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器条件设置:中共党史教案文字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35:54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总体掌握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线索,了解学习中共党史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中共党史的基本线索
教学难点: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类教学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
(一)、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
中共党史研究的是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这里的“历史进程”是指党运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共党史既是政治科学,也是历史科学。
(二)、中共党史的基本内容
根据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可将中共党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各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通过反复实践而日愈结合的历史;是党内正确纠正错误,光明面战胜阴暗面的历史;也是通过无数艰难曲折,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历史。
二、中共党史的基本线索
(一)、按内容分为四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阐述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指革命史。
第二条线索:阐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指毛泽东思想发展史。
第三条线索:阐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产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指党内斗争史。
第四条线索:阐述中国共产党与其他阶级、政党、团体的关系史。——指党外关系史。
这四条线索互相联系、影响,呈现出交织、耦合状态,构成了党史学的基本框架。
(二)按年代划分,见下列图表

第一章   中共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状况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经验教训;了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了解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了解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和工农群众运动是在我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一次反帝反军阀的伟大斗争;认识我党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以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学习我党和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科学分析和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认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核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认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意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类教学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中共的创立
(一)中共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共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经过《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为求自身解放进行了不屈斗争,主要表现是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但是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均遭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我们重要启示:
一是农民阶级由于意识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具有两面性特点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三是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二)中共创立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

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初期发展缓慢,甲午战争后得到迅速发展。1914年总人数达到120万,一战中外国列强忙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乘机大发展,到1919年中国工人阶级已达到200万。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在后期参加了运动,并成为运动中心和主体。运动证明中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表明工人阶级已发展成熟,为中共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有一定影响。比较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有梁启超、孙中山、朱执信等。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于1918至1919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三篇文章,大肆讴歌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的相结合。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运动前只限于知识分子,运动后深入到工运中。具体广泛传播的表现是:刊物大量增多;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团体;形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共的创立奠定了思想条件。
(三)中共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共成立前,各地出现了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到中共“一大”召开时,共出现了八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创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创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创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谭平山创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王烬美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董必武创建)、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周恩来创建)、东京共产主义小组(施存统、周佛海创建)。
2、中共“一大”至“五大”的召开。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共的成立,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2)、中共“二大”。1922 年7月在上海召开“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包括最高、最低纲领。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包括东三省)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原文:“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简称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的召开及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的完成。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4)、中共“四大”。1925年元月在上海召开“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在武汉召开“五大”,虽批评了陈独秀所犯的右倾错误,佂没有提出解决办泑,因而在紧急关头没能挽救中国革命。
3、中共创立的伟大意义。
中共的创立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改变了“一盘散沙”,无组织无领导的状态。
(2)、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有了舵手,茫茫黑夜有了指路明灯。
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种“新”主要表现在:有了新的领导者;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动;有了新的前途。
(3)、从此,受尽凌辱、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民掌握了克敌制胜的武器,真正走上了彻底解放的光辉道路。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党的“三大”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之后,党通过努力,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4年元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审定的《国民党一大宣言》,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主张,赋予三民主义以新解释,将其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确定了两党合作的共同基础;大会规定了改组国民党的各项办法,从而正式确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合作形式为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工作。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
(一)老革命家对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初步探索
把党的二大、三大、四大逐步解决的有关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问题加以通盘考察,表明我党已经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五卅运动后,中国革命的规律已经明显表现出来,党看到了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重要性。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等革命家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观点:
1、瞿秋白首先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1923年);
2、邓中夏提出“只有无产阶级配作我们的领袖”和“农民是一伟大力量”的观点(1924年);
3、李大钊提出“耕地农有”的观点,强调了农民的土地问题(1925年);
4、蔡和森论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5、成绩最突出的是毛泽东。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在《革命》半月刊上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是党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标志。
(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党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标志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具体而又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1、文章说明了分辨敌友的重要性。
2、文章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3、文章把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区分开来,并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4、文章还对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及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1925年冬至1926年秋,毛泽东还发表了《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和《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等文章,明确指出:工人阶级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既不同于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同于辛亥革命,其结果“是要建设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世界联盟”。
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论述,进一步发展了党的二大、四大提出的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重要思想,它表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
三、北伐战争
(一)战争经过
1926.5.20,叶挺独立团揭开了战争序幕;7月1日通过《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北伐战争的对象是三大北洋军阀:
北伐军兵分三路:西路取两湖、中路取江西、东路取福建。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基本消灭,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二)国民革命军编制
参加北伐战争的主力部队是当时广东革命政府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其编制如下表:




编号
军长
党代表(含副职)
第一军
何应钦
缪斌
第二军
谭延闿
汪精卫李富春(副党员)
总司令:
蒋介石
第三军
朱培德
朱克靖(中共党员)
总参谋长:
李济深
第四军
李济深
廖乾吾(中共党员)
总参谋次长:
白崇禧
第五军
李福林
李朗如(副)
第六军
程 潜
林伯渠(中共党员)
第七军
李宗仁
黄绍竑
第八军
唐生智
刘文岛
(三)北伐军胜利进军之因
1、师出有名,得道多助。
2、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并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援助。
4、北伐军英勇善战,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共产国际和苏联国际主义援助。
四、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一)失败过程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是由一系列反革命政变造成的。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1927年4月12日。
2、夏斗寅事变:夏斗寅,1927年5月8日。
3、许克祥事变(马日事变),许克祥,1927年5月21日。
4、“七·一五”政变,汪精卫,1927年7月15日。
(二)失败之因8/span>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
2、主观原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党处于幼年时期。
(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严重危害
1、主要错误
①关于政权问题—自动放弃阵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这一根本问题上,陈独秀坚持和发展了他的“二次革命论”的右倾错误。北伐战争中,我党许多同志参加地方革命政权,陈独秀下令退出;在武汉政府中,陈独秀甚至要求共产党员用“请假”名义退出政府。
②关于武装问题—放弃革命武装。掌握革命武装力量,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中心支柱。陈独秀不懂得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忽视掌握革命军队的重要性。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陈独秀不予反击;夏斗寅事变时陈独秀不要汪精卫答应送给的1500枝枪,甚至宣布解散工人纠察队,把数以千计的枪枝供手交给国民党。
③关于农民问题—排挤农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陈独秀看不起农民,排挤农民,无理指责农民运动。
④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只讲联合,不讲斗争。无产阶级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就要站在国民党的中心地位,不断改造国民党,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而陈独秀一味妥协退让,只讲联合,不讲斗争。
2、严重危害
葬送了第一次大革命。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学习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理论。学习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与原则,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关于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着重领会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的极端重要性。认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发展上的伟大意义。认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严重危害及其产生的根源。
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及发展;红军长征的胜利
教学难点:三次“左”倾机会主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类教学法;观察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1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一)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①中国人民受压迫最深,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②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无级必须发动依靠他们,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③农村是反动势力统治的薄弱环节。
2、可能性
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半封大国。
②通过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有良好群众基础。
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支柱。
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她的政策的不错误。
(二)理论内容
这一理论就是把革命重心放到农村,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在这里,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革命的基础内容,根据地是革命的重要基地。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的发表。
(三)理论意义
1、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3、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
4、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指导作用。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8spaj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主要体现在两篇文章中: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章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具体而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政治态度,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文章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如首次把资产阶级分为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是我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问题理论,表明毛泽东思想已在革命风暴中萌芽了。
(二)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及发展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具体说是四篇文章的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别是1930年5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
1937年,毛泽东写了《矛盾论》、《实践论》,1938年写《论持久战》,1940年写《新民主主义论》和《〈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特别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表明我党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已经形成为完整体系,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正式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三、三次“左”倾机会主义
(一)概况
第一次: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出现于1927年11月。
主要错误是:革命性质问题上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界限;革命形势问题上过分夸大革命力量的发展成熟;革命策略问题上主张进攻,不顾条件暴动。
这次“左”倾危害时间不长,1928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共产国际决议方案的通告》,对盲动主义进行批判,至此结束。
第二次:立三路线,出现于1930.6。
主要错误:不承认革命需要主观力量的准备,不承认革命的不平衡性,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顽固坚持城市中心论;组织上搞宗派主义,排斥异已。
立三路线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挫折和破坏,白区党的力量也遭到破坏,如右江根据地红七军奉命孤军北上作战,结果军队由6万减为2万,淅鄂西根据地的红二军团远离根据地去配合攻打长沙,全军3万人减为1万人。
1930.9召开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立三路线在中央的统治。
第三次: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出现于1931年元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
主要错误:在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问题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在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过分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城市中心论;在军事斗争中,主要正规战,阵地战;在白区工作上,采取进攻形式和冒险行动,拒绝利用一切合法斗争手段;在组织问题上,大投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
严重危害:这次冒险主义,几乎葬送了红军、葬送了党、葬送了革命,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具体来说,其严重危害表现有三:一是丧失了“九.一八”以后出现的有利革命形势;二是使红区革命力量损失达90%以上;三是使白区革命力量几乎损失殆尽。
1935年元月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统治中央的历史。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达四年之久之因
1、共产国际的扶持。
2、王明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具有很大欺骗性。
3、党内存在着“左”的思想基础。
4、深厚的社会根源。
(三)党内容易出现“左”倾之因
1、革命急性病作祟。
2、深厚的社会根源。
3、党内存在着“左”的思想基础。
四、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五次反“围剿”简况
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对红军(红色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第一次鲁涤平指挥,第二次何应钦,第三、四、五次蒋介石亲自指挥。敌人兵力一次比一次多,由第一次的10万人增加到第五次的100万人。我军兵力前四次只有3—5万人,第五次10万。
前四次反“围剿”,由于毛、朱、周的正确指挥,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反“围剿”取得了胜利。第五次反“围剿”时,毛受到“左”倾机会主义的排挤,由坚持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博古、李德指挥,采取不切红军实际的冒险攻坚,分兵把口,消极防御,致使红军惨败,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二)长征简单经过
1934.10.21,红军反“围剿”再也不能继续坚持下去,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自江西瑞金、雩都和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他各路红军也先后开始长征。
红七军团(即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1934.7.6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
红六军团:1934.8.7,从湘赣革命根据地遂川横石出发。
红二十五军:1934.11.16,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罗山何家冲出发。
红四方面军:1935.3.28,从川陕革命根据地苍溪出发。
红二、六军团(1936.7改称红二方面军):1935.11.19,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桑植刘家坪出发。
红军在长征途中,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中央红军曾在川西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也在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1935.12在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10三大主力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三)遵义会议和盘县会议
1、遵义会议
在长征过程中,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红军处处被动,革命面临灭亡的危险。1935.元.7,中央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于15日—17日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后在行军途中又加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小组”)。遵义会议在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地位,成为中共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标志。
2、盘县会议
盘县会议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经过贵州盘县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1936年3月28日、29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占领盘县和亦资孔地区,胜利进入南北盘江之间。为了决定红二、六军团走(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与留(留在乌蒙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3月30日,盘县会议在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驻地武营头(今盘县城关二小)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张子意等同志。会议在“两个正确”当中决择其一,作出了北上与主力红军会合的决择。
(四)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1935.5,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会师,人数达10万,中央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但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却提出向川康边地区退却,与中央发生分歧。中央举行沙窝会议对张国焘进行耐心说服工作。但红军抵达阿坝和巴西地区时,张国焘重谈“西进、南下”老调,并企国武力危害党中央,中央果断采取措施,摆脱张国焘的威胁,率军北上。张国焘举行阿坝会议,诬蔑中央北上是“右倾逃跑”,随后率军南下向川康边退却。10月15日,竟然在卓木碉另立第二“中央”,公开反党。
红四方面军南下途中屡遭失败,大量减员,广大指战员认清了形势,在中央的关怀下,相当一部分红军后来回到了延安,张国焘本人也回到了延安。党还安排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但张国焘却顽固坚持错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最后于1938.4只身逃到武汉投靠国民党,当了可耻叛徒。4月18日,党中央决定将其开除出党。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由于西北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联合抗日局面,蒋介石对张学良、杨虎诚大为不满,于1936年10月亲临西安,逼迫张、杨“剿共”,张、杨多次进谏,要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均遭蒋严词拒绝。
为此,张、杨决定发动“兵谏”。12月12日,张、杨派部队包围华清池,扣压蒋,囚禁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经过多方努力得以和平解决,蒋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国内和平新局面形成。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为巩固西安事变解决的成果,1937年2月10日,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这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得到国民党内部抗日派的赞同。会上,宋庆龄等13人呼吁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会议通过的宣言和决议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政策,故会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抗战爆发后,在日本进一步侵略上海的非常紧迫的情况下,1937.9.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止,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2、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4、具有长期性。
5、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作用
1、结束了内战,开始了和平新局面。西安事变之前的几十年,中国一直处于混战之中,混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结束了这种内战局面,斗争矛头一致对准日本帝国主义。
2、推动了抗战进程,是抗战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不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至少要推迟取得胜利的时间。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共产党都出了力。
3、对第三次国共合作具有借鉴意义。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共合作都有利于社会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打败了北洋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如果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也必将产生同样效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三章   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学习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战略方针的科学论述,理解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英勇斗争事迹和历史经验。了解国共两党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分歧,着重学习党和毛泽东同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论述,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方针;了解党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活动和党内克服王明右倾机会主义,并防止“左”8b>倾错误的历史经验。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规律;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整风运动著作,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和正确处理党内关系与人民内部关系的理论和政策。认识党的“七大”制定的路线、规定的党指导思想以及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延安整风运动;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10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日本对全面侵华的策划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1932年3月建立伪“满州国”;1935年进一步侵占华北。之后加紧侵华准备。表现在:
1、政策上:军人政府宣布“以武力为后盾”。1936、8“五相会议”规定“要以外交、国防相辅相成,一方面巩固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扩张发展”。
2、军事上:将国民经济纳入为军事服务的轨道。1937年国家预算28亿元,军事预算就占总预算的60%。军队1936年才45万,1937年底增至95万。
3、外交上: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来意大利加入,形成三国同盟集团。
(二)抗战的全面爆发及抗战爆发后的时局分析
1937、7、7,芦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抗战爆发。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次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宣战,全国性的抗战局面实现。
抗战爆发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1、从国际而言,围绕中国的抗战有三种不同态度:
(1)、苏联和各国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战。尤其是苏联,在1938年——1939年之间,给中国贷款2亿5千万美元,派遣航空人员2000余人,战斗机1000多架。
(2)、德、意等国支持日本,破坏中国的抗战。如德、意、日结成三国同盟集团,互相勾结,狼狈为奸。
(3)、英美帝国主义采取中立、观望政策。它们既希望日本侵略中国,又希望中国反击。
2、从国内来看,围绕抗战有三种不同力量:
(1)、积极抗日力量。我党是中心支柱,包含广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绅士等。
(2)、投降力量。最反动的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被日军收买,是民族的败类。
(3)、两面派力量。国民党中的亲英、美派,是国民党的主体。他们一方面要抗日,另一方面又反对人民起来抗日。
抗战爆发后,中国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我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由于抗战路线不同,因而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局面。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收复失地。
(三)红军的改编
1、八路军:洛川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谈判的协议和洛川会议的决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付之;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付之;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付之,全军3万人,下辖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佰承。
2、新四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付之;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全军10300人,下辖四个支队。
3、第一、二、三路军:战斗在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整编为一、二、三路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别领导,在极端困难之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配合全国抗战。
二、《论持久战》
(一)历史背景
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渴望取得胜利,但抗日战争究竟怎样发展?能否取得胜利?怎样取得胜利?对这些问题党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1、蒋汪之流大肆宣扬“亡国论”。
2、党内少数人宣扬“速胜论”。
“亡国论”和“速胜论”对抗战都具有严重危害性。前者产生妥协投降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二者都将导致抗日战争的失败。
为驳斥以上两种错误论凋,毛泽东于1938.5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进一步阐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二)文章的内容
1、从时代基本特征出发引申并论述了敌我双方的四个矛盾(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敌退步我进步),阐述了抗战发展的客观规律。
2、阐述了抗战中必须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3、规定了持久战应采取的战略方针,强调了游击战的重要战略地位。
(三)文章的作用
1、是中共指导抗战的理论纲领,成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的强大思想武器。
2、是一部杰出哲学著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3、是一部杰出军事著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理论内容
毛泽东于1939.10—1940.元,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内容是:
1、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2、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革命。理解: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依靠力量—人民大众;斗争目标—反帝反封。
3、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4、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5、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二)理论意义
1、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为革命的成功指明了方向。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学说。
3、批判了党内“左”“右”倾错误,统一了思想,促进了革命发展。
4、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四、延安整风运动
(一)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1)、是战胜严重困难的基本环节之一。
(2)、是进一步消除教条主义影响,统一全党思想的需要。
(3)、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
2、可能性
(1)、以毛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马克思主义路线占主导。(主观条件)
(2)、毛泽东、刘少奇写的文章为整风作了思想理论准备(主观条件)。
(3)、我们在敌后站稳了脚跟,局势相对稳定。(客观条件)。
(二)整风运动内容和方针
整风运动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第一条是中心内容。
整风运动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三)整风运动意义
1、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极大加强了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与团结。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五、中共“七大”
(一)“七大”召开前的形势及会议的召开
1、“六大”以来的经验教训需总结。
2、抗战即将胜利,需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七大”,毛泽东主持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
(二)“七大”的突出贡献
1、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
2、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3、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
六、抗战的胜利及意义
(一)抗战的胜利过程(略)
(二)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对抗战的意义作了精辟的概括:“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具体来说,抗战胜利的意义表现在:
1、抗战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举1840年以来外国侵略中国的史实为例)
2、抗战的胜利是中共运用马列主义于中国革命实际,对抗战作出科学预见和有力指导的胜利。这段历史表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党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3、抗战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4、抗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他们提供了弱国能打败强国的宝贵经验。
(三)如何认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中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顶梁柱。表现在:
(1)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与谋略作用。
(2)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导作用。
(3)粉碎三次反共高潮对统战的稳固作用。
2、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1)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方针对抗战的指导作用。
(2)建立敌后根据地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主战场作用。
(3)人民战争对抗日胜利的决定作用。
3、中共的领导是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主心骨。
(1)排除“左”与“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整顿党的作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章    解放战争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战略任务;了解党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和作好自卫战争准备的策略方针;认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和“自力更生”的方针。了解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学习党建立新中国时期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纲领,认识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党的政策和策略、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性的重要意义。学习党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思想和实现革命转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认识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进一步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真理。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伟大的战略决战;七届二中全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难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课时安排:10学时
教学内容:
一、重庆谈判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二)蒋介石进行谈判之因
1、国民党军队远在西南西北,来不及调到内战前线。
2、迫于解放区力量强大。
3、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之压力。
(三)国共两党谈判的不同目的
蒋谈判之目的:
1、如果毛不敢去,就将不要和平,拒绝谈判,推动内战的责任转嫁到我党头上,在政治上大捞一把。
2、如毛去,则施加压力,引诱共产党到国民党内做官,交出军队,交出解放区,以达到消灭革命力量之目的。
3、如达不到这一目的,就利用谈判时间,加紧准备和布置的内战。
中共谈判之目的:
1、尽力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或推迟内战的爆发。
2、揭穿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
3、教育人民,争取中间努力,孤立蒋反动派,以达到最后消灭蒋之目的。
(四)重庆谈判的经过及结果
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28日,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率周恩来、王若飞抵渝与蒋介石谈判。毛泽东这一行动被诗人柳亚子先生称颂为“弥天大勇”。
重庆谈判的斗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即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问题上。蒋介石提出:军队要首先国家化,然后国家才能民主化。其实质就是要消灭共产党的力量。我党针锋相对,但作了必要的让步。如在军队问题上,有条件地答应按全国军队总数的1/7整编为24个师;在解放区问题上,也有条件地答应让出部分根据地。但国民党当局执意要取消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致使这两个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经过43天的谈判,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在协定中,国民党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避免内战”,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同意召开有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这就是蒋介石所讲的“政治上予以极度宽容”,其实是一些空头许诺。
(五)重庆谈判的意义
1、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开展。
2、使我党走出陕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响,大大提高了我党的地位和威信。
3、重庆谈判还为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重新活跃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打败蒋介石的军事进攻
(一)打败蒋的政治方针、军事原则和思想武器
政治方针:必须与人民群众亲密合作,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军事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思想武器: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1946年8月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来的。
(二)粉碎蒋的军事进攻
1、粉碎蒋的全面进攻
1946.7—1947.2,蒋军对我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主要分布在六大战区:(1)、晋冀鲁豫解放区:国民党用兵25万,刘佰承、邓小平率军抗击。
(2)、华中解放区:国民党用兵40万,陈毅、粟裕等率军抗击。
(3)、东北解放区:国民党用兵16万,林彪、罗荣桓等率军抗击。
(4)、晋察冀解放区:国民党用兵16万,聂荣臻等率军抗击。
(5)、中原解放区:国民党用兵22万,李先念、郑位三等率军抗击。
(6)、晋绥解放区:国民党用兵10万,贺龙等率军抗击。
2、粉碎蒋的重点进攻
蒋的全面进攻失败后,又于1947.3—7,纠集70万人对我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蒋的重点进攻主要分布在两大战区: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歼灭敌正规军78万、非正规军34万。控制了大片国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一)“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
“两翼牵制”——以西北野战军将敌人拖向沙漠边缘,以山东解放军把敌军引向渤海之滨。这样使敌军两翼拉长,腹心暴露,配合三军中间突破。
“三军配合”——以晋翼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三支大军转到外线,实施中间突破,进击中原。
1947.6.30,刘、邓大军(晋翼鲁豫野战军)13万大军,在鲁西南地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上旬,刘邓大军越过陇海线,长驱南征,8月底,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象一把钢刀直插敌人心脏。
晋翼鲁豫的太岳兵团为后右一军。1947.8.22,在彭德怀等领导的西北野战军突击榆林的呼应下,陈赓、谢富治率领太岳兵团8万余人在晋南和豫北交界处强度黄河,挺进豫西,同刘邓大军遥相呼应,使挺进大别山的主力如虎添翼。
华东野战军为后左一军。陈毅、粟裕率领18万大军挺进陇海路,9月7日进入豫皖苏地区,从左后面援助了刘邓大军。这三路南征大军象三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在战略上布成“品”字形阵势,先头一军(刘邓大军)突入长江北岸,后右一军突入到豫西,后左一军突入到豫东。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在南起长江、北至黄河,西从汉水、东到淮河的中原大地上,向敌人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意义
1、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是蒋介石统治中国20年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是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2、这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又一个伟大胜利和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
3、这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战略进攻中的具体运用。
四、伟大的战略决战
(一)形势
1、从全国战局看,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防御”转为“重点防御”。
2、从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看,国民党军减少,我军则上升。(敌军从430万减为360万,用于第一线的兵力才170万;我军从120多万发展到280万)。
3、从双方政治、经济情况看,国民党虽然尚统治着大部分地区和人口,但在经济上已完全崩溃,政治上陷入极端孤立境地。我党领导的解放区则连成了一片,占全国人口35.3%,基本完成了土改,人民积极性高涨,使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资源。
鉴于上述情况,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进行战略决战。
(二)三大战役简况
伟大的战略决战从1948年秋开始;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了东北战场;1948年9月16日发起的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之后,我军发动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
从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历时52天,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战役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我军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解放长春;第二阶段我军在黑山打虎山歼灭援锦州之敌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解放东北全境。8p chass9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8.9pt; LINE-HEIGHT: 12pt">2、淮海战役
从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歼敌55万。战役也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歼灭黄伯韬兵团;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集团。
3、平津战役
从1948年12月5日—1949年元月31日,历时56天,其歼敌52万余人。战役亦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我军围而不打;第二阶段先打两头,后打中间;第三阶段采取攻势,解放北平。
附:三大战役成绩表
时间
共歼灭敌军兵力


俘虏
86.5万人
1948年9月

141天
1949年元月
154万余人
毙伤
25.7万人
起义
5.4万人
投诚
12万人
改编
25万人
合计
154.6万人
(三)三大战役胜利之意义
1、基本消灭了蒋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是国民党崩溃开始的标志,使全国处于革命胜利之前夜。
2、创造了解决敌军的三个方式—北平方式、天津方式、绥远方式。
3、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战略决战思想的胜利,是作战方针的胜利,是军事艺术的胜利。
五、七届二中全会
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1949.3.5—13,我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一)会议解决的问题
1、提出了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三种方式。即北平方式(和平改编)、天津方式(战斗解决)、绥远方式(先保存,后改编)。
2、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阐述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政治上,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经济上,确定了党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企业;利用、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积极引导个体经济。
外交上,不承认国民党政权,取缔一切卖国条约,按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提醒全党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二)会议的意义
1、会议确定的多项政策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政治、思想上奠定了基础。
2、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具体运用,为我国尽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3、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个人崇拜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前提下,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解决了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等问题。
1、国家性质: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2、人民民主专政内容:包含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方面。
3、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2、中共的正确领导。
3、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
4、共产国际的援助。
5、各族人民的努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一胜利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而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是继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又一伟大胜利。
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占全人类人口1/4的东方大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丰富经验。
3、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这一胜利表明,只有学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本国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可以把那里的人民解放斗争引向胜利发展的道路。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必须有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2、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强大的人民军队。
3、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4、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作  业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的学习,谈谈你如何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党坚持以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的方针,深刻理解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重大意义。学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经验,认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思想,认识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我党的重大意义。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学重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大改造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是指1949年10月—1956年12月的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一)形势
1、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美帝国主义走在最前面,在发动朝鲜战争后又霸占台湾,阴谋把战争重新扩大到中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给我国带来了严重威胁。
2、国民党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锯在西南、华南地区和台湾等沿海岛屿,企图垂死挣扎。国民党逃离大陆时潜伏下了大批特务(60万)和土匪(200多万),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破坏捣乱,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带来了相当困难。
3、广大农村没有进行土改。在新解放区约有3亿人口没有进行土改,地主阶级未被打倒,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尚未提高,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
4、国民经济濒于破产。长期战乱,国民党给我党留下的是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烂摊子;蒋逃离大陆时将国库所有黄金(273公斤)洗劫一空;民族资产阶级乘人之危,捣乱金融,哄抬物价,致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二)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千头百绪,但概括起来,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二是恢复国民经济
围绕这两方面的任务,党做了以下工作:
1、军事上继续完成全国大陆的解放统一。
人民军队继续追歼残敌,经过衡(阳)宝(庆)战役、厦门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西南战役、海南岛战役,分别解放了衡阳、厦门、广州、桂林、南宁、贵阳、重庆、成都、海南岛等地。1951.10,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岛屿外,全国大陆获得解放。
2、政治上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权。
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立即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人民政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现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3、经济上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管理。
面对国民经济遭受的破坏和困难,为了稳定市场,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第一、加强金融管理,取缔非法投机活动和机构,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自由流通。
第二、调集物资,抛售大城市,迫使物价下降。
第三、加强对市场物价的行政管理,保护国营商业牌价成为市场的领导价格,制裁哄抬物价的投机资本家。
第四、制定政策,统一国家财政收支管理。1950年3月政务院制定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二、战略策略方针
(一)七届三中全会
1950年6月6日—9日,中共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毛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指出:要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完成土改,二是调整现有工商业,三是缩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为了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目标,需要完成八项工作:1、土改。2、调整现有工商业。3、精兵简政。4、进行文教改革。5、进行救济工作。6、发挥统一战线作用。7、肃清反革命分子。8、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二)战略策略方针—不要四面出击
毛在七届三中全会上还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这一战略策略方针的基本精神,毛泽东将其概括为:
1、“在一方面有所缓和,有所让步”。就是要调整各方面的关系,把人民中间不同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
2、“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就是要肃清国民党残余、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
这一战略策略方针的基本精神,周恩来更精辟地概括为“三个敌人”和“四个朋友”。
三个敌人: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
四个朋友: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
三、抗美援朝运动
(一)中国为何要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既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也是国际主义的表现。当时进行抗美援朝是非常必要的,其原因是:
1、中朝两国一江之隔,唇亡齿寒
中朝是邻国,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休戚相关。美国步日本后尘,企图先灭朝鲜,后侵略中国。即是说,它的最终侵略目的是中国,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种种事实也表明,美国确是如此,如派第七舰队武装侵占我台湾;轰炸我东北边境,积极将战火推向中朝边境等。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证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顺利地进行经济建设,必须抗美援朝。
2、为了打击美国妄图称霸全球的狂妄野心。
二战后,美国实力大增,放弃孤立主义态度,打出世界主义旗帜,妄图独霸全球。它扩大朝鲜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妄图称霸全球。可以说,这是它借以实现其罪恶目的一个实际步骤。因此,为了粉碎美国的这种野心,我们必须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3、为了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中朝西国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斗争而来,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把我们扼杀在新生的摇篮里,打击社会主义阵营,借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
这时虽说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尚未完全形成,然而实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斗争不是时有时无,而是时紧时松,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没有忘记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只有给头号帝国主义强国—美国以有力打击,才能巩固新生的政权,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阵营。
(二)经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总统杜鲁门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扩大朝鲜战争,武装干涉朝鲜内攻,同时又命令美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以武力阻止我国解放台湾。随后,美又操纵联合国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给美伪军以沉重打击。美国为挽回败局,纠集了十五个仆从国(南朝鲜、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瑞典、泰国、土耳其、哥伦比亚、法国、荷兰、新西兰、挪威、加拿大、埃塞俄比亚、希腊)组成军队7万5千人,趁朝鲜人民军深入洛东江与敌对峙、后方空虚之际,在海军舰艇261艘,飞机300多架的支援下,于9月15日在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仁川登陆。30日占领汉城,切断朝军的重要补给线。人民军主力腹背受敌,转入战略退却。
美帝在扩大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指使其侵略朝鲜的空、海军公开对我国进行战争挑衅,对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警告置之不理,悍然越过三八线,狂妄叫嚷:“鸭绿江并不是把(中朝)西国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向中朝边境全线进攻。我国东北地区受到美帝侵略战争的的严重威胁。
在此前提下,我党中央经反复研究,认为无论从国际无产阶级整体利益还是我国长远利益出发,中国人民都应当参战,必须参战。10.8中央军委命令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辖4个军、三个炮兵师和各特种兵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立即到朝鲜参战。随后,又任命邓华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
1950.10.19,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和集安等地先后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中朝人民军队的打击下,美帝被迫停战谈判。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在战争中,共歼故109万,其中美军39万,击落击毁敌机12200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0艘。
(三)意义
1、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继续。
2、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为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运动,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一)土攻
1950.6.28,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基本目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总政策(也是土改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土改,1953年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二)镇反
1950年7月发布《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从12月起,镇反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
1、镇反路线: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2、镇反原则: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
3、镇反方针: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4、镇反政策: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
(三)三反、五反运动
1、内容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在国家机关进行)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在工商界展开)
2、意义
①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纯洁了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在清除旧社会污毒方面起了移风易俗作用,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
③对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有借鉴意义。
(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各条战线取得了辉煌成绩:
1、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事业。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2亿元,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了20%;全国铁路通车里程从1949年的21989公里增加到24900公里。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952年底,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34.7%上升到56%;国家资本主义工业从1949年的9.5%上升为26.9%;社会主义商业从1949年的14.9%上升为42.6%;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为41.5%。
3、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大的发展。1952年,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5110万,中学和中专在校人数312.6万,高校在校人数19.1万,全国医院床位数18万张,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逐步改善和提高。1952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职工总数由800万增加到1600万,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农民收入增长了30%。
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带来了基本经验:
1、始终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革命和建设的关系。2、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中国国情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方针。3、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质
内容:简称“一化三改”。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突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实质:解决所有制问题。把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要求。
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和中国人民百余年的宿愿。
旧中国由于政治制度腐败,外国列强侵略,致使经济十分落后,中国人民受尽欺凌。因此,中国人民从血的痛苦教训中深深懂得新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工业化的经济体系,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巩固的国防。建国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取得辉煌成就,但经济面貌还是落后,还不能制造飞机、汽车等。同时,经济结构上还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个体经济是汪洋大海,资本主义经济还有相当比重。因此,必须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改,才能实现工业化。
2、把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引上合作化道路,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愿意,是国家工业化发展之要求。
我国在土改中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但小农经济十分落后,特别是贫下中农畜力不足,农具不全,碰上天灾人祸有的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另外,土改后农村中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新富农不断出现,有的农民不得不出卖土地赖以生存。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同时,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小农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的矛盾,同国家计划经济的矛盾,同人民生活需要的矛盾日益显露。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组织起来搞互助合作。
3、把工商业引上社改道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之所以如此,是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两个方面。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不利的消极因素逐渐显露出来。如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无攻府性与囹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矛盾等日益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社改。
(三)实现总路线的可能性
1、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巩固是实现总路线的强大政治基础。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总路线的必要物质条件。
3、通过头三年实践,党在领导社改和社建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4、从国际上看,资本主义世界本身不景气,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并给予中国的建设事业以援助。
六、一届全国人大和党为增强团结的斗争
(一)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调动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充分准备,1954年9月15日—28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任务是:制定宪法及几个重要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国家工作人员。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迄今为止制定了五四、七五、七八、八二宪法四部宪法)。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检察院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五个重要法律。
大会选举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人为副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国务院总理。
(二)粉碎高岗、饶漱石反党阴谋
正当党领导人民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时,党内出现了高岗,饶漱石分裂党、反对党的阴谋活动。
1、高饶反党事件出现之背景
(1)事件的出现是我国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形式复杂化和深刻化的反映。高饶事件是在建国初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前提下出现的,是当时阶级斗争复杂化,深刻化的表现。
(2)事件的出现是在我党处于执政党的具体环境中,高、饶经受不住执政和胜利的考验,个人野心恶性膨胀、权欲急剧发展的结果。
2、高饶反党阴谋主要活动
高饶反党活动从1949年就系统开始了,但当时是完全隐蔽的。到1953年6月—10月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其阴谋集中暴露出来。其主要阴谋活动是:
(1)散布流言蜚语,诬蔑刘少奇有“圈圈”,周恩来有“摊摊”。
(2)挑拨离间,分裂党,鼓吹“军党论”和“两党论”。“军党论”指党是军队制造的;“两党论”是把我党分为“根据地和军队的党”与“白区的党”。他们自命为“根据地和军队的党的代表”,理应掌握党和国家的主要权力。
1953年底其反党活动达到顶点。当时毛休假,照例由刘少奇主持中央领导工作,高迫不及待地提出异议,他认为要由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或副主席,要求改换国务院总理人选,由他担任总理。
3、党粉碎高饶反党阴谋活动
我党为了粉碎高饶反党阴谋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从1953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揭露其阴谋开始,到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再到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将高饶开除出党,最终粉碎了他们的反党阴谋。
七、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改
1、农业社改的必要性
(1)、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2)、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避免农村两极分化的需要。
(3)、是大规模有计划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2、经过
在完成土改的地区,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运动。1951年试办农业合作社使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1955年后发展到67万个,6月份整顿收缩了2万个,年底,全国建立的合作社又大量发展起来,到1956年底,合作社达到75万6千个,入社农户达1亿1千多万户,占总农户的87.8%,到此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改。
对农业的改造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
(二)、对手工业的社改
1、我国手工业的特点
中国手工业历史悠久,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下特点:
(1)、行业齐全,品种繁多。
(2)、生产分散,分布面广。
(3)、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过程
根据手工业商品生产特点,我党采取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坚持自愿互利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从供销入手,发展手工业合作社。1953年仅有手工业合作社4800个,1954年底发展到41000多个,1955年底发展到6800个,1956年春出现了手工业社改的高潮,年底,猛增到10万个,其中有69000个是高级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社,有92.2%的手工业劳动者参加了合作社,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改。
对手工业的改造经历了: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两个阶段。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历史特点
(1)、规模小,资本薄弱,发展缓慢。
(2)、布局集中,发展畸形。
(3)、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存在着既矛盾又依赖的双重关系。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经过
1953年,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了对工商业的社改,1955年下半年,工商业的社改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1956年初开始,出现了全国性的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年底,私营工业人数的99%转为公私合营;私营商业人员的85%转为国营或合作社营、公私合营的合作商店。至此,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工商业的社改。
在这一改造中,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用和平赎买的办法,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实现了和平改造。
(四)、社改的伟大意义及经验教训
1、完成社改的意义
——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三大改造结束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85.6%,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不足0.1%,个体经济只占7.1%。
——避免了这类情况下通常难以避免的生产力下降现象的出现,建立了新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以和平方式逐步过渡为特点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改道路,是一伟大创举。
——使劳动人民其正摆脱了受奴役的地位,巩固了人专。
2、基本经验
——和平改造。是在和谐气氛中进行的。
——逐步过渡。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渡形成。
——两个改造同时进行。对制度和对人的改造。
——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3、教训
——改造过程过急过快,工作过粗。
——对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执行得不够,重革命轻建设。
——在变革生产关系时,没有解决好生产、流通、分配领域的经营管理问题,使国民经济长期存在着生产领域缺乏责任制,流通领域统得过多过死,分配领域中平均主义严重等弊端。
第六章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目的和要求:领会党的“八大”的基本思想。深刻认识党的“八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认识这一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学习党在这一时期中积累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学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同志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以及认识这些理论观点在当时和以后的重大意义。正确分析党在这一时期中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认识“左”倾错误的危害,提高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自觉性。认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发扬我国人民艰苦奋斗、战胜严重经济困难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党的八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教学难点:反右斗争;正确认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左”倾错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类教学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10学时
教学内容:
十年社建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957年一年);大跃进的三年(1958年—1960年秋);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和发展(1960年冬—1966年4月)。
一、党的八大
(一)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1、苏共“二十大”的影响。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所作的“秘密报告”,在破除个人崇拜,揭露斯大林的错误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借此对斯大林全盘否定,这是不对的。苏共“二十大”给社会主义阵营造成了大动荡,大改组,大分化的局面。各国对此事认识有分歧,我党也很有必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2、社改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提前完成,这为八大的召开准备了一定政治,物质条件。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八大”召开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此文是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文章精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十对矛盾、十种关系:农、轻、重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在此前提下,为要求全党全面、正确地总结“七大”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的错误为鉴戒,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确定党在新历史条件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中共于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八大。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应邀列席了会议。毛致《开幕词》、刘少奇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58年至62年)的建议》。
(二)八大的主要内容(成就)
“八大”鲜明的主题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围绕这一主题,八大取得了以下成就:
1、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八大确定了我国的主要矛盾由政治斗争转到了经济建设方面。
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3、提出了国家政治生活中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强调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反对个人崇拜。
(三)八大的历史作用
1、适时地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2、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是对马列主义创造性的运用,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3、八大对我们今天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国际上,如何认识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出现了分歧和争论。
苏共20大和波匈事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特别是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引起了巨大震动,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也乘机揪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这些矛盾(事件)的发生,致使社会主义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围绕这些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矛盾的问题,出现了尖锐的分歧和争论。
其次,国内许多人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社改完成后,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继官僚买办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被消灭后,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村的富农阶级正处在消灭过程中。这样,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加之我们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等弊端,我国出现了一些风波。56年冬至57年春,约有一万工人罢工,一万学生罢课,几十个县的农民在闹事,知识分子、少数民族等问题中也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
在国内矛盾迭起的情况下,有些人则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或不敢公开承认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以致他们遇到矛盾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甚至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这些需要我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予以正确的说明和解决。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后经修改,公开发表,对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作了深刻的阐述。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内容
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
毛用对立统一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肯定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矛盾,认为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前进。这就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特点及性质。
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特点: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
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
2、系统阐述了两类社会矛盾

3、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分析了我国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还有反革命,然而不多了,大量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处理好。
4、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
政治方针—团结、批评、团结。
经济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科学文化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在“双百”分针基础上再加“二为”,即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处理党与民主党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意义
1、是对马克思主义独创性的贡献。
2、是“八大”正确路线的继续与发展。
3、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三、反右斗争
(一)整风运动
党处于执政地位后,一些党员干部开始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党内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逐渐发展起来。为克服这些不良现象,1957年4月27日,党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党范围开展一场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方针:“放”的方针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整风运动方式:个别交谈、小组会或座谈会。
整风运动时间:1957年4月—5月。
(二)如何看待反右斗争?
在整风运动中,有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打着帮助我党整风的招牌,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起进攻,妄图取代党的领导。对此,我党进行反击是正确的,但毛泽东对此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于5月15日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强调要注意批判修正主义。6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此后,即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我党在反右斗争中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当年的反右斗争作了定论。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三点:其一是对少数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进行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其二是反右斗争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其三是反右斗争扩大化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据此,对反右斗争我们作如下认识:
1、反右斗争有正确一面。
首先,“极少数”不等于全部。决议不是笼统说整个反右斗争是正确和必要的,而是说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个提法是科学的,恰如其分的,符合实际的,不能将“极少数”理解为全部。
其次,当时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而且杀气腾腾。
再次,极少数资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是由其反动阶级本性决定的。
2、反右斗争犯了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不幸后果:
首先,扩大了范围。本来,右派分子是极不数,且是限于知识界和民主党派中,对全国来说这只是局部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党把反右斗争扩大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是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其次,把许多人错划为右派分子,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统计,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共计54万1千9百52人(粉碎“四人邦”后平反了54万)。很多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这顶“桂跃”一戴就是20余年,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身心爱到极大创伤,使国家遭受了极大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划右派各单位是作为任务来完成的,按比例分配名额(举例)。
再次,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为阶级斗争扩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一)、“左”倾错误的泛滥
1、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严重失误的过程。
从1957年9月份开始,党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现了严重失误。
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跃进”发动时期(又称社建总路线形成时期)(57.9—58.5),这段期间,有五件事促成了“大跃进”的发动。
(1)、党的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大跃进”发动的思想准备。
在1957.9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的讲话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现点,违背八大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开始将反冒进当作保守思想来批评。这为“大跃进”的发动作了思想准备。
(2)、毛泽东在访苏期间提出过极口号。
1957.11,毛率团访问苏联,其间,提出“我国要在15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这对“大跃进”的发动和后来的时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束甚至提“用两年时间超英赶美”)
(3)、南宁会议的突出内容是批判反冒进。
1958年元月党中央在南宁召开小型工作会议。毛继八届三中全会后更加严厉地批判反冒进的正确主张,共结果是促使党内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一些地区、部门开始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跃进”计划,高指标、浮夸风开始盛行。
(4)、成都会议表扬跃进计划,进一步批判反冒进。
1958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召开中央地方领导干部会议,表扬了一些高指标的跃进计划,进一步批判反冒进。毛在会上提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的口号,虽对调动人民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它忽视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因而产生了不良后果,以致后来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左”倾错误思想。根据这一精神,毛初步提出了“鼓足干劲,力急上游,多快好省”十二字的社建总路线。
毛在会上还违背八大正确路线,对我国阶级状况作了新的分析,认为当时国内还存在着两个剥削阶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民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和两个劳动阶级(工人、农民)。这种分析扩大了打击面。
(5)、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社建总路线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了根据毛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是总路线形成的标志。
第二阶段:“左”倾思想泛滥成灾(1958.5—1960.9)
这一阶段虽说时间到60.9,但实际上主要指1958.5—11,即到58.11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纠“左”为止。
“左”倾思想泛滥成灾主要是从1958.8召开的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开始的。会议确定钢产量翻番(由535万吨升到1075万吨),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会议后,“大跃进”迅速普及全国,形成了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高潮,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2、严重失误的表现
(1)、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急于求成,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具体表现在:
——脱离实际,制定过高指标钢产量。1958年2月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钢产量才620万吨,5月底增加到850万吨,8月北戴河会议又修改为1075万吨,比57年的535万吨翻了一倍。然而时间只有4个月了,但尚有2/3的任务未完成(8月底完成钢产量任务450万吨)。毛还引用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比喻目标虽然远大(很好),但时间不多了。怎么办,完不成就蛮干,于是,动员亿万人民大炼钢铁,凡是铁的东西都拿来炼钢。年底也完成了任务,但只有800万吨勉强合格。
同时,由于大炼钢铁严重削弱了农业,在农村形成了“谷扫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之局面。
——“以钢为纲”破坏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衡关系。“一马当先(以钢为钢),万马奔腾,”工农业、财贸、文教、卫生、体育各行业都要随之“大跃进”、“放卫星”。基建投资增加了一倍,职工增加了两千万人,超过了国力负担,结果挤掉了轻工业、农业、文教事业,特别是挤掉了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破坏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衡关系。
(2)、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急于过渡,轻率地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在:
——急于求成,短期内实现人民公社化。
当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尚未充分显示出来时,就断言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于是八大二次会议后出现了小社并大社,转公社的浪潮。毛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时指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其特总是‘一大二公’”,接着人民公社就一哄而上,在两三个月内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北戴河会议讨论和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卡片P54),毛随之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桥梁”。这引起了人们的误解,认为建立了人民公社,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因而自然而然地搞平均主义,吃饭不要钱,用物各取所需,“出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大锅饭”、“共产风”盛行一时,引起了生产力的大破坏。
3、严重失误之因
——社建经验不足。
——骄傲自满情绪滋长。
——脱离实际,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采取“插红旗,拔白旗”的组织措施,加剧了失误的严重性。
(二)、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1、党努力纠正已经觉察的“左”倾错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未一直发展下去,从58年11月至59年7月,党中央连续召开一系列会议,努力纠正已经觉察的“左”倾错误:
(1)、第一次郑州会议。召开于58年11月,毛带头反“左”,还建议各级党委委员读两本书—《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
(2)、八届六中全会(又称武昌会议)。召开于58年11月,会议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反对浮夸,隐瞒缺点等。
(3)、第二次郑州会议。召开于59年2月,主题是解决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纠正共产风。
(4)、八届七中全会(又称上海会议)。召开于59年3月—4月,主要检查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
(5)、庐山会议。召开于59年7月—8月,会议前期继续反“左”。
在这些会议上,毛提出了许多正确观点,归纳之有:
——划清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界限,不要超越阶段、急于过渡。
——不能剥夺农民,要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做好综合平衡,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
——干劲要有,假话不可讲,压低指标,把革命热情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
2、纠“左”进程被打断
59年7月2日—8月16日召开庐山会议,会议包括预计7月2日—8月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16日召开的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两个会议。会议分前后两期,前期从7月2日—22日,后期从7月23日—8月16日。
会议前期继续反“左”,在肯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前提下,指出了执行政策中的缺点错误,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育。但在会议中真正客观地、冷静地研究经验的空气不浓,有些同志护短,不愿意多谈缺点和教训,不能虚心地倾听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切实批评。彭德怀见此情形,又听说会议初步安排到7月15日结束,于是,他于7月14日给毛泽东上“万言书”,陈述自己的意见。
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肯定58年的成绩。他列举了工农业生产增长的统计数字说明成绩,在写全民炼钢时他这样说:(卡片P59);第二部分是强调如何总结工作中的教训经验(卡片P60、61、62、63)。
会议后期,毛错误地发动了对彭等人的批判。7月23日,毛在会上讲话,对彭的“比例失调”、“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和“有失有得”逐一作了批判(P64)。此后,会议急转直下,由反“左”变成了反右。8月16日,毛在一个批示中说(卡片P64)。同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将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调离国防、外交和省委的工作岗位。林彪取而代之,就任国防部长。
庐山会议后期对彭等人的批判和处理是建国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失误,造成了严重恶果:
——政治上,政治民主遭到极大破坏。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沉重地打击了敢讲实话的同志,支持了浮夸,说假话的不良倾向,助长了毛的个人专断作风和党内个人崇拜现象的发展。
——经济上,打断了纠“左”进程,使“左”倾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59年—61年)
1、表现
——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如粮食,1960年只有2870亿斤,比1952年的3078亿斤还低。
——基建规模过大,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主要是片面追求重工业,挤掉了农业和轻工业;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也失调。
——商品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开展是主要原因。
——自然灾害的发生。
——苏联背信弃义,加重了困难的严重程度。主要是撤走在华专家、撕毁合同、逼迫我国还72亿卢布贷款。
五、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及贯彻
1、老八字方针的提出
这一八字方针是党为战胜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而采取的一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酝酿和完善的过程。
为了改变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60年7月,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在研究61年计划时,提出要按“调整、巩固、提高”的精神安排计划。8月底,计委向周总理汇报工作时,周认为李富春的意见很正确,并提出再加上“充实”二字,于是形成了“八字”方针。9月30日,党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向党提出了这一“八字”方针,1961年1月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李富春作了《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正式通过了“八字”方针。
2、“八字”方针的涵义
(1)、调整—方针中心。就是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2)、巩固—就是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并向纵深发展。
(3)、充实—即以少量投资来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以便配套成龙,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
(4)、提高—就是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
3、“八字”方针的贯彻
为贯彻“八字”方针,毛在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纷纷下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工作条例贯彻“八字”方针。
(1)、农业上,有《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以上几个条例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纠正“一平二调”(即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拔),决定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2)、工业上,有《工业七十条》。这是我国第一个工业企业管理试行条例,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展我国工业起了重大作用。
(3)、其他方面,有《商业40条》、《手工业35条》、《高教60条》、《中教50条》、《小教40条》、《科研14条》、《文艺10条》(后改为《文艺8条》)等。
(二)、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
首先,经济措施:
1、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
1961年减少职工2870万,城镇人口1000万。1962年减少职工1000万,城镇人口2000万。
2、压缩基建规模,降低积累。
基建投资:60年为388亿元。61年减为123亿元。62年计划减少到46亿元,实际完成56亿元,加自筹部分完成67亿元。
基建项目:60年—1815个。61年减为1409个。62年减为1003个。
3、缩短重工业战线,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
钢生产指标:60年—1866吨。压缩到:61年—870吨;62年—计划750万吨,后调整为600万吨,实际完成667万吨。
4、保证石油工业发展
石油产量1959年373万吨。60年上升为520万吨;62年上升为575万吨
4、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精减职工,下放城镇人口,大批劳动力回到了农业第一线。1957年农村劳动力为1亿8千万。1960年下降为1亿4千万。1962年上升为2亿1千万。同时,国家增加化肥、农药、农机的生产量和供应量,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5、稳定市场,回笼货币,消灭财政赤字。
1960年财政赤字169亿,到62年底,收入313亿6千万,支出305亿3千万,收支相抵,结余8亿多,党采取“当年平衡,略有回笼”的方针。1962年头5 个月就将上一年增发的货币基本收回。8月底,比年初多回笼40 亿9千万元。
其次,政治措施:
1、甄别平反。
1962年初,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处理的干部甄别平反。62年4月27日发出《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平反的通知》,加快了平反工作步伐。到8月底,全国共有365万多党员干部,370万群众得以平反。
2、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1962年2月16日—3月8日在广州召开科学工作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重申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观点。陈毅在会上讲话指出:应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即取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帽,加上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帽。59年—64年,先后五批为30多万“右派分子”摘帽。
3、调整统一战线内部的关系。
1962年4月中央统战部召开全国统战会议,检查了几年来在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归侨关系等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决定进一步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改善共事关系,贯彻有职有权的原则和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调整任务的完成
在老八字方针的指引下,我国进行了五年(61年—65年)的调整工作,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65年,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取得了巨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1、农轻重比例关系基本协调,工农业生产恢复和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2、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基本恢复正常,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3、市场繁荣,物价稳定,财政收支平衡,对外贸易有所发展。
六、“左”倾错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
(一)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1、八届十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国际形势
①印军挑起中印边境冲突。中印问题由来已久。61年印军多次挑起边境冲突,62年10月,我军忍无可忍,进行还击,将敌打退。
②苏联策动暴乱。苏联对我军进行的还击不顾事实,袒护印度,无理指责我国。62年4月还诱骗新疆塔城、裕民、霍城三县居民6万余人逃往苏联,5月又制造伊黎暴乱事件。
(2)、国内形势
①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盘踞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认为有机可乘,叫嚣“反攻大陆”,并派特务潜入大陆进入破坏捣乱;大陆未改造好的剥削分子也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
②贪污、投机分子作祟。一些吃国家,坑国家的贪污盗窃分子和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投机倒把分子利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加紧从事犯罪。
③党内有分歧。刘少奇、陈云等人的充分估计困难和认真对待困难被斥为“消极悲观”右倾思想,是“不讲一片光明,只讲一片黑暗”的黑暗风;彭德怀要求平反的长篇申诉信被当作“翻案风”批判。
2、会议使阶级斗争扩大化
以上形势说明,当时阶级斗争发生了某此激化趋势,但尽管如此,阶级斗争也只是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的现象。然而毛错误地夸大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在62年7月下旬召开的北戴河工作会议上,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断言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要对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尤其是在62年9月21日—27日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会议接受了毛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错误观点,在公报中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群。
这就进一步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错误,并使之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造成了严重后果,以致“左”倾错误不仅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未能得到彻底纠正,而且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又称“四清”运动。运动发端于河北保定地区的“四清”。八届十中全会后,河北保定地区为了清查一些干部多吃多占,贪污盗窃等行为,进行了内容为清理帐目、仓库、财物、工分的四清运动。1963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肯定了保定地区“四清”的经验,会议决定要在农村进行“四清”运动,在城市开展“五反”运动(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3月,这两项工作开始试点。
1963年5月,中央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认为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阶级斗争情况;
1963年9月制定《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修改了原来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开展运动的内容,强调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以阶斗为纲”。
1964年12月—65年元月,中央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制定《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使阶级斗争矛头指向了党内,使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升级。
同时,《二十三条》还规定:今后社教运动一律简称“四清”运动(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到1966年春,全国约有1/3的县、社进行了“四清”运动。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诸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宇把大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都看成是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因而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
在开展社教运动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开展了错误的、过失的批判。
首先,康生策动在八届十中全会期间对小说《刘志丹》等进行政治批判。这种批判把小说《刘志丹》说成是习仲勋等利用小说为“高岗翻案”,是“向党进攻”。毛泽东据此指出:“利用写小说搞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如此。”
此后,毛多次对文艺工作提出严厉批评,指责文化部是“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国死人部”,认为文艺界基本上不执行党的政策,已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这样,文艺作品《刘志舟》、《李慧娘》、《午台姐妹》、《兵临城下》、《抓壮丁》等均遭到扼杂,文艺工作者,文艺界负责人、代表人物,(如夏衍、齐燕铭、邵荃麟、田汉等)均受到了错误的、过火的批判。
其次,对文艺界的批判扩展到其他学术领域。
1964年夏,意识形态领域对文艺界的批判扩展到了其他学术领域。哲学界批判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论”;历史学界批判翦伯赞的“让步政策论”,经济学界批判孙冶方的重视价值法则、重视利润的正确观点。
再次,“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1965年11月以后,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出现了更严峻形势。吴晗编写的历史剧《海瑞罢官》被江青、张春桥等人诬蔑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株毒草”。在江、张授意下,姚文元于11月9日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对其进行错误批判。毛泽东支持之,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参卡片P68)。之后,对《海瑞罢官》的批判迅速形成高潮。1966年初发展到史学界、文学界、哲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全面“揭盖子”。
1966年2月,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拟定的《关于当前学术界讨论汇报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也被毛泽东否决。毛泽东指责中宣部是“阎王殿”,提出“打倒阎王,解放小鬼”口号。还说,如再不支持“左”派,就解散“五人小组”、中宣部和北京市委。
以此同时,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炮制了《座谈会纲要》,指出:“建国以来,文艺界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
对《海瑞罢官》和《二月提纲》的批判,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七、对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一)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这个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因此,十年社建时期,党的工作虽有失误,但成绩是主要的。
1、大部分时间党的工作成就是主要的,指导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
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斗争(半年);58年8月—11月的大跃进(4个月);59年8月庐山会议后期到60年下半年,指导思想更“左”,错误发展得更严重,但时间也只有一年。总的说,“大跃进”错误最严重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年。其余8年时间党的指导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
2、创造了四化建设赖以进行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1966年,全国固定资产比56年增长了3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倍,达到2327亿元,工业产品品种增加了32000种,钢品种达到900种。从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工业布局也有了改善,内陆地区建起了规模不同的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如鹰厦、包兰、兰新、兰青、川黔、贵昆、成昆、湘黔线等均是这一时期修建的,得益于“三线建设”的决策(卡片P69)。全国除西藏外均有了铁路。
农业方面:十年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设施,水浇地面积增加2600多万亩,拖拉机拥有量和化肥施用量增长6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了70倍,粮食产量66年达4280亿千,比56年增长了18%。
3、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科技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十年中,高校培养毕业生139万,为前七年的4.9倍;中专毕业生211万,为前七年的2.3倍;业余高校毕业生8万8千人,业余中专毕业生62.56万人;专门科研机构1714个,科技工作人员从120万增加到230万;医学上1964年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防上1964年10月和1965年5月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原子弹爆炸试验,1966年又发射导弹核武器,既标志着我国科技水平达到了新境界,又增加了国防力量。
4、毛泽东等人提出了许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和主张(即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如毛泽东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等;刘少奇提出:许多生产资料都可作为商品流通、两种劳动制度(固定工、合同工)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是工人阶级的一部份;邓小平提出工业企业要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朱德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邓子恢提出建立生产责任制等观点。这些正确观点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起了重大作用。
(二)十年社建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存在。
4、必须谦虚谨慎,防止头脑发热。
(三)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的两种发展趋势
1、必须看到十年探索中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正确的趋向;另一种是错误的发展趋向。
2、必须看到两种发展趋向都在积累。
3、必须看到十年探索中的正确与错误,既同个别领导人有关,但也不能完全归于一个人的责任。
讨论:你如何看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历史。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性质、发展过程和严重错误,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了解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罪行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危害,认识这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活动与毛泽东所犯错误的本质区别。
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天安门事件
教学难点:“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对其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这段历史,可以分为夺权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三个阶段。主要掌握“文革”的全面发动、两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天安门事件、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等问题。
一、“文革”的全面发动
(一)“文革”的性质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理解:
1、“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
按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两种含义进行分析:
①从政治革命看:“文革”不属于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政治统治的革命。
②从社会革命看:“文革”也不是带来社会进步的社会革命。
2、“文革”也不是反革命。原因是:
①“文革”是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是好心办了坏事。
②林、江反革命集团未夺得最高权力。
③党和人民一直对林、江集团进行着斗争。(如“二月抗争”、“四五”运动等)
④社会主义性质未改变。
3、“文革”是一场内乱。因为:
①“文革”乱了思想。许多错误的东西被说成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如张铁生交白卷、黄帅反潮流。
②“文革”乱了组织。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普遍被冲击、改组,陷于瘫痪状态。
③“文革”乱了社会生活。法律成为一纸空文;武斗不止,打砸抢成风;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遭到极大破坏。
(二)“文革”发生之因
关于“文革”发生之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谈了一段话,这段话有三层含义:一是思想理论的错误;二是组织原则的破坏;三是坏人的利用和破坏。具体说:“文革”的发生有以下原因:
1、直接原因:毛泽东“左”倾错误理论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2、社会历史原因:
①社建经验不足。
②我党擅长搞阶级斗争。
③国际共运的消极影响。
3、政治原因: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严重破坏。
4、坏人的利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林、江吹牛拍马;康生制造个人迷信(造神运动)。
(三)“文革”的全面发动
“文革”的全面发动的导火线:对《海瑞罢官》和《二月提纲》的批判。
“文革”的全面发动的标志:一是“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1966.5);二是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1966.8)
二、“一月风暴”和“二月抗争”
(一)“一月风暴”
1967年初,“文革”进入到所谓“夺权阶段”,“一月风暴”是全国全面夺权开始的标志。
1967年元月6日,王洪文一伙在张春桥、姚文元支持下,以上海22个造反派组织的名义召开了“打倒上海市委大会”,夺了上海市委、市人委的领导权。他们以“火线指挥部”代替市人委;用“造反组织联络站”代替市委;用无产阶级文化革命保卫委员会代替市公安局。这就是所谓“一月风暴”。之后,全国各地纷纷仿效,掀起夺权浪潮。
(二)二月抗争
在全国掀起夺权浪潮,使党和国家遭受严重灾难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挺身而出,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对林、江一伙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斗争涉及到三个原则问题:一是要不要党的领导;二是应不应将老干部都打倒;三是要不要保持军队稳定。史称“二月抗争”。
“二月抗争”表现了老革命家为捍卫党和国家利益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可贵精神。
(三)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8p chass9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8.9pt; LINE-HEIGHT: 12pt">在66年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开始对刘少奇进行批判。68年10月召开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通过了关于刘少奇的审查报告,批准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刘少奇不但被免除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且被残酷迫害致死,造成了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
(一)、林彪集团的形成
1、林彪集团的性质
以林彪为首的小集团,是一个钻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核心,以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为目的而进行阴谋活动的反革命集团。
理解:
——权高位显。
——目的是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
——采取不正当手段打击迫害老干部。
2、林彪其人
(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谱》P21)
3、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965年冬,林彪用阴谋手段整倒公安部长罗瑞卿,去掉了这个“直接障碍”,迈开了篡党夺权的第一步”。
在整倒罗瑞卿的过程中,吴法宪、邱会作、李作鹏等人气味相投,甘当打手,特别是吴法宪。林彪也着意拉拢、提拔他们。这样,以林彪为首的一股政治势力逐渐聚集起来。
在局势最混乱的一年(1967年),林彪表态支持驻京部队机关一派,砸烂了总政治部,搞垮了全军文革,成立了以吴法宪为首的“看守小组”(不久改组为“军委办事组”),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都是该小组的主要成员。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林彪集团的形成。
(2)、林彪反革命集团形成之因
①个人野心恶性膨胀。
②经受不住执政的考验,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击中。
③“文革”的发动为其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④骗取了毛和党内外许多人信任,从而掩盖了其罪恶实质。
(二)、林彪集团的发展
林彪集团形成之后,到党的“九大”召开时,标志着林彪集团发展到了顶点。
党的“九大”召开于1969年4月。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讨论通过了林彪作的政治报告;二是讨论通过了新党章;三是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九大”违背党的组织原则,把林彪作为党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总纲。“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它使“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九大”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加强了林、江集团在党中央的地位。
林彪集团主要是通过三方面阴谋活动来发展的。
1、检验反革命权威,建立反革命别动队。
(1)、通过余杨付事件(又称“三·二四”事件)夺取军委相当权力。1968年3月24日,林彪一伙蓄意制造余杨付事件,对不肯听他们摆布的余立金(空军政委)、杨成武(代总参谋长)、付宗碧(北京卫戌区司令员)痛下毒手,撤消了三人的职务(余立金甚至被逮捕法办),调任黄永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军委办事组”组长,吴法宪、李作鹏为副总参谋长。
(2)、组成“联合舰队”等作为反革命秘密骨干力量。
2、为反党夺权制造舆论。
从1970年开始,林彪一伙指使编写《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实质上是一部为林彪树碑立传的“林氏春秋”;吹捧林立果是“天才”、“全才”、“帅才”、“超群之才”;散布“三大助手”论,说林彪是“最好的助手”、“最光辉的助手”、“比恩格斯、斯大林高得多”。吴法宪甚至说:“没有林副主席,就没有我们军队,就没有我们国家。”
3、谋取国家主席职位。
林彪一伙企图利用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之机,实现林彪担任国家主席的野心。叶群对吴法宪说过:“如果不设国家主席,林彪怎么办,往哪里摆?”
(三)、林彪集团被粉碎
1、林彪“抢班”之因
虽然林彪的接班人地位在党的“九大”已经确立,但林彪还是挺而走险,“抢班”夺权。其原因是:
——毛泽东未交出一切实权。
——担心毛泽东有改变“接班人”的意图。
——林彪身体不好。(1970年毛泽东77岁,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林彪64岁,体弱多病)
2、“抢班”之策略步骤
基于上述原因,林彪一伙研究了“抢班”的策略步骤:
第一步:打击江青集团以巩固其接班人地位。突出表现在九届一中全会的选举上,江青差1票落选政治局常委。
第二步:采取“和平过渡”方式先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然而再相机夺取党的最高权力。
第三步:发动武装政变,阴谋武力夺权。
介绍“5·71工程纪要”和“9·13事件”。
(四)、经验教训
1、我党不愧是伟大的党,毛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知错就改)
2、要防止宗派小集团。
3、封建糟粕应剔除:①把领袖神化;②到处选美;③修“行宫”和纪念馆;④生活上的特权。
4、要注意区别两面派人物,并与之斗争。
5、不准搞裙带关系。
6、要注意改造世界观。
7、加强党的建设,以免给野心家以可乘之机。
四、天安门事件(“四·五”运动)
四届全国人大后,由于周恩来病重住院,因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对各条战线进行了整顿,史称“七五”整顿。
“七五”整顿实质上是对“文革”错误的系统纠正,这正是毛泽东所不能容忍的。加之毛泽东的联络员毛远新与江青勾结在一起,煽动对邓的不满,于是毛泽东于1975年11月发动了所谓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运动的开展,停止了大有成效的整顿工作,使全国再度陷入混乱之中,从而导致了天安门事件的发生。
(一)天安门事件的原因
天安门事件又称“四·五”运动,它的性质是一次拥护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的自发性群众运动。但这次正义的革命行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确被错定为反革命事件。那么,怎样评价和看待“四五”运动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册,来看看事实的真相。
任何一次人民群众的大规模运动,往往是整个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产物,这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规律。“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如此,那么“四·五”运动又如何呢?答案是肯定的。
1、政治危机—“四人帮”为所欲为。
2、经济危机—国民经济频于崩溃。
3、直接原因—“四人帮”压制人民悼念总理。
(二)天安门事件的经过(省略)
(三)天安门事件被错定为反革命事件的原因
1、江青一伙歪曲事实,欺骗中央,蓄意陷害—主要原因。
2、华国锋屈服于“四人帮”的压力—重要原因。
3、毛泽东脱离定际,受偃情况欺骗,作出锝误判断—关键性原因。
五、“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粉碎“四人帮”
1、粉碎“四人帮”的经过
“四人帮”原定1976年10月6日发动武装政变,其总部设在全国总工会大楼。10月4日制定出计划,先准备用8341部队,后改为38军,其退路是如38军不行,再调北京民兵,日期延至10月9日。
叶剑英、华国锋了解这一情报后,立即采取对策。当时,叶在西山、王洪文也搬到西山以监视叶帅。叶、华决定先发制人,借口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讨论《毛选》第五卷的出版问题,消灭“四人帮”。整个行动由汪东兴负责。
10月6日下午8时,张春桥先到会场,即被抓住,据说张被吓出一裤子尿。王洪文次到,见公安人员向他走来,见苗头不对,即向叶、华扑去,并从身上拔出手枪,但公安人员动作迅速,王枪机未开,就被制服。姚文元一到即抓。江青被抓是在其游泳池(江刚洗完澡)。整个战斗到晚上9:30结束。事后,政治局常委接着开会讨论《毛选》第五卷的出版问题和毛主席纪念堂的树立问题。10月14日,对外公布粉碎了“四人邦”。
2、粉碎“四人邦”的原因。
(1)“天安门”事件奠定了牢固群众基础。
(2)毛泽东生前的批评和揭露奠定了前提条件。
(3)中央政治局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
(4)叶剑英、华国锋、李先念等同志英明果断,采取对策。其中叶贡献最大。
(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对于“文革”,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四易评价,三分缺点七分成绩——对半开——基本错误——彻底否定。
之所以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因为:
1、“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2、它是50年代后期以来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的发展和极端表现。
3、这场内乱使我国遭受了建国以来空前未有的挫折与损失。
彻底否定“文革”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
二是要把“文化大革命”同“文化大革命历史”区别开来。
(三)“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1、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3、必须维护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4、必须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5、必须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深刻认识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了解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总结经验、团结前进的会议,着重学习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认识这一决议和全会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改选增选的重大意义。了解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改革的纲领。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的过程。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了解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了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了解邓小平南方讲话的重要意义。掌握党的十四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重大决策及理论创新价值。了解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理论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决定。理解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确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提出
教学难点: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对“六·四”风波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手段:CAI课件
课时安排:12学时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现在来看暂时分为党的工作两年徘徊、伟大历史转折、改革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与发展四个阶段。重点问题主要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及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提出等。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一)历史背景
1、粉碎“四人帮”,全国形势大好,但工作在徘徊前进。
随着揭批“四人帮”伟大斗争的开展,工农业、科教文卫等工作走上了正轨,并取得显著成绩。但总的说党的工作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表现在纠正“文革”全局性“左”倾错误这一根本问题上遇到了阻碍。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
华的主要错误是:①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④继续维护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并制造和接受对他的个人崇拜。⑤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
2、“文革”造成的失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十年“文革”,十年浩劫。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果,中国在好多方面不是前进了,而是倒退了。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文作者胡福明,当时为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现在是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由此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二)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全会认为: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2、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和口号,及时地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组织路线。全会针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严重教训,决定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4、提出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问题。
5、着重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任务。
(三)会议的历史功绩
1、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2、结束了党的工作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之道路。
二、四项基本原则和“新八字”方针
(一)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邓小平在1979年1月—4月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作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语中提出来的,内容是: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四化早日实现—中心。
2、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的正确方向。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四化的政治保证。
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实现四化的思想保障和指导思想。
(二)新“八字”方针的制定
方针是在1979年4月5日—28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的。其内容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1、调整—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调整是关键和中心。
2、改革—积极而又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整顿—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建立和健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
4、提高—通过以上三方面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四化建设脚踏实地地稳步高速前进。
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的制定
1、制定《决议》的指导思想
①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最核心、根本的一条。
②对建国以来历史上的大事,包括领导人的功过是作,要作出公正评价。
③对过去的事情做基本的总结。
2、《决议》的内容
共分八个部分,概括之有三方面内容:
①总结了建国32年以来的基本经验。
②对建国以来党和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上的重大失误、历史是非,作了实事求是,明确充分的结论。
③总结和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另外,《决议》还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二)确立和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毛的历史地位
①毛是中共创立者之一。
②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
③毛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④毛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⑤毛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⑥毛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
2、为何要正确评价毛的历史地位?
①对毛的评价关系到对中国革命的评价。
②对毛的评价关系到对老革命家的评价。
③对毛的评价关系到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决议》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活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
毛泽东思想包括六大理论: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革和社建理论;③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
2、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反对两种错误论调:一是否定论(或过时论);二是教条主义论。
正确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首先坚持,然后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更好地坚持。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一)、中共十二大
1、会议简况
召开于1982年9月1日—11日。出席大会的代表1545名,候补代表145名。大会议程是:①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②审议通过新党章。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跃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报告。
2、报告内容
(1)、回顾六年以来的战斗历程,宣告我党历史上第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实现。
(2)、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3)、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4)、要求全党抓好四件大事,以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会议意义
(1)、是七大以来的一次重要的党代表大会。
(2)、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中共十三大
1、会议简况
召开于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出席大会代表1936人。邓小平主持会议,赵紫阳代表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2、报告的内容
——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理论上的阐述。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指出经济建设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三步曲”),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
——指出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党的议事日程。
——强调要加强党建工作。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定性);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我们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定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表明我党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会议的意义
(1)、大会是继十二大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2)、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国情提供了科学根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3)、基本路线的制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五、“六·四”风波
1989年4月—6月上旬,我国发生了从学潮到动乱,最后到反革命暴乱的严重事件,党史上称为“六·四”风波。
(一)、“六·四”风波的导火线和实质
1、风波的导火线:1989年4月15日胡跃邦病逝。
2、风波的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风波的严重后果:
1、政治上的损失:有毁国家形象。
2、经济上的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①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这次风波使国家损失13亿人民币。在6月3日—5日,暴徒共烧砸各种车辆390辆。其中,军用汽车被烧104辆,被毁73辆;装甲车被烧38辆,被毁2辆;警车被烧28辆,被毁66辆;公共汽车及其他汽车被烧64辆,毁坏16辆;价值1亿元的成都人民商场被“天之骄子”付之一炬。
②间接经济损失:国外来华投资纷纷撤走。
(三)、赵紫阳所犯错误
1989年6月23日—24日,中共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认定赵紫阳在这场风波中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定
(一)、中共十四大
1、会议简况
会议于1992年10月12日——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000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
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10月19日举行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为总书记、江、李鹏、乔石、李瑞环、朱榕基、刘华清、胡锦涛为政治局常委。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尉建行为中纪委书记。
2、大会的突出贡献
(1)、完整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九个方面)。
(2)、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新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了总纲。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提出
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以后,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七、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中共十五大
1、会议简况
会议于1997年9月12日—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048名,代表全国5800万党员。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会议选举产生了193名中央委员,151名中央候补委员,115名中纪委委员。
9月19日召开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22名中央政治局委员,2名候补委员。选举江泽民、李鹏、朱榕基、胡锦涛、李瑞环、尉建行、李岚清为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为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任中央军委主席。
2、大会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对本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四顾和展望。
(2)、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4)、强调要从严治党、惩治腐败。
(5)、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述了推进组国统一的步伐及方针政策。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十五大的最突出贡献是明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对时代主题作出了新判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用于政教04、05、06专科……)

中共党史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2006年1月第一稿
2006年10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