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人魔 强奸:中珠控股涉矿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05:35
核心提示:事实上中珠控股实际控制人并无矿产开采经营经验,旗下也没有矿业采选资产,而传闻注入西海矿业,也只涉及矿产品销售。

如何挽回业绩大幅下滑50%引发股价暴跌的影响?

中珠控股(600568.SH)只用了一则公告和一则传闻即实现了股价由大跌22%向暴涨47%的转变。

4月25日晚间,中珠控股年报披露,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较2009年的20.22亿元下降77.75%;净利润7376.52万元,较上年的1.47亿元下滑49.66%。

中珠控股极差的业绩表现直接终结了连涨4天的年报行情。早在4月25日的下午,中珠控股股价提前下挫,由上涨3.6%不断跳水至下跌2.89%。26日,年报公布后中珠控股开盘不久即跌停,随后几日继续大幅阴跌,由最高的14.06元跌至最低的10.98元,最大跌幅22%。

不过,年报引起的暴跌并未演变成股价的持续低迷。

5月25日晚间,中珠控股公告宣布拟进军矿产领域,在目前所涉及的房地产和医药两大行业情况下,拟增加经营范围,进行矿产资源的投资、开采等业务。受此影响,中珠控股5月26、27日连续涨停,一举收复前期年报引发的大跌空间。如果以5月5日10.98元的最低点到6月1日的16.18元最高点,其股价在将近一月之内暴涨47%。

然而记者发现,中珠控股涉矿的背后,却隐藏着众多的疑点。事实上,中珠控股实际控制人并无矿产开采经营经验,旗下也没有矿业采选资产。而风传会注入的西海矿业,只涉及到矿产品的销售,而未介入矿产的采选领域。

究竟是谁在炒作中珠控股?而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西海矿业之谜

根据中珠控股公告,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关于增加经营范围及进行矿业投资的议案》,在目前所涉及的房地产和医药两大行业情况下,公司拟增加经营范围,进行矿产资源的投资、开采等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黄金矿产勘查、开发(采、选、冶);有色金属(含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贵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含稀有稀土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有色金属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

由于经营范围涉及黄金和稀土采选,中珠控股一时被冠以黄金+稀土两大热门矿产概念。于是有市场人士挖掘称,“扩大经营范围是为以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旗下的珠海西海矿业有限公司准备注入上市公司”。

受此影响,中珠控股26、27日连续涨停。

5月29日晚间,中珠控股发布澄清公告指,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在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资产注入(包括矿产资源)等行为。

然而,中珠控股的澄清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5月30日,中珠控股股价低开高走,仍保持上涨态势。其后,更为详细和有针对性的传闻被大量散发。

传闻指,中珠控股最大亮点就是可能的矿产资源注入,中珠控股实际控制人许德来旗下珠海经济特区西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海集团”)拥有珠海西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西海矿业”)。传闻并称,西海矿业1991年3月登记注册,注册资金2.3亿元(经营范围:矿产资源实业投资)。2010年西海矿业资产总额 16亿元,公司主要投资采掘铜、钨、钼矿产资源为主。目前西海矿业拥有铜矿石820.09万吨、钨矿石450.09万吨、钼矿石380万吨、银矿石430.09万吨、锑矿石350.95万吨、印尼稀土矿石280万吨,以及少量的黄金、铂、锂矿矿产资源。

实际上,中珠控股实际控制人并无矿产开采经营经验,旗下也没有矿业采选资产。记者注意到,2009年原潜江制药更名为中珠控股的定向增发及收购资产报告书中,详细记录了西海集团的资产状况。

资料显示,西海集团成立于1989年8月2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8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许德来(持有公司84%权益)。西海集团直接持有中珠股份10.1%股权,通过下属控股子公司间接控制10.7%,合计控制中珠股份20.8%股权。企业经营范围为:按珠海市外经委批复开展进出口业务(具体商品按珠外经字227号文件执行);房地产项目投资;批发:塑料制品、花卉、针织品、金属制品、普通机械、百货、建筑材料、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金属材料(不含贵金属)。

而实际控制人许德来旗下资产中,唯一与矿产有关的为西海集团全资的西海矿业。西海矿业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琛,企业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及咨询;房地产投资;矿产品(不含许可经营项目)的销售。

从中珠控股的上述公告来看,西海矿业业务只涉及到矿产品的销售,而未介入矿产的采选领域。西海矿业成立的时间也仅为2003年而非传闻的1991年。

记者查阅广东省工商注册信息证实,2009年中珠控股收购报告书中关于西海集团和西海矿业的信息与双方的工商登记资料完全一致,官方允许的经验范围均没有矿产采选、冶炼等项目。

而上述传闻提及的西海矿业详细的矿产资源情况,记者也未能从官方和西海集团方面得到证实。

资金随传闻异动

6月1日,因澄清公告而略显颓势的中珠控股开盘强势拉升,15分钟内上涨7.76%。不过,在大量买单踊跃买入的同时,前15分钟内每一笔大额买单总会跟出一到两笔更大的卖单成交。疑似有资金在传闻配合的拉高下高位出货。

而资金的炒作一直伴随着传闻而起。资金流向数据显示,5月24、25日,大额资金呈小额流入态势,小额资金持续卖出。5月26、27日,增设矿业投资后,资金净流入3.36亿元。5月30日继续净流入2753万元,但每笔成交100万元以上部分净流出863万元,5月31日大额资金净流出力度进一步加强,中单和特大单分别净卖出9145手和2394手,全天资金净流出540万元。6月1日,早盘的强势拉升吸引了众多资金介入,全套净流入1539万元,但中单部分净卖出5778手。

而龙虎榜数据则表明,以杭州为主的江浙资金在5月27日及以后大幅卖出。27日,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卖出3445.29万元,买进3138.21万元;华泰联合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卖出1482.73万元,买入1339.81万元;湘财证券杭州教工路卖出1151.43万元,买进1831.21万元;东方证券上海飞虹路净卖出2479.37万元;光大证券象山丹城步北路净卖出666.69万元;国海证券上海宝源路净卖出1029.07万元。

另有招商证券杭州文三路(1503.79万元)、中山证券杭州杨公堤(1494.15万元)、中投证券南京中央路(1283.17万元)和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686.43万元)等证券营业部在当天净买入。

5月30日,大额资金流出更为明显。中山证券杭州杨公堤(1452.33万元)、招商证券杭州文三路(1430.29万元)、中投证券南京中央路(1127.79万元)、湘财证券杭州教工路(725.93万元)和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658.88万元)等营业部为净卖出。而同日买入的营业部均为新出现营业部且分散在全国各地,买入金额均不足800万元。显然,在江浙资金夺路狂逃之后,有部分资金在公告及传闻诱惑下高位接盘了。

其中,从5月27日买入和5月30日卖出的上榜营业部的高度重合且金额相近还可以看出,在杭州及上海等第一波资金于5月27日出货以后,当天新进的杭州、南京、深圳等地资金在30日澄清公告后已割肉出逃。有私募人士据此指出,6月1日早盘的拉升与午盘的跳水,与30日进场及前期未出尽的资金有直接关联,而相信传闻高位强势进入的资金则显然误入圈套了。

而无论出于何种因素,中珠控股的公告显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如果没有5月25日《关于增加经营范围及进行矿业投资的议案》的公告,就不会有西海矿业被虚夸的矿产资源及注入预期。而中珠控股在实际控制人并无矿产采选投资经验的前提下,仅以增加经营范围却又承诺3个月内不会有具体投资产生的公告方式也让人难以理解。这位私募人士强调,“而如果联系到4月26日年报前中珠控股的股价走势,显然可以发现,因年报被深套的资金借助中珠控股的矿业经营公告而成功解套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珠控股实际控制人有违规炒作股票的先例。2007年5月,威尔科技公告证实,截至5月16日上午,珠海西海集团委托多家公司分期、分批买入威尔科技上市流通股341148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9%。西海集团称其买入公司股票“纯属正常的股票买卖行为,绝无任何收购意图”。深交所因此约谈西海集团主要负责人,并称将对西海集团的涉嫌违规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并严肃处理。

2009年9月29日,证监会查明,在2007年4月29日至2007年5月16日期间,西海集团提供资金4772.6万元,累计买入“威尔科技”356.1981万股,实际获利1008.37万元。证监会决定没收西海集团其违法所得,并对许德来等分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