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迦奥特曼那几集好看:年味渐淡成年轻人普遍感受 80后最怕回家过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23:12:55

80后最怕回家过年。

 

  对很多80后、90后来说,在他们小时候,过年是一件相当值得期盼的事情,吃好的,穿新的,拿压岁钱……时至今日,过年的感觉还一样吗?很多人表示,他们对过年的期待已经大大降低,甚至已经不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而像小时候一样的幸福感是更加难以找回了。

  每年春节的到来都会引起人们关于传统习俗的思考。是我们长大了,心变老了?还是年味越来越淡了?春节离我们有多远?

  收压岁钱,看三代人心态变迁

  70后:每年都盼压岁钱

  重庆某通讯公司35岁的职员陈金川说,虽然钱不多,但每当快过年时,想到能得压岁钱,心情还是很激动,每年都盼着那几天的到来。

  “买点鞭炮放、买点糖吃,钱就花得差不多了。”陈金川说,经常大年还没过完,压岁钱就花光了,当时很少有同龄人能将压岁钱存下来。

  80后:收到红包很兴奋

  “很兴奋。”28岁的某酒店管理人员夏勇说,压岁钱代表一种过年的喜庆,自己每次收到红包都格外兴奋。

  “当时很流行用压岁钱买文具。”夏勇说,小时候长辈们总是教导要把压岁钱用得有意义,自己一般会用压岁钱买比较新款的学习用具,比如自动文具盒、白雪修正液等,多余的钱就存进存钱罐了。

  90后:收得都没感觉了

  18岁的大学生李兴鑫坦言,每年过年都会有大把的压岁钱收,已经成了一种惯例,现在对过年收压岁钱已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李兴鑫和3名同学就相约假期结伴外出旅行,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压岁钱。

  爆竹声背后,是对年味的质疑

  近日,一些关于如何过春节的网络帖纷纷高悬,一些年轻人开始怀念小时候的春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于年的记忆曾经是美好的。小时候过年,一家人聚在一块洗菜、烧饭、包饺子,一碗红烧肉就能让一家人热闹个一整天。小时候过年,缠着妈妈买新衣服,年初一睁眼就急忙套上,要是被伙伴们的炮仗炸了个洞洞,那个心痛啊。

  现在呢?一个电话,高档饭店的年夜饭大餐已早早地预订好,满桌佳肴却不再那么美味。照样添置新衣,但无论多漂亮的衣服,能带给我们的喜悦是那么有限。对于过年再也没有了小时候那样的期待。

  “过年除了吃饭,还能干吗?”说及过年,杭州大学生沈斌峰一语总结:“过年真无聊。”

  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年复一年,年味渐淡,年还得过,可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年味”?

  曾数次在全国“两会”上提议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庆市作协主席黄济人认为,春节原本发端于人际交往关系,是家庭家族团圆的社会产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关文化载体消失了。“这有客观原因。”黄济人说,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家庭结构分割的细小化、个体化,家庭作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功能在弱化;另外,人们的交际方式受网络等的冲击发生了变化,这样,作为春节的核心功能,家族的情感整合仪式,正在失去它的传统地位。

  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持有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春节原本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节日,人们对来年寄予很大期望。这种期待感,相对于农村,现代城市已经减弱了,变化比较大。“在城市里,你会发现贴春联的越来越少,祭祖的也不多,大家都把春节当成一个普通的放松假日。”王川平认为,之所以如此,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春节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观念越来越弱了。过去一过年,就会有舞龙灯等活动,大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信仰少了,相关的文化习俗也就随之消失了。

  年味其实就是文化味。所以年味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乐趣,需要每个人自己营造。从官方层面说,就是要继续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发扬春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民间和个体层面说,就是要恢复春节这一全民参与性节日的本来面目,改变一台春晚一除夕、一个短信就拜年的单一、冷漠状况,人人真正参与到节日中去。只有全民营造,才能完成春节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渴求的转变,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从过年中感受到快乐。

  “80后”“春节恐归族”,过年为啥不回家?

  在很多城市里却存在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年轻人——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但又顾虑重重,这群在“归与不归”之间徘徊的年轻人被人们赋予了一个特殊称谓“春节恐归族”。

  “恐归族”的恐惧,并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节日回家的种种烦心事折磨之下,一种本能的反应。

  某网站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1.01%的人还是一样期待过年,过年时会觉得很幸福和兴奋,近9成的受访者却觉得年关似乎变成了“钱关”和“情关”。过半受访者甚至认为自己有年关焦虑症。

  说起春节回家,电话里的王庆祝显得有些郁闷:“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也不想回去,主要是因为老家太远,折腾不起。回家一次的路费、食宿、礼物、给晚辈的压岁钱等费用没有几千元根本下不来,凭我的收入真的难以承受。”

  除了感到春节回家“折腾不起”外,在哈尔滨市某计算机公司工作的李博涛对于春节“恐归”却有着另一种无奈和尴尬:“俗话说三十而立,可我如今既没成家也没立业,平时工资一分钱也没攒下,而在家乡亲戚朋友们的眼里,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每次春节聚会大家都说我给家人争了光,有出息,可现实反差却很大,现在一想到过年回家我就很忧虑,和读小学时考试不及格不敢回家的感觉很像。”

  据了解,“春节恐归族”不愿回家过年的几大原因主要包括,事业无成、囊中羞涩、交通不便、压岁钱看涨、父母逼婚逼子(逼迫生孩子)、饭局应酬太多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鸿扬认为,“春节恐归族”是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磨合碰撞的产物。他说,造成都市年轻人产生“恐归”心理的原因很多,除去当今城市生活成本高、工作竞争激烈等因素,中国的传统思想和社会习俗与当代年轻人自由、叛逆的个性在春节发生碰撞,也许才是产生“恐归”心理的根本原因。

  为爱情和创业留守学校 “90后”过别样新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回家过年并非是唯一的选择,有许多大学生因为不同的理由而选择了留守校园。

  “为了和男朋友一起过年”、“为了自己创业”……翻开武汉某高校大一大二的留校申请表,记者发现,爱情和创业在学生们填的留校原因里高居榜首。

  该校辅导员刘燕介绍,“80后”的留校理由多是路途遥远、爸妈在外打工、准备考研究生,而“90后”为了爱情和工作而留校的居多。

  “为了能和男朋友在一起就不回家过年了。”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陈芳这样说,“并非只有自己这样决定,有的同学为了和女友过一个浪漫春节也选择了留守校园,还有人干脆在外边租个小房间过起甜蜜的二人世界。”

  为了创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国贸传媒专业学生王超决定春节不回家。他开了一间餐馆,生意不错,春节得照顾餐馆生意,走不开。“年轻时就要敢想敢干,虽然每一天都过得很累,但还是很充实的。”王超笑着说。

  针对“80后”与“90后”留守理由的差异,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冯桂林表示,“80后”的理性更多一些,他们打工来赚取学费是解决实际问题,考研是给人生做更好的规划。但“90后”的做法与选择也是客观的、合理的。追求爱情能舍弃回家过年,从另一层面讲也是情感价值的提升;创业更是有益的尝试。

  “之前很多人对个性张扬的‘80后’、‘90后’抱有偏见,其实大学生选择留守的举动,是有知识、有素养的‘80后’、‘90后’既追求现代潮流又能融入社会生活的表现,他们积极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

  过年新方式,遮不住年轻人归乡情

  过年不出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宅居”在家,通过网络拜年祝福、微博交流、视频唠嗑等方式过大年,这种与中国传统春节过年风俗截然不同的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甚至一些小夫妻成了“双宅夫妻”——两人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打游戏,春节就没干别的了。

  亲戚、四处拜年、吃喝应酬、熬夜打牌、派压岁钱乎已经成为当下市民过春节的必修课。每年过年都是一堆的应酬,从早上9时忙到晚上12时,7天长假基本都是吃过来的,比上班还累。越来越多人宁愿在春节选择国内游和出境游来‘躲避’传统节日,以往旅游避年以年轻人居多。

  由此,也引发观念上的一场碰撞:春节也玩“宅”,是不是对传统节日的“忘本”?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是一个让人特别容易感到幸福的节日,而如今不知怎的,过年的惊喜少了,常常感到很累,还不如在家里上网热闹。”在贵阳市一家国企工作的现年24岁的李莹说,“长期以来,春节被外界赋予了太多意义,比如辞旧迎新、人情往来等,但在我们年轻人看来,春节应该是一个让人放松的节日。和家人在一起,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互联网,我感受到了轻松。”

  现在过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这和年轻人对过年方式求新求变不无关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杨建华教授分析,“团圆饭、拜年的过年的形式能够传承至今,说明受到大众普遍认同,而祭拜祖先、祭神这些方式,在年轻人中没有市场,自然会消亡。”

  然而,春节的传统过法也许很陈旧、很套路、很out,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远在国外求学的学子来说却依然弥足珍贵。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年味最浓的除夕必须客居他乡,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在春运旅途中,南来北往的游子们心态各异,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唯一的牵挂就是“回家”。他们不惜身背大包小包,不畏旅途的劳顿,因为在背井离乡的奔波中,他们深知:家是唯一的港湾,哪怕再苦再累,花再多的钱,也要回到让他们魂牵梦系的地方──家。

  事实上,很多“80后”赞同过年期间集中回报父母。在山东政府部门工作的“80后”刘倩说:“即使父母不需要,我们也应回报父母尽孝心。当然,这种回报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另一方面更应是精神上的。我父母常说,不管在外挣钱多少,过年都要回家吃顿团圆饭,这比什么都强。”一位湖北网友发帖说:“作为80后,我为了买房把父母半生积蓄都花光了。过年多孝敬父母些钱真算不了什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难舍弃的情结。有一年我因为工作原因一个人在外过春节,那种孤独感是我有生以来从未体会过的,从此无论怎样春节我都要回家!”新华网网友“加菲猫”说。

  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留学的罗治祥说,“过年总是和人在一起比较有意思,独自守着电脑的人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组织。”

  罗治祥的师兄黄志民则是在加拿大过的春节,除夕夜他们八个人喝了三瓶红星二锅头,借着酒劲,大唱爱国老歌,哭得稀里哗啦。“也许是出国后才发现春节的重要,现在我好想吃奶奶做的菜。”罗治祥感叹。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乔舰回国在家过年,除夕夜,虽然也开着QQ,但他最喜欢的是“和长辈们坐在一起聊天,说说老祖宗们的故事”,乔舰说:“上网随时可以,过年只有一年一回。过年不是为了拼创意,形式再怎么变化,最浓的‘年味’,肯定在和家人的团圆中。”

  相关链接

  海外年味浓

  相比国内的年味较淡,海外尤其是唐人街过年却非常热闹。

  美国:欢庆春节闹元宵在华人聚居的美国纽约、新泽西州、费城和洛杉矶等地,春节那天热闹的舞狮舞龙、游行和各种节目表达着中国人的心愿。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拜年问候的声音,以及华埠的商店里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和红色唐装这些抢手货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

  新加坡:家家贴春联 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

  印尼:年糕“年高” 印尼大多数华人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仍然保留着中国特色。早在春节前一个月,一些华人家庭就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春节前夕,一些家庭还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特别是年糕,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之义。

  网友微言:小时候过年的事

  有人盼着过年,有人不愿意过年。不管是盼着还是不愿意,年总会如期而至。想想还是小时候对年的期盼更强烈些。

  小时候没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也没有漂亮衣服。小朋友都盼着过年,尤其是进了腊月,就开始数天了。过了腊月二十三,就算进入春节倒计时了,每天都有为年而忙的内容。大人小孩一起忙,做卫生,买年货,贴年画,糊墙纸,准备新衣服。

  我印象最深的是腊月二十九帮着姥爷写对联。姥爷写得一手苍劲有力的毛笔字。我最喜欢看他老人家写对联。姥爷家有一张非常古朴的旧炕桌,黑色的,侧面雕着精致的花纹,隐隐约约泄露出姥爷家曾经殷实的家世。现在想起来很可能是一件文物呢,可是后来被姥姥卖了,只卖了十块钱。我自告奋勇地在那张小炕桌旁边给老爷当助手,帮姥爷拉拉红纸,把写好的对联放在一旁晾干。只见姥爷长满老茧的大手拿着一只大抓笔,颤颤巍巍地蘸饱了墨,当笔尖触到红纸的一刹那,姥爷的手仿佛一下子变得果断无比,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一转眼,一副大门芯就写好了。那时候我觉得姥爷真了不起!

  再有就是对新衣服的企盼。那时候,过年穿新衣服是每个孩子的最大的心愿吧?尤其是女孩子。每年三十的早上妈妈都会把新衣服放在我们枕头边,早上三口两口吃完早饭,就张罗着换新衣服,然后和早就等候在家里的小伙伴出去玩。有一年,一个性急的女孩子在腊月二十九晚上就穿上新衣服出来炫耀,我看着真羡慕啊,也许还有些不服气吧!就会回家央求妈妈,想提前一天穿新衣股。那时候妈妈怎么那么严厉呢?说不行就不行!一定要等到三十才让穿!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爱美的需求没得到满足,但现在还非常喜欢漂亮衣服,每每看到喜欢的衣服不买下来就难受。

  那时候的年味真浓,浓得像化不开的棉花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开开心心,准备过年啦!