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湖3更新不了:石勒不识字 “听书”知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9:08:30

石勒不识字 “听书”知成败

2011年06月02日 05:17   来源:广州日报

  石勒在襄国称王后宴请上党的乡亲父老。(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晋惠帝司马衷天生痴呆。

公元308年,刘渊称帝。

刘曜夺汉政权改国号为赵。

张宾是石勒的谋主。

石勒重用汉族士人。

由耕奴变成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进而登上皇帝宝座

本版文字:钟葵(除署名外)

在中国历史上,由卑贱的耕奴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进而统一中原,登上皇帝宝座的“胡人”只有一个,他就是十六国时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

石勒是羯人,但他对汉人加以重用,许多有识之士被他招揽起来,为他出谋划策,在他打天下的过程中,由汉族士人组成的“君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石勒没读过书,目不识丁,但他擅长“听书”,并从中吸取了许多成败得失的历史教训,这就是石勒的成功之道。

农民起义成败启示录

国学版逢周三、周四见报,欢迎读者发表意见。

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夜编中心 钟志荣

邮编:510121 邮箱:gtdrh@yahoo.cn

诸王争权互相残杀

刘渊起兵反晋自称汉王

西晋建立后,全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安定局面。由于晋武帝司马炎在选择继承人时犯了重大错误,导致后来朝廷长期处在争权夺利的倾轧中。

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天生痴呆,武帝却于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立他为太子,后来又把阴险毒辣的贾南风立为太子妃。朝野均知太子不堪为嗣,卫瓘、和峤等多次进言,武帝均置之不理。到了晚年,武帝虽知太子无能,然恃皇孙聪明,仍无废立之心。武帝死后,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垄断政权,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杀当政的惠帝外祖父杨骏,征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共同辅政,不久又令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卫瓘,然后又以专杀之罪杀司马玮。从此以后,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尔虞我诈,勾心斗争,互相残杀,史称“八王之乱”。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赵王司马伦被召入京,他掌握了禁军和朝政大权,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惠帝自立。同年,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起兵讨伐司马伦。战场从洛阳、长安扩展到黄河南北广大地区,极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司马伦被杀后,惠帝复位。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和东海王司马越等又反复冲突,幽州刺史王浚引乌桓、鲜卑兵参战。乌桓、鲜卑兵先后进入邺城(今河南安阳)和长安,抢掠妇女财货,屠杀人民,其他各军也无不到处烧杀抢掠。

“八王之乱”时间长达16年,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贾后被杀,惠帝被毒死,西晋王朝摇摇欲坠。北方地区田园荒芜,生产凋敝,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隐伏多年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便迅速爆发了。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右)起兵反晋,刘渊自称大单于,又称汉王。永兴二年,成都王司马颖的部将公师藩也举起反晋大旗,这时,羯人石勒和汲桑率数百骑加入义军队伍。

石勒兵败投奔刘渊

南征北战发展军事实力

羯族在西晋时入塞,其中大部分在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榆社县)与汉人杂居。他们原来役属于匈奴,故被称为“匈奴别部”。羯人高鼻深目多须,有拜“胡天”(火袄教之神)的宗教习俗。

石勒是上党武乡人,其祖父和父亲当过部落小帅,但社会地位并不高。石勒从小在家务农,因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目不识丁,14岁便出外谋生,曾随同族人“行贩洛阳”,后来又当过雇工。青年时代的石勒身强力壮,胆力超人,为人“雄武好骑射”。太安年间,并州刺史司马腾到处劫掠少数民族为奴隶,押往山东出售,以换取军粮,石勒也在被卖之列。

石勒被卖给山东茌平地主师懽做耕奴,师懽见石勒状貌不凡,便免掉他的耕奴身份。师懽家旁边是马牧场,石勒与“牧帅”汲桑结为好友,他们招集王阳、支雄、冀保、吴豫、刘宝等壮士为“群盗”,公师藩起兵时,他们加入起义的队伍。不久,公师藩战败被杀,石勒和汲桑逃回牧苑,两年后再度起兵。他们攻打郡县,释放囚徒,河北地区的人民纷纷响应。队伍壮大后,汲桑自称大将军,石勒称扫虏将军。汲桑“以石勒为前驱,所向辄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起义军攻下邺城,接着渡过黄河,南击兖州。

朝廷急派将军苟晞、王瓒进击义军,两军相持于平原、阳平(今河北大名县一带)间,数月内打了30多场仗,互有胜负。同年七月,太傅、东海王司马越亲自出马,增援苟晞和王瓒。义军寡不敌众,汲桑被杀。石勒率残部投奔刘渊,被封为辅汉将军。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汉王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称帝,并派兵攻打洛阳。石勒虽然投靠刘渊,但并不是真正臣服,他表面上奉刘渊为主,实际上利用与刘渊联合反晋的有利条件,南征北战,扩充自己的实力。

生擒晋将王瓒苟晞

智取王弥王浚称霸中原

永嘉二年,石勒与起义军另一将领刘灵率军进攻魏郡、汉郡、顿丘等地,杀魏郡太守王粹,“百姓望风附降者五十余垒”。永嘉三年,石勒进攻巨鹿、常山二郡,杀二郡宋将,“众至十余万”。永嘉四年秋,刘渊病死,楚王刘聪杀太子自主,以石勒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

石勒率兵渡过黄河,南下攻宛(今河南南阳),斩杀在当地起义的流民头领侯脱,另一头领严嶷投降。石勒“尽并其众”,继续南下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攻拔壁垒三十余所。永嘉五年,石勒与刘曜、王弥等攻占洛阳,俘晋怀帝。随后石勒挥师扫荡西晋残余势力,破阳夏,袭蒙城,擒晋将王瓒、苟晞。

汉大将军王弥听说石勒生擒苟晞等人,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很不高兴,想找机会除掉石勒。石勒识穿他的阴谋,但表面上不露声色,还在王弥作战失利时出兵援助,使王弥以为石勒亲附自己,对他放松了警惕。石勒见时机已成熟,便在己吾宴请王弥,王弥欣然赴宴,在酒酣之际,“勒手斩弥而并其众”。随后上表汉主刘聪,称王弥图谋叛逆才把他杀掉。刘聪大怒,谴责石勒“专害公辅,有无君之心”。但见石勒羽翼已丰,不敢加以讨伐。

永嘉六年,石勒屯军葛陂(今河南新蔡),建造舟舰,准备进攻建业(今江苏南京),晋军在寿春(今安徽寿县)集结,迎击石勒。“会大雨,三月不止”,石勒军粮不足,时疫流行,士卒死伤过半。石勒与将佐商量,决定回师北上,进逼邺城。由于邺城防守坚固,石勒转而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并以襄国为中心,转战冀州、并州,攻陷了许多壁垒,杀冀州刺史王象、青州刺史李恽、兖州刺史田徽,智取幽州刺史王浚,赶走并州刺史刘琨。

在石勒不断扩张实力时,刘曜于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夺取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刘聪病死,刘曜夺取政权,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石勒公开与刘曜决裂,自称赵王,以襄国为国都,设置百官。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称皇帝,迁都邺城,史称后赵。

石勒成功原因之一:

重用汉人组“君子营”

石勒是羯人,刚参加起义时其骨干力量也主要是羯人。自投奔刘渊后,他刻意发展自己的实力,注意网罗和重用汉族士人。他把汉族士人集中起来,编为“君子营”,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赵郡人张宾后来成为他最得力的谋主。

张宾好读书,为人“阔达有大志”,常自比张良。在石勒征战山东各地时,他对亲友说:“吾历观诸将,无如此胡将军者,可与共成大业!”于是提剑来到石勒军门前,大呼请见。石勒开始没有觉察到张宾有何过人之处,直到后来张宾多次献计献策,“已而皆如所言”,石勒才知道他是奇才,提拔他为军功曹,“动静咨之”。

此后,张宾为石勒运筹帷幄,“机不虚发,算无遗策”。石勒吞并王弥、智取王浚、放弃江汉在襄国建立根据地等,都是采纳张宾计策取得的成果。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其治国方略也是主要由张宾制定的。

在后赵政府中,张宾“仕遇优显,群臣莫及;而谦虚敬慎,开怀下士,屏绝阿私,以身帅物,入则尽规,出则归美。勒甚重之,每朝,常为之正容貌,简辞令,呼曰‘右侯’而不敢名”。

张宾死时,石勒痛哭流涕,他说:“天不欲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后来以程遐接替张宾当右长史,石勒每次与程遐商议大事,程遐提不出好的建议,石勒就感叹道:“右侯舍我去,乃令我与此辈共事,岂非酷乎!”乃至整日流泪不止。对石勒重用汉人的政策,历史学家评论说:“石勒起于胡羯饿隶,而能如此,此其所以能跨有中原也。”

石勒成功原因之二:

戒恶习严禁烧杀抢掠

“八王之乱”发生后,不仅晋军到处烧杀抢掠,连一部分起义军也是如此,因而得不到人民的拥护支持。石勒在与汲桑等人为“群盗”时,也是以打家劫舍为主。参加起义军并当上首领后,他改变过去烧杀抢掠的恶习,严格军队纪律,对腐败的官僚给予无情打击,对贫苦农民则注意抚慰,因而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永嘉二年,石勒进攻魏郡等地,由于部队对百姓秋毫无犯,当地百姓望风归附,石勒挑选壮人五万人补充军队,其余“老弱安堵如故,军无私掠,百姓怀之”。当他打到河北一带时,“民从之者九万余口”。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中南部)一带发生蝗灾,农民四出流亡,石勒派人前往招抚,“民从之者二十万户。”同年底,在辽西的数万户流民“迭相招引,民不安业”,石勒派武遂令李回为易北都督,前往招抚,“流民归之者相继于道。”

石勒成功原因之三:

有自知之明不忘故人

石勒没读过书,但非常注意吸取历史经验。他常叫人读书给他听,并经常对古今得失提出自己的看法,“闻者莫不悦服。”他曾经叫人读《汉书》,在听到楚汉相争之际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时,惊道:“此法当失,何以遂得天下?”接着听到张良认为立六国后有“八不可”时,才松了一口气,说:“赖有此耳!”

石勒称帝后大宴群臣,他对大臣徐光说:“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徐光回答说:“陛下神武谋略过于汉高(刘邦),后世无可比者。”石勒笑道:“人岂不自知!卿言太过。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信)、彭(越)比肩;若遇光武(刘秀),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无行事,宜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曹操)、司马仲达(司马懿)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这一番话令群臣佩服不已,皆顿首称万岁。

石勒称王后以襄国为国都期间,把在上党的故旧好友都请来,和他们共饮叙旧。但有一个叫李阳的人不敢来,从前他和石勒是邻居,为争夺住宅附近的沤麻池,两人经常大打出手。石勒见他没有来,对左右说:“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于是派人把李阳接来。李阳来了之后,石勒拉着李阳的手说:“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当场拜李阳为参军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