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2015总决赛视频:宗庆后:大器晚成新首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4:53:42

宗庆后:大器晚成新首富

        10月上旬的一天,2010胡润富豪榜发布。65岁的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中国新首富,一年间他的排名上升了12位,财富增加了530亿。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

  胡润对此解释说,宗庆后的上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娃哈哈的规模不断扩大,今年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00亿元,平均每三天1个亿;此外,宗庆后在赢得与达能的官司后,在娃哈哈的股份约达六成。

  抛开这些客观因素,是什么成就了今天卖水卖出的新首富呢?

  人们公认:他坚忍、自持。对机遇有异于常人的敏锐嗅觉和把握,以及力排众议的胆魄和判断力。

  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宗庆后的成功应该再恰当不过了。从小生活贫困,在盐场劳作多年没有磨灭对生活的希望;作为身家800亿的首富,每年用于个人的花销不超过5万;42岁仍怀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发现并抓住了儿童饮品的机遇;敢于冒险收购比自己大几倍的工厂作为自己的新领地;在大家都争相抢夺发达地区市场时,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大举抢占西部市场……

  ——— 42岁开始创业———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随知青返城的潮流,回到杭州,在一家校办工厂做推销员。之后10年,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郁郁不得志。

  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的沉默的中年男子。创业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宗庆后从校办企业办公室,借了14万元钱,也不敢全部用完,只用了几万元钱,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简易的办公桌椅,就开张了。

  作为校办企业经销部,首先要为学校做好服务。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接到学校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宗庆后都会马上蹬上三轮车,走街串巷把冰棍送到学校去。“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厘钱。”宗庆后至今记忆犹新。

  利润虽然微薄,但宗庆后坚信付出总有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庆后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开始为人家代加工产品。到年底一算账,居然有了十几万元的进账。

  没有自己的产品,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第二年,宗庆后与人合作,成功开发了属于自己的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没想到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订单雪片般的飞来,产品供不应求。到1991年的时候,娃哈哈的销售已经过亿,宗庆后掘得了第一桶金。

  ——— 推崇“开明的专制”———

  在杭州市清泰路160号,娃哈哈集团总部六层的小楼显得低调而平和,与门口保安员近乎倨傲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走进综合楼一楼大厅,一尊高大的宗庆后铜像赫然印入眼帘。

  多年来,娃哈哈一直是高度集权制的机构。这个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7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拥有员工近2万名的庞大企业,至今只设一个董事长和一个总经理,都由宗庆后一人担任,没有董事会。

  有一个得到宗庆后本人证实的说法,一个产值上亿的分公司要买一辆电瓶车,需要宗庆后批条子。更有夸张的传言,买个扫把都需要“老板”的签字。

  宗庆后一直推崇“开明的专制”。他自言,娃哈哈已经开始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将人治色彩浓厚的娃哈哈转向更加制度化的管理,并尝试着“分级授权”。但是所有的大权,他依然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宗庆后本人亦对自己在娃哈哈合资公司经营的绝对控制力颇感自豪。他称:“合资之后,达能曾向娃哈哈派驻了一个搞市场策划、一个搞技术的,都被我赶走了。”

  合资开始于1996年,娃哈哈官网在发展历程中这样描述,“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合作前八年,宗先生的经营无可挑剔”,达能这样表示。但宗庆后却说:“跟达能合作的11年,是很不愉快的11年,我们一直在斗,为经营权、为品牌。”“跟达能合作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中国国情。我是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事情,他说反对的,我们坚持做了,都成功了。”

  ——— 一年花费不过五万———

  虽然坐拥数百亿资产,宗庆后却依然维持着他一贯的作风:简单生活、节俭办公。

  除了特殊场合,他总喜欢套件茄克,脚上一双有点旧的布鞋。前不久出差,他花了19.5元买了套内衣,还开玩笑说,穿我身上,人家都以为上千的,质量好就可以了。

  在极少的业余时间里,他也不热衷于企业家们钟情的贵族运动,更新换代频繁的高档电子产品从来都与他“绝缘”。他现在用的手机,不是那种高档的商务智能手机,而是很普通的那类,他认为只要能接电话,1000元的也就足够了。

  如果说他有什么个人嗜好的话,那么就是喜欢抽烟和喝茶。他以前一直抽一种叫做“紫罗兰”牌价格低廉的香烟,现在抽一种来自香港的“大哥大”牌低焦油的香烟,仅10元一包。不过,2007年底,“大哥大”涨价了,12元一包,为此身为大富豪的他还发了一通牢骚:“涨得太快了。”

  有一次,电视台要录制节目,专门把他拖到了西湖边,坐着喝茶。节目完成后,他忽然大有感触:“原来坐在这里喝茶挺舒服的。”下属建议说,要不下回多到湖边办办公,边看文件边喝茶?想想这的确是件美事,但之后就全忘了,他总是说:“还不到享受的时候。”

  ——— 做大做强企业是更大的慈善———

  慈善因“巴比晚宴”而受到关注。作为首富,宗庆后也收到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邀请函,不过他拒绝了邀请。

  宗庆后对于慈善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相比捐献资产的慈善行为,他认为当下中国更大的慈善是做大、做强企业,也就是要持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宗庆后表示,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家若把钱用来投资,就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财政收入,这才是更为可行的慈善行为。“我经常说救急不救贫。我们中国每次大灾面前,民营企业都在捐款,这是救急。如果是救贫,那只能越救越贫。让更多的人因为娃哈哈的存在而生活无忧,这样才是大善。”  (张风)

(科技日报)

来源 科技网|www.stdaily.com


编者按: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故事。

从一部照相机起家,到成为电冰箱配件厂的厂长,从冰箱厂倒闭、楼市泡沫的阴影中走出,到第一辆摩托车、第一辆汽车,从像卖白菜一样地买汽车,到“蛇吞象”般的上演并购沃尔沃的传奇,李书福成功了,他将一切理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故事也许带给你的是不一样的思考,他的内涵是什么?你可以获得怎样的借鉴?

 

李书福:现实主义的梦想家

 

寒风去  春风到  埋头苦干静悄悄

不要吹  不要闹  自主品牌撑大腰

欧美情  日韩潮  崇洋媚外何时了

中国车  飞多高  奋战十年变大雕

——李书福

 

李书福的大时刻

2010年3月2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产业海外并购案尘埃落定。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郑重地在一份协议书上签下了各自的名字。中国人以100%控股,成为顶级品牌汽车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老板。

消息传出,举世关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将加速推动中国汽车称雄世界。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认为,这一收购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世界汽车产业的重心已经从欧美转向中国。

这一天成了李书福的大时刻。从北京飞往斯德哥尔摩的时间是 13 小时。然而李书福为此等待了8年。又或者,从17岁在台州的公园给游人照相开始算起,李书福为这一刻准备了25年。

 

26岁的千万富翁

同今天许多衣着朴实、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一样,25年前的李书福也是为了生计,满怀激情,怀抱一个出人头地的梦想,从偏僻的农村出走,寻求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1963 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省台州一个农民家庭。因为环境的关系,高中毕业以后,李书福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白手起家。他买了一部相机,整天在公园里或大街上转悠吆喝着,给人拍照。半年后,他用积攒起来的钱,租了一个店面,开起了照相馆。

1984年的某一天,李书福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那时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还绝对是供不应求。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后来生意慢慢大了,他和其他几个兄弟就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他出任厂长。在1985年前后,民营经济还没有获得正式承认,电冰箱这种国家统一配售商品,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然而此时的李书福决定冒险生产电冰箱。他在冰箱配件厂的基础上组建了北极花电冰箱厂。到了1989年,他的北极花电冰箱厂的年产值超过千万,每天到工厂拉货的车子排起了长队,26岁的李书福已然成了一名千万富翁。

就在这时,国家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电冰箱厂不在其列。工厂被迫停产。

冰箱厂关门之后,李书福南下到深圳大学学习充电。但他的兴趣仍然不在读书上。逛装潢材料市场时,李书福发现有一种进口装修材料的市场前景很不错,便中断学业回到台州,联合几个兄弟重新创业,生产一种利润空间很大的镁铝塑板。这种塑板为李书福的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九十年代初,海南房地产热兴起,李书福又心动了。他带着几千万元的资金来到海南,却遭遇地产泡沫破灭,几乎血本无归。对于这段经历,李书福不愿多提,但他并不惧怕失败。他说:“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炒房失败后,李书福意识到自己只能做实业。带着这条深刻的教训,他又一次回到浙江。

 

汽车梦起航

海南的投资失败以后,李书福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战略、重新寻找事业的起点。

在深圳学习期间,李书福买了一辆奔驰车。这使他第一次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来到一汽,把红旗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一系列配件买回去研究,依葫芦画瓢,居然造出了一辆和自己的奔驰车外形酷似的轿车。李书福兴奋地开着这辆车上街兜风,却很快受到警告:没有生产许可证造出来的车是“犯法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轿车绝对是一个卖方市场,不在乎品牌,只要是轿车,就能卖出去。可那个时候,恰恰又是国家产业政策非常保守的时期,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人人都看到轿车制造的市场机会,但鲜有人敢于去“拼死”尝试。当李书福自己组装出这辆汽车时忽然意识到,汽车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全新的领域。

李书福找到台州市黄岩区经委的领导,刚把要搞汽车的想法说出口,就得到了一句“不可能”的答复:找到省机械厅,答案还是“不可能”,还多了一句:“你去北京也没用,国家不同意,工厂不能建,汽车就是生产出来也不能上牌。”

李书福没有就此放弃。他决定走迂回路线。有一次,台州市政府组织参观一个摩托车厂。李书福发现制造摩托车也很简单。1994年,全国摩托车厂林立,市场疲软,但没有一家生产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李书福看中这个机会,买来样车,把它拆掉琢磨其中的原理,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改良。一年以后,李书福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踏板摩托车,产品投放市场后一直供不应求。1998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

但李书福始终不忘为将来建汽车厂布局。他在浙江临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一块850亩的地,名义上说是要生产摩托车,实际上却在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在一次饭桌上的聊天中,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监狱下属的一个汽车厂有生产经营权。他急急忙忙赶到德阳,与其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名为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998年8月8日,吉利生产的第一辆车下线,李书福专门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 700 多张邀请函。但由于当时这辆车尚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来捧场的只有一位副省长。“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李书福在多年后谈起当时的场景时,仍有些心酸。

 

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坐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2001年11月,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在创业初期,李书福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当时的吉利美日和吉利豪情,每辆价格都在3万多元。高档一点的吉利优利欧售价也不过4万元。超低价位引发了同类小轿车的降价风潮,汽车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李书福口出“狂言”:要像卖白菜一样卖汽车!

然而就在保有价格优势的同时,吉利却成为廉价低端的代名词,有人戏谑道:“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另外,因为过于模仿其他汽车,吉利也没少吃官司,虽然最后吉利赢了官司,但李书福还是心有余悸。他意识到: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从 2007 年开始,吉利开始实施全方位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现在的吉利已经不再造4万元以下的汽车。实施战略转型的第三年,吉利汽车销量达33万辆、比2008年净增 10 多万辆,同比增长达48%;实现销售收入 165 亿元,同比增长28%。一个全新强大的吉利汽车品牌形象正日渐清晰起来。

 

追逐沃尔沃的漫长征途

早在2001年的某个汽车高峰论坛上,李书福就曾大谈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的观点。他说:“未来的十年或二+年,通用一定会破产,不是它经营得不好,而是全球经济的发展规律决定了美国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沙漠。”当时台下的观众一片哄笑。然而“狂人”李书福对此并不以为意,在2002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他又对员工们宣布:“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当时没有人把这句话当回事,因为对于所有人来说,哪怕只是做梦,收购沃尔沃也太过于异想天开遥不可及了。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个梦想在李书福那里已经逐渐变成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2002年,李书福一度谋划着要收购英国罗孚汽车,但因缺乏经验,又“不懂规矩”,最终慢了一步,输给了南京汽车公司。4年后,他又盯上了奔驰汽车的时尚车型Smart,但对方根本看不上吉利集团,一上来就提出苛刻条件,让他难以接受。

两次失败后、李书福终于迎来了机会。2006年、吉利集团赢得英国百年汽车企业锰铜控股公司的垂青,双方合资成立了上海英伦帝华合资公司,在上海生产知名的伦敦黑色面包出租车,实现了“英国品牌中国造”。2008 年,李书福又趁着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拿下全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 DSI 自动变速器公司。

2007年,李书福去了一趟英国,到汇丰控股公司的总部“找钱”。得到对方的融资支持后,他亲往美国拜访福特公司高层。当时,福特公司深陷财政困境,亏损额高达126亿美元,为此不得不甩掉捷豹、路虎等知名品牌,但即便如此,它仍然舍不得出售沃尔沃。

虽然碰了一鼻子灰,但李书福仍不死心。他曾连续两年跑到美国底特律参加车展,目的就是找机会和福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喝杯咖啡,“聊聊沃尔沃”。对方却告诉李书福,福特的重组自救计划已初见成效,不会考虑卖沃尔沃。“我们福特一年的销售额是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000多亿元。”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很明显:只有福特公司这样的跨国企业,才有资格拥有沃尔沃。

最初,在福特公司高层看来,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计划,完全是“蛇吞象”式的妄想,是自不量力的表现。然而,李书福软磨硬泡的时间长了,福特公司的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黄皮肤、笑眯眯、执著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因此,2008年底,当福特公司决定甩掉沃尔沃这个“包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书福。

2009年初,李书福接待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福特公司独立董事约翰·桑顿。桑顿拜访吉利集团,只有一个目的:考察有意收购沃尔沃的买家的实力和诚意。结果,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福特公司应该认真考虑吉利集团的收购提议。

在福特总部,李书福的收购提议被讨论了好几个月。但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董事会内部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为了说服福特公司,李书福通过一家英国公司,找到了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富尔德、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著名汽车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和著名企业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组建了一个 200 多人的谈判团队。“谈判的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光是双方准备的资料和谈判记录,就重达几十公斤,吉利集团谈判团队的成员,由于经常往返于国内和欧洲之间,常常早上醒来时都反应不过来自已身在何处。” 一位曾参与谈判的人士说。

李书福还挖来了4位业界的顶级精英:原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童志远、原英国石油公司的高管张芃和袁小林、原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打造全新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既了解国际并购事务的规程,也熟悉与欧美国家政府打交道的套路,因此成为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行动的决策机构。

工会问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行动中经常遇到的“路障”,李书福也碰上了这个难题。在和沃尔沃公司的工会代表一次谈判中,对方给李书福出了一道难题,问他能不能用 3 个词来说明为什么吉利是最合适的竞购者。当时,场上的气氛有些尴尬,主持人本打算出来圆场,但李书福摆摆手,决定自己面对这道难题。英文不太好的他回答说:“我想说的 3 个词就是I love you。我爱你们,我爱沃尔沃这个品牌。运营好沃尔沃品牌以及爱护沃尔沃的员工、保障员工的利益,是吉利的责任和义务!”李书福的这番表白,赢得了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2009年10月31日,福特公司终于在两个竞购者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中国吉利集团当中做出了选择:吉利集团被列为优先竞购者。

2009年12月,福特对外宣布已和吉利达成框架协议。

此时,再也没人讥笑李书福“痴心妄想”。2010年3月28日的签字仪式让人们恍然大悟:李书福不是一个靠投机倒把上位、空有匹夫之勇的草莽,而是怀抱梦想、立足现实、步步为营的战略家。

如今,外界最关心的是,李书福将如何运营沃尔沃这个品牌。对这个问题他这样解释:沃尔沃是一只应该回归森林的老虎,要解放这只老虎,就需要恢复沃尔沃自身的价值。

李书福已为沃尔沃制定了一份复兴计划:第一,沃尔沃目前的管理团队将被保留。沃尔沃在瑞典和比利时分别有两个汽车组装厂,在瑞典还有一个发动机生产厂,李书福决定把这些主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都留在欧洲。他说:“我们不想要一款在‘第三世界’制造的豪华车形象,而是想要一款欧洲豪华车的形象,尽管它是由中国厂家拥有的。”第二,通过在中国设厂,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大幅削减沃尔沃轿车的生产成本。有消息称,李书福计划在北京或天津建立年产30万辆沃尔沃轿车的新工厂。第三,销量方面,李书福计划在未来4到5年的时间内,把沃尔沃的年销量从现在的40万辆提升至100万辆。第四,在技术和产品革新方面,他希望每年都有新产品在瑞典工厂下线。为此,他将保障沃尔沃的开发费用,以便研发出效率更高、排量更小、更环保、重量更轻的发动机 … …

虽然这一复兴计划还未真正迈出脚步,但乐观的李书福已放出豪言:“吉利能在两年内让沃尔沃扭亏为盈!”这又是一句“李书福式狂言,然而这一次,人们有充分理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