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联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推进怀化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57:04

[原创]关于推进怀化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五溪农夫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走特色农业之路是其必然的选择。

特色农业是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优势农业、品牌农业和市场农业,是全球农业市场细分优势产生的必然结果。[/B]产品特色化、产业规模化是其基本特征和发展重点。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制、政策和技术、资本、人力资源去推动。
  
怀化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大市,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与优越的农业资源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1、特色农业的概念及内涵[/B]

特色农业[/B]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科技先导,相对集中地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适度规模、突出特色、良好效益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优势产生的必然结果。

我们认为,特色农业必须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特色农业技术作支撑,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特色农业产品为核心。特色农业是一项以“特色开发”为中心的系统工程。产品特色化和产业规模化是特色农业的两个基本特征。特色农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和特色服务等,休闲观光农业即是新阶段现代农业派生的一种服务产品。

举凡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其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无不具有鲜明的特色。我国自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以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整个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主旋律。这种调整之所以突出强调战略性,就是因为其调整不是简单的截长补短、数量增减,而是要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从一区一地农业整体的高度,所拥有的资源、技术、产业基础和区位特征等各项主要因素的具体情况,科学地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使本地农业以其自身的特色优势,去角逐市场细分优势,抢占在国内国际大农业总体格局中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特色的户营农业条件下,发展特色农业务必突破行政区划束缚,活化土地市场流转,走出“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传统农业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特色+规模”为载体,把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区域化生产布局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带(区),向特色求效益,着力构筑起农业的新优势。这是破解当前我国农业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难题的突破性、源头性的措施。

发展特色农业,应立足本地资源,从自身经济发展程度、农业生产水平现状和市场需求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必须紧紧把握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和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高效的特点,同时根据市场与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作出适当的调整。

特色农业是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优势为基础的优势农业、品牌农业和市场农业。其发展重点是要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整合,通过对优势资源最为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较高附加值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创建产品品牌,形成集约经营、独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要重点从种养品种、种养技术、产品加工和产销季节等方面着力创新,多角度多方位去创造特色、凸现特色;要注重将现代高新技术全面应用于特色种苗繁育、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和特色食品等各种特色产业的生产实践。特色仪器要按绿色仪器标准生产,并在形状新奇、色艳味美、营养保健和野味自然上下功夫。

2、发展特色农业的重大意义[/B]

特色农业是对生物资源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对传统技艺的进一步发掘与提升。我国有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精致农作与传统技艺蕴蓄浓厚,有占国土面积66。4%的山区、丘陵和大量的沙漠、草原、湿地、内陆水面和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发展特色农业有着巨大的潜力。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已加入WTO的新形势,发展特色农业更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特色农业是应对 WTO和驾驭“买方市场”的基本方略。就总的情况来说,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极为稀缺,在世界上人均占有量更是偏少的国家;而且农业生产水平跟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还很大。时而出现农产品的“卖难”,起因于农产品的结构性相对过剩和经济紧缩期的市场需求疲软。资源的短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地大物博,区域间差异性和互补性很强,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巨大的空间。应对WTO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和面对如此“买方市场”,只要注重调优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尽力增强所生产农产品的不可替代的“差别优势”,就可以在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以“特”制胜,避免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出现。

2.2、特色农业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在某种单外说就是“品牌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就必须着力于创建农产品品牌,争创农产品名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立足点话在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上,依托特色、突出特色是最基本的前提。没有特色,没有在特色辉映下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品高质量,就无从谈品牌名牌。

2.3、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降低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农民所生产农产品的商品率、附加值和市场份额。实践证明,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工艺技术优势,并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特色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全力构筑本地特色农业,是实现上述目标最为有效的基本设计图。换言之,要保证农民增收,就必须注重发展特色农业。

2.4、特色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谋求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注重从特色上下功夫,总是一条最基本的途径。毋庸置疑,从名、优、新、特、稀上着手,围绕供给的稀缺性做文章,以发掘、培植优势资源为基础,努力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最基本途径。应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构建本地的特色农业产品系列。新世纪的农业发展,必须充分珍重品牌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2.5、特色农业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柱。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石,是小城镇快速稳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在农村城镇化“热浪”下催生的一些“空壳”小城,已经能给我们足够多可资借鉴的启迪。发展特色农业,从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依靠当地资源比较优势,开发当地特色产业,可以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经济优势。

在着力推进农产品特色化、高值化和产业规模化的进程中,使当地农业逐步变成农业工人、农业商人和企业股民,使企业、市场以及伴随而行的技术、资本、物质和人流等逐步形成区域集聚,于是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便会水到渠成。

同时,当前在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其调整的趋同性问题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发展特色农业,也是解决“趋同性”这一新问题的有效对策。

3、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B]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与商贸传统以及当地政府行政推力的导向。发展模式是多向性的。一区一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注重于某一模式,也可以是复合的。但是,在某一时段的适当稳定,以及在推进过程中随机适度调整,显然都是必要的。目前推进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5种类型。

3.1、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实现经济要素向特色农业的强力集聚。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外联国内国际市场,内联基地农户,产品精深加工增值,提供产加代销一体化服务,开发、带动、提升呈个或几个特色农业产业,组建“航空母舰”,进军全球农业市场。它们的带动作用可以影响一县或数县乃至数省。

3.2、专业大户带动型。在当前农村户营经济条件下,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经纪人,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行动与示范,更能为农民所接受、模仿和学习,极具1户带动10户、10户带100户的“扩散效应”。各地已初步形成的一些特色农业村、特色农业乡镇,大多是因为他们的带动而形成的。当前,应通过引导他们发展专协会,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进一步集聚、激发和增强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凝聚力和牵强力。

3.3、科技园区孵化型。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正成蓬勃发展之势。它们级别档次不一,规模大小不等、重点特色各异,已成为各地农村农业科技示范国徽和农业技术普及服务的一道高丽的风景。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在资金投入、技术投入、智力资源、样板示范和优惠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特殊优势,注重挖掘、研发、提升、孵化特色农业产业,应该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无论是何种级别,缺乏特色没有产业孵化功能的农业科技园区,就会是没有生命力的、不成功的农业科技园。

3.4、基地资源引发型。在市场农业的作用下,特殊的农业生产基地、独特的农业资源,必然会吸引资本、技术、人力等经济要素的挤入,从而引发培植出独具特色的农业。主动加强对这类基地资源的调查发掘和规划开发,是当前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关键是要优化建设一干二净加大引智引资四季度公私合营外力与激发内力并重,使基地、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经济优势。

3.5、政府行政推动型。对农业宏观中观层的调控,对各英生产要素的配置,当前我国的各级党委政府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科学、合理、有限地行使这种权威,是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前提。

4、怀化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B]

我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交通区们优势,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特色资源,清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众多的生物特色品种,为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大量可资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优良的生产基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特色农业可以主攻如下几个方面:

特色山珍食品。包括森林蔬菜(山野菜)如竹笋、蕨菜、香椿、魔芋、地衣、菌类和茯苓、乌葛等可食用山珍。它们生长玩完全不用农药、化肥的自然环境,完全具有开发成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主攻国际市场的基础条件。怀化山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达64.1%,资源极其丰富,关键在于要加强开发整合,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活流通,形成产业;同时,要注重对资源的开发性保护利用。

优质特色水果。怀化水果种植面积达130万亩,本地黑珍珠葡萄、木洞杨梅、本地板栗、冰糖橙、鸡蛋枣等地方特色品种品质优良,大多数品种对病虫害有良好的抗性,作为特色农业开发市场前景广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开发、创造品牌和形成产业规模。

优质特色畜禽。怀化具有一大批特色地方品种,如雪峰乌骨鸡、溆浦白鹅、辰州麻鸭、会同扁角羊、芷江马头羊、湘西黄牛、沅陵大合坪黑猪、新晃凉伞猪、溆浦龙潭猪等,如果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校准养殖,其肉品加工开发为具有怀化特色的食品、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和增收增值潜力。

中药材产业。怀化有药用植物1900余种,其中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黄姜、天麻、紫珠、杜仲、白术等中药材在我市栽培广泛,是山区农民收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药材栽培环境一般很少受到污染,其本身对农药、化肥依赖性少,制药业又是我市的强势产业,着力开发中药材产业,是怀化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它如茶叶、茶油、菜籽油、蔬菜、山区稻米、小杂粮等,只要有技术、酱和现代管理作支撑,做专做强,都有可能成为怀化特色农业产业的主力军。

5、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对策[/B]

特色农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脱胎于“以保障供给为目标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的婴儿。扶植、发展、壮大我国特色农业,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作基础,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资金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作支撑。

5.1、稳定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认真落实延包三十年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建立生产者加大对土地投入和提高对土地收入预期的政策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做活做好土地流转文章,进一步推进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或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和市场配置,让土地成为农民创业发展的资本、股本,为发展特色农业所需要进行的农业区域化布局和集约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5.2、全力推进以农业合作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合作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乃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共营经济组织。农户间建立合作制组织,有助于提高神采飞扬 市场竞争力、保护自身利益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有助于降低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和农户参与市场的风险。这对于特色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是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组织基础。

5.3、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特色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任何一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与政策的引导、激励和扶持是分不开的。发展特色农业,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加强领导、强化宏观调控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在WTO框架下的“黄箱”政策,用足用好“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地建设、农业技术研发引进和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并在农业特产税、行政规费等方面给予美名或优惠,实行放水养鱼,昼让利于农民与农业企业,从而吸引和鼓励广大农户、农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民营资本、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投入特色农业的发展之中,培育增强特色农业的成长活力。

5.4、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科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根本要素,而特色农业更是高科技含量、高市场依附性的农业。困此,一方面要在鼓励农业生产的主体与参与者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政府也要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要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校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农科教结合之路,积极有效地启动各种教育和培训手段,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努力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整体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源,只有造就了一代新型的知识农民,才会有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真正的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