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最少用的方法:向西行——西藏风土人情知多少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45:59

“向西行”是我要向新疆、向西藏进军的“口号”,这也是我端起相机越来越强烈的愿望。人人都说那是“摄影人的天堂”。你说我会不想去吗?这不,我现在就在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不打无准备之战。”毛主席老人家的话我不仅要听,而是坚决的听。

 

 

 

一、藏民不吃鱼有什么含义呢?

             藏民大多有不吃鱼的传统,目前,仍有部分藏民不吃鱼。藏民不吃鱼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几种说法:

            1. 高原上的鱼十年才长一斤!一吃生物链全破坏了!

            2. 高原上的湖都是圣湖,湖中都有守护神,在湖中洗澡或捕食湖中的鱼,是对圣湖的不尊敬。

            3. 部分藏民选择死后水藏,人们认为死者的灵魂也会随之归宿大海。

 

二、西藏哪些人死后不施行天葬?

            在西藏因麻疯病或其他烈性传染病去世的不能实施天葬,因为担心将病传染给鸟类,有失施舍的原意.同时,

            在很多地方还不允许犯法的罪人死后天葬。此外,得到的高僧一般施行火葬。

 

三、西藏唐卡的鲜艳色彩为什么能保持上百年?

             唐卡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这种原料的配方

             科学,加之西藏高原气候于燥,所绘就的唐卡既使过上数百年之久,依然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四、藏民在磕长头朝拜的途中怎么吃饭呢?

            藏民磕长头朝拜是及其神圣的旅程,少则持续数月,多则持续数年,藏民在途中的吃饭问题则通过随身携带

            的肉干及沿途同胞的接济来维持。

 

五、藏民手中的转经筒是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在藏传佛教的领地参观等都要按顺时针走,转经筒要顺时针转,逆时针转的是西藏原始的笨教转法。

 

六、西藏的八角街真的有八个角吗?

            早期进藏的四川汉族朋友,用四川音把'廓’字音译成了'角’,以至其后来西藏的许多人,叫名也罢,写

            成文字也罢,一直把它称为'八角街’。其实八角街是一条圆形的街道。

 

七、西藏纳木错湖里的裸鲤鱼真的没有鱼鳞吗?

            裸鲤鱼,裸鲤鱼鳞片很小,几不可见,故名裸鲤鱼,此鱼最大不超过半斤,大概由于此处海拔太高的缘故吧

            裸鲤鱼,裸鲤鱼鳞片很小,几不可见,故名裸鲤鱼。

 

八、西藏神秘的骷髅墙是怎么形成的呢?

            骷髅墙是天葬的产物。整个天葬台院子约有4000多平方米,四周有约一人高的土墙,在南墙和西墙上修有

            木架,约四五格,每格内都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人头骨,形成两面长长的骷髅墙,一个个威严的骷髅头骨,

            让人感到神圣的威慑和由衷地惊叹。

 

九、西藏常见的五色风马旗在风中诉说着什么祝福?

            风马旗,藏语称为“隆达”。

            五色风马为白、黄、红、绿、蓝五种颜色。均有着不同的象征含义:蓝色表示蓝天,红色表示火焰,白色表

            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黄色表示大地。带人们吉祥祝福和祈祷。

 

十、松赞干布破解了唐太宗的哪五道难题才娶回文成公主呢?

            第一道题:一根木头,两头一样粗细,哪头为根部,哪一头为尾部?

                              松赞干布聪明的大臣禄东赞将木头放入水中,因为根部密度大,略重,所以向水里倾斜。

            第二道题:一块玉,中间有一曲折眼孔,用细线从孔的这头穿到那头。

                             禄东赞将孔的那头涂上蜂蜜,然后将柔软的细线拴到蚂蚁的腰上,把蚂蚁放在孔的这头,蚂蚁闻

                             到气味开始向孔里爬,再加上禄东赞不断的吹气,蚂蚁把线带到了孔的那头。

            第三道题:一百匹马驹和一百匹母马混在一起,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

                             禄东赞将母马和马驹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放出来,马驹一看自己的妈妈出

                             来了,忙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四道题:一百只小鸡,一百只母鸡,哪只小鸡是哪只母鸡孵的?

                            禄东赞成晓得,小鸡吃食物时,常跟母鸡在一起。于是先把鸡和母鸡分开,到喂鸡食的时候,把

                            母鸡一只只叫到鸡群中,小鸡一见母鸡就跟着啄食去了。然而,还有一些小鸡不肯跟母鸡去,禄东

                            赞就学老鹰和鹞子的叫声,结果,这些不听话的小鸡也吓得跑到自己的母亲跟前去了。

           第五道题:这是最后一道题,有五百宫女,面遮盖头,其中有文成公主,让使臣辩认。

                            使臣们谁也没见过文成公主,这题太难了。聪明的禄东赞通过文成公主的侍女,了解到有关文成公

                            主的一些生活情况。文成公主喜欢用一种香,香味独特,蜜蜂喜欢这种香味。在辩认那天,禄东赞

                            手里抓了一只蜜蜂,手一松开蜜蜂就飞到文成公主头上。

 

十一、在藏民家中喝酥油茶能一饮而尽吗?

                  不能。喝酥油茶需要注意的有:

                  1、起先斟茶时主人并不将茶碗倒满,客人喝过一口后,主人才可斟满,以表示主人大方、不吝啬。

                  2、客人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饮为止。

                  3、客人告辞时,茶碗里的茶不能全喝完,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十二、西藏的青海湖传说有哪位神仙守护?

                  传说中西王母守护着神圣的青海湖。

 

十三、运动员在西藏会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吗?

                  运动员比普通人更容易产生高原反应。原因如果你平时就一直坚持锻炼,锻炼后的身体,耗氧量增大,

                  这会增加在西藏时心脏的负担,反而容易引起高原反应。

 

十四、藏民光着右臂的习惯跟释迦摩尼有关吗?

                  有,藏民喜欢光着右臂,而将右边的袖子系在腰上,传说是模范释迦摩。

 

十五、西藏的八吉祥是哪八种图案呢?

                 八吉祥又称吉祥八宝。

                 包括莲花、无尽结、双鱼、华盖、幢、轮、宝瓶及海螺,它们各自有其佛教表义、吉祥表徵及渊源。

 

十六、西藏的羊卓雍湖传说有哪位神仙守护?

                  传说西藏的羊卓雍湖是天上的仙女。

 

十七、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曾是一片汪洋吗?

                   是的。据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大约4000万年以前,在珠峰这块古地上还是汪洋一片;

                   之后,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俯冲,欧亚板块抬升,沧海逐渐消失;尤其是自340万年前以

                   来,抬升加速,平均达到每年升高1毫米左右。近数万年来,抬升速率迅速增加,约达每年2-3毫米。

 

“阳光爱心”西藏公益行公关活动

                 1、西藏纳木错小学的一本课本有几个同学看过?

                       因为教育配备落后,西藏的小学课本通常要被许多届同学轮流阅读。

                 2、西藏羊八井小学共有几台电脑?

                       因为教育配备落后,西藏的小学大多还没有电脑。

                 3、西藏纳木错小学离家最远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多久?

                      因为校舍少,人群居住分散,西藏纳木错小学离家最远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两三个小时。

                 4、西藏羊八井的洛桑三兄弟只有几个书包?

                      罗桑三兄弟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书包,但是他们现在还是只能把书装在竹娄里去上学。在西藏像

                      洛桑兄弟 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     西藏十大神秘现象之谜(图)
                   
野人之谜 
 
西藏“野人”之谜历来被炒得沸沸扬扬,是“世界四大谜”之一。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玛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有女性野人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之事。已有若干考察队深入藏东考察,但目前野人仍是一个迷。 

红雪之谜 
 
喜马拉雅山5000米以上的冰雪表面,常点缀着血红色的斑点,远看如同红雪。这些红斑点是由雪衣藻、溪水绿球藻和雪生纤维藻等藻类组成的。在永久性冰雪中,高原藻类分布广,耐寒性强,零下36度也不至于死亡。因其含有血色色素,故呈红色。 

巫师之谜 
 
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的藏族先民们认为:无论是在天上、地下或是水中,都有神灵,而且世间万物也都无不听命于这些神灵。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幻想能控制和影响客观事物以及部分自然现象,于是便产生了祭祀和巫术活动,巫师也随之出现。作为藏族原始宗教祭祀主持人的巫师,据说都是能通神,且能同鬼神通话,以上达民意、下传神旨;可预知吉凶祸福,除灾祛病;还能从事征兆、占卜、施行召魂、驱鬼等巫术。他们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和媒介,享有十分崇高的威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巫师的各种情况,如名称、传承、服饰、法器、神坛、咒语、巫术、占卜等,几近一无所知。或许在某个偏远的地方,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较为接近于原始宗教巫师的面目,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考察。 

虹化之谜 
 
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 

珠峰旗云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掀,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 

象雄之谜 
 
象雄,意为“大鹏鸟之地”,汉史记载“单同”,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据考古学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西藏高原崛起,且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了。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疑。 

说唱艺人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著名长篇英雄史诗,从其原始雏型发展到今天共有百余部之多,可谓长篇巨制,《格萨尔王传》在民间以两种形式流传,一是口头说唱形式,一是以抄本、刻本形式。口头说唱是其主要形式,是通过说唱艺人的游吟说唱世代相传,而说唱艺人有着各种传奇。 在众多的说唱艺人中,那些能说唱多部的优秀艺人往往称自己是“神授艺人”,即他们所说唱的故事是神赐予的。“神授说唱艺人”多自称在童年时做过梦,之后生病,并在梦中曾得到神或格萨尔大王的旨意,病中或病愈后又经喇嘛念经祈祷,得以开启说唱格萨尔的智门,从此便会说唱了。 
在藏区,有些十几岁目不识丁的小孩病后或一觉醒来,竟能说唱几百万字的长篇史诗,这一神秘现象至今无法解释。 

古格之谜 
 
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九世赞普朗达玛被杀,其曾孙逃往阿里地区。约公元十世纪,其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国,在近7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1630年,拉达克人入侵并消灭了古格。然而,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玛雅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得异常突然。在今天的遗址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十多户人家守着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而这十多户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如今,浩大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奇的“古格银眼”、无头干尸洞和无数的古物珍宝吸引着考古学家的探索。但古格文明何以突然消逝,仍是一个谜。 


伏藏之谜 
 
伏藏是指苯教和藏传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藏匿起来,日后重新挖掘出来的经典,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书藏即指经书,圣物藏指法器、高僧大德的遗物等。最为神奇的就是识藏。识藏是指埋藏在人们意识深处的伏藏,据说当某种经典或咒文在遇到灾难无法流传下去时,就由神灵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当有了再传条件时,在某种神秘的启示下,被授藏经文的人(有些是不识字的农牧民)就能将其诵出或记录成文,这一现象就是伏藏之谜。 

香巴拉之谜 
 
香巴拉,又译为“香格里拉”,意为“持安乐”,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时轮教法的发源地。关于香巴拉的是否存在人们始终持怀疑态度,而佛学界则认为香巴拉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 
藏文史籍对于香巴拉的记载很详细:香巴拉位于雪山中央的西端,圆形如同莲瓣 。但香巴拉(即香格里拉)存在与否,至今仍是一个谜。

                                                                                                  

藏区“十二湖”诱惑着无数的信徒与探险者……

 

【1】玛旁雍措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海拔将近4500米,最深处77米,转湖周长大约90公里。

 

 

【2】“纳木措”藏语的意思是“天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湖面海拔4718米,湖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 公里,湖面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  

 

 

【3】羊卓雍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措的一绝是她的水源来自闹苣钋嗵乒爬铰龅难┧访挥谐鏊冢┧牧魅胗朐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FONT> 

 

                                                     

    【4】“巴松措”也称“措高湖”,是宁玛派的圣湖,也是西藏东布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措高乡境内。湖面平均海拔3538米,长约15公里,平均宽度2.5公里,湖水最深处为166米。 

 

 

【5】当惹雍措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面积1400平方公里,长70公里,宽20公里,湖面海拔4600多米。

 

                                                     

【6】拉昂措紧紧的依靠在圣湖玛旁雍措的旁边,在她的西面,勾画出一个美丽的月牙状同样蔚蓝的湖泊,而玛旁的形状宛如太阳,她们本来的形状,就展示了一种和谐,一种金刚不二美的极至境界。 

 

 

 【7】拉母那措鲜为人知,身处雪域腹地的深山中,海拔在雪线左右,人迹罕至,是藏区最最神圣的观像圣湖。

 

 

 

 

【8】色林措是西藏仅有的两个“鬼湖”之一。

 

 

【9】 班公措是扬名在外的著名大湖。这是一条湖水,西部有一部分在克什米尔境内,为咸水湖,据说少有生物,寸草不生。而中部和东部在我国镜内,为淡水湖,鱼类繁多,水草丰茂。 

 

 

 

 

【10】然乌湖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为藏东第一大湖。

 

 

 

 

 

 

 

 

【11】  哲古湖地处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境内的哲古村,整个湖面大约有7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20米,湖水清澈,湖内生长着各种鱼类,湖面上鸟类聚集,湖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大草原和连绵起伏的雪山。 湖正前方可以观赏洛扎县境内连绵起伏的雪山,犹如巨龙起舞,与夕阳相映,十分壮观。后方是雄伟壮观的雅拉香布雪山。景区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野驴、黄羊、草狐狸等,这些野生动物结伴而行,少则20余头,多则上百头,气势十分雄壮。

 

                                                   

【12】玉隆拉措,又名新路海,海拔4040米,傍川藏公路,距马尼干戈乡约十公里左右,周围生态原始、完整。晶莹的大型冰川从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盆直泻湖滨草原,极为壮观。湖泊周围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树、杜鹃树和草甸环绕。湖岸边随处可见大小不一而刻满经文的玛尼石。湖中野鸭成群,鱼儿游弋。在蓝天白云下、雪峰皑皑,冰川闪烁、青山融融、绿草茵茵、波光粼粼。夏秋季节,山花烂漫,争芳斗艳,真可谓世间仙境。

 

 

 

 

 西藏高原,湖泊众多,象宝石一样镶嵌在星空之下,与雪山为伴,或绿或蓝,闪烁着亘古的璀璨光芒,诱惑着无数的信徒与探险者跋涉向前。那些如神话般美丽的诱惑与传说,在大地上恣意流淌,在时空和岁月的长河中弥散穿梭!

 西藏最著名的圣湖,当数玛旁雍措,被称为万泉之源;它与纳木措、羊卓雍措并列为西藏三大圣湖;而在西藏,还有许许多多的湖泊,吸引着我们,在这一生,无论如何都应该去看看。

 

 西藏俱有丰富多彩的食物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海拔高,空气稀溥,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风速大,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构成了西藏人民独特的膳食习惯。糌粑、酥油茶、甜茶、牛羊肉、青稞酒等便成了他们的传统食品。 

青稞: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你若去这些人家作客,主人会拿出风干的牛羊肉叫你品尝,这种风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尝得到。 

饮料:各种饮料是构成藏族群众营养食品不可缺少的东西。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酥油茶除与主食糌粑同时食用外,也当作每日食用的饮料。酥油茶与甜茶分别用酥油、牛奶或奶粉加茶叶、盐、白糖制成,酥油茶与甜茶都具有茶的功能。在西藏,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古老的传统。无论你走进牧民的帐篷,还是农民的泥土小屋,或走亲访友,主人总会打好醇香的酥油茶请你品尝。藏胞出远门,亲友前来送别会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敬上一碗酥油茶,祝远行者逢凶化吉,一路顺风。藏族的另一种饮料棗青稞酒是用青稞发酵后酿制而成的,在西藏男女老少都喝此酒,藏族人民在过节前都要酿造大量的青稞酒。从藏历四月到八月,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和非宗教节日,拉萨人都要提上甘甜醉人的青稞酒,到绿茵的草地上,三五成群,搭起各种色彩的帐篷,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显示出藏族酒文化的魅力。 

酥油:在西藏随时随地可以见到酥油。在拉萨的八角街,牧民拿着一块块、一包包的酥油,摆在地上,拿在手上,到处兜售;不论城乡,每个粮油店里,一定断不了酥油的供应;走进每个家庭,柜子里摆的东西可以缺这少那,但不会没有酥油。总之,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食品。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牧民炼酥油是很有趣的。在牛奶分离器还没普遍使用的西藏牧区,人们提炼酥油仍然是用土办法。牧民妇女将奶汁稍为加温,然后倒入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再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便浮了一层谈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藏族群众,特别在牧区,一般很少吃菜和水果,日常的热量除了肉外,便靠酥油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有放在糌粑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老乡们炸果子、“卡赛”,也用酥油。 

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钦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将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罗”(搅拌棒)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水乳交融,再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可喝的酥油茶了。酥油茶因为有酥油,所以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钦料。酥油茶里茶汁也很浓,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藏族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你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藏族人民的习惯和礼貌。 

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一种主要食品。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这与我国北方的炒面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藏族吃糌粑,大都是先把少量酥油茶倒进碗里,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只到能捏成团为止,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叫 “粑”,送嘴而食。也有一种吃法是烧稀的,里面放些肉、野菜之类,叫做“土巴”。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 

青稞酒: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节日必备之钦料。青稞洒的制作简单,先将青稞洗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便成青稞酒。青稞酒色淡味酸甜,约15-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酒。到藏族家作客,习惯请你喝酒是倒满杯,你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要渴三口,最后满杯喝干;以后,能喝的自由喝。 

奶品:西藏牧区牛羊多,奶制品也多。最普遍的是酸奶子和奶渣两种。酸奶子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奶子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象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奶品是藏族的重要食品,家居或外出,人们都带着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西藏,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 

风干肉:藏族喜欢吃风干牛羊肉,其他民族看着感到有点怕,也觉得不太卫生。其实,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即去水份,又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拿下来烤食或生食,味道是鲜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