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演变的英语:论? 孝(上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2:21:33

论? 孝(上篇)

刘继昌? 杨喜汴?

在人生的旅途中,青年时期追求的是爱,老年人追求的是孝。青年人企图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老年人希望延年益寿,度过愉快的晚年。前者可谓青年哲学,后者可谓老年哲学。而后者终为人们的归宿,任何人都不能免。孝,具有博大精深的涵意,非三言两语所能阐述清楚的,这里仅作简要的论述。

一、孝是人类的天性

所谓天性,即天生的品质和特性,或者说自然之性。如小孩子刚生下来会哭、会吃奶,是谁教的?这就是天性,天生之性。非生母有意而为之,生母不论贤愚皆能造此境界。曾子日:“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是父母的骨肉,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因而产生一种慈;在孩子的眼里他第一个认识的就是母亲,包括声音笑貌都喜欢看。他虽不知道孝这个名词,但他一举一动都有向母亲表达了孝的含意。慈与孝是爱的一个问题两个方面。且不要说高级灵长动物(人),即山中的狼狁虎豹以及家驯的马牛羊鸡犬,以至于昆虫等等,都爱它们的后代,它们的后代也爱它们的母亲。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皆属于慈与孝的行为。作为灵长的人类更重情、更知道孝。正如《礼记·问孝》载:孝“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是个情字,情者,爱也,孝也。若无情、无孝,人类则滨临绝迹的危险,其他动物以至昆虫皆然。由于孝与情的支撑使之人类与万物延续不断。

在古籍中有关孝的记载颇多,如《吕氏春秋·孝行览》载:“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在《诗经》中也屡屡言及孝道,如《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篙。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这是追念父母养育之恩,内涵一个孝字,大舜以孝闻天下,《虞书·尧典》载:“岳日:瞽子、父顽、母嚚(音银,愚昧)、象傲、克谐以孝,蒸蒸义,不格奸……”。注云:“舜乃瞽者之子也,舜父号瞽叟,心不测德义之经为顽。母,舜后母也。象,舜异母弟名。傲,骄傲也。谐,和(也)。蒸,进也。言舜不幸遭此。而能和以孝。使之进进以善自治。而不至於大为奸恶也”。

基于此,说明了孝作为我国的道德观念,起源很早,是伴着人类的诞生而同时出现的。

二、孝可安邦定国

孝,小而言之,可以修身齐家;大而言之,可以安邦定国。《说文解字注》:“孝,善事父母者”,此说源於《尔雅》,但也有新的解释:“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其字含有父慈子孝双方面的因素存在,缺一则不成孝。《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孔子首先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指出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皆源于孝道。孝的主要内涵,始于父母,次于君国,再次于左右邻里朋友,方能立于天地之间。故又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谓经?即织锦的经线,无经则不能织。所谓义?义者,宜也,道也,无道则不能行,民则无所适从。《论语·学而》,“共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舆”。孝,虽对父母而言,可以延伸为上下关系、变为一个忠字;悌,虽对兄弟而言,可以延伸为左右邻里,变为一个信字。人皆父母所生,父母之恩重如太山,兄弟乃一母同胞,情同手足。一个人若对父母不孝,对兄弟不悌,世人则认为不可交,他将变成孤立无援的人。所以说孝为人之根本,根本坏,枝叶岂能久存乎!

《礼记·祭义》引曾子日:“居处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陈(陈与阵古通)无勇非孝也”。按此则要求,为人臣者要忠;为官者要敬;为朋者要信;为将者要勇,不然会累及父母,皆为不孝。可以说曾子把孝道升华到最高、最完美的思想境界。难怪公明权问于曾子日:“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日……君子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于道,参直养也安能为孝乎?”这段话的意思,曾参说他没有继承父母之道,仅仅是养活他吃饭穿衣,还说不上孝道。(按:一个真正的孝子,一生一世,总觉得未尽孝道,而遗憾终身。)

三、在古籍中对帝王人臣之孝道也有所规范

《吕氏春秋·孝行览》:“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於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国。不罢(罢与败古通)北”。孟子日:“王若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修其孝悌忠信,入从事其父母,出从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打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按:臣民若能做孝悌,达到忠君爱国的目的,帝王若能做到省刑罚,薄税敛,爱民如子,这样全国一体,上下一心,民富国强,即是给他一根棍子,即可抵住秦楚的坚甲利兵,这说明了群众的无穷为量。故《吕氏春秋·孝行览》又载:“执一术而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

四、孝的鼎盛时期

前面已论述过,孝是论理道德中最完美者,因此汉刘邦称帝后,首先封其父为“太上皇”,其下所封皆带“孝”字,如高帝嫡长子盈之谥法为:孝惠皇帝。其中子恒之谥法为:太宗孝文皇帝。文帝长于启之谥法为:孝景皇帝。景帝中子彻之谥法为:世宗孝武皇帝。武皇帝少子费之谥法为:孝昭皇帝。继之武帝曾孙询之谥法为:中宗孝宣皇帝。宣帝太子奭(音试)之谥法为:孝元皇帝。元帝太子骜之谥法为:孝成皇帝。定陶恭王之子,成王帝立为嗣,苟悦曰:讳欣之谥法为:孝哀皇帝。元帝庶孙衍之谥法为:孝平皇帝。(中隔王莽,淮阳王)继之世祖光武帝中兴,戒马生涯多年,未带“孝”字。光武第四子幼名阳,后改名庄,谥法为:显孝皇帝。显宗第五子炟谥法为:肃宗孝章皇帝。肃宗第四子,后养以为子,废长立之谥法为:孝和皇帝。和帝少子隆,短命夭折,不成日殇,谥法为:孝殇帝。肃宗孙,父曰清河王庆、谥法为:孝安皇帝。安帝之子保,谥法为孝顺皇帝。继之炳,幼少在位,无嗣,为:孝冲皇帝。章帝曾孙,勃海孝王鸿之子缵,谥法为:孝质皇帝。章帝曾孙蠡五侯翼子,谥法为:孝桓皇帝。(桓帝无嗣,又以肃宗玄孙宏入立)谥法为:孝灵皇帝。灵帝以帝似己,故名曰协,谥法为:孝献皇帝。谥法带孝字之制,至魏乃止。

由于孝在汉代被奉为治天下的至德和重要之道,为普通庶民百姓的做人准则。所以先后有“魏文侯、晋元帝、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等君王和五百多位学士为《孝经》作解释义”,《孝经》在人民群众中愈植愈深。

“魏晋南北朝时各王朝却将《孝经》立于官学,而广加传播”。“隋文帝建国伊始,采取苏威的意见,”“唯读《孝经》一卷,足可立身治国”唐代从高祖李渊起,就卖力地提倡《孝经》,下诏称:“民禀五常,仁义斯重,士有百行,孝敬为先。”“宋太祖在战争倥偬之中,还不忘召见太原孝子刘孝忠,,予以慰谕。”“南宋高宗书《孝经》赐给大臣,刻于金石颂于天下州学。当时有孝子为父母报仇而杀人,朝廷竟壮而释之。”“西夏帝元昊以亲自创制的西夏文字,翻译汉文《孝经》共国人阅读。”“金朝有以女真文翻译《国语孝经》,国学刊刻唐玄宗《孝经》,颁发各级学校。”《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经典著作,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也影响着世界人民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