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耐久度怎么算消耗:张子林书法 收藏 范曾谈中国书法之美(上)-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7:11:14

范曾谈中国书法之美(上)- 1

《我眼中的中国》系列节目
仍然注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书法
集中和精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为人们所喜爱的程度无须多言
书画同源
所以今天我们请的嘉宾
仍然是范曾先生
他给我们所讲的题目是
中国书法之美
下面我们有请范曾老师
有请
范老师请坐
导播请打开新加坡的网真系统
我们联系新加坡的朋友
新加坡的朋友 你们好
你们好
你们好
范老师好
范老师 这六位观众
您知道是怎么知道这个讲座的吗
他们都是在网上报名参加这个活动的
通过互联网
然后现在又坐在网真系统的
远在万里之外
因为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高科技
我还以为他们就在旁边呢
范老师 我们今天稍微改一下章法
我想请今天现场的朋友提两三个问题
让范老师先回答一下
然后再开讲 好不好
谢谢
我们新加坡那边
有好几位非常漂亮的女士
这个艺术家就是特别希望看到美的东西
我们都是讲书画之美
好 请哪位漂亮的女士提个问题
我提一个问题
我想问一下范老师
人们都说字如其人
您觉得你的字和你为人的风格
有没有一致
作为我个人的书法来讲
我想用杜甫形容李太白的诗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来形容我的字比较合适
庾开府 庾信 南朝大诗人
鲍参军 鲍照 南朝的大文人
一个清新 一个俊逸
你读读他的《芜城赋》
沵迤平原 南驰苍梧涨海
北走紫塞雁门 柂以漕渠 轴以昆岗
重关复江之隩
四会五达之庄
滔滔不绝
俊秀之气勃然于文章之中
我的书法受我的文化的影响
受我主观上对清新俊逸的那种追求
我想杜甫形容李白这两句
可以讲书如其人
范老师 刚才评价您的书法
是您自己给以的评价
有没有中国书法界的同仁
对您的评价呢
这个我不关心
因为写字是自己的事情
我丝毫不关心
我告诉你一点
我从来不看电视 从来不看电脑
电视有时候看
比如讲我们这节目 我一定要看
我没有弄网的知识
讲网上有我几万条消息
和我没关系 那是虚拟的世界
有人需要
我省去很多体内体外
身内身外的好多烦恼
一个人能消除烦恼
做一个真实不虚的人
做一个痛快淋漓的人
你再写书法
那你的书法会自然而然地
带给你无穷尽的快乐
范先生
电脑不光能带来烦恼
还能带来很多的快乐
比如说您跟亲朋好友在上面用图像会面
还有 如果没有电脑和宽带网的发展
您对面看不到新加坡万里之外
能够跟您这样交流
这是个优点
没准五年以后
您会非常喜欢电脑的
可是我告诉你
幸福是多样的
每天通话是种快乐
可是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这是杜甫的诗
当时交通闭塞 音讯不通
可是一封家书 万金难买
这种等待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还有 我和我太太楠莉女士
大家都知道
我给她有二百多封情书
二百多封情书
如果讲当时电脑非常发达
有手机的话
这些东西不存在
一个手机 今天怎么样
那个诗意的人生失去了很多
所以讲得失之间 我们还要考虑
好 五年以后咱们再说
来 您好
我是来自河北省泊头的宋文晓
您是专程赶来的吗

谢谢您
初学书法临帖的时候
临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书法临帖
这是个学习书法的必须的过程
你怎么样临 临多少时候
这个人各有区别
方法也非只一端
这个时间完全是由你自己做一个判断
临时间长了 如果出不来怎么办
你多临帖以后
你可以把临帖改成读帖
你可以看
你比如我临的是汉代的《曹全碑》
我可以同时把
汉代的《孔宙碑》《乙瑛碑》拿来看
这样呢 你就会在临帖的过程里
博采众美 融会贯通
谢谢范老师
您是问了一个非常技巧的问题
范老师 我就问这么个问题吧
您是画画的时候过瘾呢
还是书法的时候过瘾
各有各的过瘾
它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比如说画画的时候 是个什么样的
书法的时候 它是个什么样的
画画的时候
要有一种书写的快意
而书写的时候呢
要有一种画画的意味
这个才叫痛快淋漓的状态
如果讲你画画 你是慢慢描
有人画画是趴桌子上
这手腕都不能离开
这么慢慢描
它这个气韵不生动
你必须要像书法一样写
写字的时候
你光是写个普通的形体
而没有我们画家对形象的理解
你写出来的字索然无味 就这样
它相互联系
您是更喜欢画画呢
还是更喜欢书法呢
画画跟书法是一回事
画画和书法是怎么一回事
给我们普及一下
谈到书法
中国“五四”以来
中国的一些激进的
希望中国 我们民族能够振兴的知识分子
有个认识的误区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
影响了中国的民主和科学
因为中国丰厚的文化成了一个阻力
这是当时他们一个认识的误区
以当时最有名的人为代表人物 陈独秀
陈独秀等当时讲
中国的汉字它很难装载新的思想
因此要先废汉字 且留下汉语
而且这汉语改成罗马字拼音
这个对中国没有损失
胡适一看到陈独秀这样讲
他说我非常赞成独秀兄的看法
的确 中国汉字是个很大的问题
鲁迅先生也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前进
希望把线装书统统扔掉
最激烈的还有瞿秋白
瞿秋白说
这个方块字是全世界最可恶
最龌龊 最浑蛋的臭茅坑
瞿秋白 知识分子 书生气十足
你说他一肚子学问
他的古文底子比谁都好
写的字也非常好看
结果他当初有这个观点
而且鲁迅曾经还讲过非常激烈的话
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
讲这话的时候
你知道 他们比在座诸位都小
也就是你们这种年龄
二十来岁 年少气盛
对中国爱之深 恨之切
就是鲁迅那个名言
对中国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中华民族非常之可哀
我们对她的不幸很感到可哀
对他们的不争气非常愤怒
因此像鲁迅 瞿秋白
都提倡要中国发扬斯巴达精神
要强其体魄
因为中国在鲁迅那时代
老实说道光以后一百多年
中国是积贫积弱
那么他们陷入这个认识的误区
是很自然的
我们今天对这些
历史上的优秀的知识分子
当时的思想状况的了解
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生逢一个盛世
祖国极为强大
经济 国防 航天等等
都在全世界彪炳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而在这个时候
我们中央又提出
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这是一个多么
历史上一个伟大进步
这也是一个非常令我们愉悦的一件事情
范先生
刚才瞿秋白和鲁迅先生
两句话是原文呢 还是
原文
没有任何演绎的
绝对没有错 可以查
我不需要像某些学者
来杜撰一些古人的语言
绝对是非常准确的
这些偏激之词
都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
或者说 有一段时间
我相信他也不是
终身都抱着这样一个思想
一点没错
在您年轻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过激语言吗
没有
对中国传统文化
从未有过
没有 他们当时国家危机累累
中国的命运危如累卵
他们急需中国强大
恨不得中国一天强起来
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是到了晚年
像鲁迅他会很客观评价中国文化的意义
所以年轻气盛时候讲的话
不可以作为他一生思想的代表
后来到晚年
你想 他是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这个变化可谓大矣
所以讲年轻人说话
我仅仅告诉观众
在中国思想史的进程中
曾经有过这一段
我对它的了解就使大家对今天
能够深入传统文化的深层
抱着更大的信心
毛泽东就比较客观地讲过
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都要做历史性的总结和继承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弘扬其民族之精华
有这个继承和没有这个继承
是不一样的
这是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的
必要前提和必要条件
主席毕竟是主席 对不对
其他的文人毕竟是其他文人
还是有差距的
我觉得文人在艺术水准里边的造诣
和政治家在政治上的造诣
是可以同日而语的
这个 我不敢这么说
我觉得艺术家的造诣
我觉得应该大大地弘扬
这是我的观点 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