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秋播的花:高铁崛起拉动行业内生外延双增长 机会显现(附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1:17:48

高铁崛起拉动行业内生外延双增长 机会显现(附股)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1年05月31日07:22  

高铁时速不断冲新高

出口份额也不断扩大

广受瞩目的京沪高铁将于6月份开通运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南车生产的CRH380BL均已完成了通车试运营。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是中国开启高铁时代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目前对高铁降速存在着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十二五”期间,中国高铁发展步伐并不会如之前有些人士预计的那般明显放缓,高铁依然是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铁道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国高铁的路网规模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已经开工和获得批复的高铁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进行下去,届时高铁全新版图的呈现,将更充分地发挥高铁的路网规模效应。

高铁技术的崛起,不仅可以将高铁技术延伸到其他领域,而且高铁出口也会赢得大量的海外订单。市场分析认为,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毫无疑问将成为高铁龙头重点公司,配套设备制造商同样值得关注,而进口替代效应将会使得更多的相关企业脱颖而出。

5月26日,南车青岛生产基地,两列动车正在车库等待验收。

高铁时速不断冲新高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走访中国南车株洲所了解到,在引进国外高铁技术之前,铁道部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自主研发了中国的高速列车“中华之星”。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冲刺试验创造了最高速度每小时321.5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但“中华之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故障较多。

在此背景下,铁道部从2004年开始做出了引进国外高铁技术的决定,也奠定了高铁机车的4种主要型号:CRH1、CRH2、CRH3和CRH5。青岛BSP公司引进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1型动车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制造生产CRH2型动车组;唐山机车车辆厂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3型动车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引进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5型动车组。

在引进和国产自主的争议中,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时速不断提高。

2008年8月1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被誉为“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

但是,这一实际运营速度很快就被打破。在京沪高铁的试运营中,设计时速380公里的高铁列车试验最高时速达到了486.1公里。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依据目前中国高铁的制作水平,中国高铁在实验中要达到时速500公里以上并不存在技术难度。

在高铁时速不断冲高的同时,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业绩同样逐步稳健增长。中国南车2008年净利润为13.84亿元,2009年净利润为16.78亿元,2010年净利润更是超过25亿元,2011年一季度净利润为9.46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仅为3.56亿元。中国北车2008年到2010年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3亿元、19亿元。

在中国南车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的目标。这与2010年相比,翻了一番多,年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预计,公司2012年营收将达1000亿元,较2009年增长一倍以上。

中国北车在2008年提出了自己的“三步走策略”:第一步,三年再造一个北车,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第二步,四年时间再翻一番,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第三步,2020年前进入世界500强。

出口份额不断扩大

2004年,我国铁道部作出了引进国外高速列车的重要决定,到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后,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均提出了借鉴或引进中国高铁的意向。短短几年内,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迈向了“输出”阶段。铁道部已经成立了中美、中俄、中巴、中沙、中委、中缅、中吉乌、中波、中印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北车了解到,从2007年到2009年,中国北车出口签约额从5.12亿美元持续增长至11.0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7.17%,占国内行业出口成交额的近三分之二。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各国实体经济,但是中国北车2009年出口签约额依然超过11亿美元,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新西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2010年,中国南车实现海外签约额近10亿美元,地区涉及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等。目前,中国南车的产品已累计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0年,中国南车一方面稳守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传统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大洋洲、美洲、欧洲等新兴市场。2010年12月,中国南车与美国GE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生产高速动车组等铁路客运装备。

打破国外封锁中国高铁将有自主“心脏”

国内最大规模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产业基地在湖南株洲奠基

中国高铁将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心脏”。5月25日,国内最大规模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产业基地在湖南株洲奠基,中国南车(601766)成为国内唯一掌握从IGBT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模块封装与测试,以及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当天,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铁道部等部门官员出席奠基仪式并表示祝贺。

此举标志着中国高铁将拥有包括基础性核心器件技术在内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据悉,该基地建设的国内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计划2013年投产,将年产8英寸大功率IGBT芯片12万片、IGBT模块100万只,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此间表示,大功率半导体IGBT器件作为一种基础性关键技术装置,不仅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而且在一些重大产业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多年来其核心技术却一直被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封锁。加快发展大功率半导体IGBT对促进我国相关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乃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轨道交通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三菱、西门子、ABB等国外产品的天下,往往存在价格昂贵、调试周期长、维修费用高昂等问题,成为了摆在我国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面前一个极高的门槛和严峻的挑战,严重影响了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中国南车称,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创产值超过20亿元。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该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明显提升中国南车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可涉足更为广泛的领域。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南车正在推进时速500千米/小时以上动车组试验,进程已经过半。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南车与美国GE合作进军美国高铁市场也有新的进展,美方日前已拨款20亿美元开展前期工作。

中国南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8年以来,中国南车营业收入每年以超过200亿元的速度迅速增长,去年为650亿元,今年预计达到800亿元,明年可望超过1000亿元关口。

进口替代前景广阔配套设备商更可关注

由于中国高铁采取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部分核心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一旦国内相关企业能够攻克核心零部件技术难关,将会大幅拉低进口核心零部件价格,特别是进口替代效应将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5月25日,中国南车大功率IGBT产业化基地在中国南车株洲所奠基,标志着我国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据悉,项目设计年产8英寸芯片12万片、IGBT模块100万只,中国南车成为国内唯一掌握IGBT“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封装-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将打破国外的垄断供应。据介绍,IGBT项目预计2013年正式投产,总投资14亿元,年产值保守估计在20亿元。

IGBT中文全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是电机控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首选器件,IGBT被业界誉为功率变流装置的“CPU”、绿色经济的“核芯”。目前,全球IGBT市场中最主要的供应厂商由国外少数大公司控制,包括日本三菱、东芝,德国英飞凌(由西门子公司剥离出来)、瑞士ABB公司。中国整个IGBT市场大部分由国外厂商占据,其中IGBT芯片完全依赖进口,关键技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

中国南车株洲所负责IGBT项目的冯总工程师表示,正式投产后,中国南车IGBT产品价格肯定要比国外产品低一些,一旦中国南车正式投产,将产生良好的进口替代效应。

如果说中国南车的IGBT项目是进口替代的远景描绘,那么时代新材的减振弹性元件更是成为进口替代的重要受惠者。

时代新材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能够出口供应国际整车制造商同类型动车组弹性元件的国内供应商。我国国产动车组弹性元件目前尚处于国产试点配套等待替代进口的阶段,未来动车组和地铁城轨车辆减震元件将成为时代新材铁路车辆减震弹性元件的新亮点。由于时代新材是目前动车组国产减震弹性元件的唯一生产商,按照相关研究员分析,如果未来三年内动车组弹性元件逐步完成进口替代,保守估计,国产化后时代新材在该领域占有50%市场份额,平均每年收入将有望超过1亿元。

晋亿实业同样成为进口替代的受益者。据了解,公司为铁道部高铁扣件的第二大供应商,生产的高铁扣件占有铁道部招标份额的24-25%,仅次于德国福斯罗的30%,未来极有可能超过德国福斯罗公司,成为高铁紧扣件的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供应250公里/小时和350公里/小时的高铁扣件企业。随着产能扩张和技术提升,未来公司在高铁扣件领域的份额有望逐步提高。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原重工都在进行高铁相关配件的研制工作,一旦通过测试并表现稳定,未来均有望迎来不错的增长机会。

配套设备商更可关注

长期研究高铁相关上市公司的某研究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高铁在近几年将会迎来高峰。就受益程度而言,由于新建高铁线路不断投入运营,高速动车组的需求量增大,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最能享受高铁带来的业绩确定性增长。

宏源证券张立平认为,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未来业绩增长非常确定,一直被部分市场人士看好。从估值角度而言,相比其他高铁相关受益公司,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目前估值并不高。

还有分析师认为,时代新材(600458)和晋亿实业(601002)会从高铁快速发展中获益。时代新材生产的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业务增长迅速,公司2010年度此项营业收入达到了11.6亿元,而2009年此项业务收入为8.7亿元。同样,晋亿实业的紧固件销售收入增长良好,成为公司重要业务支撑,2010年度公司的紧固件销售收入为24.67亿元,营业利润为6.58亿元,随着高铁项目进入交货高峰期,未来公司的紧固件业务还将迎来明确增长。

从目前的高铁发展情况来看,市场已经充分看到了中国中铁主要提供铁路数字化信息化系统产品,两者均属于典型的配套企业,而且与铁道部有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在基建就绪后,将由诸如此类的配套公司完成配套的后续工作,市场分析师认为这些配套公司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技术移植培育市场空间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等高铁企业走访中了解到,整个高铁工程涉及到诸多技术环节和领域,高铁技术属于典型的高端装备技术。铁道部一直在强调高铁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对高铁技术的要求格外严格。

正是这种高标准的高铁技术,使得高铁中的各项技术基本代表了本行业的最高水平,高铁技术向外延领域的扩展不具难度。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风电领域的拓展,就充分证明了高铁相关技术外延非常容易。

中国南车株洲所2006年进入风电领域,先后研制出国内首个风电变频器等关键部件,打破了国外垄断;自主研发出风力发电机整机控制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家掌握该控制系统的单位;成功开发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1.65兆瓦双馈式风电机组,成为国家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国北车相关人士介绍,中国北车永济电机依托在我国机车牵引电机制造领域的雄厚实力,在2001年就开始致力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制生产,永济电机厂生产的风电电机一度占到整个行业的80%。

此后中国北车更是高调进入风电领域,投资35亿元倾力打造了国内一流的大型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并将此作为中国北车未来的支柱产业,2015年装机容量将进入国内风电行业前5名,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按照规划,到2015年,北车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850万千瓦,整机产品制造能力进入国内风电行业前3名,建成国内一流的整机产品及核心部件产品技术平台,风电产业成为中国北车新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达250亿元。

时代新材的减振弹性元件主要是用在高铁上,在城轨和动车组之后,公司又将减振弹性元件产品拓展到汽车市场。通过对重型卡车驾驶室、电动公交客车以及豪华公路客车等各型汽车的振动噪声状况进行摸底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了整体减振降噪方案,通过技术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时代新材阻尼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时代新材人士透露,目前汽车减振弹性元件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高铁概念股10股蓄势待发

晋西车轴(600495):行业景气运行增持评级

出口、高铁车轴、铸锻件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看点。上半年公司出口业务达到1.5亿元,占比恢复到了18%左右,但距离出口业务的高峰仍然相距甚远,由于铁路物流恢复周期晚于宏观经济,因此虽然上半年海外经有所增长但公司海外订单恢复仍然较为平缓。我们预计随着海外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回升,尤其是印度、澳洲等公司传统出口目的地经济的高速恢复,公司的出口订单将会逐步增长。高速车轴方面,公司虽然已经有部分产品出口欧盟,装配于西门子时速200公里的高铁上,但目前产品仍无法满足国内平均300公里时速的动车需求。公司已经与国内特钢龙头太钢不锈展开了深度的合作研究,从原材料和机加工两方面来提升公司车轴的质量水平,我们认为动车车轴属于动车的重要部件,国产化趋势明确,而作为大型精锻的领先企业公司获得铁道部高铁车轴资质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公司旗下包头子公司北方锻造在小型精锻件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产品在北奔重卡等民用设备上有着较高的运用,未来在其他民品领域的推广将会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绩。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0年、11年主营收入同比增长35%、20%,对应EPS分别为0.13、0.25元。虽然公司目前估值偏高,但公司业绩已经处于恢复当中,并且在国家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公司作为铁路设备零部件的领先提供商,未来发展确定性高,因此我们继续维持“增持”评级。张旭)

卧龙电气:看点是高效电机、电气化铁路和收购能力

一、公司亮点。

1、公司业务包括电机、铁路牵引变压器、蓄电池以及贸易业务。电机业务和铁路牵引变压器业务可以保持35%-40%的增长,蓄电池增长乏力。但随着业务的此消彼长,蓄电池占比迅速下降,退居次要地位。

2、我国电气化铁路的持续高投入为公司成长提供极佳的发展机遇。根据发展改革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资料,交通基建方面未来5年内可能投资达到10万亿元左右,预计每年年均投资2万亿元左右。而09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9000亿元左右,存在一倍以上空间。

3、公司电机业务受益于国内经济增长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高效电机助力,电机收入仍将高速成长。电机市场集中度低,卧龙电机的市场份额不到2%,提升的空间很大。看得更长远一些,“电机+控制系统+变频器”的系统解决方案模式将获得突破,推动公司电机业务市场份额的提升。高效电机有利于电机业务份额上升;欧盟推行强制标准,部分企业将退出欧洲市场;国内高效电机市场启动,设计能力和认证构成行业壁垒;空调用高效电机、吸尘器电机、搅拌机电机等新产品成为公司电机业务新的盈利增长点。

4、公司增发5468万股,增发价17.74元,筹集资金9.7亿元,主要投向变压器、节能电机和锂离子电池。

变压器:该项目主要针对电力变压器,市场分歧较大,反对的声音主要是质疑电力变压器行业的产能过剩。但据我们了解,该产能可以用于生产铁路变压器,相信公司会根据订单情况灵活调整产品构成。

节能电机:目前小型电机的升级产品。

锂离子电池:目前通讯铅酸蓄电池的升级产品。长远来看,公司亦关注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机”打捆销售模式也已进入公司长期战略议事日程。

5、公司具有持续收购能力,节能电机和锂电/风电变流器,变频器等新项目符合政策扶持方向和产业方向,电动汽车电机也是市场热点。

6、从市场表现来看,或许因为海通证券减持压力而一直涨幅落后。股价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中信金通顾杵)

特锐德:受益高铁快速增长买入

国内高铁箱变龙头厂商。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出客专电力远动箱变的厂商,是高铁远动箱变主导厂商,2010年约占高铁市场份额50%。由于高铁安全性要求较严,进入门槛较高,高铁领域箱变的竞争对手较弱,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在高铁箱变市场的主导性地位不会被撼动,市场份额将会维持在40-50%。

铁路建设按时间顺序分为土建、铺轨、电气化、建站四阶段,电气化建设滞后两年,2008年以来国内铁路建设高速增长对电气化建设将拉动将在10-12年体现。未来2年公司处快速增长期。

随着安全问题的重视,煤炭领域开始进行双电源改造,09年山西煤炭企业由2万家整合为1000多家,整合后的煤企因安全需要,需要安装箱变设备,因此我们预计该市场需求10-12年将会快速上升。

公司在石油、电力等行业市场也不断获得进展。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将于2011年陆续释放,为公司后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公司积极开拓新增长点,计划参与对外援助项目,获得新增长空间。

公司未来3年将处于稳步增长期,预计2010-2012年EPS分别为0.89、1.3、1.89元,以11月30日收市价计,动态PE分别为40.5、27.5、18.7倍,未来PE趋于下降,我们估计未来3年公司复合增长率不低于40%,PEG约为1,因此长期具有投资价值。给予“买入”评级。(国海证券蒋传宁)

鼎汉技术(300011):高铁招标将大范围展开信号电源仍是发展重点

投资建议

考虑到高铁和城轨建设将从11年开始新一轮的招标,且力度大于“十一五”。公司受益于行业发展,11年业绩将在10年的基础上大幅提高。预测公司10/11/12年EPS为0.59、0.79、0.97元,对应PE为69/51/42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华创证券高利)

鑫龙电器:领先的开关设备制造商

投资要点: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85.43万元,同比增长22.44%;营业利润4206.62万元,同比增长30.31%;净利润3798.65万元,同比增长36.72%。实现每股收益0.43元。

从分业务来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占公司收入比重最大,达到82.20%,因此该项业务盈利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体水平,2009年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毛利率为31.60%,比上年减少了1.55%,这直接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由2008年的33.68%降到33.19%。

公司有收购兼并计划。公司将充分依托资本市场,按照优势互补、扩大经营、增加收益和降低风险的原则,充分考虑产、供、销的整体布局,采用在行业内投资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在国内外纵向或横向收购相关上下游企业,形成衍生的产业链条,实现低成本扩张,以实现公司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份额的跨越式发展目标。(齐鲁证券冯超)

天马股份:业绩优良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事件:天马股份公布了2010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9%;实现营业利润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实现净利润2.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9%;每股收益0.23元。

结论:预计公司1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1元、0.63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1.3、17.2倍,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正文:

业绩低于预期,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9%、11.29%,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由于成都天马业绩下滑所致,上半年成都天马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1.06%;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减少17.42%。

轴承业务毛利率下滑了5.32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轴承业务毛利率为40.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5.32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行业产能扩张明显,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随着风电轴承新增产能的达产,未来公司轴承业务毛利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机床业务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上半年公司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下降14.94%,主要原因是由于下游需求减少、同时出口下滑所致。公司2009年对机床产品进行结构性调整,将产品重心转移到了重型、数控型机床,使该项业务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上半年公司机床业务毛利率为24.87%,与去年相比提升了3.85个百分点。预计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回升,公司的机床业务将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何鹏程)

宝胜股份:新品层出不穷电网投资拉动可期

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9亿元,同比下降14.29%;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加767.55%;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955.94%。拟以总股本1.5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1.00元(含税)。

铜价下降是公司销售收入减少的主因09年,公司营业收入较08年下降14.29%,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铜的均价较08年下降了22.90%;公司净利润较08年上升了1955.94%,主要是因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基数较小。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综合盈利能力提高,毛利率达12.27%,同比增加2.94个百分点。

新产品层出不穷海外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电缆、核电电缆、航空电缆、超导电缆、风能电缆、太阳能光伏电缆的产品研发生产加速进行,高端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新签出口订单4.37亿元,同比增长38.22%,完成出口供货2.24亿元,增长17.98%,为设立海外销售公司建立国外直销平台奠定了基础。预计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将超过45亿元。

风险因素铜材涨价风险、超导电缆等新品市场拓展风险、全球经济复苏迟滞风险。

投资建议2010-2011年公司每股收益0.81元和0.95元,对应目前股价的动态市盈率为26和22倍,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浙商证券史海昇)

龙溪股份:未来高增长可期增持

需求旺盛,年内经营目标有望达成。公司是关节轴承行业的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65%-70%,国际市场占有率13%。报告期内,受益工程机械,重卡等主要下游需求旺盛和国际市场需求复苏。国内实现销售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52.17%,出口实现销售收入6,976万元,同比增长73.1%。经营势头良好,我们认为公司今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9,468万元的经营目标有望达成。

综合毛利率略有下降。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8.6%,同比下降了1,77个百分点。毛利率较高的轴承产品销售占比下降6个百分点,而毛利率较低的齿轮及齿轮箱产品销售占比上升6个百分点,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由于轴承销售规模的扩大不足以抵消钢材价格、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子公司永安轴承部分产品价格下调的影响,导致轴承毛利率下降了1.03个百分点;齿轮和变速箱生产规模效应的显现带动毛利率上升了6.5个百分点至7.86%。

特种关节轴承技改项目为公司提供持续竞争力。“特种关节轴承技术改造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报告期内已贡献新增利润1,325万元,2011年达产后,新增特种关节轴承240万套,将新增销售收入3.6亿元,新增利润总额1.32亿元,新增税后利润1.12亿元,折合每股收益0.37元。

我们认为2011年,2012年公司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可望达到38.3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EPS分别为0.34元、0.5元和0.68元,按照8月11日的收盘价11.24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33倍、23倍和17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天相机械研究组)

东方雨虹:为高铁施工提供防水材料

东方雨虹是国内建筑防水材料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建筑、高速公路、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铁、机场等领域,其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总产能分别达到了3000万平方米和3.5万吨,位列国内该行业销售额第一名。

据方正证券测算,按照东方雨虹已经完成的京沪高铁项目简单估算,防水工程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0.9%,则未来5年行业用于防水工程的投资可达324亿元,年均约65亿元。

海通证券认为,我国未来几年高铁投运里程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2012年增速还将加快。由于防水施工处于高铁施工的末期,所以2012年防水行业来自高铁的收入将会增长迅速。

另外,因高铁的特殊性,要求防水层不仅具有防渗、抗裂的基本性能,还要能经受高速、重载、交变冲击等火车高速行驶带来的冲击。而随着聚脲防水材料在京沪高铁的成功应用,预计这一新产品将在后续高铁中逐步广泛采用。由于聚脲单价较高,对行业利润的带动将更加明显。

东方雨虹目前参与了大量重要的高铁项目,体现出了公司在高铁防水领域的领先优势。从2007年6月中标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开始,公司几年中相继中标40余条客运专线防水材料及防水施工。从收入比重来看,2007年高铁占公司总收入不到5%,但是2008年大约占了30%左右,2009年略有下滑,占20%左右,去年该数据再次上浮,达到30%的水平。

海通证券预测公司2011年的每股收益为1.08元,给予公司6个月目标价48.6元,维持“买入”评级。

辉煌科技:铁路“黑匣子”蓄势待发

辉煌科技主营铁路信号通信领域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等。其中,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被称为电务系统的“黑匣子”,它采集与铁路运行相关的一系列参数,并通过网络通信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报警信息,是公司的拳头产品。目前全国已有4000个车站安装该系统,其中40%使用的是辉煌科技的产品。

作为首家铁路通信信号领域的上市公司,旗下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铁路安全防灾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等六大产品系列均已为高铁的建设做好了准备。

宏源证券(000562)认为,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加快,铁路信号和通信系统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尤其随着高速铁路技术含量持续提高,对信息化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铁路信息化投资规模将快速增长。

长江证券认为,铁道部通过颁发认证对进入市场的产品实行严格准入制,每种产品仅有3~5家认证厂商,行业竞争并不充分,而这正给了辉煌科技很好的先发基础,高铁对安全的空前重视使防灾系统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并且在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能保持在45%以上。

高铁发展莫惧争议

高铁是否该降速,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据消息人士透露,铁道部方面从安全角度出发,认为高铁时速应该降下来,高铁新的运行速度将分布在时速300公里、200公里到250公里和200公里以下。

但科技部方面却认为,时速30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乃至380公里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正如高速公路上时速160公里和时速200公里差别并不大。

坊间针对高铁时速的争议非常普遍。一方的观点认为,从武广高铁等的运行情况来看,如此高的运行时速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相反却给旅客出行带来了莫大便利。而且,高时速很给中国人争气,如果陡然降低时速,容易给国外造成技术还是不过关的口实;另一方观点则表示:“高铁不出事则已,一出事肯定是大事。”目前高铁运行时间并不长,时速降低,安全系数会更高一些。

从争议的结果来看,目前铁道部还是占据上风,毕竟安全压倒一切。对中国高铁的发展而言,这种有益的争论非常有存在的必要,最终都会促进中国高铁逐步完善。

实际上,在中国高铁诞生之初就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早先是铁道部牵头组织自主研发中国的高速动车组,这种自主研发的模式在新任铁道部部长上台后得到了纠正,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自主研制的高速动车组故障较多、稳定性差,运行中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在废弃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后,铁道部决定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来发展中国高铁。

高价引进国外高铁技术,在铁路系统内部乃至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的人认为,放弃国内自主创新的技术不用,转而高价买进国外的高铁技术,是典型的浪费国家财富;赞成的人认为,通过付费引进国外高铁,可以缩短中国高铁与世界的差距,速度提升将有助于给旅客带来便利,显著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正是在这种争论中,中国高铁开始引进技术,铁道部引进了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等多个国家的高铁技术,中国高铁后来的发展状况证明了高铁引进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目前高铁时速和建设速度是否过快仍然有较大争议。铁道部强调降速,铁路建设规模要适度超前,而不能过度超前,今后在具体项目安排上要“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铁道部新的思路是,合理确定铁路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进度和列车开行模式。

即便在铁路系统内部,关于建设速度依然有些许不同的看法。按照高铁的发展规划,未来高铁将建成“四纵四横”路线图。只有高速铁路网快速建成后,高铁路网的规模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高铁才能够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虽然中国高铁近些年的发展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但毕竟中国高铁发展时间短,未来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争议在所难免,大有裨益。争议更提醒我们,中国高铁更应该把握好速度、安全和规模的平衡关系。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