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师培训老师:1941年宋美龄:西洋军队处处投降 中国人却在抵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7:43:00

1941年宋美龄:西洋军队处处投降 中国人却在抵抗

2011年06月04日 10:0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阳雨 张小舟

字号:T|T
2569人参与34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文章写道:过去三个月来,我中国人民以惊奇而难信的眼光,目睹着西洋军队处处对敌人屈降……但我们却拿起武器来对抗敌人。到了今日,快要五周年之久了。

本文摘自《宋美龄的外交生涯》 作者:阳雨 张小舟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宋美龄声情并茂的演说,带有真挚感情的呼吁,中国人民团结抗战,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而随时准备牺牲的决心,通过报刊、大功率的电台,不断地传送到大西洋两岸,传到每个有正义之心的听众眼中、耳中,引起了一些反响,尤其是对美国朝野人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之向着同情中国的方向转变。

宋美龄一篇报道中国缴获和击毁的日方坦克和飞机中有美国制造的零件的文章,被美国各大报刊争相转载,使得美国民众舆论大哗,对美国国会政策形成很大的压力。虽然在美国孤立主义仍占上风,但是学生上街游行,口号是“反对侵略,支持中国人民抗战!”部分议员向国会递交制裁日本的意见书,主张支援中国。舆论开始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倾斜。几年来,美国只给予了中国极少量的贷款,在1940年6月,当中国向海外取得援助的惟一道路——滇缅公路被日机封锁,日寇又占领了越南,美国意识到战争脚步的逼近,开始加大对中国的援助。9月,美国宣布对日禁运废钢铁。1940年12日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提供给中国1亿美元贷款的议案。

1941年3月,罗斯福宣布《军火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经过激烈争论,罗斯福总统和军方、外交部门终于决定为中国提供100架P—40型战斗机,并采纳陈纳德的建议,同意预备役军官和从陆军航空队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部队退役的人员,以志愿航空队的名义去中国协助抗日战争。1941年6月间这批飞机陆续到货。1941年7月10日,第一批美军志愿人员由旧金山启程前往中国。他们的护照上,显示着音乐家、学生、银行家和农民等五花八门的身份。第二批人员于同年11月来华。1941年8月1日,美国空军志愿队正式在重庆成立,陈纳德为上校指挥官。这就是在抗战后期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飞虎队”。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美国人民也以各种不同形式支持和援助中国的抗日斗争。1940年9月,“美国妇女援华运动委员会”,发起“希望书”签字运动。在“希望书”上签名的美国公民达数百人,她们还捐赠了3万余美元,并在9月26日举行了赠献典礼,典礼上,当时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代表中国妇女界接受了这份捐赠,并把“美国妇女援华会”的盛意转达给宋美龄。宋美龄立即复电向“美国妇女援华会”致谢。美国的民间组织“美国救济中国难民联合委员会”,对于救济中国难民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表示对该委员会的感激之情,宋美龄与宋霭龄一起赠送给这个委员会一头熊猫。这头熊猫是华西大学博物院院长格莱翰亲率西康猎户在喜马拉雅山捕获的。赠送大熊猫作为外交礼物,宋氏姐妹确实是首开先例的。这大概是“熊猫外交”的起源吧。宋美龄为传教士写贺词,转达蒋介石对他们的谢意,向捐献者写致谢信。

1941年4月28日,宋美龄用英语向英国公众播讲中国的救济事业。但是,英美此时并未把中国当作真正的盟友,一些关于远东防卫协同作战的会议不邀请中国参加。由于英美推行“欧洲第一”战略,他们对于日本的防务安排,主要是向中国提供—些物资,使中国能够支撑,拖住日本,自己则避免与日本交战。更有甚者,美国还与日本派来的特使谈判,为重点支援欧洲和使自己有充足备战时间,准备不惜牺牲中国,与日本签订协定。

11月10日和12月4日,宋美龄加强了舆论攻势,她在无线电广播里向美国呼吁:“我觉得美国这一个国家,决不会因势乘便,以作便利自己的打算的。美国决不像法西斯国家那样认为牺牲弱小是正当的行为。”宋美龄想努力唤起美国正义感,推动美国坚定支持中国。

1941年12月8日,日军空袭珍珠港。受到重大打击的美国政府震惊之余,开始认识到中国抗日力量对于牵制日本,打击在华日军来防止日德联手,使日本侵略势力不能渗入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重要意义。宋美龄及时对美国广播,措辞更加激烈,指出中国孤军对付凶残的日本4年多的不易,及中国对世界正义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批评美国以往错误的态度。与此同时,宋美龄还经常写文章或发表谈话,批评美国及西方人的民族优越感。

宋美龄于4月至5月在美国著文,谴责英国在远东作战不力却继续以帝国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国。4月18日在《纽约时报》发表的《如是我观》一文。该文颂扬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抨击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错误观念,进而要求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应尽快放弃在华的种种特权。该文以南进的日本势如破竹,英美军队被打得丢盔卸甲、逼得几无喘息之地,而中国军队不久前在长沙大捷,引起国际巨大反响的事做文章,用中国人的坚韧对比西方人的懦弱,一褒一贬,效果强烈。文章写道:

过去三个月来,我中国人民以惊奇而难信的眼光,目睹着西洋军队处处对敌人屈降……但我们却拿起武器来对抗敌人。到了今日,快要五周年之久了。

西方人往往以为中国是一个富于美术的及哲学风度的民族,必不会表现斯巴达式的尚武牺牲精神。我们的行动和事实,已证明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投降一事,为今日中国字汇中所没有的;“成仁取义”这句话深深地铭刻在我中国每一个国民的心中。

她要求西方人去掉对中国传统的偏见,重新认识中国的民族精神,重新评价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取消西方在中国的特权。

文中历数了近代西方列强侵犯中国主权,设立租界和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握中国的经济命脉等事实,批评和谴责了这种不平等关系。文章最后指出,“西洋人必须改变他们对东方的观念”,“不应当再有谁是优秀谁是低劣的思想存在,应当人人平等,全世界各民族的男男女女大家携手往崇高的理想迈进。……我们中国的精神力量使我们会度过最恶劣、最艰辛的难关,希望西洋人能够了解这种精神力量的价值。”

宋美龄的这篇文章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华不平等关系进行了有力的谴责,它以中国英勇抗战的事实为基础,进而引申出深刻的国家和民族的平等观念和关系问题,并且巧妙地抓住向来有“优越感”的英美等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失利而“受垢忍辱”的狼狈,进行嘲讽,促其反省对华政策。

宋文发表后,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美国抓紧废除不平等条约工作,美方为此曾与英方数次交换意见,研究在一个适当时机来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1943年年初,终于签订了《中美、中英平等新约》。

随着二战形势的变化,宋美龄的抗战宣传,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伊克论坛报》1942年4月25日的社评说:宋美龄的一些讲话和文章,“其力量殊不应予以低估”,“此非常而显赫之女性,以动人之坦率态度发言,我人深刻了解我人之友朋,固与了解我人仇敌同样重要。”认为宋美龄的发言是“政治战争的武器”。这说明宋美龄在抗战宣传中所起的作用。

宋美龄在抗战初期对西方国家进行宣传,把对他们错误的对日政策的批评直接传入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为这些国家最终改变错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光是宋美龄的对外演讲为:对澳洲1次,对英国4次,对加拿大2次,对印度3次,对美国26次。

迄今保存在台湾“国史馆”的洋洋几百万字的宋美龄思想言论集可以见证当年的一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