甜蜜,七分苦涩,三分幸福,七分伤痛。情,是散发着芳香的烦恼,是弥漫着痛感的快乐。情,让人敏感,使人迷茫。心里有了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里有了情,西风怨时起,残月恨时明。心里有了情,水尽天不尽,思在天尽头。心里有了情,无端惹飞絮,枝叶也关情。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他们一见钟情,有着幸福美满的结局,让人赞叹,让人羡慕。也有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的,他们为情所困,为情所怨,他们的痴,他们的怨,让人叹息,让人痛心。

以上主要讲的是男女之情,人生在世何止男女之情,还有父母情、手足情、师生情、战友情、同志情……。不仅人与人之间有情,人与事物、人与自然界的其它有些生物之间也都存在情。情在人世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人在尘世中就是浸泡在情中。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粘合剂和纽带。由于人生活在情中,所以给人带来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情在人心理上的不同反映。这种情志的变化和情所引起的心理活动都是正常的。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情志伤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 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 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情志伤脾胃。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情志伤肺。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证明。

情志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虚者风烛,百疾易攻”,可见,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调整好心态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而佛法则是修心的法门,他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不是为情而活着,是要返本归真的,返回到人的先天本性,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么就要用佛法慧剑斩断情缘,不被情所缠所累,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从情海中超脱出来,用在佛法中修炼出的慈悲之心代替情爱,达到一种更高尚的境界。这是从情对人身心的影响方面讲的。

从另外方面讲,人若被情所困所缠就会变得情意绵绵,不思进取,甚至做出背离佛法的事,阻碍心性的提高,导致前功尽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和尚经过艰苦的修炼已经成功有望,有天见到一只受伤的小鹿就动了恻隐之心,救治好了这头鹿,后来他与鹿相依而产生情,慢慢懈怠了修炼之志,最后,他没修成转生成了鹿。这里不是说不该救治小鹿,关键是不能被情所困。《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可谓情深似海,但这种情是孽缘所起,所以,法海想方设法斩断他们之间的情,让许仙专心修炼,最后得以成正果。

三十八、把奸诈当聪明,狡猾当智慧,世故当成熟

人们往往把那些博闻强记,擅长学习,善于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称为有能力有本事的聪明人。如明朝时,有一个孩子叫解缙,他家境贫寒,靠爹娘卖烧饼、做豆腐维持生活。在解缙家的对面,使财主家的一片竹林子。有一年大年三十,七岁的解缙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外千竿竹,屋内万卷书。这副春联对仗工整,文笔端庄,吸引了不少读书人。财主见穷人比他还神气,憋了一肚子气,竟派人把竹子都砍掉了,想给解缙来个难堪。解缙当然明白财主的用心,立即取来笔砚,在春联下面各添了一字,变成:门外千竿竹短,屋内万卷书长。财主见了,更加恼火,干脆叫人把竹子连根挖掉了,心想,这回看你这个毛孩子还有什么能耐?可是,聪明的解缙连想都没有多想,在春联下挥比又添了两个字。这两个字一添,财主可傻了眼,再也想不出别的鬼点子了,只好自认倒霉。解缙添的两个字是“无”和“存”,这幅对联就成为:门外千竿竹短无,屋内万卷书长存。由于解缙针对实际问题敏捷快速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而且解决得幽默、深刻,令人叫绝。所以人们说解缙很聪明。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说这就叫聪明!这无可厚非。但从佛家来讲,真正的聪明还不只是这些,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尘世是个迷的空间,很容易让人迷在尘世中追求世间的享乐,以至无明,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家园,到头来永远在苦海中沉沦,在尘世中轮回以至毁灭。人只有通过修心悟道,在佛法中修炼出慈悲、智慧,通过眼、耳、口、心(思维)去感知感悟佛法真理,突破这个无明,让自己的生命同化佛法以至永恒,回归到美好世界那才是真正的聪明,是真正的明白人。人在尘世中再怎么好都是暂时的,也就是几十年。钱再多,官再大也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如果为了世间的物质利益,使出浑身解数,搅尽脑汁,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也如驴子推磨被蒙着双眼在打转转。

人类走入末法时期后,不少人不再相信佛、道之类的事,更不可能在佛法中修炼,当听到有人说佛、道、修炼的事时,他们往往哈哈一笑,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旧的迷信,真是愚昧无知,愚顽不化。有的到寺庙里面去烧香磕头也只是求财消灾,而不是下决心要修成正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追求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的物质利益,因而对聪明的认识理解与真正的佛法修炼就有了根本上的区别,在为人处事上就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如真正的佛法修炼要求对人一视同仁,无论对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把慈悲留给对方,处理事情上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而一般常人可能只会在领导面前看眼色行事,左右逢源,琢磨领导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博得领导的欢心,让领导觉得这人聪明,会办事。真正的佛法修炼者总是按佛法的要求修炼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而一般常人可能会此一时,彼一时,当面锣背后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有甚者为了自己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表现出来的是奸诈,耍尽阴谋诡计,他们往往自以为聪明。从佛法上讲,他们损了大德,造了大业,是在害自己,是最不聪明的。

还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做人的那份纯真却没有了,变得世故圆滑,左右逢源,以为这是成熟了,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人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处理事情更加成熟老道是应该的,但如果形成了一些固执的观念,思想变得复杂,心里负担重重,失去了做人的善良本性和纯真就是在远离佛法。

人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陷阱和诱惑,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从而造业。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形形色色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冲击我们的思想和观念,所以更加要加强正念,明辨是非善恶,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态,避免外界干扰和诱惑。

三十九、人云亦云,随意给佛法贴标签

在近代中国许多人思想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对于除此以外的各种思想体系了解不多。即使有所了解的也不是很全面,有的甚至被误导,人云亦云,出现许多常识性错误。有的出于人之本性,隐隐觉得冥冥之中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但由于说不清道不明,加上长期的无神论宣传的影响,有自己信仰的人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有点胆胆突突,随风而动。最典型的就是世上究竟有神还是无神,一般的无神论权且不说,佛教中有些人也在说佛教是无神论,甚至还从佛家经典中找证据说佛教是无神论。尽管他们强力解释佛教所说无神论与唯物的无神论的区别,但终究都在谈有神无神,论点和论据逻辑不严谨缜密,给人一种趋炎附势的感觉。
说佛教是无神论实在牵强附会更何况文中强调“我们的世界属于太阳系的范围之内,是由地球人类及生于此界的其他众生,……。而对于神的认识及神的需求,实际上是因人的需要而有。”这种认识与唯物的无神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佛法谈的不仅是太阳系的事,而是整个宇宙不同空间生命体的存在形式与相互关系;对于神的认识及神的要求也不是因人的需要而有,而是本身就有,你自己心性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他才能展现出来,才能让你认识。释迦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开功开悟就是看到除了人这种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其它生命体存在形式,而且人身不在了还会以其它形式存在。六道轮回中有天上的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等,超脱六道之外还存在的佛、菩萨。而这些都是无神论否定的。

在谈论有神无神时,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神,什么是有神论和无神论。

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神是指超自然的力量,精神性的存在和物质性的存在,都可以是神的存在形式。基督教的上帝或佛教的佛、菩萨就是超自然力的存在。超自然的存在、具有超自然力的存在、或超自然力本身,是神的不同形式。超自然力量存在的理论,叫有神论。支持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观点、相信、信仰甚至朝拜超自然力量者,是有神论者。与有神论相反的观点,叫无神论。相信和支持无神论的人,是无神论者。

历史上,无神论经历了朴素无神论和科学无神论两个阶段。朴素无神论是历史上一种否认神灵的观点,叫朴素无神论。科学无神论是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神论,是一种彻底的无神论,称为科学无神论。......

有神论相信除了人以外,还有另外的生命体存在形式,这不是简单地基于某种信仰,很大程度上是种感知,实实在在地感知到了某种力量的存在,并非没有理性。感知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的程度,越相信感知的东西越多。除此而外,有神论的重点在看待我们人自身时认为人除了身体外还有元神存在,而元神才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是生命之根,如禅宗六祖慧能认为人的肉身是一具臭皮囊。元神生命的力量源泉在信仰和道德,因而,有信仰者在道德上要求自己,从心性上约束自己,规范自己,而不至于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的元神如何,往往可以通过人的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如神态自若、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神魂颠倒、神不守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佛家修炼修的就是元神,随着心性的提高,元神获得巨大能量从而出现超常现象,才有可能突破三界走出五行。

佛家虽然修炼的是各自的生命,但由于是在人世中修炼,要修出无量慈悲,强调真诚、善良、正义、正念、正行、谦卑、宽容、平安、自律、自制、责任等,在客观上可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而无神论没有这些自律,因而出现了“老子天下第一”,亩产万斤粮的浮夸风,土法上马大炼钢铁的破坏环境,砍光树木的瞎指揮风。很难依法治国,依法办事……

四十、“空”就是没有

佛家谈的较多的一种状态是“空”,或遁入空门,或四大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要求修炼者达到一种空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空呢?怎样感受空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空’,不是没有、不存在,而是说一切万法都是不真实、虚妄的”。“无为,无我,屏弃一切欲望。当人到了这一境界就视一切为空。”

还有人说:“空,是修学的人所进入的境界。进入这个境界是非常了不起,因为达到了观自在菩萨的等级才是这个境界。当修学的人进入了这个境界时,他的感受是空,因为这个时候他看到的是法界的情况,与物质世界是不同的。比仿说经典中有这么一句话,‘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明。’当觉到元明时,就是空的体会。所以心经里先是说到观自在菩萨进入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才照见五蕴都是空的。当回到这个物质世界时,他看到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他那时看到是生起山和水的原始的能量,也就是万物未生前的状态。”

还有人说:“空,指一切法不是‘有’,也不是‘无’。因为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找不到任何堪忍的实在体性;但是因缘聚合,却有事物的相在,也有事物的作用。所以说,缘起假有,即是空义。一切法不实有,唯名与相而假立。”
上述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人讲:“空,就是‘没有意义’的意思”。还有人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到了空的境界连佛也没有了,佛法也没有了。……。有人就因为觉得修佛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就认为修佛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现实利益实在。

佛家说的空,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空白的空,真空的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而是修炼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境界,常人的执著心全部修去了,而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生命(就是有人说的妙有)。“物我两忘” 、“忘我”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忘我工作的那种精神,而是修炼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状态,达到的一种境界。

如我们在禅定中周围的环境都没有了,房子、桌子、床、树……什么都没有了,连自己的身体都没了(只是感觉不到了,事实上还是存在),只有自己的思维。人通过长期这样的修炼,就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这种状态,与之相伴随就会出现一些超常现象,如透视、遥视、宿命通、他心通等功能都会出现。但如果我们停留在这种状况下,就会出现新的执著,如果进一步放弃这样的执著心,功能会进一步增强,看到更新的世界,所以说空也是有层次的,不是一层不变的当达到更高的空的境界回头再看前面悟到的那种空也是执著,还不能称为空。

如一般的常人由于执著心太重,只能用肉眼看到有限的东西,但修炼有素者就可以达到一种空的境界,这时就会出现开天目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用天目浅层次透视人体只能看到器官,如果那地方有病,那地方展现出来的是阴影,如果进一步看就会发现那地方还有别的东西。

再比如,达到一种更空的境界后,可以把思维推到宇宙空间去,然后回头来看地球,你想看地球的哪个地方就可以看哪个地方,放大看缩小看都可以用意念调节,同时还可以看不同时期的状况,只要加进某个时间,无论过去或将来那个时期的状况就可以展现出来。随着空的境界的提高,还会出现更大的功能。当然真正的修炼是不应该追求这些功能的,只要你心性提高上去了这些功能作为附产品都会出现。这里只是借助功能谈空的境界。

从另一方面讲,在能够看到不同空间的不同生命体存在形式的情况下,静静地看,不带任何念头看是真实的,只要加上一点念头有一点执著心,看到的东西都是根据自己的念头幻化出来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在修炼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空灵的境界。现在有些人不相信人的这些特殊的潜能,非要搞什么检测,通过了检测他们认为才是真的,不能通过检测他们认为这是假的,权且不说这是佛法原则所不允许——人只有心性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有可能感悟的到,否则都被制约了。就是允许,在检测时,检测对象心里都在想这是在检测,一定要看仔细了,就是因为有这种想法,这就是一种执著,很难再达到那种空灵的境界,所以往往很难100%地准确检测。

许多人在修炼的过程中,往往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世界的情况,那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刚开始也有可能出现许多恐怖场面(真正的正法修炼可能没有这种情况),这时心要坚定,不为任何事情所动,否则就会出现偏差,半途而废。到后来随着心性的提高,可能看到佛、菩萨、神仙、飞天,或仙鹤、古松古柏、亭台楼阁等,看到这些也不要高兴而动心,仍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否则会前功尽弃。在没有任何执著心的情况下,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也就是一种空的境界,精进实修不止,该有的一切自然就有了,这就是无求而自得。如佛体(金刚不坏之体)、随之出现的神通等。最后,真身、佛体、真神融为一体,成就其果位,这是佛法修炼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一般常人无论有多大的财,官职多显赫,百年之后什么也没有,如果敬佛行善积德可以种下修炼的机缘,否则,永远会在苦海中沉沦。

 

信佛勿入误区七

四十一、只看重愚公移山的精神,忽视帮助愚公移山的神

《愚公移山》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个故事大意是: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现代许多人由于受无神论的影响,根本不相信神的存在,所以在看这个故事时,往往只注意到了愚公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忽视了神的作用,从而不能全面领会这个故事的深刻内涵,不能从中受到更多的教益。有人即使想树立愚公移山的精神,但由于不相信背后还有神力,往往信心不够坚定,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最后意志衰退,不能持之以恒,功亏一篑。

《愚公移山》实际上是个修炼故事。人在世上有许多执著和业力造成的坎坷,这些坎坷就相当于一座座山,如果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这些沟沟坎坎就算不了什么。特别在修炼过程中,人心是要得到升华和提高的,那么就必须把身上的业力修掉,心性提高上来,这样必然有无数的关要过,这一个个关,一道道坎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坚信佛法,心无旁骛,不受任何外界所动,心性达到标准,同化佛法在那一层面上的要求,这道关卡就会自然化解,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殊胜景象,这背后就有佛法力量的作用。并不是非要修炼者亲自承受巨难,亲自把一个个问题解决了。最关键是要有坚定的信念,走在符合法的道路上。

但如果执著心不放,心性得不到提高,领会不到佛法在那一层的法理,摆在面前的关卡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也就感受不到佛法的力量。现在有些读佛书的人把佛法当作学问在研究,而不是在实修,也很难体会到佛法的力量。

小说《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在说明这个问题,只要坚定不移地一心前往西天拜见如来取得真经,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到最后都会有贵人相救,遇难呈祥。

四十二、信佛的同时相信人是猴子进化来的

现代许多中国人从小在头脑中打下了很深的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烙印,认为这是科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它任何说法都是迷信、愚昧和无知。但也有一些人受本性的使然,灵性感知到冥冥之中还是有神佛的存在,但由于不得法,不得要领,出现了一方面相信佛,一方面仍受后天教育灌输的观念的影响,以为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因而对佛法不能全面深刻的认识、领会。

其实,尽管进化理论被恩格斯认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但只要认真推敲一下就可发现进化论有很多站不住脚的疑点。

首先,这一理论认为人是由低级生物逐渐进化而来的,从水生植物到水生动物,然后爬上陆地进化成猴子,然后到猫着腰行走的猴子,到猿人,到会使用工具的猿人,最后完全变成人。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在生物开始进化之前,地球上甚至于宇宙之中就没有生命了,然而,在宇宙遥远的时空中会没有生命?

其次,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猴子(1)-->猫着腰行走的猴子(2)-->猿人(3)-->会使用工具的猿人(4)-->人(5)。几十万年前,世上第一批猴子从树上下来,开始学习直立行走,进入第二阶段,即猫着腰行走的猴子,经过一些年代后,这批进化到第三阶段,猿人,那么应该有另一批猴子开始从树上下来,当第一批猴子会使用工具的时候,第二批猴子应该已经是猿人了,世界各地会有很多批猴子在不同时期从树上下来,从直立行走开始,慢慢地变成人,也就是说,从猴子到人这个过程的物种应该是一个圆滑的过程,现在应该能看到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猴子,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有人和猴子,没有中间过程的生物存在。可能有人说,中间物种在进化中灭绝了,比如古猿人化石。但可能全世界各地的中间物种都灭绝吗?全世界几个大洲都只有第一批猴子成功地变成了人,而其他几批,无论是不同地区还是不同时期的都在进化中灭绝了吗??可能有人说几十万年前的地球环境比较适合猴子从树上下来,后来不适合了。但各个洲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所有地区的自然环境都不适合猴子从树上下来吗?甚至连大洋中与外界毫无联系的,只住着土著人的小岛都不例外?何况不只是猴子和人,整个动物界,植物界,凡是存在直接进化关系的两个物种之间都应该有平滑变化的生物物种存在。但事实是,我们所见的所有物种之间都不存在这种情况,所有的中间物种都在进化中淘汰了?难道这会是巧合吗??

第三,现代生物界有一种说法,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主要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事实上,所谓基因突变往往是几率很小的事件,而且往往是病变,不仅不会优化,从长远看反而会劣质化。

第四,进化论认为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但现在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事实上是在减少,有许多物种已经消亡,有的正在消亡。

第五,进化原则是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那么,生物在竞争过程中,只会让自己更加强胜,不会利他从而让其他物种超越自己。事实上,各种生物都具有群体性,相互之间都有依存关系,利他更有利于和谐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重要表现就是利他精神的强弱。

第六,现代许多考古也发现,在我们认为原始落后的远古时代,也不是我们现在教科书宣扬的那样,人们的科技水平低下,只会简单的劳动,有些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故事却是事实。如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中,泰国PP岛出现了一具身高3.1米的远古巨人遗骸!(泰国《旅行导报》报道)。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发现和报道。2005年上半年,俄罗斯著名考古学家恩斯特•穆尔达舍夫曾率领一个考古小组远赴西亚和北非进行考察。他还通过一档电视访谈节目表示,考察小组在叙利亚有重大发现,他们找到了传说中的古代巨人墓。另外,考古也发现了一些远古文明。如原子能技术是人类近几十年中才开始掌握的一门高科技技术,而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大型的链式核反应堆,这个古老的核反应堆,由6个区域约500吨铀矿石构成,输出功率估计为100千瓦。这个反应堆保存完整,结构合理,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这说明人类的科技水平曾经也是很发达的,很难说当今的人类是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

进化论通常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一些解说。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发展而来,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进化论尽管有了100多年,但这10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在宇宙的演变过程中根本算不了什么,通过短时间的对部分生命的部分情况观察得出所谓生命实质的结论怎么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受进化论的影响,人被认为是高级动物,是由低级进化而来的,许多人身上存在的不好的思想行为被认为是没有进化的兽性,道德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观念,当人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时只被认为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不会认为对生命有什么大的影响,因而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日趋衰弱,同性恋、一夜情、包二奶、乱沦等在许多人看来不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事,相反,限制这种行为反而成了不道德的了。如此下去,人类究竟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以上只是对进化论的常规分析。

从修炼角度看,人是猴子进化之说纯粹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十分肤浅的荒谬理论,是对人的侮辱。人通过严谨的修炼,有的要毕其一生一世,甚至几生几世的轮回转世不间断地修炼,可以开智开慧,看到常规状态下看不到的世界和各生命存在的特点和形式,宇宙不仅有人生活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空间,在不同的空间其时间概念也是不同的,在人生活的空间一天是24个小时,这个时间在其它空间可能是多少万年多少亿年。在不同的空间还存在不同的生命,有的生命层次高,有的生命层次低,有的生命智慧大,有的生命智慧小。

人既有躯体,同时有元神,而且元神才是真正的生命,人死了只是这个躯体死了,而元神并没有死。作为三界内生命都要进行六道轮回,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也许以前是天人,也许是动物或植物,因为轮回转生才成了现在的人;同样,现在的人也许将来会轮回成天人,或动物或植物。当然,也有的生命可能走出三界,不再进行六道轮回。由于存在轮回转世,人类的历史实际也是现在的人写的,根本不存在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问题。

道德的德对于人来讲是很重要的东西,它决定着生命未来的层次和走向,德大的人较易相信佛法,更加注重道德的修炼,修炼起来磨难较小,容易成功,最后功德圆满,使生命得以升华;德少而业力大的人很难相信佛法,即使相信并在佛法中修炼其磨难也大,只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才有希望成就未来。无德者业力重重,更难相信佛法,最后可能在尘世中沉沦甚至毁灭。而德是人遵循了道而得来的,人不遵循道就会失德。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在印度,人与人之间因为物质的多少分配不同,而产生等级观念,并且非常悬殊。其中有一族最贫穷,也就是最最低下的、被人瞧不起的首陀罗族,他们大多以做奴婢、或做奴隶为生,要干最苦最累的活,还受虐待。 在舍卫城中,有一个首陀罗族的人,名叫尼提,他专门替人家挑粪,做最没有人愿意做的活,他为人很诚实善良,平时从不多说一句话。 有一次佛陀在定观中,看到尼提这个人,他的业力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应该是让他脱离苦海的时候了。因此,佛陀和阿难上街,来到一条巷口。正巧,尼提挑着满满一桶粪,从巷里走出来。看见佛陀的光临,想到自己卑贱,他想避开或绕道而行,不敢与圣者佛陀相遇。可是小巷非常的窄,根本无处可以躲避,他心慌意乱起来,挑粪的桶子,竟一下子破裂,尼提被淋得满身粪便,他惊恐的不知所措,只好将头深深的低下,不敢见佛陀。佛陀走到尼提的身边,问他:“尼提,你愿意出家吗?你想脱离苦海吗?”

尼提满面愧色的说:“佛陀是高贵崇敬的,随从的弟子也是贵族的王侯,我的身份低下,怎能与他们相比,我哪来的福报可以出家,脱离苦海?”

佛陀说:“佛法如净水,能够洗去一切肮脏,世间无论什么东西,一旦经过净水的洗涤,马上一新。佛法有如烈火,能够燃烧一切,无论任何东西,一旦被圣火触到,立即纯净。佛法是最平等的,没有富贵,贫贱之分,任何人,只要愿意信佛,脱离痛苦,勤行修持,都是可以的。”

佛陀的话,使尼提非常的感动,他就随着佛陀来到祗园精舍,剃度出家。后来他精勤修行,很快证得须陀恒果。听经闻法,静坐修禅,尼提渐渐开启智慧,对于佛陀的法理,不仅能够悟到,又能去奉行,不久他就证到罗汉果位。

当尼提出家的时候,很多世间势利的人非常不满,他们认为这样一个出身卑贱的人怎能够做出家弟子且受大众的供养?越想越不平,于是,一直告到国王那里,要国王去告诉佛陀,千万不可以让尼提做他的弟子。于是,国王乘车,来到祗园精舍来请教佛陀。

车到门前,国王下来要走过一片树林,这时看见一个大石头上,坐着一个威仪端庄的比丘,波斯匿王很有礼貌的说:“我想求见佛陀,请通报一下可以吗?”石头上的比丘答应后,立即消失在石头里,很快又回到国王面前说,“佛陀允许大王现在见面。”

波斯匿王看到这位比丘,从无门无缝的石头中,進出自如,实在惊奇,当他见到佛陀时,顶礼以后,就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刚才为我通报的那位比丘,他的神通罕见,请问他的尊号?”

佛陀微笑的对大王说:“波斯匿王,你今天特地来此的原因,是要问我为什么度化你们以为最卑贱的人,而我度人不论贫穷富贵,一视同仁,你想问的这个比丘正是尼提,他已经悟了罗汉果,你见的就是他。” 波斯匿王非常惭愧。

佛陀接着又说:“世上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贫穷贵贱,皆是业力所得,一个人仁慈、谦虚,敬长护幼,修心养德,必定生为贵人。相反,一个人凶恶残忍、骄慢放荡,他的下场一定生为卑贱。”

波斯匿王又紧接着问佛陀:“那尼提为何生得如此卑贱呢?”佛陀说道:“过去,迦叶如来涅磐以后,在十万人的僧团中,有一个比丘,很骄傲侍势,平时待人接物,也很傲慢无礼,自己的事情让别人代做,有时身体不舒服,就懒起早睡,令他人扫除房间,让别的比丘做他的使者,还不尊敬长者。由于这段因缘,在以后的五百年中,世世替人除粪,直到今世,业障尽除,遇佛得度,也是当时出家学道的缘起。”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称赞佛陀的威德,佛法的无量慈悲,度众人脱离苦海。

可见,真正的珍惜生命,就要认清世间的本来面目,相信佛法,重德行善

四十三、用后天观念抑制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之初并不是指从娘胎里出来时或在娘胎里孕育之时,而是成为原始生命之初。原始生命产生于自然宇宙,与自然特性一致,具有善良的本性,否则就不可能成就为一个个体的生命。这原始的生命是指人的元神,这是人的真正的生命,人体只是一个躯壳。人生出来只是象穿了一件新的衣服,换了一个新的皮囊而已,人死则象人脱掉了旧衣服一样。从本性上来讲,人是善良的,具有佛性的。但人来在世间,在尘世中一般只能用五官去感知这个世界,因而往往容易迷失本性,追求世间的名利等身外之物,慢慢形成了各种观念。如果人不去参佛悟道,就很难从各种观念中解脱出来认识真正的自已,从而受后天观念所左右,执著追求身外之物,然而,身外之物都是过眼烟云,梦幻泡影,是短暂无常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人的观念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也是一种物质存在,它存在于人的真正生命之外,象一层层的壳裹着人的元神,如果人的后天观念很强,人的元神的灵光灵性的一面就得不到闪现,人的思维就完全由观念操控,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与人的佛性的那一面背道而驰,离道越来越远,从而造业越来越多,最后这个生命可能就会被毁掉。但人得到佛法后,在佛光的照耀下,在佛法的启悟下,通过不断地坚苦卓绝地修炼就可以把后天的观念清除掉,这时清除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意识和观念,还有一层层的壳一起被剥掉,这时人的元神的那一面就会强大起来,光亮起来,发出的思想,说出的话都是慈悲的和有一定能量的,具有穿透力,能打动人心,启悟人的善念,能量再大的可以改变周围环境。

这后天形成的观念的壳是久远年代形成的,它是一层一层的,那么在修炼过程中就会有个阶段,一个一个阶段地清除,就象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这个过程就是返本归真的过程,返回到原始的本性上去,回归到真我,真正的人的生命状态。

现代中国人的学校教育认识不到生命的本质,不注意引导学生寻找生命的本源,而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这些知识许多都是后天形成积累的一些观念,不仅不能启悟学生的善念,开启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道德良知,反而把学生引向了名利的竞技场,从而使学生不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更为恶劣的是把一些类似于佛法道理的说教当作形而上学的东西进行批判,从而使人无所适从,这也是现代许多中国人甚至许多年纪不小了的人感到活着很迷茫的原因。更有甚者,一些受过高等到教育的硕士、博士因受到一点挫折或情感上出现困惑就自杀。

拿破仑有句很有名的话:“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近一两百年来,中国人何曾放弃追求物质的丰富和国家的强盛,但为什么仍然落后?沉湎和追求世间的享乐和安逸恰恰是处在迷茫之中,带给人的是灾害和磨难。真正的清醒,真正的觉悟是对佛法的理智觉醒,使生命返本归真。只有佛法的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才能唤醒人的良知和正念,才能真正改变人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佛法的广泛弘传才能迎来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和东方大国的重新崛起。

四十四、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善把握不好

现代家长都很痛爱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冻着了,饿着了,吃了亏,受了苦,所以各方面都为其想的很周到,甚至许多问题帮其解决了,让其在安乐窝中享受,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溺爱,有些方面不是善而是害。

佛法核心是修善。不讲善,不行善,不修善的不是佛法,而是魔法,入了魔道。人在六道轮回中只有行善才能积德,有了德才会有福分。但行善也有层次之分,效果各异。把握不好也会出偏差。

人在尘世中既有佛性的一面,也有魔性的一面,人若没有心法道德的约束,魔性就会膨胀为了抑制魔性的那一面,培养佛性就得多行善事,保持善念。在行善事的过程中,有的人具有慈悲心肠,往往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应该去做,要去做,而不需要什么回报;而有的人善念不是很强,就需要有个环境提醒他向善,这样他就会慢慢形成习惯,善念会增强。但也有的人可能怀有个人其它目的而做给别人看,如得到别人的好感,或获得别人信任后骗取别人的什么东西等,这种情况下不是真善,所以有“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的说法。不求任何回报的行善是真正的善,但虽然个人没有求得回报的想法,但佛法的原则决定了它才有真正的回报,他积了德,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有相应的福分。这是一般情况下佛法对人的要求。

修佛的高境界是无为,刻意去做什么往往会是一种执著,这样就不会有大自在、大智慧、大慈悲而流于普通的小善。这时虽然不是执著行善事,但思想行为与佛法圆融一体,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一切没有丝毫私心杂念,一切行为本身就是善。人如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而强调“刻意做的善事不是善”往往会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特别需要分清怎样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对于穷困潦倒的人给与一定的物资上帮助是一种善,但如果此人是因为好逸恶劳造成的,若只是给予其物质上的帮助,那是在纵容他堕落,就不是真善了,应该教育他帮助他自实其力。有的人病痛难忍,旁人看了都觉得难受,因此有人觉得不如行安乐死,以减少其痛苦,其实这是在行恶。大凡病痛都是业力所至,病痛过后业即消减,可为今后的生命铺平道路。若行安乐死业未消除,今后仍要承受,而且做这事的人造了很大的业。

人在修炼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在一般人看来可能近乎残忍,但不这样很难有什么成就。温室里长不了参天大树,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八卦炉中才能炼出来。济公和尚俗名李修缘,年轻时有次到庙里去遇到大雨,一般人可能会借把伞给他,但慧远和尚并没有这样做,没有给他雨伞,希望他能通过淋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弥勒日巴的师父让他从山下搬石头到山上做房子,房子做好了又说做的不行,又要求他在另一个地方建房,反复几次,为的是消他的业,修他的心。这些师父对徒弟的善、刻意的善是真正的大善,是真正的慈悲。

四十五、见可信,不见即不信

现代许多中国人有种观念,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的人即使看到了或听到了一些不同于自己已经形成固定观念的事,也认为不可信或认为是自然现象而不深入了解或不相信其它说法。

如3月14日湖北《楚天都市报》刊登的汉川七岁男孩余卓泉双眼能看透扑克和麻将,部分医学专家、人体科学研究者及魔术师联合对小卓泉进行测试后,认为小卓泉没有以魔术作弊,确实具有感应能力。但也有人觉得不可信,有的人在怀疑其真实性,有的觉得不可思议,有的眼科医生用现代眼科学去研究其可能性。其实,人身上的这种潜能不只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这个男孩身上才有。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四川省就出现了唐雨用耳朵识字的事,曾轰动一时。在世界其它地区对人体特异功能现象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也屡屡见诸报端。

马来西亚十岁的邱吉聪和八岁的邱佩晶兄妹,去年参加了仅仅十一小时的“加速永记课程”后,就获得了“透视”能力,闭眼睛不但可以读书、吃饭和做功课,还可以走到厨房倒水喝,倒水时更一滴都不会外溢。“加速永记课程”是由马来西亚一名中学教师二十年研究所得,主要训练孩子的集中力、注意力和信心,激发脑潜能及增强脑能量。课程负责人林子益说:“蒙眼看东西的功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特定训练,就能激发这种潜能。”

在中国出现唐雨用耳朵识字的事件后,一些人组织进行所谓的科学鉴定,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检测手段不合情理,致使所有的检测到后来都失败了,被认为是在作弊造假,因而被作为伪科学进行了封杀。

其实,类似于余卓泉、唐雨等的这种能力在修炼界只是小菜一碟,许多人经过一定方法的训练就可以激发出这种潜能,甚至于出现更多更大的功能。只是有的人对于超越他知识面或已经形成的定式思维时他一概不相信罢了。应该说,当前人对于世界、宇宙、生命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如果我们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式并不想破除它,甚至排斥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新的发现,那我们就不可能再进步再发展了。

如在检测余卓泉时找来了眼科博士,眼科博士用已有的知识去衡量余卓泉的眼睛那哪能衡量得了呢?余卓泉所谓“看”东西根本就没有走视神经,这是因为他先天带来的精华之气没有消失,元神通过其它途径直接接受到了被感受者的信息,如果继续这样所的检测下去,要不了几次,余卓泉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也会什么都感受不到了。前些年搞的所有的这种检测到最后都是这种结果。要余卓泉这种能力能保持下去唯一的办法是不要把这种现象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要声张,不要随便看这看那,并且学习佛法,修心断欲,淡泊名利,提高心性,使精华之气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并不断得到补充。若能这样余卓泉还可以有更强的功能。

人的五官感知的世界是很有限的,我们不能把用五官感知的世界认为就是世界的实质和全部,当我们真的能跳出已有的认识,破除已经形成的观念,通过佛法修炼就能发现宇宙是多么地浩瀚,世界是多么地广阔,生命是多么地庞杂,而人类目前对宇宙世界的一些认识又是多么地狭隘和偏执……。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现代许多人在实际生活中不相信佛法,没有佛法的指导,没有心法的约束,没有真正去修心归正自己,在生活中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为了名为了利不惜损害别人,伤害别人,侵害别人,有的甚至在肉林酒池、声色犬马中所谓地逍遥快活,有意无意地造下难以偿还的业力,造成业大封身,本性迷失,离道越来越远,更难相信佛法的存在,更难知道宇宙、生命的奥秘。

佛法本身有层次之分,对佛法低层的认识很接近一般人的常规认识,随着不断地修心去业,不断地在佛法上悟道,佛法高层次的法理、高层次世界的状况和高层生命的表现形式才能逐渐地展现出来。但是高层次的法理需要信在先悟在先,在此基础上修心悟道,才能悟到高层次的法理,看到常规情况下看不到的东西。这就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受任何外来干扰,把住一个正确的方向勇猛精进。如果不是“信在先”就不可能有勇猛精进的动力。现在也有些人对佛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有的看到了一点东西,悟到了一点法理,就认为自己的认识就是佛法的全部,再也听不进其它观点和认识,这实际上是堵死了自己进一步提高的路。在佛法修炼中要“心无所住”,不能停留执著在某一层的认识上。

有一个这样的牧师(虽然说的是牧师,理是相通的),他非常虔诚地相信上帝。一天,他碰上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当洪水刚刚没过脚的时候,有一位警察骑着摩托车经过:“牧师,赶快上车吧,洪水会很快把这里淹没的!” 牧师说:“你走吧,上帝会来救我的!” 警察无可奈何地走了。

当洪水淹到牧师的腰时,一个救生员划着一条小船经过:“牧师,赶快上船吧,洪水越涨越高,你在这里会被淹死的!!” 牧师仍然很坚定地说:“你走吧,上帝会来救我的!” 救生员也无可奈何地走了。

当洪水最后淹到牧师的脖子时,一架直升机从他头顶经过:“牧师,赶快抓住我们放下的扶梯,飞机可以带你走,要不你马上就要被淹死了!!!”牧师还是继续一边虔诚地祷告一边说:“你走吧,上帝会来救我的!”

牧师最后还是淹死了。他死后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就问上帝:“上帝呀,我是多么虔诚地信仰您,每天都按照您的教导去做,也虔诚地向您祷告,我危难的时刻您为什么不来救我呢?”

上帝:“我已经派了一辆摩托车、一艘小船、一架直升机去救你,可是你就是不愿意被救,那能怪得了谁呢?我不一定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救你呀

这说明等待被救的人,其实是没有权力选择自己如何被救的。如果肯认真地思考,或许就会发现,获救的希望其实就在身边。

 


信佛勿入误区八    (有删节)

 

 

四十六 、“天”就是我们仰望的天空,“天人”是神秘的外星人

我们在谈论佛法时,免不了要涉及六道轮回,免不了要谈“天”及“天人”,可是现在有人由于对佛法理解不深,思想观念停留在普通常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官认识上,加上现代科学对客观世界及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受现代科学观念的影响,致使有人认为“天”就是我们通常仰望的辽阔的天空,“天人”就是神秘的外星人。

其实,佛家所说的“天”根本就不是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宇宙天空或太空。佛家有十方世界学说,有许多层天的说法,如在欲界有六天,在色界有十八天,在无色界有四天,共二十八天。这是狭义的说法,若是广义来说则有无量的天。每层天都有各种生命体的存在形式,高层的天比低层天的世界更加美好,低层天中的最美的东西拿到高层天中都是垃圾。但人通过修炼,心性达到某层天生命的标准,可以由低层天上升到高层天的世界。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是指人的元神,而不是我们这个空间中的肉身生命。过去有人修炼到很高层次后看似向天空飞升了,实际也不是飞向了天空,而是进入了更高层次的世界。进入更高层次的世界也不一定非要升到天空中不可,就在原地也可突破空间进入其它空间,在普通人看来是隐身了。

我们现在世界上总有人在研究飞碟,不明白飞碟为什么飞的那么快,为什么捕捉不到,为什么一下就消失了,其实也不是它飞行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它就是突破了空间,进入到了另外空间。在人所生活的这个空间距离可能很遥远,即使飞行很快,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但若能突破空间,那遥远的地方可能瞬时即可到达。人类科学技术若高度发达后,能够在太空中无限遥远地航行,如果不突破空间,只是在人所在的这一层空间活动,也不会发现高层天那美好的世界。在茫茫太空中,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系,如果在某些星球上也存在类似地球上的人的生命,那是和人处于相同层次上的外星人,但决不是天人。世界各地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并不是人所在空间某地的景物通过光折射出来的结果,而是一种特殊的机缘,让人看到了另外空间的景物。

西方传说的伊甸园亚当夏娃、东方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人和事都不只是人所生活的这个空间,还包括另外空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说中,都有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大洪水的事。西方是挪亚用一条方舟救了人。用现代人的观念看,当时地球上也没有那么多水,怎么把地球都淹了,水从何而来?其实,当时的水就是从其它空间过来的。

人所在空间层次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在高层空间也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但高层空间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让人感到更加美好、惬意、舒爽,高层空间的仙鹤、古柏、琼亭楼阁充满了诗情画意。高层空间的人(天人)寿命很长,总是显得那么年轻漂亮,皮肤那么细嫩,……。这还只是三界内的天人层次。如果能成正果(这时不叫天人,称佛、菩萨、罗汉),走出三界,就不会再有轮回之苦,而佛国世界更加光彩万千,美不胜收。这些美好的东西只有修到了一定的层次才能感受到。如果不脚踏实地地认真修炼,真正按佛法的要求提高心性,而执著于高层空间的事,就会想入非非,形成一种强大的执著,影响修炼的步伐。严重者会出现魔幻,误入歧途。

三界内的生命都要在六道中轮回转世。如果把握的好,在轮回转世中脱得人身,通过修炼可以返回高层空间(即所谓上天),否则,会进入畜生道或地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小说《红楼梦》实际就是写的这类过程。《红楼梦》故事缘起于中国创世传说“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后,因为水神共工撞倒天柱,天因此塌了下来,女娲不忍子民陷于苦难,以五彩石补天,补天后剩下的一块五彩石落于青埂峰下。这块彩石经女娲煅炼之后,灵性已通,也想入世间游历一番,于是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将其变为一块“通灵宝玉”携入红尘。

小说是这样展开的:天上的赤瑕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也欲下凡造历幻缘。神瑛侍者在仙境经常浇灌一株绛珠仙草,绛珠仙草铭感五内。当神瑛侍者下凡人间时,绛珠仙草闻讯亦随之下凡,打算报他的浇灌之恩。神瑛侍者投胎于贾府,出生之时嘴里就含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即前文的“通灵宝玉”),于是取名叫作宝玉,那就是故事主角贾宝玉。

贾府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颇受朝廷恩宠。贾宝玉生来不爱圣贤书,却爱与女孩玩耍,绛珠仙草转生的林黛玉寄居贾府,宝黛两人互相倾慕,宝玉心思更加寄于儿女情之中了。警幻仙子为了唤醒宝玉记忆,看清人世的虚幻,使他重返仙境,特别带他神游太虚仙境。警幻仙子想要唤醒宝玉记忆,并告知万事天定不要留恋世间情、因果报应、积德行善,修炼方可回归之理,谁知宝玉依然不悟。

后贾家盛极即衰,黛玉为情泪尽而亡,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十二钗的命运一一应验,他开始清醒体悟人世虚幻之理。最后贾宝玉虽然中举,却看破红尘想起来处,悟得修炼方可回归之理。在雪中与父亲拜别后出家修炼归真,并高唱“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与疯僧和道人(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飘然而去。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不朽名著,主要在于其立意高,故事情节顺应天理,阐释了天、地、人之真谛。现代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没有什么生命力,就是因为其立意低,有的思想观念偏执狭隘,甚至是背离天理的。

人们往往评价好的音乐时常常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仿佛天上音乐一般,或天籁之音。的确,好的音乐在创作时,作者心灵一定纯净无比,在内心深处仿佛听到了来自天上的声音(实际是高层空间的声音)。一个内心浮澡的人不可能感受到来自高层空间的信息,不可能创作出纯净优美,能直接打入人的心灵深处的音乐。所以说,高层空间的事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

四十七、人的思维产生于大脑?

从常规看,说人的思维产生于大脑本没有错。人的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都必须经过大脑加工,发出指令后,人的四肢及感官受大脑的指挥去做事。为此,人们一直把人的大脑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在研究。有人认为,人脑比其它动物重,所以人比其它动物聪明。还有人认为,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是因为人能够利用大脑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他们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称为左脑,右半球就称为右脑,它们主管的功能有区别。右脑的功能是感性直观思维,这种思维不需要语言的参加,比如掌管“音乐”、“美术”、“立体感觉”等。而左脑的功能是抽象概括思维,这种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主管“说话”、“写字”、“计算”、“分析”等。左脑和右脑半球的这种优势形成不是先天就形成的,它是与后天的劳动分不开的。

现代科学还证实,人类与生俱来的脑细胞大约有120亿个,且永不增殖,只存在程序性凋亡。正常人仅启用了不到10%,近90%的脑细胞均处于抑制沉睡状态。细胞之间是通过激素进行信息传递的。

然而从2006年8月29号起,一个发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脑细胞的认识。上海华山医院于29号对外宣布,该院神经外科王晓梅副教授在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研究中发现,成年人脑中有新生神经存在。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不仅打破了人脑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观念,更为医学上实现脑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带来了希望。据介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2006年8月21号首次发表这一研究报告,英、美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据英国人布赖恩·巴特沃思的文章介绍,利用非常精确的成像技术对职业键盘手和弦乐演奏师大脑的运动皮层--控制手和手指动作的区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他们大脑中的该区域要比常人大许多。这还不仅仅是指两个大脑半球的运动皮层,甚至连接两者的白色物质也要比常人来得大。

持先天天才观点的人这可能会说,“瞧,这些职业音乐家大脑的相关方面在一开始时就比较大(强)!”但是这个结论忽视了另个发现:运动皮层的体积与音乐家开始接受训练的年龄相关。训练开始的时间越早,音乐家运动皮层的体积就越大。同样,布莱叶盲文使用者是用他们的手指来读书的,而且他们中有很多人仅用一个手指来触摸字母。结果人们发现在经过多年食指阅读以后,他的食指在大脑中的表示要比常人的阅读食指在大脑中的表示大。

这也就是说,布莱叶盲文使用者的大脑分配了更多的神经细胞来解释这个手指的触感。练习并没有使得指尖变得更敏感,但是它使得这些手指在阅读布莱叶盲文时,指尖所感受到的图案已不再只是凸起的圆点:它们代了字母和词语。这样一来,大脑就需要分配额外的细胞来处理这些扩展了的指尖神经的输出内容。从长期看,一种技能的反复练习,会增加大脑以一种多少具有永久性质的方式,配给该种技能的神经元的数目,不过在你彻底停下来以后,这些不再使用的神经元又会被提供给其他任务。大脑长期性、结构性的改变取决于练习。用则进,不用则废!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英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死”后仍能思维。英国南安普顿总医院的萨姆-帕尔尼亚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曾经有六十三名心脏病患者在医学上被认为是已经死亡,但随后又苏醒了过来。当被问及死后的感受时,其中五十六人声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感觉,然而另外七人却声称自己有记忆。科学家曾对七人当中的四人进行过专门的测试,发现他们死后的思维、推理以及交流等意识功能在大脑死亡之后依然存在。

这说明人的思维、意识与大脑有时是脱节的,思维、意识可以不从大脑中来。那么,人的思维究竟从何而来,究竟如何看待人的思维与大脑的关系呢?这需要首先搞清楚人的生命特点。人是由肉体和元神组成的活的生命,人有生老病死,而元神要进行轮回转生。人的身体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组成,人的肉身死后还是这些物质,但肉身中没有了活的灵魂。英国南安普顿总医院的萨姆-帕尔尼亚和他的同事们测试的并非大脑发出的意识。现在有些研究只是停留人的肉身上,所以,对脑的认识也只能在上述水平。

人的大脑只是一个加工厂,人的感官接受到外界信息,经过大脑加工然后传导到元神,由元神作出决定,又通过大脑传达到身体的各种职能部门去做事。不同的人由于生命特点不同,大脑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不同,反映到元神的信息就不同,这样元神依据大脑提供的信息作出的判断结论就不同,指挥各职能部门去做事时就有差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智力差异的原因。人的大脑受伤后,对智力会造成影响,主要是其接受外界信息和加工能力受到了影响。一般来讲,靠药物来增加智力几乎不可能,充其量使脑细胞活力增强,实质上不会有大的改变。

人只有通过修炼,清除身上的业力,元神的活力增强,逐渐避开脑神经脑细胞的限制,人的元神直接感知外界,接受外界的信息,就是佛家通常所说的天眼通、慧眼通、法眼通、佛眼通等,这时才有大智慧。同时,肉身的脑细胞也会变的健康,活力增强。人的元神一般在大脑的泥丸宫,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大脑在思考问题。动物由于其生命特点决定了其大脑接受、加工外界信息的度量,反映到其元神,就是那种动物能够接受到的那点信息,元神依据大脑接受加工的信息作出的指令就是各种动物的特点,狗是狗,猪是猪。

元神在肉身之中,智慧、能力、善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肉身的限制,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加上肉身的诸多欲望,往往容易使人忘其根本,失去正念,所思所想所行仅仅只是满足肉身的愉悦。这样就容易使人在尘世中不知不觉地做出许多背离佛法的事,从而造业。业是与善德相背的物质,业力越大,人的善根、悟性被屏蔽的越严,人越是难以信佛悟道。

不仅如此,人在尘世中有许多执著和欲望,在人的正念不强的情况下,有些其它灵体会根据人的执著和欲望附到人身上,从而左右人的思维,这时的人发出的思想还以为是自己发出来的,其实不是。人只有在敬佛悟道,去掉各种执著心,正念强的情况下发出的思想才真正是自己的思想。

四十八、什么宗教都信

正教都是教人向善,引导人心向善,走正道的。为此,有人认为各种宗教都讲的有一定道理,可以相信,但不能迷信,就是说不能太脱离一般人的常规思维,不能为了某种信仰而舍弃已经形成的是非标准和通常人们已有的固有观念,或改变已经形成的许多人公认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如果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深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最终目的,不愿深入了解宗教,特别是佛法的深层内含,有此想法无可厚非。这种情况只是让人觉得一个本质尚好的人,由于被尘世中的观念障碍,不能真正明白佛法是什么,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真实意义,让人感到遗憾!

大凡有此想法的人一般也只是浅层次地接触了一些宗教的基本教义,或只是看了一些一般的文章介绍。如对于佛法可能也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他讲的是要人行善积德,以免下地狱等。并没有深入全面了解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更别说学佛修佛了。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就象有的人永远在读一年级一样,尽管可能第一次学的是中国的课本,第二次可能学的是日本的课本,第三次可能学的是英国的课本……,不管学了多少种课本,终久还是一年级的水平,根本不可能知道和体会到高层的、博大精深的佛法是什么。

真正下决心开始学佛修佛时有个特点,就是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一会儿有响声,一会儿有人找,一会感到很疲倦,同时可能有许多事一起涌来,让你应接不暇……。同时,还会不断地有各种念头在头脑中翻腾,让你怀疑佛法讲的是不是真的,究竟有没有佛等,从而让许多人不能进一步学佛修佛。

这种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因缘关系的。人在生生世世中积累了许多业力,人生的各种苦难和疾病等都是因业力而起,人生中遭受痛苦就是在还业债。所以一般人在没修佛时,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反映,因为到哪一天要怎么样自然都会根据业力情况表现出来。但开始修佛后,人的心性要提高,人的身体要净化,业力也要被消掉,去掉人在尘世中由业力所形成的各种观念,使人的本性一面或说真性一面显露出来。而业力也是一种灵体,当它知道要被消灭时就会制造事端,干扰人的正念,从而保全它。

思想上出现怀疑佛法的念头或对佛法不坚定,也是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在往脑中翻,形成了一个屏障,阻碍和影响了人的正念,从而使人出现摇摆不定的状况。但佛法毕竟是有法力的,当人真的正念很强,对佛法坚定不移,勇猛精进时,业力形成的壳就可被清除,人的本性的一面就能出来,佛性的一面就会增强。人在轮回转世中形成了层层的壳,修佛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剥壳的过程,待壳剥完,人的修炼过程也就完了,那时就是功成圆满,大智慧、大自在、大神通、大慈悲。

《宋 高僧传》、《神僧传》中记载了一位名叫知玄的僧人的故事。知玄俗姓陈,法名知玄,字后觉。眉州洪雅(即今四川省洪雅县)人。不会说话时,见佛像、僧形必含喜色。五岁时曾赋诗:“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七岁时遇法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槃经》,他每日去听讲经。十一岁时,削发为僧。唐僖宗称之为“悟达国师”。

知玄曾与一僧人在京师邂逅。当时僧人患“迦摩罗”的恶疾,没人知其异,都十分厌恶他。知玄一直照顾他,从无倦色。后来与这个僧人告别时,僧人对知玄说:“如果你日后有难,可往西蜀彭州茶陇山相寻,有二松为标志。”后来知玄居住在安国寺。唐懿宗亲临法席,赐沉香木的椅子为座。

有一天,知玄的膝上突然生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天喂它饮食,则开口吞吃下去,与人没有两样。多方求医也无效。他突然想起了以前那个僧人所言,就入山寻找。果然看见二松立在烟云间,这才相信所约确实是真的。知玄来到一座庄严的佛寺前,僧人已经立在山门迎接他,两人见面非常高兴。天晚将要睡觉时,知玄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僧人。僧人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山上的泉水洗后就可以治愈。”

第二天黎明,童子将知玄引到泉水所在处。知玄正要掬水,疮忽说人语道:“不可洗。公曾读西汉书否?”答道:“读过。”疮有又说:“既曾读过,你应该知道袁盎杀晁错的故事。你当年就是袁盎,我就是晁错。我被你错误的腰斩在东市,冤枉太大了,所以累世都来报复你。而你十世为僧,戒律精严,所以没有办法随便报复你。今日你受赐过奢,名利心起,所以能害你。你幸蒙迦诺迦尊者,用三昧法水洗我,自此我们不再是冤家了。”知玄听到这些话,魂不住体,急忙掬水洗之,疼痛彻底消失了,其疮亦痊愈。

知玄回到寺中,寺庙已经消失不见了。于是就在该地建庵后成大寺。知玄感念僧人,明白自己的积世之冤,如果不是遇到圣贤就不能解脱,因此写了忏法三卷。又因为取三昧水洗冤业之义,名曰《水忏云》。

故事告诉我们,对佛法只有怀有精诚之意,并严于律已,勇猛精进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是什么,才能真正清除身上不好的东西。

还有一个例子是唐朝的寿州刺史张士平,他自中年以后,夫妻俩双双患了眼病,四处寻求方术医生,结果毫无疗效,只得退职居住在别墅。他谢绝一切访客检讨自己的过失,只设祭坛向星辰祷告,祈请神仙保佑。一年年过去了,家业也渐渐空虚了,但他的精诚之心仍然丝毫不减。

元和七年壬辰八月十七日,有个书生登门求见,言说自己研攻医术,可以治疗他夫妇的眼疾。士平闻听之后,就去见书生,书生说:“你这病不能用一般药物治疗,明天请派十名劳工,准备铁锹一类的工具,为你挖一口井,眼睛自然就会好。”张士平于是就按书生所说,准备好一切人手工具,书生选好地方,从早晨开始挖井,到晚上就见到了水,士平的眼病顿时减轻了,等到家人拿来井中的新水洗眼,士平的眼睛当时就看清了,平复如初,十年之疾,一旦豁然。夫妻感动得向书生道谢,厚赠他金银布帛。书生对金银布帛谢而不收,又对士平说:“我并不是世上之人,是太白星官。因你抱病数年,仍不忘于道,精心诚意设坛祭祀祈祷,感动了上天的星辰。五帝星君让我下界传你这个方术,为你祛去重病,酬答你修道敬奉之心。你赠送的金帛,不是我所需要的。我把这个方术留下,请你转教世人,用来救助疾苦之人,以增添你的阴德。”太白星官说完之后,就化为清风升空而去。

俗话说:“心诚则灵。”人的真心可以感动天地,从而能出现难以令人相信的奇迹或神迹。极真诚的相信与极认真的服从就是专一的信仰,它的力量胜过人世间的任何技能或努力。至于那些自以为聪明的虚伪之人,徒然拥有人体形骸,却丧失了心的主宰,令人觉得口是心非、面目可憎,甚至当其独处时,他自己也会因其心不诚、有愧于心而暗自羞惭。因此,精诚之心才是人们走向成功的真正要诀。

四十九、一边念佛,一边怀疑佛法

佛法是宇宙自然的特性,是生命形成和存在的根本。佛在人世中讲的法是他通过修炼开悟之后在他那层次上对宇宙对自然对生命的认识,然后根据人的情况传授给人以度化人教化人,指导人们修炼,让生命同化佛法,提升生命层次,返回到生命的原始的善良本性上去。佛是觉者,是通过修炼觉悟了的人,是智者,具有大慈大悲之心,他的每句话都是真理,不会怀有私心而随意讲出不负责任的话。

佛为了度化人往往会舍尽世间的一切,让人能够认识佛法、接受佛法、修习佛法从而得度。如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为了度人,不惜在常人中要饭。

对于佛法,必须怀有虔诚之心,敬仰之心才能体悟到其博大精深和无边法力,也才能开启人之智慧和善念,进而改变本体。由于人的生命来源不同,在人类社会中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人的根器有上中下,悟性有高有低,对于佛法的理解也有差别。如上根之人一听到佛法就会萌生修习佛法的念头,并且为了得到佛法上下求索,一旦入道得法就会勇猛精进,哪怕是遇到猛虎,哪怕是遇到万丈深渊也会舍尽自己的一切,勇往直前。而有些人是下士,他一听说佛、道之类的事就觉得好笑,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是迷信,是愚昧。但有一些人属中士,也相信佛法,但不易精进,若有个好的环境,在环境的带动下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若环境不好,就会打退堂鼓,随波逐流。或只相信一部分佛法,对于超出他认识的就不相信,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长期突破不了自己,到最后可能觉得佛法就那样,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

佛法确实是博大精深的,佛法确实是无边的。一个生命修多少世也不一定能悟到最终的佛法是什么。但真正在佛法中精修可体悟到佛法的威力以及不同层次的体现。

据《酉阳杂俎》记载,唐朝的西山行营中,有一个士兵名叫伍伯。有一天,伍伯在别人家中看见有人在诵读经书,就问对方读的是什么?对方把书给他看,他不认识字。对方就教他念《金刚经》,他认真的念了几遍,总算把这三个字认会了。伍伯回到军营后,一天晚上,他到外边去拾柴禾,不幸被番邦的骑兵绑架去了,走出一百多里才停下来。番敌把伍伯扔到地上,捆绑住他的手脚,又把他的头发系在一根木桩上。然后,番敌把一块驼毛毡子铺到地上,放心的睡去。

逢此意外的灾难,伍伯心里又怕又急,此时他想起了刚刚学会的“金刚经”的经书名,他就默念这三个字。忽然间,看见一个金光闪闪的宝物,停在他面前。他想去摸摸那个宝物,意外的发现捆绑他的绳索等,都自行解脱了。于是,他悄悄的站起身,追逐着宝物向前走,共计行走不到十步,天色已经亮了,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自己的家。

佛家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屠夫在街上遇到两个修佛的人,两人说要去西方见佛,劝他也加入来一同去。屠夫说:“我太肮脏了,我不配,请你们把我的一颗真心带去吧。”于是,将自己的心掏给他们,那两个修佛的人就带着他的心到了西方。见到佛后,佛指着一个巨大的锅,里面都是沸腾的水,问他们敢不敢跳下去。两人都很犹豫,就想不如先把那颗心放进去试试看?就将屠夫的心扔下去,结果变成了一个金佛。两人一看,也马上跳进去,结果却出来两个油条

这两个故事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对神佛的态度必须虔诚,必须笃信,不可口是心非,不可投机取巧!人一旦得到佛法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勇猛精进,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留下永久的遗憾。

浙江临海观音寺中,从前有一法号含辉的和尚,年四十多岁,平日很守戒律。有一天,到街上散步,经过一家卖熟狗肉的铺子,叫卖狗肉,这位平日戒律精严的和尚,竟也经不起阵阵狗肉香味的诱惑,颇觉垂涎欲滴,有一吃为快之感。他归寺以后,全身发热,身上生起十八个毒疽,每一个疽都像人头一样,痛不可忍。倘若他人看到他的疽,痛可稍止,如果遮蔽不给人看,更觉痛入骨髓,好像要他把疽警戒世人似的。遍请名医,均告束手,无法治疗。含辉和尚到这地步,自知是前世冤孽作祟,即忍痛跪在佛前,虔诵金刚经,以求忏悔。

一天午睡醒来,恍惚中看到十八个没有头的军人,从颈腔内发声问:“你认识我们吗?”和尚答:“不认识。”那群无头颅的军人又说:“你前生曾做金朝带兵的统领,我们都是你部下的兵,你命令我们守山头的隘口,其中有二人不守军律,下山遇少妇一人独行,予以强暴轮奸,少妇归告其夫,其夫向你告状,你没有详细调查是谁做这犯法的事,竟把我们共同守山的二十个军人,全部以军法处以斩刑,他们二人犯法,固然应该处死,可是只他二人的事,与我们十八人全无关系,但我们十八人也给你枉杀,这样的奇冤怎能不报!我们寻你已二百年,到今世才相遇,但你为僧守戒,有护法神卫护你,所以我们一直不敢对你侵犯,现在你看到狗肉就动念想吃,已经破戒,再也没有护法神保护你,我们就不怕你了。你现在诵经要求解冤,姑且饶你三年,以后再来向你索命。”从此含辉和尚的毒疽,果然停止发作,直到三年以后,毒疽又复发溃烂而死。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一旦生病,表面上是病,实际是业债,迟早是要还的。但通过修习佛法,可以化解冤缘。人通过修炼可以出神通,浅层次上看,许多人有病的地方冒黑气,深层次上看,可以看到那地方有灵体,权且称为冤魂吧。如果业债没还清,即使做手术也是没有用的。

五十、唯有佛家讲轮回 或佛家讲的轮回没有实体的生命?

生命轮回说是佛家重要组成部分。众生由于恩爱执著、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轮回在三有和五趣的众生,都是被贪嗔痴等生死因缘所困缚,丝毫不得自在。

我们可以看出,轮回的主体是“神识”,轮回的动力是“诸欲因缘”,轮回的处所是“三界六道”,轮回的形式是“舍身受身”,轮回的原因是“罪障深重”,轮回的结果是“受诸苦毒”。如此段段分离的生死状况,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分段生死。在神识受业力所驱动的情况下,生命长河中的不稳定情景也就显得那么必然,那么实际。解脱轮回之后,神识就被净化了。所以,佛教不主张“灵魂永恒不灭”,而主张生命全体的缘起缘灭,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无我、无我所,没有主宰。......

正是由于释迦牟尼佛,既主张轮回说,又提倡无我说,一切都是业力决定。那末,这一期生命个体消灭了,另一期生命个体又产生,中间没有一个业力的载体,似乎很矛盾,不可理解。佛陀入灭后,佛家内部就在理论上产生了分歧。什么“中有”,什么“不可说我”,什么“阿赖耶识”,这些概念的建立都是企图解决众生在生死轮回中主体是谁这一矛盾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佛教界有人主张轮回只是人们的不同心理状态而已。乐崇辉在其分多集陆续出版的《慈云桥》一书中说:“人之嬉笑如意即天堂;人之五明嗔恚即修罗;人之忠恕礼让即为人,人之贪婪妄取即畜生;人之曲谄邪吝即饿鬼;人之痴迷邪恶即为地狱。观乎人心所变,诸态毕露。”

纵观人们对轮回说的各种认识,包括后世对佛陀讲法的理解,而强调佛教的轮回说与其它教的轮回说的区别,在于后者有个“神我”,前者连“神我”也没有,全是“空”。这是混淆了“性空”与“生命主体”的关系。

佛家讲的“空”,并不是指生命主体也没有,是指执著心全无之意。如果生命主体都没有了,那佛是什么?佛法是什么?还修什么?只有执著心没有了,人的本性的一面,佛性的一面才出来,才能真正悟到什么是佛法,看到生命的本质。

释迦在菩提树下打坐四十九天后开悟,悟到的是什么?不就是宇宙的构成法则、生命的特点吗?不就是记忆起他先天之所有吗?他在传法四十九年中,告诉人们他在很早以前就修成了佛,讲了许多他以前轮回转世中的修炼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修佛。轮回转世修行的不就是释迦吗?释迦还随缘说法,运用神通看到了一些生命体轮回转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人的痛苦、因缘讲了很多世轮回转世的情况,这些就是有个实在的生命体,怎么能说是没有呢?!

 

信佛勿入误区 九   

五十一、佛法不能解除人的病痛,祛病还得靠科学?

很多人是因为病痛才走近佛法的,随着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的真正感悟,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心性得到提高,身体也逐渐健康强壮起来了。但是也有人身体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有人开始身体变好了,但到了一定时期,身体出现大恙,甚至过早地结束了那一世的生命。看到这种情况,就有人开始怀疑佛法,认为佛法只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剂,让人们心灵得以慰藉,得以平和,不至于大喜大悲。甚至有的人还咒骂佛法。这其实都是因为对佛法不甚了了,对佛法坚信不够,不知道其中的因缘关系所致。

佛法是宇宙生命产生的原因所在,其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生命也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生命在不同的层次上,有不同的生存法则,生命若违背了那一层次的法则,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不是哪一个人规定的,也不是哪个神、哪个佛规定的,而是佛法的威严,佛法的力量所致。

如果有生命违背了那一层次的法则,任何生命,哪怕是佛,也不能出于私心让那个生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佛这样做了,佛都要跟着承受的。当然,佛很清楚地知道佛法的慈悲与威严,他不会有什么私心去做那些背离佛法的事,而只会出于慈悲心讲出一些道理,教导众生,让人明白佛法,修去不好的执著之心,走上正确的返回人的纯真善良本性之路。佛家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说,善恶有报是丝毫不会有偏差的。

任何一个生命来在这个世界都是根据以前生生世世的业力和因缘关系确定这一世的人生的路。所以人什么时候生什么病,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离开人世都是根据其业力安排的。现代医学所谓能治这种病那种病,有的治好了,有的治不好,其实都是病人自己人生的路程。治好了的是其业力只有那么大,通过那么一病将业还掉了;没治好的可能就是需要这一世的生命来偿还,而且有些业力还不是一生一世还的了的,有的得还几生几世。这些病在一般人看来用医学术语讲可能是哪儿长瘤了,有了癌细胞或血压高、骨质增生等。在修炼人看来,就是那地方有业力,修炼有素的人有种宿命通功能,就能直接看到这种因缘关系。

不过人的这种业力,有一种办法是可以消除的,那就是修佛,严守戒律,提高心性,真正达到更高层法的要求,同时,通过一定的办法让那些过去曾被害的生命有个好的去处,这些业力就可以借助佛法的力量帮助消减。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口上说相信佛法,就能得到佛的保佑,就能免除病痛之苦,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修心,去掉各种执著之心,真正同化佛法对那一层次生命的要求才行。有人很虔诚,成天烧香磕头,捐献大量的资金建寺庙,印经书,以为这样就能把业消掉,其实,这只是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内心还放不下这些东西,还执著于做这些事,想到这样就会把自己的病去掉,最后也是不行的。因为他把做这些事作为交换条件了。以为佛及佛法象人一样,你给他付出了,他会给你解决问题。佛法是严肃的,要求人放弃执著心,达到一种空无的境界,达到佛法在那一层次对心性的要求才有效果。希望去掉病痛也是一种执著心。更何况有许多人口里说是相信佛法,也说是在修,但不能严格按佛法的要求做,当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前面讲的浙江临海观音寺的含辉和尚的事(误区之四十九)是很典型的。 回家之后,家人就请幽澜寺的住持西莲法师来解救。西莲法师问鬼说:“你是何方邪鬼,居然敢来缠扰支相公?”鬼高声回答说:“我不是邪鬼,因为和他有宿世的冤仇。现在因缘到了,所以特来索他的命。”

清朝释戒显《现果随录白话》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嘉善地方有一位姓支的读书人,以才学出名。己酉年的夏天,他到嘉兴参加科举考试。一日,见到一个鬼跑到他的肚子里,他马上倒在地上,而且嘴里发出北方的口音,向自己索命。陪他去考试的家僮,赶紧雇船把他载回家去。

西莲法师就问原因。鬼说:“我在明朝初年,是徐中山手下的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姓姚。姓姚的见到我的妻子美丽,就起了坏心眼。当时刚好某处有贼兵叛乱,姚就派了七百名老弱残兵,叫我带队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我也战死。于是姚就强迫我的妻子为妻,我的妻子不从,并且自缢。这个深仇大恨,我是一定要报的。然而姓姚的不久之后,悔恨自己的罪恶而发心修行,结果转生成为高僧。接着又转生为大文豪,第三世又成为持戒的僧人,第四世变成乐善好施的大富人,使的我都无法报仇。现在这是第五世,他命中应当今年和明年都能上科榜的。但是由于他在某年,写诉讼状伤到了余杭县四位卖茶的,冥府就把他的禄位名籍削去,所以现在我能够来向他索命了。”

西莲法师听他讲的头头是道,于是就开示他说:“你讲的有凭有据,相信不会是诬赖支相公。不过我们佛教里面,有无上微妙的诵经消忏之方法,可以替你解除宿世的冤业,转生到好的地方。何苦只想报复,雪一时的忿怒之情呢?” 那个鬼听了之后,恭敬的说:“如果能这样,那最好不过,但我怕你们骗我。要是现在就起道场,我马上就离开支公的身体,去中堂礼佛。”

于是鬼就要西莲法师把答应的事写下来,并焚化给他。做完法事后,支相公就醒了过来。几天之后,支相公又突然倒地,口里又发出北方的口音,于是家人再请西莲法师过来。西莲法师就责备鬼说:“你已经获得超度了,应该远去了,怎么又来了呢?”

鬼回答说:“我已承佛力,获得超生,绝对不会不守信用。不过另有人要来索命,就是那四个卖茶的。我怕法师你怀疑我没有信用,所以特地来告诉你一声。”鬼讲完之后就走了。不久,支相公生病,不到一个晚上就死了。

由此可见,人的一切痛苦灾难都由业力所至,人只有谨遵佛的教诲,行善积德,才不至于造业,人主动去除业力的唯一办法也是学佛、修佛

有的人受现代教育的影响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有轮回之说,只是站在现代一些人的观念上看表面上的问题,认识不到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坚持以为佛法对病痛无能为力。现代实证科学证明不了不同空间生命体的情况,但不等于说佛家所讲的东西不存在。猪不知道遗传学,但猪仍然有遗传现象。科学是发展的,将来的科学会进一步证明佛法的科学性。

佛法中讲了不同空间的存在以及不同空间的生命存在形式。现代科学实际也在开展这方面研究,并有了新的突破。如美国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丽莎?蓝道尔(Lisa Randall)称她曾在一次核裂变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些微粒突然消失,因此她大胆假设,这些微粒可能是由于飞往人类看不到的“第五度空间”(a fifth dimension),才会在突然之间不见踪影的。

最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界相信,超出我们人类习惯的四维空间(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之外还有额外维度或另外空间的存在。“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发现更是震惊科学界,目前的物理理论无法解释,于是许多物理学家认为不仅存在多维空间,而且存在无数多个宇宙。

和通常的弦理论不同的是,蓝道尔教授提出的“第五度空间”的额外维度可能是无限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提出了可以测试额外维度空间存在证据的方法,虽然非常昂贵——总耗资高达40亿美元的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正在瑞士和法国的边境地下100多米深处兴建的一台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如果届时有粒子消失无踪,就可以证实后者进入了人类看不到的“第五度空间”。如果“第五度空间”或者其它空间是存在的,那么里面就会有不同的生命体,这就从科学上证明佛法的科学性了。

科学是发展的,人的观念也不能固步自封。

修炼到一定层次之后,业力完全消除,人的身体完全净化,这时的人体不再有病痛之苦,用天目看光焰四射,身体呈现奶白体状态,进一步就会变成透明体。

五十二、信仰只凭信,不像科学那样能够证实?

现在有不少人有种观念,甚至是世界上的名流、权威人士也有这种观念,就是科学要实证,需要拿的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甚至还要能重复,否则就不是科学,甚至是伪科学或反科学(在中国高举科学大旗的人表现尤为突出),而信仰宗教不需要逻辑思辨,不需要实证,只要信、只要悟就行了。

应该说持这种观念的人,头脑中的科学概念是现代实证科学,而涉及人的伦理、道德、心理、信仰等范围的东西,不应在科学范围之内,但他们又喜欢打着科学的旗号到不是科学的领域去当裁判官,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从科学本身的内涵来看,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二者又相互交差,相互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不失偏颇。

人的信仰真的没有实证,不需要实证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其实证方法与实证科学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在内心去体验,而后者是在向外去求证前者通过内心去体悟后,如果真正悟得正道就会在思想行为、精神面貌上表现出来,精、气、神十足。用实证科学的办法去验证人的信仰就只能从人的这种外在表现去验证。非要去验证良心、善念是什么形状,是高是矮,是长是短,有多重,或说上帝、佛在哪里,找来看看等,只会贻笑大方。

人在修炼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证悟,如果不是实证就不会有生命力。

释迦牟尼曾贵为王子,但毅然决然地出家修行,在前六年的修炼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总觉得没有实质性突破,后来在菩提树下打坐四十九天后终于开功开悟,明白了人、宇宙的真相,于是下山回到世间开始传法度人。他开功开悟是什么状态?具有普通人没有的超常能力,这些东西不就是实证得来的吗?

耶稣在世时也行了许多神迹,死后复活都是在证实他讲的东西不是虚无缥缈的。释迦牟尼传法以来,弟子无数,有的人舍尽世间一切毕生求法悟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心得怎么能长久?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其弟子也遭受了无尽的苦难,许多人如果改变其信仰可能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们最终也没有放弃,基督徒是经过300年的苦难后才得到公正的对待。如果他们不是证悟到了什么,其意志也不会有那么坚强。  

现代许多人不相信那些超常的事,因为不相信所以也更加难得见证。觉者行神迹,意在度人,是十分殊胜的,也不能随便在不相信的人中显示,随便显示不仅不能让人得度,反而会增加人的执著心,可能把人带偏。

有人说,科学做实验,研究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写论文有实实在在的能够证明的论据,宗教是这么做的吗?如果宗教跟科学的方法统一起来,没有矛盾的,那么何不把宗教的实证方法或者证悟方法拿来研究科学,研究DNA的共性和特殊性呢?为何宗教不跟科学一样建立实验室,拿白鼠做实验,加化学药剂作分析呢?这种想法不是没有人做,也不是没有实验数据,很多的。特别是国外的研究特别多,牛顿80%的研究成果是围绕这方面在做。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结晶实验(http://www.dfg.cn/gb/kxfx/kxfx-1.htm)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的正信的作用。

另外,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做的,就是将写有上帝、神圣、善良以及暴力、邪恶等文字的卡片让具有相同条件,也就是说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学生看后,让他们写出给他们的10美元的用途,结果看了上帝、神圣、善良等卡片的人有60%多的人表示要捐献给有困难的人,而后者有此意愿的少得多。美国人还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将具有可比性的人分成几组,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静坐,不同组的人在静坐时想不同的内容,过后检测身体变化情况。想上帝、佛的人身体变化状况明显,什么也不想的人次之,胡思乱想的人基本没有变化。

科学通过实证,有严谨的实验报告。即便这样,这样的科学实验也不能足以认识、说明通过修炼内证所感悟的东西。通过科学实验所认识的东西也只是九牛一毛。科学实验再怎么做,也只是利用人所在这个空间的条件,认识在人所生存的这个空间中能表现出来的东西,超出这个空间那就不行了,也就是说用外在的客观世界的东西直接去验证内心世界的体验是很难的,即使能检测一些,那也只是很少很少的一点点。至少目前还不完全,待将来人类科学进一步发展是会有新的突破的。就象以前英国有个生物学家为了研究海洋鱼类,他做了一张有3吋大小网眼的鱼网去打捞海洋鱼类,最后他有个科学结论是海洋鱼类都是3吋以上的。改进一些研究方法,会对海洋生物有全新的认识。

按道理人通过内修证悟到的东西,也是有类似于实证科学的研究报告的,但毕竟实修证悟与实证科学不一样,其实验报告写作手法和反映的内容与实证科学不可能一样。那么,内修证悟的文字报告是什么样的呢?宗教中的经书实质就是觉者通过内修证悟到的东西形成的文字。如大藏经、丹经、道藏、性命圭旨、黄帝内经等,老子的道德经也是这样得来的。还有一些是不立文字,而是口传心授的。现在有些人没有真正去内修证悟,而是用在人中形成的一种肤浅的观念去看这些经书,根本就没有看懂这些经书的深刻内涵就在那里批判,看起来很可笑。

五十三、宗教只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剂?

有人说,宗教只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剂。更有甚者说:“宗教是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有人还进一步说,宗教的存在有三大根源: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所谓自然资源指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人们对超自然力的崇拜。所谓社会根源一是人们对剥削制度巨大压力的恐惧;二是统治者利用宗教作为统治人们的工具,使人们忍受现实苦难;三是现阶段社会上仍有不公平的现象。所谓认识根源一是人们愚昧无知;二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解释所有社会现象的程度。

但是只要真正研究一下宗教的产生、发展过程、宗教所讲的内容、宗教信仰者的成分等,就会发现上述这些说法是荒谬的。

首先,从宗教的产生过程看,以佛教为例,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在2500多年前创立的。当时出生皇族的他本可以继承王位,但他看到人总是生老病死,十分痛苦,于是萌生了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的念头。后来经过6年多的修行,终于开悟,看到了人世、宇宙的真相,了解到了人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于是就回到世间给人讲他悟到的理,他亲传弟子中有他的妻子、姨母、儿子和大批王室成员。许多按照他所讲的法进行修心时,又真的证悟了他所讲的法,了解到了人世的真相,这样释迦牟尼所讲的佛法越传越广,就形成了后来的佛教。这哪里说的上是统治阶级为了麻醉人呢?

又如基督教,最初就是在一些贫民中传播,因为越传越广,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受到了挑战,说耶稣讲的是异端邪说,把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其信徒也受到了严酷迫害,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很多人相信耶稣讲的道,经过300年的血路,基督教才得到公正的待遇。这也不能说是统治者为了麻醉人民,而是人民争取到的权力。

其次,从宗教教义来看,虽然各种宗教各有区别,但都有共性,其核心就是人要去掉私心,要有博爱、仁爱、慈悲心,甚至要爱敌人,要能忍受痛苦(在人中谁没有痛苦呢?)。现实中真正的宗教信仰者大多谦和、真诚、善良、对他人和社会富有责任心。而且信奉者都是智力正常、心态健康,具有较强理性和思维能力的人。他们信仰宗教是对生命最终归宿和升华生命境界的追求,而非精神空虚和愚昧无知的表现。事实表明,宗教信仰兴盛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往往社会道德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第三,宗教修炼可以修出人的慈悲心,与之相随的还有智慧和神通。人在修心悟道的过程中,佛性会越来越强,当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时总是乐呵呵的,不管遇到什么人都以佛心对待,这时人就已经达到罗汉果位,与之相随的还有身体的明显变化,就是不会再有病痛,而是非常强壮及健康,还会开功开悟,就是说会出现超越一般人能力的神通。

过去中国有个说法“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过去既没有象现在这么发展的通讯,也没有这么丰富的媒体,秀才何以知道天下大事?释迦牟尼住世时预言了其所传佛法的传播、发展,最后走向末法的过程及原因。这些实际上都是运用神通看到的结果。

当人不管遇到什么人和事都是乐呵呵时,实际就是世间的任何事都带动不了其心,其心静如止水,这时其神的一面显现,应用起来就是神通。

如看自身身体发现自己除了肉身还有真身,肉身只是真身外面的一张皮。透视人体只要想一下要看的人或其哪个部位,那人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左看右看,一层一层切片看,想怎么看就可以看到不同层面的状况。如果想知道那人的某个亲人的状况,也可以通过那人把其亲人的信息调过来看。如果把意念打到空中,再回头看地球的状况,想看地球的哪里,地球的哪个地方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地球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小小的玩具,近看远看,看表面,看深层随心所欲。如果想知道地球哪个地方什么时候有地震、风暴等,只要想一下这些参数就会有结果。如果说要到太阳上去看看或说到宇宙中去逛逛也行,不过这是神游而已,虽然是神游,但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当然,随着修炼层次的提高,还会出现更多更大的神通。

第四,从宗教信仰者的成分看,上到国王、达官贵人、科学泰斗,下到庶民,无不有宗教信徒。佛教于西汉时传入中国后,早期也是先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流行,然后由特权阶层倡导自上而下流行民间。历史上信佛、好佛、倡佛的皇帝也很多,其中与佛门最有渊源的有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唐朝女皇武则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顺治皇帝。其中梁武帝曾四次入寺出家而被赎。顺治帝也中途弃皇位出家五台山。此外中国历史上象苏东坡、王维等名士信奉推崇佛家、道家的人也是屡见不鲜,不乏其人。近代则有弘一法师,才华横溢,出家时前程不可限量。以上这些身为帝王将相的教徒,毫无疑问都是上流社会人士,而非社会低层的弱者,或荷担引车卖浆者之流。

同样在西方国家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了。国王、名士,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虔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更是大有人在,十分普遍。西方的君士坦丁大帝,与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一样富有影响,但他是使基督教从受迫害地位转变为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关键人物。科学家中最为知名的教徒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美国即使在庄严神圣的国家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上,处于权力顶峰的一国总统,都要谦恭地手抚《圣经》,向上帝宣誓,求上帝保佑美国。

可见宗教信仰并非是社会下层或人生弱者的专属品,社会上层和人生中的强者、成功人士也往往具有虔诚坚定的宗教信仰。

(转、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