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鱼时刻所有背景音乐:- 苦难不毁信义- - 苗丽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9:09:45

苦难不毁信义

  • 发布日期: 2011-05-06 00:00
  • 作者:苗丽娜

  吴乃宜老人的家在一个偏远的小渔村——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

        2006年,虾皮捕捞特别赚钱,吴家的4个儿子拿出所有的积蓄,又借了60多万元,筹够100多万元买了艘钢质渔船,成了霞关镇第一批拥有钢质渔船和先进捕捞工具的渔民。

  没想到,就在那一年,“桑美”台风在霞关港登陆了。渔船翻了,除了二儿子吴秀全,3个儿子再没能上岸。二儿子也因为在海水中泡了太久,暂时失去了劳动能力。

  台风过后不久,有不少债主上门讨要债款。但当他们看到吴乃宜老人的境况时,都觉得开不了口。这时,吴乃宜老人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对每一个债主承诺:“我会想办法还债的。”

  3个儿子过世后,苍南县政府给台风遇难家属分发了一笔补助。有两个儿媳妇拿走了其中大部分补助,把年幼的孙女留给老人抚养后,回了娘家。

  老人拿到了24万元的保险赔付。加上之后出售打捞起来的渔船,一共有将近40万元。这些钱老人一分都没留下,全部拿来偿还了当地农村合作银行的贷款和私人借贷及利息。背负着20多万元各类渔具的赊账款,攒钱、还债成了吴乃宜老人4年多来生活的唯一目的。这几年来,他一直过着难以想象的清苦生活。

  一盏15瓦的节能灯,几件看不出颜色的陈旧家具,这就是老人现在所有的家当。

  4年多,他每天只吃两顿稀饭;过年的时候,要靠好心肠的朋友或亲戚送来一点肉,老人才能开个荤。

  4年多来,吴乃宜老人一家没添置过一件新衣服,衣服袖口和裤脚磨出了毛边,还在继续穿。两个小孙女的衣服也是亲戚朋友送来的。

  他们的年纪大了,不可能去打工赚钱,怎么办?吴乃宜和老伴决定,编织渔网赚取一点收入。

  眼睛看不清了,手脚不灵活了,还是要织。织一张网,能卖100元,却需要两个老人2个月的时间,算下来每天只能赚几角钱。这样的收入实在微薄,两个老人却经常织到晚上12点才休息。

  这期间,台风中受伤干不了重活的二儿子吴秀全不忍心再让老父亲一个人承担债务。2006年,他拖着病重的身体和妻子外出打工。踩三轮、开机床,什么工作都接;为了省钱,他没有回过家。夫妻做得辛苦,一年多省下1万多元,给父亲去还债。

  就这样,吴乃宜老人一家勒紧腰带,一点一点地积攒,够一笔欠款后就立即拿去还债。

  老人的故事,感动了霞关镇的每个人。家住邻村的谢月娥,与吴乃宜家非亲非故,吴乃宜却称呼她为“干女儿”。当年谢月娥从别人那里借了5万元给吴乃宜,事情发生后,她没跟老人提还钱的事情,自己默默地替老人还上了这5万元债务。

  霞关镇上卖渔船绳索的黄敬瑞,当年吴家兄弟在他店里赊了7万元的绳索。4年多来,黄敬瑞从来不跟老人提这笔赊账,反而是吴乃宜主动先还了2万元。

黄敬瑞对记者说:“老人坚强,很厚道,不管多苦多难都重信义、守信用,这一点让我敬佩。”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