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世界上最长的班会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30:39

世界上最长的班会课


   班会课的时长是40分钟,我预计一节课不够,就把化学课调给班会课,加上课间总共90分钟,总不至于不够用吧?谁知道,不够,不够,远远不够!猜一下我上了多久?2个小时?2个半小时?不敢恭维,您太缺乏想象力!我上了一节可以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班会课——3个小时!即使成绩不那么好的选手也足以跑个马拉松了。

我教的是浙江省温州中学新疆部的高三。2011年高考前的日历只剩下28张了。压抑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笼罩了高三4班,焦虑、疲惫、烦躁使那原本阳光的青春面庞阴云密布。我常常听到的是某某同学在说梦话“大学!大学!”,某某同学晚上只睡了两三个小时……雪上加霜的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原本传说新疆班高考录取会执行“标准分”制度。那样的话,浙江卷虽然难度大,浙江的新疆班考生也不至于吃太大的亏了。传说只是传说,神马都是浮云。前天,尘埃落定:不搞标准分!那就意味着浙江的新疆班考生要跟其他省市的新疆班考生飙原始分,而浙江卷历来是很难的。最折磨人的还不是一个坏消息的简单出炉,而是一个原本被误传为佳音的坏消息突然发布。这一下,那些原本有些斗志的学生也像霜打的茄子一般了。

怎么办?

开一个“无主题”班会的想法在脑子里萌生。

我原来想给每个学生设定两分钟的发言时限,但班干部认为没有必要——肯定有一些同学会几句话草草结束,有的人甚至从来没有站在讲台上发过言,他们可能半分钟就结束了。回头看看,也正是这一念想成就了“史上最长班会课”。

我的要求是,每个同学可以自选一个关键词,“大学”、“压力”、“动力”、“亲情”、“节奏”、“休息”、“报考”、“暗推”、“调整”、“共处”、“坚持”等,或者是任意一个自己有欲望的话题。在讲台上发言后,走向教室后面的黑板,签上自己的大名,再写上一句话,留给全班,也留给自己。

我问了几个同学,他们原本没当回事,简单说下“坚持就是胜利”“加油,好好干”之类的应景话。我觉得这样的敷衍是没有意义的。于是课前动员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在周一晚上,我深情地说:“同学们,明天的班会课我非常重视,以至于在冲刺阶段我调走一节化学课给班会。明天,后面的黑板上要留下你光辉的名字;明天,你的发言将是你高中生涯中最后一次面对公众亮相;从明天起,你留下的这句话将会伴随高三(4)班的师生走过温州中学的最后一个月!这样的场合,空话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套话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明天的班会课,拒绝空话套话,拒绝言不由衷。”

我还不放心,在班会精心确定出场顺序之后,亲自找前四个同学谈话,摸底,鼓励他们掀起第一个高潮。

在殷殷的期待中,班会课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精明的维吾尔男孩,他带着一点紧张、两点羞涩、三点兴奋走上讲台:“大家现在好像被高考搞得神经兮兮。没有笑声,没有歌声,也没有大声说话的声音。”他渐渐进入角色:“下课了,大家都在教室里趴着。高三就是要这个样子吗?打打球,跑跑步,最好男女结伴。”结束语是——“父母的健康对我们是最重要的”轻轻说出的一句话,重重地撞击着每个新疆孩子的心房,大家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已经将近300天了!发言完毕,他在后面的黑板上留下了“做到最好”几个字和“伊力亚尔”的名字,这是我见过的他所写的最工整的字。好,头炮打响!我松了一口气。

第二个出场的是艾力同学,他对我做了现场采访——“老师,请问您是不是一直学习优秀?”“不是,刚上小学的时候懵懵懂懂,特喜欢逃课。”(众笑)“去学校旁边的麦田,”(大笑)“嘘,跟一个女生在一起做游戏……”(爆笑)我很希望调侃自己让学生放松一下。第二个问题:“您幸福吗?”“我曾经不幸福。当教师是紧张、有压力的职业。尤其是我刚给大家当班主任的时候,很沮丧,找不到感觉。但是,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我渐渐适应了新的角色。大家给了我很多快乐和骄傲。现在,我很幸福。”不善言辞的我竟然说得那么流畅。我想,我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坦荡地、真诚地发言。理所当然地,它页赢得了掌声。

姑丽尼尕尔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上台发言很是老道:“四年了,我们班的同学一起读书,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个淘气的男孩叫起来:“男女生也一起睡觉啊?”“我说的是同一寝室的啊!”大家都哈哈大笑。说着说着,她的语速越来越慢,越来越低沉。忽然,她转过身,背对着大家……沉默。我知道,此刻的她一定热泪盈眶。好几个同学说到了矛盾、怨恨与和解。“我来温州上学之前一直是走读,上了内高班要住校,和同寝室的人融合太难了。现在刚刚适应了,却要散了。”马新欢的眼睛湿润了,“剩下的时间,要为班级、为同学做一点贡献,不要让自己后悔。”接着,黑板上留下了“四班,我爱你!”的字样。一个同学说:“我们常常看周围的人不顺眼,觉得他们满身都是缺点。可后来才发现,他们都有着那么多的优点,他们都是那么好的人。我们把他们的针尖小的缺点放大为粗桶,却把他们粗桶般大的优点缩小为针尖。”

翟珂的标志性表情就是微笑,她平时总能侃侃而谈,但这次上台许久,她都说不出一句话。可是,没有谁读不懂那哽咽的内涵……

好几个女同学发言的时候,我都不敢看她们,怕自己失态。可是,当听到“我会过好每一天,只是为了我最好的朋友”的时候,当我听到黄璐说“曾经的预科,我们坐稳了倒数第一;直到高二,当教务主任在大会上宣布四班成为第一名时,全班同学欢呼,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的时候,咸涩的液体还是无声地顺着我的眼镜框流了下来,无法阻挡。我所能做的,就是轻轻地,用手指抹去,抹去,抹去那一次次流在唇边的不争气的泪水。是啊,四年了,我们朝夕相处。不管你是乖巧的、老实的、淘气的、狂傲的,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男同学就豪爽多了。杨阳大笑又大叫:“大家在大学里,也要常常打电话!”他夸张地挥动着强健的臂膀:“我们都会很好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赵宇博说出了自己的小秘密:“给家里打电话总愿意先跟妈妈讲,因为妈妈从不问成绩,而老爸总是问最近考试没有,为什么没有在教室学习等等。”“我爸和我妈都怕我,别看我在班上挺和气,在家里可横了!”他也说到报专业的问题:“报专业听我爸爸的。要是没考上,我会说“不关我的事,是老爸做主搞砸的”;要是虽然考上了,但毕业之后不能就业,我还可以埋怨老爸犯晕。”大家都笑了,也知道他是在开玩笑。

关于报考,黄璐说了一句我很欣赏的话:“问一下自己的心,你究竟喜欢什么专业?”茹则古丽的一席话说得真好:“我们可能考不上好的大学,但只要你有实力,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有同学说:“即使从同一个大学校门走出,也可能有天壤之别。跨入大学,绝不意味着走上奋斗的终点,而是踏上了一个崭新的起跑线。”

徐永强的发言令人回味,一如他的散文。“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确信我将来能够惊天动地;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相信我将来能够比较厉害;在我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只相信我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现在,我连这一个城池也要失守。但我仍然是欣慰的,因为——”他走下讲台,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我们活着不是为了高考。”

同学们心灵中的阴影渐渐散开了……

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好多甚至从没有在讲台上发过言的同学,也说出了精彩的话。他们卸下了紧张,因为此刻,所有的人都在倾听,所有的人都在鼓励他说下去。

不少同学放弃了准备好的稿子,即兴发言。有的同学讲话可能很直白,而且反反复复、颠三倒四,说着“自己很傻”、“我向那些我伤害过的人道歉”、“我很胆小”等等,但是没有人嘲笑他。因为真诚和善良包含着本真美,它胜过了一切的风度与技巧。

这个班会课上,我这个班主任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伊敏同学说:“在我很烦躁的时候,找老师聊天。他说‘谁都有自己的软肋。有的人坚强的外表下是脆弱的内心。’这让我想到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也老师早就忘了,可是这句话让我挺到了现在。”我默默地听着,我从来没有想到,我可以帮助一个少年走出雨季。

马尔亚木古丽的话更让我汗颜。“在高二,老师刚刚当上班主任的时候,我看他哪个地方都不顺眼,反正是很不爽;但是在高三,每次我到他那里看过成绩单,在回教室的路上,我都更有力量。”我的心一颤,暗暗地告诫自己:“这是鼓励,也是鞭策,加油,蔡焕杰!”

让我们再回到“时间”上。第一节就要下课时,只有9名同学说完;我当时已经预感到这次班会课要拖堂了。第二节过了一大半的时候,只有14名同学说完。但我不能限定时间。此时此刻,让大家关闭感情的闸门,该是多么煞风景的事情啊,也是多么残酷啊!

当放学的铃声响起的时候,外班的同学从高三(4)班窗前走过,他们诧异地看着全体坐定的学生;广播站的播音传出的时候,四班的学生置若罔闻;当开饭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征求大家的意见:“要不要讲下去?”“要!”是纯净的单声部,100%通过。我说:“大家冒着挨饿的危险留下,我冒着挨(老婆)骂的危险留下。”大家都笑了。

当晚自修上课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的班会课渐渐进入尾声:“有请王云坤发言,马尔亚木古丽同学准备!”

6点40分,我宣布:“有请切曼古丽发言,全体同学准备!”于是,最后一位同学发言。

6点45分,班会课掀起了最后的高潮——“刚才是39名同学独唱,下面是40人的合唱!请大家听班长赵宇博指挥。”赵宇博报出“4班”,同学们高呼“加油”;赵宇博再喊出“4班”,同学们吼出“我爱你”。如是者三:第一次,声若洪钟;第二次,震耳欲聋;第三次,声嘶力竭!这时候,高三(4)班的教室就是一个超级磁场;这时候,40个人(39个同学、一个班主任)的心在共振;这时候,40个人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在战斗!

班会课结束,师生共进晚餐。平日的这个时间,食堂早就关门了,我还算有点先见之明,提前给师傅们打过招呼。虽然饭菜早已凉了,我们却吃得很香。

这是一个无主题的班会课。任由学生去倾诉,去宣泄,去释放;我甚至做好了准备听学生发牢骚,批我,批学校,批教育,我都会心平气和地微笑着倾听。回头看看,这“无主题”来得正好,它反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主题——我知道,同学们在试图走向理智:理智地看待高考,理智地填报志愿,理智地对待缺憾;我还知道,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同窗的心,室友的心,师生的心。

心灵的距离近了,于是,在清朗中呼吸;狂躁远了,于是,高考前的日子变得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