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句:穴位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6:41:03
九、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降变化。
    1天池
     [别名]天会。
     [穴义]心包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冷凝为地部经水并循经下传。
    [名解]
    1)天池。天,天部也。池,储液之池也。天池名意指心包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冷凝为地部经水。本穴位于乳头外侧,而乳头为人体体表的高地势处,亦是本穴也位于高地势处,即天部,穴内物质又为心包经募穴膻中穴传来的高温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气血既处高位又为经水,故名天池。
    2)天会。天,天部之气也。会,会合也。天会名意指心包经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膻中穴上行而至的高温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而为会合之状,故名天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高温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归于地部后循心包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降浊。
    [治地]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之。
    2天泉
    [别名]天温,天湿。
     [穴义]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在此大量气化。
    [名解]
    天泉。天,天部也。泉,泉水也。天泉名意指心包经的下行经水是从高处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天池穴传来的地部温热经水,由天池穴上部传至本穴时是从高处落下,气血物质如同由天而降,故名天泉。
    天温。天,天部也。温,温热也。天温名意指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向经穴外部传递温热之气。
    本穴物质为天池穴传来的温热经水,在由上部经脉飞落下至本穴时向外大量散发温热水气,故名天温。天湿名意与天温同,湿指心包经经水下行时散发大量水湿。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下行的温热经水及经水外散的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心包经下行并向天部散发水气,天部的温热水气散热后冷降为水液亦循心包经下行于曲泽穴。
    [功能作用]散热增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3曲泽合穴,属水。
    [穴义]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
    [名解]
    1)曲泽。曲,隐秘也。泽,沼泽也。曲泽名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本穴为心包经之穴,所处为南方之地,虽然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经气在此汇合并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但天泉穴下传本穴的经水仍大量气化水湿,本穴如同热带沼泽一般生发气血,故名曲泽。
    2)心包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物质一为天泉穴下传的地部经水和天部的冷湿水气,二为心包经肘以下各穴上行而至的水湿之气,上、下二部经脉的气血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为心包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气血汇合而成,在本穴的变化主要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循心包经下传郄门穴,天部水气散热冷降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散热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之。
    4郄门郄穴。
    [穴义]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
    [名解]
    1)郄门。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郄门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郄门。
    2)心包经郄穴。理同郄门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温热经水。
    [运行规律]由体表回流体内。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热则泻之。
    5间使经穴,属金。
    [别名]鬼路。
     [穴义]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
    [名解]
    1)间使。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间使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的指使一般,故名间使。
    2)鬼路。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路,通行的道路。鬼路名意指心包经的经水由本穴流行通过。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过,故名鬼路。
    3)心包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过,动而不居,故为心包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化气,所化之气性凉,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和经水气化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经下传于内关穴,凉湿水气则汇入天部的肺气之中。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浅泻或水针。
    6内关手厥阴阴维之会。
    [别名]阴维。
     [穴义]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名解]
    1)内关。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名内关。
    2)阴维。阴,阴液也。维,维持也。阴维名意指本穴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外经脉阴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运行是从体表注入体内,当体表经水空虚之时,心包经体内经脉的高温高湿水气会由本穴外出体表,外出体表的高湿水气则能生发地部的经水,而在体表经水过乘时它则能起疏导排泄的作用,也就是本穴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外阴液的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故名阴维。
    3)手厥阴阴维之会。理同阴维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体表注入体内。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针多留或灸,热则泻之或水针。
    7大陵俞穴,原穴,属土。
    [别名]心主,鬼心。
    [穴义]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
    [名解]
    1)大陵。大,与小相对,大也。陵,丘陵也、土堆也。大陵名意指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下传的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质堆积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
    2)心主。心,心包经的气血也。主,主帅也。心主名意指穴内气血以气为主。心包经中运行的物质以气为其主,以血为其副,而内关穴传至本穴的物质当中,地部经水稀少,且从脾土中渗流于经穴之外,穴内物质则以脾土的气化之气为主,气为血之帅、为血之主,故名心主。
    3)鬼心。鬼,与天相对,指地部。心,中心内部也。鬼心名意指脾土中的水湿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经水渗流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而由于本穴所在为南方热燥之地,脾土中的水湿因而大量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化之气如同来自鬼所处的地心,故名鬼心。
    4)心包经俞穴。俞,输也。本穴向外输出的是脾土中的气化之气,为心包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故为心包经俞穴。
    5)心包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脾土中生发的干热之气性同心包经气血,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出之源,故为心包经原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水土混合物,至本穴后其变化为燥湿生气,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土的混合物。
    [运行规律]水湿渗流于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并生发干热水气。
    [功能作用]燥湿生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8劳宫荥穴,属火。
    [别名]五里,鬼路,掌中。
    [穴义]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
    [名解]
    1)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劳宫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劳宫。
    2)五里。五里,指穴内气血场的履盖范围如五里之广也,无它意。
    3)鬼路。鬼,与天相对,指地部。路,道路也。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于地部。本穴物质主要为脾土中所含水湿的气化之气,气血物质是来自地部,故名鬼路。
    4)掌中。掌中名意一指本穴位于手掌,二指穴内气血来自掌中。理同劳宫名解。
    5)心包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的气血变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天部的水湿之气亦同时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心包经荥穴。
    6)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较干燥。
    [运行规律]吸热胀散并上行于天部。
    [功能作用]散热燥湿。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9中冲井穴,属木。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名解]
    1)中冲。中,与外相对,指穴内物质来自体内心包经。冲,冲射之状也。中冲名意指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由体内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故名中冲。
    2)心包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质是来自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为心包经井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外出体表的高热之气,此气外出体表后急速散热降温,所行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功能作用]发散内热。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十、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缩变化。
    1关冲井穴,属金。
     [穴义]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
    [名解]
    1)关冲。关,关卡也。冲,冲射之状也。关冲名意指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阴性水液被关卡于内。本穴物质为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而液态物由于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关冲。
    2)三焦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为三焦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接处,气血物质是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连通,故为三焦经井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出的温热水气,此气出体表后散热而变为凉性水气,表现出肺金的凉冷特性,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三焦经传于液门穴。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2液门荥穴,属水。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
     [名解]
    1)液门。液,液体也,经水也。门,出入的门户。液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化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则快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名液门。
    2)三焦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所生之水量极小,故为三焦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及地部的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之气大部分冷降为地部水液,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地部经水则回流关冲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3中渚俞穴,属木。
    [穴义]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屯积。
    [名解]
    1)中渚。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或水边之意。中渚名意指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屯积。本穴物质为液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随水湿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旁边的小块陆地,故名中渚。
    2)三焦经俞穴。俞,输也。三焦经气血温度不高,所行之地无外界提供的充足热能使其水液气化上升,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只有少部分的水气吸热上行才保证了三焦经经脉的气血畅通,本穴也就如三焦经经脉气血的输出之地,故为三焦经俞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向外输出的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其运行为风行之状,表现出风木的横向运动特征,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循三焦经上传于阳池穴。
    [功能作用]传递气血,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4阳池原穴。
    [别名]别阳,发阳。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
    [名解]
    1)阳池。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阳池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阳池。
    2)别阳。别,离别也。阳,阳气也。别阳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由此别走厥阴心包经。本穴物质为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因其强盛饱满,而与之相表里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部位天之上部的阳气虚弱,因此三焦经的阳气由本穴别走厥阴心包经,故名别阳。
    3)发阳。发,生发也。阳,阳气也。发阳名意指三焦经在此生发阳气。理同阳池名解。
    4)三焦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阳热之气,性干燥,表现出三焦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三焦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一是别走厥阴心包经,二是循经上传外关穴。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5外关手少阳阳维之会,络穴。
    [别名]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
    [名解]
    1)外关。外,外部也。关,关卡也。外关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本穴物质为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行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外关。
    2)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物质为吸热后的胀散之气,此气外出本穴后交于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3)三焦经络穴。络,联络也。本穴输出的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它不光输向本经各穴所在的天部层次,它还外传于手厥阴心包经所过的天部层次,本穴有联络各部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三焦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三焦经上传于支沟穴,二是别走心包经,三是上行于天部并交于阳维脉。
    [功能作用]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6支沟经穴,属火。
    [别名]飞虎,飞处。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受热扩散。
    [别名]
    1)支沟。支,树枝的分叉也。沟,沟渠也。支沟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扩散。本穴物质为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至本穴后又因进一步的吸热而胀散为高压之气,此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性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亦如树之分叉,故名支沟。飞虎、飞处名意与支沟同,飞是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飞行的阳气,虎为寅木之风,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行之状,处则是指穴内阳气到达它所应去的处所。
    2)三焦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本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故为三焦经经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吸热后上行天部的阳热之气,其运行时的上行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升散于天部,小部分循三焦经上行。
    [功能作用]生风化阳。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7会宗郄穴。
    [穴义]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
    [名解]
    1)会宗。会,会合也。宗,祖宗也,为老、为尊、为长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会宗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本穴物质为三焦经的天部阳气会合而成,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宗气之所汇,故名会宗。
    2)三焦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水湿稀少,有名而无实,外传的实质物质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三焦经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吸湿冷降后循经传于三阳络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8三阳络手三阳经之会。
    [别名]通门,通间。
     [穴义]手三阳经的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穴三阳络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三阳络。
    2)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解。通间名意与通门同,间指间隙。
    3)手三阳经之会。本穴为手三阳经的阳气交会之所,故为手三阳经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天部层次汇入穴内。
    [功能作用]收引寒湿。
    [治法]不可刺,寒则用补灸之法,热则用灸泻之法或循经推按引而导之、散之。
     [注]本穴经书列为不可刺,乃因穴内气血为天之上部的湿热之气,热则可化为纯阳之气,有补益阳气之功,寒则除湿降浊之功,刺之则会乱气,唯其热盛方可刺泻。古之圣贤恐后人之不解,故将本穴列为不可刺。
    9四渎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名解]四,数量词。渎,小沟渠也。四渎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三阳络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本穴的变化为部分水湿冷降归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数条小沟渠之状,故名四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分流四散于脾土各部。
    [功能作用]去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浅泻之。
    10天井合穴,属土。
    [穴义]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此聚集。
    [名解]
    1)天井。天,天部也。井,孔隙通道也。天井名意指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浊之气在此聚集。
    本穴物质为四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其变化为散热冷缩并从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气血的运行变化如从天井的上部落下一般,故名天井。
    2)三焦经合穴。本穴为三焦经天部之气的会合之处,故为三焦经合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有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不断地气化散热并从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提插通泻。
    11清冷渊
     [别名]青灵,清冷泉,清昊。
    [穴义]三焦经经气散热冷降后在此位于天之下部。
    [名解]
    1)清冷渊。清,清静也。冷,寒冷也。渊,深渊也。清冷渊名意指三焦经经气散热冷降后在此位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天井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进一步散热冷降,冷降后的水湿云气位于天之下部,如固定不变的寒冷深渊一般,故名清冷渊。清冷泉名意与清冷渊同。
    2)青灵。青,肝之色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动为风行之状。灵,灵巧也。青灵名意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横向的风行之状。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由于其热能的吸收与扩散处于平衡状态,向外输出为横向的风行之状,运行极为灵巧,故名青灵。
    3)清昊。清,清静也。昊,大也。清昊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巨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大范围湿冷水气。
    [运行规律]循三焦经横向传于消泺穴。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扑之。
    12消泺
     [别名]臑窌,臑交,臑俞。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名解]
    1)消泺。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消泺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清冷渊穴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消泺。
    2)臑窌。臑,动物的前肢,前为阳、后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在此化为地部经水。理同消泺名解。
    3)臑交。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交,交会也。臑交名意指穴外臂部的天部阳气交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其性寒湿,其变化为冷降,穴内气血对穴外天部的阳气有收引作用,臂部外散的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故名臑交。臑俞名意与臑交同,俞指穴外阳气向本穴输入。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及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散热冷降,外散之热上行臑会穴,冷降之雨归于地部,地部经水则循三焦经下行。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3臑会手阳明少阳之络会。
    [别名]臑窌,臑交。
    [穴义]手阳明、手少阳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
    [名解]
    1)臑会。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臑会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会。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2)臑窌。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汇入穴天部阳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理同臑会名解。
    3)手阳明少阳之络会。理同臑会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14肩髎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名解]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肩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肩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稀少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三焦经下行,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5天髎手少阳阳维之会。
    [穴义]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
    [名解]
    1)天髎。天,指穴内物质所在为天部。髎,孔隙也。天髎名意指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为肩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散热而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天髎。
    2)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因其位处肩胛,穴内气血所在的层次为天部,但其气血的变化为收引冷降,气血冷降后天部层次就为空虚之状,阳维脉的气血则随之汇入本穴,故本穴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维脉传入的阳气及冷降后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阳气由穴外汇入穴内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
    [功能作用]收引天部湿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6天牖
     [别名]天听。
    [穴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名解]
    1)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天牖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天牖。
    2)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为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故名天听。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三焦经快速上传。
    [功能作用]补阳化湿。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17翳风手足少阳之会。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
    [名解]
    1)翳风。翳,用羽毛做的华盖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翳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翳风。
    2)手足少阳之会。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其性同于足少阳胆经气血,故为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18瘈脉
     [别名]资脉,体脉,资生。
    [穴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
    [名解]
    1)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2)资脉。资,供给、资助也。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资脉名意指三焦经有名无实的经气在此得到资助。本穴物质本应由翳风穴提供,而翳风穴传来的为阳热风气,气性干燥,有名而无实,但因有颅息穴下行的水气本穴的气血才得到充实,如同被资助一般,故名资脉。资生名意与资脉同。
    3)体脉。体身体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体脉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得到充实,身体的经脉气血才得以连贯畅通。理同资脉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热胀的湿热风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胀散于经穴之外的天部,小部分则循经传输于颅息穴。
    [功能作用]燥湿化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19颅息
     [别名]颅骢。
     [穴义]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名解]
    1)颅息。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颅息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
    2)颅骢。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0角孙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穴义]足少阳足太阳的天部冷缩水气由此汇入手少阳经。
    [名解]
    1)角孙。角,耳也,肾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收引之气。孙,火也,角为之水,则孙为之火也(肾之子为肝,肝之子为火),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气态物。角孙名意指天之天部的收引冷降之气由此汇入三焦经。本穴为三焦经经脉中的最高点,三焦经无气血传至本穴,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足太阳膀胱经外散的寒湿水气夹带着足少阳胆经的外散水湿风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既处火所在的天之天部又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征,故名角孙。
    2)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理同角孙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分传于颅息穴和耳门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1耳门
     [穴义]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
    [名解]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和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冷降为地部经水,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禾髎穴,经水则下行并循耳孔流入体内。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2禾髎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穴义]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禾髎。禾,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禾髎。(《腧穴临证指要》一书的本穴名称为“耳和髎”,本书将其改为“禾髎”。)2)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理同禾髎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寒冷。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3丝竹空
    [别名]巨窌,目窌。
     [穴义]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
    [名解]
    1)丝竹空。丝竹,古指弦乐器,八音之一,此指气血的运行有如声音飘然而至。空,空虚也。丝竹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本穴为三焦经终点之穴,由于禾髎穴传至本穴的气血极为虚少,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外的寒水水气如同天空中的声音飘然而至,故名丝竹空。
    2)巨窌。巨,巨大也。窌,地窖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巨窌名意指本穴天部大范围的水湿之气皆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穴外天部层次中的寒湿水气汇合而成,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覆盖的范围巨大,故名巨窌。目窌名意与巨窌同,目指本穴位于目旁。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从穴外汇入穴内后化雨冷降为地部水液。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补针多留,热则泻之,莫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不断地吸湿冷降变化。
    1瞳子髎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别名]太阳,前关,后曲。
    [穴义]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穴内后冷降归地。
    [名解]
    1)瞳子髎。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为肾水所主之处,此指穴内物质为肾水特征的寒湿水气。髎,孔隙也。瞳子髎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后冷降归地。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瞳子髎。
    2)太阳。太,大也。阳,天部的阳气也。太阳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本穴为胆经第一穴,位处头面的天部,而胆经气血所处为半表半里,胆经体内经脉无物外传本穴,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的天部之气因而汇入本穴,本穴物质来自天之上部,故名太阳。
    3)前关。前,与后相对,指人头面的前面部分,前为阴、后为阳,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之性。关,关卡也。前关名意指穴内的寒湿水气被关卡于内,不得吸热外行。理同瞳子髎名解。
    4)后曲。后,与前相对,指人头面的后面部分,后为阳、前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阳热之性。曲,隐秘也。后曲名意指穴内外散的阳热之气隐而不见。本穴物质为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汇集而成,气血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而在穴内同时进行的吸热蒸发则如隐而不见,故名后曲。
    5)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由穴外汇集本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手太阳经上行外散的阳热之气、手少阳经向外飘散的湿冷之气,故本穴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后化雨冷降地部,小部分循胆经下传于听会穴。
     [功能作用]降浊去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2听会
     [别名]耳门,听呵,听诃,后关。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听会。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听会(除上述解释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听会之名。听的感官过程为耳朵接收外部声音,也就是从外入内、从阳入阴。由于声音传递的这一过程是从阳入阴,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气血运行变化也要与此同步,表现出由阳向阴的变化转变,如此,人体外部的声音之阳才能进入体内的阴部,声音感受器才能听之而会。)2)耳门。耳,穴在耳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3)听呵。听,闻也。呵,大声喝叱之意,此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大于体表内部。听呵名意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要大于体表内部耳朵才能听受。听诃名意与听呵同,诃为呵的异体字。
    4)后关。后,指头的后部,前为阴、后为阳,此指阳气。关,关卡。后关名意指穴外的阳热之气不能进入穴内。理同听会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耳腔。
    [功能作用]清降寒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3上关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别名]客主人,客主,太阳。
    [穴义]胆经的清阳之气由此上行。
    [名解]
    1)上关。上,上行也。关,关卡也。上关名意指胆经的清阳之气由此上行。本穴物质为听会穴吸热上行的弱小水气,在上行本穴的过程中,外部的寒湿水气亦加入其中,至本穴后清阳之气吸热上行,滞重水湿则冷缩降地,本穴如同气血上行天部的关卡一般,故名上关。
    2)客主人。客,宾客也。本穴为少阳胆经之穴,风气为主,肾气为客,此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主人,指穴内气血。客主人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肾水之性的寒湿水气。本穴物质为听会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外部的寒湿水气亦汇入其中,至本穴后气血则变为肾水特性的寒湿水气,故名客主人。
    3)太阳。太阳,指穴内的气血物质来自天之上部的冷凝水气。理同上关名解。
    4)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外散的寒湿水气又有足阳明外散的湿热水气,故为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凉湿水气冷降下行交于听会穴,小部分凉湿水气吸热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4颔厌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以风行之状输向头之各部。
    [名解]
    1)颔厌。颔,下巴也,为任脉及足阳明经所过之处,此指足阳明的气血。厌,厌倦也。颔厌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以风行之状输向头之各部。本穴物质为上关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行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化风而行并由此输向头之各部,足阳明经头维穴输供头部的精微物质因而受到损害,本穴气血为足阳明所厌恶,故名颔厌。
    2)手少阳足阳明之会。本穴外传的阳热风气并入足阳明经头维穴外输的气血当中,故为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于悬颅穴并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推动足阳明气血的传递。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5悬颅
    [别名]髓孔,髓中,米啮。
    [穴义]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显。
    [名解]
    1)悬颅。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传来的温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悬颅。
    2)髓孔。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胆经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如悬颅名解,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其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与髓孔同。
    3)米啮。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啮,咬或缺口之意。米啮名意指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化雨冷降,如不断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化雨冷降,小部分循胆经下传悬厘穴。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6悬厘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
    [名解]
    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悬厘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悬厘。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本穴汇集的气血当中,既有手少阳的上行之气又有足阳明的下行之气,故本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胆经下传曲鬓穴,小部分飘散于天之中部。
    [功能作用]降浊分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7曲鬓足太阳少阳之会。
    [别名]曲发。
     [穴义]胆经经所在此化雨而降。
    [名解]
    曲鬓。曲,隐秘也。鬓,鬓发也,既为肾气所主之物又为血之余,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而性温热。曲鬓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化雨而降。本穴物质为悬厘穴传来的天部寒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而降,所降之雨虽与天部气血相比而为寒湿,但仍为温热之性,故名曲鬓。
    足太阳少阳之会。本穴虽为胆经之穴,但其气血的运行变化是受膀胱经外散的寒湿之气而表现为冷降收引,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化为地部经水。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8率谷
    [别名]蟀谷,率骨,率角,蟀容。
    [穴义]胆经的阳热之气在此吸吸湿冷降。
    [名解]率谷。率,古指捕鸟的网或带领,用网捕鸟时网是从上罩下,此指胆经的气血在此开始由阳变阴。谷,两山所夹空隙也。率谷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后化为阳气而上行天之上部。本穴物质为曲鬓穴传来的弱小凉湿水气,吸热上行至本穴后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水湿之气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如捕鸟之网从高处落下一般,故名率谷。蟀谷、率骨、率角、率容名意与率谷同。其中,蟀通率,骨指穴内气血表现出肾水的收引特性,角指本穴位于耳角部位,容则指本穴容纳外部传入穴内的寒湿水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后循胆经下行。
    [功能作用]收降湿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9天冲
    [别名]天衢。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胀散并冲于经穴之外的头之天部。
    [名解]
    1)天冲。天,天部气血也。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也。天冲名意指胆经经气吸热后胀散并由本穴冲射于天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率谷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天冲。
    2)天衢。天,天部气血也。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或树枝交错而出之貌,此指穴内气血向外的输出状态。天衢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向天之各部传输。理同天冲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内输向天之各部。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0浮白
    [穴义]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化为温热之性的水湿云系。
    [名解]浮,飘浮也。白,肺之色也,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湿云系。浮白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化为温热之性的水湿云系。本穴物质为天冲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势弱缓行,散热吸湿后化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如同云气飘浮于天部,故名浮白。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热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后循胆经下行头窍阴穴。
    [功能作用]清热除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1头窍阴
     [别名]窍阴,枕骨。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
    [名解]
    1)头窍阴。头,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窍,孔穴、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
    头窍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本穴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故名为头窍阴。
    2)枕骨。枕,睡眠时头部的最低点也,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骨,肾主之水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润下特性的寒湿水气。枕骨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枕骨部位化为了天之下部寒冷特性的水湿云气。理同头窍阴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
    [运行规律]冷降并循胆经下传完骨穴。
    [功能作用]降浊去寒。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补之或水针。
    12完骨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
    [名解]完,完全、全部也。骨,肾主之水也。完骨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头窍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天部的寒湿水气全部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完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由地部向颈项下部散流。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泻之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13本神
    [穴义]头之天部的冷凝水湿在此汇合后循胆经传输。
     [名解]本,人之根本也,气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神,在天为风也,指穴内物质的运行为风气的横向运动。本神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冷凝水湿在此汇合后循胆经传输。本穴因其位处头角上部,为人之外侧,在人体坐标系中它和头顶的百会穴一样皆处最高最外位置(本神与百会二穴如同二座不同的山之山顶)。由于胆经无循经传来的气血交于本穴,穴内气血处于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冷凝水湿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纯为天部之气,且其运行为横向下传阳白穴,故名本神。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上部的湿冷水气。
    [运行规律]进一步吸湿冷降并下传阳白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久留针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14阳白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义]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
    [名解]
    1)阳白。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阳白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阳白。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上传本经的头临泣穴,同时亦外走阳维脉,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干爽的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胆经上传头临泣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生气壮阳。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5头临泣
    [别名]临池。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
    [名解]
    头临泣。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居高位而朝向低位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行变化为由上而下。泣,泪水也。头临泣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穴内水湿从天部滴落于地部。本穴物质为阳白穴上传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降水云气,雨滴由天部降于地部,如泪滴从上落下,故名头临泣。临池名意与头临泣同,池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降水云气,富含水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胆经上行目窗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16目窗足少阳阳维之会。
    [别名]至荣、至宫。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名解]
    1)目窗。目,肝之所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肝木之性的风气。窗,气体交换的通道也。目窗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头临泣穴传至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所传之热,弱小的水湿之气吸热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传于穴外,故名目窗。
    2)至荣。至,最也、极也。荣,植物的茂盛之状,此指穴内的阳热风气充实饱满。至荣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为充实饱满之状。理同目窗名解。
    3)至宫。至,最也、极也。宫,古代房屋的通称,又有屏障之意,此指穴内气血为饱满的卫外之气。至宫名意指穴内气血为饱满的卫外阳气。理同目窗名解。
    4)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为饱满的阳热风气,它一方面循胆经上行正营穴,另一方面则上行并交于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胆经上行正营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补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7正营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义]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缩合。
    [名解]
    1)正营。正,正当也。营,军队驻扎的营地,有建设、营救之意。正营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缩合并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目窗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散热缩合并化为阳气,阳热风气没有因冷缩而变为寒湿之气,本穴起到了正当维持天部气血运行变化的作用,故名正营。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的气血变化为阳热风气散热缩合,随着穴内气血的收引变化,阳维脉的气血亦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吸湿冷降循胆经下传承灵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8承灵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义]头之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胆经。
    [名解]
    1)承灵。承,承受也。灵,神灵也,天部之气也。承灵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胆经。本穴物质为正营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并吸湿冷降,头之天部的寒湿之气亦随之汇入穴内,本穴如有承受天部寒湿水气的作用,故名承灵。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吸湿冷降,阳维脉满溢之气随之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冷降并交于脑空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9脑空足少阳阳维之会。
    [别名]颞颥。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
    [名解]
    1)脑空。脑,首也,首为阳、尾为阴,此指穴内的天之上部。空,空虚也。脑空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承灵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穴内的天部层次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脑空。
    2)颞颥。颞颥皆指颅骨之一,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其运行变化亦为润下特征的冷降变化。理同脑空名解。
    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为云化雨降,阳维脉的满溢阳气随之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降水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化雨冷降,小部分水气下传风池穴。
    [功能作用]降浊分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20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别名]热府。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名解]
    1)风池。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故名风池。
    2)热府。热,指本穴气血性热温高。府,府宅也。热府名意指本穴气血的变化为受热膨胀。
    理同风池名解。
    3)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传输胆经,同时亦输向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受热胀散的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输向头之各部及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1肩井手少阳阳维之会。
    [别名]肩解,膊井。
    [穴义]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名解]
    1)肩井。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
    2)肩解。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经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胆经之外,经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3)膊井。膊,膀子,大肉块之意。井,地部孔隙也。膊井名意指胆经下行至此的经水一部分渗入脾土肌肉之中。本穴位于肩上肌肉丰满之处,为人体局部重力场的最高点,脾土中的水湿容易渗流外出,穴内的肌肉层中水湿因而稀少,由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至此的地部经水也就不断地渗入其中,故名膊井。
    4)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气血主要集中在地之表部,天部层次气血因而处于空虚之状,阳维脉的气血及手少阳经天髎穴吸热上行的气血因此汇入穴内,故本穴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及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之气化雨冷降,地部经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体内,二是渗入穴内的脾土之中,三是溢流穴外。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22渊腋
    [别名]泉液,涧渊。
     [穴义]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
    [名解]渊液。渊,深渊也。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腋部也。渊腋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本穴内物质为肩井穴溢流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水液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由胸侧上部直落腰侧下部,经水如同落入无底深渊一般,故名渊腋。泉液、涧渊名意与渊腋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经水由胸侧上部流落胸侧下部,小部分气化之气横传辄筋穴。
    [功能作用]排泄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导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人体何以胸侧部位肌肉组织不够丰满?其原因就在于胆经渊腋穴的下行经水及脾经大包穴的下行经水冲涮了地部的脾土物质之故。
    23辄筋
    [别名]神光。
     [穴义]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
    [名解]
    1)辄筋。辄,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2)神光。神,与鬼相对,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光,明亮之意。神光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冷降,天部气血虚少并变得明亮清晰。理同辄筋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冷降缩合由天部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收引寒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4日月胆募。
    [别名]神光。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名解]
    1)日月。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2)神光。神,与鬼相对,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光,光明也,此指穴内气血来自天之上部。神光名意指天部的冷收水气由此汇入穴内。本穴物质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天之人部,天之上部的水湿因本穴气血的收引特性而汇入穴内,本穴气血如同来自神所处的天之上部,故名神光。
    3)胆经之募。乃本穴的气血物质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气因而汇入穴内并循胆经而传,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人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京门穴。
    [功能作用]收募胆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25京门肾募。
    [别名]气府,气俞。
    [穴义]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在此聚集。
     [名解]
    1)京门。京,国都也,人与物的聚集、集散之所,此指穴内物质所处为地之上部。门,出入的门户。京门名意指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日月穴传来的冷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进一步散热冷降而成为天之下部的寒冷降水云系,本穴如同地之上部水湿云气的聚散之所,故名京门。
    2)气府。气,气态物也。府,府宅也。气府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之气。理同京门名解。气俞名意与气府同。
    3)肾经募穴。本穴为天部寒冷水气的聚集与降落之处,降地后的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也就是交于肾经的体内经脉,本穴有募集肾经水液的作用,故为肾经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及水气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的寒冷水气由穴外汇入穴内,地部经水则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冷降天部水湿,募集肾经水液。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多灸,热则水针或深补浅泻。
    26带脉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义]胆经经水在此环腰带而行。
    [名解]
    1)带脉。带,腰部的环带区域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带脉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环腰带而行。本穴物质为京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由地部环腰而行,气血所过路径如人之腰带,故名带脉。
    2)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既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又为带脉之穴,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运行规律与人体所处的不同体位有直接关系。当人体处于直立或坐时,穴内经水由维道穴出带脉并流向腿足下部;当人体躺卧时,穴内经水循带脉由躺卧的高位之处流向低位之处(大多数情况下是从腹部流向腰部并由膀胱经将富余的经水经上、次、中、下此八髎穴导入体内)。
    [功能作用]约束诸经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注]《难经·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根据本段经文所言及上面所作的穴位解析,我们知道带脉的气血物质是地部经水。带脉的特征是“回身一周,如束带然”,其功用则为“约束诸经”,那么带脉气血的回身一周其动因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约束诸经的呢?如果说,人体经脉的上、下方向行走路线是在地球重力场作用下导致的结果,那么,带脉能回身一周则是在人体重力场作用下导致的结果。由于脊骨为人体整体重力场的坐标中心,因此,在人体坐标系中,离脊骨越远的腹部其位越高,而离脊骨稍近的腰侧则位置较低。
    在人体前腹部,随着肝脾肾三经气血的吸热上行,大量的水湿由下运往胸腹上部,在胸腹上部散热冷降后则要循地之表部向下流行,腹股沟则是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而由于有了人体整体的脊骨重力场的作用,聚集于腹股沟处的地部经水才会循带脉环行并流膀胱经所处的脊背部位,这就是带脉气血的产生和流行动因,也是经书所言带脉能约束诸经的机理所在。因此,带脉气血的运行规律是,在人体重力场的作用下由人体的腹部流向背脊部(平躺时),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从人体的腰侧部流向前阴部(直立时),经水具体以何种方式运行则取决于人体的体位姿式。
    27五枢足少阳带脉之会。
    [别名]玉枢。
    [穴义]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
    [名解]
    1)五枢。五,代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也。枢,门户的转轴,有开合功能,此指气血物质在本穴有出入的变化。五枢名意指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本穴物质虽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但它并不一定循带脉下走维道穴,气血的流行出入受人体重力场及地球重力场二方面的作用影响,它因人体所处的体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运行特征。当人体直立时,穴内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输向人体各部,而当人体平躺时它则循带脉向脊背后侧而行,本穴如同带脉气血外出五方及五方气血进入带脉的门户,故名五枢。
    2)玉枢。玉,金之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之气。枢,门户的转轴也。玉枢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在此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的流行走向虽与人体的体位有关,但经水还是在穴内不停地气化并生发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故名玉枢。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胆经又带脉,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的凉性水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当人体直立时循胆经下行,而在人体平躺时则循带脉流向脊背,天部之气则汇入肺气所在的层次当中。
    [功能作用]调节经脉内外的经水。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8维道足少阳带脉之会。
    [别名]外枢。
    [穴义]带脉气血由此传向胆经。
    [名解]
    1)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2)外枢。外,带脉之外也。枢,门户的转轴也。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胆经。理同维道名解。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带脉又属胆经,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居髎穴。
    [功能作用]维持胆经的气血运行。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9居髎足少阳阳跷脉之会。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屯居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
    [名解]
    1)居髎。居,住所、居室也,此为停下之意。髎,孔隙也。居髎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屯居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维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屯居穴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居髎。
    2)足少阳阳跷脉之会。本穴位处髋部肌肉丰满之处,穴内的地部经水流入地之地部后气化出大量阳气,穴内气血既的天部的阳气又有地部的经水,气血物质同合阳于阳跷脉的气血之性,故为足少阳阳跷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经水大部分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小部分经水下传环跳穴,天部阳气则汇入中跷脉所在的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利湿化气。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30环跳
    [别名]膑骨,髋骨,分中,环各,髀枢,髀厌。
    [穴义]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
    [名解]
    1)环跳。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
    2)膑骨。膑,膝盖骨也。骨,肾气也。膑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发之气旺盛,使人体的活动如膝关节般运转自如。理同环跳名解(古有膑刑,即切去膝盖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膑者取义则正相反)。髋骨名意与膑骨同。
    3)分中。分,分而散之也。中,与外相对,指内部。分中名意指穴内气血在此分而散之。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地部水湿气化并散于穴外,本穴如同胆经气血的分流之处,故名分中。
    4)环各。环同上解,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各,指穴周各部。环各名意指胆经的凉性水气在此输向髋之各部。理同环跳名解。
    5)髀枢。髀,通脾,指穴内的肌肉部位。枢,门户的转轴也。髀枢名意指穴内的肌肉层次中大量气化阳气并输向穴外各部。理同环跳名解。
    6)髀厌。髀,通脾,指穴内脾土。厌,厌恶也。髀厌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下传的水湿太过则为穴内的脾土所不喜,故名髀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湿及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地中水湿渗入脾土之中,天部之气则外输人体各部。
    [功能作用]健脾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1风市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
     [名解]风,风气也。市,集市也。风市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环跳穴传来的天部凉湿水气,至本穴后,凉湿水气进一步散热缩合而变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由本穴的天部层次横向向外传输,本穴如同风气的集散之的,故名风市。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吸湿后下行中渎穴。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32中渎
    [穴义]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
    [名解]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渎,水流冲涮而成的小沟渠。中渎名意指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本穴物质为风市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经水循胆经向下流躺时形成小沟渠之状,故名中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走膝阳关穴。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3膝阳关
    [别名]寒府,关阳,关陵,阳陵。
     [穴义]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名解]
    1)膝阳关。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膝阳关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本穴物质为中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向膝之下部飞落而下,飞落而下的经水飞溅出大量的水湿之气并充盛于穴周内外,致使膝以下胆经各穴生发的阳气上行至此时受到格阻,胆经下部经脉的阳气至此后不得上行,故名膝阳关。关阳名意与膝阳关同。
    2)寒府。寒,寒冷也。府,府宅也。寒府名意指胆经营下行经水在此生发出大量冷湿水气。
    理同膝阳关名解。
    3)关陵。关,关卡也。陵,土堆也,此指脾土物质。关陵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被关卡于膝关节下部。本穴物质为下行的经水及经水散发的大量寒湿水气,而随胆经下部经脉上扬的脾土尘埃至此后则因与此寒湿水气相遇而不能上行,故名关陵。
    4)阳陵。阳,阳气也。陵,陵墓也。阳陵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如同进入陵墓被埋藏一般,故名阳陵。理同寒府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飞落的经水及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走阳陵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温。
    [治法]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之或水针。
    34阳陵泉合穴,属土,筋会。
    [别名]筋会,阳陵。
     [穴义]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名解]
    1)阳陵泉。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阳陵泉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泉。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
    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同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和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后冷降归地。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5阳交阳维脉郄穴。
    [别名]别阳,足髎。
    [穴义]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阳交。阳,阳气也。交,交会也。阳交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胀散上至于天之天部而成为阳气,与膀胱经飞扬穴扬散于天之天部的阳气相交会,故名阳交。
    2)别阳。别,离别之意。阳,阳气。别阳名意指胆经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由此别走阳维脉。
    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化为纯阳之气,胀散的纯阳之气别走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别阳。
    3)足髎。足,指穴所在的部位为足部。髎,孔隙之意。足髎名意指本穴的纯阳之气为弱小之状。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经吸热后才能上升至本穴纯阳之气所在的天部层次,但因其富含水湿(外丘穴因其含有较多水湿而不能直行于上,只能横行),只有少部分水湿化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如同孔隙中化出一般,故名足髎。
    4)阳维脉郄穴。郄,孔隙也。本穴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弱小,外传阳维脉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阳维脉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湿冷缩并传于阳陵泉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理气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36外丘胆经郄穴。
    [穴义]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飘扬于胆经外部。
    [名解]
    1)外丘。外,胆经之外也。丘,土丘也。外丘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由此飘扬于胆经之外。本穴物质为光明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势弱缓行并吸热冷降,随阳热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则飘散于胆经之外,故名外丘。
    2)胆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光明穴上行而至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势弱缓行,外传阳交穴的气血弱小,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胆经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横传于阳交穴。
    [功能作用]传递风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37光明络穴。
    [穴义]胆经气血至此后变为纯阳之气。
    [名解]
    1)光明。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的湿热风气,上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而变为纯阳之气,天部的水湿尽散并变得光彻明亮,故名光明。
    2)足少阳络穴。络,联络也。本穴气血所处为天之天部,足少阳胆经吸热蒸升的阳气皆汇合于此,本穴有联络胆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吸湿后传于外丘穴,小部分别走厥阴肝经。
    [功能作用]联络肝胆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38阳辅经穴,属火。
    [穴义]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名解]
    1)阳指阳气,辅为辅佐之意。阳辅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悬钟穴外散而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外界之热而升温上行,本穴如辅佐胆经气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阳辅。
    2)胆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本穴吸热后上行的阳气在本穴只是流行而过,动而不居,故为胆经经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悬钟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为吸热蒸升的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胆经上传光明穴。
    [功能作用]化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39悬钟髓会。
    [别名]绝骨,髓会。
    [穴义]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
    [名解]
    1)悬钟。悬,吊挂也,指空中。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响亮。悬钟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上飞落而下,如瀑布发出巨响一般,故名悬钟。
    2)绝骨。绝,断绝、穷尽也。骨,水也。绝骨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全部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以下的人体组织为内收之状,经水从上部飞落而下则悬落于天部,自本穴起则无经水交于下部诸穴,故名绝骨。
    3)髓会。髓,骨髓也,骨之精也,此指肾气。会,交会也。髓会名意指胆经的寒冷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全部化为了天部的寒冷水气,本穴如同胆经寒冷之气的聚集之地,故名髓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湿冷。
    [运行规律]吸热后上行阳辅穴。
    [功能作用]清热生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40丘墟原穴。
    [穴义]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脾土为空虚之状。
    [名解]
    1)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遗址或废墟。丘墟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2)胆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性寒凉,为胆经风气的生发之源,故为胆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缩合冷降并下行足临泣穴。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41足临泣俞穴,属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义]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足临泣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名足临泣。
    2)胆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的变化不光是化雨冷降,时亦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本穴为胆经水湿风气的向外输出之处,故为胆经俞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除在本穴化雨冷降外,同时亦向外部输出,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
    4)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与带脉气血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相同,气血特性相同,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小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并传于地五会穴,大部分传向胆经之外。
    [功能作用]运化风气,冷降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点,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42地五会
    [别名]地五。
     [穴义]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
     [名解]地,地部也。五,五脏六腑也。会,交会也。地五会名意指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本穴所处为足背外侧陷者中,胆经上部经脉足临泣穴传来的气血又为天部的寒湿风气及地部的寒冷水湿,穴外天部的飘散阳气至此后因本穴气血的寒冷收引而化雨冷降穴内,穴外地部的溢流水液也汇入本穴,本穴如同五脏六腑的气血汇合而成,且气血为地部经水,故名地五会。五会名意与地五会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传侠溪穴。
    [功能作用]收降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注]经言本穴“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者,乃本穴功用即是沉降各经脉气血中的阴浊,今若灸之则阴浊不降,穴内物质灸则热胀,胀而生风,阴浊之物随风气乱行于人体各部,为气乱,故不可灸。
    43侠溪荥穴,属水。
    [穴义]胆经经水在此循地部渠道回流井穴。
    [名解]
    1)侠溪。侠,通夹,被夹于中间之意。溪,地部流行的经水。侠溪名意指胆经经水在此循地部渠道回流井穴。本穴物质为地五会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本穴只是对其起了一个循经传输的作用,地部的经水没有流失,如被夹于渠道之中下传足窍阴穴,故名侠溪。
    2)胆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地五会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胆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五会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吸热蒸发,蒸发天部的水气表现出肾气的寒冷收引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经水回流足窍阴穴,极少部分经水气化为天部之气。
    [功能作用]传导水液。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44足窍阴井穴,属金。
    [穴义]胆经经水由此回流体内。
    [名解]
    1)足窍阴。足,指穴在足部。窍,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性水液。足窍阴名意指胆经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的空窍之处。本穴为胆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会点,由于胆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所处为高位,因而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体内,故名足窍阴。
    2)胆经井穴。井,部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连通体内,故为胆经井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其运行为从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而因本穴流入地之地部的经水量少,流入体内后则大量气化又外出体表,气化之气表现出肺金之气的凉湿特征,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由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经气由地之地部外出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沟通内外经脉气血。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十二、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多气少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不断地吸热蒸升的变化。
    1大敦井穴,属木。
    [别名]水泉,大训,大顺。
     [穴义]体内肝经的温热水液由本穴外输体表。
    [名解]
    1)大敦。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
    2)水泉。水,水液也。泉,源源不断之意。水泉名意指体内的肝经水液源源不断地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来自肝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水液,肝经与胆经相似,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由体内外输体表的气血物质亦为风气冷缩后的地部水液,此冷降之液量不大,但却源源不断地由体内外输体表,如细小的水泉外涌一般,故名水泉。
    3)大训。大,多也,大也。顺,趋向同一方向也。大顺名意指体内肝经外出体表的水液全部气化后向天部而行。理同大敦名解。大训名意与大顺同。
    4)肝经井穴。井,地陪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肝经相连通,为体内肝经气血的外出之处,故为肝经井穴。
    5)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的外出水液,水液外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水湿滞重所升天部层次也不高,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态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蒸升并循肝经传于行间穴。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行间荥穴,属火。
    [穴义]肝经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
    [名解]
    1)行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行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
    2)肝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肝经荥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上炎天部,二是循肝经传至太冲穴。
     [功能作用]生风化火。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3太冲俞穴,属土。
    [别名]大冲。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名解]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太冲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大冲名意与太冲同。
    2)肝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4中封经穴,属金。
    [别名]悬泉。
    [穴义]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名解]
    1)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中封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中封。
    2)悬泉。悬,吊挂之意。泉,指穴内气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断。悬泉名意指肝经水湿之气在此源源不断地流行而过。理同中封名解。
    3)肝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势缓的风气,性凉。
    [运行规律]一是扩散于肝经之外,一是循肝经上传三阴交穴。
    [功能作用]息风化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5蠡沟络穴。
    [别名]交仪。
    [穴义]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
    [名解]
    1)蠡沟。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蠡沟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蠡沟。
    2)交仪。交,给也。仪,礼仪也。交仪名意指肝经由本穴传于胆经的气血物质如仪礼一般,并无太多的具体实物。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无肾经气血的寒湿之性,所以气血物质无肾经气血的实(水湿浓度大),因其无脾经气血的热燥,所以气血物质无脾经气血的能量,气血物质如有名无实一般,因此由本穴交于胆经的气血就如同一种礼仪,故名交仪。
    3)肝经络穴。本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稀少的水湿气体,性温热。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行于中都穴和别走胆经。
    [功能作用]联络肝胆。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6中都郄穴。
    [别名]中郄,太阴,大阴。
    [穴义]肝经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
    [名解]
    1)中都。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中都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中都。
    2)中郄。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郄,孔隙也。名郄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只有极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湿,只有极少部分的水气吸热后循肝经上行,气血的外传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名中郄。
    3)太阴。太,极也。阴,寒也。太阴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寒冷水气。理同中郄名解。大阴名意与太阴同。
    4)肝经郄穴。理同中郄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肝经上传膝关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7膝关
    [别名]阴关。
    [穴义]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
    [名解]膝关。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膝关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膝关。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小部分水气吸热后横向飘行于曲泉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8曲泉合穴,属水。
    [穴义]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
    [名解]
    1)曲泉。曲,隐秘也。泉,泉水也。曲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膝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大量的水湿如隐藏于天部之中,故名曲泉。
    2)肝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肝经气血的会合之处,故为肝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肝经的水湿之气会合而成,性寒湿润下,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斜向下行阴包穴。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或补之。
    9阴包
    [别名]阴胞。
    [穴义]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
    [名解]阴包。阴,水也。包,收也。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天部水湿化雨冷降,地部水湿则渗入脾土之中。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10足五里
    [别名]五里。
     [穴义]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之广。
    [名解]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足五里。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固化脾土,除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11阴廉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
     [名解]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阴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本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本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阴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化雨冷降并下传足五里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12急脉
    [别名]羊矢。
     [穴义]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
    [名解]
    1)急脉。急,急速也。脉,脉气也。急脉名意指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本穴物质为阴廉穴吸热上行的弱小阴湿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冲脉的外散之热,此阴湿水气胀散并化为强劲的风气循肝经而行,故名急脉。
    2)羊矢。羊,动物也。矢,通屎。羊矢名意指穴内气血如羊屎般饱满坚实。理同急脉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章门穴及阴廉穴。
    [功能作用]生风化湿。
    [治法]寒则微灸,热则逆经推按。
    13章门脾募,脏会,足厥阴少阳之会。
    [别名]长平,胁髎,季胁,脾募,肘髎,肘尖,后章门,季肋。
    [穴义]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
    [名解] 
    1)章门。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章门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章门。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2)长平。长,长远也。平,平坦也。长平名意指随肝经强劲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降落使腰侧腹部肌肉变为平坦之状。
    3)胁髎。胁,指穴在胁部。髎,孔隙之意。胁髎名意指随肝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由胁肋部位降落腰腹下部。
    4)季胁。季胁,小胁之意,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无它意。
    5)肘髎、肘尖。古有用肘尖点墨寻穴之法,肘髎、肘尖之名即来自该法。
    6)脾募。募,募集也。本穴为天部的脾土尘埃归降之处,故为脾经募穴。
    7)脏会。脏,指五脏的各种气血物质也。会,会合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弱小风气,此弱小风气中包含有五脏特性的五种气血物质,有属肾的水、属脾的土,还有其它脏腑传来的各种精微,为五脏气血的混合之物,故为脏会。
    8)足厥阴少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还有胆经辄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湿之气,故为足厥阴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和缓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降浊固土。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14期门肝募。
    [别名]肝募。
     [穴义]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
    [名解]
    1)期门。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2)肝经募穴。理同其门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
    [功能作用]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十三、任脉
    1会阴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
     [别名]下阴别,屏翳,金门,下极,平翳,海底。
     [穴义]由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阴液在此交会。
    [名解]
    1)会阴。会,交会也。阴,阴液也。会阴名意指由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阴液在此交会。本穴物质来自人体上部的降行水液,至本穴后为交会状,故名会阴。
    2)下阴别。下,指本穴位于人体下部。阴,阴液。别,别走。下阴别名意指上部降行至此的地部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别走体内。本穴物质为汇聚的地中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相通,汇聚的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别走体内,故名下阴别。
    3)屏翳。屏,屏障也。翳,羽毛做的华盖也。屏翳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中不光为地部经水,亦有大量的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经水,性温热,在由本穴回流体内时亦蒸发出大量水湿之气,此水湿之气如同人体的卫外屏障一般,故名屏翳。平翳名意与屏翳同。
    4)金门。金,肺金特性之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金门名意指本穴有大量凉性水气循任脉上行。理同屏翳名解。
    5)下极。下,下部也。极,极点也。下极名意指本穴位于人体的最下部。海底名意与下极同。
    6)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本穴物质一是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二为督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三为冲脉之气的冷降之液,故为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水液及天部的凉性水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体内,天部之气则吸热上行。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生发任脉经气。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2曲骨任脉足厥阴之会。
    [别名]尿胞,骨端,屈骨端,回骨,耳骨。
    [穴义]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
    [名解]
    1)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水也。曲骨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曲骨。
    2)尿胞。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与膀胱募穴中极穴相邻,中极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3)骨端。骨,水也。端,顶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脉的天部水湿吸热上行后在本穴达到了天部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会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吸热而上行,至本穴后则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点,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与骨端同,屈为亏缺之意,指任脉经气由此开始冷缩下行。
    4)回骨。回,回来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脉下行至会阴穴的经水气化后又回流而上。
    5)耳骨。耳,肾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
    6)任脉足厥阴之会。本穴气血不光有任脉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同时亦有厥阴肝经飘散而至的水湿风气,故为任脉足厥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传于中极穴。
     [功能作用]收降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留针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中极膀胱募,任脉足三阴经之会。
    [别名]气原,玉泉,膀胱募,气鱼。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
    [名解]
    1)中极。中,与外相对,指穴内。极,屋之顶部横梁也。中极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曲骨穴传来的阴湿水气,上升至中极穴时己达到其所能上升的最高点,故名中极。
    2)气原。气,气态物也。原,源也。气原名意指本穴的水湿之气为任脉气血的生发之源。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水湿浓度大,吸热后可胀散为强劲的天部阳气,本穴如同人体之气的生发之源,故名气原。玉泉名与气原同,玉指金性之气,泉指气血输出为源源不断。
    3)气鱼。气,气态物也。鱼,阴中之阳也。气鱼名意指一穴的水湿之气亦有一定的温热之性。
    4)膀胱募。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高浓度水湿之气,散热冷缩后则外走膀胱经所处的天部层次,为膀胱经经气的募集之地,故为膀胱募。
    5)任脉足三阴经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任脉的天部水湿,还有足三阴经飘行至此有天部水湿,故本穴为任脉足三阴经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别走膀胱经所处的天部层次,小部分吸热后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募集膀胱经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4关元小肠募,足三阴足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下纪,次门,三结交,丹田,大中极,关原,中大,大海,溺水,大涃,昆仑,持枢,五城,产门,脖秧,子处,血海,命门,血室,下肓,精露,利机,子户,胞门,子宫,子肠,肓之原,气海。
    [穴义]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被关卡不得上行。
    [名解]
    1)关元。关,关卡也。元,元首也。关元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
    本穴物质为中极穴吸热上行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关卡一般,故名关元。关原名意与关元同。
    2)下纪。下,指任脉的下部气血。纪,为头绪、整理之意。下纪名意指任脉上传的气血物质在此得到整顿。本穴为任脉水湿之气的降浊升清之地,任脉气血如同在此得到整顿一般,故名下纪。
    3)次门。次门,此是与石门穴相对而言。石门穴是任脉上行的水湿之气中滞重水湿的主要关卡,本穴相对于石门穴来说其关卡滞重水湿的功用则处于次要位置,故名次门。
    4)三结交。本穴位处腹正中线的隆起部位,在以脊骨为人体重力场中心的横剖面中其位最高,腹股沟处足三阴经及胃经热胀后的高温态湿热水气都会向本穴的方向聚集(热往上部、高处走),足三阴经及胃经有气血物质交于本穴,故名三结交。
    5)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称此部位为丹田,故名。
    6)大中极。参看膀胱募中极穴之名解,本穴气血所处的天部层次比中极穴要高,故名大中极。
    7)大海。大,巨大也。海,大水也。大海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大范围的水湿之气。
    8)溺水。溺水,处于水的围困之中也。本穴气血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范围巨大,身处其中如溺水之状,故名溺水。大涃名意与溺水同,涃指被困于水中之状。
    9)昆仑。昆仑,广漠无垠之意,此指穴内气血充斥大范围内的各个天部层次。
    10)持枢。持,把持也。枢,门户的转轴也。持枢名意指任脉气血由此输向人体各部。
    11)五城。五,数量词,此指五脏六腑。城,城市也。五城名意指本穴气血包含了五脏六腑的各部物质。
    12)产门。产,生产也。门,门户也。产门名意指任脉本穴的气血旺盛女子才可受孕生产。
    子处、子户、胞门、子宫、子肠名意与产门同。
    13)脖胦。脖,脖子。胦,中央。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循人体前正中线而上行。
    14)血海。血,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水也。血海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为温热之性。血室名意与血海同。
    15)命门。命,生命也。门,门户也。命门名意指任脉本穴的气血盛衰关系到人的性命生死。
    16)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膈膜中的膏脂之物。下肓名意指腹内的膏脂之物由本穴外输体表。肓之原名意与下肓同。
    17)精露。精,气也。露,暴露也。精露名意指任脉上行水气外露于滞重水湿之上。
    18)利机。利,便利也。机,巧也。利机名意指本穴气血为阴柔的水气,有通利、濡润人体全身关节的作用。
    19)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水也。气海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大范围的水湿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大部分外走小肠经所处的天部层次,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5石门三焦募。
    [别名]利机,精露,丹田,命门,端田。
    [穴义]任脉气血中的水湿在此再一次冷缩。
    [名解]
    1)石门。石,肾主之水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石门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水湿在此再一次冷缩。本穴物质为关元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再一次散热冷缩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只有少部分水湿吸热后循任脉上行,本穴如同任脉水湿之关卡,故名石门。
    2)利机。利,便利之意。机,古指弩箭的发动机关,为至巧之物。利机名意指本穴承传的阴柔水湿之气有通利、濡润人体全身关节的作用。
    3)精露。精,水化之气也。露,显见之意。精露名意指本穴有明显的水湿之气循任脉上行。
    4)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部位为丹田。
    5)命门。命,性命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有维系人体性命的作用。
    6)端田。端,尽头也。田,地也。端田名意指任脉的滞重水湿之气在此上升至尽头,维有清气方可上行。
    7)三焦募。本穴物质为滞重的水湿之气,其性温,不同的膀胱之气血的寒湿,因此别走三焦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三焦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外走三焦经所在的天部层次,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募集三焦经气血。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6气海
    [别名]脖胦,丹田,下肓,下言,气泽,膊胦,季胦。
    [穴义]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
     [名解]
    1)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循腹正中线而行。
    3)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腹部为丹田,故名。
    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脂类物质。下肓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随水气的胀散而输向人体各部。
    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声也。下言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性水气。
    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脉的强劲之气由此亦会输向气血较少季肋部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任脉上传阴交穴。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7阴交任脉冲脉之会。
    [别名]少关,横户,少目,丹田,小关。
    [穴义]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
    [名解]
    1)阴交。阴,阴水之类也。交,交会也。阴交名意指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中有气海穴传来的热胀之气,有冲脉夹肾经而行的水湿之气外散传至本穴,二气交会后形成了本穴的天部湿冷水气,故名阴交。
    2)少关。少,与老相对,阴也。关,关卡也。少关名意指任脉上行的气血中滞重的水湿之气被关卡于下不得上行。小关名意与少关同。
    3)横户。横,横向而行也。户,户门也。横户名意指任脉的天部水气在此为横向上行。本穴物质为气海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水气散热冷缩而处天之下部,此冷缩之气只能横向下传神阙穴,故名横户。
    4)少目。少,小也。目,肝所主之风也。小目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以微弱的风气向上传输。
    5)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腹下皆为丹田,故名。
    6)任脉冲脉之会。本穴气血不光有任脉上行的水湿之气,亦有冲脉外散的水湿之气,故为任脉冲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横向下行神阙穴。
    [功能作用]收引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8神阙
    [别名]脐中,脐孔,气合,气舍,气寺,维会,命蒂。
    [穴义]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
    [名解]
    1)神阙。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神阙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
    2)脐中、脐孔。指本穴位置在脐中。
    3)气合。气,气态物也。合,会合也。气合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
    4)气舍。气,气态物也。合,来源也。气舍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来源之处。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部位,由于人体引力场的作用,体表的气血物质在此皆为缩合变化,但本穴气血并非全部缩合冷降,而是仍有小部分水气循任脉上行,此部分上行水气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气舍。
    5)气寺。气,气态物也。寺,寺院也。气寺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之气的聚集之地。
    6)维会。维,维持也。会,会合也。维会名意指促使任脉气血在此会合的作用。理同气合名解。
    7)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结也。命蒂名意指本穴为胎儿与母体相连的性命纽带。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缩后由天部归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收降浊气。
    [治法]寒则灸之,热则凉药敷之。
    9水分
    [别名]中守,中管,分水。
    [穴义]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
    [名解]
    1)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水分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名水分。
    分水名意与水分同。
    2)中守。中,与外相对,指中间。守,把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循腹正中线的任脉下行。本穴物质为神阙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经水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
    3)中管。中,中间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本穴为任脉气血由气向液的转化之地,转化后的液态物则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任脉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小部分散于任脉之外。
    [功能作用]分流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热则水针。
     10下脘足太阴任脉之会。
    [别名]下管。
    [穴义]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
    [名解]
    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下脘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下脘。下管名意与下脘同。
    2)足太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它包括任脉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经的冷降之液,故为足太阴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或灸之或循经向下推按,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11建里
    [穴义]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名解]建,建设也。里,与表相对,此指肚腹内部也。建里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注入肚腹内部。本穴物质为中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注入体内的经水有降低体内温压的作用,故名建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体表注入体内。
    [功能作用]和胃建脾。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12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上纪,胃脘,大仓,太仓,胃管,三管,中管,中碗。
    [穴义]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名解]
    1)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下脘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中脘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脘。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2)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性温,与胃经气血同性,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故名胃脘。胃管名意与胃脘同,管通脘。
    4)大仓。大,与小相对,大也。仓,仓库也。大仓名意指本穴为地部经水汇聚的大仓库。理同中脘名解。太仓名意与大仓同。
    5)三管。三,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故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治法]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13上脘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
    [别名]上管,胃管,胃脘,上纪。
    [穴义]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
    [名解]
    1)上脘。上,上部也。脘,空腔也。上脘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如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上脘。上管名意与上脘同。
    2)胃管。胃,胃腑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穴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性温热,与胃腑气血同性,能直接作用于胃腑,故名胃管。胃脘名意与胃管同,脘通管。
    3)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4)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足阳明二经的冷降水液,故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治法]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注]上、中、下三脘穴的气血运行变化基本相同,气血物质皆是汇聚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且皆为循任脉下行,所不同的是,上、下脘穴汇聚的经水稍少,中脘穴汇聚的经水量大,上脘穴汇聚的经水温稍高,中脘穴则次之,下脘穴的经水温度最低。
    14巨阙心募。
    [别名]巨缺,巨送。
    [穴义]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名解]
    1)巨阙。巨,大也。阙,通缺,亏缺也。巨阙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位处胸腹交接处的凹陷部位,任脉上、下二部皆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为来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湿热水气,此气因其热,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巨大的空缺一般将外部的水气聚集,故名巨阙。巨缺名意与巨阙同。
    2)巨送。巨,大也。送,送出也。巨送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之气全部输向心经所在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来自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因其性湿热,既不能循任脉上行又不能循任脉下行,唯有输向与此气血同性的心经天部层次,本穴气血的变化特点是来多少送多少,故名巨送。
    3)心之募穴。理同巨送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热水气,亦即是血。
    [运行规律]由本穴外输心经所在的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募集心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或留针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15鸠尾任脉络穴。
    [别名]尾翳,骭,神府,骬,尾,骭鹘,骬骬,臆前。
    [穴义]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
    [名解]
    1)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鸠尾。
    2)尾翳。尾,余也。翳,羽毛做的华盖也。尾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浮游之气。理同鸠尾名解。
    3)骭。,胸前骨也。骭,小腿骨或肋骨。骭名意指任脉天部层次的络脉之气在此为收引冷降的变化。本穴物质为任脉的络脉之气,所处为天之天部,其变化为收引冷降,表现出肾水的收引特征,故名骭。
    4)神府。神,与鬼相对,指天部之气也。府,府宅也。神府名意指任脉的天部之气在此聚集。理同鸠尾名解。
    5)骬。,胸前骨也。骬,
    6)尾。尾,余也。,黄色分泌物也,脾土尘埃也。尾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中亦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7)骭鹘。骭,小腿骨也。鹘,鸟科动物,隼类,似山鹤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鹘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青黑色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冷降之性。骭鹘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为散热冷降的变化。理同鸠尾名解。
    8)骬骬。
    9)臆前。臆,胸也。前,前面也。臆前名意指本穴位于胸前,无它意。
    10)任脉络穴。本穴物质为任脉天部的浮游之气聚集而成,本穴有联络任脉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任脉络穴。
    (鸠尾别名中有二个未作解释,原因是查不到词意的出处,待查到字意后再补充上去。)[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上部的浮游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行中庭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6中庭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层次。
    [名解]中,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中庭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故名中庭。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
    [功能作用]聚集任脉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7膻中气会,心包募。
    [别名]元儿,胸堂,上气海,元见。
    [穴义]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
    [名解]
    1)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膻中。
    2)元儿。元,首也,气也。儿,气之子也,水也。元儿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中含有一定水湿,非为干燥之气。
    3)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无它意。
    4)上气海。上气海,此与任脉下部气海穴相对而言,指本穴为任脉的生气之海。
    5)元见。元,首也,气也。见,明显也。元见名意指穴内的吸热胀散之气显而易见。
    6)气会。本穴物质为胸堂上部的气态物汇集而成,故为人之气会。
    7)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质为胸部之气聚集而成,在本穴吸热后外行于心包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送之地,故为心包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热燥之气。
    [运行规律]凉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穴并吸热上行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募集心包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8玉堂
    [别名]玉英。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化为天部的凉性水气。
    [名解]
    1)玉堂。玉,金之属也,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天部之气。堂,厅堂也。玉堂名意指本穴聚集的为任脉天部的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膻中穴热胀上行的热燥之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冷缩而为凉性水气,且为聚集穴内,故名玉堂。
    2)玉英。玉,金之属也,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天部之气。英,精华也。玉英名意指穴内之气为水湿较少的辛燥之气。本穴物质为膻中穴传来的热燥之气,至本穴后所处为天之上部,热燥之气扩散后水湿较少,其性辛燥,故名玉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上传紫宫穴。
    [功能作用]散热化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9紫宫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
    [名解]紫,色也,由红和蓝二种颜色合成,此指穴内的天部之气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一定的水湿。宫,宫殿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覆盖的范围较大。紫宫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玉堂穴传来的阳性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降而为天之中部的温湿水气,其水湿云气所覆盖的范围较大,故名紫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华盖穴。
    [功能作用]散热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0华盖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
    [名解]华,华丽也。盖,护盖也。华盖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紫宫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此气进一步散热吸湿而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此气如同人体的卫外护盖一般,故名华盖。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下行璇玑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1璇玑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小部分吸热蒸升。。
     [名解]璇玑,魁星名,为北斗七星的北斗二,此指任脉的水湿在此吸热后仅有小部分循任脉蒸升,蒸升之气如天空星点般细校[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量极少。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任脉上传天突穴。
    [功能作用]生发清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2天突阴维任脉之会。
    [别名]玉户,天瞿。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
    [名解]
    1)天突。天,头面天部也。突,强行冲撞也。天突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收体内外传之热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故名天突。
    2)玉户。玉,金之属也,肺性之气也。户,出入的通道也。玉户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性水气。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温性之气,表现出肺金之气的固有特性,故名玉户。
    3)天瞿。天,头面天部也。瞿,古代的戟属兵器,既能横打又能直刺,此指穴内气血为向外的冲突之状。天矍名意指任脉气血由此上冲头面的天部。理同天突名解。
    4)阴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因其势单力弱,穴外天部的阴维脉水湿因而汇入穴内,故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循任脉上传廉泉穴。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3廉泉阴维任脉之会。
    [别名]本池,舌本,结本。
    [穴义]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
    [名解]
    1)廉泉。廉,廉洁、收廉之意。泉,水也。廉泉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本穴物质为天突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廉泉。
    2)本池。本,根本也。池,储液之器也。本池名意指本穴为任脉水湿的收聚之地。理同廉泉名解。
    3)舌本。舌,至柔之物也。本根本也。知本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水湿为任脉气血的来源根本。本穴位处头面的天部,而任脉气血为至柔之性,其所能上行头面的天部,是在外界之热的作用下方能至此,如无外界之热助则任脉气血就无法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因此,任脉气血能上至头面任脉就有接续之源,故本穴名为舌本。结本名意与舌本同。
    4)阴维任脉之会。任脉气血在此位处天之下部,天之上部的气血为空虚之状,阴维脉的气血随之而入,故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进一步冷降后下行承浆穴。
    [功能作用]收引阴液。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4承浆足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天池,鬼市,悬浆,羕浆。
    [穴义]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
    [名解]
    1)承浆。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承浆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承浆。
    2)天池。天,本穴们于天部也。池,储水之器也。天池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地部水液。理同承浆名解。悬浆名意与天池同,悬指本穴经水位于天部,处于不稳定状态。
    3)鬼市。鬼,与天相对,指地部经水也。市,集市也。鬼市名意指本穴为地部经水的集散之地。理同承浆名解。
    4)羕浆。羕,通漾,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的荡漾之水。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羕浆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理同天池名解。
    5)足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物质既有任脉的冷降水液又有胃的下行经水,故为足阳明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中夹带的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任脉回流体内。
    [功能作用]连通体表体内。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