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派前轮过坎异响:再过十年谁来种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34:28

再过十年谁来种田

——两位农民儿子的两种选择
现象
  仁寿县珠嘉乡踏水村。步履蹒跚,被阳光照得眼睛都睁不开了,82岁的田文亮老人拄着拐杖,站在田边看播种机作业。“10个人都栽不赢它!”老人感慨道。
5月27日,全省大豆机播现场观摩暨高产创建培训会在仁寿县召开。一批具备耕、打、播、种、收等功能、适合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集中亮相。
站在田文亮旁边的还有几位“年轻”一点的老人,都是60—70岁的,其中一位背上的背篓里还有个熟睡的婴儿。
仁寿县农业局某负责人做过调查:踏水村4组有48户、195人,其中劳动力131人,有109人外出,剩下的22人中19人在60岁以上。“这就是农村的现状。”他担心再过十年谁来种田。再过十年,现在务农的农民大多将成为耄耋老人,而年轻一代还愿意回归农村、从父辈的手中接过土地吗?
故事人物一
李志勇
仁寿县珠嘉乡踏水村4组村民年龄:33岁观点:宁可城里摆地摊,也不回乡种庄稼
  仁寿县珠嘉乡踏水村4组村民李克如进了家门,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在成都打工的儿子李志勇和嫁到浙江的女儿李华都回来了,坐在桌边。
“回来是帮着‘双抢’的吗?”记者问。李志勇和妹妹同时摇摇头:“爷爷前几天过世了,是回来给爷爷办丧事的。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劝父母不要再种田了。”
李克如今年58岁,老伴56岁,一共捡了5家人的35亩地来种。地调整了很多次,还是分在20多处。
“起早贪黑的干一年,还不如我干一个月。”儿子在成都每个月的工资有五六千元,刨去成本,老李干一年“也就这个数”。
为了劝父亲不种田,李志勇列出了种田的“四宗最”——最苦、最累、最没保障、最不划算。
“爸爸4点多就出门了,一天到晚就没见他的衣服干过。”女儿也心疼父母年纪大了,父亲又有风湿病,种田太辛苦。李志勇又说,他在城里再干7年,养老保险就买够15年了,以后就算没工作了也还有个养老保险,“但农业是靠天吃饭,碰上不好的年景就是白忙活。”
李克如抽着闷烟,最后弱弱地说一句:“农民不种田干什么?都不种田你们在外面吃什么?”
“有钱还怕买不到粮食?”李志勇很坚定,绝对不会再回农村种田了,“就算在城市里摆个地摊也比种地强。”
人物二
冷小波
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1组村民年龄:35岁观点:种田很有前途、大有作为
  冷小波站在麦田边上,指挥着十多辆收割机抢收:“这一片都是我承包的,一共1100多亩,总收入100多万元,刨去成本净赚50多万。”话语中透着一股豪迈之情。妻子在一旁优雅地打着手机,指甲涂得鲜艳。
皮肤不黑手不糙,两位农民很时尚。
冷小波也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母亲曾是全国种粮标兵,过世后给冷小波留下了600多亩承包耕地。“现在年轻人很少有愿意留在农村的,但我发现,种田其实是一件很有前途、很可作为的事业。”
他也列出种田的“四宗最”:政府最支持、政策最优惠、市场最稳定、前途最光明。“种粮食有补贴、买农机有补贴、卖粮食国家有最低收购价,干什么能比得上种粮食稳当?”冷小波说,现在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普及,他承包的耕地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庄稼已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了。
记者
手记
农村在变 农业在变
  从采访所得中,记者归纳了几个影响农民种地的因素——
土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省六成以上耕地在丘陵地区,“人均六七分、户均五六亩,分成十多处”,土地集约化经营难度很大。
农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记者时常在采访中听到这句话。记者了解到,我省对丘陵地区农业机械的研发已经全面展开,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解决了这一环,将使占我省耕地“大头”的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基础设施。如果没有路,机器就进不了田,农民就无法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果没有水,农民就只能靠天吃饭,这对于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丘区而言,种田也成了最不保险的事情。
农业科技。科技是提高单产的关键。通过高产创建,高产的玉米能成为“吨粮田”,全省的平均亩产才只有370公斤;全省水稻的亩均高产也能达到800多公斤,但目前大面积产量也仅有510公斤。农业科技要到田间,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推广体系,突破最后一公里。“农村正在悄然发生一些变化,既是调整期也是机遇期。”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说,种田的人越来越少,种的面积越来越多。以前他也曾为今后谁来种田担忧过,但现在不担心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将对农业产生倒逼机制,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组织来从事农业生产,这也将成为未来四川农业的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 许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